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介绍_65276
广州港:下一站,1700万

龙源期刊网 广州港:下一站,1700万作者:杨玲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24期2005年100万,2006年200万,2007年400万,这是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具有节点意义的几个数字。
这个数字于2013年得到历史性的更新——12月20日,南沙港区二期码头5~6号泊位,随着“斯文德马士基”轮上一个中美洲航线的集装箱被徐徐卸下,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本年度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这个数字,为作为华南物流、外贸集装箱干线港和内贸集装箱枢纽港的广州港冲击下一站目标积累了自信和动力——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700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团于2004年正式成立,当年9月份,南沙港区一期工程投产。
受益于腹地经济飞速发展,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投产不到十年,即跃升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年吞吐量超过千万的港区。
目前,马士基、中远、中海等世界前十的航运巨头均已在南沙港区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世界主要港口和国内沿海港口,外贸班轮航线42条,以广州港“穿梭巴士”为代表的驳船航线连通珠三角和外珠三角经济腹地,“无水港”延伸到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泛珠三角地区。
行内人士指出,南沙港区投产近十年,使广州港外贸集装箱业务实现了由支线港、喂给港向干线港、枢纽港目标快速发展。
同时,南沙港区也奠定和巩固了广州港作为华南内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地位。
其中中海集团“内贸精品航线”和中远集团“天天班”成功运作,使得在南沙港区的运力投放不断增大,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以南沙港区为中心,辐射整个华南的内贸集装箱运输格局。
据预测,随着未来广州港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700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装箱吞吐能力与腹地集装箱运输的旺盛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据悉,目前广州港集团正投资75亿元在南沙港区集装箱二期码头南侧兴建南沙集装箱三期工程,以应对一、二期码头能力日趋饱和的态势。
项目包含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4个2千吨级集装箱驳船泊位,设计通过能力570万标准箱。
深圳港广州港和虎门港的集装箱业务竞争与合作

深圳港\广州港和虎门港的集装箱业务竞争与合作作者:刘丽耀来源:《集装箱化》2011年第09期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和喂给港层次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以泛珠三角地区为经济腹地的深圳港和广州港是珠三角港口群的干线港;以东莞为经济腹地的虎门港的崛起虽未撼动深圳港和广州港的干线港地位,但将加快珠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业务的竞争与合作。
1深圳港、广州港和虎门港集装箱业务发展现状1.1集装箱吞吐量情况2010年是我国港口集装箱业务飞速发展的一年,我国多数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010年,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稳坐世界第四大交椅;广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位居世界第八;虎门港作为二程提单的喂给港(沙田港区一期码头除外),实现集装箱吞吐量50万TEU,同比增长36.32%,增长率超过广州港和深圳港。
1.2集装箱业务影响因素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第二产业不断深化升级,第三产业稳步上升,其中尤以港口物流业发展最为迅速。
2010年广州市、深圳市和东莞市的GDP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如表1所示。
表12010年广州市、深圳市和东莞市GDP和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年,广州市和深圳市GDP分别位居广东省第一和第二,东莞市GDP排在广州、深圳和佛山之后,名列广东省第四位。
广州市GDP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深圳市紧随其后;东莞市得益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等政策措施,GDP增长趋于稳定。
2010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亿美元;虽然东莞市GDP排名广东省第四位,但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却占据广东省第二位,这表明东莞市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度较高。
2深圳港、广州港和虎门港集装箱业务竞争状况2.1集装箱吞吐量竞争状况目前,深圳港集装箱业务竞争力最强,广州港次之,虎门港最弱。
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

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摘要]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十几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广漠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集装箱运输中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在国家“保增加、扩内需”的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国内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为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缘。
本文将结合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沿海内贸运输集装箱金融危机一、引言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可是发展十分迅速。
最近几年来,在国内经济平稳快速运行的带动下,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一直维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全世界金融危机的暴发使我国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而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却一枝独秀,吞吐量持续增加。
因此,国内各大口岸和航运公司均看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和运力投入,争相发展内贸业务,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期。
二、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现状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12月,我国第一条内贸集装箱航线(厦门-上海)才开通,比外贸集装箱航线晚近20年,但尔后发展十分迅猛,年均增加速度达到%,远超外贸集装箱。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全世界金融危机的暴发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重创,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口岸集装箱运输首当其冲,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
而得益于我国踊跃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内市场需求取得释放,尤其是能源、粮食及矿建材料等原材料需求增加势头强劲,使我国口岸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出现了一枝独秀的繁荣景象。
因此,各大口岸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航运公司纷纷投入大吨位船舶,开辟内贸集装箱航线,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1.主要沿海内贸口岸格局。
目前,我国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沿海口岸大致散布在三个区域:环渤海口岸群(包括营口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烟台港等)、华东沿海口岸群(包括上海港、宁波港等)、华南沿海口岸群(包括广州港、厦门港等)。
广州码头概述范文

