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

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
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复习题姓名

一、填空

(1)这里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2)18 里有()个十和()个一。

(3)5个一和1个十是(),这个数在()和()的中间。(4)15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10个一是()。

(6)20里面有()个十,()个一。

(7)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它是()位数。

(8)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9)19的“1”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10)一个数比12大,比15小,这个数可能是()。(11)一个数比20小,比16大,这个数可能是()。(12)2个十是()。

(13)按规律填数0、5、()、15 、()。

(14)给下列数排排队:13、6、4、8、11、18、20

从大到小排队

从小到大排列

(15)按规律填数2、4、()、8、()。这些数都是(双数)。(16)8和12的中间有()。

(17)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8)按规律填数1、4、()、10、()

二、比一比,谁大谁小

16 10 19 20 18 13 12 12

1 5 11 20 16 6 17 15 12

三、看珠写数。

四、分别找出下列数中的单数、双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单数:

双数:

五、找规律填数。

①()、19、()、17、16、()、()

②10、12、()、()、18、()

六、写相邻数。

()5()()8()()6()

()12()()11()()19()

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南乐县韩张镇五联小学教师郑志祥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一册第79页例6及练习十八的第5-7题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解决两数中间间隔几个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小圆片等 教学方法 看情景图的方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复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6= 15-10= 15-5= 10+8= 18-8= 18-10= 出示情境图 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排队给熊猫照相)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图中小丽排第几?(10)小宇排第几?(15) 怎么来解决呢? 学生动脑思考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第10 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动手操作来确定小丽和小宇间有4人 2、利用刚才的知识解答问题 出示教材79页做一做的情境图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玲玲排第几?(4)东东排第几?(8)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玲玲和东东之间有几人?(3人) 师生一起从4开始数:4,5,6,7,8.得出东东和玲玲之间有3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 1、练习十八的第5题。 2、2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参观了科技馆,小明排第3,小军排第9,小明和小军之间有几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设计意图:上完一堂课,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姓名:班级:得分:用时: 9+11=6+9=6+11=5+11=13+2=18-7=18-4=11+5=3+13=11+4=12+5=20-11=17-7=15-5=13-2=14-4=3+15=14-2=19-11=5+14=5+5=11+2=18-9=13+4= 13+7=6+9=18+1=15+4=7+11=5+13=16-4=16-2=10+5=7+10=19-11=5+3=18-2=14+5=4+6=6+9=10+1=7+8=13+3=8-1=3+11=19-7=15-6=17-2=13+7=15+4=6+13=4+4=6+6=11+3=8+2=15-2=10+2=3+8=20-4=15-1=20-13=14-6=11-2=2+11=9+7=2+9=4+8=9+2=13-4=20-7=1+6=9+3=12+8=11+9=4+6=8+2=5+13=17-9=13-2=9+5=8+5=16-7=9+1=12+7=19+1=4+6=5+9=9+5=17-6=2+6=3+9=1+19=2+7=11+7=11+2=5+6=5+15=7+13=20-9=19-7=12+3=18+1=15-1=11+4=5+11=

