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论文:浅谈建筑光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技术概论论文:浅谈建筑光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技术概论论文:浅谈建筑光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光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建筑光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中自然光和

人工照明等共同构成的光环境的设计和控制,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使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间体验。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体工学、心理因素、和环境问题。着眼于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从感觉、知觉、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出发,探讨建筑光环境和心理原理之间的关系,为建筑设计和改进光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简介、与光环境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建筑光环境设计实例分析、总结。

关键词:建筑光环境光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视觉心理学空间氛围

1简介

勒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建筑是体块在光影中巧妙、适当和有意味的变化。”没有光线,就没有建筑。建筑光环境是建筑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而眼睛又是对光线格外敏感的人体器官,因而,心理学中有关视觉和知觉的理论将对建筑光环境设计及其所创造的空间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即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具体分析的。

2与光环境相关的心理学原理

2.l心理学中有关视觉和知觉的概念和特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中有关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动觉、平衡觉等。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属性、各个部分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与建筑光环境直接相关的人类感觉是视觉,视觉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有80%来自于视觉。人类视觉有许多基本特性和现象,例如明度、颜色、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因素等。明度和颜色比较容易理解,而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因素则是指的视觉对比、边界突出、马赫带、视敏度和视锐度等。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如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等。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中国水墨画中夜晚天空明亮的月亮是马赫带现象的典型例子,黑暗的夜空使得空白处的月亮显得更加皎洁、明亮。

a -明暗对比; b-颜色对比;c -马赫带; d -水墨画引起的马赫带现象

图1视觉的空间因素

虽然视觉是建筑光环境中所涉及的直接感觉,但是,建筑光环境带给人们的并不只是简

单的视觉感觉。它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对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外部信息进行头脑加工综合解释的结果。实际上,这就是人类的知觉。在知觉理论中,有关空间知觉的理论与建筑学联系较为紧密,其中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以及方位定向与空间定向等。在心理学中,许多学者认为对性状的识别开始于对某物原始特征的分析和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同时,图形组成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方向和简单性等。

a-良好连续性和封闭性原则;b-对称性原则;c-接近性原则

图2 图形组成原则

2.2视觉中的心理学

在设计和艺术领域,首要的问题之一是空间问题。那么一个意象空间是如何构成并被感知的呢?这就涉及心理学中形与背景的关系问题。在雕塑和建筑中,空间在空间的虚实中被把握。而这种虚实关系便是通过光与色彩来表现的。通过对光的知觉及对色彩差异的分辨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效应。法国学者玛丽-诺斯·博丹内在其视觉心理学一文中这样描述:“人们在幼年时就开始将光和阴影作为两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对立实在物来体验,它并不能独自创造出空间的形状和线条,但是它却使得事物变得可以被看见。”如果没有明暗的分布,空间结构便不会呈现出来。无论光是否造成了立体感、深度感和不透明等效果,无论它是否传达出精神性,其功能总是在编织、营造一种视觉样式。在艺术史的进程中,为了创造出一种逼真的空间。艺术似乎在尝试物体上日光和人造光分布的更逼真反映。光源不再被看作为观察到的事实,而是被视为有规律的创造。建筑作为创造艺术的一种,其内部光环境的设计具有同样的特性。在建筑空间中,光不再是照亮物体使之呈现的东西,而是与事物本身同一的东西。即使是最细的线条,都变成了光的刺激,变成了一种表现形式。光成为观察者的存在方式,他远离某种物理模式,人们通过空间中的光而发现自己的眼睛才是发光物体的终极源泉,就像找到了建筑空间的意义之本源一样。

3建筑光环境设计实例分析

建筑光环境包括建筑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大类。建筑自然光环境是指通过建筑空间、形体上的开口,将自然光引入建筑物内部从而形成的光环境;建筑人工光环境则是指建筑物内部经由照明设计而形成的光环境。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建筑光环境设计涉及了建筑空间的一些基本要素,以建筑自然光设计为例,自然光通过建筑上的各种开口进入室内,营造出室内自然光环境。然而,从本质上而言,建筑形体上的开口(如门、窗、洞口、天花等)实际上具备了建筑空间中的一些原始特性,例如,点、线、面、角度和朝向等。这些原始特性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可以从心理学知觉理论空间知觉的基本原理中得到启发。下面,通过一些实例,对建筑光环境进分析、讨论。

