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拓展伊朗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企业对外合作例子

中国汽车进入伊朗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2年,伊朗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之一的MST集团(MAJMOEH SAZI TOOS)和奇瑞汽车厂开始接触,最终于2007年2月双方开始以CKD方式合作生产A15CNG车;
在奇瑞的带动下,其他中国汽车公司纷纷跟进。
除此之外,江淮、金龙、长安奔奔、哈飞路宝也随后与伊方达成合作协议开始生产各自的产品。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伊朗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各公司所占比例是:
福建东南汽车22%、安徽江淮汽车21%、中国一汽21%、金龙汽车16%、湖北东风汽车14%、其他公司6%。
Hale Waihona Puke 2.中国汽车行业的进入对伊朗的意义
据专家们分析,2008年西欧汽车销量减少100万辆,2009年销量还将减少100万辆。为缩减开支,保持较低水平的生产,奔驰厂宣布其下属的14个分厂停业4周,强制工人回家待命,宝马厂宣布暂时停产,5万工人面临解雇的命运,法国、美国也在做宣布破产的准备。
为了摆脱困境,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西欧一些汽车厂将目光盯上了伊朗。英国BBC电台在其新闻中称,伊朗和伊拉克是欧洲、亚洲和美国汽车销售的潜在市场。
2008年9月17日,力帆汽车529型轿车正式在伊朗上市,力帆汽车与伊朗KMC公司合资建立KD工厂,2008年预计销售5000台。
宇通汽车与伊朗赛帕内燃机厂签订合同,向伊朗出口整车500台和500台CKD散装件,该厂将在三年内向宇通采购5000台客车,但不包括给首都公交公司800辆燃气大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934.51万辆,销量达938.05万辆,是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
2008年,中国出口汽车64.4万辆,价值88.8亿美元,主要出口地区是非洲、拉美、俄罗斯、东盟、欧盟和伊朗。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发展态势分析引言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1. 总体市场发展情况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汽车销量从1800万辆增长至2600万辆,年均增长率约为4%。
该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个人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消费品。
2.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不足1万辆增长至160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60%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购置税减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3. SUV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SUV(Sport Utility Vehicle)市场在中国汽车市场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由于SUV具备较高的通过性、空间和实用性,以及更加豪华、运动化的外观设计,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从2010年至2020年,中国SUV市场销量从200万辆增长至1000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于多功能汽车的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对于SUV市场的积极开拓。
4. 网络销售渠道的崛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购物的流行,网络销售渠道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络上购买汽车,享受更加便捷的购车体验。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汽车电商交易额从不足100亿元增长至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60%。
奇瑞进军伊朗战略的SWOT分析

奇瑞进军伊朗战略的SWOT分析本文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奇瑞选择伊朗这样消费能力有限的市场,作为产业资本输出海外市场的战略进行分析。
从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综合评论这一战略的可行性。
标签:奇瑞伊朗SWOT一、绪论2004年6月,伊朗汽车消费者协会主席马苏德?德黑兰奇宣布,一款由中国和伊朗合作生产,面向低收入阶层的轿车获得生产许可。
这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伊朗SKT公司的合作吹响了中国汽车产业资本输出海外市场的号角。
中国汽车厂商选择伊朗这样消费能力有限的市场确是深思熟虑之举么?我们按照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奇瑞在伊朗建厂生产汽车这一战略。
安德鲁斯在其经典性著作《公司战略的概念》中提出了一个战略分析框架,即SWOT分析。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二、战略综述奇瑞以技术合作的方式与SKT公司在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市合作办厂,建立奇瑞轿车生产基地。
SKT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土耳其BIRSA汽车城的土耳其公司,在伊朗注册有分公司。
马什哈德系伊朗重要的工业城市,以生产汽车零部件著称。
奇瑞力图效仿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将技术与组件输出到伊朗,并负责人员培训,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全面参与设备设计和安装、建立销售网络等工作。
SKT公司则负责厂房、设备、人员。
项目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3万辆,2004年建成投产。
合作初期,双方先以进口散件组装方式生产奇瑞现有的A11及后续改进车型,主要使用奇瑞公司在国内生产的汽车零配件,部分使用SKT公司生产的零配件。
这种方式使作为技术转让方的奇瑞公司稳赚不赔,进退自如。
奇瑞在伊朗的目标客户群瞄准了伊朗大城市里有购买力的经济型轿车潜在用户。
伊朗国家各行业市场剖析

