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弹射飞机起飞

合集下载

航母电磁弹射原理

航母电磁弹射原理

航母电磁弹射原理航母电磁弹射(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简称EMALS)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将飞机从航母上快速起飞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EMALS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维护成本和更广泛的适用性。

下面将从原理、优势和应用等方面介绍航母电磁弹射。

一、原理航母电磁弹射系统主要由电磁发射器、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电磁发射器采用线圈和电容器构成,通过电源系统提供高电流短时间放电,使电磁发射器产生强大的磁场。

当飞机停在起飞甲板上时,电磁发射器会产生一个瞬时的电磁力,将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并抬升到安全高度。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电磁发射器的工作时间和电流强度,以适应不同机型和载重情况。

二、优势航母电磁弹射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具有更高的效率。

蒸汽弹射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蒸汽来产生动力,而EMALS则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动能,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其次,EMALS的启动速度和加速度可根据飞机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更加精确的起飞参数,减少了对飞机的损伤。

再次,EMALS的维护成本更低。

相比蒸汽弹射系统,EMALS的零部件更少,维护更加简单,大大降低了航母运营的成本。

三、应用航母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在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上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比传统航母上的蒸汽弹射系统,EMALS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加平稳和精确的起飞体验,大大提高了飞机的起飞成功率。

此外,EMALS还具有适应不同飞机类型的灵活性,可以支持多种机型的起降,进一步增强了航母的作战能力。

航母电磁弹射系统是一项技术创新,它利用电磁力将飞机从航母上快速起飞。

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EMALS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维护成本和更广泛的适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母电磁弹射系统将会在未来的航母建造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航母作战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1.起飞一、蒸汽弹射使用一个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

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目前只有美国具备生产这种蒸气弹射器的成熟技术。

在工作原理上,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的。

它体积庞大,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功率浪费严重,只有约6%的蒸汽被利用。

为制造和输送蒸汽,航母要备有海水淡化装置、大型锅炉和无数管线,工作维护量惊人。

它的最大缺陷在于因为弹射功率太大而无法发射无人机,现役的无人机因为重量轻,在弹射时机体会被加速度扯碎。

蒸汽弹射有两种弹射方式:(1)一种是前轮牵引式弹射,美国海军1964年试验成功。

舰载机的前轮支架装上拖曳杆,前轮就直接挂在了滑块上,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加速起飞。

这样就不用8-10甲板人员挂拖索和捡拖索了。

弹射时间缩短,飞机的方向安全性好,但这种舰载机的前轮要专门设计。

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都采用了这种起飞方式。

(2)另一种是拖索式弹射,顾名思义,就是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这种弹射方式比较老,各方面都不如前者好,目前只有法国的“克莱蒙梭”级航母使用。

拖索式弹射时,甲板人员先用钢质拖索把飞机挂在滑块上,再用一根索引释放杆把其尾部与弹射器后端固定住。

弹射时,猛力前冲的滑块拉断索引释放杆上的定力拉断栓,牵着飞机沿轨道迅速加速,在轨道末端把飞机加速到直起飞速度抛离甲板,拖索从飞机上脱落,滑块返回弹射器起点准备下一次工作。

二、斜板滑跳有些航空母舰在其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帮助飞机起飞,即把甲板尽头做成斜坡上翘,舰载机起飞后沿着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形成斜抛运动。

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但是飞机起飞时的重量以及起飞的效率远不如蒸汽弹射技术。

英国、意大利、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研制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所以只能在本国航母上采用滑翘甲板。

航空母舰都必须以20节(36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逆风航行,来帮助飞机起飞。

无人机在航母起飞的原理

无人机在航母起飞的原理

无人机在航母起飞的原理
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无人机的起飞方式、航母的运作机理以及航母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协调。

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其具体原理。

首先要了解无人机的起飞方式。

一般来说,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主要采用弹射起飞的方式。

弹射起飞是指无人机在航母上通过弹射器进行加速,以便在短距离内获得足够的起飞速度和升力,实现起飞。

弹射起飞有利于节省甲板上的起飞空间,同时可以确保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足够的飞行速度,以适应各种作战任务的需求。

其次要了解航母的运作机理。

航母是一种大型舰艇,具有较大的坚固甲板和强大的动力系统,可以携带和运作大量的舰载飞机,包括无人机。

航母通常配备有弹射器和着舰索道系统,这些设施可以为无人机提供起飞和着陆的支持。

此外,航母上还配备有飞行甲板指挥系统、飞行作业控制系统等设施,能够协调和管理舰载飞机的起降作业,确保起降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后要了解航母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协调。

