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简明手册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课程。使学生灵活应用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进行电子电路的综合性设计。了解现代ED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从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到具体电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安装调试能力、科学试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与电子产品研制的差别

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为:

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选题和拟定性能指标十分重要,一般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否则研制出来的产品可能没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重在教学练习,设计题目是由教师指定、给定性能指标,学生不需进行市场调研。

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在研制电子产品时,在保证性能指标前提下,应设法降低成本,因此,凡是市场上或从生产厂家可以买到的元器件都可以选用。

但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元器件的通用性。由实验室备料不可能十分丰富,因此,课程设计对元器件的品种有一定限制,一般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用元器件。

另外,电子产品研制还要考虑外形设计、销售等商业性问题,因为产品要转变成商品,其最终的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只是电子电路设计的一次演习,它重在基础训练,是电子产品研制的原理电路设计阶段,与研制电子产品的实际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

1、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这是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2) 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系统集成技术是简化系统电路的最好方法。

(3) 可靠性高。

(4) 系统的集成度高。

(5) 调试简单方便。

(6) 生产工艺简单。

(7) 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便是现代电子电路系统的重要特征,难以操作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

(8) 耗电少。

(9)性能价格比高。

通常希望所设计的电子电路能同时符合以上各项要求,但有时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例如,对于用交流电网供电的电子设备,如果电路总的功耗不大,那么功耗的大小不是主要矛盾,而对于用微型电池供电的航天仪表而言,功耗的大小则是主要矛盾之一。

2、课程设计的内容

电子电路设计是对各种技术综合应用的过程。通常电子电路设计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功能和性能指标分析。深入地了解所要设计的系统的特性。这是进行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原始依据。

(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方案比较和实际设计3部分内容。一个实用课题的理想设计方案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的,而是往往需要设计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翻阅大量参考资料,并进行反复比较和可行性论证,结合实际工程实践需要,才能最后确定下来。

(3) 原理电路设计。系统设计的结果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确定了系统的基本结构,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各部分功能电路以及分电路连接的具体设计。这时要注意局部电路对全系统的影响,要考虑是否易于实现,是否易于检测,以及性能价格比等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平时要注意电路资料的积累。

(4) 可靠性设计。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电路设计中必须考虑可靠性因素(如器件的选择、电路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5)调试方案设计。使设计人员在系统实际调试前就对调试的全过程有个清楚的认识,明确要调试的项目、目的、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现象、处理问题的方法、系统各部分调试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

(6)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撰写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编写设计报告,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以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表达能力,而且也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电路设计的一般过程

1、选择方案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

所谓总体方案是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构成一个整体,以满足课题题目所提出的要求和性能指标,实现各项功能。

方案选择就是按照系统总的要求,把电路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块,得出能表示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按照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规划出各单元功能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确定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确定单元电路的结构。

总体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应当针对糸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参考文献和有关资料,广开思路,要敢于探索,努力创新,提出若干不同方案,仔细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反复比较,争取方案的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

框图应能说明方案的基本原理,应能正确反映系统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方案选择必须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要有全局观点,抓住主要矛盾。

(2)在方案选择时要充分开动脑筋,不仅要考虑方案是否可行,还要考虑怎样保证性能可靠,考虑如何降低成本,降低功耗,减小体积等许多实际的问题。

2、设计单元电路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

(1)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选定的总体方案原理框图,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构成形式。应注意各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配合,注意各部分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 拟定好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按信号流程顺序分别设计各单元电路。

(3) 选择单元电路的组成形式。一般情况下,应查阅有关资料,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从已掌握的知识和了解的各种电路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电路。如确实找不到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的电路时,也可选用与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电路,然后调整电路参数。

在单元电路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保证各功能块协调一致地工作。

3、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常需计算某些参数。例如放大器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计算参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和功耗等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留有适当的裕量.

(2) 对于环境温度、交流电网电压等工作条件,计算参数时应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

(3) 涉及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按1.5倍左右考虑。例如,如果实际电路中三极管UCE0的最大值为20V,那么挑选三极管时应按UCE0 30V考虑。

(4) 电阻值尽可能选在1MΩ范围内,最大一般不应超过10MΩ,其数值应在常用电阻标称值系列之内,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阻的品种。

(5) 非电解电容尽可能在100pF~0.1μf范围内选择,其数值应在常用电容器标称值系列之内,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容的品种。

(6) 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设法降低成本,减少器件品种,减少元器件的

功耗和减小体积,为安装调试创造有利条件。

(7) 有些参数很难用公式计算确定,需要设计者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如确实无法确定,个别参数可待仿真时再确定。

