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护理

壶量塑理盘查至Q!Q玺筮!鱼鲞筮三魍肛3~5cnl,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肛管后缓慢插入。
插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嘱患者张口呼吸,使腹压降低,以减轻不适。
插管后妥善固定,避免滑脱。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排出液的颜色,如少量出血无需处理,若大量出血应停止治疗,并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本组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2.6透析后护理透析完毕拔管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尽量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h以上,并不断更换体位,让药液与肠壁充分接触,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充分发挥治疗作用旧。
嘱患者勿立即起身,应休息片刻,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协助患者整理好衣服,送患者回病房,同时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腹痛、腹胀情况,并进行登记。
3讨论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利用结肠黏膜面积大且血流量丰富可做半透膜的特性,与结肠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稳定内环境¨o;而药物保留灌肠则是利用肠黏膜的吸收功能.使药物吸收刺激大肠蠕动,加快体内毒物的排出。
总之,序贯结肠透析能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对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疗效,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尤为显著,适用于氮质血症期或不宜进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患者。
参考文献:[1]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5—1543.[2]张中兰.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6):359.[3]何燕娴,黄远航,王海涛,等.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0(12):3—5.本文编辑:程琳2009—09—09收稿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护理时增玉。
黄金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541002)2008年12月~2009年6月,我科共治疗1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I.1I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16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6例。
先天性梅毒医学课件

目录•先天性梅毒概述•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治疗与预后•先天性梅毒的预防与控制•先天性梅毒的案例分析先天性梅毒概述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诊需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如RPR、TPPA等。
定义先天性梅毒是指母婴传播所致的梅毒感染,可经胎盘传播或因孕妇感染后通过血流传播进入胎儿体内。
定义与诊断标准0102发病机制梅毒螺旋体通过母体感染胎儿,可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发育受损,出生后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先天性梅毒可累及胎儿全身器官,包括皮肤、骨骼、血液、神经等,导致相应损害。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先天性梅毒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主要与贫困、文化背景及医疗水平等有关。
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是加强孕期梅毒筛查和预防治疗,实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流行病学预防措施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01皮肤表现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斑丘疹、水疱、大疱、脓疱、溃疡和结痂等病变。
这些病变往往是对称性分布的,且有色素沉着。
02口腔表现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口腔可能会出现特征性的“雪口”表现,即口腔黏膜上覆盖的白色斑膜。
03骨骼表现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骨骼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骨膜炎、骨痛、关节肿胀、发育障碍等症状。
皮肤表现01中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病变,如角化性丘疹、斑块、树胶样肿等。
02眼睛表现中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眼睛可能会出现炎症、水肿、视神经炎等病变。
神经系统表现03中期先天性梅毒患儿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晚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畸形和瘢痕,如鼻梁低平、面部畸形、手指屈曲等。
皮肤表现牙齿表现骨骼表现晚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牙齿可能会出现牙釉质发育不全、龋齿等病变。
晚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骨骼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病变。
030201断详细询问孕妇在孕期和产后的感染状况,以及婴儿的出生史和生长情况。
新生儿先天梅毒5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先天梅毒5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50例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
结果:先天梅毒患儿临床表现各异:早产儿18例,小于胎龄儿37例,出生体重256μmol/L21例(42%),总蛋白<40g/L有4例(8%),白蛋白<20g/L有4例(8%),ALT及AST升高有9例(18%)。
⑧脑脊液TPPA和RPR均(+)、脑积液细胞数及蛋白升高有6例(12%)。
⑨CK-MB升高有3例(6%)。
⑩蛋白尿有1例(2%)。
2.4治疗转归及随访结果本组患儿中,除2例因青霉素过敏而改用红霉素治疗外,其余均给予青霉素正规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0例先天梅毒患儿中有49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死因为不可逆的严重多脏器功能损害。
随访49例先天梅毒患儿,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3,6,12,18个月时进行,随访结果如图1。
