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未决诉讼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研究

未决诉讼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研究1. 本文概述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未决诉讼已成为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和审计过程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未决诉讼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未决诉讼,作为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和法律责任的标志,对审计师的工作量和风险评估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首先对未决诉讼的定义和特征进行阐述,进而分析其在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接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未决诉讼与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未决诉讼与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未决诉讼的存在及其性质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评估,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审计师和企业在处理未决诉讼时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监管机构在制定相关审计准则时提供了参考。
2. 文献综述在探讨未决诉讼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实证分析。
关于未决诉讼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诉讼风险对审计师要求的风险溢价上(Simunic, 1984)。
审计师在面对未决诉讼时,往往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以补偿潜在的法律风险和额外的审计工作量(Healy, 1985)。
未决诉讼的存在可能导致审计师采取更为谨慎的审计策略,从而增加审计成本(Wang ie, 2015)。
进一步地,未决诉讼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
一些研究表明,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可能收到非无保留意见,如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Krishnan Zhang, 2011)。
这可能是因为审计师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法律诉讼的风险,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问题持更为严格的立场(Hogan Wilkins, 2008)。
也有研究指出,审计师可能会因为与客户保持长期关系的压力,而在未决诉讼的情况下仍然出具无保留意见(Craswell, Francis, Taylor, 199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实证研究中的变量选择问题

关于上市公司审计 定价 的实证研究始于西方 国家。2 0 世纪 7 0年代末 8 0年代 初 , 国证 券交易会 发布 了会计解 美 释公告 N .5 , O 2 0 要求上市公 司披露其外部审计费用 。在 中 国 , 01 1 自2 0 年 2月 2 4日中国证 券 监督 管理 委 员会 发布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2月
第 7卷第 4期
湖 舅卸 报 南 一 蘑学
J u a fHu a i tNoma olg o r lo n n F r r l C l e n s e
De . 2 o c 07
Vo . No 4 17 .
一
目前 , 国内外关 于审计定价的实证研究 方法 , 主要是对
、
影 响 审 计定 价 的成 本 分 析
上市公司某一年度支 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及其披露情
况进行全面分析 , 运用模 型对影响审计 费用的 因素 进行实 证分析 , 找出与 审计 费用显性相关 的因素 , 最终得 出影 响审 计定价 的主要因素。国际上关于审计定价 实证研究 的变量 选择各有不 同, 本文 主要讨论在我国的审计环境 中, 进行 审 计定价实证研究应考虑的主要 因素及量化这些 因素应该选
究 的 必 选变 量 。
( ) 司审计 的复杂程度 二 公 前 人的研究 已经表 明, 司审计 的复 杂程度是影 响审 公
进行变量的选取。中国审计收费 的现状是各地收费标准不
统一 、 制定 收费标准 的部 门也不 相同。所能 了解到 的情况 有两种 : 一是按照 国家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 二是根据 国 际惯例 , 照会计师事务 所合伙人 和项 目组其 他成 员的实 按 收稿 日期 :o 7 7 8 2 o—0 —0
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B kr18 )Fac (9 4 、 n e n eh  ̄ 19 )Fa (9 5 利用s u i ae(9 1 、rni 1 8 )A d ̄o &Z gu (9 4 、ih 18 ) s i nc m 审计定价基础模型, 加入适当的变量 , 分别研究了美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新西兰等国的审计费用定价 的影响因素 , 发现结论和Sm nc iui 结论基本一致 , 中T y rn B kr1 8 ) 其 al ad a e(9 1用客户的资 o 产总额来代替客户 的规模 , 发现客户 的规模与审计费用呈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 但与他们研究有所不同的是 , u,us n C e (9 8等 G l iad hn 19 ) T
审计定价展开研究 , 从而更好地 了解 审计收费 情况 , 抑制审计市场中出现的不正 当竞争现象 , 助于监管部门对审计市场 的监管, 更有 促
进审计市场健康发展 , , 因此 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 献 综述 文
( 国外文献 有关 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 的经验研究 , 一) 国外始于Sm n (9 0建立 的审计定价模型 , i u i 18 ) c 对审计定价差异 的影响因素
司信息披露完善程度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 以及监管部门对审计市场监管的需要 , 中国证监会在20年发布了《 01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 司信息 披露规范问答第6 号—一 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 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 , 事项加以披露。 这一规定不仅让公众了解 了公司的审计费用信息, 便于 比较审计费用乃至会计师事务所 的收费隋况 , 还有助于研究者对
浅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浅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日益增多。
关联方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关联方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企业,以及其他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关联方。
而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
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及应对这一审计风险。
1. 复杂性:关联方交易常常涉及到跨国交易、复杂交易结构,以及复杂的转移定价机制等,审计难度相对较大。
2. 不确定性:关联方交易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条件不公平等问题,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准确评估交易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3. 隐蔽性:部分关联方交易可能会以虚假交易或其他方式隐藏真相,审计人员难以查明实质交易内容,增加审计风险。