4、仿真和实验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EDA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实验演变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

仿真具有下列优越之处:

(1)对电路中只能依据经验来确定的元器件参数,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很容易确定,而且电路的参数容易调整。

(2)由于设计的电路中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在搭接电路时出错,可能损坏元器件,或者在调试中损坏仪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而电路仿真中也会损坏元器件或仪器,但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3)电路仿真不受工作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品种、数量的限制。

尽管电路仿真有诸多优点,但其仍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对于电路中关键部分或采用新技术、新电路、新器件的部分,一定要进行实验。

仿真和实验要完成以下任务:

①检查各元器件的性能、参数、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②检查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和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③检查各个接口电路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

④把各单元电路组合起来,检查总体电路的功能、性能是否最佳。

5、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的首页包括课题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和指导教师等。

设计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1) 课题名称;

(2) 内容摘要;

(3) 设计指标(要求);

(4) 系统框图;

(5) 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6)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 元器件清单;

(8) 实际PCB图或布线图;

(9) 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10) 心得体会;

(11) 列出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设计观点、理论分析、方案结论、计算等必须正确,尽量做到纲目分明、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轻重得当、文字通顺、图样清晰规范。

五、报告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

所有文档统一使用Word2003排版,页面应当设置如下:纸型为A4,页边距规格为:上下各2.54cm,左右各3.17cm,装订线0cm,页眉1.5cm,页脚1.75cm。

文档正文内容的排版格式如下(除特别说明外),中文用宋体,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进行录入。

2、标题要求

标题最多使用3级分别为:章、节和小节。如果在小节中还需要分层次可使用条、目。

1.章

章为一级标题,位于正文中间;字体使用:华文新魏(中)、Times New Roman(西)、加粗、四号;段前6磅、段后6磅;章标号统一使用“第X章标题”,标号与标题文字间制表位1.9厘米;标号选择样式标题1。注意:章的标题在页的首行。

2、节

节为二级标题,与正文左对齐;字体使用:黑体(中)、Times New Roman(西)、加粗、小四;段前6磅、段后6磅;节标号统一使用“X.X标题”,标号与标题文字间制表位1.27厘米;标号选择样式标题2。

3.小节

小节为三级标题,与正文左对齐;字体使用:黑体、加粗、五号;段前6磅、段后6磅;小节标号统一使用“X.X.X标题”,标号与标题文字间制表位1.27厘米;标号选择样式标题3。

4.条

条可作为四级标题,但其不与前三级标题统一编排。条标题样式:正文、黑体(中)、Times New Roman(西)、加粗、五号、首行缩进: 0.74 厘米;段前6磅、段后0磅;条标号统一使用“X.标题”,标号与标题文字间使用全角小点“.”;标号在正文手工输入。

5.目

文中的目操作步骤尽量统一用(1),(2)...或①,②…及再下的层次编号;文中并列内容可用“●”,“◆”,“■”等项目编号列出,要尽可能做到全书统一;如有再下一层次的并列内容,可用另一种项目符号;注意要易于区分层次的高低。

条标题样式:正文、宋体(中)、Times New Roman(西)、不加粗、五号、首行缩进: 0.74 厘米;段前0磅、段后0磅;目的标号灵活掌握如:“(1) 标题”,标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格;标号在正文手工输入。

3、图、表及程序清单题注

1.图

● 每个框图必须用Microsoft Visio软件画,不允许用word或者画图软件画。

●每一个图都要有图题。图中有(a)和(b)子图时,子图也要有子图题。

● 每一章的图统一排号,如第3章的图用:图3.1,图3.2。

● 排号使用“题注”方式,在文中引用到表使用“交叉引用”方式。

● 图号和图题位于图的正下方。图题由词组或短语组成,要简短明确,题末不带标点。前后图的图题不应雷同。

● 插图中的文字和线宽要求(屏幕图除外):

■文字为小5号, 汉字用黑体,英文及数字用Arial。如果空间不够,个别文字可用更小字体。

■图中粗线粗细b的范围为:b=0.25-0.7 mm;细线粗细为b/2,不得小于0.1mm。

■图中一般情况下,主线用粗线,辅线用较细的线。

● 图中的曲线要光滑,斜线不能有锯齿。文字的分辨率要高。

● 书中所有图要随文排,图文呼应。即要先有文字叙述(先提到图), 后见相应的图。

● 从PDF文件中取图,建议使用Adobe Illustrator,将取出的图存为.wmf文件以保证高分辨率;从电脑屏幕取图建议使用HyperSnap-DX Pro软件。由于Microsoft Visio编辑的图片都为矢量图,并可以在没原图的情况下直接修改,所以流程图统一使用该软件编辑及其它图片也尽可能使用该软件编辑。

