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学科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学科实践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科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本文将从学科实践教学的定义、意义、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科实践教学的定义学科实践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学科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科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科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实践教学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4.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学科实践教学的现状1. 教学模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实践教学仍以实验、实习为主,缺乏创新和实践性。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不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教学。
五、学科实践教学的对策1. 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实践教学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学科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材料成型与控制毕业论文题目

材料成型与控制毕业论文题目一、论文说明【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
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
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开放性项目试验模式探讨与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材料成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独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丰富内涵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体会独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以武昌工学院为例如何提高本科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积极性——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为例关于《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专业两段制教学的设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个性化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学生探究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探讨产学研相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机制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材料成型检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基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改革生产实习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为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和课程改革初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高分子材料成型与控制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应用型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实践教学机械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之管见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浅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论述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基于价值链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讨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训实践体系的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材料成型控制基础”课程知识体系改革的探讨“《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铸造)专业职业岗位标准》专家论证会”召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内实验实践教学措施探讨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创新与实践高职材料成型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校企合作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思考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材料成型及焊接控制工艺研究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探析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应用型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实验改革构想铸造行业对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物理教学论文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
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部分关于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2、西藏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术语教学研究3、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4、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5、徼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6、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7、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8、基于标准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9、优化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10、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11、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12、知识可视化在中学物理模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3、物理教学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14、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5、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16、平板电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7、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18、利用微格教学提升教师物理教学技能的研究19、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21、“主体活动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22、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物理教学的整合23、大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研究24、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25、中学“物理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研究26、物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7、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28、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29、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30、高中物理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1、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32、基于交互式Flash技术的网络虚拟大学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33、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模式研究34、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35、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6、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37、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探讨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二:38、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39、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0、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41、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42、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3、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44、论中学物理概念教学45、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46、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47、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48、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49、“历史探究模式”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0、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51、高中物理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要素及其作用分析52、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53、中等专业学校物理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54、成长档案袋评价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55、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56、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7、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8、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59、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研究60、中学物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研究61、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62、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63、普通高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研究64、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65、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6、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67、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68、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69、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70、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7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STS教育72、高中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研究73、微格教学与物理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三:7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5、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76、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的初步研究77、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78、运用思维导图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79、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