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
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目的:探析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入选我院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中3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14天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治疗时间9-14天,平均(12.6±2.7)天;其他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显著变化,予以手术治疗治愈,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
结论炎性肠梗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及体格等相关检查,及早进行准确诊断,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对于药物疗法无效者可进行及早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标签:临床效果;治疗方法;诊断;炎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腹腔内炎症或手术创伤导致肠壁水肿,出现动力性与机械性并存导致肠道中内容物无法顺利运行及通过,临床通常发生于腹腔术后1-3周内[1]。
腹腔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出现腹膜炎、肠穿孔、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2]。
有研究认为,炎性肠梗阻进行规范的治疗,早期诊断,临床效果确切[3]。
探析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最佳诊疗及预防方案至关重要,故我院对84例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规范化预防及诊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40例腹腔手术出现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4.9±3.2岁,手术次数:腹部1次手术者27例,2次者9例,3次者4例。
梗阻前最后一次手术: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9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7例,肠粘连松解术6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行肠段切除吻合术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2例,急性胆囊炎胆道探查术3例,结肠肿瘤行结肠癌根治术1例,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1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稿 日期 :0 9 0 — 8 收 20 — 3 0 ] ( 辑 : 江标 ) 编 龚
小剂量且使用 时间不宜 超过 1周 ;⑤ 应
后 5例 ,小 肠 坏 死 行 部 分 小 肠 切 除术 后 阻 。腹 腔 内 多 有肠 管 间 的广 泛 粘 连 . ] 较 的缓 解 。
7例 , 胃癌 根 治 术 后 2例 , 囊 切 除 、 胆 胆 少 发 生 肠 绞 窄 。肠 梗 阻 一 般 发 生在 术后
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 梗 阻 的 手 术 原 则 及
1 有血性渗出液。 例
情反 复 , 治疗后症 状缓解 , 一进 食 , 经 但
2 An r w, wa l Yv te .Me h i ms a d d e Ed  ̄ , e tt c an s n
再 次 发 生 梗 阻 ;⑦ x 线 表 现 为 肠 腔 气 液
2 结 果
t am n o ot eaie i u J .A c r t e t fpso rt l s[ ] rh e p v e
质 激 素 的应 用 , 予地 塞米 松 5 g静 推 , m 每 的肠 管 , 导 致短 肠 综 合 征 E 会 s ] 守 治 疗 。保
2 0 , 3 7 :9 — 0 . 0 3 2 ( )3 8 4 0
日 3至 4次 , 用 5 7天 ; 应 用 广 谱 抗 的具 体措施多 为 : 禁食 、 水 、 连 ~ ⑥ ① 禁 持续 有 7 龚 剑 锋 , 维 铭 . 宁 。 . 养 支 持 在 术 朱 李 等 营
19 9 8年 8月 至 2 0 0 8年 1 0月 共 收 治 2 8
蔡
群
用 胃肠 动 力 药 . 利 于 胃肠 功 能 的 恢 复 : 有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特殊性
8. 全腹CT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 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 出。同步有利于排除腹部其他病变如腹腔 感染、机械性梗阻等。——有主要参照价值。
诊疗要点
根据其病史,独特旳临床症状、体征和影 像学检验,可对EPII可作出诊疗
在诊疗EPII之前,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 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原因造成旳麻痹性梗阻。
概念区别
术后早期肠梗阻 炎症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这一概念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国际权威外科专著《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modern surgical practice》(17版) 及《Surgery: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evidence》在论述肠梗阻时均已将“术后 早期肠梗阻”作为机械性肠梗阻旳特殊类型进行 论述,强调术后早期肠梗阻在肠梗阻治疗中旳主要 地位及治疗旳特殊性。
特殊性
5. 触诊柔韧感,各部不一,最明显部位即 是肠管粘连最严重旳部位,多于脐周或切 口下方;
无明显肠袢或包块。
特殊性
6. 叩实音;听肠鸣音减弱、稀少或消失, 无金属音或气过水声,梗阻缓解则肠鸣音 恢复。
特殊性
7.腹部X线检验:一般可见多种大小不等液气 平面,但极少见到肠管扩张旳影像。
Senagore等发觉,术后每天服用12 mg旳爱维莫潘治疗组较服 用抚慰剂旳对照组第1次排气、第1次肠蠕动和最终能够耐受 固体食物旳时间均明显缩短。目前该药正在进行临床Ⅲ期试 验,还未被同意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 吐和低血压。
此药将来很可能成为临床上针对性治疗EPII旳第一种特效药 物。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炎症性肠梗阻的名词解释

炎症性肠梗阻的名词解释炎症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是由肠道的炎症引起的肠管堵塞。
它常常由肠道感染、病毒感染、疾病或手术等因素引起。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炎性反应和肿瘤堵塞等因素导致肠道狭窄,从而影响了食物和液体的顺畅通过肠道。
炎症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
患者常常感到腹部不适,甚至不能进食,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性肠梗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坏死、穿孔和感染。
在诊断炎症性肠梗阻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医学影像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腹部X光、腹部超声和腹部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工具,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炎症的位置、程度以及肠道是否存在梗阻。
