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ppt课件

表2-6 太阳红玉米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个例子说明环境的变化可引起表型的变化, 甚至可使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也发生变化。
❖ 1. 表型模写:有时,基因型改变,表型随着 改变,环境改变,有时表型也随着改变,环 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 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表型模写。
❖ 注意:模写的表型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2.3. 1.4 一因多效
2.3.2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 1.基因互作 ❖ 2.互补基因 ❖ 3.抑制基因 ❖ 4.上位效应 ❖ 5.叠加效应(加性效应)
2.3.2.1 基因互作
❖ 不同对的 两个基因相互 作用出现了新 的性状,叫基 因互作。在F2 出现9:3:3: 1。
2.3.2.2 互补基因
❖ 几个 等位基因 同时存在 才出现某 一性状, 其中任何 一个发生 突变都有 表现为另 一相同的 突变性状。 在F2出现9: 7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
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
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7
的比例。
互补基因: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
❖ 图 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纵向并列的染 色单体
2.4.1.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 行为
❖ 像细菌、蓝藻等原核类生物,体细胞和 生殖细胞不分,细胞的分裂就是个体的 增殖。而高等生物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合 子(zygote)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细胞 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亿万个细胞组成的 个体,譬如说人就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受 精 卵 的 细 胞 分 裂 发 育 而 成 的 具 有 1014 个 细胞组成的。
复等位基因在生物中是比较广泛地存在的,如人类的 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第二章 (上) 遗传的三大基本定律PPT课件

