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合集下载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人们跨越不同文化背景进行交流时,常常会面对到刻板印象这一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基于种族、国籍、宗教、性别等身份特征对一群人或一个群体进行的主观而片面的判断。

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可能会导致误解、偏见和不适当的行为,从而影响沟通和合作的效果。

了解和应对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常见。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互动频繁而密切,因此更需要关注和理解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何认识、避免和化解刻板印象,提高文化敏感性,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和影响展开讨论,探究刻板印象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地避免和处理刻板印象。

也将探讨如何培养文化敏感性,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良好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加深对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问题的认识,为构建和谐的跨文化交流环境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2 问题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产生各种刻板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来自于文化差异、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

这些刻板印象不仅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还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如何有效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刻板印象的方法,并讨论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

2. 正文2.1 刻板印象的定义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根据某些特定特征或者属性对对方进行简化和片面的评价,从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不易改变的印象。

这种印象通常是基于一些常见的特征或者经验,并且具有普遍性和强烈的影响力。

刻板印象有时候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更方便地认识他人,但往往也容易导致误解和偏见的产生。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常常会伴随着各种误解和刻板印象。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

本文将通过电影《绿皮书》这一经典作品,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

二、电影《绿皮书》的背景与内容《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雷里执导的电影,讲述了黑人司机托尼与白人音乐家唐在1960年代的美国南部的旅行故事。

电影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美国南北部种族和文化差异的深刻矛盾。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在电影《绿皮书》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由于种族、地域、性别等差异导致的刻板印象。

例如,黑人司机托尼的粗犷、豪放与白人音乐家唐的文雅、内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会导致误解和偏见,阻碍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四、电影中刻板印象的成因与影响电影中的刻板印象主要源于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

在1960年代的美国南部,种族歧视问题严重,黑人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

这种社会环境导致了人们对不同种族和文化产生了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还可能引发冲突和误解。

在电影中,托尼和唐在旅行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和冲突,但最终他们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障碍。

五、电影《绿皮书》中的跨文化交际启示电影《绿皮书》告诉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摒弃刻板印象,尊重并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首先,我们要正视文化差异,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沟通,通过交流来消除误解和偏见。

最后,我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六、结论电影《绿皮书》通过生动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即人们对于他人和特定文化的固定、一概论的观念和认知方式。

这种刻板印象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来源于人们对他人和特定文化的了解不深,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认知和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判断和推测。

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所知的文化特征和经验来推测其他文化的行为和价值观。

媒体和社会对于其他文化的描述和呈现也加剧了刻板印象的形成。

媒体往往通过有限的信息和片面的报道来塑造某一文化的形象,这会让人们对该文化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固定的观念。

个人的经历和亲身接触也会影响对其他文化的印象。

如果个人在和某一文化的人交往中受到了负面的经历或者接触到了某些特殊人群,他们就会对这个文化产生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刻板印象往往是片面和武断的,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

这样的认知方式会导致交际者对对方的误解和误判,从而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由于刻板印象的存在,人们往往会对其他文化持有偏见和歧视。

这种偏见会让人们无法真正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导致交际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

刻板印象还会限制人们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了避免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交际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关于其他文化的信息和知识,了解其历史、社会背景和价值观。

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尊重的态度,不要轻易下结论和做出判断,尽量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观点。

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和互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其他文化,以消除误解和建立良好的关系。

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和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和习惯来加深对其的理解。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它会给交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减少和消除刻板印象,人们需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尊重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并通过积极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来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指的是在与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时,因心理上的刻板印象而导致的误解、偏见甚至歧视。

刻板印象的形成源于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思想内容包括来自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等方面。

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对沟通产生一定的影响,既影响判定他人行为的准确性,也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首先,刻板印象使人们难以理解其他文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因为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当我们用自己的标准来理解他人的行为时,就会产生一些误解。

例如,在英国,人们习惯于保持礼貌,所以当你向别人道谢时,他们会说“You are welcome”,但在中国,人们常常用“没关系”来回应道谢,如果你根据英国的礼仪回应,你可能会对中国人感到不友好。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理解差异,还要尊重文化差异,并尝试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背景而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其次,刻板印象会带来有害的歧视和偏见,这种歧视和偏见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失礼,甚至可能在某些时候导致冲突。

例如,在某些国家,女性被认为是弱者,无法与男性平等对待,如果在与女性跨文化交际中,用同样的标准来对待她们,就会被视为对她们的轻视和不尊重,这不仅违背了他们的文化背景,也违背了公平和道德原则。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避免用我们的文化标准来评价他人,并尊重他们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最后,我们要注意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以避免刻板印象可能存在的影响。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行为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的环境。

对于移民和国际商务交流等跨文化环境,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文化意识,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以减少文化冲突,加强合作效果。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背景不同,可能会产生一些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群体或文化的一种普遍的、简化的、片面的看法。

这种刻板印象往往是主观的、片面的、不客观的,容易导致误解和偏见,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如何消除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意识到刻板印象是不客观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肤色、服饰、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刻板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对文化背景的无知会导致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