姓名:班级:得分:用时: 16-4=5+14=9+7=4+10=2+9=19-9=16-2=20-7=3+11=5+13=17-2=10+5=19+1=14+5=14-4=2+8=2+6=17-4=10+7=9+3=18-9=4+6=7+11=6+13=3+9=11+3=3+13=11+2=19-7=12+3=5+11=12+5=20-11=17-7=15-5=14-4=3+15=14-2=19-11=5+14=20-13=14-6=11-2=4+4=2+11=2+9=4+8=9+2=13-4=20-7=11+5=1+6=9+3=12+8=11+9=8+2=5+13=17-9=13-2=9+5=14-6=2+11=11+9=9+5=17-2=8+5=16-7=9+1=12+7=19+1=5+9=17-6=3+9=1+19=2+7=11+7=5+6=5+15=7+13=12+7=20-9=12+3=18+1=15-1=11+4=16-4=15-5=5+14=9+7=12+5=4+10=19-9=16-2=20-7=11+5=3+11=17-2=10+5=19+1=14+5=18-0=19-7=17-0=19-3=16-2=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两种实际意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规范整洁的书写“0”。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知“0”,了解“0”的实际意义。 2.难点:认识到“0”作为起点的意义,并能计算关于0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放着三根铅笔的粉笔盒、小贴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师:谁看过西游记?这部动画片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出示西游记主要四个人物的图片)你最喜欢谁?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出示猴子和桃子的图片) 二、0的认识 1.出示第一幅图片: 师:接下来,看看这三幅图,你能根据这三幅图的内容说一句话吗?(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图中的内容)第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第二个盘子呢?第三个盘子里面有桃子吗?一个都没有,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 2.出示第二幅图片: 师:小男孩拿了几个气球?气球发生了什么?现在他手里还有气球吗?一个都没有,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 3.利用粉笔和黑板教学。 师:猜一猜老师的粉笔盒里有几个粉笔?现在老师把他们全拿走,现在粉笔盒里几个粉笔?一个都没有,用数字“0”表示。黑板上几个字?我把它们都擦光,现在黑板上还有几个字?一个都没有,用数字“”表示。 4.你能用“0”说句话吗? 5.总结:刚刚我们说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 6.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0”? 7.出示直尺。在直尺中找“0”的位置,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那么在直尺上,它是从“0”到1,以此类推,让学生明白“0”表示起点。 三、教学书写“0” 1.你们觉得“0”像什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个数字,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0”,并强调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学生在数学书上描实,老师检查学生书写状况。 四、“0”的加减法 1.让学生理解“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1)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图意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请学生列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列式。 (2)教师用贴画引导学生说出“2-2=0”的式子,并将它写在黑板上。 (3)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形) 1. 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20以内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数位,能对11-20各数进行正确的排列,正确的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熟练口算; 2、学会复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对第五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下复习整理,老师希望复习完了大家都能掌握数位;11-20各数加减的口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提出要求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有出色的表现,不但要认真听讲,还要动脑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大胆的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二、回忆梳理,形成网络 (一)第五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1、自己回忆 2、小组讨论 师生共建知识网: 数数数位 组成加减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几方面的内容来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二)对照复习网络分头复习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1、按顺序写数。 谁能帮老师把11-20这些数写在黑板上。(指生写数) 师:读一读这些数吧。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读出来的? 师:你能换种方式读吗?

做法:让学生顺着数,也可以让学生倒着数,还可以让学生跳着数,可以是数单数,也可以数双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小大 小大 师总结: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小小的数字里面蕴藏着无限的奥秘,值得我们探讨。 2、数位和数的组成 (1)、拨数说组成 出示计数器,学生说说数位的顺序。 你能迅速准确地拨出上面这些数吗? 拨数并说出数的组成。 师说数,学生拨数,并说说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11”两个数位上的1意义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20里面有几个十? (2)、看图说数、写数 如:出示1捆加3根的小棒图,让学生说出1捆加3根,让学生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用十几来表示。 (3)、猜数游戏 游戏一:猜数游戏 ●1个十和9个一是()。 ●6个一和1个十是()。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2个十是()。 ●比14大,比16小得数是()。 谁能像老师这样也说一句话,让我们大家猜?(抽生说,大家一起来猜。)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出色的表现,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们也忍不住赶来和我们一起猜数,欢迎他们吗,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猜猜我坐在几号位子。 出示动物图片: ●猴子:我的座号是1个十和8个一。 ●大象:我的座号是4个一和1个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40、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或课题2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 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强烈推荐】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题

20以内计算题(适用小学一年级) 做题日期:年月日姓名: 用时: 18-5+2= 10+6-1= 11+6+1= 20-19+12= 9+6-4= 2+12+2= 2+14+2= 8-7+8= 13-10+10= 10-3+9= 12+7-8= 4+12-13= 18-12-5= 12-5-5= 4+3+1= 2+7+11= 9+5-12= 17-17+11= 7+10-2= 12+3-5= 12+5= 3+8= 6+6= 20-7= 3+11= 17-4= 4+6= 15-7= 7+10= 13+5= 14-2= 20-9= 5+8= 15+5= 8+9= 3+6= 3+11= 13+5= 8+9= 6+13= 10+1= 7+8= 4+4= 5+2= 13+7= 18-9= 13+3= 3+9= 12+2= 18-7= 17-2= 17-7= 5+7= 12+3= 20-11= 17-5= 10+5= 18-5= 5+6= 10+1= 17-6= 20-4= 14+5= 5+13= 7+8= 5+11= 15+3= 17-9= 2+6= 4+4= 11+2= 10-3= 5+9= 5+4= 5+2= 13+7= 10+3= 9+11= 19-4= 5+9= 14+2= 12+1= 18-11= 20-6= 18-9= 15-2= 16-2= 9+1= 16-4= 17-2= 1+17= 8+11= 18-7= 19-2= 13+3= 15-5= 4+3= 9-1= 20-11= 3+8=

