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抗性淀粉营养特性及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学功能作一介绍 。 1 抗性淀粉 的分类 抗性淀粉 至今 尚无 化学上 的精 确分类 , 目前 大多
可降低 糖尿病 、 直肠癌 、 结 肥胖等 慢性病 的发病 风险 ,
此现象引起 了营养学家 、医学家和食 品工作 者的广泛 关 注 。 S 健 康 者小 肠 中不 吸收 的淀 粉 及其 降解 产 R是
Th t ii n ICha a t rsisa d oo ia e Nu rto a r c e itc n Bil g c lFun to s o ssa a c c i n fRe it ntSt r h GUO Xi - a TANG n y n ,L U -y ,GOU n -h a , ANG e u ln , Re - o g I Da u Xi g u W W i'
d g sin a d e trt elr eb we nn r lh ma s ie to n n e a g o li o ma u n ,wh r sfr e td t h r- h i at c d . c n h e eRS i em n e os ot c an ftya i s Re e t
( . ih a e a oa r f a rc sig C e g uU iest, h n d 1 1 6, ih a , hn ; . a ut f 1 Sc u nK yL b rt yo Me t o es , h n d nv ri C e g u6 0 0 Sc u n C ia 2 F c l o o P n y y
b oo ia u ci n fRS a d p si l e h n s s RS man an t e h at y e vr n n flr e b we , ilg c lf n to so n o sb e m c a im : i ti h e lh n i me to ag o l o r d c h p dc n e tain a d gu o ec n e tai ni lo e u et el i o c n rto n l c s o c n r t nb o d,a di r v h pa eo n r l l me t n i o n mp o et eu tk fmi ea e n e i
小麦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小麦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主要阐述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制备工艺和遗传特性的研究现状,最后简介其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抗性淀粉、RS31983 年,英国生理学家 Hans Englyst 首先将一部分在人体肠胃中不被淀粉酶消化的淀粉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 RS)[1]。
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具有提供能量,降低食物热效应[2],调节、保护小肠, 防止糖尿病和脂肪堆积以及促进锌、钙、镁离子的吸收[3]等功能, 因此 RS 已成为近年来碳水化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抗性淀粉是一种无异味、持水性低、多孔性白色粉末,抗性淀粉至今尚无化学上精确分类,目前大多根据淀粉来源和人体试验结果,将抗性淀粉分为4种类型:RS1(物理包埋淀粉)、RS2(抗性淀粉颗粒)、RS3(回生淀粉)、(化学改性淀粉),其中 RS3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一种。
RS3是指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或储存过程中部分重结晶,由于结晶区的出现,阻止淀粉酶靠近结晶区域的葡萄糖苷键,并阻止淀粉酶活性基团中的结合部位与淀粉分子结合,造成不能完全被淀粉酶作用而产生抗酶解性。
小麦是当今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小麦深加工的发展,小麦淀粉工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由于小麦淀粉加工适应性差,其在实际领域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
因此选择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开发抗性淀粉产品,具有理论和实际上的重大意义。
一、小麦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小麦抗性淀粉的数均分子量为3198,重均分子量为7291,抗性淀粉形成过程中,其分子结构特征没有变化[4]。
Behall 等[5]对 RS 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 RS 为白色无异味的多孔性粉末,平均聚合度在 30-200 之间,在 100-165℃之间直链淀粉晶体熔融,产生吸热反应;耐热性高,持水性低,含热量低。
X-衍射表明, RS 在空间上形成双螺旋结构,分离的 RS 的衍射图谱显示其为 B 型晶体结构[6]。
荞麦淀粉的研究进展

荞麦淀粉的研究进展荞麦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淀粉是其重要的加工品质指标。
本文简要介绍了荞麦籽粒中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抗性淀粉、淀粉的理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标签:荞麦;淀粉;抗性淀粉;理化特性荞麦(Buckwheat)又名花荞、乌麦、三角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的荞麦主要有2个栽培种:甜荞(F.esculentum)和苦荞(F. tataricum)。
荞麦籽粒中因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D-手性肌醇、活性蛋白及活性多肽等,而具有显著的“三降”功能,还有预防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
荞麦贮存蛋白质组分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营养蛋白,可为人类提供全面营养。
荞麦是一种极富保健功能的双子叶类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1. 荞麦籽粒的总淀粉淀粉是衡量荞麦加工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其理化特性对荞麦制品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还可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增稠剂、增粘剂等,对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显著的影响。
荞麦作为蓼科作物,与一般谷物在植物学上属于不同种属,但其种子类似谷物的淀粉胚乳。