3.l建筑自然光环境空间开口和光线

在一个空间场景中,光线对空间知觉的影响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光源作为空间感知的调节器来研究它的空间特性,从而深入理解空间、开口和光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中,将讨论重点放在空间内部而不是外部,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在不同的空间开口中,内部空间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自然光可以从建筑的任何一个部位进入建筑内部,我们对一个空间的感受会随着光线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将以建筑室内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和屋面顶棚等构件围合成的,墙面和顶棚之间形成的空隙,或者墙面及顶棚上的开口将光线引入室内。因此,开口的方式、构成室内各个面的具体材料和色彩,以及光线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颜色,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各种不同的空间体验。除此之外,上述三个基本元素其排列和设计方式基本遵从空间知觉理论中相关原则。

a-罗马万神庙;b-某建筑走廊空间;c-小筱宅,安藤忠雄;d-六甲山教堂,安藤忠雄

图3 建筑的自然光环境

如图3a所示,阳光透过罗马万神庙穹顶的开口在墙上投射出一个明亮的圆形,在这里,光线和阴影具有形状的特征,这个形状是空间、开口和光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图3b~3d中,建筑物墙面上的开口将阳光引入了室内空间,我们可以将这些开口视为建筑空间中的点、线、面在设计手法上充分考虑了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线条方向和简单性的知觉特性原则,在墙面上设计连续的圆形或者长方形开口,光线从缝隙中倾泻而入,空间仿佛是为了一个序列而生。通过一个又一个重复交错的光影,空间似乎有了一股灵动的气息和脉动的生命。在这里,光与空间、建筑、材料融为一体,成为同一种事物,人们在这种统一体中感受到空间的本原。黑暗的存在使光更加珍贵,但黑暗没有空间,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即使一间需要黑暗的房间,也要有一丝的光线来知道它有多暗。事实上,设计室内空间的光,就是在思考黑暗中的空间需要多少的光,同时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光或者陈述暗。图4清晰的反映出黑暗和光亮之间的矛盾和统一,而这样的一种空间效果,正是视觉马赫带作用的结果,是建筑师在设计中运用了视觉对比所带来的完美效果,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所引发的视觉经验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体验到了生命中丰富的质感和情绪。

3.2建筑人工光环境

虽然路易斯·康说,自然光是唯一的光使建筑成为建筑。但是,建筑还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建筑的使用者在欣赏灵动、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光的同时,也无法离开人工光环境,来为其起居、交往等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成功的建筑室内人工照明设计同样能够改造空间,使

之在功能性和装饰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从而带给人美的体验,唤起人们的激情,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情绪。下图中所示的灯光设计,就是这种设计的例子。图5a购物中心步行街的灯光设计,使人犹如置身于假日阳光明媚的悠闲街道,同时也起到了完美指向性之作用。

a-光之教堂,安藤忠雄;b-光之教堂,安藤忠雄;c-冥想之庭,安藤忠雄;

d–小筱宅,安藤忠雄;e-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

图4 视觉马赫带作用

a-波茨坦广场改造工程之购物中心,伦佐·皮亚诺;b-拉托列修道院,勒·柯布西耶;

c-某住宅室内

图5 建筑人工光环境

光中有色,光是色彩的来源,反映了色彩的光给予了光线一种不同的气氛。见图5b、5c。灯光的色彩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官、情绪、行为、记忆,甚至健康。不同的颜色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这正是心理学视觉理论中有关颜色对比所揭示的人类视觉的内涵。

4 总结

路易斯.康说,我们因光而生,季节因光而被感知,光使人有共同的认知,它置我们与永恒接触。建筑光环境设计将置身于建筑之中的观察者面前的空间转换成一种视觉复合体,亦或反之,运用人类的视觉心理特性,然后通过一些造型语汇对空间感受进行转译,空间的内在意义由此即被感知。