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需要与其他舰载飞机和舰船进行协调,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航母上配备有专门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包括雷达监测设施、通信导航设备等,可以及时发现并监控空中的动态情况,指挥和调度各种飞行器的起降作业,避免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的原理涉及到无人机的起飞方式、航母的运作机理以及航母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协调。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飞的技术要点,确保其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在弹射前,舰载机的喷气发动机已经全速运转,此时它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对它后面的飞机和人员危害甚大。这时弹射器后方张起的挡板可使燃气流向上偏转,不会喷向后面的甲板了,这些挡板就叫做“偏流板”或“燃气导流板”。
一般来讲,每个弹射器后面有一组共3块燃气导流板。当单发飞机起降时张开正中一块;当双发飞机起降时三块都张开。为了降低燃气流的灼热温度,燃气导流板后面都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
7.斜角弹射器,它与通平直的甲板不同,它的起飞甲板是斜的,其余部分的甲板仍是平直的,也就是说其沿起飞方向有一个仰角,但是平直的。弹射起点在甲板下方的机库里。这种弹射器做功更大,而且其起飞甲板由于是斜角的,所以在平时不能存放其它东西,而且风阻力大,不过这种弹射器距离可以更短一些,因为其向上有一定的仰角,可以增大飞机升力。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沉默づ♂隐退 航母弹射器是用在航母上弹射起飞飞机的。 早期的螺旋桨式飞机由于起飞速度不大,可以轻易从甲板上自行滑跑起飞,但喷气式舰载机的重量和起飞速度急剧增大,只能通过弹射器起飞了。弹射器不仅使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成为可能,而且可以综短起飞时间、减少油耗。因此虽然每起飞一次需要消耗1吨多淡水及强大功率的代价,但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从航母的发展至今,弹射器也在不断改进,于之前相比,功能更先进,效率也更高。其中弹射器这一独门科技术研究外界虽知之甚少,但其中投入的物力及财力却非常的庞大,与其它部门高科技相比丝毫不显逊色。
4.蒸汽弹射器
这种弹射器是目前在役航母使用的弹射器。1950年8月,英国在“英仙座”航母甲板中线上安装了一台动力冲程45.5米的BXS-1蒸汽弹射器,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美国海军购买了专利并最终将其发展成熟。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其上的舰载机投射出去的。美国的C-13-1型蒸汽弹射器长76.3米,每分钟可以弹射2架舰载机。如果把一辆重2吨的吉普车从舰首弹射,可以将其抛到2.4公里以外的海面,可见其功率之大。但蒸汽弹射器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如果以最小间隔进行弹射,就需要消耗航母锅炉20%的蒸汽。现在,美国正在研制新型的电磁弹射方式,但近期内难以投入实用。

歼―能在航母上弹射起飞

歼―能在航母上弹射起飞

歼―能在航母上弹射起飞歼―(J-15)是一种中国的战斗机,是由苏联的苏-33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这种新型战斗机除了可以在陆地机场起降外,还可以在任何一个现代化的航母上通过弹射起飞。

如何才能让战斗机在航母上弹射起飞呢?这涉及到好几个技术问题。

首先是飞机的重量。

航母在海上行驶时,船体会不停地前后颠簸,而且舰体还会随着风向、波浪方向不停地移动。

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战斗机需要在起飞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重量。

因此,在飞机即将起飞之际,飞机上多余的油料和弹药都会被卸下来。

其次是起飞速度问题。

在起飞时,战斗机需要以非常高的速度离开航母,以免失速。

因此,通过舰桥可以调整弹射器的压强和速度,确保战斗机在尽可能短的跑道上达到足够的起飞速度。

第三是起飞角度和方向问题。

战斗机在自由起飞时,可以调整自己的起飞角度和飞行方向,而在弹射起飞时,起飞角度和方向则需要在弹射器上预先调整好。

如果这个角度太大或者太小,飞机就会撞向海面或者冲出跑道。

最后还要考虑的是飞机在空中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

由于舰桥上的空间非常狭窄,所以飞机在起飞时不得不依靠弹射器的推力来确保飞机在空中的稳定性。

此外,飞机起飞后的时间非常短,飞机的飞行轨迹和速度都要非常准确才能使飞机起飞后达到预期的高度和速度。

如何做到在航母上弹射起飞的呢?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弹射起飞时需要有一整套复杂的技术措施来解决起飞重量、起飞速度、起飞角度和方向、飞机在空中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等。

这其中包括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弹射器的设计和制作、舰桥的精确控制等等多种因素。

