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_石小闯

合集下载

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发布时间:2022-05-23T06:19:33.45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2月第3期作者:倪艮丹[导读]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传热效率高的换热设备。

由于结构紧凑倪艮丹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11400摘要: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传热效率高的换热设备。

由于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它还具有提高传热表面利用率,减少整个换热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换的优点。

板翅式换热器因其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工作量大,可靠性低。

下面本文讨论了如何优化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流量分配;理论模型;数值计算;结构优化1板翅式换热器结构概述自1930年Marston Excel Sior公司首次开发板式翅片换热器以来,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其传热效率高、适应性强、制造工艺复杂,国内外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优化设计、工艺改进和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板翅式换热器是最先进的换热设备之一,在我国,体积小,重量轻,高热效率,耐用性、适应性强的优点,设计成在传热管壳式换热器传热面积10倍以上的条件下,每单位体积的流体和传热面积相同,仅管壳式换热器的重量为15-20%,可用于各种介质(气体和气体,气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传热和相变凝结和蒸发,因为它的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原子能,导弹、车辆、船只(燃气轮机)、动力机械、机床、冶金、油冷却器制冷,而热能的利用,余热的回收利用,在较低的原材料成本和一些特殊用途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传统设计方法的板翅式换热器是首选,冷却介质的流动和换热面,然后假设几何尺寸进行多次试验,直到满足换热器的所有约束条件,称为试验误差。

换热器由该方法设计的质量通常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工作量很大,和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而非最优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翅片结构优化计算

翅片结构优化计算

翅片结构优化计算翅片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热元件,其结构的优化计算对于提高传热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翅片结构优化计算展开介绍,包括翅片的优化目标、优化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1.翅片结构优化目标翅片结构的优化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最大化传热效率:通过优化翅片的形状和尺寸,使得热量能够更加有效地从热源传递到冷却介质中,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2)最小化翅片材料的使用量:通过控制翅片的尺寸和间距等参数,降低翅片的材料消耗,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

(3)最小化流体阻力:在翅片结构的优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流体在翅片间的流动情况,通过优化翅片的形状和排列方式,降低流体的阻力,提高传热效率。

2.翅片结构优化方法为了实现翅片结构的优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得到不同翅片结构的传热效果,从而进行优化。

(2)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备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翅片样品,搭建相应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不同参数下的传热效果,进行优化。

(3)经验公式方法:根据已有的经验公式和实验数据,通过数学计算和拟合,得到定量的优化参数,进行翅片结构的优化设计。

3.翅片结构优化案例分析以汽车散热器中的翅片结构优化为例,介绍翅片的结构优化计算。

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汽车散热器中的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翅片的传热效果,例如传热系数、温度分布等。

然后,通过对比不同参数下的传热效果,选择出传热效果最好的翅片结构,例如传热系数最大、温度分布最均匀等。

接下来,通过经验公式方法,计算出最佳的翅片间距、翅片高度等参数,使得翅片的材料消耗最小,从而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

最后,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优化后的翅片结构的传热效果,通过实测数据和相应的统计分析,验证翅片结构的优化效果。

总结:通过翅片结构优化计算,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广泛应用于热交换领域,例如散热器、空调等。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0年第 29卷增刊 ·82·化工进展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司子辉,张燕,康一亭,欧顺冰(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摘要:利用 FLUENT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两种翅片(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与波纹翅片的表面流动性与传热性,得到不同风速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

表面传热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为 5%~10%,证明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不同时,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表面传热系数比波纹翅片表面传热系数高20%~28%,节约能耗,强化传热。