当诊断明确后,治疗炎症性肠梗阻的首要目标是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初期治疗通常包括禁食、静脉输液和抗生素治疗。
通过减少肠道的负担和控制炎症反应,可以帮助肠道恢复正常的功能。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后,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肠道的堵塞和炎症病灶。
手术治疗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进行腹部切口,通过直接切除或吻合肠道的方式解除肠道堵塞。
腔内手术则是通过腹腔镜等微创技术,通过小孔径切口进入腹腔,利用特殊器械操作,解除肠道病变。
手术后的康复期同样重要,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此外,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必要的,通过检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复发和并发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炎症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遵循医嘱,并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患者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炎症性肠梗阻的复发。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作者:张喜来樊文义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提高炎性肠梗阻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住的3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过程。
结果3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无1例出现肠穿孔、腸瘘。
结论严密观察排气排便情况是炎性肠梗阻最早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预防炎性肠梗阻的关键。
护理上严密观察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排气、排便、腹胀、肠鸣音情况,加强各项护理。
炎性肠梗阻病人是完全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避免病人再次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
因此优质细心的护理是缩短患者恢复周期。
预防并发症重要工作。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观察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8-01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在外科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它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学和动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
炎性肠梗阻常发生在腹部手术早起,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
现将本病30例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肠梗阻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8例,高中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例。
一. 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肠蠕动的强弱;肠腔积气,积液,扩张情况;肠壁充血水肿,穿孔。
2.观察患者呕吐胃内容物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正确配制营养液,控制输液速度。
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加强临床观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正确的营养护理,是保证减少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的必要措施。
3.炎性肠梗阻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单临床中还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严密观察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腔渗出量的多少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是否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8例报告

轻, 常有 肠型 和气 过水 声 , 膜炎 体征 明显 。 腹
况分 析如 下 。
型 或蠕 动波 ; ③一 般触 不到 明显 的肠襻 或包 块 , 部分 有 范 围较广 的压 痛 ; 叩诊 可有鼓 音 ; ④ ⑤听 诊肠 鸣音 减 弱甚 至消 失 , 听不 到 气 过 水 声 或金 属 音 。⑥ 腹 部
超声、 X线 检 查 可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肠 腔 积 气 或 积 液 ; ⑦
志 ,9 8 1 ( ) 3 7 3 8 19 , 87 :8 —8 . [] 张国强. 后 早期肠 梗阻 的诊 断 和治疗 [] 中 国临床 医学 , 2 术 J.
2 0 9 4 4 4 43 . 0 2. ( ): 3 5
( 任 编辑 : 芳) 责 罗
后 治疗 1周 好 转 。 肛 门 排 气 、 便 时 间 为 梗 阻 后 排
2 3 预 防 .
非 手 术治疗 l 6例 。包 括 : 禁食 ; 持 续 胃肠 ① ② 减压 ; ③患 者 采 用 半 坐 卧 位 , 情 许 可 鼓 励 下 床 活 病
动 ; 低 压 灌 肠 刺 激 肠 蠕 动 ; 维 持 水 、 解 质 、 碱 ④ ⑤ 电 酸
尽 量减少 手 术创伤 , 免肠管 长 时间暴 露 ; 免 避 避 大块 结 扎组织 , 毕使用 大 量生理 盐水 冲洗 腹腔 , 术 避
5 1 平 均 8 d。 ~ 2 d,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及预防

例, 外伤 性小肠破裂 修补 术 6例 , 脾 切除术 1 例, 结、 直肠 癌
根 治 术 6例 , 急性化脓 、 坏疽性 阑尾炎 阑尾切 除术 1 1 例, 肝
胆手术 5例。 1 . 2 临床表现 本组 4 3例有 3 8例 发生 于术后 5 ~1 4 d , 5 例发生于术后 1 5  ̄2 8 d , 绝 大多数发 生于术后 1 ~2周 内, 主
如此 时手术 由于腹 腔 内广 泛粘连 , 有 时呈板块 状元 法分离 , 强行分 离易致肠管 破损 , 手术 范 围扩 大 , 术 后极有 可能 出现 出血 、 感染 、 肠瘘 等更严重 的并发症 , 甚至再次发 生梗阻 。本 组 4 3 例有 4 O例 均经保 守治疗 而痊愈 。保 守治疗 的主要 措
6 5 0 0 2 1
摘要 目的 :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阻的特点 、 诊 断、 治疗原则 以及预防措施 。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7 年
1 月 -2 0 1 3 年 5 月收治腹部手术后 4 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 的临床表现 、 诊断 和治疗 预防措施 。结 果: 4 O例 患者经保
诊断 。由于 E P I S B 0广 泛粘连 水肿 主要发 生于 手术 操作 范
围广 、 创伤重 、 腹 腔内炎性渗 出多 、 肠管长期 暴露 、 肠管浆 膜
本组共 4 3例 , 男 2 8例 , 女 1 5例 , 年龄 1 5 ~ 面广泛受损或腹腔 内坏死残 留物多 , 特别是 曾多次腹腔手术 病例 。E P I S B O发病机制 的复杂性及特殊 性决定 了在诊 断时
要表现为术后肠蠕 动恢复 , 已有肛 门排气 或少 量排便 , 有 的 甚至 已 进 食 , 但 随 后 出 现 腹 胀 、腹 痛 。腹 痛 者 3 3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标准:
1. 2. 3. 4.