这些技术措施的实现,除了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投入外,也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不管怎样,通过在航母上弹射起飞,战斗机在战场上的作用将会更加广泛和强大。

同时这种技术也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航母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总之,歼―的弹射起飞能力,标志着中国航空技术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对于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民用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舰载机弹射起步原理

舰载机弹射起步原理

舰载机弹射起步原理
舰载机弹射起步原理
舰载机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武器,能够在航母等舰船上起降。

而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弹射器将舰载机弹射起飞。

那么,舰载机弹射起步的原理是什么呢?
舰载机弹射起步是指舰载机通过舰载弹射器达到起飞速度并起飞的一种方式。

这种起飞方式的关键在于弹射器的作用。

舰载弹射器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和蒸汽产生弹射力的设备,能够将舰载机从船上弹射起飞。

舰载弹射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起动装置、蓄压装置、触发装置、气动装置、发射装置等。

当舰载机准备起飞时,起动装置发出启动信号。

随后,蓄压装置开始工作,将空气和蒸汽压缩储存起来。

触发装置通过感应舰载机起飞的状态,向气动装置发送信号,让气动装置控制气压释放。

最后,发射装置会将对舰载机产生足够弹射力的压缩空气和蒸汽释放出来,将舰载机弹射起飞。

舰载机弹射起步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保证舰载机在甲板较短的船上起飞,不受起飞距离限制;二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将舰载机送到适
合起飞的高度和速度,提高了舰载机的作战效率;三是能够适应不同
的起飞条件和气候环境,提高了舰载机的可靠性和全天候性。

需要指出的是,舰载机弹射起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舰载机的型号、重量、速度等,以及海浪、风向等外界因素。

因此,需要在弹射起步
前做好充分准备和调试,确保起飞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舰载机弹射起步依靠舰载弹射器的弹射力实现,是一种重要的
起飞方式,能够提高舰载机的作战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安
全和稳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试工作。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起飞方式是航母固定翼舰载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世界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方式有三种:大型航母通常采用弹射方式,英国的轻型航母采用的是滑跃和垂直起降混合方式,俄罗斯中型航母则采用大型固定翼战斗机滑跃式起飞。

弹射起飞又分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其中蒸汽弹射技术最为成熟。

蒸汽弹射器最早是英国人根据德国人的技术发明的,美国海军后来购买了英国人的专利,并最终将其发展成熟;其原理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于其上的舰载机投射出去。

张教授还介绍说,美国从最新型“福特”级航母开始,就放弃了蒸汽弹射技术而改用更先进的电磁弹射。

美国是经历了六七十年以后才开始搞电磁弹射的,目前除了美国航空母舰,世界上只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从美国采购了弹射器。

对美国而言,这是绝对不能随便输出的核心技术。

至于英国采用的滑跃和垂直起降混合方式,则必须配合垂直起降式战斗机。

这三种舰载机起飞方式中,俄罗斯的滑跃式起飞方式对舰载机性能要求最高。

张召忠少将说,20世纪70年代,苏联专家在落实蒸汽弹射起飞构想遇到诸多困难之后,开始研究大推重比、高机动性舰载机航母甲板水平起降技术。

从方案提出到最终成功落实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苏联用了10多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所以说,苏联航母舰载机滑跃起飞技术来之不易。

而售前已完工70%的“瓦良格”号,其滑跃甲板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滑跃甲板几何参数相近,这对中方研究苏联航母设计经验,探索解决舰载机航母水平起降这一难题的途径,是个不错的参照物。

另外,相较美国航母舰载机先进却复杂的蒸汽弹射起飞方式,苏联航母的滑跃起飞技术简单实用,其技术研发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相对较低,这也许是中国航母计划会考虑的因素。

航母舰载飞机的起飞方式

航母舰载飞机的起飞方式

航母舰载飞机的起飞方式现在航母通常采用弹射方式,滑跃式起飞。

弹射起飞是指航母上的舰载机在弹射器的帮助下提高滑行速度,缩短起飞所需要的滑行距离的起飞方式,利用飞行甲板上布置的弹射装置,在一定行程内对舰载机施加推力,使其达到离舰起飞速度,就跟打弹弓似的。

弹射起飞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

蒸汽弹射其原理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于其上的舰载机投射出去。

电磁弹射不需要蒸汽来驱动活塞而是用电来驱动的,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弹射器。

滑跃式起飞:由于上翘甲板具备的坡度和角度,给舰载机一个垂直甲板向上的一个自反力,加上舰载机发动机产生的一个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产生一个斜向上的力,这个合力使舰载机脱离母舰,达到起飞最低速度,最后升空。