我们需要意识到刻板印象是不客观的,应该尝试去了解对方所处的文化,以消除刻板印象。

要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培训和教育。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需要双方都具备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现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

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和传统,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同时也能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鼓励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

在跨文化交际中,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增进了解和尊重。

可以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国朋友来访,参加其他国家的文化节庆活动等。

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人们更真实地了解其他文化,减少刻板印象的产生。

要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观。

尊重是指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不妄下定论。

包容是指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不以己度人,不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于人。

通过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建立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关系。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和消除这种刻板印象。

通过意识到刻板印象的不客观性、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培训和教育、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开展多元文化的教育以及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关系。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社会中非常常见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刻板印象的现象,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对双方的交流和理解造成一定的困扰和障碍。

本文将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展开讨论,探讨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谓刻板印象,是指对于某一群体、文化或国家的一种过于简单、片面、固定化的看法和认知。

这种看法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容易导致误解和偏见。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出各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在对待时间上,一些国家的人们可能会认为其他国家的人总是迟到,而其实这只是因为不同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不同。

又比如在对待食物的方式上,一些国家的人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食物习惯产生偏见,认为其饮食方式有问题。

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那么,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没有足够的了解时,往往会以自己的经验和文化观念来对他人进行判断,这种片面的观点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是产生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或群体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传播出来的,这些形象可能存在夸大、片面的倾向,从而导致人们对其产生刻板印象。

个人经历和经验也会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

个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可能会导致对他人形成不同的看法和认知,从而产生刻板印象。

既然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呢?要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和认知其他文化,避免产生刻板印象。

要注重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只有通过真实的交流和互动,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从而避免产生刻板印象。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2024年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范文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刻板印象的误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事物产生误解和偏见。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往往能够反映出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

本文将以电影《绿皮书》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

二、跨文化交际与刻板印象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现象。

刻板印象则是指人们对某一文化或群体形成的固定、简化的观念和看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往往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影响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电影《绿皮书》中的跨文化元素与刻板印象电影《绿皮书》以真实的司机与音乐家之旅为背景,展示了美国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之间的交往涉及到不同种族、阶级和文化背景的碰撞与融合。

这其中,不乏刻板印象的体现。

四、电影中刻板印象的表现及分析1. 种族刻板印象: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的交往初期,双方都受到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影响。

白人司机对黑人持有固有的偏见和误解,而黑人音乐家也因种族歧视而感到困扰。

这些刻板印象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2. 文化刻板印象: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误解。

例如,在饮食、礼仪、价值观等方面,双方都存在着刻板印象和误解。

这些误解导致了沟通障碍和冲突的产生。

3. 阶级刻板印象:在电影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所处的社会阶级不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阶级刻板印象。

这种阶级差异使得双方在沟通和相处时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和矛盾。

五、电影《绿皮书》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电影《绿皮书》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跨文化交际中刻板印象的危害和影响。

这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摒弃刻板印象,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跨文化中的刻板印象的例子(一)

跨文化中的刻板印象的例子(一)

跨文化中的刻板印象的例子(一)跨文化中的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印象是我们对其他文化所持有的固定、片面化的看法。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源自于我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不足,或者是媒体对某一文化的误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跨文化刻板印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1. 国家饮食的刻板印象•意大利饮食只有披萨和面条•法国饮食只有葡萄酒和奶酪•日本饮食只有寿司和生鱼片这些刻板印象忽略了这些国家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意大利餐厅除了披萨和面条,还有各种传统的地方菜肴,如烩饭、海鲜等;法国饮食以奶油、奶酪和面点为特色,还有各种炖菜和甜点;日本传统餐厅提供各种烤肉、炸物和煮物,除了寿司和生鱼片。

2. 语言能力的刻板印象•亚洲人都擅长英语•欧洲人都会多国语言这些刻板印象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

尽管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在英语教育方面非常重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亚洲人都能流利地说英语。

同样地,欧洲人也有不懂外语的人,也有只会一种外语的人。

3. 礼貌与待客之道的刻板印象•日本人都很有礼貌•西方人都很开朗和友善这些刻板印象基于对西方和东方文化的一般化认识,往往过于简单化。

尽管日本文化注重礼仪和尊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日本人都是非常有礼貌的。

同样地,西方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社交规则和待客之道。

4. 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亚洲男性都很内敛•西方女性都很独立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源自于传统性别角色的不同。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亚洲男性和西方女性都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无法简单地归类为内敛或独立。

结论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往往带来误解和偏见。

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这些刻板印象,增强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只有通过真正的交流和体验,我们才能够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建立更加开放和平等的跨文化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发表时间:2018-07-30T11:26:55.1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赵秀[导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诚心诚意与人交往,却被人当成了区别对待的对象;有时自己与人交往时,也免不了将旧时的经验往别人身上套,结果却误解了对方,使其遭受伤害和委屈。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诚心诚意与人交往,却被人当成了区别对待的对象;有时自己与人交往时,也免不了将旧时的经验往别人身上套,结果却误解了对方,使其遭受伤害和委屈。