● 图要力求清晰,对于非矢量图尽可能不要在文档中拖大或缩小。

● 对于器件文档,图中的英文应尽量翻译成中文。

● 不要用WINDOW下或word的画板画图。此两个软件画的图文字分辨率差,斜线和弧线有锯齿。

● 在整个文档内,图的大小和比例要协调,紧凑。

●插图示例:如图0.1所示。

图0.1 SPI与74HC595连接图

2.表

● 每一个表都要有表题。

● 每一章的表统一排号,如第3章的表用:表3.1,表3.2。

● 排号使用“题注”方式,在文中引用到表使用“交叉引用”方式。

● 表号和表题位于表的正上方。表题由词组或短语组成,要简短明确,题末不带标点。前后表的表题不应雷同。表题字体采用小5号黑体,西文采用小5号Arial。

● 表内文字采用小5号,如排不下则使用6号字。

● 表格的绘制应遵循简洁、整齐的原则,避免使用复杂的格式。表格边框不应超出文档页面边界。

● 要先见文,后见表,即先在文中提到表,再在其后见表。

● 表格示例:如表0.1所示。

表0.1 表格示例EXEMPLE

X.X”字体使用:五号、黑体、加粗。

4.程序清单

●每一个程序清单都要有标题。

●每一章的表统一排号,如第3章的表用:程序清单3.1,程序清单3.2。

●排号使用“题注”方式,在文中引用到表使用“交叉引用”方式。

●标号和标题位于程序清单的正上方。程序清单标题由词组或短语组成,要简短明确,题末不带标点。前后程序清单的标题不应雷同。标题字体中文采用小5号黑体,西文采用小5号Time New Roman。

●程序清单内文字采用小5号宋体,西文采用小5号Time New Roman。

●程序清单应遵循简洁、整齐的原则,底纹使用10%灰底。

程序清单示例:如程序清单0.1所示。

程序清单0.1 程序清单示例wait_ms函数

void wait_ms( unsigned long timeout )

{

unsigned long timelimit;

timelimit = g_sof_counter + timeout;

while ( g_sof_counter < timelimit );

}

5、目录要求

目录为可选的,可根据文档需要添加目录。如需添加目录统一以如下格式编辑:

●一级目录左对齐不需缩进,字体使用:黑体(中)、Times New Roman(西)、小四;页码右对齐,目标题与页码间使用“…”连接;

●二级目录左对齐缩进两个中文字符,字体使用:宋体(中)、Times New Roman(西)、五号;页码右对齐,目标题与页码间使用“…”连接;

●三级目录左对齐缩进四个中文字符,字体使用:宋体(中)、Times New Roman(西)、五号;页码右对齐,目标题与页码间使用“…”连接。

6、附录要求

附录的格式要求与标题要求一相同,不同的只是标题的标号:目录一级标题使用“附录A”;二级标题使用“A.X”;三级标题使用“A.X.X”。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的文字用小五宋,顶格排,序码用[1],回行齐肩(即与文字齐),行距为1.5行,即行与行之间为4.5磅;格式为:

[1] 著者.书名.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

六、参考题目

一、智力竞赛抢答器

1、任务要求:

(1)四组参赛者在进行抢答时(用4组彩灯代表),当抢先者按下面前的按钮时,抢答器能准确地判断出抢先者,并以声、光为标志。要求声响、光亮时间为9秒后自动熄灭。

(2)抢答器应具有互锁功能,某组抢答后能自动封锁其他各组进行抢答

(3)抢答器应具有限时(抢答时、回答问题时)功能。限时档次分别为30秒、60秒、90秒;时间到时应发出声响。同时,时间数据要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4)抢答者犯规或违章时,应自动发出警告信号,以提示灯光闪为标志。

(5)系统应具有一个总复位开关。

2、实验原理:

本课程设计的核心为抢答模块,其由四个触发器组成。抢答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互锁,不论是抢答还是犯规,一旦一个选手先按下开关,其触发器首先触发,并且这个触发器的输出将其它三个触发器CP脉冲输入屏蔽掉,从而达到互锁的目的。

二、盲人报时钟

1、任务要求:

(1)具有时、分、秒计时功能(小时1~12),要求用数码管显示。

(2)具有手动校时、校分功能。

(3)设有报时、报分开关。当按报时开关时,能以声响数目告诉盲人。当按报分开关时,同样能以声响数目告诉盲人,但每响一下代表十分钟(报时与报分的声响的频率应不同)。

2、设计原理:

本设计是一个显示时间的系统,所以三个计数器分别为60、60、12进制。用拨码开关不同的组合分别控制调时、调分、正常计时三种不同的状态。在调时、调分的过程中计数器间的CP脉冲被屏蔽掉,由单步脉冲代替CP输入;相反正常计时的时候,单步脉冲被屏蔽掉。报时电路中,用减法计数器就可以实现报时的功能。

三、电子锁及门铃电路设计

1、任务要求

(1)设计一个电子锁,其密码为8位二进制代码,开锁指令为串行输入码。

(2)开锁输入码与密码一致时,锁被打开。

(3)当开锁输入码与密码不一致时,则报警。报警时间持续15秒,停3秒后再重复出现。(4)报警器可以兼作门铃使用,门铃时间为10秒。

(5)设置一个系统复位开关,所有的时间数据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2、设计原理:

用8个数码开关设设置密码,密码输入为串行输入,每次用拨码开关输入1位密码,按单步脉冲把这个密码输入。输入8次以后于原始密码相比较。密码的串行输入可以由移位寄

存器(74194 )的左移或右移功能来实现。另外单步脉冲还需要进行消抖,消抖电路上课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详述。

四、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

1、任务要求

(1)通常情况下,大道绿灯亮,小道红灯亮。

(2)若小道来车,大道经6秒由绿灯变为黄灯;再经过4秒,大道由黄灯变为红灯,同时,小道由红灯变为绿灯。

(3)小道变绿灯后,若大道来车不到3辆,则经过25秒钟后自动由红灯变为黄灯,再经过4秒变为红灯,同时,大道由红灯变为绿灯。

(4)如果小道在绿灯亮时,小道绿灯亮的时间还没有到25秒,只要大道检测到已经超过3辆车在等候,那么小道应立即由绿灯变为黄灯,再经过4秒变为红灯,同时,大道由红灯变为绿灯。

2、设计原理:

此交通灯系统包含四个状态:大道绿灯小道红灯、大道黄灯小道红灯、大道红灯小道绿灯、大道红灯小道黄灯,最后又回到大道绿灯小道红灯。这几个状态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6、4、25、4秒。可以用4选一数据选择器来控制计数器的进制,使计数器在相应的状态完成相应的功能。彩灯显示模块要采用动态扫描方式,实现大路小路分时显示。

五、数字显示电子钟

1、任务要求

(1)、时钟的“时”要求用两位显示;上、下午用发光管作为标志;

(2)、时钟的“分”、“秒”要求各用两位显示;

(3)、整个系统要有校时部分(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校时时不能产生进位;

(4)、系统要有闹钟部分,声音要响5秒(可以是一声一声的响,也可以连续响)。

2、设计原理

1、由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1HZ标准秒脉冲。

2、“秒电路”、“分电路”均为00—59的六十进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3、“时电路”为00—23的二十四进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六、出租车计费器:

1、任务要求

(1)自动计费器具有行车里程计费、等候时间计费和起步费三部分,三项计费统一用4位数码管显示,最大金额为99.99元。

(2)行车里程单价设为1.80元/km,等候时间计费设为1.5元/10分钟,起步费设为8.00元。要求行车时,计费值每公里刷新一次;等候时每10分钟刷新一次;行车不到1km或等候不足10分钟则忽略计费。

(3)在启动和停车时给出声音提示。

2、设计原理: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屈鹏 学号1141201112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海娜 2013年12月17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屈鹏学号1141201112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设计时间2013.12.9—2013.12.20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号121202306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408、409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已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并要求能设计出完整的电路或产品,从而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如下: 1、温度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2度。 3、三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方案选择与论证。④方案的原理框图,系统电路图,以及运行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⑤必须用proteus或其它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⑥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 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为了保证单元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某些单元电路进行参数计算和电子元件 选择,比如:放大电路中各个电阻值、放大倍数计算;振荡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振荡频率、振荡幅值的计算;单稳态触发器中的电阻、电容、输出脉冲宽度的计 算等;单元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容量选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和题目