关键词:翅片;数值模拟;表面传热系数中图分类号:TB 657.5; TQ 0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6613(2010 S2–082– 05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 SI Zihui , ZHANG Yan, KANG Yiting, OU Shunbi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Sichuan , China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surfac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finned-tubes (wavy three symmetric holes fin surfaces and wavy fin surface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distributions of convection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obtained. The error of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ranges from 5% to 10%,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wavy three symmetric holes fin surfaces increase by 20%—28% compared to the wavy fin surfaces, thus saving energy and enhancing heat transfer.Key words: fin; numerical simulation;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翅片管式换热器应用广泛,其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板翅式换热器中新型微凸翅片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板翅式换热器中新型微凸翅片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试研究了三角波纹翅片和双尺度锯齿翅片的流动
分布,当流体流过微凸段时,一部分沿着微凸体的
与传热性能,研究发现,两种结构都能在保证压降
壁面流动,一部分 穿 过 微 凸 孔 与 相 邻 流 道 的 流 体
增高幅度很小的情况下实现传热强化.
混合,如图 1b 所示,起 到 了 流 动 边 界 层 破 坏 及 流
横向 流 动,从 而 导 致 流 动 不 均 匀 性 高、换 热 效 率
低.借鉴组合翅片的换热优势和平直翅片的低阻
特性,在 平 直 翅 片 的 壁 面 上 开 缝,冲 压 出 犁 型 微
图 3 仿真模型
凸,形成一种新型微凸翅片结构,如图 1a 所示,在
F
i
3 S
imu
l
a
t
i
onmod
e
l
g.
微凸体形成的局部横向流动来改善换热性能.翅
器的整体换热性能.
图 2 微凸翅片主要结构参数
F
i
2 Ma
i
ns
t
r
u
c
t
u
r
epa
r
ame
t
e
r
so
fmi
c
r
oc
onv
e
xf
i
n
g.
1.
2 微凸翅片结构性能分析
在 FLUENT 软件中对新型微凸翅片的换热性
能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建立图 3 所示的简化仿真
模型,包括入口面、出口面、周期对称面、上下隔板
板翅式换热器超 大 型 化 和 低 能 耗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挖掘翅片区域的 换 热 潜 能、提 高 换 热 效 率 成 为 了

基于遗传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_敖铁强

基于遗传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_敖铁强

2007年第4期 总第158期低 温 工 程CRYOGE N I CSNo 14 2007Sum N o 1158基于遗传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敖铁强 余建祖 高红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以板翅式换热器的质量为目标函数,以换热器芯体外形尺寸和冷热两侧翅片参数为优化变量,分别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和基本遗传算法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与原始数据相比,换热器的质量明显减小,同时证明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B6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516(2007)0420060205收稿日期:2007201212;修订日期:2007207219作者简介:敖铁强,男,28岁,硕士研究生。

O p ti m um design of p la te 2fi n hea t exchanger based on genetic a l gor ith mAo T ieqiang Yu Ji a nzu GaoH ongxia(School ofA eronau tic Sci en ce and Technol ogy ,Beiji ng Un i versit y ofAeron auti cs and A stronau tics ,Beiji ng 100083,Ch i na)Abstr act :A modified genetic a l g orithm and si m ple genetic a l g orit h m were used to opti m iz e t h e str uc 2ture size of p late 2fi n heat exchanger(PFHE ).A ccordi n g to diff erent requ ire ments of design ,t h e we i g h t of the PFHE could be taken as object(target)f unction by G A .The di m ensi o ns ofPF H E and the para meters of t w o sides .fi n s shou l d be opti m ized .Co mpared w ith the designed results ,it sho wed t h at the weight of PF H E opti m iz ed i n th i s work was reduced obvi o usly and the va li d ity and advan tage of the modified genetic a l g o 2rit h m was proved .Th is method was un i v ersal and cou l d be used f or dif ferent opti m um desi g n of PF H E .K ey w ords :plate 2fin heat exchanger ;genetic algorithm;opti m iz ed design1 引 言换热器是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占据了系统很大的质量和体积。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结构优化设计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导流结构优化设计

铝制 板 翅 式 换 热 器 具 有 体 积 小 、 量 轻 、 率 质 效 高、 适应 性强 等一 系列 优点 , 已在石 油 、 化工 、 气分 空 离、 制冷 空调 以及 航 天航 空 、 电子等 诸 多工业 领 域得 到越 来越 广 泛 的应 用 。 因此 , 对影 响 铝制 板 翅 式 换 热器 换热 性 能 的研 究 , 国内外 学者们 做 了大 量工 作 , 其 中就导 流 片结构 对板 翅式 换 热器 物流 分 配 的研 究
数 值 模 拟 软 件 F U N , 立 了板 翅 式 换 热 器设 计 时 常 采 用 的 4种 旁 进 式 导流 结 构 和 2种 顶 进 式 导 流 结 构 模 型 , L E T建 通
过 比较 分 析得 出 了导 流 性 能较 佳 的 结 构 , 为板 翅 式换 热 器 的 内部 结 构 优 化 提 供 了新 的 依 据 。 关 键 词 : 制 板 翅 式 换 热 器 ; 导 流 结 构 ; 优 化 设 计 ; 数 值 模 拟 铝
性 的影 响 。


