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八段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八段锦功法演变

中国古代八段锦功法演变

中国古代八段锦功法演变八段锦(中国古代气功功法)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

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八段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

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八段锦坐式八段锦依据现有文献,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撰写的《夷坚乙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

有欲为亲事官者,两省员额素窄,不能容,却之使去。

其人曰:“家自有生业,可活妻子。

得为守阙在左右,无在俸为也。

”乃许之。

早朝晚出,未尝顷刻辄委去,虽休沐日亦然。

朝晡饮膳,无人曾窥见其处者,似炬嘉其谨,呼劳之曰:“台省亲事官名为取送,每下马归宅,则散示不顾矣。

况后省冷落,尔曹所弃,今独如是,何也?”曰:“惟不喜游嘻,且已为皂隶,于事当尔。

”似炬素于声色薄,多独止外舍,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

自是令席于床下,正熟睡时,呼之无不应。

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此人于屏后笑不止。

怪之,诘其故。

对曰:“愚钝村野,目所未见,不觉耳,非有他也。

”后夜复然,似炬谓为玩己。

叱曰:“我学长生安乐法,汝既不晓,胡为屡笑!”此人但谢过,既而至于三,其笑如初,始疑之,下床正容而问曰:“自尔之来,我固知其与众异。

今所以笑,必有说,愿明以告我。

”对曰:“愚人耳,何所解?”固问之,踟蹰良久,乃言曰:“吾非逐食庸庸者流。

吾之师,嵩山王真人也,愍世俗学道趋真者益少,欲得淳朴端敬之士教诲之,使我至京洛求访,三年与此矣。

昨见舍人于马上风仪洒落,似有道骨,可教,故托身为役,验所营为。

必观夜中所行,盖速死之道,而以为长生安乐法,岂不大可笑欤?”似炬听其言,面热汗下,具衣冠向之再拜,事以师礼。

古法八段锦

古法八段锦

古人喻其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

气功动功导引功法。

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

……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 分武(站)八段与文(坐)八段两种。

文八段适宜独自练习,养生更佳。

目前我们只学习站式。

一、站式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二)站式八段锦练法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足平开,肩外缘与足外缘平。

古法八段锦训练方法

古法八段锦训练方法

古法八段锦训练方法
古法八段锦是中华传统健身功法之一,具有调理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

以下是古法八段锦的训练方法:
1. 跟随音乐练习: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八段锦的练习,这样可以使练习更加愉悦,也有利于身心的放松。

2. 慢练为主:八段锦的练习要注意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该注重细节和姿势的正确性。

3. 气贯全身: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每个动作都要配合深呼吸和放松呼气,使气贯通全身,达到调理身心的效果。

4. 适当加强训练强度: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可以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强度,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

5. 注意保持平衡:八段锦的动作较多,有些动作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6. 持之以恒: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每天坚持练习一定时间。

7. 按部就班:在学习八段锦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来学习和练习,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

8. 注意安全: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过度疲劳或者勉强自己完成动作,如果感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调整或者停止练习。

- 1 -。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什么是八段锦八段锦的正确练习方法

什么是八段锦八段锦的正确练习方法

什么是八段锦八段锦的正确练习方法八段锦或许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以为是一种丝绸的名称或是布料的种类,其实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气功功法,练习八段锦是需要学习八段锦口诀的!练习八段锦的好处是数不胜举的,少林八段锦的发展更是非常的悠久,赶紧来看看下文的介绍吧!目录1、什么是八段锦2、八段锦练习方法3、八段锦分动作口诀4、八段锦呼吸方法5、八段锦走出国门6、八段锦动作的作用及其与经络的关系7、站式少林八段锦练法 8、坐式八段锦的练法八段锦(中国古代气功功法)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气功导引功法名相关图书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

共八节,八段又分武与文两种。

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

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

……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

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

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

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

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导言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法,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它多达八个动作,各有其特点。

每个动作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但综合起来进行锻炼效果更佳。

八段锦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下面详细介绍八段锦标准口令及其动作。

口令及动作第一段:两手攀足,助腹胀式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 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第二段:左右互摸脚,助益五脏衰口令:左右互摸脚助益,增肝胆道气益五脏。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去摸左脚脚心。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三段:右手托天理三焦,通窍助中养神力口令:右手托天助三焦,通窍助中养神魂。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贴近身体右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四段:左手托阳辅元阳,促进能量更流通口令:左手托阳辅元阳,助力益气养血气孔通。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左侧弯腰,尽量用左手贴近身体左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右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五段: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气自长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一套传统的健身气功操,起源于中国古代,被誉为“宝藏气功”。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益身健体的特点,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

在练习八段锦时,口令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练习者准确规范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的标准口令。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口令,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描述,双手平举至头顶,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目视掌心。