淀粉是荞麦籽粒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荞麦籽粒间淀粉含量有明显差异[1]。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荞麦粉的总淀粉含量为67.8%-80.7%[2],此含量与大多数谷物籽粒中的淀粉含量相似。
淀粉作为主要的功能物质在胚乳中积累,在种子发芽过程中逐渐被水解。
2. 荞麦籽粒的直链和支链淀粉Li等(1997)[3]研究报道了6个中国荞麦品种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为21.5%-25.7%。
钱建亚等(2000)[4]分析了五个不同来源的荞麦品种,发现直链淀粉的含量为21.3-26.4%。
张国权等(2009)[5]以4个陕西省主栽甜荞品种和引进甜荞品种榆荞1号、榆荞2号、日本秋播荞麦和甘肃红花荞为材料,结果发现4个甜荞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5.82-32.67%。
RS3型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RS3型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曹策(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抗性淀粉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焦点。
抗性淀粉是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无法被人体的胃和小肠吸收,而可以在大肠中被菌群发酵成短链脂肪酸间接被人体吸收的一种淀粉。
抗性淀粉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RS3型抗性淀粉具有饱腹感强、消化率低、血糖生成指数低等优势,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制备RS3型抗性淀粉的主要方法包括热处理法、酸法、酶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等。
本文综述了RS3型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为RS3抗性淀粉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RS3型抗性淀粉;制备方法;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料中图分类号TS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9-0100-06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RS3type resistant starch and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CAO Ce(College of Forestry,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650224,China)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focus on healthy eating,resistant starch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ood industry.Resistant starch is a type of starch that cannot be absorbed by the human stomach and small intestine under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but can be fermented into short-chain fatty acids by gut bacteria in the large intestine and indirectly absorbed by the body.Resistant st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among which RS3resistant star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atiety,low digestion rate and low glycemic index,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The main methods for preparing RS3resistant starch include heat treatment,acid method, enzymatic method,microwave method and ultrasonic method,etc.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RS3resistant starch in the food industry,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S3resistant starch foods.Keywords RS3type resistant starch;preparation methods;food additives;food ingredients淀粉是由单一类型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植物中,具有产量高、无毒、生物兼容性好等优点。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16736/41-1434/ts.2022.16.016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lour Products◎ 陈燕芳1,2,3,别平平1,2,3,梁逸超1,2,3,张子倩1,2,3,王家敏1,4,高家律1,4(1.广东海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2.江苏天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3.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511;4.佛山市国创生物发酵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广东 佛山 528000)CHEN Yanfang1,2,3, BIE Pingping1,2,3, LIANG Yichao1,2,3, ZHANG Ziqian1,2,3, WANG Jiamin1,4, GAO Jialü1,4(1.Gugangdong Haitia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528000, China;2.Jiangsu Tianj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Suqian 223800, China;3.Foshan Haitian (Gaoming) flavoring & Food Co., Ltd., Foshan 528511, China;4. Foshan Guochuang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Foo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shan 528000, China)摘 要:抗性淀粉是一类不被正常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摄入后不会导致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胃蠕动和减少炎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抗性淀粉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研究