1.目的与任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个或两个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选题或自定选题的设计任务。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从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高性能价格比出发来选择方案,运用所学过的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功能电路。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了解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 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进度安排及方式: 第一单元:集中讲课,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3)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 (4)课设题目介绍 (5)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题目。 第二单元:确定题目,教师就题目的基本要求答疑。学生讨论、查资料。 第三、四、五单元:查资料、设计、EDA仿真、写报告。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独立完成课题的设计方案,并可以运用MULTISIM软件在微机上完成对所设计电路的仿真。 最后考试:笔试或分组口试。 3.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设计能力 (2)组装或焊接调试情况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报告情况 (5)出勤情况、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成绩评定: 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EDA仿真情况40分,总结报告40分,考试或口试20分。 3、电子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布置任务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参考题目(或自定题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方案和进行学习,本学期结束对设计有一个初稿和基本认识,暑假继续完善和补充,在下一学期开学第一周周末交设计报告和电子文档。开学第二周进行有关设计介绍和答辩,每人5分钟左右时间,介绍有关设计思路、电路分析、仿真、收获与体会等,要求做出介绍的ppt 幻灯片。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法及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设计类型 课程设计可分成三种类型或模式:一种是纯理论性的课程设计模式,在设计完成后画出设计图纸,写成设计报告,但不作实验验证;第二种是理论设计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在设计完成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以便检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第三种是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设计完成后,要搭建实验电路进行实验验证,并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电路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第三种课程设计模式最接近于实际情况,设计和调试难度最大,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们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解决和克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各有优点:第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偏重于理论设计,学生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课程设计中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由于实验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课程设计时间较短时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设计题目,否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难以完成;第二种课程设计模式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设计模式的折中,能较好地解决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的问题。 有些专业在课程设计之前,还没有进行电子工艺实习,学生们还不会识别和测量电子元器件,不会识别印刷板电路图,也没有掌握焊接技术、电路的测量和调试方法等实践技能,这些学生在做课程设计之前,要先自学有关的实践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顺利进行。 2)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有不同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基本上可归纳为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论证、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画出设计图纸、实验验证与调试、写成设计报告等,如下图所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WM调制解调器 班级:电信1301 姓名:曹剑钰 学号:313050302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 设计一款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利用一可调直流电压调制矩形波脉冲宽度(占空比)。 信号频率10kHz; 占空比调制范围10%~90%; 设计一款PWM解调电路,利用50Hz低频正弦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输入与原始信号等比例正弦波。 2.提高要求: 设计一50Hz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PWM调制。 3.限制: 不得使用理想运放、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基本要求的输入电压使用固定恒压源接自行设计的电路实现可调; 同步方波不得利用信号发生器等软件提供设备产生。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脉宽调制方案: 方案一:三角波脉宽调制,三角波电路波形可以由积分电路实现,把方波电压作为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经过积分电路之后就形成三角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可调直流电压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直流电源来调制脉宽。 方案二:锯齿波脉宽调制,锯齿波采用定时器NE555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和方案一相似,利用直流电压源比较大小调节方波脉宽。 方案三:利用PC机接口控制脉宽调制的PWM电路。 比较:方案一结构简单,思路清晰,容易实现,元器件常用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似,缺点是调整脉冲宽度不如方案一 方案三元器件先进,思路不如方案一清晰简单,最好先择了方案一 2.正弦波产生方案: 方案一: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0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由RC 串并联网络组成,也称为文氏桥振荡电路,串并联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2πRC,为了产生振荡,要求电路满足自激震荡条件,振荡器在某一频率振荡的条件为:AF=1.该电路主要用来产生低频信号。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学分:2 学时:2周制定人: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开设目的 本课程是在前导验证性认知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命题设计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的综合性试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模拟、数字、高频电路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了解一般电子电路与单片机构成简单系统及简单编程的方法。促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准备走向更复杂更实用的应用领域,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前的技能培训课程。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基本要求 1、以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设计实验分为基础型和系统型两个层次,基础型指基本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系统型指若干个模拟、数字、高频基本单元电路组成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 3、学习计算机软件辅助电路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 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4、学习电子系统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 5、拓展电子电路的应用领域,能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性能指标或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 2.2实验方法 1、学生自学与指定设计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使用有关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3、学生针对实验课题的要求,查找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步骤,并进行初步设计; 4、学生必须完成基本设计任务后才能进行选作实验; 5、教师在课内外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 6、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适当讲授。 2.3、总结报告内容 1、设计题目 2、设计任务和要求 3、原理电路设计:(1)方案比较;(2)单元电路设计;(3)元件选择;(4)整体电路(标出原元件型号和参数、画出必要波形图);(5)说明电路工作原理。 4、整理实验数据和测试波形,对模拟电路应有理论设计数据、实测数据、仿真数据和误差分析,数字电路应有设计逻辑流程、波形图、时序图或真值表。 5、实验困难问题及解决措施。 6、实验参考文献。 三、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3.1、方案论证(方案比较)与总体设计(举例说明)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明确电子系统的设计任务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 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查阅文献, 根据掌握的资料和已有条件, 完成方案原理的构想; 2、提出多种原理方案 3、原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与确定 4、将系统任务的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电路, 并画出整机原理框图, 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 详细拟订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 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 能够模拟成熟的先进电路, 也能够进行创新和改进, 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 不但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 各单元电路间也要相互配合, 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 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确利用计算公式, 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 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 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