伊朗国家各行业市场剖析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投身新丝路建设,引领中国出口企业进驻中东及非洲市场,伊朗中国贸易周应运而生。
2015年,伊朗解禁已然成为了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世界各地的企业纷纷瞄准伊朗这个大市场,并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进军行动。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能否抓住这一次机遇,不仅关系到中国品牌企业对伊朗市场的开拓,也是企业自身转型和发展的需求。
伊朗在最开始就是中东地区最大最核心的国家,它在被制裁之后,即它在伊斯兰革命之后,才开始有迪拜,其实这些周边的地方都是伊朗制裁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而现在随着伊朗制裁的逐步取消,且就伊朗本身而言,它也有很大的雄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工业水平等方面,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发展,现在正是进入伊朗市场的最佳时机。
经过几十年的制裁,伊朗几乎就是处于封闭的状态。
但因为中伊关系的友好,给中国企业开发伊朗市场还是带来了不少机遇。
在伊朗除了藏红花、开心果、香料等是伊朗本地的产品,可以说市面上约80%-90%的轻工类产品都是Made inChina。
在这边讲一个小插曲,前几年,我第一次带我妻子和孩子去伊朗,回国时想带点伊朗特产,在逛街的时候看到很多工艺品挺好看的,所以就想带些工艺品回国。
但是,当我们询问清楚之后发现,我们所能看到的工艺品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甚至在工艺品的底部还留有“Made in China”的标志。
在伊朗发展已经很成熟的如服装行业,伊朗在中国的义乌和广州等地都设有代理点,把服装产品进行编号,从中国进口所需服装产品,其功能就相当于代购。
比如现在他们需要AAA这个编号的产品,他们可以直接跟义乌代理报出这个类型,然后进口,所以他们在义乌的代理其实只是帮他们给钱,把控质量而已。
随着伊朗的解禁,伊朗政府重点要发展基础建设、发展工业、引进高新科技、招商引资。
所以与之相关的建筑材料、机械、电子高科技产品、可再生能源(伊朗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喜人)汽车、石油化工等是伊朗政策急切需要的。
外贸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外贸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外贸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分析外贸汽车产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外贸汽车产业的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已成为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不仅为国内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外汇收入。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之一,外贸汽车产业也持续发展壮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额在近年来稳步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其次,我们来分析外贸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外贸汽车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加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这将为外贸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和出口,这将为外贸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经济、环保、高效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这将为外贸汽车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然而,外贸汽车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汽车生产和出口国家都希望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这给中国外贸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外贸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于汽车技术和设计的保护,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使外贸汽车产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各国在汽车进口关税和技术壁垒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中国外贸汽车产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挑战并推动外贸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创新环境,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贸易,拓宽外贸汽车产品的销售渠道。
未来十年全球汽车市场分析

未来十年全球汽车市场分析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既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科技进步的风向标。
在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汽车市场的走向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未来十年全球汽车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十年,全球汽车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人口增长,汽车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汽车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在老龄化社会的推动下,对汽车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
二、电动化趋势不可忽视未来十年,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能源危机的威胁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都将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同时,电动车的技术发展和性能提升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