参考文献:

1 ennisCoon【美】.郑纲,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等《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英)沙伦.麦克法兰.《照明设计与空间效果》张海峰译.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技术概论 摘要本文从一个日常的现象,讨论到女儿墙的现代与古代的定义和区别,同时对古代为什么没有现在的“女儿墙”和女儿墙是否真的一定要建造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女儿墙;现代;古代;作用 在2014年初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老家的生活总是很无聊,每天都会爬到房子上面去晒太阳。当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尽管我晒太阳的房顶上周围没有任何围挡措施,但旁边相对而言比较晚建造的房子的屋顶上却围了一圈“围墙”。由于那时候并没有学习关于建筑方面的课程,所以只是奇怪了一下就忘掉了。直到学到建筑技术概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于是又开始重新思考。 当时我所想的“围墙”其实应该是女儿墙。在处于农村的老家里,只有奶奶住的屋子是一直都没有改动过的,是院子里最老的房子,屋顶虽然有轻微的坡度,但总体而言是平顶,没有女儿墙。而周围有一些房子是后建造的新砖房,屋顶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顶。难道是因为建造时间的关系,所以老房子没有新房子才会有女儿墙吗?那么古代到底有没有女儿墙呢、有的话作用跟现在的女儿墙一样吗?没有的话又是因为什么没有的呢? 在现代,女儿墙有明确的定义: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低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1]。那么,在现代女儿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保护上到屋顶的人的人身安全和防止雨水的渗漏。它也是国家建筑规范中要求的建筑非结构构件。而在古代,“女儿墙”则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定义。最多的解释是女儿墙是古代城墙上呈凹凸型的小墙,宋《营造法式》上讲“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即“女儿墙”,之所以叫“女儿墙”是因为相对于城墙而言,这堵小墙就像在男子面前的女子一样。这种墙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士兵进行从凹型处进行观察,也可以在打仗时掩护士兵。女儿墙在古代的第二种解释,就是及肩高的矮墙,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但同时又可以让闺阁佳人看到墙外的景色。这种比较浪漫的说法也会在诗人的文章中出现,比如“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等。然而以上中国古代的两种女儿墙与现在人们所说的女儿墙并没有什么关系。人们之所以现在会这么称呼是因为一个传说: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但是这个传说并没有考证,可以说是虚构出来的一个故事。由此可见古代与现代对于女儿墙的定义其实是大相径庭的[2]。 仔细思考一下,古代似乎也并没有现代定义的“女儿墙”。这个原因并不难解释。因为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的安全和防止雨水渗漏,但是在中国古代,屋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 成人教育 专科实习报告题目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明批次1503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8 函授站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39】 2017 年 4 月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前言 (3)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4) 1.干缩裂缝及预防 (4)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4) 3.沉陷裂缝及预防 (5) 4.温度裂缝及预防 (5)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6) 三、裂缝处理 (7) 1、表面修补法 (7) 2、灌浆、嵌逢封堵法 (7) 3、结构加固法 (7) 4、混凝土置换法 (7) 5、电化学防护法 (7) 6、仿生自愈合法 (8)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围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围之。钢筋混凝土规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可利用能源日益紧张,能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 背景下,如何践行节能减排目标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人员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1.1建筑材料优化 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建造中使用无公害、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在保证室内基本布 局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节能技术、使用天然材料,减少使用环保材料。暖通系统设计中重 点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传统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空调供暖供暖或其他用电需求,需 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设备来完成设计改造。这种类型的暖通设计耗费成本较大,且耗电 量大,不符合设计环保与经济要求。同时,一些暖通设备在安装使用中还可能会带来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相对的采用结构设计改进的方 法改善室内居住环境,一方面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降低造价成本,经济效益 与环境效益明显。例如在建筑结构方面,可以设计透光面积较大的落地玻璃窗,一方面改善 室内光线,同时促进太阳能的吸收,降低室内照明、取暖设备使用率,节约电能。在材料方面,则可以在冬季选择向特殊材质的玻璃内填充惰性气体,改变光源通过率,提高室内温度,满足取暖、保暖要求。 1.2蓄冷处理 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蓄冷处理属于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改进技术。一般生活生产用 电分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峰期,用电高峰期供电压力大,设备用电过程中,用电量不变,但 设备做功效率明显减低,暖通设备取暖、通风或制冷效果不佳,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但同样产生使用费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在用电低峰期进行能源制冷和储备,使冷量 在需要时再进行释放。这种蓄冷技术不仅避免用电高峰期带来的用电不便问题,同时减少能 源的消耗量,实现暖通设计节能环保的目标。使用蓄冷技术是在夜晚用电低峰期进行冷量蓄 积处理,冷量释放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这种类型的供冷处理减少实际电量的使用,同时节 约电力资源和电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正常条件下,普通温度的水的蓄冷量要低于冰的 蓄冷量,要进一步节约能源,可以缩小设计蓄冷池的容积,热容量不变,冰的冷量释放优于水,具有更好的制冷效果。空调暖通设计要降低风量和风机动力,可以进行低温送风,提高 技能效率。夜晚不仅是用电低峰期,同时也是制冷剂负荷状态最佳时间,暖通设备的工作有 效率和利用率较高,可明显提升冰蓄冷效果,实现系统结构优化。 1.3太阳能通风管理 暖通设计中的通风设计也可以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从能源使用角度 来说,太阳能是取材方便且使用简单的能源类型之一,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发 明之一。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绿色环保、再生性强,有效缓解地球能源危机。太阳 能的使用范围广、利用率高,且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在暖通系统的通风处理中应用安全且可靠。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可以在暖通设计中实现热能转换和热传递效用。热水 箱和其他加热设备组合形成集热器,从而构成控制循环系统;利用温度控制器能完成地板采 暖和供暖控制,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情况也可以随时调节室内室温。这种系统 设计通过太阳能利用和控制实现室内暖气供应与调节,是良好的通风处理工艺。暖通系统设 计内容包含供暖、采暖、制冷和通风等设计内容,均属于室内气流气温调节控制的一种手段。设备改进设计后使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力资源供应有限,且使用成本较高,而替代使 用太阳能,环保节能效用显著,且使用成本低,对暖通设计中的通风处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和经济性。 2暖通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2.1建筑布局安排 将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应用到暖通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系统整体结构布局安排的合理