5. 对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等进行系谱 记载。上述 这些方法称为遗传学研究 的经典方法。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以豌豆为例 雌亲本红花交配雄亲本白花 , 设为
正交。 雄亲本红花交配雌亲本白花 ,设为反
交。 产生的子代均为红花,说明子代的表
现不取决于母本性状。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2.1.1.4.分离规律应用
自己完成这一道题,先抄下题目,课 后完成。 1. 一个基因型为 dd EE 的聋哑人,同 一个基因型为 Dd Ee 的具有正常听觉 的人结婚。他们的子女有哪些可能的基 因型和表现型?期望比例如何?
2.1.2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规律只涉及到一对相对性状基因 的遗传,但育种工作中常涉及到二对或 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豌 豆品种杂交,该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位于 不同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黄粒,圆粒 YY,RR
绿粒,皱粒 .yy, rr
黄,圆 Yy ,Rr
黄,圆 Y---R---
红花 RR
白花 rr
红花 Rr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红花 Rr
红花 Rr
红花 1RR 2Rr
白花 1rr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为了研究后代的遗传表现,孟德尔将 F1 代植株做自交,得F2代,统计结果, 正交反交结果都一致,F2代中性状的分 离比例接近3:1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因此,白花性状在子一代中虽不表现 出来,但通过子一代自交,在子二代中 又表现出来。孟德尔把这种性状称之为 隐性性状;而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红 花性状称之为显性性状。在子二代群体 之中,既有红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出现, 这样的现象称为分离现象,F2 群体称 为分离群体或分离世代。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以豌豆为例 雌亲本红花交配雄亲本白花 , 设为
正交。 雄亲本红花交配雌亲本白花 ,设为反
交。 产生的子代均为红花,说明子代的表
现不取决于母本性状。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2.1.1.4.分离规律应用
自己完成这一道题,先抄下题目,课 后完成。 1. 一个基因型为 dd EE 的聋哑人,同 一个基因型为 Dd Ee 的具有正常听觉 的人结婚。他们的子女有哪些可能的基 因型和表现型?期望比例如何?
2.1.2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规律只涉及到一对相对性状基因 的遗传,但育种工作中常涉及到二对或 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豌 豆品种杂交,该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位于 不同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黄粒,圆粒 YY,RR
绿粒,皱粒 .yy, rr
黄,圆 Yy ,Rr
黄,圆 Y---R---
红花 RR
白花 rr
红花 Rr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红花 Rr
红花 Rr
红花 1RR 2Rr
白花 1rr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为了研究后代的遗传表现,孟德尔将 F1 代植株做自交,得F2代,统计结果, 正交反交结果都一致,F2代中性状的分 离比例接近3:1
2.1.1孟德尔分离定律
因此,白花性状在子一代中虽不表现 出来,但通过子一代自交,在子二代中 又表现出来。孟德尔把这种性状称之为 隐性性状;而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红 花性状称之为显性性状。在子二代群体 之中,既有红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出现, 这样的现象称为分离现象,F2 群体称 为分离群体或分离世代。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 即AA×aa(AA、Aa ) → 全部A_
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一定是隐性纯合体,即aa×aa → 全部aa
17
方法三:根据性状遗传规律解题(群体中)
相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亲本中有杂合子,亲本性状为显性,子代新出现性 状为隐性,即有Aa×Aa→3A_ :1aa
24
性别决定
1.定义: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
2.染色体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
3.方式
XY型: ♀ XX ♂ XY
例:人: 44+XX; 44+XY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果蝇:6+XX; 6+XY
普遍存在:人、哺乳、昆虫、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 ♀ ZW ♂ ZZ 鸟类、蛾蝶类 25
20
P
YY
yy
RR
╳
rr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对
自 配子
由
组
合
F1
减数 分裂 YR
受精
Yy Rr 黄色 圆粒
减数 分裂 yr
现
减数 分裂
象 的
F 1 配子
YR yR
Yr
yr
解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释
yR
Yy
yy
Yy yy
F2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Yr
Rr
Rr
rr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 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 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一定是隐性纯合体,即aa×aa → 全部aa
17
方法三:根据性状遗传规律解题(群体中)
相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亲本中有杂合子,亲本性状为显性,子代新出现性 状为隐性,即有Aa×Aa→3A_ :1aa
24
性别决定
1.定义: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
2.染色体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
3.方式
XY型: ♀ XX ♂ XY
例:人: 44+XX; 44+XY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果蝇:6+XX; 6+XY
普遍存在:人、哺乳、昆虫、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 ♀ ZW ♂ ZZ 鸟类、蛾蝶类 25
20
P
YY
yy
RR
╳
rr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对
自 配子
由
组
合
F1
减数 分裂 YR
受精
Yy Rr 黄色 圆粒
减数 分裂 yr
现
减数 分裂
象 的
F 1 配子
YR yR
Yr
yr
解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释
yR
Yy
yy
Yy yy
F2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Yr
Rr
Rr
rr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 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 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精选

7
第三节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
1.系谱特征图 2.亲缘系数:在有亲缘关系的情况下,个体之间基因相同的概率
一级亲属:亲子、同胞间的亲缘系数为:1/2 二级亲属:某人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为1/4 三级亲属:堂兄妹、表兄妹间的亲缘系数1/8
3.复发危险率的推算:
例1:一个人叔父是AR病患者,该个体与表妹结婚后的子代复发危险率多大?
10
第三节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3.常见XR病:
(1) A型血友病 (Ⅷ因子缺乏) (2) B型血友病(Ⅸ因子缺乏)
(3)红绿色盲:Xq28
(4)睾丸女性化
(5)尿崩症
(6)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
(7) G6PD缺乏症
(8)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9)橡皮症
(10)脑积水
(11)尿道下裂综合症
(12)鱼鳞癣
11
第三节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四、X-连锁显性遗传病(XD)
1.系谱特征:图
2.常见XD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症Xp22 (2)遗传性肾炎
(3)棕黄牙齿
五、限Y遗传
外耳道多毛、TDF缺乏症、无精子症
六、线粒体遗传病
(1)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
1800多
基因产物
多
细胞体积
较大
生活力
较强
活动能力
游动慢
所带电荷
常带负电荷
对pH值的耐性 适于偏酸性
在子宫内存活时间 约可存活24~48hr
Y精子
16个 少 较小 较弱 游动快 常带正电荷 适于偏碱性 约可存活24hr以内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定律PPT课件