80、新课程理念下情境创设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81、“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82、《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对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启示83、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8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理实验思维深刻性的影响85、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86、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87、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88、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89、EEPO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90、从大学物理高度看高中物理教学91、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92、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9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之探索94、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交互性研究95、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96、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97、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8、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实验教学的分析与研究99、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0、高中物理教学事件设计研究101、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102、中学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103、表现性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04、乡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的研究105、高中电磁学物理图景教学研究106、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研究107、大学物理微积分思想与矢量思想教学浅谈108、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09、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0、二维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分析研究111、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2、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渗透研究113、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与实践114、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
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种模式

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种模式静思教学2007-03-18 20:57:50 阅读1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发表在2002年第10期《教学与管理》中)在美国一个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Having listened, maybe you’ll forget. Having looked, maybe you’ll remember. Having done, maybe you’ll understand”(说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自己做,我会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做的重要性,做,即实践。
在科学教育中,实践活动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千方百计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强调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个性品质。
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科学实践活动的分量日显重要。
当前,许多老师也随机加大了科学实践活动在具体教学中的比重,但是却又对科学实践活动的概念、模式以及相对应的内容感到比较棘手,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预想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怎样组织并开展好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家拯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活动模式,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具体地说,科学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形式:1、操作性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各种结构材料,按照已设定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模仿操作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有两种形式:a、教师示范一个或几个实践活动由学生按这些步骤模仿,b、教师先将所有的实践活动全部示范好,然后要求学生全过程模仿。
归纳起来这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为:拟定操作目标归纳操作程序学生按序操作实现目标例如在做“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验证实验中,将气球套在平底烧瓶的口子上,然后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瓶内的空气,直至气球鼓起来为止,这个教学过程是以示范为主,让学生听清楚要求,看清楚操作过程,然后让学生按序仿做;再如教学植物果实的两种切法,同样也是教师先示范横切学生仿做横切,再示范纵切,学生仿做纵切,也可以教师先全部示范好,学生按序操作。
以问题推动学生探究主题的教学实践

以问题推动学生探究主题的教学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以问题推动学生探究主题的教学实践引言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倡导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
本文将重点探讨以问题推动学生探究主题的教学实践,探讨其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以问题为起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以问题为起点的教学模式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探究主题的实施策略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去解决问题,比如图书、网络、实验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分享成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成果,让他们互相交流,从中学习和借鉴。
通过分享,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三、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1. 学生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在问题探究中遇到困难。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参与问题探究活动。
2. 教师自身能力不足有些教师可能缺乏以问题推动学生探究主题的经验和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开放式教育模式在智慧化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开放式教育模式在智慧化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贾如春摘 要:随着国家信息化教育的推广及普及,各大高校教学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知识含量迅速增长,这既给目前 高校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服务和优势,同时也为教育资源管理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打破传统教学围墙, 落实《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现代教育智慧化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育模式,为构建学习型社 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开放式 信息化 智慧化 教育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74一、开发式教学模式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改革意义重大目前的教学资源由于历史、规划、发展和认识上的原因,高校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都是分散、局部有限的,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师之间教学资源无法共享以及高校师生沟通交流困难等问题。
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构建畅通、实时、全天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主动学习分享资源、求知环境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开放式教育模式目的在于有效深度探索智慧化教育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在教学模式上,应从课程教学组织的结构化、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向半开放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转变。
实现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
如目前翻转课堂平台构建了一个“半开放式”拓宽课堂教学模式,而MOOC课程则是社会化学习,自组织的深度协作式、开放式教育模式。
开放式教育模式在实现“智慧化”教育中,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发展在信息化教学中“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模式,对推动我国智慧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在构建信息化教育、发展智慧化教学的现状1.教学资源封闭式管理、实验室功能单一 、设备利用率不高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自上而下”封闭式教学资源管理模式,导致高校部分实验室管理、建设基本上附属于某个课题组或研究中心,实验室利用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价值,违背了建立实验室的初衷,对研究者和开发创新者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更难以发挥实验室给科研和教学带来的实践平台优势。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定义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则扮演着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的角色。
通过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假设、收集数据、验证结论,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还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发展,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发现,帮助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构建学习者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者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这种理论基础源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尊重和重视,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和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与运行模式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与运行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通过提供实践性强、探究性强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围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和运行模式展开探讨。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1. 教学目标明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等。
同时,要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与学科教学大纲相衔接,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2. 资源配置合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实验场地等。
这些资源的配置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创新实践。
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管理体制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配置。