绿色建筑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 题目:浅谈绿色建筑 姓名: 薛迎春 单位:兰州鼎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 62014 专业:建筑工程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大繁荣,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资源方面,建筑业是主要元凶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不懈努力追求,“绿色建筑”便应号召慢慢的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中了!这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将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这一概念的产生,对于从事建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的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需要设计师对新型建筑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设计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个新生的东西,要让人民一下子接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及推广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搞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商来说又是很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是应时代号召兴起的,它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人类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生物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和途径。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绿色建筑的解释 第二章绿色建筑与能源 第三章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绿色建筑的绿色设计设计概念 技术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形式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第五章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结课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结课论文 2014-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3计科信息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13031 指导老师:张石定 2015 年 6 月日

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尹豪 (安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信息是21世纪的支柱,信息是一种与物质和能源一样重要的资源。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充满了各种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让我们了解了大千 世界:国内外时事要闻、各种打折促销、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等。在获 取这些信息中,我们使用了很多信息设备,这些设备有的是传统媒介, 有的是现代高科技产物。信息科学技术让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之中,足 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本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现状,向我 们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影响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发现 现代科学技术对学习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设备教育生活影响 引言 我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这一学期,我选学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对我专业的学习的巨大指导意义,以及科学的发展是如何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包括科学发展是如何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如何推动科学的进一步提高。这两者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从专业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科学和信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更揭示了我院的性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 微电子技术 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目录 摘要...............................I 第1章概述 (1) 1.1 课题的提出 (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 1.3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2) 第2章裂缝的成因 (3) 2.1 设计原因 (3) 2.2 材料原因 (4)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4) 2.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4)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5) 第3章裂缝的控制措施 (6) 3.1 设计方面 (6) 3.1.1 设计中的‘抗’与‘放’ (6) 3.1.2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6) 3.1.3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6) 3.1.4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6) 3.1.5 重视构造钢筋 (7)

