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常用量表

合集下载

神经科检查评分表

神经科检查评分表

神经科检查评分表
简介
神经科检查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进行各项神经科检查,医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评分表格,
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客观评价。

这种评分表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神经系统是否正常,以及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

使用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神经科检查评分表以及其相关指导:
2. 匿名化运动障碍评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用于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该评分表包含多个项目,涉及患者的肌张力、震颤、步态和动作协调等方面的评估。

3. 休眠障碍临床评估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用于
评估患者的日间嗜睡程度。

这个评分表通过患者对各种常见日常活
动的嗜睡程度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睡眠障碍。

注意事项:
- 评分表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进行使用和评估。

- 完整的评估过程应包括清晰记录患者的病史、详细的体格检
查和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

- 在使用评分表时,应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以
确保患者理解评估的目的和过程。

- 评估结果应综合临床判断,不应单独依赖评分表来做出诊断。

结论
神经科检查评分表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客观评
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然而,在使用评分表时,医生仍需要结合
临床经验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评分表应用于正确的背景下,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精神科量表

精神科量表

有关阳性条目的评估
• 仅P2概念紊乱由会谈观察评估,其余条目需会谈及知情人 报告情况评估
• P4兴奋: 仅指活动增加,易激惹,即行为方面的表现,不 包括言语和思维的兴奋,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所致的言 语增多和思维联想加速
PANSS补充说明(妄想)
• 有6个条目与妄想有关: P1妄想、 P5夸大、P6猜疑/被害、 G1担心身体健康、 G3罪恶观念、 G9异常思维内容
• 16个项目需要在会谈中进行评估 P2,N1,N3,N5,N6, N7,G1,G2,G3,G4,G9, G10,G11,G12,G13和G15
评分规则
• 按1-7级评分 1:无 2:可能 3:轻度 4:中度 5:明显 6:重度 7:极重
• 遵循条目定义及《评分标准》评分 • 时间跨度:最近1周
症状评分的等级标准
量表) • 1996年引入我国 • 用于临床研究及新药开发
PANSS的优点
• 弥补了既往评定量表的不足(敏感性、准确性) • 较全面覆盖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阳性和阴
性症状 • 条目定义清楚 • 有完整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
PANSS 的内容(一)
• 阳性症状量表 P1-妄想 P2-概念紊乱 P3-幻觉性行为 P4-兴奋 P5-夸大 P6-猜疑/被害 P7-敌对性
PANSS补充说明
• G10定向障碍:不限于意识障碍所引起定向障碍,包括人物 、地点和时间等,各分级标准有重叠,按重的评分
• G12自知力缺乏:常用的临床判断标准较严格,按量表分级 要求评定
PANSS补充说明
• G13意志障碍:指矛盾意志( ambivalence),犹豫不决 的程度
• G15先占观念:评定精神分裂症的自闭症状,如有自笑至少 评5分

脑血管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常用分级、量表与评分 汪深川

脑血管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常用分级、量表与评分 汪深川

CTA-CS(COLLATERALSCORE 脑血管侧支评分)后循环侧支代偿相关评分
• BATMAN评分
椎动脉作为一个节段,若血流通畅则赋值1 分; 双侧大脑后动脉各作为一个节段,若血流通畅则分别赋值1 分; 双侧后交通动脉若血流通畅各赋值2分; 基底动脉的上段、中段、下段3个节段若血流通畅各赋值1分; 总分为0 ~10分。
rLMC评分
应用CTA评价的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是基于评估脑梗死范围的ASPECTS评分而提出的。
rLMC评分系统包括: ASPECTS分区的M1-M6区,加上ACA供血区、基底节区和外侧裂区共9个区域。 上述前8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软脑膜支或基底节区的豆纹动脉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评分0-2分 (0分:无,1分:低于,2分:等于或多于),外侧裂区的软脑膜评分为0、2、4分,合计20分。
2018年提出expanded TICI分级(eTICI)与mTICI区别在于2级的区分。 ➢ 2a级:再灌注<50%,前向血流不到既往缺血区闭塞靶动脉的一半(如MCA及其区域的一个主
要分支) ➢ 2b级:再灌注≥50%但<90%,前向血流超过既往闭塞靶动脉区域的一半(如MCA及其区域的
两个主要分支) ➢ 2b50:达到50%-66%的血流灌注 ➢ 2b67:达到67%-89%的血流灌注 ➢ 2c级:再灌注≥90%,除血流较慢或少量远端皮质血管中有远端闭塞以外,既往闭塞的靶动脉
3级侧支循环即新生血管,一般在脑缺血数天后才能完全形成而发挥作用。
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基于DSA,广泛应用)
0级:没有侧支血流到缺血区域﹔ 1级:缓慢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 2级:快速的侧支血流到缺血周边区域,伴持续的灌注缺陷,仅有部分到缺血区域﹔ 3级:静脉晚期可见缓慢但是完全的血流到缺血区域﹔ 4级:通过逆行灌注血流快速而完全的灌注到整个缺血区域。

