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2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2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2

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技术结合的应用性科学

1、技术的概念:

1)狭义:①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是知识与经验的集中体现。

②劳动工具的总称,如企业的装备水平等,其代表性很强(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广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劳动手段与知识的总和)

2、经济的涵义:节约和效益的意思

1)“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治理国家的意思

2)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比如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中的经济就是这一种含义;

3)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经济。比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中的经济的含义;

4)是指节约。这里的节约主要是指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问题,如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原材料等。

技术经济中的经济主要是指节约。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占有量和劳动消耗量的节约。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这样做比较经济,这种经济主要指节约或低成本、高的收益。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是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有统一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

统一的方面:

①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②一般地,是否是先进技术取决于它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果

3)矛盾的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和经济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比如,有的技术本来是先进的,但是在某些地区、某种条件下采用时经济效益并不好;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条件不同,有些先进技术也不易采用等等。

4)总之。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的,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因地、因时处理好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4、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技术项目的经济性

三要素:技术、经济、计量

5、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与系统性?实用性?定量性?比较选优性?预见性

6、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应用

(1)学科本身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

(2)应用。不同技术项目(方案)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技术活动的经济投资决策与分析)

核心基本理论:经济效果原理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要素

1、经济效果原理:经济效果(益)的概念、表达式 概念:所谓经济效益(效果),就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表达式

经济效益(效果)的表达式通常可有三种类型。 (一)比率表示法

(投入)劳动劳动成果(产出)经济效果耗费=

如: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水平

(二)差额表示法

劳动耗费劳动成果经济效果-=

如:利润额、利税额、国民收入、净现值等 (三)百分率表示法(差额—比值表示法)

100%

劳动耗费劳动耗费

-劳动成果经济效果?=

如:投资利润率

2、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原则

可行标准: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必须大于所投入的劳动价值,即产出大于投入,且经济效益越大越好 最大化标准): 有一组方案经济效益最大化

劳动耗费(投入)劳动成果(产出)

经济效果=

≥1 并且→max

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0 并且→max

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三个结合) ?

3、技术经济的可比性原理:满足需求的可比、满足耗费的可比、满足价格的可比、满足时间的可比

4、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重点掌握(1)投资的构成和投资的估算方法 投资的构成(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建设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也称为非流动资产投资)。

估算方法: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产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概略估算:规模指数法、单位生产能力法、工程系数法(2)详细估算: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借款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估算:(1)概略估算(类比估算法、扩大指标估算法)

固定资产比例法、产值资金率法、按经营成本的一定比例估算、按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估算。(2)详细估算:分别计算现金、应收及预付款和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质易耗品)

(2)成本:

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指项目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也就是实际发生了现金支出的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机会成本: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所付出的代价。

沉没成本: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即与目前决策无关或影响较小可以不予考虑的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成本的增加额。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增加,变动成本也增加。特点:总量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固定不变。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的总额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生产能力范围内生产,其固定成本总额固定不变。

特点:总额不变;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就是指一项特定的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年、半年、季等)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以及流入与流出数量的代数和。

流入系统的现金称现金流入(CI);流出系统的现金称现金流出(CO);同一时点上现金流入与流出之差称净现金流量(CI-CO)。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

1、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借款利息

2、流动资金投资

3、经营成本

4、销售收入

5、税金

6、固定资产净残值

7、回收的流动资金

三、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含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或流通领域不断运动,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值。

四、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

(一)绝对尺度

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包括利息和净收益。 (二)相对尺度

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包括利率(利息率)和收益率。

利息:放弃资金使用权所取得的报酬或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亦称子金。 利率:单位本金在单位时间(一个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有年、月、日利率等。利率=利息/本金

五、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一)单利计息 1、概念

单利计息是指仅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即利息不再生利息。 2、单利计息公式: F=P *(1+i n) I=P*i*n

例:借款200元,借期5年,每年单利计息,利率7%,第五年末应还的本利共多少?

元)解:

270(5)7%200(1n)i P(1F =?+=?+=

(二)复利计息 1、概念

复利计息是指以本金与先前周期的累计利息之和为基数计算利息。 2、复利计息公式: F=P (1+i) n I=P (1+i) n – P

由于复利考虑了利息再生利息,同一笔借款,在i 和n 相同的情况下,用复利计算出的利息金额比用单利计算出的大。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若不另加说明,均按复利计息。 复利计息又可分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名义利率为r ,一年中计息次数为m 次,则每个计息期的利率为r/m ,则一年之后的本利和为

F=P(1+r/m)m 利息为:

I=F-P=P(1+r/m)m-P

这时年实际利率i 为

1)1()1(-+

=-+=-=m

m

m r P

P

m

r

P P

P

F i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m=1,i=r m>1,i>r 3、连续复利实际利率公式

按瞬时计息的方式计息称连续复利 m→∞次时的实际利率

1

1111)1(lim lim -=-???

? ??+=-+

=?∞→∞

→r r r

m

r m m m

m e m r i 连

六、资金等值的概念

资金等值计算:把一个时点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的过程。

七、影响资金等值计算的三因素:资金额的大小、利率、资金发生的时间。 八、资金等值计算基本公式

(一)一次支付类型

一次支付又称整付,是指资金流入、流出都是一次全部发生。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这个公式的经济含义:如果现在投资P 元,当利率为i 时,在复利计息的条件下,第n 期期末所取得的本利和为多少?

