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载的解决方案
VPN简介-CN2网络概况及MPLS

CN2网络指标及测试— 初验前性能指标(基线值)
▪ 任意一对CN2业务路由器(SR/PE)之间。 ▪ 基线性能:是指未打开QoS机制情况下的性能指标 ▪ 条件:
业务互通障碍,便于业务提供和集中管理
20
总体设计思路— 网络结构设计(水平角度)
IDC ChinaNet
MSTP
SR/PE
SDH
Service Edge
Aggregation Core
TG/AG
SR/PE
IP城域网
注1:绿色虚线内属于CN2网络管理范围 注2:CN2直接延伸交换机属于CN2网络管理范围
6
CN2网络整体情况— 网络组织(3/3)
边缘层及业务层
全国覆盖199个地市 边缘层:
➢ 每城市设置2台设备(P路由器) ➢ 接入2个以上汇聚节点 ➢ 不同局向负载分担,传输距离差小于500公里 ➢ 无边缘节点的城市,就近接入或接入省会
业务层:
➢ 平均每城市2台PE(二三期工程后)(现在每 个地市都有至少一台PE了)
▪ 骨干网络只负责数据转发,中国电信内部网络网间互连通过骨干网络,比如城域 网互连、IDC等等
▪ 业务升级或者新业务的增加、安全控制等等只须在边缘层进行,保证骨干网络的 稳定
QoS边缘
P
Corporate Dial
宽带接入
P
E
E
P
E
P
P
P
E
Integrated
P
VPN
E
MPLS L3 VPN
P E
P
增扩板卡
大部分地市增配“第二PE/SR”:CISCO 增配接入交换机:华为、中兴
CN2二期工程
10
OLT建设方案设计模版

目次一设计说明 (3)1 概述 (3)1。
1设计依据 (3)1。
2工程概述 (3)1.3工程建设规模与投资 (4)1.3.1建设规模 (4)1.3.2工程投资 (5)1。
4设计文件的组成 (5)1。
5设计范围与分工 (5)1。
5.1设计范围 (5)1.5。
2设计专业分工 (5)2 设计方案论述 (5)2.1建设原则 (5)2.2设计方案 (6)2.2.1网络现状 (6)2.2。
2组网方案 (6)2。
2。
3 OLT部署总体原则…………………………。
. 62。
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 (8)2。
4语音组网方案 (9)2.5网管系统方案 (10)3 主要设备介绍 (11)3。
1 ZXA10 C200(中兴机架式OLT) (11)4工艺要求 (12)4。
1设备机架安装 (12)4。
2设备线缆的布放、绑扎、焊接 (12)4。
3电源供给系统 (12)4。
4机房环境 (12)4。
5设备接地要求 (13)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3)6 维护体制 (14)6.1 维护人员的配置 (14)6。
2 维护仪表及工器具 (14)二预算编制说明 (15)1 概述 (15)1.1编制依据 (15)1.2编制内容 (16)1。
3投资分析 (16)1。
4费用的取定 (16)2 预算表格 (17)一设计说明1 概述本工程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EPON传输设备(OLT)安装工程》设计,该设计为一阶段设计。
1.1设计依据(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下发的关于委托进行《EPON传输设备(OLT)安装工程》一阶段设计函。
(2)新疆电信公司“光进铜退”的建设指导精神;(3)《中国电信光纤到楼(FTTB)工程设计规范》2008(4)《中国电信光纤到楼(FTTB)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40—2005(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7)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8)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9)厂家提供的相关设备资料;(10)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收集的有关资料。
软交换在3G核心网中的应用

一
网的话音业务,并 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注重
技 ,2 0 () 09 4
-
新应用,且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遍计算机器件 ,其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试验和评估。 4 软交换在3 核心网中的优势 G 性价比每年提高8%, 0 远高干电路交换 ( 每年提高 4 分布式组网 .1 节省投资成本 2 %),可见软交换在经济方面有很大优势。如图 0
随着通信技 术的 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逐 步 开 放 , 电信业 的 一 个最 重 要的 发 展趋 势 就 是 业