广州码头概述范文广州码头是中国广州市的重要港口设施,是广州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州码头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从一个小渔村的码头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的港口。
广州码头不仅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从广州码头的历史发展、现代化设施和市场地位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广州码头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广州就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广州码头的建设起初以处理沿海贸易为主,因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海港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船只前来进行贸易。
在明清时期,广州港口成为世界各地贸易船只的必经之地,尤其是对外贸易,广州港口的繁忙程度空前高涨。
广州港口的繁荣与广州的商业贸易发展紧密相连,广州因此成为南方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在20世纪初,广州港口的繁荣因社会变革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开放政策的推行,广州港口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现代广州码头以其现代化的设施而闻名于世。
目前,广州码头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的现代化码头,包括两个集装箱码头和一座油品码头。
集装箱码头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船只的货物,提高了装卸效率。
油品码头则为广州及周边地区供应了大量的石油产品,对广州的能源供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广州码头还建设了一座客运码头,提供游轮巡游和国际客运服务,方便了游客的出行需求。
广州码头的现代化设施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广州港口的国际地位。
广州码头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港口,广州港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广州港口是中国重要的外贸窗口之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广州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南方的中心位置,便于与西南、华南和华中地区的交通联通,同时也与世界各地的港口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
广州码头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广州作为重要的经济、交通和物流中心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新模式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新模式作者:刘丽耀来源:《集装箱化》2012年第09期集装箱运输指以集装箱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流通过程中运用大型机械及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货物装卸和搬运作业,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大宗货源主要是块煤、淀粉、带钢、玉米等,具有季节性强、运量起伏大、南下北上货源不平衡、价值低等特点。
例如,南方地区的基础货源是建材类货物,主要发往东北、华北地区,冬季北方雨雪天气较长,集装箱运输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从1996年12月上海龙吴港务公司开通我国首条内贸集装箱航线至今,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2位数增长(每年净增量超过400万TEU),2011年突破,占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8.1%提高到26.3%。
目前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主力船型为左右集装箱船,主要航运公司为中海集运和中远集运,其内贸集装箱运量占我国内贸集装箱总运量的80%以上。
然而,随着国际油价、人工成本的上涨,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因此,为内贸集装箱运输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显得十分重要。
1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基础条件1.1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分布我国内贸集装箱港口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长江沿岸、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等地区。
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锦州港、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龙口港、烟台港、日照港、青岛港、连云港港等;长江沿岸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重庆港、荆州港、宜昌港、武汉港、九江港、芜湖港、江阴港、南京港、南通港、扬州港、泰州港、苏州港等;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漳州港、晋江港等;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广州港、虎门港、深圳港、汕头港、珠海港、惠州港等;西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内贸集装箱港口包括湛江港、海口港、钦州港、北海港和防城港港等。
《集装箱运输》课件

环保
安全性高
集装箱运输方式可以减少货物的包装和运 输过程中的浪费,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集装箱运输方式可以减少货物的损坏和盗 窃的风险,因为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封闭 的运输单元,可以保证货物的安全。
缺点
成本高
集装箱运输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包括购买和维修集装箱、 购买集装箱装卸设备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专用集装箱
01
02
03
定义
专用集装箱也称为特种集 装箱,是为运输特定货物 而设计的特殊类型集装箱 。
特点
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如冷藏集装箱、危险品集 装箱、罐装液体集装箱等 。
用途
适用于运输需要特殊处理 的货物,如生鲜食品、危 险品等。
集装箱的规格与尺寸
规格
用途
集装箱的规格通常以长度、宽度和高 度表示,常见的规格有20英尺、40英 尺、45英尺等。
灵活性差
集装箱运输方式需要提前计划和安排,因为集装箱的尺寸和重量都有 限制,需要提前确定货物的尺寸和重量。
运输时间长
由于集装箱运输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装卸和运输,因此需要花费更多 的时间来完成货物的运输。
不适合小批量货物
由于集装箱的尺寸和重量都比较大,因此不适合小批量货物的运输。
06 未来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
推动集装箱运输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技 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促使集装箱运输企业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统一。
谢谢聆听
铁路集装箱运输
通过铁路系统进行集装箱的运输 ,具有大容量、低成本和环保的 优势。
海上集装箱运
远洋集装箱运输
使用大型集装箱船进行跨国或跨大洋的运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新模式_刘丽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发展展望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发展展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运业发展迅速,集装箱航运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出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加速了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展望未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总量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海运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未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在丰富的货源和市场需求的支持下,势必会保持增长势头。
其次,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加强对内陆腹地的服务能力。
内陆腹地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市场需求区域,但受运输条件和物流成本等影响,内陆物流费用较高,物流配送服务水平较低。
未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加强对内陆腹地的服务能力,推动内陆物流配送效率提高。
第三,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推进物流一体化进程。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物流成本日益增长,物流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将推进物流一体化进程,内贸集装箱航运将与其他物流业态联动,共同打造高效便捷、智能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我国环保政策的推进,内贸集装箱航运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海运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将加强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将继续加强国际业务拓展,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高我国的国际航运地位。
同时,内贸集装箱航运将不断加强与国际航运的合作交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我国海运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的持续发展和改进,后续将会有更多的优势和挑战,但積極縮小海運與其他物流中的空白,在整個產業運作中提高成本效益,持續創新轉型將帶來革命性的轉變,推動可持續發展。
内贸集装箱航运业愿与行业伙伴齐心协力,共同为推进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而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