其计算公式: F=P (1+i) n

(1+i) n 称为一次支付的终值系数,通常用(F/P ,i ,n )来表示。所以计算未来值的公式可简写为: F=P(F/P ,i ,n)

F=1000(F/P,6%,4)+2000(F/P,6%,3) =1000(1+0.06)4+2000(1+0.06)3 =3644.5万元。 2、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这个公式经济含义:如果想在未来的第n 期期末一次收入F 元,在利率为i 的复

0 1 2 3 4

P F n

利计息条件下,现在应一次投入本金(现值)P 是多少? 已知F ,i ,n ,求现值P ,则由公式F=P(1+i)n 可得:

n i F

P )1(1+= 这是一次支付未来值公式的逆运算, n

i )1(1

+ 叫做一次支付现

值系数,通常用(P/F ,i ,n )来表示,所以现值公式还可表示为P=F (P/F ,i ,n )

二、等额支付类型

属于多次支付类型,多次支付指资金流入、流出不是一次全部发生,而是在不同时刻多次发生。现金流量的大小可以是不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若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则称等额系列现金流量。 等额支付是一种特殊的多次支付。 1、等额支付终值公式(年金终值公式)

这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如果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现金流量A ,按利率i 复利计息,则第n 期期末的本利和F 为多少?也就是已知A 、i 、n ,求F 。 2、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是等额分付终值公式的逆运算,可从:

i i A F n 1)1(-+=中推导,得到:),,/(1)1(n i F A F i i F A n

=-+=

i/[(1+i)n-1]为偿债基金系数。用符号(A/F,i,n )表示。 它用来计算为了在若干年

后得到一项未来资金F ,每年年末必须储蓄的若干资金A 。 3、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这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如果在年利率(或收益率)为i 的情况 下,希望在今后几年内,每年年末取得等额的收益A ,那么现在必须投入多少资金?

即:已知A ,i ,n ,求P 。

可利用下列两个公式推导得出:

P=?

i i A F n 1)1(-+= n i F P )1(1+= ),,/()1(1

)1(n i A P A i i i A P n

n =+-+=

[(1+i)n -1]/[i(1+i)n]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P/A,i,n )。

4、等额分付资金回收公式

0 1

2

3

4

n-1

n

这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如果现在投资P 元,年利率(或收益率)为i ,希望分n 期等额回收,那么每次应回收多少,才能连本带利全部回收?即已知P ,i ,n ,求A 。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是等额分付现值公式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可由

n

n i i i A P )1(1)1(+-+=直接导出,得:

),,/(1)1()1(n i P A P i i

i P A n

n =-++=

i(1+i)n/[(1+i)n-1]称为资金回收系数,记为(A/P,i,n )。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1、评价指标的构成: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 评价指标的分类: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方法:是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的静态评价方法。如: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

动态评价方法:是反映资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如:现值法、年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2、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判别标准

概念:累计净现金流量等于零时所需的时间。

∑==-P

T t t

CO CI 0

)

(

判别标准:用投资回收期法评价投资项目时,需要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和投资者意愿所确定的基准(标准)投资回收期相比较。设标准投资回收期为Tb ,则

评价准则:TP ≤Tb ,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 3、净现值的概念和计算、判别标准 概念:指方案在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期初时(第一期的期初,即0时刻)的现值之和。

∑=-+-=n

t t

t i CO CI NPV 00)1()(

i0—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对资金时间价值的最低期望值,即部门或行业的最低期望报酬率。 评价准则:

对单方案,NPV ≥0,项目方案可行; NPV< 0,项目方案不可行。 多方案比选时,NPV 越大的方案相对越优。(方案的寿命期相同的条件下) 4、净现值与折现率的关系:折现率增加,净现值减小 5、净现值率的概念和判别标准

概念:是指项目的净现值与投资总额的现值之比。

∑==

n

t t

t i F P K NPV

NPVR 0

)

,,/(

判别准则:

单方案的评价:NPVR ≥0 方案可行 NPVR <0 方案不可行 多方案的比选: NPVR 最大者为最优 6、净年值的概念和判别标准 概念:是把方案或项目在分析期各个时点上发生的现金流量按照基准收益率折算成与其等值的整个寿命期内的等额支付序列年值(金) 。 ),,/(0n i P A NPV NAV ?=

评价准则:

对单方案,NAV ≥0,可行;反之,不可行。 多方案比选时,NAV 越大的方案相对越优。

说明:NAV 与NPV 是等效评价指标,但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如寿命期不同的多方案比选),用NAV 就简便得多。

7、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的概念及判别标准,及适用的范围。 【只用于多方案比选】

适用条件:产出的效果相同,能满足相同需求,但很难用货币来计量。

费用现值:是把不同方案计算期内的成本、费用(即全部现金流出)按基准折现率换算为期初时的现值。

)

,,/(),,/(000t i F P S t i F P CO PC n

t t -=∑=

式中:COt —第t 年的费用支出,取正号; S —期末(第n 年末)残值,取负号。 评价准则:PC 越小,方案越优 费用年值:就是将方案计算期内不同时点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按基准折现率折算

成与其等值的等额支付序列年费用。 ),,/(0t i P A PC AC ?=

评价准则:AC 越小,方案越优

8、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近似解略大于精确解,判别标准 概念:也称为内部报酬率,就是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

1()(0

=+-∑=-n

t t

t

IRR CO CI

评价准则:单方案 IRR ≥i0,可行;反之,不可行。

IRR 的计算步骤:

)

(*122

11

1i i NPV NPV NPV i i IRR -?++

=≈

第五章:备选方案的评价与选优 一、方案的类型

1、独立型方案

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方案间不具有排他性,在一组备选的投资方案中,采纳某一方案并不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纳。多方案可以同时并存,具有可加性。

2. 互斥型方案

各方案间是相互排斥的,采纳某一方案就不能再采纳其他方案。 3. 混合型方案

方案间既存在互相独立又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

二、互斥方案的比选:寿命相等和寿命不等的方案比选方法 1、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比选 (1)净现值法与净年值法