3讨论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孕妇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由母体血行通过胎盘侵入到胎儿体内引起的梅毒[4|。
梅毒螺旋体通过两个途径影响胎儿,一是经过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儿梅毒,累及胎儿的各器官系统;二是感染胎盘,发生小动脉内膜炎,导致胎盘功能严重障碍。
两者均可造成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等。
先天梅毒临床特点及诊断:先天性梅毒常累及皮肤粘膜、血液、骨骼、泌尿、消化、呼吸、中枢神经等多系统,临床表现多样性:皮肤损害是先天梅毒新生儿的重要体征,本组50例先天梅毒患儿中有42例出现皮肤损害(占84%),包括肢端掌趾脱皮、斑丘疹、梅毒性天疱疮。
肝脾大是仅次于皮疹的先天梅毒体征,本组50例先天梅毒患儿中有28例出现肝脾肿大(56%),其他表现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鼻塞、贫血、黄疸及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嗜睡、拒奶、意识障碍及抽搐等)等。
辅助检查可见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肾脏受累、骨梅毒及肺部损害等。
先天性梅毒23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梅毒23例临床分析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所致的疾病,随着育龄妇女梅毒发病率的上升,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10例,入院时日龄<1天2例,~3天4例,~7天6例,~28天11例,胎龄33~39周,出生体重1450~3400g;其中早产儿8例,小于胎龄儿3例;5例出生时有窒息史。
1.2临床表现 12例有皮肤斑丘疹,干燥伴脱屑,肢端脓疱疹;4例双眼分泌物增多;11例黄疸伴有肝脾肿大,其中需要蓝光治疗9例;4例鼻塞伴有鼻腔分泌物;5例伴有呼吸道症状,其中3例出生时以明显气促、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4例伴有发热;16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
1.3实验室检查1.3.1梅毒血清学检查 23例患儿及20例患儿母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及梅毒螺旋体确定实验(TPHA)均呈阳性;另3例患儿母未能获检;21例患儿RPR滴度大于1:8。
1.3.2血常规 19例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14~30)×109/L;16例贫血患儿血红蛋白(56.0~122)g/L;4例血小板减少(2.6~9.8×109/L)。
1.3.3尿常规仅1例尿蛋白++,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50mg/L/kg,余尿蛋白正常。
1.3.4脑脊液检查 4例做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1例正常,另一例脑脊液细胞总数及蛋白略增高,另两例因出现副损伤腰穿失败。
1.3.5肝功所有病人行肝功检查;16例ALT为48~125u/L,12例γ-GT为56~196 u/L,11例胆红素增高为(131~442)μmol/L。
1.4治疗与随访2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确诊后均应用青霉素治疗,剂量为5~10万U/(kg.d),分2~3次静脉注射。
共10~14天,其中3例肺部感染较严重者加用三代头孢类抗菌素联合控制感染,同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未发现不良反应。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8例临床分析(1)

!海南医学"!""#年第$%卷第#期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院$&&&年’月至!""(年’’月收治的!)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年’月&!""(年’’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梅毒!)例#其中男’&例#女&例#胎龄+,%周’)例#!,%周’"例$出生体重%+!-"".’%例#!!-/".’’例$入院日龄%!(小时’-例#0%!小时%例#1%!小时#例$$2!诊断标准和方法符合以下,条者诊断为先天性梅毒’$(母亲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3456阳性$’!(患儿747和3456均为阳性$’,(出现!种或!种以上提示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如早产低体重)肝脾肿大)皮疹伴脱屑)肺炎)病理性黄疸)水肿)腹胀)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结果!2’临床表现见表’$!2!实验室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747(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3456(#!)例患儿及母亲均阳性$用89:;6法检查3<7=5抗体’/例#其中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例$血液常规检查中#’)例白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贫血)例#血小板减少-例$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例$?线检查#’(例有肺炎#’#例有骨骼病变$肝功能检查#例肝损害$肾功能检查,例肾功损害$脑脊液检查-例异常#其中!例3456阳性$!*,治疗与转归用青霉素@-0’"万A B C.*D #分!0,次#静脉滴注$E0’(天$重症联用菌必治-E0’EEF.B C.*D #$次B 天#共$E0$-天#并辅助其它对症治疗#治愈!E 例#好转(例#这(例均因经济困难住院!0-天自动出院#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死亡,例#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例$,讨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导致的胎传梅毒$G’H 其发病率与婚后育龄妇女梅毒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母亲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影响胎儿#一是#经过胎盘及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传梅毒#累及胎儿的器官系统+二是感染胎盘#发生小动脉内膜炎#形成多处梗死灶#导致胎盘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及先天性梅毒$梅毒易造成流产)早产或死胎#从有关先天性梅毒死亡原因分析中发现#早产为主要原因#尤其多见于胎龄小于,"周G!I #出身体重小于!C.G,I的早产儿$先天梅毒在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本组资料特点%’$(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多见#常有宫内营养障碍$’!(先天性梅毒症状轻重悬殊#复杂多样#常缺乏典型表现$结合本组病例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例临床分析邓学红!杨跃萍"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深圳-$)E!)#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方法对$&&&年$月&!EE(年$$月我院收治的!)