抗性淀粉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研究
邬应龙;王瑶
【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3
【摘要】综述了抗性淀粉(RS, resistant starch)的结构研究进展.现有的研究表明,RS2属于B型结晶,糊化后成为B和B型的混合物;RS3由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或储存过程中缓慢地重新结晶而形成,描述RS3结晶结构的模型有束状模型和层状模型.天然淀粉糊化后,在低温下老化处理形成B型结晶,在高温下老化则形成混合型结晶或形成A型结晶;RS4为化学变性淀粉,其大量衍生基团的存在在空间上防碍了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
【总页数】10页(P63-72)
【作者】邬应龙;王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雅安625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J], 连喜军;李建颖;王吰
2.苦荞抗性淀粉对糖尿病小鼠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J], 周一鸣;李保国;崔琳琳;周小理;刘宁
3.抗性淀粉制备、生理功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J], 付蕾;田纪春
4.抗性淀粉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闫国森;郑环宇;孙美馨;丁阳月;张志华;许慧;陈昊
5.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J], 李敏;杨晓光;朴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丝生产中抗性淀粉生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摘
要 :针对 " 3前我国消费者对粉丝存在 的消费误 区,综述了抗性 淀粉的生理功能、影响抗性淀粉生成的因素, -
结合 粉 丝 的 生产 工 艺 ,分 析 了与抗 性 淀粉 生成 紧密相 关 的粉 丝加 工 工 艺。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影响 因素;粉 丝生产工艺 粉丝的历史悠久 ,全 国各地均有生产销售 ,利用淀 粉加工粉丝在 我 国至少 有 1 4 0 0年 的历史。绿 豆淀粉 、 甘薯淀粉 、豌豆淀粉 、马铃薯淀粉等均是传统加 工粉丝 的原料 ,其 中以绿豆淀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龙 口粉丝 以 其优 良的品质而名誉 国 内外 ,其丝条匀 细 、纯净 光亮 、 整齐柔韧 、洁 白透 明,烹调 时入 水 即软 ,久煮 不碎 不 糊 ,吃起来清嫩适 口、爽滑耐嚼 、风味独特 ,有 “ 粉丝 ( R S ) 。1 9 9 2年 F A O根据 “ 欧洲 抗性 淀粉 研究 协 作 网 ( E U R E S . T A) ”和 E n g l y s t 的研究 ,将抗性淀粉的定义为 在正常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 ,它具
抗性淀粉在肠 道 内经微 生物发 酵后 产生 短链脂 肪
酸 ,降低肠 道 p H值 ,偏酸 性 的肠 道 环境可 以促进 钙 、 镁等矿物质的溶解 ,易被人体上皮 细胞吸收。
2 影响抗性淀粉 生成的因素
抗性淀粉具有 良好 的生理功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食
品添加剂已被人们进行广泛而深入 的研究 ,制备抗性 淀
现 有 的关 于抗 性 淀 粉 的研 究 报道 中 ,提 出通 过 改 进 粉 丝
抗性 淀 粉在 大肠 中被微 生 物利 用 进 行发 酵 或 部 分发
酵 ,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 ,它具有促进结 肠健康 、减 少肠黏膜 细胞 的增 殖 、抑制 肿瘤 细胞 的作 用 ,进而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 。 1 . 5 防止脂肪堆积 。有效控制体重 L o p e z H W 等 研究用抗性淀粉替代膳食 中部分碳
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研究

401) 076
要: 该文综 述抗性 淀粉 生理 功能及研 究进展 ,介 绍抗 性 淀粉对人 体 健康 特殊 功能 ,如控 制体
S ud n p so o ia un to so e it n t r h t y o hy i l g c l f c i n fr ssa tsa c
中图分类号 : S 0.+ T 21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o8 5 82 0 )4 0 7 3 10 —9 7 (o7 0 一o 1 —0
2 0世纪 8 0年代 以前 ,人们 曾认为淀粉 和简单糖 样 , 以相 同速率被 人体 所吸 收 , 餐后 血糖应 答 都 对 影响也 一致 。抗性淀粉 ( s t tm c , S 提 出使研 r ia rh R ) e sn s 究者逐 步认 识到, 受化学结构 、 物理 性质、 加工方 式等 影 响,有一部 分淀粉 不能 在健 康人体 小肠 内正常 消 化, 显示不 同淀粉 因代 谢方 式不 同 , 能对餐 后血 糖 可 应答 、 岛素分泌影响不 同。抗性淀粉 由于其结 晶性 胰 质不 同于普通淀粉 而具备特殊性质 , 一种极具 生理 是 功能 潜力 、 有 良好食 品加工 特征 , 可用 于制造 高 具 且 品质食品的成分 , 具有广泛应用 前景。 1抗性淀粉定义与分类 最初人们是 在测 定不溶 性膳 食纤维 时发 现淀 粉 不可消化性 , n l t Eg s y …是最 早将这一部分 淀粉命名 为 抗性淀粉。19 9 3年将抗性淀 粉定义为“ 不能在健康 正 常人小肠 中消化吸 收淀粉 及其降解物 ” 。从食 品工 艺 学和食 品营养化学角 度看, 影响淀粉在小肠 内消化 吸 收因素很 多 , 如淀 粉糊 化和老 化程 度 、 粉颗粒 大小 淀 和形 态、 其它膳食成分影响等。且不 同年龄、 不同生理 状况乃 至不同 生活环境 正常人 的淀 粉消 化能力 也有 差异 , 故对抗性淀 粉定义 还需 进一步研 究 , 将测试 需 条件具体化 。 食物中存在抗性淀粉 大致 可分为三类 : 理包埋 物 淀 粉 (h s ay apds r , S ) 要存 在于 完整 P yi l t p e a h R 1 主 c lr tc 或部分研磨 谷粒 、 豆粒 之 中; 抗性淀 粉颗 粒 ( eiat R st sn s r al , S )指未经糊化生淀粉粒和未成熟淀 t c g ue R 2 ahr s 粉粒 , 常存在于生马铃薯 、 生豌豆、 绿香蕉中; 老化淀粉 ( e ordds rh R 3 指糊 化后淀粉在冷却或储存 R t g e c , S ) r a a t 过程 中部分 重结晶 , 常存在 于冷米饭、 冷面包 、 炸土 油 豆片 中。 S R 4为改性淀粉 ( et t c , S )常指种 R c  ̄s rh R 4 , i a 植过 程 中, 因改造 引起淀 粉分 子结构 变化 , 粘大 基 如 米 。不 同加工方 式处理的淀粉 , 中抗性淀粉 有时相 其 差很大 。如 表 1 示: [所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丁酸的健康促进作用