判别准则 :通过上面的例题分析,为简化起见,可用下面的判别准则进行方案选优。

NPVi ≥0且max (NPV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NPV

NAVi ≥0且max (NAV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费用现值法与费用年值法 判别准则 :

min (PC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min (AC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在进行多方案比较时,不能直接用各方案内部收益率的大小来比较,因为按方案现金流量总额计算的内部收益率最大,但按基准收益率计算的现金流量总额的净现值不一定最大,就是说,内部收益率并不反映方案现金流量的结构。

如:有两个互斥方案1与2,由于投资规模不同,因此二者的现金流量结构不同,其净现值函数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一般情况下,由于投资规模不同,互斥方案的净现值函数曲线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相互关系:

方案1较优 矛盾 方案2较优 增量内部收益率:增量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

ΔIRR)

(1ΔCO)(ΔCI t

t

n

t =+?--=∑

式中:△CI —增量现金流入; △CI=CIA-CIB △CO —增量现金流出; △CO=COA-COB ΔIRR——为增量内部收益率。 上式经过变化可得出结论:

NPVA-NPVB=0 即NPVA=NPVB 方案优劣的判断准则为:

当ΔIRR>i0时,投资额大的方案优 当ΔIRR

由于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在时间上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为使方案有可比性,通常宜采用

i

NPV

i

i

NPV

年值法(净年值或费用年值)。

判别准则:

NAVi ≥0且max (NAV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min (AC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当仅需计算费用时,可用之】 案例见教材P41 (2)现值法

若采用现值法(净现值或费用现值),则需对各备选方案的寿命期做统一处理(即设定一个共同的分析期),使方案满足可比性的要求。处理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A 、最小公倍数法(重复方案法)

取各备选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比选时共同的分析期,即将寿命期短于最小公倍数的方案按原方案重复实施,直到其寿命期等于最小公倍数为止。 B 、年值折现法

按某一共同的分析期(N)将各备选方案的年值折现得到用于方案比选的现值。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年值法的一种变形。

)

,,/)(,,/(),,/()(0000N i A P n i P A t i F P CO CI NPV n t t j ???

???-=∑=

N 的取值的大小不会影响方案比选的结论,但通常N 的取值不大于最长的方案的寿命期,

不小于最短的方案寿命期。 C 、分析期法

根据对未来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前景的预测直接取一个合适的共同分析期。一般情况下,取备选方案中最短的寿命期作为共同分析期。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估算寿命期长于共同分析期的方案在共同分析期末回收的资产余值。 判别准则:

NPVi ≥0且max (NPV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min (PCi )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当仅需计算费用时,可用之】

三、独立方案的比选:指标排序法和互斥方案组合法 1、净现值指数排序法

按NPVI (NPVR )由大到小排序,然后根据资金限额依次选择方案。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能保证限额资金的充分利用,且不一定能保证获得最佳投资方案组合。

除了这个指标外,也可以使用IRR 指标

2. 互斥方案组合法

基本思路:把各个独立方案进行组合,其中每一个组合方案就代表一个互斥的方案,然后利用互斥方案的比选方法,选择最佳的方案组合。 四、混合方案的比选

混合方案问题,既含有独立方案,又包含有互斥方案。对简单的混合方案,在种种组合之后,利用前述的方法加以扩展,就可进行选择;而对于备选方案较多,关系较复杂的情况,则需进行具体的讨论分析。

见教材案例

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

1、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概率分析法

2、盈亏平衡分析法的概念和计算:重点线性盈亏平衡的分析

概念:又称量本利分析,它是通过分析投资项目的产品产量(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找出项目盈利与亏损达到平衡时的产量、单价和成本等的临界值,进而判断项目的风险大小和抗风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 成本分解 总成本费用:

Q

C C C V f ?+=

其中:C ——总成本费用 Cf ——固定成本

Cv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Q ——生产量(销售量)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B)、产品价格(P) 与产品产量(Q)之间的关系

销售收入、总成本和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0 Q B

Q

+C v

Q

*

B,C

1.确定产量的临界值

①确定项目的销售收入: B=PQ

②确定项目的总成本费用:

2.求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3.评价项目的风险性:根据生产能力利用率E值的大小评价项目的风险性。

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的风险越小。

生产能力利用率与项目风险等级表:

3、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分析步骤

概念:是一种常用的经济效益不确定分析方法,它用来研究和预测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其影响程度,从中找出敏感性因素,以便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分析研究。又称灵敏度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首先,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选最有代表性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如IRR、NPV)

2)计算该技术方案的目标值。

一般将在正常状态下(基准收益率情况下)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值,作为目标值。3)选择不确定因素,并设定其变动范围与变动幅度。(±20%或±10%;10%或5%)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应视方案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变化可能性较大,并对经济效益目标值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

例如:产品售价变动(P)、产量规模变动(Q)、投资额变化等(I);经营成本;或是建设期缩短,达产期延长等,这些都会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小产生影响。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时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若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则要在固定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变动其中一个不确定因素;然后,再变动另一个因素(仍然保持其它因素不变),以此求出某个不确定因素本身对方案效益指标目标值的影响程度,并按一一对应关系列出敏感性分析表。

5)确定敏感因素

所谓敏感因素是指一个较小的变化能引起分析指标产生较大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即使经济效果指标相对变化最大的因素即为敏感因素。

找出敏感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技术方案的抗风险的能力。6)评价项目的风险性。

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

第七章:设备更新决策分析

1、设备的磨损

分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

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2旧) 3、折旧的计算方法:正常折旧(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缓慢折旧

1)直线折旧法 平均年限法(使用年限法)

