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张华新,刘正祥等研究了光叶漆、银水牛果等11种树种后发现,盐胁迫后,各树种的苗高生长量下降、生物量累积减少,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各树种的根冠比值增大1王润贤,周兴元,葛晋纲等人对草的研究后发现,在草坪草适应范围之内,根系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如超过忍受范围则持续下降。
随盐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坪草叶片的WSD上升,脯氮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因胁迫程度和草种的不同,其峰值和下降幅度有较大差异。
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趋势因草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与其耐盐性有关,可以作为判定草坪草抗盐能力的评定依据。
2孙方行,李国雷对刺槐进行3天和17天盐胁迫处理后发现,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叶绿素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关。
SOD活性和叶绿素浓度成负相关。
从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细胞膜透性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指标3张金香,钱金娥等人发现,经过前处理的1/2海水区中生长的苗木其叶、茎、根的生长量均超过淡水区中生长的苗木。
说明一定程度的耐盐锻炼能够增强苗木对盐碱、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4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发现,6-苄基腺嘌呤、水杨酸、阿斯匹林,硝酸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
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的选择性(SNa+、K+>,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限制在根部,阻滞Cl-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5王强,石伟勇,符建荣,指出,叶面喷施海藻液肥能提高黄瓜根冠比和干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
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均能降低盐胁迫对叶片质膜的伤害,提高SOD、POD等酶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6许兴,郑国琦.等指出,在等渗条件下,NaCl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组织含水量的下降、胁迫伤害率的增大及叶片和根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Na+、K+含量的增加,均大于PEG胁迫引起的变化7郑国琦,许兴,徐兆桢研究了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和探讨了植物的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通过基于改良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程。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盐分的增加已经成为困扰着许多植物生长的难题。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便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
1. 盐胁迫的机制当土壤中盐分过高时,会对植物的水分平衡、气体交换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盐胁迫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离子胁迫,即高浓度盐离子(如钠、氯等)对植物生理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二是渗透胁迫,即盐分影响了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减少。
2.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盐胁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形态结构上。
由于植物体内水分减少,盐分对细胞的渗透压的影响会导致植物枯黄、倒伏等影响。
同时,盐胁迫还会引起植株根系的退化,使植株在缺水时的吸水能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了不利影响。
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调整生理代谢适应环境,以适应较高盐分的环境。
其中,植物的抗氧化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盐胁迫后,植物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会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通过调整抗氧化系统等代谢方式来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害细胞的程度。
4. 盐胁迫治理方法在治理盐胁迫方面,最常用的方法为提高土壤的排盐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人工加盐、改变灌溉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土壤排盐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生理机制,来适应高盐环境。
例如,通过栽培耐盐植物、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基因等方式,增强植物对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不仅仅包括外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也包括内部的代谢和生理机制的调整。
为了有效治理盐胁迫问题,人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案。
盐胁迫——精选推荐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一、主要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土壤盐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和植物的抗逆性。
2.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常用方法。
3.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二、一般原理(一)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1.盐生植物概况盐土是指土壤饱和浸提液的电导值超过4ds·m-1的土壤,电导值超过15 ds·m-1的土壤为重盐土(余淑文,1998)。
盐渍生境即含有至少3.3巴渗透压盐水(相当于70mmol·L-1的单价盐)的生境,在此生境中能生长的自然植物区系就是盐生植物(Greenway H., 1980)。
反之,则为甜土植物或淡土植物。
2.盐分对植物的伤害土壤盐分过多,会降低土壤溶液的水势,导致植物严重的生理干旱,使物质不能及时吸收、合成和运输。