抗性淀粉的酶抗性使得它在
万方数据
第5期
李敏,等.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64l
小肠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被小肠消化吸收,大部分进入大 肠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机制有很多,目前认为膳食中的抗性淀粉比膳食纤维在防止 结肠癌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有效。第三,丁酸能发挥抗炎症作 用,预防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n“。研究发现丁酸是通过抑制 炎症转录因子NhB的激活从而降低炎症因子TNFa、IL-lfl等 来发挥抗炎症作用n“。第四,丁酸能发挥抗腹泻作用。尽管 这种调节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SCFA尤其是丁酸一直 被人们认为是结肠中调节水钠吸收的重要调节因子,胞膜离 子交换蛋白Na+.H+交换泵(Na+-H+exchanger,NHE)是存在 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一种跨膜蛋白,该蛋白涉及细胞的多种功 能,包括调节细胞内pH值、细胞体积的控制以及离子转运 等,它以胞内一个H+,胞外一个Na+进行等分子比例地电中 性转运。肠细胞的顶膜或刷状缘上有两种NHE蛋白:NHE2 和NHE3。研究发现ScFA能诱导NHE3的表达,从而提高结 肠粘膜上皮细胞对Na+的吸收¨“,继而增加水的吸收,因此 SCFA具有抗腹泻的功能。 2.1.2抗性淀粉能改变大肠内肠道菌群的构成抗性淀粉 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益生元,它能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和 繁殖,动物实验表明抗性淀粉(骼2)能使结肠益生菌如乳酸菌
过物理或化学变性(如
1抗性淀粉的分类
抗性淀粉存在于所有含有淀粉的食物中,但是它的含量 取决于淀粉类型、食物加工方式、食用前如何储存、烹饪方法 等。根据抗性淀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为4类…:
乙醚、酯类、磷酸盐等化学试剂)以及基因改造后,由于淀 粉分子结构的改变以及一些化学官能团的引人而产生的抗酶 解淀粉部分。RS4包括4个亚类,这些亚类的区分取决于体 外分析RS4的方法如膳食纤维分析法、抗性淀粉分析法,以及
中的咀嚼作用能改变食物中RSl的含量。 as2(resistant starch granules,抗性淀粉颗粒):这类淀粉具
4类抗性淀粉中,RS2和RS3的生理作用是人们研究的重 点,基于RS2和RS3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抗性淀粉如同膳食 纤维一样,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抗性淀粉 的制备、抗性淀粉来源的食品包括生产高抗性淀粉的转基因 食品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和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热点。4类抗 性淀粉虽然都具备酶抗性但是并不表示它们都具有相似的生 理功能,任何抗性淀粉来源的功能食品,尤其是转基因食品都 必须进行全面的临床和营养学评估以确保它的安全性和营养 质量。
摘要:抗性淀粉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它在血糖、血脂以及肠道代谢中发挥了 积极的健康促进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性淀粉碳水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R151.2 Q483
生理功能膳食纤维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RS4是否具有水溶性。
骼l(physically
trapped
starch,物理包埋淀粉):这种类型的
淀粉本身并不具有淀粉酶抗性,只是由于淀粉颗粒位于谷粒、 种子或块茎上植物细胞壁中,这种物理性的屏障作用使其在 消化过程中不能接触淀粉酶从而不被分解,一般为较大的淀 粉颗粒,如没有研磨或粗研磨的谷类。食物的精加工和饮食
有天然酶抗性是由于淀粉颗粒具有特殊的结构或晶体构象, 但是这种天然淀粉颗粒抵抗酶解的作用可以由于食物的加工 手段而发生改变,但是高直链的玉米淀粉例外,因为它在很多 食物的加工过程中能保持其淀粉颗粒的构象从而保持它的酶
2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07CBl09200) 作者简介:李敏,女,博士生 2.1抗性淀粉对大肠健康的影响
Xiaoguang,PIAO Jianhua CDC,Beijins
100050,China
LI
Min,YANG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China
Abstract:Resistant starch
is
defined
as
the sum of starch and pmduct8 of starch degradation
acid,sCFA),并产生
COs、cI-t,和H:,SCFA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 戊酸、己酸和异己酸等,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最高,是肠 道中主要的SCFA。其中丁酸是SCFA中对大肠健康影响最为 突出的SCFA。它的健康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丁
酸是结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乙酸、丙酸和丁酸虽然