第二式,七宝塞天。

口令,七宝塞天。

动作描述,双手下压,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同时蹲下,目视前方。

第三式,调理脾胃顺气道。

口令,调理脾胃顺气道。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四式,五劳七伤消愁烦。

口令,五劳七伤消愁烦。

动作描述,双手向后撑开,手心向后,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五式,心肝气道通。

口令,心肝气道通。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六式,肾气虚固腰身。

口令,肾气虚固腰身。

动作描述,双手下压,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同时蹲下,目视前方。

第七式,三焦调和脾胃宽。

口令,三焦调和脾胃宽。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八式,气沿脊骨上顶天。

口令,气沿脊骨上顶天。

动作描述,双手平举至头顶,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目视掌心。

以上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通过口令的准确使用,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练习八段锦时,能够重视口令的使用,做到动作规范,效果更佳。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跆拳道技术,发源于中国,曾被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大量流传,相传是由中国武术家唐太宗张三丰传到日本的。

传统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帮助跆拳道者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可以帮助跆拳道者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具体的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如下:第一段锦:“开门二攻”,即用双拳从前内外方向进行攻击,可以增强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二段锦:“大鹏展翅”是一种向前突进的动作,可以增强胸部、肩部和腹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三段锦:“扭腰摆臂”是一种伴随着扭腰的动作,可以发挥腰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四段锦:“回环双甩”,即双拳同时甩出,可以增强手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五段锦:“秋波如山”,即双拳从腰部向前抛出,可以增强胸、腰、臀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六段锦:“趋前拦后”,即双拳同时朝前方和后方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臀、胸肩、腰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七段锦:“拜日式”,即用双手向上和向下拱形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八段锦:“展转左右轮”,即双手同时向前和向后移动,可以让腰部、肩部、胸部和大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充分发挥。

从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八段锦中的八个动作都是有效的,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发挥有效的技术攻击。

因此,今天跆拳道运动员也都会练习这八个动作,以提高技术攻击的能力。

八段锦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跆拳道者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跆拳道者的思想成长,帮助他们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八段锦的动作有严谨的结构,跆拳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按照自己的要求灵活运用这些动作,以达到技术攻击的最大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法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疗保健功法。

承心堂古法八段锦与平时大家接触的国家推广版八段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锻炼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增强调理身体的效果,平时练习更能强身健体。

八段锦共八式,每式作用如下:
1、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经,踮脚尖补肾,通足三阴经)
作用:吐旧纳新,调节全身五脏六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关节和腰背作用明显。

(当我们举手练习时,我们就自然为这六条经脉灌满了气血,同时也迫使气血贯通于此六经之中,气血不至于郁积于内脏,而达到排毒的目的。

同时双脚的脚跟站起,如此则更易于使气血向下灌注于大腿、小腿、脚掌,促进脚上六经气血的通畅与旺盛。

脚上的六经是肝经、脾经、肾经、胆经、胃经、膀胱经,它们的通畅与否,与人体肝肾肠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举5分钟,可循序渐进,若想达到明显的治病效果,每次举手须持续20分钟才行。

无论哪一种举手疗法,时间一长就会很难受,并有酸痛麻胀之苦。

然而此功的奇妙之处,正在于它的酸痛麻胀。

酸痛麻胀所显示的即是身体气血阻塞的现象。

为了要持久举手,手臂必须调动许多气血来支应,在调动气血的过程中,凡有阻塞之处必然引起酸痛麻胀。

只要忍受酸痛麻胀到一定的时间,酸痛麻胀的现象一定会解除,这表示阻塞已被打通。

2、左右开弓似射雕(心包经)
作用: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胁部和肩臂部肌力,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对腰背肌肉有良好的放松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矫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3、调理脾胃须单举(脾经)
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防治脾胃病,还可以改善四肢末梢循环,适用于四肢不温的患者。

4、五劳七伤往后瞧(膀胱经)
作用: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可消除疲劳,防治颈椎病、肩颈酸痛。

5、摇头摆尾去心火(小肠经)
作用:清泻心火,可用于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小便黄,也可用于颜面痤疮、黄褐斑。

6、双手攀足固肾腰(膀胱经、督脉)
作用: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使腰部肌肉得以锻炼,有强腰固肾的功效,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效果。

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7、攒拳怒目增气力(肝经、主握)
作用: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加强气血运行,增强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增加肩部肌肉的力量。

(相传是源自"达摩易筋经",对于强壮身体,颇有实效,据说岳飞曾练过此功法,造就其过人的臂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全息看足跟如头脑,足跟处主生殖腺,肾、膀胱)
作用: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醒脑提神,生阳气,利小便,预防中风(引虚火下潜),长期坚持练习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