据预测,未来十年,电动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并逐渐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
三、智能化技术改变汽车产业格局未来十年,智能化技术将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驾驶、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变汽车的使用方式和用户体验。
智能汽车将通过感知、分析和决策,实现自主行驶、智慧交通和智能服务,极大提升道路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这将对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和供应链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新兴市场崛起带来挑战和机遇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长。
然而,新兴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汽车产业必须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找机遇。
五、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
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应积极推动绿色出行的理念,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并研发更加节能和清洁的新能源汽车。
此外,推动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等模式的发展,也是减少交通拥堵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六、全球化合作助推汽车市场发展未来十年,全球化合作将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伊朗市场存在的风险与潜力分析

伊朗市场存在的风险与潜力分析作者:崔学军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6期伊朗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因为许多原因的影响,使得其在经济发展上有诸多限制。
文章分析了伊朗基本经济状况,并探讨了伊朗市场的风险与潜力,希望能够为开拓伊朗市场提供借鉴。
伊朗市场;经济;风险;潜力伊朗拥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在伊朗因为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地理位置以及核问题而备受关注。
国内对伊朗的政治、文化都较为关注,但是对于伊朗经济的整体研究却较少。
文中主要就伊朗市场存在的风险与潜力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在伊朗开展贸易提供帮助。
1.伊朗基本经济状况伊朗在《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62位,和《2010~2011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排名相比提升了7位。
2004~ 2007年伊朗的经济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但是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国际油价的下跌等各种因素严重的影响到了伊朗经济的发展,使得其GDP的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对外贸易的增长也没有足够的后劲,外国的投资大幅度缩水,通胀率与失业率也长期的处于高位。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自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伊朗的GDP增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增速明显下降。
从2008~2010年伊朗的实际GDP年增幅都没有超过2%,分别是1%、1.1%、1.6%。
和2000~2007年的近6%的年均增速相比,明显下滑。
2011年时伊朗GDP为3572.21亿美元。
根据伊朗央行的数据显示,2008年时伊朗的GDP中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分别占46.7%、23.9%和29.4%。
但是伊朗政府近年来预算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2008年政府预算赤字为210亿美元,2009年政府预算赤字为133亿美元,2010年政府预算赤字为222亿美元。
根据美国CIA所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9年1月1日时,伊朗的外汇与黄金储备总计有965.6亿美元,但是因为油价走低与世界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到2010年1月1日时则已经降至813.1亿美元。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外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既关乎汽车企业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经济的振兴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汽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外汽车发展的现状。
中外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研发和市场投放的力度。
在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渐崭露头角,而外资汽车品牌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国际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逐渐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认可。