图 1 旁 进 式 导 流 结 构
影 响很 大 , 通过 改 变 导 流 片 的 内部 结 构 可 有 效 地 改 善其 导流性 能 ; 用 C D技术 对导 流 片 内部 流 场 利 F
进行数 值 求解 , 取得 不 同结 构 情 况 下 导 流 片 导 流 性
Al m i u num a e fn e tEx h ng r Pl t - i H a c a e
W E a .in Z NG S uwe T NG P n W E h n qn QI N Y ng o I Xioxo g , HA h . n , A ig , N S u -ig , A i-u

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的热交换设备,具有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它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和夹在其间的金属翅片组成,通过板间流体与翅片的接触,实现热量的传递。

本文将对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择、传热机理和换热性能提升。

对于材料选择来说,板翅式换热器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铜、铝和不锈钢等。

针对传热机理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等手段,探索流体在板间和翅片上的传热方式和规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改进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和结构,如采用薄翅片、波纹状翅片等方式,以增加传热表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其次,板翅式换热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在工业生产领域,板翅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的设备冷却、热回收等过程中。

例如,在化工领域,板翅式换热器常被用于氨合成、制冷装置等工艺过程中的热交换。

此外,在能源领域,板翅式换热器也被广泛应用于锅炉余热回收、核电厂的冷却系统等领域。

此外,板翅式换热器还可以用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散热系统中,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板翅式换热器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紧凑的结构和高效的换热性能,板翅式换热器可以大大减少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的能耗和排放量。

例如,在电力行业,采用板翅式换热器可以实现烟气的余热回收,提高电站的热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板翅式换热器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废水的热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板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板翅式换热器的性能还有望继续提升。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板翅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热交换解决方案。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第3 9卷
第1 期