神经内科部分评分量表

神经内科部分评分量表

神经内科评分量表一、意识水平量表Glasgow昏迷量表项目的分值相加求其总和,即可得到病人意识障碍的客观评分,见上表。

GCS量表总分范围为3-15分,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者为浅昏迷,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

若GCS评分为3-6分说明病人预后差,7-10分为预后不良,11-15分为预后良好。

应用GCS评估病伯反应时,必须以最佳反应计分。

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一)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说明:说明A. 远端运动功能:检查者握住病人手的前部,并嘱其尽可能的伸展手指。

若病人不能或不伸展手指,则检查者将其手指完全伸展开,观察任何屈曲运动5秒钟。

仅对第一次尝试评分,禁止重复指导和试验。

评分标准0=正常(5秒后无屈曲)1=5秒后至少有一些伸展,但未完全伸展,手指的任何运动不给评分(未给指令)2=5秒后无主动的伸展,其它时间的手指运动不评分左上肢右上肢(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三)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S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定标准独立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完全依赖100分75~95分50~70分25~45分0~20分说明:1、能吃任何正常饮食(不仅是软饭),食物可由其他人做或端来。

5分指别人夹好菜后病人自己吃2、5分=必须能不看着进出浴室,自己擦洗;淋浴不须帮助或监督,独立完成3、指24~48小时情况,由看护者提供工具,也给5分:如挤好牙膏,准备好水等4、应能穿任何衣服,5分=需别人帮助系扣、拉链等,但病人能独立披上外套5、指1周内情况6、指24~48小时情况,插尿管的病人能独立完全管理尿管也给10分7、病人应能自己到厕所及离开,5分指能做某些事8、0分=坐不稳,须两个人搀扶;5分=1个强壮的人/熟练的人/2个人帮助,能站立9、指在屋内活动,可以借助辅助工具。

神经内科评分量表

神经内科评分量表

神经内科评分量表一、意识水平量表Glasgow昏迷量表注:GCS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应用时,应分测3个项目并计分,再将各个项目的分值相加求其总和,即可得到病人意识障碍的客观评分,见上表。

GCS量表总分范围为3-15分,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者为浅昏迷,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

若GCS评分为3-6分说明病人预后差,7-10分为预后不良,11-15分为预后良好。

应用GCS评估病伯反应时,必须以最佳反应计分。

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一)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A。

远端运动功能:检查者握住病人手的前部,并嘱其尽可能的伸展手指。

若病人不能或不伸展手指,则检查者将其手指完全伸展开,观察任何屈曲运动5秒钟。

仅对第一次尝试评分,禁止重复指导和试验。

评分标准0=正常(5秒后无屈曲)1=5秒后至少有一些伸展,但未完全伸展,手指的任何运动不给评分(未给指令)2=5秒后无主动的伸展,其它时间的手指运动不评分左上肢右上肢(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三)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定标准 独立 轻度依赖 中度依赖 重度依赖 完全依赖100分 75~95分 50~70分 25~45分 0~20分说明:1、能吃任何正常饮食(不仅是软饭),食物可由其他人做或端来。

5分指别人夹好菜后病人自己吃2、5分=必须能不看着进出浴室,自己擦洗;淋浴不须帮助或监督,独立完成3、指24~48小时情况,由看护者提供工具,也给5分:如挤好牙膏,准备好水等4、应能穿任何衣服,5分=需别人帮助系扣、拉链等,但病人能独立披上外套5、指1周内情况6、指24~48小时情况,插尿管的病人能独立完全管理尿管也给10分7、病人应能自己到厕所及离开,5分指能做某些事8、0分=坐不稳,须两个人搀扶;5分=1个强壮的人/熟练的人/2个人帮助,能站立9、指在屋内活动,可以借助辅助工具。