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分离 ,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可 靠、高效的基础承敏平台,由业务提供商提供各 种应用,池们与设备制造商足鼎立 ,共同推动了 呼叫控制功能。 电信 业的繁荣和进步。软交换技术是新一代网络 多好 处。 14 他功能 .其 M、1 N 包括}议处理、互通、资源管理、计费、认 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思想吸取了TP、AT 办  ̄T M 等众家之长 ,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 ND 证与授权、号码分析/ 地址解析、媒体控制等。 架构 ,作为新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但 参考文献 : 2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 务的融 … 强磊等编著.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 软交换将是新一代话音 网络交换的核心。如 实现 r 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 新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软交换 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这主要表现存以下几个 方面 : 21 .软交换成本低 软交换由于采用了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
中国电信“软硬兼施”推3G值得借鉴

Communicatio ns WorldWeekly>>中国电信在终端方面频频出手,实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双重提升。
中国电信“软硬兼施”推3G 值得借鉴特约撰稿人|陈亮在推动3G 方面,运营商需要帮助用户加深认识和了解,进而用好用活3G ,最终让用户离不开3G ,在此方面,中国电信已经率先起步。
从今年年初开始,3G 业务就成为了三大运营商争夺的焦点。
在这场争夺战中,中国电信的表现分外抢眼。
中国电信加大了中档手机补贴力度,加速推动中端市场抢夺,因此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在新增市场份额稳步攀升的同时,中国电信更是豪言誓夺今年国内新增3G 用户市场的半壁江山。
近期中国电信在客户应用体验和终端布局方面频频出手,可谓是软硬兼施。
这其中不乏许多出色的举措,值得分析和借鉴。
紧扣市场“软”肋在近日中国电信倡议发起的“CDMA2000手机设计研发产业联盟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电信明确表示要加强终端售后服务、加快终端售后服务网点的发展,并为此启动“3G 手机辅导站计划”,拟在年内开通1万家3G 手机应用辅导站,为中国电信的3G 用户提供产品方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联想起3G 业务面市之初,许多客户都在问3G 业务和2G 业务之间究竟有何差别,如果只是将3G 理解为网络覆盖更好、通信质量更好、上网速度更快,那么只是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那么3G 业务的优势应该是有着比2G 业务更好的应用体验。
而3G 业务的应用体验从何而来?一是来自网络、终端等硬条件的提升,二是来自客户在3G 环境下使用各种业务、软件、服务所带来的感受的提升,也就是说光有网络和终端的升级是远远不够的,运营商还必须帮助客户更进一步认识3G 、了解3G 、深入3G ,进而用好3G 、用活3G 、最终让客户用了3G 就离不开。
中国电信的万家“3G 手机辅导站计划”,正是为了解决后者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困扰3G 业务发展的“软肋”所在。
软交换技术论文:软交换技术 3G 容灾备份 MSC IN POOL 负载均衡 携号转网

软交换技术论文:长春联通WCDMA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中文摘要】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截至2010年1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8.5亿户,人均普及率达到62.5%。
自中国3G牌照发放以来,3G网络建设、运营及产业链的建立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如何以最经济、快捷的网络建设方式,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并可以向未来网络平滑过渡的3G网络,为用户提供高速率、多样化、高品质的3G通信服务,在竞争日益趋于白热化的电信市场上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影响力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文对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功能结构、功能实体以及基于软交换技术网络采用的主要接口和协议、软交换与传统MSC的区别与优势进行了阐述。
对3G 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主流3G技术的相关知识,对各种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并针对联通WCDMA网络技术优势进行了讨论。