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早产)皮疹)肝脾肿大为主$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747(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3456(!)例患儿全部阳性$选用青霉素#重症联用菌必治治疗#治愈!E 例#好转(例#死亡,例#放弃治疗$例$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根据临床)?线检查以及血清学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青霉素#重症联用菌必治疗效满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凶险$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中图分类号!7%-&*$J -文献标识码!6作者简介%邓学红’$&#%&E#(#女#重庆市人#主治医师#学士$表!""#$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损害肝脾肿大早产骨骼病变肺炎腹胀黄疸水肿贫血先心合计例数!$$&$)$#$($!$$$E )#!)K %-#%2&#(2,-%2’-E (!2&,&2,,-2%!)2#!’2(文章编号!’EE,"#,-E #!EE#$E#%’’)"E!临床研究!!"**!海南医学"!""#年第$%卷第#期特点#我们认为对新生儿难以用其它疾病解释的各种皮疹#早产低体重$肝脾肿大$骨骼损害$肺炎$病理性黄疸$水肿$腹胀$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都要疑及本病#并详细询问患儿父母有关病史及时作父母及患儿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梅毒对患儿的侵害%目前国内梅毒血清学检查%&$’以&’’和(’)*最为常用(&’&试验#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故仅能作为梅毒筛查试验%(’)*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来作梅毒证实试验#但不能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和再感染指标%&!’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由于+,.分子量大#母亲产生的+,.不能通过胎盘#如果新生儿(’/+,.抗体阳性#既为患儿自己所产生的#故检查(’/+,.抗体成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和判断疗效的可靠方法012%本组选用青霉素$菌必治疗效满意#尤以皮肤损害好转突出#均于第二天皮肤损害迅速好转%死亡3例早产儿均于入院!/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证实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凶险%妊娠梅毒是发生先天性梅毒的先天条件#要消灭和杜绝新生儿梅毒#必须按国家政策做好性病对人类危害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进行婚前检查%对所有孕妇在妊娠早期均应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进行彻底抗梅毒治疗#可减少或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参考文献4金汉珍等5实用新生儿学5第二版6北京7人民卫生出版社6488%6394:3"15!-;<=>*6?@ABC@DE6F=GH;B<.I6@=JG5.HK=JGB=LJ<<HMBJ=@N OB=P MHC,@CB=JG<LQPBGB<BC=P@RCB=@NF=J=@<6$88!/$88S6’@NBJ=KBM<!99!6$98TUV7I%8/853WKJCX>6>;X@(5EHC,@CB=JG<LQPBGB<J=-HKHXJYJ<@)H<QB=JG7BCMBN@CM@6MGBCBMJG Z@J=;K@<JCN KB<XZJM=HK<ZHK[HK=JGB=L5’\-.@N]5!999613T$/!V7$!$51张尔泉6陈涵强6林枫5无症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探讨^]25福建医药杂志6!99!6!1T1V7#!:#35近年来#由于齿科材料的迅速发展#粘接技术和牙齿美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牙体保存和残根残冠的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者用螺纹钉#根管桩固位#复合树脂做核#外加全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5$一般情况患者共1U人#U#颗患牙#均为双尖牙#其中上颌双尖牙!#颗#下颌双尖牙39颗%男性!U人#女性!9人%年龄在3$至#U岁%观察时间为$至3年%$5!适应症$5!5$残冠(不论冠部残留多少#牙根稳固的可选用%$5!5!残根(根断面露出或平齐龈缘%$5!53患牙必须做完善的根管治疗#干尸和空管治疗者不宜选用%$5!51_光照片#要求尖周情况良好#无齿槽骨吸收#牙根埋入齿槽骨内有一定的长度%牙根弯曲度不宜太大%$53修复材料和方法$535$材料&$’自凝复合树脂#光敏复合树脂%&!’国产牙用根管螺纹桩#螺纹固位钉%直径有958至$5%S[[#并配有相应直径的扩孔钻及根管板手%$535!修复方法(1$颗患牙用核全冠修复#$U颗患牙用光敏复合树脂核桩冠修复%$5353桩核的制作步骤&$’首先去除旧充填物#腐质及薄弱牙体组织#然后参照_光片用小圆钻将部分根管充填物去除#形成导入道后再用比所需根管螺纹桩直径小95$[[的扩!下转第$33页"后牙残根残冠核全冠修复海双双!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柳州U1U99$"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后牙根残冠核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可保留的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必要的牙体预备后#用螺纹钉#根管桩固位#复合树脂做核#外加全冠修复%结果经过$至3年的临床观察#所修复的1U例U#颗患牙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此法保留了残根残冠#不但能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良好的邻接及颌关系#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关键词残根残冠)核全冠)修复中图分类号!&%S353文献标识码!*作者简介(海双双&$8US*93’#女#回族#广西柳州市人#主治医师%文章编号!$993"#3U9#!99#$9#%$$8"9!临床研究!!"++。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6例临床分析张璇【摘要】@@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1]>.近年来,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大多数在刚出生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于生后2~3周逐渐出现临床表现.如未在早期作出诊断,进行治疗,常常发展为晚期先天性梅毒.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05【总页数】2页(P442-443)【作者】张璇【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妇幼保健院,5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9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1]。