计算训练 做题日期:年月日姓名: 用时: 3+8-7= 5-4+4= 8-8+19= 6+9-6= 16-10+6= 1+1+6= 2+6+8= 10-3+12= 3+6-7= 15-5-4= 13-9+7= 4+1+1= 14-5+4= 7+8-3= 17-11+2= 15+3+1= 12+8-11= 13+3-5= 11+2+6= 2+1-2= 7+10= 5+6= 1+17= 8+11= 19-2= 15-5= 4+3= 18-7= 9-1= 17-7= 20-11= 3+11= 13+5= 8+9= 6+13= 6+9= 14+4= 12+7= 3+6= 12+5= 6+11= 9+3= 1+19= 17+1= 9-1= 17-2= 17-7= 5+7= 12+3= 20-11= 12+5= 3+8= 6+6= 20-7= 3+11= 17-4= 4+6= 15-7= 7+10= 13+5= 14-2= 20-9= 5+8= 15+5= 8+9= 6+13= 17-5= 10+5= 18-5= 5+6= 17-6= 20-4= 14+5= 5+13= 7+8= 5+11= 15+3= 17-9= 2+6= 4+4= 11+2= 10-3= 5+9= 5+4= 5+2= 13+7= 10+3= 9+11= 19-4= 5+9= 14+2= 12+1= 18-11= 20-6= 18-9= 15-2= 16-2= 9+1= 16-4= 17-2= ——思博教育20以内计算题(适用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物体

认识物体 一年级数学教案 浅谈如何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认识物体”教学与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本人就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物体》为例,谈谈怎样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程序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揭示概念,初步感知 1、 摆一摆: 每 4 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一小组放置很多的由学生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如:魔方、易拉罐、牙膏盒、小皮球等大的、小的不同颜色的都有)。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请你选择桌子上自己喜欢的实物拼摆出一个图形,拼好之后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摆的是什么?

学生兴致浓厚地拼摆,摆后互相交流。 生 1 :我摆了一张凳子。 生 2 :我拼了一辆轿车。 生 3 :我拼了一个机器人。 生 4 :我搭了架滑滑梯。 ………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我们一般常采用先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一分,从分一分着手展开教学。我认为学生直观感知薄弱,在得出“长方体”等名称之前,学生的活动仅仅是分一分实物,总感觉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儿童认识某一事物,须从大量感性的具体材料中,经过感知,逐步抽象,进行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在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

名称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摆、去拼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这些形状的实物的过程,即与之“耍熟”再进行下一环节教学。) 2 、议一议: 师随意指着一名学生“作品”中的长方体问:“象这个物体的形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生 1 :方形 生 2 :长形 生 3 :长方体 生 4 :长长方方体 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20以内的数的认识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能脱口而出,熟练应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20 1. 0 →20 2 →16 20 →0 2.完成教材第105页的第1题的第(1)~(5)小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复习基数与序数。 1. 2.学生举例说明,如:教室里有4个小组,××在第4

三、复习数的组成及读写 1. 5个一是(),写作( 2个十是(),写作( 14里面有()个十和() 2. 3. 四、复习加减法 1. (1) (2) 2.加减法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3. (1 (2)师生共同回顾,加法怎样想得数能又准又快?减法呢?4. 五、 1. (1)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2)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3)十四写作(),16读作( (4)与15和17都相邻的数是( (5)比19多1的数是(),比19少1的数是( (6)18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2. (1)11是由1个一和1个十组成。( (2)把9根小棒分成两堆,只有3种分法。( (3)11后面的第四个数是15。( (4)十八写作108。( (5)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31。( 1. + 8 = 10 12 - = 2 + 7 = 14 + 4 = 6 8 - = 0 9 +=15 2.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五第4 3.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五第5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梯子图,梯子的每一个格子都写一个算式,算对了,小熊就往上爬一格。5 4.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五第6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数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谁愿意来