设:P —设备资产原值, L —设备净残值(L=S-O), N —估计使用年限, D -年折旧额, d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为:

N L P D m -=

年折旧率为:%100?=p D d m

若以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年折旧率为:

%1001

?=

N d

4、设备更新决策的特点:不考虑沉没成本 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1)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客观的立场(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2)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考虑沉没成本; 3)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4)一般只比较设备的费用(通常在比较更新方案时,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等的);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因为不同设备方案的寿命不同)。 5、设备的寿命:物理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的概念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到设备的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 6、设备的原型更新决策:确定经济寿命

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费用

设备使用期

m 设备经济寿命

7、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更新决策:年使用费用法(见例题) 费用年值法:比较新旧设备的年费用

j

Y i S N i P A S P AAC +?+-=),,/)((

解决两个问题:

(1)旧设备是否需要更换? AAC (新)<AAC (旧),则需更换 (2)何时更换?

分别计算保留使用旧设备各年的费用年值与新设备费用年值比较

例:某设备目前的净残值为8000元,还能继续使用4年,保留使用的情况如表所示

新设备的原始费用为35000元,经济寿命10年,10年末的净残值为4000元,平均使用费用为500元,基准折现率是12%。问旧设备是否需要更换?如需更换何时更换为宜?

解:设新、旧设备的平均年费用分别为AAC (新N )与AAC (旧O ),则:

AAC (新N )=(35000-4000)(A/P ,12%,10)+4000×0.12+500 =(31000)×0.177+480+500 =6467元

AAC (旧O )=(8000-2000)(A/P ,12%,4)+2000×0.12+〖3000(P/F,12%,1)+4000(P/F,12%,2) +5000(P/F,12%,3)+6000(P/F,12%,4)×(A/P ,12%,4)〗 =6574.10元

因为AAC (新N )

AAC(旧O):=((8000-6500)(A/P,12%,1)+6500×0.12+3000

=5460元<6467元,应该保留

保留两年:

AAC(旧O):=(6500-5000)(A/P,12%,2)+5000×0.12+4000 =6280元<6467元,应该保留

保留三年:

AAC(旧O):=(5000-3500)(A/P,12%,3)+3500×0.12+5000

=7100元<6467元,应该更换

可见旧设备应该继续保留使用2年,于第2年年末更换。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某水利单位购买施工机械一台,价值为12万元,预计其经济寿命为10年,期末净残值为2万元,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机械的第一年折旧费为()万元。 A、2 ; B、1.2 ; C、 1.0 D、0.6 2. 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A.投资利润率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 3.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A、1000×(,10%,5) B、1000×(,10.25%,5) C、1000×(,10%,5) D、1000×(,10.25%,5) 4.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5.对于寿命期不同的多个方案比选,选用()指标合适。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动态投资回收期

D、净年值 6.下列()项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消费税 7. 在经济评价中,一个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决策准则为()。 A.低于基准折现率 B. <0 C.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 D.>0 8.折旧费与摊销费在做现金流量分析时,()。 A、属于现金流入 B、属于现金流出; C、既属于现金流入又属于现金流出 D、既不属于现金流入又不属于现金流出。 9.在多方案决策中,若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相关 B.互补 C.独立 D.互斥 10.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包括()。 A、资金数额、方向、期间 B、资金数额、流入、时间点 C、大小、流向、时间点 D、大小、流出、时间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

耳鼻喉往年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考试知识点总结 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耳聋 1、鼻部解剖:各鼻窦的开口,鼻泪管的开口 2、上颌窦穿刺的部位: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约1-1.5cm的下鼻甲附着处稍下的部位并发症: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翼腭窝感染、气栓 4、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40%,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 5、鼻中隔(Nasal septum) :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组成 6、鼻中隔弯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二侧偏曲,引起鼻腔功能障碍。产生症状时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症状1.鼻塞 2.鼻出血3.头痛4.临近器官症状:继发鼻窦炎症状) 7、鼻出血的处理(大题,详见书P71) 8、急性扁桃体炎的咽部体征:P131表格中的咽部所见,与白喉、白血病的区别 9、咽的分区:鼻咽、口咽、喉咽 10、鼻咽癌(重点):五大临床表现(大题)p147好发部位、常见病理类型、症状、体征 11、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症p133扁桃体切除术适应症前3项 12、咽部淋巴结环的构成 13、知道解剖结构:咽旁隙、咽后隙 14、急性鼻窦炎头痛特点 上颌窦炎:前额痛,晨起轻午后重,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磨牙痛。(知道上颌窦穿刺) 筛窦炎:晨起轻午后重,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磨牙痛。 额窦炎:前额部痛具周期性,即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午后开始减轻,至晚间完全消失,次日重复。 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15、慢性鼻窦炎:全身症状+局部(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视力障碍) 检查:鼻内镜、CT 治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16、OSAH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即成人7H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10秒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或AHI﹥=5。 17、喉的软骨构成:甲状软骨(最大)、环状软骨(唯一完整环形)、舌骨 18、喉腔的分区:声门上、声门区、声门下 19、使声门张开:环杓后肌使声门关闭:环杓侧肌、杓肌声带紧张肌:环甲肌声带松弛肌:环杓肌(填空) 20、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的分布与支配的肌肉P162 21、急性会厌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吸气性呼吸困难窒息 22、气管的组成,颈部气管有多少环,在哪些部位切开 23、喉阻塞的分度和处理原则(重点、大题) 24、声门上喉癌的临床表现

