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搭建家庭网络系统教学设计

搭建家庭网络系统教学设计
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布置学习任务,加深知识掌握。
任务:小组合作(4~5人一组),设计一家庭网络系统。
小组讨论该系统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有哪些、系统将提供哪些功能?跟据讨论结果及实际需求来设计网络架构,并在此基础上确认相应的实验设备设施,填写设备清单表,画出网络的示意图。
选择1-2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成果,进行点评。
设备清单表:
序号设备名
称
作用
接入方
式
(有线
/无
线)
IP地址
(静态
/动
态)
家庭网络示意图:
考虑到以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认识网络的构建。
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两篇

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两篇篇一:需求分析说明书组名:网络教学平台作者:完成时间:测试验收人员:1引言1.1编写目的本系统使用JSP平台为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一个各方用户的信息交汇的管理系统。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方便用户、分析人员和软件设计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用户通过需求规格说明书在分析阶段即可初步判定目标软件能否满足其原来的期望,但是本文档主要是作为设计人员的软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和系统维护人员发现和添加新功能需求的基础,也是维护人员的技术支持文档之一。
1.2系统说明1.2.1 系统说明项目名称: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开发者:网络教学平台项目组项目简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能够实现学生及老师平时在教学及学习中的各类信息的管理。
1.2.2 系统运行环境及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Web服务器:Tomcat 7.0数据库:MySQL5.0数据库开发语言:JSP+Servlet+JavaBean其它要求:JavaScript和CSS1.3 定义TOMCATJava2平台企业版,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
JSP(Java Server Pages)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类似ASP技术JSP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jsp)。
MySQL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
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
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
1.4参考资料2 任务概述2.1目标软件开发意图使用JSP 平台Model 2 即:JDK+ Tomcat开发网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帮助企业捕捉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功能模块设计
(1)用户注册与登录模块:用户可通过或邮箱进行注册,并使用注册信息 登录系统。
(2)课程模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计划、学习资料下载等功能。
(3)成绩模块:学生可查询成绩,教师可录入成绩。同时,管理员可对成 绩进行管理。
(4)在线互动模块:提供在线聊天、在线答疑等功能,方便学生与教师进 行实时交流。
一、需求分析
在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中,用户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类。针 对不同用户,系统需满足以下需求:
1、学生需求
(1)在线选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在系统中选择喜欢的课程。 (2)成绩查询:学生可以实时查询课程成绩及个人学习进度。
(3)在线互动:学生可在系统中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解决学习疑惑。
2、性能测试:测试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3、安全测试: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方面。
4、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在不同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通过以上 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内容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全 面管理的系统。它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活 动的实施和评估等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设计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时,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的功 能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登录:系统需要提供用户登录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 码进行登录,以验证身份并获得相应的权限。
2、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需要提供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包括上传、下载和管 理教学资源等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校园网络之前,我们需要对学校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需求学校需要支持多媒体教学,如在线课程、视频教学、远程教学等。
教室和实验室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管理需求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高效的网络来处理各种事务,如学生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等。
同时,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备份。
3、科研需求对于有科研任务的学校,网络需要支持大数据传输、高性能计算等,以满足科研项目的要求。
4、师生生活需求师生在校园内需要便捷地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娱乐。
宿舍区、图书馆、食堂等场所也需要无线网络覆盖。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网络拓扑结构:1、核心层核心层是校园网络的核心,负责高速数据交换和路由。
我们选用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具备大容量的交换能力和可靠的冗余机制,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2、汇聚层汇聚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将多个接入层设备的数据汇聚到核心层。
汇聚层交换机需要具备较强的性能和一定的管理功能。
3、接入层接入层直接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IP 电话等。
接入层交换机应具备端口密度高、成本低的特点。