要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流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管理的科学化。
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行模式1.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具有较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和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
中心应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条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活动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成员:贾玉瑛 王臣 崔桂梅 江杰 陈波
获奖时间及等级:2007-2008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 成果简介 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和关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建立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性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信息学院从本院实际出发,以学院已有的六个专业为基础,以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将开放的经验向其它专业辐射。实验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促进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有效机制,激发学生创新的主动性。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实现了实验室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科研、各种电子大赛学习、研究实践的平台,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1.实践教学管理与建设
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完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开发研究出足够多优良适用的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依据新的教学大纲,修订实验大纲,修编实验指导书;依据自动化专业办学特色,整合相关课程设计为设计综合性实训在实验室践行,并给出创新学分,使实验室开放真正落到实处,制定了7门综合课程的设计性实训新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网站建设,如网上实验资源共享、实验开放预约等。 2.科研融入实践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总结和吸取在科研、工程实践中成熟的设计构想、流行的实用技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特点,自主研发设计了多功能实验箱10套、PLC综合实验装置12套用于实践教学、创新及科学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 3.示范中心及精品课建设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组织参加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训示范中心”申报与建设,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08年省级示范中心。参加自治区级《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学校重点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建设。 4.创新与科技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电子大赛,提供实验场所在课余时间做充分准备。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后,补充了实验学时不足的情况,通过实践过程从上到下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热心引导的良好风气。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形成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在学校创新活动、学院、自治区挑战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印证。如2007年第二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荣获三等奖、07年的“挑战杯”中,信息学院在由自治区团委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奖一项,08年8月27日,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比赛在东北大学举办,信息学院派出的两只代表队均获得该赛区的三等奖。等等 5.仪器设备有效利用与二次开发
近几年,我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实验室建设项目逐年得以实施,实验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如何深层次、高效率开发用好已有的硬件设备条件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竞争力,是我们一直深思和探索的课题。组织乐于参加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投入到仪器设备的改进与二次开发过程中,追随新技术的发展。完成100多项经学院专家组评审通过的综合设计性开放实验项目,供优秀学生业余时间在实验室调试与实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6.在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参加“自动化品牌专业”的建设;参加“自动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探索”——内蒙古教育厅教学成果重点项目与参加“自动化专业开放式综合、设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施”,国家“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发表教改论文8篇。 用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实验室科学,07年第2期,贾玉瑛、崔桂梅。 校内真实工程环境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教育导刊,06年12月第23期,贾玉瑛、崔桂梅。 自动化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科学,08年第2期,贾玉瑛、崔桂梅。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07年第26卷 增刊 贾玉瑛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多层次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07年第26卷 增刊.张春燕 贾玉瑛 郭文秀 工控组态软件在电线加塑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07年第26卷 增刊.江杰, 王磊 CAN总线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07年第26卷 增刊.陈波、江杰 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实验室科学,08年第6期,贾玉瑛、陈波
二 创新点 1.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室切实践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增强各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确立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特色。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由传统的集中式手把手教学模式发展到开放设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型转变为自主型,思维训练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使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深入推进开放教学的发展。实现了实验室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2.将科研回馈与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总结和吸取在科研、工程实践中成熟的设计构想、流行的实用技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特点,自主研发设计了多功能实验箱及基于网络化PLC综合实验系统用于实践教学、创新及科学研究。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革与二次开发,追随新技术的发展。 3.实验室实现了全面开放
全面开放实验室,补充了实验学时不足的情况。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实行“三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实验用元器件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开放性实验项目及竞赛项目,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实验室开放后,自主参加实验、电子竞赛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形成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在学校创新活动、学院、自治区挑战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印证。
三 应用情况 1.实验内容开放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实现了实验室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中心组织相关教师认真研究实践教学,依据新实验大纲,合理安排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要求实验室提供实验项目的总学分数为学生必选学分数的1.5倍以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后,补充了实验学时不足的情况。并以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将相关课程设计整合为设计实训,成为独立设课,给出相应开放创新学分,在设计实训中有技术应用型和研究型,并且难度系数不同,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使实验内容的开放得到真正实施,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索,支持技术创新自选课题和大学生竞赛的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过程从上到下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热心引导的良好风气,对学生民意调查反馈结果,此项改革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预期效果并取得佳绩;突出实验中心的亮点建设。 2.自制仪器
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总结和吸取在科研、工程实践中成熟的设计构想、流行的实用技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特点,组织教师自主研发设计了多功能实验箱、基于S7 200 PLC综合实验装置、基于S7 300网络化综合实验系统、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等用于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将其应用到综合设计性实训,深受师生欢迎,取得一系列成绩。在08年本科教学评估中得到专家的好评。 3.各种大赛取得佳绩
在上述实践平台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形成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在学校创新活动、学院、自治区挑战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印证。如07年第二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荣获三等奖、07年的“挑战杯”中,信息学院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奖一项,08年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比赛中信息学院两只代表队均获得该赛区的三等奖,等等。 经过前期改革举措的实施,已取得初步的改革成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今后进一步推进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开放式综合、设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施,办出与企业紧密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品牌专业,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4.继续深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我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实验室建设项目逐年得以实施,实验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如何深层次、高效率开发用好已有的硬件设备条件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竞争力,是我们今后深思和探索的课题。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革与二次开发,追随新技术的发展。 今后继续深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广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经验,建设更多的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并向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冲刺。践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