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启四数学练习9.30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复习题姓名 一、填空 (1)这里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2)18 里有()个十和()个一。 (3)5个一和1个十是(),这个数在()和()的中间。(4)15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10个一是()。 (6)20里面有()个十,()个一。 (7)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它是()位数。 (8)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9)19的“1”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10)一个数比12大,比15小,这个数可能是()。(11)一个数比20小,比16大,这个数可能是()。(12)2个十是()。 (13)按规律填数0、5、()、15 、()。

(14)给下列数排排队:13、6、4、8、11、18、20 从大到小排队 从小到大排列 (15)按规律填数2、4、()、8、()。这些数都是(双数)。(16)8和12的中间有()。 (17)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8)按规律填数1、4、()、10、() 二、、比一比,谁大谁小 16比10 (大)19比20()8比13少()17比12 () 1 5比11()20比16 ()6比17()15比1 2 () 三、六、看珠写数。 四、分别找出下列数中的单数、双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单数: 双数: 五、找规律填数。 ①()、19、()、17、16、()、() ②10、12、()、()、18、() 六、写相邻数。 ()5()()8()()6() ()12()()11()()19()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 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教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教案范文一:《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5页1——5 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二、教学例1 (1) 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 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 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 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 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 ,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 页期末复习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能熟练地 数、读、写20以内的数,进一步理解20 以内数的意义 和数的组成,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等活动,加深对数的组成,数的意义 理解。 3、使学生体验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初步发展数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和用数。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与组成。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揭示课题: 谈话引入:孩子们这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0-20 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出课题) 师:你会用20 以内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评语:你用上了数字几。还有谁用上更大的数来说一说(最多指名5 人) 2.数的顺序整理 1)嗯,都不错,你能按顺序说出我们认识的这些数吗? 预设1:0-20。你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板

书:小到大)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说法?预设2:20-0。这又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板书出示0-20) 3.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导入:瞧,我们的直尺上就有这些数呢! 问:1)上面一共有几个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几? 2)上面的数中,一位数有几个?追问:是哪几个呢?(学生指,说,一起读) 两位数有几个?追问哪些? 3)你知道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几? 4.数的组成整理 1)小棒 师:最大的一位数是9,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一边数一边摆,从1数到9。(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问:现在是——9,9 添上1 是多少?(9 添上1 是10。)师演示添上1 根。 问:怎么办?(生:捆成1 捆。)师演示捆成1捆。 问:这一捆表示几个十? 师:10个一就是——(1个十)贴出:10个一是1个十。(生 读一读)教师摆出11,问:这是几?(11。)为什么?(1 捆加1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9+11=6+9=6+11=5+11=13+2=18-7=18-4=11+5=3+13=11+4=12+5=20-11=17-7=15-5=13-2=14-4=3+15=14-2=19-11=5+14=5+5=11+2=18-9=13+4= 13+7=6+9=18+1=15+4=7+11=5+13=16-4=16-2=10+5=7+10=19-11=5+3=18-2=14+5=4+6=6+9=10+1=7+8=13+3=8-1=3+11=19-7=15-6=17-2=13+7=15+4=6+13=4+4=6+6=11+3=8+2=15-2=10+2=3+8=20-4=15-1=20-13=14-6=11-2=2+11=9+7= 2+9=4+8=9+2=13-4=20-7=1+6=9+3=12+8=11+9=4+6= 8+2=5+13=17-9=13-2=9+5= 8+5=16-7=9+1=12+7=19+1=4+6=5+9=9+5=17-6=2+6= 3+9=1+19=2+7=11+7=11+2=5+6=5+15=7+13=20-9=19-7=12+3=18+1=15-1=11+4=5+11=

16-4=5+14=9+7=4+10=2+9=19-9=16-2=20-7=3+11=5+13=17-2=10+5=19+1=14+5=14-4=2+8=2+6=17-4=10+7=9+3=18-9=4+6=7+11=6+13=3+9=11+3=3+13=11+2=19-7=12+3=5+11=12+5=20-11=17-7=15-5=14-4=3+15=14-2=19-11=5+14=20-13=14-6=11-2=4+4=2+11=2+9=4+8=9+2=13-4=20-7=11+5=1+6=9+3=12+8=11+9=8+2=5+13=17-9=13-2=9+5=14-6=2+11=11+9=9+5=17-2=8+5=16-7=9+1=12+7=19+1=5+9=17-6=3+9=1+19=2+7=11+7=5+6=5+15=7+13=12+7=20-9=12+3=18+1=15-1=11+4=16-4=15-5=5+14=9+7=12+5=4+10=19-9=16-2=20-7=11+5=3+11=17-2=10+5=19+1=14+5=18-0=19-7=17-0=19-3=16-2=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填空题