从软交换网络建设角度,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在长春联通3G网络上的应用,总结了中国联通软交换网络的改造原则,并详细介绍了长春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的建设过程及软交换网络组网结构,对“1+1”,“N+1”,”MSC IN POOL”三种容灾方...【英文摘要】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mobile market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s November 2010, the State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mobile phone users in China reached 850 million; per capita penetration rate reached 62.5%. Since the 3G licenses issuedfrom China,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hain operators have become a major priority. It’s the issues whichall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concerned commonly that howto provide a 3G network most eco...【关键词】软交换技术 3G 容灾备份 MSC IN POOL 负载均衡携号转网【英文关键词】Soft-switching technology 3G disasterrecovery MSC IN POOL load balancing Number portability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长春联通WCDMA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摘要4-6Abstract6-7第1章绪论10-141.1 引言101.2 软交换技术的提出与发展现状10-111.3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1.4 本文主要工作12-14第2章软交换技术理论基础14-222.1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142.2 软交换的功能结构14-182.3 软交换的功能实体182.4软交换网络接口与协议18-202.5 软交换与传统MSC 的区别与优势20-22第3章 3G 技术的研究22-283.1 3G 主流技术标准概述22-243.1.1 WCDMA22-243.1.2 TD-SCDMA243.1.3 CDMA2000243.2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3G 网络发展现状24-253.3 联通WCDMA 网络的优势25-28第4章软交换技术在长春联通3G 网络上的应用28-364.1 中国联通建网原则284.2 长春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的建设过程28-304.3 长春联通软交换网络组网结构、容灾方式的研究30-364.3.1 容灾备份方案30-344.3.2 容灾备份方案的比较344.3.3 吉林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络的容灾方式34-36第5章携号转网设计及网络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36-805.1 寻址功能的改造365.2 长春联通携号转网设计36-665.2.1 携号转网提出的背景36-375.2.2 携号转网的技术要求37-385.2.3 长春联通移动号码携带核心网改造方案38-405.2.4 具体的业务流程与信令流程40-655.2.5 携号转网的发展前景65-665.3 长春联通MSC IN POOL 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66-805.3.1 MSC IN POOL 介绍66-675.3.2 长春联通网络的主要技术特点67-695.3.3 长春联通MSC IN POOL 组网带来的好处695.3.4 长春联通核心网软交换MSC IN POOL 改造前后指标对比69-755.3.5 POOL 内负载均衡问题75-80第6章结论与展望80-82参考文献82-85致谢85-86导师及作者简介86。
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附件2 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目录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1)1、三网融合承载网需求 (1)1.1 带宽需求 (1)1.2 流媒体业务的QoS 需求 (3)2、IPTV承载网全面架构 (5)3、承载网络改造与建设 (5)4、FTTx接入解决方案 (8)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1、三网融合承载网需求IPTV业务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电信级业务。
按照业务类型来划分,IPTV可分为四类:流媒体业务、通信业务、游戏业务和信息业务。
流媒体业务,包括音频/视频点播和音频/视频直播业务。
通信业务包括视频通信和短消息服务。
游戏服务提供单机游戏和在线游戏。
信息业务通过机顶盒提供信息浏览。
流媒体业务有很大的带宽需求,而通信业务对实时性又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IPTV业务与传统的互联网数据业务有很大的区别,大带宽,高QoS,二者结合是对承载网的基本要求。
1.1 带宽需求IPTV业务的特征决定了上线用户会长时间持续在线和占用网络带宽,且IPTV业务对带宽有很大的需求(标清流媒体约需带宽的1.5M~2.5M,高清流媒体需8M~20M)。
此外,IPTV业务对从节目源到机顶盒点到点的时延,抖动和流媒体的误码率也有很高的要求。
故IPTV业务在带宽和QoS需求方面对承载网络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对VOD点播节目,为减轻骨干网带宽的压力,IPTV服务系统需要把一些热门节目分发到接近用户的CDN网络的边缘节点。
在城域网边缘的BRAS/Router被选作边缘节点,终端用户从边缘服务器节点获取热门节目内容。
