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遗产保护管理

合集下载

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大雁塔外文名Great Wild Goose Pagoda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慈恩寺内建筑年代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文保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誉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级别AAAAA级开放时间08:00—17:30 门票价格大慈恩寺50元/人,登塔30元/人著名景点大雁塔遗址公园,玄奘三藏院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目录1 历史沿革▪因寺建塔▪四次改建2 建筑格局▪建筑结构▪雁塔地宫3 文物遗存▪塔座▪塔身▪舍利▪贝叶经4 文物保护5 价值意义6 雁塔文化▪雁塔诗会▪雁塔题名7 轶事典故▪名称由来▪大雁塔与玄奘▪反清据点8 旅游信息历史沿革因寺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

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北魏道武帝时在此建净觉寺,隋文帝在净觉寺故址修建无漏寺,后废。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探究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探究

Tourism Overview 74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探究 卢嘉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西安为案例,首先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介绍西安的文化遗产概况,其次探讨西安文化遗产与保护利用现状,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保护与利用较为成功,最后提出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包括确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目标、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原则、加强规划、注重文化遗产的整合与开发、加大宣传推广与市场营销力度,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展示西安文化遗产的魅力,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西安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是当今社会两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日益关注,文化遗产成为各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1]。

然而,旅游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可能面临过度开发、商业化、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因此,以西安为例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策略,不仅有助于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2]。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文化遗产保护是对人类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研究的活动[3]。

文化遗产能够保留和展示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表达形式和传统习俗,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4],这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欣赏,推动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分析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经验,为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案例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

通过细致的规划设计和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该项目成功地将一片废弃区域转变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因素包括:精确的规划,注重景观与文化元素的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密切合作。

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同时也带动了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案例二: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更新项目。

通过对大雁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改造,该项目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因素包括:尊重历史文化,注重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协作,该项目成功地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案例三: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建设巨大的公园和温室,使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关键因素包括:科学规划和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以及有效的公众教育和参与。

该项目成功地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价值,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城市更新项目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其次,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此外,积极与当地社区、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并增加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成功率。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规划、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紧密合作。

大雁塔与唐代文化的传承

大雁塔与唐代文化的传承

大雁塔与唐代文化的传承大雁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是西安市的著名景点之一。

大雁塔建于唐朝,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唐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传承。

一、大雁塔的建筑风格特点大雁塔建于唐朝贞观十三年(公元652年),高达64.5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最高的砖塔之一,也是仿印度古塔而建的。

大雁塔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印度文化特色,如立体式的宝座、分层明晰的塔身、反映佛教故事的浮雕和壁画等,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二、大雁塔与唐代文化的传承1. 大雁塔的历史价值大雁塔是唐朝时期的建筑杰作,也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它的建造代表着唐朝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程。

同时,大雁塔还承载了魏征、唐玄宗等众多名人的历史足迹,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2. 大雁塔的文化内涵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也是一个开放的时期,大量的外来文化在此时引入中国。

大雁塔作为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一,融合了印度、波斯等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大雁塔上的浮雕和壁画,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内涵,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大雁塔的传承价值大雁塔建筑风格的影响远不止唐代,它在后来的建筑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比如,日本的法隆寺塔、韩国的大同江岸塔等,它们都受到了大雁塔的影响,并发扬了大雁塔所传承的文化。

三、大雁塔的现状和保护措施大雁塔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天灾,现已部分损毁,但仍然保留较为完整的建筑结构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雁塔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多次进行了修缮和保护。

目前,大雁塔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有着严格的保护措施。

四、结语作为唐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传承,大雁塔见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和文化的多样性。

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有现代价值,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好这样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发扬光大。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塔身倾斜
• 据记载,早在七百多 年前,外国传教士来 华时测量发现大雁塔 倾斜。陕西测绘部门 则自1985年开始进行 测量,其时大雁塔的 倾斜速度处于加快过 程中,到1996年左右 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 倾斜度达到1010.5毫 米,也就是一米多。
古塔为何倾斜
• 主要因素是当时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致使地基沉 降的缘故。 • 专家认为建筑物都有一个沉降现象,“十塔九斜” 也是一个历史沉降的结果。大雁塔保管所业务科 副科长孙琪说:“64.7米高的大雁塔整体是底 大尖小,其塔身重心偏离塔基中心不会太大,不 像圆柱形的比萨斜塔一样,塔身重心容易偏离, 而且会愈偏愈远。大雁塔最重要的就是其重心低, 不会出现愈偏愈远的情况。”

建筑特色
•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 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 基、塔身、塔刹组成。 全塔通高64.7米,塔基 高4.2米,南北长约 48.7米,东西长约45.7 米;塔身底层边长25.5 米,呈方锥形;塔煞高 4.87米。1、2两层有9 间,3、4两层有7间, 5、6、7、8层有五间, 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建筑风格
• 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乃 是一种新唐风建筑。大雁塔造型简洁, 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 可多得的杰作。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 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 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 摩苍穹 "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 整个建筑气魄宏大, 造型简洁稳重,比 例协调适度,格调 庄严古朴,是保存 比较完好的楼阁式 塔。在塔内可俯视 西安古城。 • 楼阁式砖塔采用磨 砖对缝,砖墙上显 示出棱柱,可以明 显分出墙壁开间, 是中国特有的传统 建筑艺术风格。
使用的主要材料

对陕西文旅发展的建议

对陕西文旅发展的建议

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为了促进陕西文旅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陕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应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2.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陕西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交通、酒店、景区设施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便利性。