《化工技术经济》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化工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A、综合性 B 应用性C预测性D、定量性 2、计算资金等值需要的条件是()。 A、资金金额 B 利息C利率D、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点 3、可比性原则包括()。 A、满足需要的可比性 B、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C、价格的可比性 D、时间的可比性 4、财务评价包括()几个步骤。 A、汇集、整理项目的财务基础数据 B、编制项目财务基本报表 C、计算相关指标 D、确定合理价格 5、新产品的分类() A、全新型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次新产品 D、改进产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资金等值 2、投资 3、国民经济评价 4、固定资产 5、新产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毛利润、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有什么相互关系 3、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4、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拟向国外银行商业贷款1500万美元,4年后一次性还清。现有一家美国银行可按年利率17%贷出,按年计息。另有一家日本银行愿按年利率16%贷出,按月计息:问该企业从哪家银行贷款较合算(8分) 2、某企业年初从银行贷款240万元,并计划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年末偿还25万元。已知银行利率为5%,问该企业在第几年时,才能还完这笔贷款(5分) 3、某企业拟购买一套分析检测设备,若货款一次付清,需20万元;若分

3年,每年年末付款9万元,则共付款27万元。如果利率为10%,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经济上更有利(5分) 4、某一企业计划5年后更新一台设备,预计那时新设备的售价为10万元,若银行利率为10%,试求: (1)从现在开始,企业每年应等额存入多少钱,5年后才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2)现在企业应一次性存入多少钱,5年后刚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5、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一种性能更佳的高压泵,售价为万元。如果用该新型的高压泵取代现有的同类设备,估计每年可增加收益3万元,使用期为5年,期末残值为0。若预期年利率为10%,现用的老式设备的残值为万元。问从经济上看,能否购买新设备取代现有设备(7分) 6、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10000元,以后连续5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设每年收益下降额均为500元,年利率为8%,试求该设备5年的收益现值。(5分) 7、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20000元,以后连续4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若每年的收益均比上一年降低8%,试求该设备4年的收益现值。(5分)8、若年利率为8%,5年中每年年初都存入银行10000元,求到第5年末的本利和为多少(5分) 《化工技术经济》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15分) 1、ABCD 2、ACD 3、ABCD 4、ABC 5、ABD 二、名词解释:(15分) 1.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格。 2.投资:指人们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回报。 3.国民经济评价:是指从国家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计算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评价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它是考虑项目或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 4.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5.新产品:企业在其原有产品基础上有显著改进的产品或该企业从未生产过的的全新产品,包括成型产品和未成型产品。 三、简答题(20分) 1.此问题可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回答: 宏观技术经济问题和微观技术经济问题 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研究技术和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2.毛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7月份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总要求:掌握概念性的观点。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2、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隹经济效果的方案;二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是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4、经济效果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5、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技术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技术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 A )。 A. 有形磨损 B. 第一种有形磨损 C. 第二种有形磨损 D. 无形磨损 2、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C )。 A. 净现值法 B. 内部收益率法 C. 年值法 D. 费用现值法 3、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独立 D. 互斥 4、在复利系数的关系式中,(A/P,i,n)=( D )+i。 A. (F/P, i, n) B. (P/F, i, n) C. (F/A, i, n) D. (A/F, i, n) 5、某人以单利方式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6.7%,则第一年末的利息额为( B )元。 A. 160 B. 335 C. 332.8 D. 5335 6、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5.6万元,当i=12%时,NPV=-1.8万元,用线性内插求其内部收益率为( A )。 A. 11.51% B. 11.3% C. 10%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 ABCD )。

A.财政资金B.企业自留资金C.外商资金D.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2、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 ABD ),它们也是构成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素。 A.资金额大小 B.资金发生的时间 C.资金的收益 D.资金适用的利率 3、下列选项中,属于互斥方案可比原则的是( ABC )。 A.满足消耗费用可比性 B.满足价格指标可比性 C.满足计算时间可比性 D.满足资源限制可比性 4、在进行方案的选优时,各方案的寿命不等,为了使之具有时间上的可比性,常采用( AB )的办法。 A. 以寿命期最小公倍数作为计算期 B. 采用年值法进行比选 C. 采用内部收益率法 D.采用增量分析法 5、下列经济评价指标中,不是用来考察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的是( ACD )。 A. 投资利润率 B. 投资利税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效益-费用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1、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劳动耗费的比