根据调研统计结果,边缘服务器存储的内容可遵循2/8原则,即边缘服务器存储的20%热门片源,可满足80%用户的点播需求。
由此可知,VOD对带宽造成的压力,主要从终端用户接入侧到城域网边缘SR/BRAS之间的链路。
对电视直播业务,需要整网支持组播协议。
在核心层,需要支持PIM协议,域之间需要支持MBGP和MSDP。
汇聚层需要支持PIM和IGMP,接入层须支持IGMP Snooping+广播抑制或IGMP Proxy协议。
中国电信软交换和NGN

支持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技术可以支持语音、数据 、视频等多种媒体业务,为电信 运营商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选择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提升网络安全性
软交换技术可以提升电信网络的 安全性,通过对网络进行分层架 构,实现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 与承载分离,降低网络遭受攻击
和故障的风险。
NGN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
NGN是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灵活的数据 传输服务,满足电信业务对高带宽和实时性的需求。
支持多媒体业务
NGN可以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媒体业务,为电信运营商 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选择,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融合固定与移动网络
NGN可以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 化的通信服务,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
多媒体通信
NGN可以提供各种多媒体 通信业务,包括视频会议 、视频点播、IPTV等。
04
软交换和NGN的关系及比较
软交换和NGN的关系
软交换和NGN是两个不同的网络概念,但它们之 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软交换是NGN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实现网络 中各种不同设备之间的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 通信。
NGN(下一代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网络架 构,它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业务和网络元素,其中 就包括软交换。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技术成熟
软交换技术已经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 实践,在电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
降低成本
软交换技术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 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可靠性和 稳定性。
灵活性
软交换技术可以灵活地支持各种接入 方式,方便地实现网络升级和扩容。
1 ppt ICG系列网关“3G融合”应用解决方案(电信)

3、公司总部运维中心可采 用SNMP或TR069方式实现 ICG网关的集中管理。
金融ATM机无人值守银行应用
至上级节点或 成员机构
设备型号
生产版本
ICG系列网关 (ICG2000/3000/5000) 电信定制网关1-2+ 电信定制网关2-1
E1807
ICG网关支持3G modem-HUAWEI EC226
HUAWEI EC226:
支持的标准
速率
物理接口 UIM卡接口
HUAWEI EC226是CDMA2000标准的3G Modem。是电 信集团主推的3G上网卡。
CDMA2000: CDMA1x/EVDO(15 3k/3.1M)
EVDO上网卡通过 USB方式接入。
优势: 1、可以作为有线H3通C信N链av路iga的to备r1份-2或+网补关充的一种通信应用方式,增强了定制 网关的通信适应能力。 2、ICG网关+3G宽带方案可以解决无线通信应用的安全隐患。 3、3G通信接口的标准化保证了3G模块功能的完善性。
目录
企业网关融合3G需求分析 ICG网关3G融合应用方案 ICG网关3G融合产品介绍
3G宽带与固网宽带/WLAN宽带的融合
固网宽带
WLAN私网
3G备份应用
WLAN热点 WLAN宽带
固网接入+ 3G接入+ WLAN私网+ WLAN热点
3G+WLAN 网关
企业网关 支持3G
3G宽带
企业网关与3G宽带融合的动力
Uplink: 153.6 Kb/s Downlink: 153.6 Kb/s CDMA 2000 1x EV-DO Rev.0: Uplink: 153.6 Kb/s Downlink: 2.4 Mb/s CDMA 2000 1x EV-DO Rev.A: Uplink: 1.8 Mb/s Downlink: 3.1 Mb/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双局址情况下,SS等设备采用四台CE(三层交换机)上连至双PE,在单局址 情况下采用两台CE上连至双PE。同一局址内两个CE设备之间通过VRRP方式实现 互为备份。不同局址的CE之间通过GE互联,实现局址之间的冗余。
•从平滑演进的角度,承载方案如何 设计?
• 软交换和3G的融合承载作何考虑?