3.2 材料选择 (7)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3.4 施工方面 (8) 3.4.1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8) 3.4.2 混凝土的制备 (9) 3.4.3 混凝土的运输 (9) 3.4.4 混凝土的浇筑 (10) 3.4.5 混凝土的养护 (11) 3.5 管理方面 (12) 3.6 环境方面 (12) 第4章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3) 4.1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3) 4.1.1.表面处理法 (13) 4.1.2填充法 (13) 4.1.3灌浆法 (13) 4.1.4.结构补强法 (13) 4.1.5混凝土置换法 (13) 4.1.6电化学防护法 (14) 4.1.7仿生自愈合法 (14)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2T13:52:03.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李嘹元 [导读]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广东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建设人员应不断优化评价体系,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更趋效用的作用于实践,以推动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应用 前言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使建筑物的建设使用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实践过程,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多元,增加了运用效果的控制难度。此外,绿色建筑评估工作的开展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故,工程建设者应加大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研究力度,以优化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环境,继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实现行业可持续建设目标的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具体来说,为实现建筑活动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标,建筑物的建设建造正朝着人文环境、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以及舒适度方向进行迈进。然而,与之相对应的绿色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因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效益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相关建设者应从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在市场环境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即在明确问题局限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此,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就能以快速状态满足居住用户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 2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能耗是衡量建筑物建设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建筑能耗的控制效果,则是根据建筑物能量总消耗、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指标以及建筑面积、体积等指标,进行衡量的。对于建筑物能量的总消耗控制目标的达成,绿色建筑人员多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以及预热回收等方法来实现。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绿色建筑的建设使用多为高能耗建筑,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25%,成功在原有建筑物能耗基础上降低了 70~80%。 从问题角度来看,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估工作开展。即评估指标内容不深入,仅将评估标准作用于绿色建筑节能效果、节能环保、舒适度以及节水率方面,并未将绿色建筑的管理机制充分重视起来。此外,评估工作多集中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型后期,并未作用于施工建造阶段。如,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将对公共建筑的评价设置在投入运营一年以后。此评价工作开展背景下,具体的评价措施运用因管理经费与技术准备问题,无法完整的对建筑试点能耗进行计量与评测。这种低执行率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将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工作仅停留在具体焊接的定义上,并未对工作的推进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控制。 为此,相关人员应从问题角度出发,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整个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控制对策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建设使用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属二类公共建筑,建成为约 31m 高,8 层的建筑。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时,需结合工程所处的周边建筑物分布与地理气候条件,以使建筑物的能耗达到地区建筑行业节能标准的 60%。 本工程结合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了遮阳一体化设计、温湿度独立的控制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在材料方面,工程建设者根据所处的规范标准制度环境,将燃烧等级确定为 A 级。如表 1 所示,为工程绿色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与标准要求。 表 1 绿色建筑材料热工参数与控制标准 表中所示内容,意味着本建筑物选用了性能质量较高的管道材料,能够大幅提升管道的耐久性。高性能质量的灯具选用,将使灯具的控制工作能够以集中状态降低电能消耗量。为避免建筑水管因锈蚀而对水质造成污染,使用了钢塑复合管作为建筑物的室外管网。选用伊通砌块组作为提升建筑物保温隔热效果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不仅控制其节能环保效果,还强化其所处结构环境的强度与防火性能[4]。 此外,为解决绿色建筑评估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现状,本工程建设人员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使体系能够作用于建筑物规划设计、建筑形态、控制过程、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以及周边环境的综合考量。此外,还将绿色建筑评价考察主要对象确定为:环境、规划、健康、设计以及经济影响等。环境的评价工作,因其易受建筑物周边环境、建筑施工使用材料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应作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重点。规划是指,评价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环境的融合情况,以合理化城市建设的整体环境与交通运输现状。健康评价是指,建筑物建设使用对周边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价是指,从综合角度出发来判断建筑设计阶段的设计水平、设计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以及设计采用的而技术与节能环保理念等,是否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而经济影响的评价,就是对本绿色建筑确定的经济指标与相关节能管理费用进行分析。因而,具体的评价机制应包含环境标准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实现与建筑物周边环境、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本绿色建筑工程应结合工程所处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断调整绿色建筑的评估指标,进而使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5]。