电路设计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 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 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 1) 阻容元件的选择 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 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 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 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 例如滤波电路中常见大容量( 100~3000uF) 铝电解电容, 为滤掉高频一般还需并联小容量( 0.01~0.1uF) 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 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 2) 分立元件的选择 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选择的器件类型不同, 注意事项也不同。 ( 3) 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能够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 因此选用集成电路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 它不但使系统体积缩小, 而且性能可靠, 便于调试及运用, 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选用的集成电路不但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 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方面要求。 4、注意单元电路之间的级联设计, 单元电路之间电气性能的 相互匹配问题, 信号的耦合方式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本科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性质及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利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各种具有不同功能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的技术指标,独立进行电路设计估算、实验测试与调整,制作出一个实际电子产品和写出总结报告。把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实验调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做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并通过这一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和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初步基础。 本大纲根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 二、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践题目的设计与实现,使其加深对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设计的技能。 2.知识目标: (1)熟悉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 (2)按要求完成整个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对整个系统仿真并会调试。 3.能力目标: (1) 能熟练掌握操作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能熟练查阅常用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规格、型号等资料; (3)能熟练用Multisim对系统进行仿真; (4)完成整个电路的硬件连接,并学会排错、解决故障; (5)掌握整个系统的连调。

4.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操作意识; (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备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内容及要求 项目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 1.任务: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 2.要求:(1)方波发生器电路输出频率范围:10-1KH可调;占空比0-100%连续可调;输出方波 Vp_p<=12v;输出三角波Vp-p>0.2v;输出正弦波Vp-p<1v; (2)设计以上电路工作电源。 项目二:篮球竞赛30秒定时电路 1.任务:设计一个符合功能的30秒篮球计时器电路 2.要求:(1)具有显示30秒的计时功能; (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置数、清零、启动和暂停; (3)计时器为连续30秒递减计时时,其计时间间隔为1秒; (4)当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管显示器不能灭灯,LED变亮报警。 项目三: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1.任务:设计一符合要求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2.要求:(1)直流电源要求输出精度高,步进电压在0.1V 左右,并且调整方便; (2)使用通用器件; (3)要求输出电压在0~9.9V 项目四:数字式温度测量电路 1.任务:设计一能对物体进行温度测量的电路 2.要求:(1)被测温度和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 (2)测量温度为0~1200C,精度为±0.50C; (3)控制温度连续可调,精度±1OC; (4)温度超过额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项目五:声控小夜灯 1.任务:设计一声光控灯控制系统 2.要求:(1)同时实现光控和声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电子11301 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 一、本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实践环节, 它使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实用电子产品雏形, 巩固和加深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 理论基础和实验中的基本技能, 训练电子产品制作时的动手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电路, 掌握通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训 练并提高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利用、方案比较和元器件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以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 等)器件实现 规定的数字系统。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4. 学会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5.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6. 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画 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全部功能。对电路要求布 局合理,走线清晰,工作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分析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器件,计算参数,画总体电路图。进行仿真试验和性能 测试。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反复进行以上各步骤,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灵活掌握。 1. 总体方案选择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就是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贵州理工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主撰人:明德刚 主审人: 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8月