耳鼻喉题库大全完整版

第一篇鼻科学 一、选择题 1、面静脉的解剖特点是: A 直接与海绵窦相通 B 静脉较粗 C 静脉较多 D 静脉较细 E 无瓣膜 2、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是: A下鼻道外侧壁后段近下鼻甲附着处B 下鼻道外侧壁中段近下鼻甲附着处 C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D 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底部 E 以上都不是 3、鼻内镜手术操作一般在中鼻甲 A内侧进行B 上方进行C 下方进行D外侧进行E 以上都不是 4、鼻呼吸区粘膜纤毛摆动的方向主要是: A 从前向后 B 从后向前 C 从上向下 D 从下向上 E 以上都不是 5、正常人生理性鼻周期是: A随精神紧张和放松而变化B 随运动和休息而变化C 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 D每2-7小时交替变化一次 E 随肺扩张程度需要而变化 6、下列哪项不是单纯性鼻炎临床表现: A 间歇性鼻阻 B 交替性鼻阻 C 鼻阻可随体位改变 D 持续性鼻阻 E 以上都不对 7、下列哪种疾病伴有阵发性鼻阻塞: A 慢性鼻窦炎 B 慢性单纯性鼻炎 C 变应性鼻炎 D 慢性肥厚性鼻炎E急性鼻炎 8、如一患者有进行性鼻阻塞症状,并伴有鼻出血,血性鼻涕,应考虑 A 慢性鼻窦炎B慢性鼻炎C鼻部恶性肿瘤D 鼻中隔偏曲E 全身因素所致鼻阻塞 9、鼻源性头痛的敏感部位依次为; A 鼻顶和鼻甲鼻中隔和鼻窦粘膜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 B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中隔和鼻窦粘膜鼻顶和鼻甲 C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顶和鼻甲鼻中隔和鼻窦粘膜 D鼻中隔和鼻窦粘膜鼻顶和鼻甲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 E鼻顶和鼻甲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中隔和鼻窦粘膜 1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嗅觉减退的原因: A 下鼻甲肥大 B 鼻中隔偏曲C鼻腔肉芽肿D萎缩性鼻炎E 以上都不是 11、鼻骨复位术不宜超过: A 一周 B 10天 C 14天 D 三周 E 12天 12、下列哪项不是筛窦骨折之临床表现: A眼球下移B 鼻根部扁平宽大C 脑脊液鼻漏D 视力减退E Marcus-Gunn瞳孔 13、视神经管减压的适应症为: A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糖皮质激素治疗12h以上,视力改善者 B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糖皮质激素治疗12h以上,视力无改善者 C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者 D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12h内无恢复迹象者 E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12h内视力改善者 14、下述各种脑脊液鼻漏中,哪一种临床最多见: A 先天性 B 医源性 C 外伤性 D 自发性 E 高颅压性 15、确诊脑脊液鼻漏的方法为: A 鼻孔流出无色液体,干燥后不结痂 B 低头用力、压迫颈静脉流量增加 C 鼻腔血性液痕迹中心呈红色而周边清澈 D 液体行葡萄糖定量分析,含量1.7mmol/L以上 E 以上都不对 16、准确无害进行脑脊液瘘孔定位方法为: A 鼻内镜法 B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 C 粉剂冲刷法 D 影像学方法 E 椎管内注药法 17、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发生主要与下列细胞激活有关:

(最新)化工技术经济试题及答案一套。

试卷—— 课程编号: 学年学期: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适用班级:应化2003-04、05 考试性质:选修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化工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A、综合性 B 应用性 C预测性D、定量性 2、计算资金等值需要的条件是()。 A、资金金额 B 利息 C利率 D、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点?? 3、可比性原则包括( )。 A、满足需要的可比性? B、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C、价格的可比性 D、时间的可比性 4、财务评价包括()几个步骤。 A、汇集、整理项目的财务基础数据? B、编制项目财务基本报表 C、计算相关指标 D、确定合理价格 5、新产品的分类() A、全新型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次新产品 D、改进产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资金等值 2、投资 3、国民经济评价 4、固定资产 5、新产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毛利润、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有什么相互关系? 3、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4、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拟向国外银行商业贷款1500万美元,4年后一次性还清。现有一家美国银行可按年利率17%贷出,按年计息。另有一家日本银行愿按年利率16%贷出,按月计息:问该企业从哪家银行贷款较合算?(8分)

2、一企业年初从银行贷款240万元,并计划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年末偿还25万元。已知银行利率为5%,问该企业在第几年时,才能还完这笔贷款?(5分) 3、某企业拟购买一套分析检测设备,若货款一次付清,需20万元;若分3年,每年年末付款9万元,则共付款27万元。如果利率为10%,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经济上更有利?(5分) 4、某一企业计划5年后更新一台设备,预计那时新设备的售价为10万元,若银行利率为10%,试求: (1)从现在开始,企业每年应等额存入多少钱,5年后才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2)现在企业应一次性存入多少钱,5年后刚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5、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一种性能更佳的高压泵,售价为8.4万元。如果用该新型的高压泵取代 现有的同类设备,估计每年可增加收益3万元,使用期为5年,期末残值为0。若预期年利率为10%,现用的老式设备的残值为0.4万元。问从经济上看,能否购买新设备取代现有设备?(7分) 6、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10000元,以后连续5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设每年收益下降额均为500元,年利率为8%,试求该设备5年的收益现值。(5分) 7、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20000元,以后连续4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若每年的收益均比上一年降低8%,试求该设备4年的收益现值。(5分) 8、若年利率为8%,5年中每年年初都存入银行10000元,求到第5年末的本利和为多少?(5分)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 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11-??? ? ??+=m eff m r i 第四节 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 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 经济评价方法

最新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试题重点

技术经济学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技术与经济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 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4)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但同时,技术的 突破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技术与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理解经济效果必须注意: 1)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 2)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正负之分; 3)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 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 三.经济效果的表示 1)差额表示法 这是一种成果与劳动消耗之差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这种方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必须是相同计量单位,其差额大于零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2)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比值法的特点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计量单位相同时,比值大于1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3)差额-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差额表示法与比值表示法相结合来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其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劳动消耗 劳动消耗成果 附:经济效果的分类:企业/国民经济效果;直接/间接经济效果;有形/无形经济效果 四.成本的划分 总成本费用也称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或择一成本,它是指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者说它是指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时所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产生的概念源于‘资源是稀缺的’这样一个事实,它将以各种方式影响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 (三)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 隐形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化工技术经济 试题及答案!一套

试卷—— 课程编号:5 学年学期: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适用班级:应化2003-04、05 考试性质:选修 1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化工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A、综合性 B 应用性 C预测性D、定量性 2、计算资金等值需要的条件是()。 A、资金金额 B 利息 C利率 D、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点 3、可比性原则包括( )。 A、满足需要的可比性 B、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C、价格的可比性 D、时间的可比性 4、财务评价包括()几个步骤。 A、汇集、整理项目的财务基础数据 B、编制项目财务基本报表 C、计算相关指标 D、确定合理价格 5、新产品的分类() A、全新型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次新产品 D、改进产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资金等值 2、投资 3、国民经济评价 4、固定资产 5、新产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毛利润、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有什么相互关系 3、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4、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拟向国外银行商业贷款1500万美元,4年后一次性还清。现有一家美国银行可按年利率17%贷出,按年计息。另有一家日本银行愿按年利率16%贷出,按月计息:问该企业从哪家银行贷款较合算(8分)