3.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结合陕西的历史文化特点,开发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主题游、美食文化游、民俗体验游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4.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积极宣传陕西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5.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6.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陕西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

7.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相信陕西的文旅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陕西的魅力。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促进《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促进《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促进《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2•【字号】市政发[2012]115号•【施行日期】201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促进《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市政发〔2012〕1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今年3月至5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实施《文物保护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就切实促进《文物保护法》在我市的有效贯彻落实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加大《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力度(一)市司法局和相关部门要将《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文物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文物保护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各级文物部门要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拓宽宣传内容,突出宣传重点,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三)市文物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认真做好群众特别是大遗址保护区周边群众的普法工作,动员广大群众做文物保护的义务监督员,共同保护珍贵的文化遗存。

(四)各级文物、公安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开辟宣传专栏等措施,宣传文物保护重点工程、重要考古发现、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成果等,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严格实施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一)各级文物部门要及时向有关区县、开发区管委会告知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内容和工作任务,明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二)要通过编制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加强对文物保护区的管理。

在全市城乡建设中,要严格落实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西域记》、《西游记》
遗产管理
• 管理体系 • 管理范围 • 管理依据 • 管理执行情况
管理体系
• 大雁塔作为宗教文化产物,其管理体系也 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国务院
行政管理
陕西省人民政府
行政管理
西安市人民政府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框图
行政管理
国家文物局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业务指导
陕西省文物局
业务指导
面对问题
在保护、管理、宣传等工作不断进步的 同时,我们也面对许多突出问题。例如: 一层阴水线对塔本体的影响;节假日游客 量骤增的问题等。
监测内容
1.塔本体倾斜、不均匀 沉降监测 2.塔周围地下浅水层高度监测 3.塔一层阴水线高度监测 4.塔体结构地质雷达无损监测 5.塔周围异常震动监测 6.塔外立面实时影像监测 7.气象等其他监测
西安市文物局
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行政管理
大慈恩寺寺管会
行政管理
业务指导
大雁塔保管所
直接管理
大雁塔
管理范围
• 塔本体及塔基——大雁塔保管所 • 核心区(大慈恩寺以内)——大慈恩寺寺
管会 • 缓冲区——曲江新区、雁塔区政府
保护管理依据
大雁塔主要依据下表所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保护和管理,具体
涉及国际公约、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三个层面的有关文件。这些与遗产保
• 在近现代对塔的修复过程中,尽量采取原 材料,原工艺。
• 积极选取适用于大雁塔遗产保护方面的先 进材料,先进方法。
• 在妥善保护大雁塔的基础上,坚持最小干 预原则。
日常监测及安防措施
• 除必要的干预以外,应重视日常监测并保 证安防设施、巡查制度的有效。
监测内容
1.塔本体倾斜、不均匀 沉降监测 2.塔周围地下浅水层高度监测 3.塔一层阴水线高度监测 4.塔体结构地质雷达无损监测 5.塔周围异常震动监测 6.塔外立面实时影像监测 7.气象等其他监测
谢谢大家!
监测与反馈机制
避雷设施
灭火器材
烟感设备
监控设备
塔室内摄像头
寺院监控中心
保管所办公院监控中心
档案管理
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管理遗产相关档案资料。
遗产宣传体系
1.网站宣传 2.微信平台 3.塔内多媒体设备 4.传统媒体
微 信 平 台
多 媒 体 触 摸

遗产环境的和谐统一
遗产环境的和谐统一
保护工程
大雁塔遗产保存现状较好。但是针对 塔顶、塔檐等薄弱环节应采取必要养护措 施。
大雁近照
塔顶航拍
文物保护修缮程序
为有效规范遗产区文物和景观保护修缮工程,我们严格遵 循以下程序
1.
2.
3.
4. 5.
6. 建档
分析
环境
编制
审批
项目
评估
论证
评估
方案
流程
实施
验收
监测
塔顶养护工作
塔顶养护工作
对遗产的干预程度
遗 产 区 、 缓 冲 区 卫 星 影 像

3.价值特征
佛教建筑的典范
大雁塔是玄奘西行取经两通石碑 等附属文 物以及与 丝绸之路 相关的书 籍。
大 雁 塔 侧 影
“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 碑
西门楣刻画图“阿弥陀佛说法殿堂图”
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06年修正本)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大雁塔保护管理条例》
······
管理执行情况
大雁塔的管理执行涵盖国家级至地方各 级政府及文物管理行政部门,分别从行政 管理、专业技术指导、部门协调等方面构 建了一套以各级文物机构为主体,多部门 协调的管理执行框架,并设有专门管理机 构—大雁塔保管所。
护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是大雁塔得以有效保护的基础。
国际公约
中国法律法规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奈良真实性文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 制要求》
······
······
大雁塔遗产保护管理
目录
• 遗产简介 • 管理体系 • 保护措施 • 监测体系 • 遗产宣传 • 对文本的补充说明及结语
遗产简介
1.地理位置:大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市区南郊的大慈恩寺内,现属西安市雁 塔区管辖。其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4°13ˊ11〞,东经108 °57ˊ34〞。
2.年代、规模: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 距今已有1361年,是为保存玄奘法师经丝 绸之路由印度带回的经卷、佛像而建的佛 塔。遗产核心区面积为5.33公顷,缓冲区 面积为354.32公顷,大雁塔及其所依托的 环境规划面积共计359.65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