提纲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3G承载方案探讨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GE
•CE2
•CE为三层交换 机;该局址同时
拥有TG和SS。
•CE4
•GE
•FE
•V
•TG2
•V
•SS2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单局址双PE方式
•CN2
•局址1
•PE1
•GE
•CE1
•GE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FE
•V
•SS1
•GE
•V
•TG1
•GE•软ຫໍສະໝຸດ 换业务•PE2•GE
•CE2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省内软交换引入示意
•业务平台 •现有SCP
•SHLR
•网管系统
•SS
区域1 •SHLR
•省会SS(含其他区域) •双归属
•SS
区域2 •SHLR
•本地网1
•本地网2
•AG、TG
•IAD •视频终端 •大客户
•本地网3
➢ 软交换业务区覆盖一个IP城域网(本地网制) ➢ 软交换业务区覆盖多个IP城域网(大区制)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地网n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CN2+IP城域网
•CN2
•大区SS
•软交换 L3VPN
•PE-ASBR1
•省内SS、SHLR、 •MRS、SG
•PE-ASBR2
•省内TG-TG 的媒体流
•城域网 •PE-ASBR1
•城域网L3 VPN
•城域网 •PE-ASBR2
•城域网 •PE-ASBR
•城域网L3 VPN
•TG •V
•AG
•TG •V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AG
•TG •V
•业务路由器(PE)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二--CN2+IP专网
•PE-AS•PBER11
•CN2
••PPEE-2ASBR2
•大区SS
•软交换 L3VPN
•TG •V •CE4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E1
•CE2
•光纤/SDH/MSTP
•CE3
•TG •V
•三层交换机
•SS、SHLR、 •MRS、SG
•区域SS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比较
承载方案 说明
优点 缺点
方案一(CN2+IP城域网)
省内软交换节点通过城域网MPLS VPN承载,与DC1 软交换 VPN跨 域对接,构成一张完整软交换 VPN网络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 IP专网方案和IP城域网方案比较 —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方案 — SS的承载方案 — AG承载方案 —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3G承载方案探讨
考虑到IP城域网现状,可以随着城域网优化改造工作的推进,逐步从城域核心层 到接入层向目标承载架构演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提纲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 IP专网方案和IP城域网方案比较 —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方案 — SS的承载方案 — AG承载方案 —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网络扩展性好 符合技术发展方向
需要实施QoS保证机制
方案二(CN2+IP专网)
省内软交换节点通过IP专用网络承载 ,与DC1 软交换 VPN直接对接,构成 软交换承载网
占用独立的线路等资源,网络质量保 证较好
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网络扩展能力弱
•总结:
考虑到技术发展方向、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选择CN2+IP城域网方案承载。
针对TG,若完全具备CE能力且每条链路流量很大,可采用TG直连PE方式;否 则建议经CE双挂到两个PE。
为提高网络的保护能力,CE与PE间采用BGP协议,各局址采用相同的AS号 (65510)。为方便管理,CE至PE间互联地址采用公网地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提纲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 载的解决方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引子
•CN2即将验收投 产,城域网优化 试点工作已经完 成
•软交换和3G都是 将要承载在CN2上 的电信自身关键 业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务设备如何部署?
•如何使城域网和CN2有效配合,提供 软交换和3G业务所需的QoS、可靠性 和安全性?
•GE
•V
•TG2
•FE
•V
•SS2
•两个CE设备之 间通过VRRP方 式实现互为备 份。
•CE为三层交换 机;该局址同 时拥有TG和SS 。
•DC1承载方案总结
软交换承载采用私网地址+VPN隔离方案。全网的信令流和媒体流处于同一 VPN;网管信息处于一单独管理VPN中,并可与现有DCN网相连通。
•双局址双PE方式
•不同局址 的CE设备 之间通过 路由方式 实现互为 备份。
•局址 1
•PE1
•GE
•CE3
•CE1
•FE
•V
•SS1
•GE
•V
•TG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N2
•GE •GE
•软交换业务
•同一局址的两个 CE设备之间通过 VRRP方式实现互 为备份。
•局址 2 •PE2
•3G承载方案探讨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步骤
•在第一阶段,软交换专网核心出口的CE 路由器改造为IP 城域网PE-ASBR, 并与IP 城域网P 路由器互联,其余CE 可暂时仍以光纤/SDH/MSTP方式直接连 接PE-ASBR。
•在第二阶段,城域骨干网改造完毕,启用MPLS,同时将软交换其余CE 路由 器改造为城域网PE(SR),新增的AG 等设备可以就近接入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