具造船科学家及军事专家的计算滑行甲板与上翘甲板的最佳夹角为10度到15度。

使飞机在离开母舰时具有一个向上的速度,在离开甲板时飞机未达到最小失速速度,但是由于具有一个向上的速度,使飞机能在飞离母舰后能在未达到最小失速速度前有更长的加速距离,飞机发动机仍加速,直到达到最小失速速度,从而成功起飞。

飞机在起飞初始阶段,由于飞机相对速度较低,所以需要很长的滑行距离加速,才能达到一定速度和足够升力将飞机带离地面。

航空母舰上改装后的舰载机还需要借助起飞弹射系统或航母跃式甲板,才能在航空母舰相对较短的跑道上完成起飞动作。

而且,在两种情况下航空母舰都必须以20节(36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逆风航行,来帮助飞机起飞。

歼15,采用的事国产的WS-10A发动机,打开加力后的最大推力为132千牛。

最低速度:240千米/小时;实际飞行距离:3000千米起飞最大有效载荷约:8吨;现代战机起飞速度约为250KM/H,约70M/S。

瓦格良航母飞行甲板长度300M。

假设飞行甲板是平直的,航母航行速度约为10M/S,所需舰载飞机平均加速度约为8.14M/S*S,但是中国舰载机歼15,满负荷加速度约为6M/S*S,很难达到飞机起飞速度,这时需要航母采用弹射或滑跃的方式帮助飞机达到最小失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母弹射飞机起飞
目前,航母弹射飞机起飞的装置,使用最多的还是蒸汽弹射装置。

考虑弹射问题,做了一点点初步的估算。

这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概算,有关结果,可能提供参考。

1,弹射过程加速度估算:
弹射末速度80 米/ 秒,相当时速288公里(160节),假设弹射加速长度100米(美国C—13—2弹射器),
按照V = (2aS)EXP0.5公式计算,
80 米/ 秒=(2a100米)EXP0.5
加速度 a =32 米/ 秒2=3.26 g (此处的g代表重力加速度,g =9.8米/ 秒2)
2,弹射运动时间估算:
S = 0.5at2
S = 100米,a = 32 米/ 秒2 ,t = 2.6 秒
3,弹射过程功率估算:
30吨飞机,加速度为1g情况下需要30吨即30000公斤弹射力,100米弹射距离,做功3000000公斤米。

弹射时间粗略视为3秒,则功率1000000公斤米/ 秒=13300马力(9790千瓦)。

实际上弹射需要的加速度超过3g(按照前面1的估算),相应的功率约为3万千瓦。

一艘航母配备两条到四条弹射道,2-4个弹射器,最紧张时,四个弹射器都要投入工作。

4,弹射力估算:
弹射加速度a = 32 米/ 秒2 ,被弹射飞机起飞重量30吨情况下,由于弹射加速度a = 32 米/ 秒2 = 3.27 g,弹射力为30吨X 3.27 = 98吨。

5,美国C—13—2弹射器,轨道长度324英尺(99米),冲程306英尺(93米),气缸直径21英寸,冲程容积1527立方英尺,活塞与牵引器重量6350磅,里根号航母装备四套。

蒸汽弹射
器每次弹射最大输出能量可达到95兆焦耳(95兆瓦秒,若弹
射在3秒内完成,则功率为32000千瓦,此数值与前面3的估
算结果接近),弹射器最短工作周期为45秒,平均每次弹射
耗用近700公斤蒸汽。

6,弹射气缸蒸汽压力估算:
设弹射力为98 吨,弹射气缸活塞直径为21 英寸(美国C—13
—2弹射器情况),换算为公制,活塞直径为21 X 2.54 = 53.3
厘米,活塞面积为2231 厘米2,使用双气缸,活塞面积加倍,
弹射蒸汽压强应当是22 公斤/ 厘米2,按照过去习惯的单位
就是22 大气压。

工程上,22 大气压的参数,对于航母弹射装
置所需要的锅炉以及气缸,从技术层面来看是能够实现的。

下面是弹射器剖面示意图和实际结构照片。

弹射气缸的密封装置很巧妙,原理参见下图。

7,用视频素材做些文章
找到了F—18大黄蜂战斗机在林肯号航母上弹射起飞的视频记录的FLV文件。

粗略观察,弹射起飞过程经历的时间大约是3秒钟。

F-18在林肯号航母起飞,注意第33秒到36秒弹射起飞过程(此照片原来链接了视频素材,这里已经将链接撤销。


F-18在航母上起飞,注意第23秒到26秒弹射起飞过程(此照片原来链接了视频素材,这里已经将链接撤销)。

进一步仔细处理,先将FLV格式的文件转化为豪杰解霸能够解读的MPEG格式,然后利用豪杰解霸的连续截图功能将弹射起飞的视频记录还原成为每秒25帧的连续照片。

在这些连续截图照片中找到弹射开始以及弹射结束的照片,按照相邻两帧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秒计算,可以更仔细地判断弹射过程的时间。

