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章节大题整理--老师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药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选择题:1。

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E.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2.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在体内的时间变化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 E。

药物效应动力学3.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 B.新药作用谱 C。

临床前研究资料D.LD50 E。

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E。

2 E。

3 C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选择题: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

产生新的功能 E.A和D2。

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A。

大于治疗量 B。

小于治疗量 C.治疗剂量D。

极量 E。

以上都不对3。

半数有效量是指:A。

临床有效量 B.LD50 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 E。

以上都不是4。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

致死量的一半 B.中毒量的一半 C。

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

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 E。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的极量是指:A。

一次量 B.一日量 C。

疗程总量D。

单位时间内注入量 E。

以上都不对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 D。

ED99/LD1 E。

ED95/LD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药物的酸碱度D。

药物的脂溶性 E.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药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

2、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3、药物吸收: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4、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也称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5、肝药酶诱导剂:指凡能增强肝药酶活性或增加肝药酶合成的药物。

6、肝药酶抑制剂:指凡能抑制肝药酶活性或减少肝药酶生成的药物。

7、肠肝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8、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学将药物浓度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9、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无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10、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1、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12、药物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3、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称副作用。

14、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可预知,应避免发生。

15、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6、停药效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17、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药药理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附子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

参考答案:正确2.以下哪一项不能体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参考答案:麻黄碱成分的化学结构确定3.中药药理作用具有双向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参考答案:机体的机能状态4.肠道菌群在口服中药后的多成分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多种代谢酶,其中是研究较多的一种水解酶。

参考答案:β-糖苷酶5.中药体内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吸收_分布_代谢_排泄6.许多苷类成分大多原形吸收少,在肠菌作用下水解成苷元被吸收,这些苷常被称为“天然前药”。

参考答案:正确7.“整体观”是中药产生药效的一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8.许多临床有效的中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原形吸收比较困难,生物利用度较低,如黄连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绝对生物利用度<1%。

参考答案:正确9.地域、气候、饮食与起居和时辰可归类于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因素中的因素。

参考答案:环境10.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中药的采收季节_中药的基源与产地_中药的加工与炮制_中药的药用部位11.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参考答案:正确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柴胡具有抗病毒作用13.苦参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和氧化苦参碱。

参考答案:苦参碱14.以下药物中,抗内毒素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参考答案:金银花_板兰根15.关于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可以改善胰腺微循环16.以下有关大黄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大黄能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也能促进胆囊排出胆汁17.祛风湿药大多味属。

参考答案:辛_苦18.丹参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包括,它们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参考答案:丹酚酸B_丹参素19.黄芩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不包括。

参考答案: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20.茯苓和猪苓在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属于中药在方面的祛邪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笔记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效学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

[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

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科学,它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药理学知识,以下是一些药理学各章节可能出现的试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药理学导论试题:什么是药物的药效学特性?答案:药效学特性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作用时间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试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如何影响其疗效的?答案: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有效成分被吸收并到达作用部位的百分比。

生物利用度越高,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越高,疗效也就越显著。

第三章: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试题: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在药理学上有何不同?答案:受体激动剂能够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产生生理效应;而拮抗剂则与受体结合但不激活受体,阻止激动剂的作用,从而抑制或减少生理效应。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试题: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镇静催眠药主要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 的作用,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的效果。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药物试题:什么是β-受体阻滞剂,它们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β-受体的作用的药物。

它们通过降低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低血压。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试题: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直接或间接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直径,减少气道阻力,从而缓解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

第七章:消化系统药物试题: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在治疗胃溃疡中各起什么作用?答案: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分泌来降低胃内的酸度,减轻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则通过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胃黏膜的损伤。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药物试题: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胰岛素是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增加糖原的储存和减少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药理大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药理大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药理大题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药理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所需的时间B. 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高浓度所需的时间D. 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时间2.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的副作用?A. 治疗作用B. 毒性作用C. 过敏反应D. 依赖性3.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指:A. 药物在口服后,经过肝脏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效应B. 药物在口服后,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效应C. 药物在注射后,经过肝脏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效应D. 药物在注射后,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效应4.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β受体阻断剂?A. 阿司匹林B. 地塞米松C. 阿莫西林D. 普萘洛尔5.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率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率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最低浓度。

7.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最高浓度。

8.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时间。

9.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剂量。

10. 药物的____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时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区别。

12. 阐述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及其临床意义。

13. 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其滥用的危害。

15. 论述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药理学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4. D5. A二、填空题6. 治疗7. 治疗8. 起效9. 治疗10. 维持三、简答题11. 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药效学则关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应。