同时,高浓度的钠离子可置换细胞膜上结合的钙离子,膜功能也随之改变,细胞内外物质无选择进出。
高盐土上生长的植物体内常积累过多的盐分,植物代谢过程受影响,如过多的氯离子会阻碍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毒害物质积累和叶绿体分解;一定浓度的钾离子抑制有机物干重和净光合率的产生以及根质膜ATP酶活性(赵可夫等,1995);钠离子浓度高时抑制大多数酶的活性,并且钠离子及氯离子含量过多还会抑制植物对钾、钙等离子的吸收(王玮等,2003)。
在盐分胁迫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过程受到妨碍,气孔不能关闭,植物很快缺水枯萎。
盐胁迫还会导致自由基 2O、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等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可使很多生物功能分子失去功能。
此外,有些重金属对植物根系产生直接伤害。
3.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生长在盐渍化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
(1)形态适应形态上出现植物体干而硬,叶退化成鳞片状或严重肉质化,新生枝条肉质化,同化枝行使光合功能,气孔下陷,如盐角草、盐节木、碱蓬、盐爪爪等。
植物受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研究

植物受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研究高盐胁迫是现代农业中生产力和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
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受盐胁迫的影响非常大,这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导致严重的减产和死亡情况。
因此,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盐胁迫的效应盐胁迫是指在土壤中存在高浓度的盐分,浸泡植物根系,以至于根系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盐胁迫之后,植物的叶子变黄,干燥和凋亡,进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二、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1. 渗透调节物质由于盐分使得细胞外液体浓度升高,使得植物细胞的水分浓度降低,因此植物在盐胁迫下会通过合成某些渗透调节物质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以保持细胞水分平衡。
例如,葡萄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植物对盐的反应。
2. 避免盐离子和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在盐胁迫下,会避免过量的盐离子和水分的吸收,以提高对盐的耐受力。
植物的根系分泌一些有机物质,如根泌素和萜类物质,以从土壤中释放有益的微生物,从而提高对盐的抵抗力。
此外,植物还可以调节离子吸收和运输来克服盐胁迫的影响,如通过调节Na+/K+和Ca^2+/Na+、K+等离子的流动来减少对盐的反应。
3. 激活信号分子在盐胁迫下,植物会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来激活信号分子,如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
随着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有些钙依赖性蛋白激酶被激活,并进入到细胞核中,激活某些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从中调节植物对盐离子的响应。
三、植物受盐胁迫的遗传调控研究目前,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植物受盐胁迫响应的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
通过鉴定和解析与植物盐胁迫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机制,可以揭示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培育高盐胁迫耐受性植物提供基础。
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调控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植物生理阶段和组织中,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技术手段检测,发现许多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包括某些特定的应激蛋白和家族转录因子基因。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1)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1.3 盐胁迫对膜透性的影响 (2)1.1.4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2 东方杉盐胁迫研究的应用前景 (3)参考文献 (4)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Cryptomeria fortunei)为一种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为半常绿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品种。
东方杉树形优美,具有生长快、休眠期短、耐热、具有较强的抗风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耐盐碱以及耐水湿等优点,在河海岸地区以及盐碱地中均能种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极高的防护以及园林观赏价值[2]、适应性十分广泛。
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通过盐害等级对植物的性状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通过数据计算盐害指数[4]来表现。
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作物对于盐胁迫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别定义一般区分出不同盐害等级。
金荷仙等[5]试验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不断增长,白玉兰的生长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加重,生长不断受抑制,并且等级不断加重,表现为叶片皱缩,叶片变黄焦枯。
盐胁迫影响柳树[5]、番茄[7]的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根长、根数和地上鲜重等生长指标的盐害系数均越来越高。
骆娟[8]发现马鞍藤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马鞍藤生长受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另外张晓峰[9]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粳稻种子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减少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