然而,中外汽车发展的未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对传统的燃油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许多汽车企业纷纷加强了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加大了研发和投入力度,希望在这一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未来,中外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渐增强,这将给外资品牌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将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提供更大的机遇。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增长的乏力,中国汽车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将国际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
除了市场竞争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将对中外汽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通过减少购车限制、提供补贴和优惠等方式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然而,最近一些国家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进行减少和取消,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未来中外汽车发展还将受到供应链及产业链调整的影响。
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包括零部件生产商、汽车厂商、经销商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生产汽车。到 2008 年,中国汽车企业在伊朗市场份额及
地位已经上升。中方对伊朗市场的销售中中国一汽、福建东 南、安徽江淮以及湖北东风等企业占的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伊朗数量及投资方式情况如下表 1:? 表 1 中国汽车企业对伊朗出口及与伊朗车企的合作情况
中国车企 年份 出口(对象及数量)
90%,而零部件为 30%。由于政府规定拒绝进口国内能生产的
同类商品,进口许可证有可能被乱用,而极易成为贸易壁垒。
2.中国汽车企业对伊朗直接投资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不稳定因素,例如政治经济风险、金
融风险、劳资纠纷、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等问题带来的风
险、雇佣工人、劳工标准纠纷等。政治风险体现在伊朗长期与
发 ,途 径 主 要 站 点 有 :中 国 云 南 的 昆 明 ,孟 加 拉 国 首 都 达 卡 ,
印度首都新德里、伊朗首都德黑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终点
- 58 -
到荷兰鹿特丹。未来第三欧亚大陆桥的建成将为两国的贸易 带 来 巨 大 经 济 效 益 ,中 国 到 伊 朗 的 交 通 畅 通 了 ,对 于 中 国 出 口到伊朗的整车、散装车及汽车零部件的了运输成本及风险 的降低。将有利于中伊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顺利展开。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对伊开拓汽车市场是一个机遇和便利。中 国企业应该研究和制定未来对伊的跨国经营战略。
3.汽车产量 Saipa 汽车公司、Iran Khodro 汽车公司和 Kerman Motor 汽 车公司是伊朗众多汽车生产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三家,它们的 产量占市场份额的 90%以上,多年来这三家汽车企业一直保 持着这样的市场竞争地位。2014 年伊朗生产乘用车 92.5 万辆, 商用车 16.4 万辆。2010-2014 年伊朗汽车产量的世界排名分 别为 第 13、13、18、20 和 18 位 ,产 量 的增 速 分别 为 14.7% 、 3.1%、-39.3%、-25.6%和 46.7%。其中伊朗霍德罗、塞帕两大汽 车生产集团分别占国营公司总产量的 48.2%和 51.8%。 4.与外国厂商的合作 伊朗汽车制造行业虽然有一定工业基础,但是伊朗汽车 产业长期形成以代工为主要模式的生产布局,汽车企业除了 本 土 企 业 ,就 有 一 些 外 资 企 业 ,外 国 企 业 与 伊 朗 本 土 汽 车 生 产 商 之 间 的 合 作 一 直 都 是 以“ 组 装 ”汽 车 业 务 作 为 合 作 的 方 式,无法形成强大的自主科研生产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 头十年,外商来直接投资生产汽车政府要求要与本地企业合 资,要求雇佣当地工人。由于外国企业不会把最尖端的新产 品拿到伊朗本地生产,多数是以经济型轿车为主的生产,因 此本土企业研发能力方面获得的技术溢出较少,研发能力提 高较慢。此外进口高档汽车方面的散件组装业务也随之增加。 (二)汽车市场分布 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以及伊朗的胡齐斯坦、伊斯法罕、法 尔斯和呼罗珊等城市经济较发达以及交通相对便利的这些 地区是汽车消费需求最为集中的区域。伊朗新增汽车登记情 况:2007 量约为为 110.48 万辆。其中首都德黑兰占新增汽车 登记量 33.04%,呼罗珊、伊斯法罕、法尔斯和胡齐斯坦这五省 市新增汽车登记量占伊朗全国新增汽车量的 60.63%。 (三)伊朗汽车进口数量及情况 2003 年伊朗全面开放国内的汽车市场,使其成为炙手可 热 的 汽 车 市 场 ,吸 引 了 无 数 汽 车 集 团 的 关 注 ,伊 朗 几 乎 完 全 依赖国外的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宝马、起亚、标致、奔驰和尼 桑等新车型被陆续出口到伊朗市场。而现向伊朗出口汽车的 主要有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的品牌车型。具体数 量是:2005、2006 和 2007 年度,伊朗进口汽车分别为 1.2 万多 辆,3 万多辆和 3.6 万辆;2008 年度 1-9 月进口汽车 4.42 万 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 62.7%。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快速发 展,伊朗进口量不断增加。2012 年伊朗共进口汽车约 44000 辆,价值超 10 亿美元。
1.来自关税及进口许可证方面的贸易壁垒
一直以来伊朗政府主要采取高关税和进口许可证两种贸
易壁垒。2003 年伊朗开始放开市场,近年来伊朗政府又开始
大幅降低关税并出台了保护国内生产 11 条举措。2005 年和
2006 年 伊 朗 将 汽 车 整 车 进 口 关 税 降 分 别 下 调 至 100% 和
三、中国企业开拓伊朗市场的问题及前景
(一)中伊汽车领域合作的现状? 最初是中国奇瑞汽车与伊朗汽车企业的合作,之后其他
中国汽车江淮、金龙、长安奔奔、哈飞路宝企业开始向伊朗出
口和投资生产汽车。2003 年奇瑞汽车厂与伊朗的 MST 集团
(MAJMOEH SAZI TOOS)接洽,2007 年双方开始以 CKD 方式
与伊朗 KMC 公司
力帆汽车 2008
合资建立 KD 工厂
生产 529 型 500 台;CKD 散装 2008 件 500 台;签下 3 年
5000 台客车订单
资料来源:中国商品网 /article/i/jyjl/ j/200307/20030700113187.shtml.