5 5
基 于粒 子 群 优 化 算 法 的板 翅 式换 热 器 优 化 设 计
严 巳杰 胡建 华 黄 炳 琼 奚 云
( . 一 索 特 传 动设 备 有 限公 司 ; . 西 柳 州 市 五顺 汽 车配 件 厂 ;. 西 大 学 ;. 通 市 申通 机 械 厂 ) 1三 2广 3广 4南
关 键 词 板 翅 式 换 热 器 粒 子 群 优 化 算 法 优 化 中图分类号 T 0 15 Q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0 4 2 1 ) 1 0 50 2 469 ( 0 2 0 - 5 -3 0
板翅 式 换 热 器 ( 下 简称 换 热 器 ) 为 一 种 以 作
高效 、 紧凑 且 轻 巧 的 的换 热设 备 , 已在 石 油 化工 、 航空 航天 及动 力 工 程 等领 域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其 尤 是板 翅式 换热 器作 为 飞机环 境控 制系 统 中的关 键
部件 , 占据 了系 统很 大 的重 量 和 体 积 。随 着 对 环
此外 , 在换 热器 的设 计 中还 应 满 足 热 平衡 方程 式
摘 要 以板 翅 式 换 热 器 的质 量 作 为 目标 函 数 , 以换 热 器 芯 体 外 形 尺 寸 和 翅 片参 数 作 为 优 化 变 量 , 用 采
粒 子 群 优 化 算 法 对 其 结 构 尺 寸 进 行 优 化 设 计 , 得 了换 热 器质 量 减轻 、 积 减 小 的 效 果 。 获 体
遗传 算法 对换 热 器 进 行 优 化 , 者 提 出 采 用 P O 笔 S
算法 对板 翅式 换 热 器 进行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 旨在 为 换热 器 的设计 提供 一种 新 的方法 和思 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 M. Mishra, P.K. Das, S. Sarangi. Second law based
参考文献
optimisation of crossflow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desig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pplied Thermal
[5]
表1 参数
换热器主要参数及性能要求 热则 (流体 a) 513 冷侧 (流体 b) 277
(23) 进口温度, T1 /k 进口压力, P1 /Pa 质量流量, m( kg / s ) 密度, (kg/m) 比热容, Cp(J/kgK)
1.00E+05 0.8962 1017.7 0.8196
石小闯: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4 结论 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板翅式换热器熵产数进行优化。 得到 如下结论: (1) 本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 建立熵产数与温度, 压力降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案。 (2)实例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对换热器的优化是 简单有效的,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换热器优化设计中。
优化一般采用的有人工智能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本文采用 了模拟退火算法对板翅式换热器的熵产数进行优化, 得到换 热器的最佳结构参数, 与遗传算法对比, 表明了该算法的有 效性。 1 热力学最优化的数学模型 根据 bejan 的研究, 两种流体的熵产 S 可以用温度和压 力来表示为:
(1)
其中,Ta,2,Pa,2 和b 的出
(9) 同样可得到换热器两边的换热面积为: (10) 所以,换热器的总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11)
Joshi 和 webb 给出计算换热系数所需的传热因子 j: j=0 .53(Re)
-0..5
其中,Re= 针对所给翅片的结构,水力直径 dh 计算为:
(14)
(如果 Re≤1500 ) j=0 .21(Re)-0。4 (如果 Re>1500)
(19)
(20) (21)
78
石小闯: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Ns
Ca C min Tb,1 Ra Pa [ln(1 (1 )) ln(1 )] C max Ca Ta,1 Cp, a Pa,1 Cb C min Ta,1 Rb Pb [ln(1 ( 1)) ln(1 )] C max Cb Tb,1 Cp, b Pb,1
[1] 刘敏姗, 李
娜, 董其伍. 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Engineering, 2009, 29: 2983-2989.
[J].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07, 44(6): 9-12.
(上接第 67 页)
4 4.1
锅炉喷嘴用耐热钢的生产工艺 冶炼 耐热钢一般在电弧炉或感应炉中熔炼。 质量要求高的往
(22)
当前工作的目标就是使熵产单元数最小。 而且, 考虑到 在最优化过程中约束作用, 采用罚函数来处理约束函数。 所 以,最终当前工作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 f(x)=Ns+ 2 算例 具体算例如下: 设计中的换热器为顺流气-空气换热器, 要求热量传递为 160KW,换热器的两侧都为气体流体,采用 熵产数为目标函数对换热器进行优化。 换热器的最大尺寸限 制在 1m 1m ,气体侧的流道数最大值为 10,两侧流体的 具体参数参考表一 。假定板翅式换热器的两侧的尺寸规 格,翅片形状是相同的。所以,目标函数的优化就是在给定 的热负荷下找到换热器最优的长度, 最优流道数, 最优翅片 参数。 下面是约束方程,规定了约束参数的上限,下限。
[2] -1 [1]
口温度和出口压力,考虑到换热器的效率,得出: (2)
dewitt 给出换热器的效率为:
生产实践
所以
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石小闯,吴吁生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石小闯: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在板翅式换热器热力学优化中,探索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在给定的传热量和给定的约束 条件下,以换热器的熵产数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器的长度,翅片数,流道数,翅片长度,翅片厚 度,翅片高度为优化变量。通过对遗传算法对比,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在换热器优化中同样具有有效性 与准确性,而且模拟退火算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不同结构和尺寸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模拟退火算法;熵产数
探讨。
参考文献
往采用真空精炼和炉外精炼工艺。 4.2 铸造 某些高合金耐热钢难以加工变形, 生产铸件不仅比轧材 合算, 而且铸件还有较高的持久强度。 所以在耐热钢中耐热 铸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铸造方法除采用砂型铸造外, 还可 用精密铸造工艺以获得表面光滑、 尺寸精确的产品。 对合成 氨和乙烯裂解用的高温炉管往往采用离心铸造的方法。 4.3 热处理 珠光体热强钢通常经正火或调质后使用; 马氏体耐热钢 用调质处理, 以稳定组织, 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 强度。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锅炉喷嘴用耐热钢也在随之 快速发展,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值得我们大力 [1] 丁 晖, 蔡春波, 古可成. 我国锅炉喷嘴用耐热钢的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式的高效换热器, 要比传统的
小于原来换热器单位换热量的熵产的方法。 传统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往往是在经验选择和多次验算 的基础上,或者是根据前人所得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的, 一般只要满足设定的换热性能和阻力要求, 即可采用所借鉴
[3] 参考的换热器形式和翅片类型 ,目前板翅式换热器的尺寸
2
1.00E+05 0.8296 1011.8 0.9385 218.2 0.6954 160
粘度, ( Ns / m ) 普朗特数, Pr 热量, Q ( KW )
241 0.6878
0.1 La 1 , 0.1 Lb 1 , 0.002 H 0.01, 100 n 1000 t 0.0002 l 0.01, , 0.0001 , 0.001 1 Na 10
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材料, 2004(10): 147-149. [2] 王守仁, 张景春, 王砚军. 铁铬镍铝双相耐热合金钢 的研制[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117-119. [3] 赵四勇, 周克崧, 叶英宁, 等. 锅炉燃烧器喷咀用含 N、 Nb、 RE 耐热钢的研究[J]. 机械工程材料, 2009(04): 184-186. [4] 陈付时. 耐热钢领域中的材料技术战略[J]. 上海钢研, 2004(01): 174-176. [5] 杨丽颖, 王守仁, 等. 影响铸造耐热合金抗氧化性的 因素分析[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3(03): 122-125.
(3)
同样考虑到两流体的压力降,得到两者的出口压力为:
(5) 这里,换热单元数(NTU)为:

因为换热器的两种流体不相混合,incropera 和
(4)
石小闯: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77
(7) (6) 考虑到传热系数,NTU 的等式简化为:
(8) 其中,Aff 是自由流动面积,就当前工作条件下所给板翅式换热器的几何尺寸,给出:
76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石小闯:熵产最小化在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2011 年 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提高 20% ~30%,成本降低 50% 左右 。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紧凑度可 、重量轻,而且适应范围广,可进行批量 达 1500~2500m ) 生产 。但是,紧凑式换热器的优异的热力性能是以高损耗 (压降) 为代价的, 所以换热器的优化需要考虑传热效率和 由于压降引起的能量消耗的平衡, 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熵产最小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熵产最小化法同时从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两个角度考 虑分析具体的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的方法, 通过将实际问题 建模表现出热力学上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和流体流动过程的 不可逆部分进而优化分析使强化换热器单位换热量的熵产
除了上述不等式约束外,还有一等式约束热负荷要求:
3
优化结果比较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与罚函数结合优化熵产数 Ns,初始
温度取 10000,步长为 0.01,温度下降系数为 0.9。优化结 果图见表 2。
Qh Q 0
表2 参数 遗传算法
[5]
优化结果与遗传算法计对比
La
0.994 0.893
Lb
0.887 0.865
79
[2] 石景祯, 崔晓钰, 胡忠霞. 板翅式换热器的多目标优 化设计[J]. 动力工程, 2005, 25: 643-647. [3] 谢公南, 王秋旺. 遗传算法在板翅式换热器尺寸优化 中的应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6(7): 53-55. [4] 谢 昇. 低压蒸汽管网的热力学优化[D]. 华东理工大
H
9.53 9.95
n
534.9 182.2
t
0.146 0.135
l
6.3 9.65
Na
8 9
Q
159.9 159.9
Ns
0.063332 0.063052
模拟退火算法
通过跟遗传算法的对比, 模拟退火算法计算的熵产数比 遗传小, 翅片长度的增大降低了翅片数目, 同时也降低了翅 片的厚度, 由于两边翅片参数的减小, 热流体的压降下降为 遗传算法的 77% ,冷流体压降为 72% ,表明在换热器优 化中模拟退火算法的有效性。
(12)
dh =
(15)
同时,shah 和 seculic 给出冷热流体由摩擦引起的压 (13) 力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