5.
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反复手术的历史; 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 查体发现腹部质地坚韧; 腹部CT 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 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 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PISBO) :一般发生 在术后1~3 周内,系由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 炎症等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 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
黎介寿。 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 ,8(7) :3871
概念的提出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提出了“术 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 1尹路,黎介寿,李宁,等.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 梗阻的处理.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33(1):32 2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1998,18 (7) : 387 3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2000, 20 (8) : 456
肛门恢复每日排气排便; 24h 鼻胃管引流液少于400ml ,不含胆汁(此 时可拔除胃管) ; 停用生长抑素后症状没有反弹; 肠鸣音恢复; 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 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朱维铭,李宁。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 ,20 (8) :456.
预防
时间:常于术后1~2周发病。 症状:符合一般肠梗阻,但腹痛、腹胀均不明 显或剧烈,可有少许排气排便,部分病人可 耐受肠内营养,但一进食,腹痛、腹胀便加 剧。 查体:腹胀不明显,无肠型,触诊柔韧,某些 相对局限的粘连肠袢可有触及团块的感觉, 肠鸣音可正常或低弱。 病程:严重的病例病程多一个月左右。
影像学表现
病因
术后早期肠梗阻既可以由肠麻痹、腹内疝、肠扭转、 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 2. 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是曾进 行过手术的病例,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 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 由此可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 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
并非发生在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均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因素的炎性肠梗阻
如: 腹部闭合性损伤后、 腹腔化疗后、 复苏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症胰腺炎炎性渗出。
病 理 生 理 示 意 图
腹部手术创伤 肠 壁 水 肿 渗 出 浆层 膜广 面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 浆损 肌 腹腔内炎症 手术松解粘连 炎症、 炎症、异物刺激 外伤、医源
狭窄
粘连
肠
粘连
松
肠
粘连
临床表现
1. 2. 3. 4. 5.
术中爱惜组织、保护肠管、精细解剖,以减少浆膜 面的损伤; 手术结束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炎性介质、 血块、异物和坏死组织的残留; 以生物蛋白胶封闭保护受损的浆膜层; 必要时采取内支撑折叠排列术; 围手术期有效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必要时预防性地应 用生长抑素。
朱维铭,李宁。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 ,20 (8) :456.
治疗
1. 2. 3. 4. 5. 6.
胃肠减压; 维护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肠外营养支持; 应用生长抑素; 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中医中药促进肠蠕动。
治愈标准
1. 2.
3. 4. 5. 6.
诊断具备两个条件: (1) 术后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出 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及X 线影像学肠梗阻的依据; (2) 经手术或X 线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 2.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应依赖于症状和体征,主要发生 在术后7~30d 内。
Pickleman J ,Lee RM.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 s wit h suspected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 ruction〔J 〕. Am Surg ,1989 ,210 (2) :2162219.
腹 壁 肠 型
小 肠 梗 阻 可 见 扩 张 的 肠 袢
可 见 阶 梯 状 的 气 液 平
结 肠 梗 阻
乙 状 结 肠 扭 转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EPIBO
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科 李凯
概念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术后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
1.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 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存在肠梗阻的证据。
Ellozy SH ,Harris MT ,Bauer JJ ,et al.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in 242 consecutive abdominal operations〔J〕. Dis Colon Recturn ,2002 ,45 (9)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