近年来,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大多数在刚出生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于生后2~3周逐渐出现临床表现。
如未在早期作出诊断,进行治疗,常常发展为晚期先天性梅毒。
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6例患儿中男 15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36∶1;早产儿14例,足月儿12例;体质量≥2.5 kg者12例,<2.5 kg者 14例;发病日龄≤1 d者5例,~7 d者 3例,~28 d者 7例,隐性感染者11例。
26例梅毒血清学实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 RUST)及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呈阳性,其中新生儿TRUST滴度高于其母4倍者8例。
1.2 临床表现26例患儿中11例无临床表现,7例有皮肤损害,其中4例为梅毒性天疱疮。
出现梅毒性鼻炎2例,肝脏肿大5例,脾脏肿大3例,浅表性淋巴结肿大6例,浮肿者6例,贫血者13例,高胆红素血症者5例,出现中枢神经症状或体征者2例。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天津医药2006年7月第34卷第7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李玉萍刘晶赵颖李世娟关键谓梅毒婴儿.瓶生诊断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全身多脏器的损害,并可遗留终身后遗症。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可大大减少后遣症。
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我院2005年收治了2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例1女.主因胎龄36“周早产.生后40min,于2005年4月28日人住新生儿科病房。
体质量3100go查体可见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手、足、骶尾部皮肤散在大疱性表皮剥脱,疱内可见黏稠脓液.前囟1cmxlcm平坦,五官无畸形,颈软无抵抗,两肺可阉及细小水泡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肝于右肋下5cm,质中等硬,脾于左季肋下3crtl,质中等硬,四肢活动可。
急查外周血象:白细胞28.3xl&/L,中性粒细胞0.51,血红蛋白113辱/L,红细胞压积0.36,血小板105x109/L,C一反应蛋白(CRP)正常。
胸片提示两侧肺纹理增粗.伴散在点片状阴影。
人院后拟诊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轻度贫血,可疑宫内感染。
给予优立欣75m晷/(ks・次),1次/12h,拉氧头孢钠20mg/(ks・次).1欢/12h.静脉浦注。
能量合剂、复方丹参液保护心肌细胞及脑活素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
同时做静脉血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TORCH感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等相关检查。
结果报告:乙肝病毒阴性.TORCH阴性,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梅毒快速反应索试验(RPR)阳性,效价1:16、梅毒快速血浆反应凝集试验(TFPA)阳性。
追问母病史,否认梅毒患病史。
化验母CRP75nlg/L,RPR阳性、鼓债1:16,TPPA阳性。
诊断为先天性梅毒感染(Ⅱ期)。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随访18月。
结果24例患者经青霉素正规治疗后效果较好,RPR18个月转阴率91.7%,TPHA在18个月后转阴率28.0%。
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发现早诊治大多能够康复【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1]。
由于其传染方式与后天梅毒不同、胎儿的体质与成人不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与后天梅毒有一定的区别[2]。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neonatalcongenital syphilis,NCS)患儿中约一半以上的患儿在出生时没有症状,导致NCS诊断困难,这种无症状NCS称为新生儿先天性潜伏梅毒。
但近年来,我国CS发病率有递增趋势,应当引起儿科医生重视,我院自2007年8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4例NCS。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儿为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间的确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15例(其中3例为小于胎龄儿);自然分娩8例,剖腹产16例;出生体重2.2—3.9kg,平均2.95kg;收治日龄<24h16例,24~72h4例,>72h4例;患儿父母均有梅毒感染者19例,仅其母有梅毒者5例;孕母经过不正规治疗者11例,未经治疗者9例(均为剖宫产时术前筛查发现)。
1.2临床表现本组患儿中无症状者16例,有症状者8例,其中皮肤及黏膜损害6例,表现为四肢皮肤皲裂脱皮3例,皮疹2例,足跖部皮肤破溃1例;眼分泌物增多2例;鼻炎2例;黄疸伴肝脾肿大2例;骨损害3例;无肢体假性麻痹发现1.3辅助检查24例患儿及其母亲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间接血凝试验(TPHA)检查均阳性,父亲TPHA阳性1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8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8例,不典型临床表现者7例,无症状者2例,新生儿后期出现症状的1例。
18例患儿母亲血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为阳性。
18例患儿治疗后痊愈11例,好转5例,死亡2例。
结论:及时发现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PR) 及梅毒螺旋体凝聚试验(TPHA)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早期正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neonatal congenital syphil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neonatai congenital syphili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eight cases with typical clinical character of congenital syphilis in early stages, 7 cases with atypical character, 2 cases with no clinical character and 1 case with in its later stage・ TRUST for all mothers of patients was positive・ Eleven cases got healed, 5 cases got improved and 2 cases died・Conclusions: Early detection of clinical character, prompt diagnosis by RPR and TPHA to diagnose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regular therapy in
initial stages are key points to improve its prognosis.