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引导语:药理学是属于医学及生物学的一门科学,专门研究药物与生物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规律和原理。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是A、散曈,降低眼内压,视远物清楚 C、散曈,升高眼内压,视近物模糊B、散曈,降低眼内压,视近物模糊 D、散曈,升高眼内压,视远物模糊2、全身麻醉前,给予阿托品是为了A、镇静C、预防心血管并发症B、加强麻醉效果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3、对于东莨菪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比阿托品在中枢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方面,作用强,更适合于麻醉前给药C、对帕金森病的流涎、震颤、肌肉强直无效B、与苯海拉明合用于晕船晕车D、对妊娠、放射病所致呕吐也有效4、与阿托品比较,山莨菪碱的特点为A、易通过血脑屏障 C、作用选择高,副作用少B、散瞳作用强 D、促进唾液分泌5、阿托品禁用于A、溃疡病 C、胆绞痛B、青光眼 D、虹膜睫状体炎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包括A、抑制汗腺分泌B、降低眼内压C、解除微血管痉挛D、松弛内脏平滑肌郑州大学远程教育药学专业《药理学》在线测试题及答案E、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2、阿托品可以治疗A、感染中毒性休克B、胃肠绞痛C、全身麻醉前给药D、虹膜晶状体炎E、晕动病3、阿托品中毒的解救措施有A、镇静药对抗中枢兴奋症状B、毒扁豆碱对抗外周作用C、抗惊厥药对抗中枢兴奋症状D、人工呼吸E、东莨菪碱对抗中枢症状4、下列与阿托品阻断M受体有关的作用是A、抑制腺体分泌B、升高眼内压C、松弛胃肠平滑肌D、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E、心率加快5、对于琥珀胆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去极化型肌松药B、作用可被新斯的明拮抗C、禁用于高血钾病人D、某些患者,与吸入麻醉剂合用时,会出现恶性高热【大学《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盗来的,大家加油背啊﹞来源:★梁怡★的日志《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李沁写在前面:这份东西是根据一位马师兄(很抱歉我忘记名字了)的题目提纲整理的,里面的一些对章节学习的提示也是来自于他。

大题基本都COVER到了,答案我是尽量按照书上的,可能会有漏的点请大家自己补充,PS,由于我只是一名考试党,只能说尽量帮助大家度过考试。

对于考试中的非主流题目虽然不能担保了,但是背完它大题基本就没问题的。

另外,下划线表示我没找到书上的答案。

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内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

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

3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内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是阿托品。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1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心血管:阻断心肌β1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耗氧量降低。

阻断外周血管β2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强,但是由于外周血流量减少,长期用药的综合效应还是降低血压。

支气管:阻断β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出现低血糖。

减少肾血流,增加钠潴留,需要与利尿药联用。

临床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减少心肌耗氧量。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

高血压:减少心排血量。

青光眼、偏头痛:收缩眼部、脑部血管,减少房水生成,降低压力。

甲亢:控制其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反跳现象:长期使用时突然停药可引起病情恶化,如高血压病人血压骤升,心绞痛患者频繁发作。

心脏抑制和外周血管痉挛: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禁用。

支气管收缩: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

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

注意事项:药物敏感个体差异大,从小剂量开始,不能突然停药。

2普萘洛尔对心脏有哪些作用,可用于哪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3请叙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心脏:兴奋,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

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舒张,皮肤潮红。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胃肠道平滑肌:舒张泌尿道平滑肌:舒张眼:瞳孔括约肌:扩瞳,眼内压增高,调节麻痹。

腺:分泌减少临床应用:心脏:抗心律失常,治疗心动过缓平滑肌:血管:抗休克支气管:无胃肠道:缓解各种内脏绞痛泌尿道:缓解绞痛眼:虹膜睫状体炎,验光和眼底检查腺:麻醉前用药M受体阻断:有机磷酯类中毒解救第十二章和十四章:麻醉大题绝对不考,选择题也很少见. 几乎可以忽略.第十五到二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一般会考简答题,但是不会考的很难,而且重复率飘高(大题几乎都围绕氯丙嗪,吗啡,解热镇痛药来考,因此要重点复习。

还有建议要看看NSAIDS与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区别。

) 其它的主要考考选择题。

以前考过大题:1 比较阿司匹林和氯丙嗪的降温机制、降温特点和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发挥解热作用;特点是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不降低正常人的体温;不依赖周围环境温度。

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炎症发热。

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à体温调节失灵,特点是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既降低发热体温,也降低正常体温。

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和中毒性高热。

2 氯丙嗪锥体外系反应原因,用L-Dopa可否?原因?锥外体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D2-R的同时阻断了黑质-纹状体D-R,发生锥外体系反应。

L-dopa:在脑内转变成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从而抑制胆碱能神经元。

无效,吩噻嗪类药物阻断中枢DA受体,使之无法发挥作用。

3 吗啡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1)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2)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焦虑、恐惧情绪。