2、一企业年初从银行贷款240万元,并计划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年末偿还25万元。已知银行利率为5%,问该企业在第几年时,才能还完这笔贷款(5分) 3、某企业拟购买一套分析检测设备,若货款一次付清,需20万元;若分3年,每年年末付款9万元,则共付款27万元。如果利率为10%,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经济上更有利(5分) 4、某一企业计划5年后更新一台设备,预计那时新设备的售价为10万元,若银行利率为10%,试求: (1)从现在开始,企业每年应等额存入多少钱,5年后才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2)现在企业应一次性存入多少钱,5年后刚够买一台新设备(5分) 5、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一种性能更佳的高压泵,售价为万元。如果用该新型的高压泵取代现有的同类设备,估计每年可增加收益3万元,使用期为5年,期末残值为0。若预期年利率为10%,现用的老式设备的残值为万元。问从经济上看,能否购买新设备取代现有设备(7分) 6、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10000元,以后连续5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设每年收益下降额均为500元,年利率为8%,试求该设备5年的收益现值。(5分) 7、某工厂拟更换一台设备,其新增的收益额第一年为20000元,以后连续4年因设备磨损、维护费用增大,使年收益逐年下降。若每年的收益均比上一年降低8%,试求该设备4年的收益现值。(5分) 8、若年利率为8%,5年中每年年初都存入银行10000元,求到第5年末的本利和为多少(5分)

耳鼻喉重点整理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耳鼻咽喉科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鼓室内的3个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构成。 2. 小儿的咽鼓管相较成人具有宽、短、直(平)的特点,因此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 3. 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4. 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有鼻塞、反射性头疼、鼻出血; 5. 支配喉的神经主要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的分支; 6. 食管的四个生理性狭窄距门齿的距离分别为16cm、23cm、27cm、40cm。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BBBDB 1. 咽缩肌组主要包括: A 茎突咽肌、腭咽肌、咽鼓管咽肌 B 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C 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 D咽下缩肌、腭咽肌、悬雍垂肌。 2.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是: A鼻咽侧壁B鼻咽顶壁C咽鼓管圆枕D 咽隐窝3. 受损伤后最易引起喉狭窄的软骨是:

A 甲状软骨 B 环状软骨C杓状软骨 D 会厌软骨 4.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包括 A 病毒性神经炎 B 听神经瘤 C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D 耵聍栓塞 5. 鼻骨骨折复位术不宜超过伤后 A 1周 B 2周 C 3 周 D 4周 三、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 1. 鼻周期: 正常人两侧下鼻甲粘膜内的容量血管呈交替性和规律性的收缩与扩张,表现为两侧鼻甲大小和鼻腔阻力呈相应的交替性改变,但左右两侧的鼻总阻力仍保持相对的恒定,大约2?7h出现一 个周期,称为生理性鼻甲周期(physiologic turbinal cycle)或鼻周期(nasal cycle)。 2. OMC: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是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中鼻道、中鼻甲、前组筛房、额窦口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等一系列结构。这一区域的解剖异常和病理改变与鼻窦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3.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4. Carti 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名Carti 器,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是听力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 1)鼻部症状早期可出现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未引起患者重视,瘤体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1.设备磨损的分类。有形磨损:设备使用受力的作用,从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冲击、震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受到损伤,这种磨损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磨损。它是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所引起的资产机制的一种损失。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大修理、现代化改造、更新。 2.内部收益率: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的意义主要是: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的盈利率,反映了投资的使用效率。 内部收益率是由项目现金流量决定,由内生决定的。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偿付未被回收投资的能力。假定已回收用于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内部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相等时的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既是按统一的收益率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形成的增值,又可避免非常规方案的多个内部收益率问题,可弥补上述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不足。 3. 技术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1独立方案。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都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2互斥方案。指各方案之间具排他性,在一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方案必须放弃。3相关方案。在一组方案中,如果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导致其他方案现金流量的变化,或者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影响其他方案的接受或拒绝,我们称这些方案是相关方案。4混合方案。在一组方案中,有些具有独立关系,有些具有互斥关系,这组方案称为混合方案。 4.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2)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3)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矛盾、对立、限制和排斥。 5. 风险决策的条件与原则。条件:1、存在着决策人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3、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如不同的市场条件或其他经营条件)4、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损益值指对损失或收益的度量结果,在经济决策中即为经济效果指标)5、在可能出现的不同自然状态中,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哪种状态,但能确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原则:1、优势原则:在A于B两个备选方案中,如果不论在什么状态下A总是优于B,则可以认定A相对于B是优势方案,或者B相对于A是劣势方案。应用优势原则一般不能决定最佳方案,但能减少备选方案的数目,缩小决策范围。2、期望值原则:指根据各备选方案损益值的期望值大小进行决策。如果损益值用费用表示,应选择期望值最小的方案;如果损益值用收益表示,则应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3、最小方差原则:由于方差越大,实际发生的方案损益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越大,从而方案的风险也越大,所以有时人们倾向于选择损益值方差较小的方案,这就是最小方差原则。 4、最大可能原则:在风险决策中,如果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显著大于其他状态,那么就把这种状态视作肯定状态,根据这种状态下各方案损益值的大小进行决策,而置其余状态于不顾,这就是最大可能原则。实际是把风险决策问题化为确定性决策问题求解。 5、满意原则:定出一个足够满意的目标值,将各备选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值与此目标值相比较,损益值优于或等于此满意目标值的概率最大的方案即为当选方案。方法:矩阵法、决策树法 6.敏感性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与内容如下:1、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2、确定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3、计算各不确定因素4、确定敏感因素,对方案的风险情况做出判断。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2.持续经营: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的延续下去,是针对非持续经营而言的。3.会计分期: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的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会计信息。4.货币计量: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总体性要求: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4)会计修正性惯例的要求: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8. 机会成本:指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9.综述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一、确定性分析方法。 1、时间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评价法:采用方案评价的静态指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对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动态回收期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基础上的投资回收期法。 2、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与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等,以及寿命期不等时的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 3、效率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内部收益率法、外部收益率法、费用—效益比法和净现值率等指标。内部收益率法: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法: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找出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以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2、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承受能力作出判断。3、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对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及经济效果指标作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10.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一、两种评价的角度和基本出发点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项目的经营者、投资者、未来的债权人角度,分析项目在财务上能够生存的可能性,分析各方的实际收益或损失,分析投资或贷款的风险及收益;国名经济评价则是站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二、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范围划分不同。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使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国民经济评价则使用一套专用的影子价格体系;四、财务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盈利性分析,二是清偿能力分析,也就是分析项目财务收支预算的松紧程度和项目借款偿还能力,而国民经济评价则仅仅只有盈利性分析,即只有经济效率的分析,没有清偿能力的分析。联系: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在很多情况下,国民经济评价是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区别(1)评估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可计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直接或间接收益与成本。(3)采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汇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4)评估方法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盈亏分析法,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综合分析法。(5)决策依据不同。财务评价为企业决策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为国家决策依据。 1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作用: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作用:提高了决策的成功率;提高投资效益;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2.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功能成本分析,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3分)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要素。 价值工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品市场寿命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软技术与硬技术结合。 价值工程的特点:(1)价值工程强调产品的功能,因此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品的功能研究上。(2)价值工程将确保功能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以便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的产品。(3)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新思路和新途径,获得新方案,创造新功能载体,从而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4)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货币值。(5)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耳鼻喉科知识点归纳