5、自交(self-cross):雌雄同体的生物, 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于植物。
6、回交(back cross):子一代与亲本之 一相交配的一种杂交方法。
.
5
7、测交(test cross杂种 F1遗传型的方法。
8、纯种(true breeding):相对于某一或某 些性状而言在自交后代中没有分离而可真 实遗传的品种。
.
18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林木性状
1、形态性状 白松—球果颜色 挪威云杉—幼苗子叶颜色 火炬松—叶绿素缺乏症 展果松—茎增粗生长 爱荷达白松—疱状锈病 欧洲云杉—窄冠型
.
19
2、生化性状 萜烯、同工酶、分子标记
.
20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
1、部分显性(Partial Dominance) F1 代 表 现 的 性 状 是 双 亲 性 状 的 中 间 型 ,
园:皱=(315+108) :( 101+32)=423:133=3.18:13/4:1/4
.
14
规律: ①两对性状的全部可能组合在F2均有出现 ②每对性状的世代间传递分别符合分离规律 ③ F2各种表现型的出现比例符合独立事件的
积事件概率。
.
15
2、独立分配定律的基本内容:具有两对以 上相对性状的个体,在其形成配子时,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的两个成员各自独立 地进行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地 组合在一起,当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时, 不同性别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是一系列从无显性到显性完全间的若干中 间类型。
当相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时,表现型和 基因型是一致的→通过对表型的观察即可 确定基因型
.
21
挪威云杉(Picea abies)幼苗针叶颜色在遗传上存在基因间
6、回交(back cross):子一代与亲本之 一相交配的一种杂交方法。
.
5
7、测交(test cross杂种 F1遗传型的方法。
8、纯种(true breeding):相对于某一或某 些性状而言在自交后代中没有分离而可真 实遗传的品种。
.
18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林木性状
1、形态性状 白松—球果颜色 挪威云杉—幼苗子叶颜色 火炬松—叶绿素缺乏症 展果松—茎增粗生长 爱荷达白松—疱状锈病 欧洲云杉—窄冠型
.
19
2、生化性状 萜烯、同工酶、分子标记
.
20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
1、部分显性(Partial Dominance) F1 代 表 现 的 性 状 是 双 亲 性 状 的 中 间 型 ,
园:皱=(315+108) :( 101+32)=423:133=3.18:13/4:1/4
.
14
规律: ①两对性状的全部可能组合在F2均有出现 ②每对性状的世代间传递分别符合分离规律 ③ F2各种表现型的出现比例符合独立事件的
积事件概率。
.
15
2、独立分配定律的基本内容:具有两对以 上相对性状的个体,在其形成配子时,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的两个成员各自独立 地进行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地 组合在一起,当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时, 不同性别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是一系列从无显性到显性完全间的若干中 间类型。
当相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时,表现型和 基因型是一致的→通过对表型的观察即可 确定基因型
.
21
挪威云杉(Picea abies)幼苗针叶颜色在遗传上存在基因间
遗传学三大规律总结课件

减数分裂时发生
多个等位基因组合
在自由组合定律中,多个等位基因可 以自由组合,形成多种基因型组合的 配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发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 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适用范围
01
02
03
真核生物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 真核生物,包括动植物和 人类。
非同源染色体
定律适用于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基因,这些基因 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自由 组合。
实质的比较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配子的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随配子的自由组 合,连锁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和连锁基因随配子的连锁遗传。
05
三大定律在遗传学研究中的 应用
基因定位与作图
基因定位
通过遗传学三大定律,科学家们能够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对于 理解基因功能和疾病关联至关重要。
传学规律的理解。
表观遗传学与疾病研究
表观遗传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例如在肿瘤、神经性疾病等领域。研究表观 遗传学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疾病标记和药物靶点,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因编辑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基因编辑技术的挑战
基因编辑技术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伦理、法律和技术上的挑战。如何合理、合法、安全地应用基 因编辑技术,避免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基因组编辑技术
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 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更加精确地编 辑基因,纠正遗传缺陷,治疗遗传性 疾病,为遗传学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表观遗传学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这些 机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表观遗传学的发展将深化我们对遗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课件