前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后专门开设的集中实践课程。着重介绍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相关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结构,基本理论体系及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单元电路的特性及使用方法、性能扩展方法,通过各种实验实践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一大特色是采用弱电电路来控制强电电路,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模块化是目前电子、电气技术发展的趋势,应当培养学生以全局的观念来设计电路,以模块的思想来规划子电路;再次,当代电路对工艺和抗电磁干扰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线路布局和焊接技能。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提高理论水平是自动化专业开设相关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 电学基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课程设计两大环节。通过实验环节,要求学生巩固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焊接和调试电路的过程中了解电路的工艺和布局。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在课程所在学期进行。分别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简单设计 本课程设计指导书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为基础,首先通过每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提高学习兴趣,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测试和使用方法,一方面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的练习来提高分析和设计电路的基本能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路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单靠实验教学中的实验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设计、调试每一个电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章三角波、方波振荡器制作与调试 1.1 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电路同时产生一个三角波和一个方波,它能够自动启动并且没有锁死的问题。要求做成一个频率从0.1HZ到100KHZ的三角波和方波振荡器。1.2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的信号运算电路可知:积分运算电路是对输入信号电路进行积分运算的电路。因此我们可以在运放的反馈支路加上合适的电容构成积分电路,当积分电路的输入信号是方波时(假定方波的半周期小于电路积分时间常数τ=RC),电路的输出端的波形是三角波。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特性,能将边沿变化缓慢的电压波形整形为陡峭的矩形脉冲信号。其状态转换过程中的正反馈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第一输出端所得到的三角波信号作为施密特发生器的输入信号从而得到方波。 这样,就可以用积分电路产生的三角波作为方波发生器的输入信号,再把得到的方波作为三角波发生器的输入信号。所以此电路没有锁死的问题,而最初的信号来自运放两端的电压激发,这样就能实现自动启动。 1.3系统分析与设计 1.3.1 自激振荡 由于正反馈的放大倍数趋于无穷大,可以将微弱的信号放大。而电路中存在噪音,噪音信号引起电路电量波动,虽然很微弱,但它们具有多频谱的特性,即在噪音中含有各次正弦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出现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经过运算放大电路741的放大到达输出端。由于反馈网络的存在又把输出信号回送到电路的输入端。由于RT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那么微弱的噪音就会被不断的放大,使得在电路的输出端出现了具有一定幅值的电信号。 1.3.2 积分运算电路 积分运算电路满足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积分关系,通过计算可得到输出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前S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或低频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仿真、安装与调试方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报告,把理论设计的内容、仿真、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1、选择总体方案的一般过程。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所谓总体案根据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各项功能,满足设计题目的要求和技术指标。 由于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应针对任务、要求和条件,查阅有关资料,以广开思路,提出若干不同的方案,然后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能性和优缺点,加以比较,从中取优。在选择过程中,常用框图表示务种方案的基本原理。框图一般不必画得太详细,只要说明基本原理即可。 2、选择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当针对关系到电路全局的问题,多提出不同的方案,深入分析比较。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2)既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又要考虑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等实际问题。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 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画出框图之后,便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一般方法和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和己选择的总体方案的原理框图,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应注意各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但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平转换之类的接口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31-225 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31-225 课程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5) 1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 (5)

1.1 设计方案 (5) 1.2 设计所需要元件 (7) 2 设计原理 (8) 2.1 电源变压部分 (9) 2.2 桥式整流电路部分 (10) 2.3 电容滤波电路部分 (11) 2.4 直流稳压电路部分 (12) 2.5 原理及计算 (14) 3 电路仿真 (15) 4 电路连接测试 (16) 4.1使用仪器 (16) 4.2.测试结果 (16) 5 设计体会 (17) 参考文献 (19) 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更高。我们做为21世纪的一名学电子的大学生,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学

会,更应该将其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电子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能够真正体现我们是否完全吸收了所学的知识。 目前,各种直流电源产品充斥着市场,电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基于成本的考虑,对于电源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可采用带有过流保护的集成稳压电路,同样能满足产品的要求。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设计一串联型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先是经过家用交流电源流过变压器得到一个大约十五伏的电压U1,然后U1经过一个桥堆进行整流在桥堆的输出端加两个电容C1、C2进行滤波,滤波后再通过LM7812(具体参数参照手册)输出一个固定的12V电压,这样就可以在一路输出固定的电压。在LM7812的输出端加一个电阻R3,调整端加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电位器R2,这样输出的电压就可以在5~12V范围内可调。 经过自己对试验原理的全面贯彻,以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和反复的调试,经过自己的不断的努力,老师的耐心的指导,终于把这个串联型输出直流稳压输出正电源电路设计出来了。 1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 1.1 设计方案 本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1)变压电路:本电路使用的降压电路是单相交流变压器,选用电压和功率依照后级电路的设计需求而定。 (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单个方向的直流电。但是这种直流电的幅值变化很大。它主要是通过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来实现的。常见的整流电路主要有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等。我们选取桥式整流电路实现设计中的整流功能。 (3)半波整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 器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图1 红外线心率计的原理框图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4、整形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安装与调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题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理论设计的内容、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衡量课程设计完成好坏的标准是:理论设计正确无误;产品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电路设计性能价格比高,便于生产、测试和维修;设计总结报告翔实,数据完整可靠等。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供电电源为交流220V、50Hz的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主要电路指标要求波形频率为1KHz~10KHz,波形幅值小于12V,其它指标要求尽可能多的信号多样性。本设计是设计一个完整的信号发生器,单元电路必须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信号发生电路。 设计过程中的硬件电路安装调试借助启动计算机厂有限公司的“模拟电路试验箱”进行,有关可利用单元电路组件、元器件见附录一。 设计完成后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的一般步骤 1.选定总体方案,画出方框图;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所谓总体方案是根据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各项功能,满足设计题目提出的要求和技术指标。 由于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应当针对任务、要求和条件,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箱自动供水电路的设计 专业班级:电信11101班 设计者:1 刘小专 2 陈阳叶 指导教师:张晋平彭元杰 设计时间: 2012 06 27