耳鼻喉科知识点归纳 一、耳 1、声波的空气传导途径,外耳,中耳和内耳在感知声音过程中的意义。听小骨的链接方式,耳(特别是中耳)的生理功能。 2、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3、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处理原则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注意穿孔前和穿孔后表现有何不同) 5、耳聋的分型,常见的引起传导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功能性耳聋的疾病,以及纯音测试结果。 6、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 7、骨半规管的解剖特点,半规管及椭圆囊球囊的作用 二、鼻 1、各组鼻窦的开口 2、鼻面部的解剖特点,静脉回流特点及意义 3、变异性鼻炎的定义,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4、.鼻内镜手术操作范围及注意事项 5、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6、生理性鼻甲周期的定义及意义 7、鼻腔的血管分布及易出血区。鼻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 8、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区别以及治疗原则。药物性鼻炎的常见原因。 9、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 10、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原则 三、咽喉 1、常见声带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诊治 3、喉部骨性支架的特点及意义 4、咽淋巴环内环及外环的组成,以及腺样体和扁桃体病变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扁桃体的动脉分布。急性扁桃体炎的分型临床表现,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诊断,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5、喉的神经分布,喉上神经和喉反神经的作用以及损伤后会出现何种表现,喉的生理功能 6、小儿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原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鉴别要点。 7、喉的急慢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8、以声嘶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喉部疾病的鉴别 四、气食管 1、食道的生理性狭窄发生的解剖原因,部位,及食道异物的临床表现,检查方式, 2、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重点理解:上颌窦癌,喉癌,食道异物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全面掌握:喉阻塞的常见病因,扁桃体切除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

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投资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帐款 生产成本=直接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工程系数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系数×根据通常经验估算的设备总价值 按比例投资估算法 建设总投资=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车间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折旧 固定资产净残值 如不好计算,可取原值的3~5%。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 一、按行驶里程计算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二、按工作小时计算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2×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注意:从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均值)。 即:最后两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三章

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共 4 页,第1 页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试题卷 技术经济学(B 卷) 试卷代码0000 考试类型 闭卷 适用于11级投资与理财专业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核分人 题分 30 15 15 40 复查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时代。 A.机器 B.电器 C.核能 D.信息 2. 某工程期初向银行借款100万元,若贷款年利率为10%,一年计息一次,用单利法计算2年后应偿还的本利和( ) A.110 B.121 C.120 D.119 3.决策树是直接应用 的一种方法 ( ) A .盈亏平衡分析 B .敏感性分析 C .概率分析 D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4.若某投资项目可行,则 ( ) A .NPV≥国家颁布值 B .NPV≥0 C .NPV<企业可以接受水平 D .NPV>初始投资 5.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代数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之为 ( )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投资利税率 D.资本金利润率 6.某公司每年利润20万元。利率为i ,问n 年后共有多少资金 ( ) A .20(F /A ,i ,n) B .(F /A ,i ,n) C .20(A /F ,i ,n) D .(A /F ,i ,n) 7.内部收益率是当方案的净现值 时的收益率。 ( ) A .大于O B .小于0 C .等于O D .不能确定 8. 是指在社会生产中可以长期反复使用的物质资料。 ( ) A .折旧 B .流动资金 C .固定资产 D .成品资金 9.不属于资金筹集费的是 ( ) A .向股东支付的红利 B .银行手续费 C .股票发行手续费 D .股票发行广告费 10.由于复利计算的结果,静态投资回收期一般 动态投资回收期。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11.固定成本是不受 变化影响的成本费用。 ( ) A .销售收入 B .生产成本 C .生产数量 D .销售利润 12.技术经济分析中一般以 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 ) A .单利 B .复利 C .连续复利 D .离散式复利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