4. 利益冲突: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时可能受到内部和外部利益干扰,影响审计结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披露不完整:上市公司可能会故意或无意地隐瞒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重要信息,或者在信息披露中有意误导审计人员和投资者,使审计人员难以获取全面、真实的交易信息。
2. 交易定价不合理: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可能存在定价不合理的情况,包括过高或过低的标价,或者对交易条件的不公平安排,导致审计人员难以确定交易是否符合市场公允价值。
3. 法规法规遵从不足: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方交易时,可能存在不符合相关法规法规要求的情况,例如未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情况,或者存在与相关规定不符合的交易行为,增加了审计风险。
4. 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的情况,包括未能建立健全的关联方交易管理制度和程序,或者未能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加强风险意识:审计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法律风险、政治联系与风险导向审计定价——基于中国证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

匀京孪计芬鲍学报加s年第一期审计研究法律风险、政治联系与风险导向审计定价——基于中国证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郝玉贵,陈丽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中国转型期的公司法律风险和政治联系对于新兴的审计市场均衡定价至关重要。
以2007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间9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政治联系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越高则审计收费越高,上市公司政治联系越强则审计收费越低,而且国内“十大”事务所对政治联系较弱的上市公司收取了更高的风险溢价。
这一结果表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定价具有风险含量。
[关键词】法律风险;政治联系;审计定价;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市场;审计收费[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3)0l一0095—09一、引言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司法体系和政府干预等特征影响着我国新兴审计市场的演进,我国审计市场不论是“脱钩改制”,还是“做大做强”,或是国际化发展,无不与我国较弱法律环境下的政府推动相关联。
从市场要素看,审计市场供需双方均存在法律风险和政治关联,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实现上市公司和审计师的均衡定价。
一方面,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因各地区改革进程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使得审计需求和功能发挥有所不同。
L a Por t a认为,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资本市场较为发达,投资者的决策更加依赖财务报告的质量。
为了获得可靠的财务报告,投资者会对外部审计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高质量的审计必然要求更多投入,因此,变化中的法律环境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继而如何影响审计定价决策,无疑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企业生存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公众等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之中,正如E pst ei n所提出的,政府可被视为竞争性的工具旧。
《软件公司IPO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研究》

《软件公司IPO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软件公司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IPO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也不断增加。
因此,对软件公司IPO 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进行研究,对于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软件公司IPO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软件公司IPO审计风险概述软件公司IPO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报表风险,包括收入确认、成本计算、资产评估等方面的误差和舞弊;二是内部控制风险,即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的风险;三是技术风险,涉及软件产品的技术更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四是法律风险,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法律问题。
三、IPO审计风险的识别(一)财务报表风险识别财务报表风险主要表现在收入确认的准确性、成本计算的合理性以及资产评估的公允性等方面。
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收入、成本和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内部控制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方面。
审计人员需关注公司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流程设计等,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是否存在漏洞、违规操作等问题。
(三)技术风险识别技术风险主要涉及软件产品的技术更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审计人员需了解公司的技术实力、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以及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评估技术风险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四)法律风险识别法律风险主要涉及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法律问题。
审计人员需关注公司的法律合规性,如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或潜在的法律风险。
四、IPO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一)加强财务报表审计为降低财务报表风险,应加强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确保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收入、成本和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准确无误。
基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基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美国财务造假(世通、安然等事件)丑闻出现,以及相关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sox 引发的相关费用进行了初步的统计,来试图分析费用的变化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