(3)抑制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急促表浅的呼吸。

4 氯丙嗪的主要作用和不良作用主要作用:抗精神病作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镇吐作用(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症无效),调节体温。

常见不良症状:中枢系统抑制(嗜睡,淡漠,无力),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ALPHA受体阻断(低血压,反射性心悸),H1受体阻断(昏睡,体重增加)。

椎外体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

过敏,中毒,药源性精神异常,心血管和内分泌,惊厥和癫痫。

5 比较吗啡和乙酰水杨酸在镇痛机制,镇痛部位及临床应用上的特点。

吗啡:激动阿片受体(主要是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对痛觉的调制功能。

镇痛部位在中枢。

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剧烈疼痛和内脏绞痛,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尤佳。

有耐受、成瘾性和呼吸抑制。

乙酰水杨酸: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并降低机体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

镇痛部位在外周。

有中等镇痛作用,对炎症性疼痛(主要是持续性钝痛)有良好效果,对剧烈疼痛,内脏绞痛无效。

无成瘾性和呼吸抑制。

6乙酰水杨酸为什么可影响血栓形成?用药时应注意什么?说明其理由。

可以抑制血小板TXA2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

注意要低剂量使用(75-100mg/d),大剂量使用时会降低凝血酶原的合成,机体抗血栓的能力下降。

7 防止中风可选用什么药物,简述其机制(另有附加分5分)8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抑制中枢PG合成,降低发热者体温而对正常人无影响;中等程度的镇痛。

抗炎抗风湿:抑制外周PG合成,缓解炎症。

抗血栓:不可逆地抑制COX-1的活性,抗血小板的凝集。

不良反应:胃肠道:直接刺激胃肠道,降低PG的保护作用,出现恶心呕吐、无痛性出血、过敏反应:阿司匹林性哮喘(Adr无效),皮肤黏膜过敏反应。

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水杨酸反应:用量超过5g/d,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头晕头痛、耳鸣、精神恍惚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药物排出)9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和药理机制(1)抗炎:大多数都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同时抑制某些细胞粘附分子的活性,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2)镇痛:中等程度的镇痛,对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疼、肌肉和关节痛等效果良好,不产生欣快和成瘾性。

机制是抑制外周PG的合成,降低机体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

(3)解热: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没有影响,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PG 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第二十二到二十九章: 心血管药物大题的主要出处,会出论述题,但也有重点章节: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ACEI, 抗心衰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要记住以上各种药物类型总的药理机制,药理作用,主要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还有就是以上各章节的药物之间以及前面的β受体阻断药有比较强的联系(比如在抗心衰和高血压哪些章节),有时间的话建议把他们的关系搞清楚,这样对记忆很有帮助。

还有就是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那里虽然上课时老师讲得不多,但是兰姐很喜欢考。

抗心律失常药这一章比较变态,但还好不是重点章节,一般只会出一两道选择题,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看看心律失常的药物分类就行了。

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即降脂药一般也不会出大题,主要看HMC-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丁来应付一下选择题就差不多了。

利尿药这一章节单独考大题的几率也不大,理解那几个最典型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就行了,但是要知道利尿药是抗高血压和抗心衰治疗药物之一。

以前出过的大题有:1 硝苯地平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作用机制:(1)心脏:轻度负性肌力。

(2)血管:明显扩张动脉血管,降压作用明显。

还可扩张冠脉。

降压时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从而抵消对心脏的直接抑制。

临床应用:高血压、心绞痛、心衰。

不良反应:过度扩血管,引起头痛、低血压、皮肤潮红、下肢水肿。

不稳定性心绞痛慎用。

2 列出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1)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保护缺血心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

抗心肌肥厚。

(2)血管:舒张动脉血管,改善心、脑、肾循环。

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自由基的形成。

(3)平滑肌:松弛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和子宫平滑肌。

(4)血流动力学:稳定红细胞膜,降低血液粘滞度。

抑制血小板活化(5)内分泌:减少胰岛素等激素的释放临床应用:(1)心脏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2)血管类: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痉挛(3)呼吸类: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头晕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致心律失常。

3 强心苷(地高辛)治疗心衰的机制、靶点和不良反应(1)正性肌力: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增加,并通过Na-Ca交换使得细胞内Ca增加,加快心肌收缩,相对延长舒张期,增加心肌血供和回心血量;增强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残余血量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2)负性频率:心排血量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量(阿托品解救)。

(3)负性传导:兴奋迷走神经减慢传导。

有利于治疗房扑房颤。

(4)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通过以上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了静脉淤血、动脉缺血的情况。

4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代表药简述机制,并评价各类药目前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

(1)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卡托普利(机制见前):标准治疗的主要药物,显著提高生存率。

氯沙坦:对AT1受体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可以作为不能耐受ACEI的替代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