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FreseniusKabi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发布时间:2021-09-24T09:29:57.7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陈燕[导读]陈燕(平昌县人民医院;四川平昌636400)老年患者实施腹部手术后,会比较容易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病症,该病症一般在腹部手术第1至3周出现,致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腹部手术会存在较大的创伤,腹腔内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肠壁出现水肿、肠液渗出,便会导致炎性肠梗阻这种动力性、机械性并存的特殊性病症出现。
对于这种炎性肠梗阻,我们要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有效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
以下为大家介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方式。
1.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胃肠积液、积气,帮助患者降低其腹腔内压力,对于治疗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显著意义。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胃液引流情况,详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观察患者的肠道是否通畅,有效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要注意预应激性溃疡的出现,防止产生绞窄性肠梗阻。
2.营养支持护理对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要做好营养支持护理。
此类患者的肠功能受到损伤,恢复时间较慢,同时存在持续胃肠减压、肠壁炎性水肿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极差,因而采取营养支持护理是极为重要的。
给予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很好的纠正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状况,维持其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向患者输入营养液体期间,要对患者各项血液指标、营养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1日内的肛门排气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
营养支持鼓励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密切观察,看其腹痛有无缓解,肠鸣音是否恢复正常,是否能够正常的排气,如果都正常,那么说明患者的梗阻症状已经得到缓解,那么此时便可停止留置胃管,在稳定后的12小时,可以指导患者适当的进食,食物选择流食,如果24小时内患者不存在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便能够逐渐增加进食量,适当减少静脉营养药的剂量。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

营养风险筛查
推荐:IBD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推荐: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是指现存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 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
– 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不一定存在营养不良,但如果忽视营养风险,有可能 进展为营养不良,进而影响预后
3
正常需要量减少75%~100%
合计
三、 年龄
年龄>70岁 加1分
营养状况评定
营养状况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 营养状况主观评定: 推荐:以病人整体营养状况评估表(PG-SGA)作为主观评定工具。 建议:在营养支持小组指导下实施 建议:参考PG-SGA,将将IBD患者的营养状况分为 重度营养不良(≥9分) 中度营养不良(4~8分) 营养正常(0~3分)。
V低itB蛋12和白叶血酸症缺乏
缺铁性贫血
25%~80%
V贫itA血、D、E、K 等脂溶性5维0生% 素吸收不良
钾、镁、钙、磷丢失
1电0%解患质者紊出现乱锌缺乏,儿常童C见D更普遍
UC
18%~62% 26%~50% 80%
常见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 常见,与疾病累及
乏
部位和严重程度相
关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NRS2002 筛查
一、疾病状态
疾病状态(单选)
骨盆骨折 或者 慢性疾病合并以下疾病:肝硬化、 COPD、长期血液透析、糖尿病,肿瘤 腹部重大手术、脑卒中、重症肺炎、血液系统肿瘤
分数
若是 请打 钩
1
2
颅脑损伤、骨髓抑制、重症监护患者(APACHE >10)
3
炎症性肠病营养治疗

3
高纤维食物
如全谷类、豆类、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预防便秘。
不适宜食物避免
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可能加重 肠道炎症。
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如洋葱、韭菜等,可能导致腹胀、腹 痛等不适。
高脂肪食物
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可能增加肠道 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血便等,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 判断。
治疗原则及方法
治疗原则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愈合、防止并发症。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营养治疗、手术治疗等。营养治疗 在IBD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PART 04
营养治疗策略与实施
REPORTING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口服营养补充
对于轻度至中度炎症性肠病患者,可通 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来满足营养需求。
VS
鼻胃/肠管喂养
对于无法口服或口服无法满足营养需求的 患者,可通过鼻胃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时机把握
严重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当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时,应 考虑肠外营养支持。
炎症性肠病营养治疗
演讲人:
REPORTING
日期:
• 炎症性肠病概述 • 营养治疗在IBD中作用 • IBD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 • 营养治疗策略与实施 • 食物选择与饮食调整建议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目录
PART 01
炎症性肠病概述
REPORTING
29-炎性肠病营养治疗

炎性肠病的营养支持朱峰高永健钱家鸣教学目的1、了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种类及发病机制。
2、了解营养支持在IBD治疗中的重要性、适应症及疗效。
3、重点学习肠内营养在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中的疗效和适应症。
学习要点1、IBD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应进行营养筛查以确定营养状况。
2、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可作为儿童CD活动期的一线疗法,单一EN治疗适用于不适合使用激素治疗的成年CD活动期患者。
3、EN可用于维持缓解。
概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营养不良在IBD患者,特别是CD患者中十分常见。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65%-78%的CD患者和18%-62%的UC患者有体重下降。
25%-80%的CD患者和26%-50%的UC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
半数CD患者存在贫血,可能继发于营养不良,而UC患者中有80%存在贫血,主要原因为血液丢失。
腹泻所致的电解质丢失在CD和UC中均常见。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在CD中较为常见,与疾病累及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
IBD引起营养不良的机制包括:食物摄入减少、饮食限制、营养吸收不良(尤其是CD)、粘膜剥脱和出血所致肠道丢失增加、发热和炎症所致营养需求增加以及药物和营养的相互作用等。
特殊营养支持(Specialized nutrition support, SNS)对于CD的治疗机制包括:纠正营养不良、作为诱导缓解的基本治疗、减少手术切除范围、围手术期间应用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逆转儿童CD患者的生长延迟、促进肠道至皮肤瘘管的愈合以及为短肠综合征的患者提供长期营养支持等。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目的评价强加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4年8月~2016年5月,入选对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综合营养支持管理。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时间,经口进食开始时间,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营养支持管理可加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康复。
标签:肠梗阻;营养支持;保守治疗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可原发也可并发症,是手术常见并发症。
肠梗阻危害较大,可并发穿孔、肠坏死,科学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风险[1]。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以及手术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梗阻治疗有明显的时间窗,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保守治疗成功的机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4年8月开始筛选患者。
以医院外科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采用超声+X线和/或CT明确确诊,为炎性肠梗阻;②具有一定的进食能力;③年龄18~65岁;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动力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伴肠粘连、肠扭转、肠粘连、疝气形成;②腹部压痛包块、高热、腹痛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成功率较低的患者;③拒绝参与研究。
截止2016年5月,入选对象80例,其中男男49例、女21例,年龄(45.6±12.4)岁。
伴原发性消化系统疾病53例,合并糖尿病10例。
手术时间(2.1±1.4)日,均采用全麻。
术前积液、腹膜炎体征36例。
小肠分辨征15例,肠鸣音减弱36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前积液/腹膜炎体征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有炎症性肠病,需注重营养护理