文章试图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事务所、法律法规等方面来试图梳理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文献,以期为上市公司高管及相关立法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审计费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一、引言随着美国财务造假(世通、安然等事件)丑闻出现,以及相关宏观经济环境变化,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下称sox),其中sox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每年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评价报告,并要求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出具相关审计报告。
基于此,sox开始逐渐强化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同时也因执行成本相对过高而饱受争议,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sox引发的相关费用进行了初步的统计,来试图分析费用的变化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
笔者试图通过梳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相关文献,以期为上市公司高管及相关立法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治理越有效,各个方面相对比较健全,对管理者监督比较有效,这样审计师面临风险相对降低,上市公司支付审计收费也相对较低。
比如,①puan yatim and others(2006)通过采用了交叉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样本来源于马来西亚于2003年结束的财政年度736家企业上市财务报表数据。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效率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审计师评估风险,最终可以降低审计收费;该研究还发现一个强大的外部审计费用负相关关系和本地的国有企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从终极控制人属性角度出发,本地人相对管理比较有效,审计师所面临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本地人控制的公司比非本地人控制的公司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
法制环境、政治关系、审计师选择与审计定价一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法 制 环 境 、 治 关 系 、 计 师选 择 与 审 计定 价 政 审
杜兴 强等 , 0 , 2 1) 而本 地小 所 的审 计 独立 性也 更低 ( h ne 1 20 Gu e a. 1 C a t . 0 6; l t 1 a, ,
2 0 ) 相比之下 , 07 。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如何影响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审计师将作
关键 词 : 法制 环境 、政治 关 系 、审 计师选 择 、 计定 价 审
中图分 类号 : 2 92 F 7 . F 3 .2、 2 66
1 作 者感谢两 位匿名审 稿专家 和执行 编辑吴东辉 博士对本 文所提 出的宝贵意 见和修改 建议 , 当然 文 责 自负 。 2 郑军 : 中山大学管理学 院会 计系博士研究生 。 通信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 西路 1 5 3 号中山大学 南 校区 3 3 7 3 ,邮编 : 1 2 5。电子 邮件 : iau z @13cm 。 5 一 2 室 507 Chn jnh 6 . o 3 林 钟高 : 安徽 工业大学 副校长 , 计学教授 。通信地址 : 徽省马鞍 山市湖东 中路 5 会 安 9号安徽工 业 大学校长办公室 ,邮编 : 4 0 2。电子 邮件 :izg 6 . m 。 2 30 l h @l 3c n o
件 以及处 于危 机 时获取 政府 补 助 (g w l n n ee, 0 Fci, 0 6 , 多融 A r a adK obr 20 a 1; ac 20 ) 更 o 资便 利 (h a dMi , 04 , 而有 助于 公 司价值 的提 高(i a, 0 1;ono K w i a a 20 ) 进 an n Fs n 20 I sn m h ad Mio , 0 3 。 也有相 反 的证 据表 明政 治联 系给企 业带 来负 面 的影 响 (ac , n t n 2 0) 但 t F ci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公司存在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事件的概率越高,其支付的审计费用越多;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越多,审计收费越高。
说明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正相关。
标签: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定价
0 引言
由于认识误区和深口袋理论,21世纪初,注册会计师遭遇了审计诉讼风暴时代。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关注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反映了公司治理水平的优劣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是上市公司整体风险的风向标(彭冰,2008)。
法律风险高意味着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较高,审计工作量就大,为弥补成本以及审计失败的潜在损失,审计定价较高,反之亦然。
然而自2006年我国新审计准则确定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报表审计时,审计定价是否考虑公司法律风险,值得探讨。
1 研究假设
审计定价的研究始于Simunic(1980)探讨了审计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审计收费包括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审计资源成本和因潜在的民事赔偿责任而要求的风险补偿两部分。
上市公司如果存在法律风险,并且程度较高,表明该公司的内部治理、控制等管理水平就越差,由此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受到质疑。
而且当上市公司被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较多时,企业声誉将受损,融资能力、产品形象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未来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大,即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这种风险可能会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即增加公司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
由于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较高,企业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审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为了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在公司法律风险比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实质性测试程序、投入更多数量和更高级别的审计人员、延长审计时间等审计资源。
而这些审计资源的投入需要通过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以补偿其成本,即审计过程中审计资源的投入量是决定审计定价的决定性因素,注册会计师投入的审计资源越多,审计定价越高。
同时,公司的法律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面临审计失败的风险越高,因此也会通过收取风险溢价而提高审计定价;反之,审计定价也就越低。