精神科常用量表项目

精神科常用量表项目

精神科量表项目1、宗(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电脑测查2、宗(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3、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艾森克个性测验(EPQ)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7、强迫症状问卷(YALE-ERCW)8、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9、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0. 自杀自伤风险评估量表(NGASR)11. 防御机制问卷测评(ESQ)12、各种个别能力测验13、标准化现状检查14、艾森克人格测定(少年版)15、注意广度测定16、注意分配测定17、智力成就责任问卷18、小学生推理能力测定19、瞬时记忆测验20、认知方式测定21、康奈尔(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22、简明心理状况测验(MMSE)23、气质量表24、儿童内外控量表25、儿童孤独行为检查量表26、短时记忆广度测定27、长谷川痴呆测验28、艾森贝格行为量表29、阿成贝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30、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31、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验(C-WISC)32、中国韦氏成人智力测验33、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测评(EPPS)34、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35、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评(GABRS)36、人格诊断问卷测评(POQ-4+)37、Pie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38、多动症诊断量表39、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C)40、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4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42、十六种人格问卷43、催眠感受性测定44、丹佛小儿智能发育筛查表45、比萘智力测定(10岁以下)46、格式塔测验4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48、家庭环境量表(FES)49、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ACARED)50、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5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52、神经心理测验53、瑞文智力测定体检用……54、职业选择及就业测试55、性格特征评估56、性格特征评估(少年版)57、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58、成人心理健康评估59、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60、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估61、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估62、员工心理健康评估63、网瘾心理评估(中学生)64、网瘾心理评估(成人)65、失眠评估66、社交心理健康评估67、社交心理健康评估(儿童)68、产后抑郁心理体检69、青少年学习问题评估。

神经内科常用量表评分机分级参考幻灯片

神经内科常用量表评分机分级参考幻灯片
神经介入科常用量表评分
神经介入科 2018-09-13
1
主要内容
? 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评分 改良的Fisher分级
? 动静脉畸形 SPETZLER分级
? 血流灌注分级 TIMI 分级 TICI分级
2
蛛网膜下腔出血
? 患者女,64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 以“突发头晕并意识障碍9小时”入院; ? 入院查体:意识模糊,可唤醒,言语正常,左侧肢体肌力
13
动静脉畸形(AVM) 分级
AVM 分级(SPETZLER 分级) 特征
AVM大小
小(<3cm ) 中(3-6cm ) 大(>6cm )
否 临近脑组织是否为重要脑功能区

静脉回流类型
仅脑表浅静脉 脑深部静脉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in ncet Neurol 2005; 4: 299-308
9
? 患者男,62岁,既往患高血压病 20年; ? 以“意识障碍 2小时”为代主诉入院; ? 入院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2.5mm,
光反射消失,疼痛刺激无睁眼,无言语,无肢体 活动,GCS 评分:3分 (E1V1M1),双侧病 理征阳性,颈强直,双侧克氏征阳性 。 ? 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积血。
8
注释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引发脑血管痉挛(CVS),导致脑缺血甚 至脑梗死;为评估蛛网膜下腔积血程度与CVS之间的关系, 1980年有学者提出基于CT的Fisher分级;
? Fisher分级越高,发生CVS的风险越大;
? 2011年又有学者提出改良的Fisher分级,反映了蛛网膜 下腔积血和脑室内血液都是CVS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的 Fisher分级,反映了蛛网膜下腔积血和脑室内血液都是 CVS的独立危险因素。

精神科常用风险评估量表

精神科常用风险评估量表

精神科常用风险评估量表
精神科常用风险评估量表包括攻击行为量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和外走危险因素筛查表。

攻击行为量表中的项目包括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自身攻击和体力攻击,根据加权分可以评估患者的攻击风险等级。

自杀风险评估量表中的项目包括绝望感、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精神病史等,根据得分可以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等级。

外走危险因素筛查表中的项目包括外走历史、寻找外走机会的言语表现、明显精神症状等,根据总分可以评估患者的外走风险等级。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噎食是指食物或其他物体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导致窒息或呼吸困难。

噎食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加普遍。

噎食可能会导致窒息和死亡,因此预防噎食非常重要。

为了预防噎食,我们需要了解噎食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首先,既往发生过噎食现象的人更容易再次发生噎食。

其次,牙齿缺失可能会影响进食,增加噎食的风险。

药物副作用也可能
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和口干,增加噎食的风险。

锥体外系反应也可能导致喉部肌肉僵硬,增加噎食的风险。

中、重度痴呆、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癫痫发作史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咳嗽、吞咽反射减退或吞咽障碍,增加噎食的风险。

此外,抢食、大口仓促进食、极度兴奋、言语过多、躁狂饥饿感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噎食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噎食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老年人中特别需要注意,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有噎食的历史或存在噎食的风险因素,请及时向医生咨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噎食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