都能被结肠粘膜吸收,但是优先转运的是丁酸,它是结肠粘膜 细胞优先摄取的能量。大肠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平均摩尔 比60:25:10,然而这个比例并不是恒定不变,随着细菌发酵底 物的不同而变化。此外,并非只要在小肠内不消化的碳水化 合物进入大肠发酵后都能引起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的增长, 丹麦学者HEDEMANN等用生马铃薯(BS2)喂养断乳小型猪 后,总SCFA含量和丁酸含量明显增加,但是乙酸含量是减少 的心J,这与抗性淀粉的来源不同有关。结肠细菌产生的丁酸 中大约95%能迅速被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利用所以血液中通 常检测不到丁酸。丁酸的利用障碍可能会导致结肠炎, AHMAD等发现给小鼠灌胃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DS)可 以诱导小鼠结肠炎。因为DS能抑制丁酸氧化,从而阻碍丁酸 对结肠粘膜提供能量口】。第二,丁酸能抑制结肠和直肠上皮 细胞过度增生和转化,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H1。细胞过 度增生是癌症的早期变化,结直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有导致 结直肠癌的危险。组蛋白被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的改 变,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修饰 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其中组蛋白乙 酰化尤为重要。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on
not
ab{mrbed
in
the 8man
intestine of healthy individuals.It has healthy effect introduces the advances
on
blood Sincose,blood lipid and intestinal metabolism.This article
resistan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starch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resistant starch,carbohydrate,physiological function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是 科研人员对膳食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时,在不溶性膳食纤维中 发现的淀粉成分。1992年世界粮农组织FAO根据Englys和 欧洲抗性淀粉协会(European
RS4(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化学改性淀粉):主要指通
starch,EuRE趼A)的建议将抗性淀粉定义为:不被健康人体小 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在 肠道代谢、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有益的健康作 用,能降低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大肠癌、肥胖等)的发病风 险,本文就目前对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第37卷第5期
640
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V01.37 Sep.
No.5 2008
2008年9月
文章编号:1000.8020(2008)05—0640-04
・综述・
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李敏综述杨晓光
朴建华审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
(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决定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多种
(Lactobacillua)、链球菌(Streptococcua)、双歧杆菌(Bif池bacteria)
数量增加,而使肠球菌(Enterobacteri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数量降低n 5’”]。此外,SCFA的产生能降低肠腔内pH值, 结肠中一些腐生菌在较高的pH环境下异常活跃,易产生致 癌物质,肠道pH值的降低有利于抑制腐生菌的生长。 2.2抗性淀粉对血糖的影响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eemic index,GI)是用以衡量某种食 物或某种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一个指标。它是指餐后 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 面积之比。一般认为,GI<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GI>75的 食物为高GI食物,GI在55—75之间的食物为中等GI的食 物。高GI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迅速 进入血液引起血糖峰值高;而低GI食物则相反。高GI膳食 使机体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由于抗性淀粉在小肠内 只有少部分能消化,大部分进入大肠里发酵,因此抗性淀粉引 起餐后血糖的波动较小,属于低GI碳水化合物,人们对抗性 淀粉和糖尿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认为长期摄入含 有抗性淀粉的食物能够降低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子包括降低 血糖、胰岛素水平,改善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以及超重个体餐 后血糖状况“钆圳。国内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抗性淀粉能 够预防高糖饲料诱发的大鼠葡萄糖耐量异常汹J、并改善高脂 饲料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状况怛“。但是抗性淀粉在降 血糖方面毕竟不能等同于药物,它在改善链脲霉素诱导的Ⅱ 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方面作用不明显m1,这可能是 由于链脲霉素要损伤大鼠胰腺因此它所诱导的Ⅱ型糖尿病大 鼠的病情要比仅仅由膳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病情重,因此 仅依靠添加抗性淀粉改善大鼠血糖状况的作用有限。据调查 抗性淀粉每天最少摄入量约为59,若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 能需要每天摄入79以上∞1。 2.3抗性淀粉对脂类代谢的影响 研究发现抗性淀粉能降低肝脏和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含量Ⅲ搿],并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状况噶J。抗性淀粉 降低血胆固醇的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多数认为抗性淀粉能 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与它增加粪便中类固醇的排泄有关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