患有炎症性肠病,需注重营养护理
黄传芳;邹林宏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年(卷),期】2024()3
【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发生在胃肠道的慢性炎症病变,其中常见类型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此类患者病情通常都会呈现出慢性发展、反复发作的趋势。
同时患者营养风险也较高,普遍伴随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
这是因为发病后会引起各种胃肠道不适症状,比如出血、腹泻、梗阻等都会使患者摄入食物的欲望下降,甚至对进食存在恐惧、抵触情绪,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求。
同时,炎症性肠病还会造成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消化不良。
以上种种因素相互交织最终造成营养不良。
所以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来说,营养护理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那么炎症性肠病患者该如何正确饮食呢?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黄传芳;邹林宏
【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炎症性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
2.2018年欧洲儿童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波尔图炎症性肠病组关于儿童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指导意见解读
3.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黏膜Th17A表达的影响
4.针对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的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体会及分析
5.基于炎症性肠病小组的延续性护理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主诉】: 突发右下腹痛2天。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病史】:
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腹痛,阵发性、无放射痛,
恶心呕吐,突出为胃内容物,无血性液。无寒颤发热病史,有
泻病史,为粘液样便,无里急后重及黑便血便史。无尿频、尿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肾功、电解质及凝血系列均正常范围。 心电图大致正常。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腹部CT示:肠管扩张积气。腹腔积液。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尿痛及肉眼血尿病史。腹痛逐渐加重,于本院内科急诊就诊
给予对症、补液及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请外科会诊考虑
腹痛待查,1.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差,二便如上述。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2003年行前列腺增生手术。否认糖
病史。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 支持-FreseniusKabi
2020/11/21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作者:付玉东 医院: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
科室:普外科 时间:2010 3 20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一般资料】: 性别 男 年龄 85岁 体重 58公斤 身高 172CM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诊断】: 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穿孔?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回肠、升结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术后第9天,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痛轻微。查体:腹 明显,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及包块,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 为浊音,听诊肠鸣音弱。腹部CT检查,肠壁广泛水肿、增厚,肠腔积液少量。诊 为术后炎性肠梗阻,给予:(1)禁食,胃肠减压;(2)使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 入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肠内炎性渗出;(3)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剂;(4)应用 生素控制感染;(5)再次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 白血症;(6)中医针灸,及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能量按25kcal/kg/d 给予 文1920ML.加力太100ML治疗,以保护修复肠粘膜屏障,减少细菌移位。经2 天积极治疗,病人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恢复肠内营养后无腹胀腹痛,无恶性呕 。术后5周可进半流食,无不适症状。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病理】: ( 乙状结肠)部分浆膜粗糙,粘膜皱襞部分消失,呈暗红色。 镜下:粘膜灶状坏死,粘膜下层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及新鲜出 ,浆膜纤维组织增生。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讨论】
炎性肠梗阻的概念最早由黎介寿于1995年首次提出,系在腹部手术后 期,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 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其发病率为0.69%~14%。常 手术范围大,肠管暴露时间长,腹腔污染重的病例。本病例均有上述特征 腹部手术对肠管损伤、腹腔内积血积液等致炎物质残留,导致肠壁水肿和 出并形成粘连使肠腔通畅受限,影响了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这种肠梗阻既 机械性因素,又有肠动力障碍性因素,但少有绞窄的情况。术后早期炎性 梗阻一旦确诊,应积极行保守治疗。腹腔内广泛粘连,肠壁明显水肿,是 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理变化的特点,如手术可能形成新的或更严重的粘连 正规保守治疗,随着肠壁水肿不断减轻和腹腔内粘连逐步吸收,肠梗阻的 状也会随之慢慢消失。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经静脉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解决术后高分解代谢所致营养不良,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愈合,并维 水、电解质平衡。短期小剂量应用激素促进炎症消退,减轻肠壁水肿并可 时应用利尿剂。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1
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 FreseniusKabi
病例模式版本
【体检】: T:36.0℃ P:106次/分 BP:180/100 mmHg 意识清醒,皮肤粘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正常。 部膨隆。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肝浊 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腹股沟区及阴囊未见 显肿块。双下肢无肿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