在校园内,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我们划分了多个子网,如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宿舍子网等。
每个子网通过路由器与核心层相连,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和访问控制。
三、网络设备选型1、交换机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性能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合的交换机型号。
核心交换机选用具有万兆端口、支持虚拟化技术的高端产品;汇聚层交换机选用具有千兆上联端口、百兆或千兆下联端口的中端产品;接入层交换机选用具有百兆端口、支持 POE 供电(用于支持无线 AP 等设备)的低端产品。
2、路由器路由器负责连接校园网络与外部网络,我们选择具有高性能、多WAN 口、支持 VPN 等功能的企业级路由器。
3、无线 AP为了实现校园内的无线网络覆盖,我们选用了支持最新无线标准(如 WiFi 6)、覆盖范围广、信号强度高的无线 AP。
高中《信息技术》课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设计

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开始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受到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已经日益显现,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特别是教育技术学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很多,由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园网热情高涨,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和“西部高校校园网络工程”等工程的推进,各高校、中小学都在努力建设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络,不少学校在校园网基础上开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目前,在很多高校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多媒体教室,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任课教师均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上课的时候任课老师的一般做法是:对于容量小的课件使用软盘携带对于容量大点的用U盘或者光盘携带,再大点的用移动硬盘携带。
但是这样做的问题是: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花一段时间去做相应的准备;最使人头痛的是信息化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短短的时间内吸收如此多的教学信息,而当学生想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在课后是很难找到学习资料。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一个能存储、处理、传递教育信息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当务之急,也是开展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基础。
摘要21世纪网络科技时代,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本系统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系统虚拟一个网络教学社区,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为宗旨,结合当前最先进的.net技术,以在线网站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在线咨询,也可以观看所有的在线资源。
通过将长期的授课的资料存储起来,供用户方便的查找,学习。
本系统以C#.NET+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将老师的授课资料发布在网上,可以方便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远程交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作者:宋连昌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3年第06期【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学系统数据库系统【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07-03当前,教育技术突飞猛进,现代教育理念日益革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把教育改革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各个部门都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网络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
于是一批示范性高中率先建立了自己的校园计算机网,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学校事务管理和互联网浏览。
但是,利用校园网直接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方面还远远不足,校园网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本文试图从教学、计算机技术各方面论述一个原型教学系统的构建。
一、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面向教学的软件系统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的是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
基于网络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系统应该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2.网络环境下教学特点基于网络的授课系统是利用网络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的管理软件系统,它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
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教学系统可以接受多个用户访问,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同时,利用这种教育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网络教学互动系统的设计

1 系 统 分 析 原 则
1 1 按教 学规律分 析设计 .
( ) 对 所 有 表 的 主键 和 外 键 建 立 索 引 , 针 对 性 的 2针 有
( 对 一 些 大 数 据 量 和 常 用 检 索 方 式 ) 立 组 合 属 性 的 索 针 建 引 , 高检索效率 。 提 ( ) 计 出的 表 要 具 有 较 好 的实 用 性 , 要 体 现 在 查 3设 主
第 1卷 第3 0 划
软 什 导 刊
Sofwa e GU d l r i e
V011 . 0NO. 3
M a . 0II r2
网 络 教 学 互 动 系 统 的设 计
黎 文 导
( 南 师 范 大 学 数 学科 学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3 ) 华 广 16 1
摘 要 : 要 论 述 了一 个基 于 We 2 0的教 学互 动 平 台 系统 的 设 计 。 该 系统 展 现 给 教 师 的 是 一 个 十 分 简单 、 懂 的 主 b. 易 操作环境 , 让他 们 在 线发 布 作 业 、 业 完成 情 况 、 线 习题 以及 考 勤记 录等 , 可 以 让教 师 方便 上传 自己的 课 件 、 义 作 在 还 讲
2 系统 数 据 库设 计
2 1 设 计 原 则 .