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会刺激细胞产生不同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则有消除过多的活性氧达到平衡的作用,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如盐胁迫、淹水胁迫、干旱、寒冷等,植物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系统受到影响,ROS大量积累造成氧损伤,在此过程中,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促清除活性氧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当遭受到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所遭受时间的不同,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就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恶化,水危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干旱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常态,而盐胁迫也在某些地区非常普遍。
这些环境压力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并探索植物抵御这些压力的机制。
植物是面临干旱和盐胁迫的第一线。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必须面对土壤水分的不足,并采取各种策略来保持水分平衡。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可以减少蒸腾或增加根系的表面积来获取更多的水分。
然而,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够适应干旱。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必须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和气体交换,并减少蒸腾带来的水分流失。
如果干旱过于严重,植物会失去水分和营养物质,导致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必须激活各种机制来排除过量的盐分,并保持离子平衡。
例如,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离子转运蛋白或透过根系排出外部的盐来维持离子平衡。
然而,如果盐胁迫过于严重,植物会受到组织脱水和能量耗尽的损害,并导致生长受限或死亡。
虽然干旱和盐胁迫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但植物拥有各种机制来应对这些环境压力。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激活保护酶系统。
保护酶是指一组酶,它们能够防止氧化损伤和抗生理胁迫。
保护酶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水解酶等。
抗氧化酶可以减少由干旱或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而水解酶可以使植物自我维持,对抗干旱和盐胁迫等环境压力。
在分子水平上,植物还展示出了各种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的途径。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激活特定基因来提高生长素和脱落酸的水平,从而促进上述生物化学途径的活性。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则可以通过调节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和水分吸收能力,改善离子平衡。
尽管目前对这些响应机理的了解还不够完整,但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深入研究这些机制,以便能够开发更加耐旱耐盐的植物品种。
总的来说,干旱和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一些最大的压力,在许多地区对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通过这种适应过程,植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部离子平衡紊乱,影响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细胞溶胞。
本文将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的研究,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首先,植物通过调节离子平衡来适应高盐环境。
在盐胁迫下,植物会积累大量的钠离子,而钠离子是有毒的,对植物生长有害。
植物通过离子平衡调节机制排除过多的钠离子,增加细胞中的钾离子含量,维持细胞内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平衡,从而减少盐对植物的毒性作用。
其次,植物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盐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渗透物质浓度增加,进而引发大量的脱水作用,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植物会合成渗透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增加细胞内的渗透物质浓度,维持正常的细胞水分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此外,植物对盐胁迫还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如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等。
这些ROS会引发氧化损伤,破坏细胞膜和DNA等细胞结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通过抗氧化逆境来清除这些ROS,还原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还涉及到信号转导调节。
盐胁迫会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如蛋白激酶、Ca2+、激素等。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可以调节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对盐的适应。
例如,激素赤霉素(GA)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乙烯(ET)可以促进植物抗逆性,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这些生理反应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帮助植物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存活。
随着对植物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深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从而为农业生产中的盐胁迫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应对策略。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盐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在盐碱地等极端环境中,植物常常面临高盐浓度的挑战,这对其生理代谢和生存策略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压力,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盐适应性机制。