这种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而且还会破坏业已形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这些难堪和尴尬局面的形成,除了因不了解交际对象的背景而选择的交往方式方法不当外,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跨文化交际中,情况更为复杂。

人们面临的是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拥有与本民族文化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

如若处理不当,滥用我们的“刻板印象”,那么就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结果损失的将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面子问题,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跨文化;刻板印象;交往
关于刻板印象,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知识、信念和期望的概括。

第二,刻板印象可以是消极的,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

第三,刻板印象不应该总是被诋毁,因为它们通常有逻辑的和合理的根源,而且有时是理解他人的一种有益的认知工具。

第四,刻板印象不仅局限于感知,还会影响态度和行为。

第五,刻板印象是认为一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种刻板印象忽视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过分强调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第六,刻板印象是无意识的。

第七,虽然刻板印象通常来自间接经验,但直接经验在其形成中的作用不应被忽视。

第八,刻板印象根植于沟通的需要,并反过来在沟通中付诸实践。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关于刻板印象形成的理论。

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是从人际和群体间沟通的角度来解释的。

社会文化理论学派认为应该从群体间或社会维度而不是人际或个人维度研究刻板印象。

该学派强调刻板印象的获取和传播。

他们认为,刻板印象要么是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直接观察形成的,要么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间接的影响形成的。

该学派其他学者则认为刻板印象是通过观察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及其社会角色而获得的。

然而,其他一些实证研究证明,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刻板印象的形成,如社会地位和社会阶级;此外,如果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人们就会转向大众媒体。

因此,我们可以说,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观察的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学派为我们提供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这次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认为个人知识获取的各个部分与在社会交往、体验和外部媒体影响的背景下观察他人直接相关。

社会认知理论试图解释信息是如何获得、组织和储存的。

该学派指出每个人都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概括他们的特点,并试图预测他们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人的知觉”;在人知觉过程中概括的这些特征被塑造成一些模式,被称为“原型”;当后续信息被输入时,将与存储的原型进行比较。

此外,一些人认为第一印象是通过引入“主要效应”来解释刻板印象形成的:在刻板印象形成中,早期信息比后期信息起着更大的作用。

刻板印象是我们感知和体验周围世界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刻板印象不仅可以作为价值观、信仰和假设,还可以影响我们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

在之前的研究中,跨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人员认为刻板印象会阻碍跨文化交流,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刻板印象是消极的。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刻板印象已被一些知识分子视为一种更为神经化的现象,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刻板印象有助于跨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不管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刻板印象本身都是跨文化交际中选择态度和行为的重要而有力的依据。

刻板印象使得人们的互动更可预测,并有可能让人们感觉更放松、更自信。

一般来说,积极的刻板印象占刻板印象的很大一部分,它往往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出顺畅的交流,并带来一种良好的期待,从而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激起人们进一步联系对方的兴趣。

例如,如果人们事先知道对方非常重视个人隐私,他们就会避免谈论个人问题,比如年龄、身高和体重。

在预测功能的帮助下,刻板印象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效率。

每一事物都有其内在的二重性,跨文化交际中形成的刻板印象也是如此。

现在让我们通过引入偏见和歧视来讨论刻板印象的消极一面。

偏见是指对群体外的成员(通常针对个体成员)基于不利的刻板印象而形成的一种刻板态度,而歧视则是对偏见对象的一种有偏见的行为。

因此,消极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常常同时出现,它们是跨文化交流的绊脚石。

综上所述,错误的刻板印象和消极的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不利的作用。

消极的,错误的刻板印象会让人感到不安,并且会影响沟通的平顺性。

消极刻板印象会造成人们对他人有偏见的态度和歧视行为。

此外,错误的刻板印象,尤其是消极的刻板印象,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女性被认为不如男性,被认为是“家庭主妇”,在人类社会中,她们的能力和控制力都不强。

另一个例子,你可能听到中国人说,“那些日本人是怪人”。

这种带有偏见的谈话可能会对与所有日本人的积极互动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由群体外成员的刻板印象所产生的偏见是阻碍个体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偏见可能导致传播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煽动不必要的冲突。

总而言之,当刻板印象被赋予偏见时,一旦付诸实践,便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刻板印象在跨文化交流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

以往的研究错误地假设了刻板印象固有的危害。

如果刻板印象一直是破坏性的,那么它就不会存在。

它探索了刻板印象的积极属性,例如过程使沟通者感到轻松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态度和行为,这反过来可能导致更顺利和可预测的交互和进一步的联系。

相反,刻板印象的消极方面可以通过不断产生消极态度甚至歧视行为来阻碍跨文化交流的进程。

综上所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涉及到刻板印象形成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形成刻板印象与形成概念或将事物分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幸的是刻板印象乃一种僵化的类别。

而大众传播却能将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因此,只有开动自己的脑筋,对大众传播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加以区分,保留大众传播对跨文化交际起积极作用的一面,摒弃它对跨文化交际起消极作用的一面。

同时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全面、客观、发展、联系地看待不同的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既避免对对方造成伤害,又可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取得特定情势下的最佳交际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