一、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目的: 1.课程设计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2.注重培养我们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3.培养我们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4.提高我们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意义: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设计原理与方法),又强调动手和硬件实验应用能力的锻炼,培养工程实践和电子创新设计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水箱自动控制电路。 功能: 1. 当水位低于最低点时,电路能自动加水。 2. 当高于最高点时,电路能自动停水。 3. 选择适当的元器件,设计该电路。 4. 利用proteus绘制其电路原理图并仿真。 5、列出元件清单,领取所需型号的元件 6、在万能试验板合理布局、布线 7、按照电路焊接要求,焊接元器件 8、调试电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试电路… 三、总体方案设计 该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集成电路的自动水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主芯片选择555时基集成电路,该设计的电源由市电供给。该设计具有自动检测水位,自动开关电机,无人看守自动工作等功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彩灯控制器是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性的应用。该彩灯设计主要由几个器件构成,分别是移位寄存器、计数脉冲、分频器、数据选择器等器件。通过着几个主要器件来实现对彩灯的设计和控制。彩灯的设计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模块、彩灯开关控制模块以及花样输出电路模块。其中时钟脉冲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彩灯开关电路设计模块应用数据选择器74LS163。花样输出由移位寄存器74LS194和发光二极管组成。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我们在Proteus环境下进行仿真和调试。通过验证进一步确定其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彩灯;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模块;彩灯开关控制;花样输出电路

目录 摘要.............................................................................................................I 1 前言 (1) 1.1 序言 (1) 1.2目前彩灯的应用情 (1) 1.3主要工作概述 (1) 2 总体方案设计 (3) 2.1方案比较 (3) 2.2方案论证 (4) 2.3方案选择 (4) 3 单元电路设计 (5) 3.1时钟信号发生器 (5) 3.2 序列信号发生 (7) 3.3 移位输出显示电路 (11) 4 调试与试验 (14) 4.1 Proteus软件介绍 (14) 5 proteus仿真图 (15) 6致谢和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1前言 1.1 序言 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设计中更多的使用规模集成电路,不仅可以减少电路组件的数目,使电路简洁,而且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因此,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器件功能则成为必然。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各种装饰彩灯、广告彩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在大型晚会的现场,彩灯更是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小型的彩灯多采用霓虹灯电路。在彩灯的应用中,装饰灯、广告灯、布景灯的变化多种多样,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和多种色彩的灯管或是以日光灯、白炽灯作为光源,另配大型广告语、宣传画来达到效果。这些灯的控制设备多为数字电路。而在现代生活中,大型楼宇的轮廓装饰或大型晚会的灯光布景,由于其变化多、功率大,常采用长明灯、流水灯及变幻灯。长明灯的特点是只要灯投入工作,负载即长期接通,一般在彩灯中用以照明或衬托底色,没有频繁的动态切换过程,因此可用开关直接控制,不需经过复杂的编程。流水灯则包括字形变化、色彩变化、位置变化等,其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地花样变化。本文所要设计的彩灯是用八个发光二极管代替的,能通过外部开关的操作,来实现彩灯亮点的左移、右移、全亮、全灭的效果。因此其会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使用,这使本设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控制电路可靠性,灵活性高,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中小城市的交通灯、霓虹灯等的应用。而且,它对其他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目前彩灯的应用情况 LED彩灯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彩灯广泛应用于流水灯、跑马灯、鸳鸯戏水灯、流水灯、控制功能,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相应的程序。此课题设计具有很大现实意义,LED彩灯广泛应用于商业街广告灯,也可作为歌厅、酒吧照明等。 1.3主要工作概述 本文所要设计的八路彩灯的功能要求是通过手动开关操作,实现彩灯的两亮两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电 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 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