本文旨在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生长抑制、光合作用降低、离子平衡失调等方面,并深入探讨植物在盐胁迫下的适应性研究进展,包括离子转运、渗透调节、抗氧化防御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适应性机制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如何应对盐胁迫,而且可以为植物耐盐性的遗传改良和盐碱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过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压力。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涉及生理、生态、形态和分子等多个方面。
在生理层面,盐胁迫首先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
由于土壤中的高盐浓度,植物吸水变得困难,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进而引发细胞脱水和生理功能紊乱。
盐胁迫还会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统,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效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能利用和有机物的合成。
在生态层面,盐胁迫导致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
盐胁迫下,一些耐盐性强的植物种类或品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一些对盐敏感的植物则可能因无法适应而死亡或生长受阻。
这种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在形态层面,盐胁迫会导致植物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形态变化。
例如,耐盐植物往往具有较厚的叶片和茎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积累;根系也更加发达,以增加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
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增加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在分子层面,盐胁迫会引发植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和基因表达变化。
例如,植物会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一些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也会被诱导表达,编码耐盐相关的蛋白质或酶类,以增强植物的耐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摘要:土壤盐渍化是现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植物为了抵御盐分胁迫,它们积极地适应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以调节水分及离子平衡,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
本文主要从盐胁迫对植物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植物对盐的适应性及抗盐机理和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Nacl胁迫下,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植物种子在不同盐分浓度下的耐盐性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减轻土壤盐渍化危害。
关键词:Nacl胁迫;发芽率;发芽势;土壤盐渍化To Summarize on Salt Stress on PlantsAbstract:Soil salin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in a modern agriculturalproduction .Plants to resist salt stress, they actively adapt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in order to regulate water and ion balance and maintain normal photosynthe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salt stress on plant cel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alt and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salt on seed germination in Nacl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potential,germination rate,germination index,vigor index Problems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seeds under different salinity tolerance and improve the salt tolerance of plants to reduce soil salinity hazards.Key words:Nacl stress;germination rate ;ermination energy;soil salinization 土壤盐渍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
全国有各种盐渍土地1亿hm2,其中现代盐渍土约0.373亿hm2,残余盐渍土约0.446亿hm2,其它潜在盐渍土约0.173亿hm2。
盐碱地2.7×107hm2,其中7×107hm2为农田。
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在逐年增加,盐胁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
如何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盐渍土的生物治理和综合开发是未来农业的重大课题。
因此,了解盐胁迫的发生机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盐胁迫作用机理及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
中国的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生产的发展,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产量逐年下降,已成为国内外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是减轻土壤盐渍化危害的重要措施[2]。
1.盐胁迫对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1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在盐逆境中,植物细胞的质膜透性增加。
耐盐性较强的植物细胞膜稳定性较强,质膜透性增加较少,伤害率低;而耐盐性弱的植物则相反。