习 惯 等 , 后 根 据 读 取 的信 息 来 动 态 地 安 排 学 习 内容 , 然 或 者 给 出建 议 。在 学生 学 习完 一 个 知 识 点后 , 系统 会 给 出相
关 的 习题 , 然后 记 录学 生 的 答 案 , 过 一 定 的 评 价 算 法 给 通 出评 价 , 作 为 以后 的学 习依 据 。 该 该 互 动 平 台 系统 推动 了学 校 优 秀 课程 的教 学 发 展 , 促 进 了学 生 学 习 的 主动 性 、 自主 性 和 选 择性 。
浅谈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设计

浅谈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设计万美芬(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教育教学口商要]网络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形式,本文从网缴幂程的优势出发,分析当前的应用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加紧重视网络课程的设计。
掏建一套合理有效的网络课程体系,使之发挥襁大限度的作用。
鹾键词]网络深程;网络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教师;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教育信息的迅猛发展,开设网络课程已成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国内所有高校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课程来进行教学和培训。
网络课程已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开设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
一、网络课程的优势1)网络课程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创造性教育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能把教师的教学和多媒体的演示有初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2)网络课程有助于大班教学。
传统的课堂大班教学效果—般不如,J、j拄,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班教学成了客观需要。
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教师授课时再也不用扩大声音和加强手势及面部表情,使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看清昕清楚。
这种模式已在各高校的思政“两课”教学中已J产泛应用。
3)网络课程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制作适合学生的CA I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注意适宜性,即要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要注意课件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激发教师不断地色J新,把精美的C A I课件放在网络上,供广大师生共享。
4)网络课程教学具有的特点: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开放性、灵活性、内容更新快、交互性强等特点。
通过对网络课件的精心设计,通过网络技术的传播,学习者可以更好更快捷的获取学习目的。
二、网络课程的应用现状从当前应用来看,网络课程的开展还没充分利用它的优势,还没有形成—个较浓厚的远程学习气氛,还只局限于课程教学多;从网路技术的应用来看,目前网络技术在课程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宣传发布上,只起到媒体传递的作用i从教学模式看,网络课程教学只局限于课堂教学,i殳有真真起到远程教学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代 商 贸 工业 Mo enB s es aeId s y d r ui sTrd ut n n r
21 年第 2 01 期
网络 教学 系统 分析 与设 计
胡 成 娟
( 西 教 育 学 院 实 验 室 与 网络 管理 处 , 西 西 安 7 0 6 ) 陕 陕 10 8 摘 要 : 于 网 络 教 学 系 统进 行 了理 论 上 的 分 析 与 研 究 , 如 何 应 用 网 络 技 术 进 行 教 学 系统 的 设 计 , 何 充 分 利 用 网 对 就 如
网络 教 学 , 已经 成 为现 在 教 育 技 术 研 究 的 重 要 的 内容 。
解 学 生 情 况 , 于有 针 对 性 的 进 行 学 习 准 备 , 师 可 以 通 过 便 教