现代科技导论论文——神奇的黑洞

学科现代科技导论老师黄致新 姓名雷秀芳学号 2010210962 成绩________ 神奇的黑洞 我们头顶那繁星满天的星空,当你看见那一闪一闪发亮的美丽的星星,你是否想过,其实,在那里,有着另外一些更为神奇的星星,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它们,但我们却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它们,便是黑洞! 听见黑洞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一个黑乎乎,让人感觉十分恐怖的一个洞。但事实上,它确实一个很大,让你无法忽略的一个星球。它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①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我们说它“黑”,其实是由于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就连光也不例外。也正是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只能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虽然黑洞是黑,但它本质上还是一颗星体。 其实,虽然你看不见黑洞,但它的很多方面都让你无法忽略。其实,在宇宙中大部分星系,包括我们居住的银河系的中心都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质量大小不一,从100万个太阳质量到100亿个太阳质量。而这样如此惊人的质量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学家们通过探测黑洞周围吸积盘发出的强烈辐射推断这些黑洞的存在。物质在受到强烈黑洞引力下落时,会在其周围形成吸积盘②盘旋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势能迅速释放,将物质加热到极高的温度,从而发出强烈辐射。黑洞通过吸积方式吞噬周围物质,这可能就是它的成长方式。这项最新的研究采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地基观测设施,包括位于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海拔4000多米处的北双子望远镜,以及位于智利帕拉那山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 并且,这些黑洞也和我们将星星进行分类一样,也具有很多的类别。比如,他可以按组成分为暗能量③黑洞③和物理黑洞;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1,不旋转不带电荷的黑洞,2,不旋转带电黑洞,3,旋转不带电黑洞,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建筑技术概论总结 12121231

张绍妍 在开学后的四个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建筑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这个课程使我感触颇深,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建筑设计技术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建筑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而且也为我以后学习建筑大下了基础。 建筑技术概论这门课程主要讲了十个章节的内容,王树京老师用十六个学时的时间为我们讲述了建筑技术的构成、建筑设计媒介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技术、建筑结构技术、建筑设计发展对策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受益匪浅。 建筑技术的构成,讲了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构成体系,并将建筑的构成体系与人体进行对比,形象的把建筑各个构成要素比作人体的各个部分。强调要素的构成需要一种合理的,有序的方式完成它的组合。另外,以长城博物馆为例说明建筑是与美学、哲学等密不可分的。还有用印度泰姬陵、法国国家图书馆、江西婺源来说明建筑是空间序列的编辑。 此后,又陆续用很多例子来表达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其中,我对人字形建筑的印象最深。主要是讲了一个人字形建筑先后因为材料,方式的不合理而被否定。他告诉我们要以最合理.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最完美的空间与环境,在不同的地方,由于有不同的功能可以不必苛求造型美观等次要因素,而首先要满足它本身应当具备的主要功能。 艺术的构思需要技术的支撑。靠技术堆砌的建筑,缺少人的心理感受,纯艺术的建筑又失去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技术的终极目标。建筑师的构思,是要让生活在建筑里面的人亲身感受到真实与合理。 对于建筑,首先他要有一个稳固的支撑体系,而材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稳固程度。不同环境,不同功能的建筑要考虑不同的材料来进行装饰。不同的材料既可以达到不同的强度,满足各类需求,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体现不同的风格。例如上海世博会中不同国家的建筑选用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材料来体现自己国家不同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石材、钢材、陶瓷、木材、玻璃等材料。挪威馆采用了天然木材来体现自己国家环保的设计理念,但片层木片排列的方式却大大增加了清洁的难度。这告诉我们建筑不能只考虑一时之需,还要为以后的处理、维护打好基础。 此后,该课程又陆续讲到了建筑的构造技术、绿色建筑等内容。 功能是建筑的最低下限。建筑首先要满足他所要提供的功能,然后再考虑美观、造型等其他的因素。当然,建筑的内部空间造型和他的美观还是很重要的。 课堂上举了好多例子,这都是老师经验积累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照片,我认为,对于建筑师来说,大量的阅读和参观会带给我们很多的灵感。也可以以此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将来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会给我们很多借鉴和经验,我们也可以从中提取出一些优点,还要避免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念故乡的装饰墙,秦皇岛电影院的五种不同格调设计,长城博物馆的设计以及无障碍儿童康复室无不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无论从结构功能上还是从造型设计上都近乎完美。 建筑设计概论的最后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在非洲大草原上旅游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不一样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建筑师要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世界各地,各个地域的建筑特色。 建筑设计初步这门课程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八年的注册建筑师考试肯定会是我们人生中很难忘的一个经历,并且会对我们将来的建筑事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作为建筑师我们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需要耐心、细心。 建筑设计初步这门课程会是我们建筑之路上宝贵的财富。希望将来我们的道路无限广阔,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标签绿色建筑;特征;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减少能源消耗、科学高效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3个层面,其技术则包含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1]。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以下将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体现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①绿色化。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②以人为本。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③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地域条件;④整体设计。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2 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匾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