13前面的一个数是(),比13大比18小的数有()。 比17大1的数是(),比17小1的数是()。18和16中间的数是(),20与16之间有()。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个十组成(),20里面有()个一组成。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与14相邻的数有()和()。 我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我是最小的两位数()。我是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都是“1”。() 我是一个两位数,但比20小3。() 1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16、15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1”在()位上,表示()个()。 20中的“2”在()位上,表示()个()。11中左边的“1”在()位上,表示()个()。10个一就是()个十,()个十就是( )一。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个一和()个十组成15

11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16的十位是1 表示1个()个位上是6 表示6个() 20里面有()个十20个一组成() 比17大比20小的数是() 个位上是7 十位上是1 这个数是() 14里面的4在()上表示4个() 1在()上表示()个() 11左边的1表示()个() 右边的1表示()个() 比19大1的数是()比10小1的数是() 15前面的一个的数是()19后面的一个数是()10和12之间的数是() 比15大比19小的数有() 与15相邻的数是()和() 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个位上是3 十位上是1的数是()、 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数()17是一个()位数它的个位是()表示()个()它的十位是()表示()个()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20以内的数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是()。 2、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个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个()。 3、1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4、( )个一是1个十,10个一就是( )。 5、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一。 6、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和他相邻的数是( )和(). 7、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和7相邻的两个数是( )()。 8、11后面的第4个数是(),17前面的第三个数是()。 9、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0、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1、9加()得16,18里面去掉()还剩10. 12、比17少3的数是(),比12多4的数是( )。 13、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 14、19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一,十位上是( )表示1个(). 15、(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 16、被减数和减数都是10,差是()。 17、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它是( )在()这两个数中间. 18、写出1-20中的单数: 19、写出1—20中的双数:

20、17是由()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22、写出下面各数: 十三()十七()九( )二十() 2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4,这个数是()。 24、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25、16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 26、在5,0,8,12,17,20,15,1,9,1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从左边数20是第()个数,20的右边有()个数。 27、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比10大比20小的5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比15小比7大的5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5 8 212 0 15 11 7 18 7 20 30、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 12 7 11 19 3 13 6 1 20 8 15 二、按顺序填数:

一年级数学 20以内数的认识专项练习

姓名: 一、数一数 1、()、()、10、()、1 2、()、()、()、16 2、()、19、18、()、()、15、()、()、12 3、4、()、8、10、()、()、16、()、() 4、20、18、()、()、()、10、()、()、() 5、(1)0、5、()、()、() (2) 3、6、()、()、() 6、 二、我会填 1、计数器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2、一个十是(),2个十是()。 3、一个十,3个一组成()。5个一,1个十组成()。 4、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5,这个数是()。 6、十六写作(),它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7、16的前面是(),后面是()。 8、和1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9、16在()和()的中间。 10、9和11中间的数是()。 11、比19大1的是(),比17小1的是()。 12、()比15大2,18比()少2. 13、比14大,比18小的数有()个,分别是()。 14、12后面的3个数是()。14后面第3个数是

()。 15、15前面第2个数是()。 16、17-2=(),被减数是(),减数是(),差是()。 17、比12大3的数是()。比19小3的数是()。 18、16连续减3,分别得到()()()()()。 19、13和15中间的数是( )。 20、和18相邻的数是( )和( )。 21、15在( )和( )中间。 22、比12多1的数是( ),比( )少1的数是13。 23、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是1,这个数是()。 24、0-20各数中最大的( ),最小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25、7+8=(),加数分别是()(),和是()。 26、20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是( )。 27、11中左边的“1”在()位上,表示()个()。 右边的“1”在()位上,表示()个()。 28、我是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都是“1”。()。 29、我是一个两位数,但比20小3。这个数是()。 30、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31、10个一就是()个十,()个十就是()个一。 32、18里面去掉()还剩10。 33、被减数和减数都是10,差是()。算式是()。 34、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算式是()。 35、10后面的第7个数是()。 36、被减数是18,减数是10,差是()。算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