基于以上逻辑推理,提出如下假设:
H:公司法律风险越大,审计定价越高,即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正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2009-2011年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财务指标值极端异常和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以及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最后获得样本2943个。
本研究的财务数据及上市公司民事诉讼和违规处分数据来自Wind(万得)数据库,审计收费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法律环境指数来自樊纲、王小鲁、朱恒鹏编纂的《中国市场化指数》。
本文采用SPSS 1
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法律风险的计量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为疏于法律审查,未能按法规和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可能造成企业经济和名誉上的重大损失,从而使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的风险(冯延超,2010)。
研究表明,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发生诉讼和违规次数越少,反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即公司所在地法律环境越好,公司的法律风险越低(王俊生、张奇峰,2007)。
根据法律环境与法律风险存在反向的关系,本研究中运用法律环境指数来量化法律风险。
2.3 模型设定A FRit=β0+β1Litigationit+β2lnStateit+
β3Sizeit+β4Arrit+β5Invrit+β6Levt+β7Crrt+β8Roait+β9-
Rocit+β10Big4it+εit
其中AFR指审计收费,Litigation指法律风险,State指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为国有性质,国有取值1,否则为0;Size为公司规模;Arr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Invr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
Lev为资产负债率,Crr为流动比率,Roa为资产报酬率,Roc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Big4表示是否由国际“四大”审计,是“四大”取值为1,否则为0。
3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影响审计定价的实证分析
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各公司的审计收费存在较大差距。
2009-
2011市公司所在地平均法律环境指数为6.15160,最好的法律环境指数高达13.07000,而最差地区的法律环境指数为1.49000,说明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在审计时所面临的企业法律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
3.2 单因素T检验本研究以上市公司法律环境指数的均值作为分界点,将总样本分成法律风险高和法律风险低的两个子样本,以初步分析公司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法律风险高的样本的审计收费均值水平明显高于法律风险低的样本的审计收费水平,并且在统计上通过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法律风险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反之法律风险越低,审计收费越低,初步证实我们所提出的原假设: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是正相关关系。
由于独立样
本单因素T检验是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分析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运用更为严谨的方法——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3.3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1给出了模型的回归结果:模型F值为272.394,表明该模型总体拟合优度较好;调整后的R2为0.480,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3,表明自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在控制了最终控制人性质、企业规模、企业复杂程度、财务杠杆、和企业盈利能力等因素后,上市公司法律环境指数与审计定价之间呈负相关,并在统计上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公司所处地区法律指数越低,即所处法律环境越差,意味着公司法律风险越高,审计定价越高,即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是因为审计师在接受审计委托后,可能需要调整审计策略,增加审计程序、审计时间和审计范围,并指派业务素质高和熟悉法律事务的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以控制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低水平,保证审计质量。
这些调整将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需要通过审计收费的增加来补偿。
另一方面,对法律诉讼较多的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师也极可能被卷入诉讼,存在着较大潜在的法律风险和预期损失,审计定价时需要收取更多的风险溢价。
由此公司法律风险越高,审计定价越高的原假设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研究结果还表明公司规模、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是否国际“四大”审计均与审计定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大多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
流动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审计收费关系不显著,表明这些因素对审计定价没有影响或影响有限。
4 结论
本文以2009~2011年全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部分财务指标和审计数据研究分析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是否影响审计定价。
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法律环境指数与审计定价之间呈负相关,并在统计上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公司所处地区法律环境越差,意味着公司法律风险越高,审计定价越高。
公司存在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事件的概率,比没有受到违规处分和仲裁诉讼的公司概率要大,因此支付了更多的审计费用;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越多,审计收费越高。
由此给我们启示,增强公司的法律风险控制意识,降低费用支出,同时也有助于节约审计资源。
同时注册会计师也应关注公司法律风险,以免卷入其诉讼漩涡而带来潜在损失。
参考文献:
[1]冯延超.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10(3):75-81.
[2]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于上市公司2001-2003的经验证据.中国会计评论,2005(1):99-116.
[3]Simunic 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Spring:161-190.
李俊梅(1974-),女,四川篷溪人,注册会计师,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审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