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浅谈黄浦江南延段滨江商务区建筑设计

摘要/ 高层办公建筑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高层办公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成为社会最为需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办公建筑功能形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新的复合式高层综合商务办公建筑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对传统的办公建筑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黄浦江南延段滨江商务区为例,从空间交融性、交通合理性、结构灵活性、环境舒适性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 复合式高层综合商务办公楼、空间共享性、交通合理、结构灵活,环境舒适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办公室做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人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国际性大都市中,许多的的公司和大银行的办公场所都集聚在一起形成中心商务区,成为城市区域繁荣和发展的动力源和标志。拌随着技术革新,办公建筑的功能和形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办公建筑正式从单一走向复合、由孤立和封闭走向和城市融合。在信息社会中,功能分区越来越弱化,反而强调了各种城市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叠加。复合式高层办公建筑便脱颖而出,并很快在作用和数量上占据了办公建筑的主导地位。这也是高度城市化、集约化、增加人际交往和提高城市活力的必然趋势。 上海黄浦江南延段浦东ES2 单元滨江商务核心区是一组集综合性、多功能、高标准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含地下室)140565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综合性商业,办公、餐饮业等。 项目为黄浦江南延段浦东ES2 单元滨江商务核心区,东邻耀龙路、南至友成路、西达耀江路、北到耀元路。正面黄浦江,并与浦西南外滩商务区隔江相望;同时紧邻宽阔的滨江绿化休闲带及拟建游轮码头,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该区域商业及人流集聚的枢纽位置。基地建设总用地面积约260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8486平方米,整个地块自然地貌呈正方形。 项目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设有一栋三层商业建筑和一栋18 层开敞大空间办公写字楼,建筑高度80m,南侧设有一栋28.3m 高的单体办公楼和一栋18 层的小空

绿色建筑论文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 题目:浅谈绿色建筑 姓名: 薛迎春 单位:兰州鼎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 专业:建筑工程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大繁荣,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资源方面,建筑业是主要元凶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不懈努力追求,“绿色建筑”便应号召慢慢的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中了!这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将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这一概念的产生,对于从事建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的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需要设计师对新型建筑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设计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个新生的东西,要让人民一下子接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及推广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搞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商来说又是很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是应时代号召兴起的,它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人类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生物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和途径。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绿色建筑的解释 第二章绿色建筑与能源 第三章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绿色建筑的绿色设计设计概念 4.1 技术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4.2 形式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第五章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5.4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