4
接合性状的定律
接合性状会在后代中重新表现。
分离定律
定律的概述
分离定律解释了基因分离的方式。
自由组合法则
基因的组合在配子中是自由的。
随机分离法则
基因在配子中的分离是随机的。
自交法则
自交可以产生纯合子。
连锁定律
定律的概述
连锁定律描述了基因的连锁传递 方式。
连锁分化法则
连锁的基因分化可以通过重组得 到干涉。
连锁互换法则
连锁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的交换 进行重新组合。
解析及应用
1
定律的含义与解析
解析遗传学定律的含义以及它们对遗传
教育与遗传学的关联
2
研究的影响。
探讨教育与遗传学之间的联系,为教育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3
三大定律的实际应用
介绍遗传学定律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科 学中的实际应用。
总结及展望
总结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PPT课件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解释了遗传现象以及基因在遗传中的表 现。这个PPT课件将详细介绍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孟德尔定律1Fra bibliotek定律的概述
孟德尔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石。
2
甄别性状的定律
不同性状的遗传是独立进行的。
3
中庸性状的定律
中庸性状的后代会表现出中庸的外观。
遗传定律实用.pptx

③籽粒留在豆荚里,便于统计。 2.运用方法得当
①统计学 ②测交:测交是指将杂种后代和隐性亲 本进行杂交,回交是指杂种后代和任一亲本杂交。 ③正反交:继承前人方法,设对照实验。④遵从从 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再分析
两队以上的性状。
第4页/共27页
三、分离现象及实质
符号表示 P:亲本,杂交亲本 ♀:作为母本 ♂:作为父本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F1:表示杂种第一代 F2:F1代自交得到的种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生物个
A
B
8 C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二、不完全连锁 三、交叉与交换的关系
四、交换值及其测定 五、连锁群和连锁遗传图
第15页/共27页
第三节 连锁交换定律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 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 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CCShSh ↓ ccshsh
测交Ft
有 色 、 饱交满换值无=重色新、组凹合陷的百分率 =(149+152)/8368
CcShsh ×1×00c%c=sh3s.6h%
↓
配子
CSh
Csh
cSh
csh 总数
测交子代(Ft) 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 有、凹 无、饱 无色、凹陷
F2 红花 株数 705
白花 224
比例 3.15
1
第8页/共27页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第9页/共27页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第10页/共27页
①统计学 ②测交:测交是指将杂种后代和隐性亲 本进行杂交,回交是指杂种后代和任一亲本杂交。 ③正反交:继承前人方法,设对照实验。④遵从从 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再分析
两队以上的性状。
第4页/共27页
三、分离现象及实质
符号表示 P:亲本,杂交亲本 ♀:作为母本 ♂:作为父本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F1:表示杂种第一代 F2:F1代自交得到的种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生物个
A
B
8 C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二、不完全连锁 三、交叉与交换的关系
四、交换值及其测定 五、连锁群和连锁遗传图
第15页/共27页
第三节 连锁交换定律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 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 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CCShSh ↓ ccshsh
测交Ft
有 色 、 饱交满换值无=重色新、组凹合陷的百分率 =(149+152)/8368
CcShsh ×1×00c%c=sh3s.6h%
↓
配子
CSh
Csh
cSh
csh 总数
测交子代(Ft) 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 有、凹 无、饱 无色、凹陷
F2 红花 株数 705
白花 224
比例 3.15
1
第8页/共27页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第9页/共27页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第10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