这 一 系 统 及 时 了 解 学 生 的学 习 准 备 、 习 风 格 、 而 对 于 学 学 从 习环境进行情景 设定 , 并且 将学 习资源 加 以系统组 合 , 对于 学 习 目标 而 言 , 及 时 进 行 阐 述 , 进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互 动 , 要 促 上 统 一 标 准 的 不 确 定 性 , 以 关 于 教 学 网 络 教 育 课 件 的 研 所 很 多 的 教 学 策 略 都 要 进 行 选 择 , 于 设 计 依 据 也 要 进 行 考 对 究 还 停 留 在 较 低 的水 平 。很 多 的 教 学 课 件 由 于 没 有 统 一 的 从 标准, 出现 了各 子 系 统 不 能 兼 容 的 情 况 , 样 显 然 是 不 利 于 虑 , 而 达 到 整 个 课 程 学 习 均 达 到 有 效 的 保 障 。 这
很 如果 络 教 学 的设 计 过 程 中 , 及 时 突 出 管 理 员 和 教 师 、 生 三 类 度 出发 , 多的学 习资源设 计都 需要十 分专业 的知 识 , 要 学 认 知水 平 存 在 不 同 的 个 体 性 , 么 学 习 资 源 的 类 别 , 源 音 那 资 不 同用 户 群 对 于 系 统 的 使 用 。对 于 学 生 而 言 , 注 重 在 课 件 要
设 计 过 程 中把 学 生 的 个性 和 创 造 性 考 虑 进 去 , 强 学 习 过 程 加
中的 监 控 , 而 达 到 克 服 当前 网络 教学 系统 存 在 的缺 陷 。 从
2 网 络 教 学 系统 的 分 析 与 设 计
的链 接关系 , 及各种教学方 式及访 问性 的方式 , 可 以为学 都 习 者 提 供 需 要 的学 习 资 源 , 同 的课 程 , 别 具 有 不 同 的 特 不 分 点 , 以 对 于 教 学 资 源 系 统 的 设 计 也 要 体 现 课 程 本 身 的 特 所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0—2 00 1 7—1 8 2 1) 20 4—1
目前 , 网络 教 学 系 统 在 高 校 的 教 学 工 作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师 生 之 间进 行 一 系 列 问 题 的 场 景 设 定 和 情 景 分 析 , 些 在 这 的 作 用 。如 何 应 用 网 络 的 开 放 式 技 术 为 教 学 提 供 帮 助 , 以 教 学 系 统 设 计 中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对 于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 都 帮 期 达 到 充 分 利 用 网 络 资 源 的 目 的 , 好 的 开 展 远 程 教 学 和 个 人 能 力 及 学 习 习 惯 , 可 以 进 行 详 细 的 分 析 , 助 教 师 了 更
l 网 络 教 学 系统 现 状
在 网 络 教 学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我 国 的 远 程 教 育 起 步 比较 晚 , 加 由 再
一
.. 网 络 教 学 的 开 展 的 。另 外 , 些 教 学 课 件 的 操 作 性 存 在 着 2 2 2 教 学 资 源 系统 设 计 这 教 学资源 系统 设 计 是 网 络教 学 内 容 中最 为 关键 的部 定 的 差 距 , 少 的课 件 在 灵 活 性 方 面 远 远 不 能 满 足 要 求 , 不
而且这 种结构会影响到系统 的升级和成本 。
分 。教 学 资 源 的 设 计 要 结 合 情 景 分 析 系 统 的 设 计 来 进 行 ,
对 在 系统 的设 计 思 想 方 面 , 于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交 互 性 设 计 很 多 的学 习 方 式 和 学 习 目 标 都 要 与 此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于 对 可 但 比较简单。大多数课件只注重 教师对 于学生 的知识灌输 , 却 网 络 媒 介 , 以用 多 维 的 方 式 来 组 织 和 呈 现 , 是 由 于 学 习 知 以及 认 知 水 平 等 方 面 , 存 都 忽 略 了对 于 学生 与教 师 之 间 的 交 流 , 于 教 师 和 管 理 员 之 间 的 个 体 能力 , 识 背 景 等 方 面 , 对 要 的 交 流也 做 得 不 够 , 多 的 课 件 都 忽 略 了这 一 点 故 而 在 网 在 着一定 的差 异性 。对 于学 习 资源 的考 虑 , 从广 度 和深 很
同 还 通 常 情 况之 下 , 网络 教 学 设 计 由 三 大 模 块 构 成 , 目标 色 , 时 , 要 为 学 习者 提 供 所 需 的学 习 资 源 。最 好 设 计 的 即 时 候 , 以更 加 方 便 学 生 的 自主性 学 习 。 可 分析与设计模块 , 目标 达 成 分 析 与 设 计 模 块 学 习 评 价 分 析
络资源 , 如何 进 行 网络 教 学 工作 的 研 究等 方 面展 开 了详 细 的 论 述 , 期 为 开 展 远 程 教 学 , 供 更 为 优 质 的 网 络 教 学 资 源 等 以 提
提 供 了参 考 。
关键 词 : 网络 教 学 系统 ; 学 设 计 ; 计 模 块 教 设
中图分类号 : 3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