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享用着科学所带来的众多方便时,也越来越了解了科学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如今,现代科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作为追求新事物和尝试新生活的主体,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人们对生活中的科技发展愈加关注。科技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未来发展状态。 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人类所经历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是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极其产业为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

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当前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大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对经济全球化起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对生活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 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 4.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 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

建筑概论论文

建筑概论论文 ——从屋顶花园的发展中得出的思考 作者:夏文渊(建筑1093班) 指导教师:朱文元 摘要: 随着建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园艺景观设计在这些年来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通过追溯屋顶花园的历史渊源,探寻屋顶花园的意义所在,来总结出屋顶花园给环境建设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 屋顶花园历史发展景观设计环境建设 引言: 早在遥远的古代时期,充满智慧的人们已经建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屋顶花园建筑。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屋顶花园伴随着景观设计一路走来,正为城市建设作着巨大的贡献。屋顶花园的发展既为建筑产业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平添色彩,也给环境的工程建设带来极为重要的见解和思考。 正文: 第一章:屋顶花园的历史渊源 1.1第一节:亚述古庙塔 亚述古庙塔坐落于古代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即现在的伊拉克)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被世人视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 Sir Leonard Woolley,发现该塔3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这些金字塔式的人工山是古代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的典型特征。亚述古庙塔主要是一个大型的宗教建筑,其次才是用于美化的“花园”,它包括层层叠进并种有植物的花台、台阶和顶部的一些庙宇。然而,直到1500余年之后世人才发现,亚述古庙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屋顶花园,真正的屋顶花园建筑是被世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1.2第二节:新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地方),即在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约90千米处的郊区,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前605~前562),因他的妻子谢米拉密得出生于伊朗,习惯于山林生活,而下令建造的。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60926

辽宁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函授站点:盘锦函授站 层次: 高起专 年级:16级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李阳 指导教师:张仁伟 2018年 5 月21日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3 一、引言..........................................4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5 1.干缩裂缝及预防................................5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5 3.沉陷裂缝及预防................................6 4.温度裂缝及预防................................7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8 三、裂缝处理......................................8 1.表面修补法.....................................8 2.灌浆、嵌逢封堵法...............................8 3.结构加固法.....................................9 4.混凝土置换法...................................9 5.电化学防护法...................................9 6.仿生自愈合法...................................9 四、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环保的建筑技术,是建筑工程事业与环 保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能够 有效地节约建筑工程能源、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建筑工程 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因此,我国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认识,以创新、环保、节能为主要指导思想,大力发 展绿色建筑技术,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的必要性与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技 术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以缓解 本国的能源紧张局面。建筑工程作为耗能大户,是各国重点研究的对象,在此形 势下,绿色建筑技术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以“环保、节能”为基本原则 的技术,发展绿色技术对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等方面都有 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在大量国内外实例的 调查与分析中,总结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与应用策略,以供我国建筑工程工 作人员参考。 一、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工作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并 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绿色建筑技术制定以下定义: 在保证建筑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节约建筑工程材料、使建筑工程与 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生,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环保、节能、降耗的居住、办公 建筑,达到以上目的的技术,即被称为绿色建筑技术。由此可知,在建筑工程中 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是极其必要的。 具体来说,(1)当前,我国正受到石油、土地、林业等资源不足的影响, 而建筑工程的建设则需要消耗大量以上资源,所以,对建筑工程实施节能降耗技 术是极其必要的。由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建州工程中, 将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建设对以上资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缓解能源紧张的 目的;(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此形势下,建筑工程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为了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 续发展,创新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建筑则是极其必要的;(3)建筑工程在建设 施工中,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不同形态的污染物。所以,为了在节能的同时,降低排放量并保护环境,必须发展新型建筑技术,以提高建 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则可 以很好地达到以上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建筑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飞速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 逐渐深入,其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将绿色建筑技术作为重 要的建筑建设技术对待,以期通过有效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来促进建筑工程效益 的提升。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1)在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绿色建筑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