【收稿日期】2015-10-08 【作者简介】杨永红(1972-),女,侗族,湖南新晃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贸易与投资,国际商务;
于 婷(1993-),女,广西阳朔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2 级本科生。
- 57 -
买力相对较弱;同时政府主导的价格机制,使得成本不合理, 许多报废车不能更新。政府补贴的低燃油价格导致每年燃油 需 求 增 加 ,同 时 政 府 在 燃 油 补 贴 的 开 支 增 加 ,汽 车 企 业 被 迫 接受政府摊派的劳动工人增加其工资支出成本,以上问题意 味着伊朗未来汽车报废带来新的消费需求增加,另外由于汽 车 售 价 低 廉 ,国 内 高 速 公 路 费 、停 车 费 较 低 ,养 车 费 用 便 宜 。 只要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增加,经济型汽车市场会长期看好。 另外伊朗经济改革步伐和私有化进程也有望进一步加快。
二、伊朗汽车市场现状
(一)伊朗汽车工业现状 1.发展历史 伊朗汽车工业创立于 1958 年,期初只能生产吉普车,继 而,出现三家汽车公司:Saika 公司在 1960 年开始生产菲亚 特、Khodro 公司在 1965 年开始生产 Paykan 汽车,Saipa 公司 在 1966 年开始生产雪铁龙 Zhian 汽车,以及 1973 年以后通 用汽车公司开始在伊朗生产凯迪拉克、雪佛兰和别克等汽 车。另外在 1990 年之前伊朗的所有汽车只能进行散件组装, 汽车工业发展速度还是比较迟缓,自进入 2000 年之后伊朗汽 车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目前伊朗在汽车设计和制造方面已取 得巨大成就。每年各类汽车已产量接近 1000 万辆。 2.问题与发展机遇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问题依然突出,收入不稳定,消费者购
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因核问题等受到美国制裁等。经济风险方
面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油价下跌,伊朗出口石油收益下降、
外债等使得外汇储备不足。所以外汇结算有关方面会遇到难以
按期到账的可能,同时人们收入下降,汽车消费下降,导致企业
会停产或减产。在劳资纠纷方面,伊朗政府对最低工资标准和
劳工保险保障方面等政策调整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增加企业
的成本,同时对暴力伤人事件的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对派出
中国工人的撤回与安置等。中国汽车企业在伊朗跨国经营还应
预先考虑其他相关风险,中国汽车企业在伊朗投资经营可能由
于产品结构的相似,而出现相互低价竞争抢夺市场的现象。
(二)合作前景及建议
1.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汽车企业对伊朗汽车出口贸易和
投资带来的机遇
第三欧亚大陆桥全长约 15000 公里,起点从中国深圳出
一、伊朗国家概况
(一)基本概况 伊朗是中东国家之一,国土面积 163.6 万平方公里,海拔高 900 米至 1500 米,在亚洲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南部比邻波斯 湾和阿拉伯海,其北部紧靠里海。大部分国土属于高原地区。伊 朗首都为德黑兰,重要城市有:伊斯法罕市(200 万人),设拉子 市(150 万人),马什哈德(300 万人),伊朗总人口 7868.7 万人, 据世界银行统计,伊朗 2009-2014 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1.34%。 (二)经济概况 2006 年伊朗 GDP 为 1660 亿美元,人均 5780 美元。伊朗是 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因此石油是 伊朗的重要产业。该国由于机械化制造及装备制造发展较晚,农 业机械化水平低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森林是该国第二大天 然资源,木材出口较多。靠海边地区盛产水产品,比如鱼子酱等 出口产品。另外地毯编织工艺也闻名世界。伊朗长期经济发展中 已经建立起一批有基础的工业,主要有电力、钢铁、汽车、化工、 冶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造纸、纺织及地毯编制等。 国际贸易状况。阿联酋和中国是伊朗主要的贸易伙伴。此 外阿富汗、荷兰、日本、德国、伊拉克、印度、意大利和新加坡也是 该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出口贸易方面,2006 年伊朗非石油产品 出口 163 亿美元,大幅增长 47.2%,其中,4.43 亿美元是边境贸 易,而出口数量则同比增长了 48.2%。非石油产品出口大幅增 长表明伊朗国际贸易表现甚好。产品出口类别主要有:工业品, 化工产品,农产品,手工艺品、宝石和金属等。进口贸易方面,阿 联酋、中国分别为伊朗第一、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10 年 3 月 至 2011 年 3 月,伊朗从中国的进口额增加 20 亿美元。伊朗从 各国进口产品主要包括汽车、钢材、房屋用具、化工品、食糖、 纸、医药品、化肥、玉米和化学工业产品等。其中 2011 年 4-12
月份,伊朗进口各类汽车 3045 辆,汽车进口额达 6.22 亿美元。 伊朗的交通。国内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进出口货物
主要靠水运。公路方面,高速公路 4100 公里,在建 1780 公 里,拟建 1800 公里。郊区公路总长 9.38 万公里,其中沥青公 路 4.53 万公里。注册机动车 452 万辆,其中小汽车 272 万辆。 家用汽车十分普及,公交车票价非常低廉。根据法国标致汽 车公司调查,在伊朗 21 人中有 1 人拥有 1 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