观看两个照片文件夹。

第一个文件夹是从第一个视频记录得到的一组连续截图,照片的编号是从1024到1110。

其中可以观察到,1026照片是弹射开始,1101照片是弹射结束。

两张照片之间有75帧照片,其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正好3秒钟。

下面四张照片是1024、1025、1026与1027。

可以判断,1026是弹射开始。

仔细观看人员与飞机前起落架的相对间隔,可以判断1026是弹射开始。

再下面四张照片1108、1109、1110和1101,用来判断弹射过程的结束。

仔细观察后面的1100与1101两张照片,1101照片上可以看到前机轮已经离开甲板,弹射器活塞后面泄漏的蒸汽已经显著减少。

据此判断1101照片是弹射过程的结束。

1101照片与1026照片之间的间隔是75帧,对应的时间间隔是正好3秒,这就是弹射过程的持续时间。

同样方法,从第二个视频记录中连续截取了编号为2156到2230的74帧照片,其中2160为弹射开始,2228为弹射结束。

相应的弹射过程的持续时间为2.72 秒。

8,在广泛采用传统的、成熟的蒸汽弹射装置的同时,很多人也将注意力转移到电磁力驱动的弹射装置。

电磁弹射装置具有效率高,调节控制性能好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所以受到众多科学技术人员的青睐。

谈到效率,众所周知,蒸汽机车使用的锅炉与活塞往复蒸气机的热销率只有8%左右。

其中机车锅炉的效率甚至只有50%,蒸气机效率高的达到15%,两者乘积接近8%。

采用奥托热力循环的汽油活
塞发动机,效率可以达到25%左右。

采用狄赛尔热力循环的柴油活塞发动机,由于显著提高了压缩比,热效率更高一些,可能达到36%左右。

采用高温高压(600℃、360大气压过热蒸汽)的现代火力发电系统,锅炉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95%,大膨胀比的蒸汽涡轮的效率也很高,锅炉与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效率可能达到45%,有报道说国外的先进大型机组的效率甚至达到48。

燃气轮机,由于燃烧室效率更高,采用40以上的压缩比,效率可能达到46%或更高一些。

得到电能以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容易超过90%,甚至超过95%。

总之,采用电力驱动,即便考虑从热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的有限的热效率,仍然比蒸汽弹射的效率高很多。

电磁驱动的调节与控制的方便可靠,与传统的蒸汽弹射相比较,显然更吸引人。

采用电驱动,尤其是大功率驱动,过去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体积大、重量多。

过去,采用电动机驱动的飞机很难上天,发动机太重了,六十年前有人试验带着电缆又地面供电让电动机驱动的直升机起飞离地,成功了,但是非常勉强。

现在不同了,电动的模型飞机越来越多,而且比过去那些使用内燃活塞发动机的航模飞机方便、好用。

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科学技术上得益于三个重要进步,第一个是稀土强磁材料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包括重量功率密度和体积功率密度。

第二个是超导,特别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出现,使得传递电流得以极大提高。

第三个是高效、高密度电能存储器件的出现。


果将电力驱动引入航母弹射,特别需要注意引进和采用稀土强磁、高温超导以及新型电能存储器件这三个方面的新技术。

关于第三个技术进步,电能存储器件的进步。

在大家熟悉的电化学蓄电器件之外,还可以考虑超级电容这种物理蓄电器件。

超级电容蓄电装置对于航母特别有益的两个特点是它的充电时间非常短,放电功率特别高。

充电过程可以在几秒、几十秒时间内完成,上海世博会使用的超级电容公交车,利用乘客上下车的几十秒时间即可完成充电。

35克的Dia.30*46超级电容放电电流可以达到27(额定),120(峰值)安培,功率比锂离子电池高百倍。

对于航母上使用的峰值功率非常大的电磁飞机弹射起飞装置,,上述三个技术进步非常适用。

9,还有一些细节,例如F—18飞机两台发动机最大的加力推力总共大约20吨左右,占3g加速度弹射需要的98吨的20%左右。

但是加速运动的不仅是飞机,还有活塞等结构,这些结构的重量也有若干吨,相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