[Key words] Neonatai; Congenital syphilis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直接侵入胎儿所致[1]。
由于其传染方式与后天梅毒不同、胎儿的体质与成人不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与后天梅毒有一定的区别[2]。
现将我院自2001年2月〜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先天性梅毒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儿中男11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1.57 : 1;早产儿12 例,足月儿6例;体重22. 5 kg者13例,<2. 5 kg者4例;发病日龄Wld3例,〜7 d者10例,〜28 d者5例。
18例梅毒血清学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RPR)及梅毒螺旋体凝聚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aemagglutination assay, TPHA) 均阳性。
1. 2临床表现
18例患儿中13例有皮肤损害,其中梅毒性天疱疮8例,掌足、外生殖器和(或)臀部丘疹5例;5例有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耳后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肝脏肿大9例,其中肋下W3 cm者3例,肋下W5 cm者5例,肋下>5 cm 者1例;脾肿大5例,其中肋下W3 cm者2例,肋下W5 cm者2例; 有鼻炎者3例;有高胆红素血症者6例。
1.3辅助检查
18例患儿RPR及TPHA均阳性;患儿母亲血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
验(Toluidine Red unheat serum test, TRUST)均阳性;血常规提示:所有患儿都有贫血[Hb 61 -103 g/L, (82土& 7)g/L)],白细胞增高者 11 例[(13. 1 〜24. 8) X109/L, (14. 2±3. 5) X109/L],正常者5例,降低者2例(分别为2. 7X109/L, 3.4X109/L),血小板降低者 9 例[(21 〜98) X109/L, (34. 7土5. 3)X109/L],正常者 7 例, 增加者2例(分别为590X109/L, 830X109/L); 18例均有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ALT (87〜278U/L)、AKP (500〜2 000 U/L)等增高; 做四肢长骨平片检查者11例,其中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长骨干肪端致密改变、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长骨干肪端锯齿状改变、局限性骨质缺损和骨膜反应。
2治疗与转归
18例中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电话随访1周后死亡)。
接受治疗的17例患儿均给予青霉素治疗,起始剂量为2〜5万U/ (kg P), 如无异常反应,则增加到10〜20万U/(kg • d),每8〜12 h静脉滴注 1次,疗程约2周。
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者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等治疗。
并注意做好消毒隔离,皮肤粘膜、眼、鼻的护理。
治疗期间18 例患儿均未岀现赫氏反应。
17例中治疗无效死亡1例,治愈11例,好转5例。
岀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有明显好转。
3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1]。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此类病例有增多趋势。
其临床表现可因母体体质、受染程度、胎次、胎儿受染时胎龄等情况的不同而比较复杂,诊疗难度比较大。
如未仔细询问其父母的野游史,误
诊及漏诊机会很高[31早期病情的临床观察对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特别是
患儿均只有皮肤脓疱疮(梅毒性天疱疮)表现、其他主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者容易忽视该病。
为了减少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在接诊时必须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其父母是否有性病病史;在处理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性疾病时,应该检查梅毒抗体Treponema pallidum(简称TP),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从而减少误诊、漏诊;同时要加强与放射科医生的沟通,注意梅毒的影像学改变。
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的疗效肯定,目前还没有发现耐药情况,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但起始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赫氏反应[1]。
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后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注意有无神经系统、骨骼等并发症,定期复查TP 直到转阴,但是在基层医院此项工作常常难以做到。
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身体健康的性传播疾病,及
早诊断、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琨,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59.
[2]Sheff ield JS, Sanehez PJ, Wendel GD, et al. Placentai histopathology of congenital syphilis [j]. Ohstet
Gynecol, 2002, 100(1) : 126拟 133.
[3]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43拟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