盐胁迫使葡萄愈伤组织和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增加,用Nacl溶液处理葡萄2d,当Nacl的浓度≤100mmol/L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变化小;当Nacl的浓度>100mmol/L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显著;当Nacl 浓度在75~200mmol/L时,叶片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
盐处理能使无花果叶片质膜透性增加,且增加幅度与品种耐盐性呈负相关。
1.2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在盐胁迫下,果树体内常合成和积累一些渗透调节物质,主要有甘氨酸甜菜碱和脯氨酸等少数几种,以降低细胞渗透势,适应盐渍环境。
甜菜碱的积累能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活性和转BADH基因植物方面。
刘凤华等将山菠菜BADH 转入草莓,结果表明转基因草莓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BADH活性明显提高,同时转基因草莓的耐盐性提高。
果树在盐渍条件下都发生游离Pro的积累,且游离Pro的积累有利于果树耐盐性的提高。
汪良驹等报道,盐诱无花果叶片的游离脯氨酸质量摩尔浓度随Nacl 浓度的增加呈“S”型变化,当Nacl浓度在200~300mmol/L时,游离脯氨酸的增加量最大。
1.3对无机离子的影响在盐胁迫下,Na+大量进入细胞,细胞内Na+增加,而K+外渗,使Na+/K+值增大,从而打破原有的离子平衡,当Na+/K+比值增大到阈值时植物即受害。
低质量分数盐胁迫使石榴、桃叶片K+/Na+值明显提高,高质量分数盐胁迫使K+/Na+值降低,且存活植株各部K+/Na+>1,死亡植株(石榴135mmol/L盐处理,桃50mmol/L盐处理)的K+/Na+<1。
苹果砧木小金海棠在盐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中Na+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但叶片中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根系中的增加幅度,而K+含量变化不明显。
Nacl 处理的沙枣叶片积累Na+水平随外界盐浓度增大而提高,K+的含量略低于对照。
Cl-是主要毒害离子,随着土壤Nacl浓度的提高,银杏、石榴、葡萄、桃和猕猴桃等5种落叶果树地上和地下部Cl-的浓度增加,但不同树种的表现差异明显。
生长在盐胁迫下的酸橙植株叶片主要离子紊乱,表现在Na+与Ca2+对细胞壁上离子位点的竞争,过多的Na会抑制对Ca2+的吸收。
Nacl处理增加了柑橘叶片中Na+和Cl+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了Ca、Mg和K元素的质量分数,P、Fe、Mn、Zn、Cu等元素的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3]。
2.植物的盐适应及抗盐机理植物的抗盐机理实际就是解决高盐分浓度环境下植物如何生存的问题,即植物如何实现既要从低水势的介质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又不影响本身的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双重目标。
植物的抗盐方式基本上是两种,一是避盐(逃避盐害) ,它是指通过降低盐类在体内积累,从而避免盐类的危害而实现的;二是耐盐(忍受盐害) ,它是指通过生理的或代谢的适应,而忍受已进入细胞的盐类。
事实上植物对任何不良环境条件(逆境)的抗御能力都可以分为避性和耐性,即所谓的“逃避”和“忍受” 。
2.1避盐机理2.1.1植物吸收了盐分并不在体内积存而主动地排泄到茎叶表面,而后通过雨水刷、风吹、昆虫粘附等方式脱落,从而降低植物体内的盐分。
这是盐生植物最通常方式,如柽柳和匙叶草等。
它们具有盐腺的构造,通过盐腺排盐(排出的主要为钠盐) 。
这些植物在正常的环境下长势反而较差,甚至不能存活,属“真盐生植物” 。
有些植物可将吸收的盐分转移到老叶中积累,老叶最后脱落,以此来阻止盐分在体内的过量积累。
有的植物可通过自由吐水将盐分排出体外[4]。
2.1.2植物通过薄壁细胞的大量增加,吸收和储藏大量水分或增加其肉质化程度而把吸进的盐类进行稀释,即通过吸水与加快生长速率,以冲淡细胞内盐分浓度,使植物体内的盐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如红树虽然每天接受1.7mmol/ L 盐分,但叶片的盐浓度保持恒定(510~560mmol/ L)。
有些植物还能将大部分盐分贮存在液泡内,降低细胞质内盐离子浓度,使植物免受盐渍伤害。
2.1.3植物可通过细胞质膜的调节降低根细胞对某些离子的透性而“拒绝” 一部分子离子进入细胞。
另外,植物根部能向土壤分泌根系分泌物,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和氨基酸类,它们能与土壤溶液中的某些离子起螯合或络合作用,所以在一定范围内能减少对这些离子的吸收。
2.2植物的耐盐机理耐盐是指通过生理或代谢过程来适应细胞内的高盐环境的现象。
这对盐生植物与非盐生植物的抗盐能力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耐性机理有如下三个:2.2.1渗透调节它是耐盐的最常见方式,它是指在一定的胁迫范围内,一些植物通过细胞内累积对原生质无伤害的物质,来调节细胞渗透势,而起抗渗透胁迫作用的耐盐方式。
渗透调节物质的特征是分子量小、十分易溶于水、在生理pH值范围内不带净电荷、能为细胞膜所保持住、很少引起酶结构的变化;它们的生成又必须是迅速的,而且要积到足以引起渗透调节作用的量。
它们一般为多元醇和偶极含氮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中最主要的是脯氨酸和甜菜碱两种。
高等植物的脯氨酸存在于原生质中,它在抗性中的作用有两点:①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适合于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防止水分散发;②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因为脯氨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和蛋白质间的水合作用。
在受到胁迫时,脯氨酸大量积累,甚至达到正常水平的几十倍到几百倍。
甜菜碱作用在盐生植物中累积在细胞原生质里,形成低渗透势,从而与液泡中的盐分保持渗透平衡,保持植物在盐渍条件下的正常生理活动。
2.2.2消除盐对酶或代谢产生的毒害作用。
很多抗盐植物的某些酶活性要求有高盐环境,如玉米幼苗用Nacl 处理时可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大麦幼苗在盐渍条件下仍保持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但不耐盐的植物则缺乏这种特性。
抗盐植物在代谢上的特点就是高盐下保持一些酶的活性,维持正常的代谢[5]。
2.2.3通过代谢物与盐类结合,减少游离离子对原生质的破坏作用。
如细胞内广泛存在的清蛋白,它能提高亲水胶体对盐凝固作用的抵抗力,从而避免了原生质受电解质影响而凝固。
同时当细胞内氢离子浓度与含水量发生变化,以及盐类进入细胞时,它可对原生质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植物质膜上存在一种水孔蛋白,这种蛋白可以在膜上形成选择性的水运输通道,允许水分子线形自由通过,而将离子或其它有机物拒之门外。
水孔蛋白的活力对于植物耐盐极为重要,有证据表明,在受到盐胁迫时植物通过控制水孔蛋白的活性来抵御逆境。
一些肉质植物在盐渍或水分胁迫下可以改变光合碳同化途径,即由C3途径变为CAM途径。
如日中花;有些盐生植物也可以从C3转变成C4途径[6]。
另外,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还可分为非酶促保护系统和酶促保护系统。
非酶促保护系统包括GSH、ASA、VE、类胡萝卜素等。
此外酚类、类黄酮化合物、脯氨酸、甘露醇、多胺、激动素等也有清除活性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