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审辣椒新品种介绍
辣椒种植的优良品种介绍[致富早班车] - 蔬菜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的优良品种介绍[致富早班车] - 蔬菜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a3edd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4.png)
辣椒种植的优良品种介绍[致富早班车]-蔬菜种植技术导语: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我是杨林。
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又叫番椒、海椒、辣子、秦椒等等,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以成熟的果实供人们食用,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炒食,同时,还可以干制、腌制和酱渍等等。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丰富而著称,每100克辣椒中,就含有105毫克的维生素C,另外,常吃辣椒还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因此,我国种植辣椒的面积非常广泛,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都有大面积的种植。
那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将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几个优良的辣椒品种。
(新片花)主持人:好,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寿12号辣椒。
中寿12号辣椒,是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辣椒优良品种,2010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由于在抗病性、产量和商品性等方面都优于同类型进口辣椒品种,所以从推广以来,受到广大菜农们的欢迎。
那中寿12号的特性特征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片花:中寿12号辣椒植株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型直立紧凑。
因为温室大棚栽培辣椒生长期比较长,所以菜农朋友更关心它的连续采收能力怎么样,而中寿12号辣椒的连续坐果能力非常好,整个采收期植株上下果实均匀,坐果率高。
它的叶片是深绿色的,呈匙形,叶片又大又厚,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叶片数量适中,植株通风透光能力良好。
中寿12号属于长椒型辣椒,果实呈羊角型,果长纵径25厘米到30厘米,果肩非常宽,平均果肩横径4厘米,最大果肩横径能达到5厘米。
果实表面颜色为黄绿色,外皮光滑而且富有光泽,果皮坚硬,可以长途运输。
羊角型辣椒除了在果型大小、颜色上有差别,在口感上差别也比较大,而中寿12号辣椒属于一个微辣型的辣椒品种。
主持人:的确,就像刚才片花里介绍的中寿12号因为坐果能力请,非常受到种植户的喜爱。
干鲜两用型尖椒新品种种都香辣王

干鲜两用型尖椒新品种--种都香辣王种都香辣王是由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干鲜两用型辣椒新品种,适合春秋季保护地和露地种植。
该品种为早中熟细长羊角椒,株高55-60厘米,开展度45-50厘米;植株上下部果型一致,果面光滑,椒条顺直,绿色光亮;果长23-28厘米,粗1.5厘米,肉厚0.25厘米,辣味浓;耐储运,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炭疽病,耐疫病、青枯病等。
一、培育壮苗。
选择地势较高、通风透光、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地建苗床,以沙壤土地为好。
床土用福尔马林200毫升加水25公斤喷雾消毒,处理后用塑料薄膜密封2-3天。
用清水浸泡种子4-6小时,再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分钟,清水洗净滤干后播种。
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适时播种。
长江流域早春栽培播种期一般在10-11月份,秋季栽培在6-7月份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为50-70克。
将种子分2-3批播种,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0克左右,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药土。
齐苗后注意降温,晴天中午覆盖遮阳网遮阳2-3小时。
夏季育苗病虫害较多,应重点防治蚜虫、地下害虫和病毒病、疫病等病虫害。
二、适期定植。
每亩基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深耕后翻耙2遍,做宽1.2-1.4米的畦。
苗龄40-50天时定植,行株距均为50厘米,每亩栽2600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
定植后浇定根水,成活后及时中耕除草蹲苗。
植株生长前期掌握见干见湿、小水勤浇的灌水原则,结果期后遇雨及时排水。
门椒坐稳后每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结果初期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盛果期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
一般病害可以用70%百菌清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
防治害虫可选用功夫菊酯、克蚜威、阿维虫清等药剂防治喷雾。
四、适时采收。
嫩果达到商品成熟时及时采收,青椒价格较低时可留作红椒上市。
辣椒新品种云椒2号

紫色 ,茎 色绿紫 ,茎粗约3 厘米 左
右; 出苗后生育期 15 2 天左右 , 属晚
于在一 季春播 的马铃 薯主产 区种
植, 不宜作 小春栽培 品种 ; 品种 该
适 宜 在 海 拔 2 0 米 以上 的 地 区 种 30
钟 良
茎红皮 、 肉 , 皮光滑 , 黄 表 芽眼 浅少 , 好 。干 物 质 含 量2 . 58 %,淀 粉 含 量
1 . 还原糖含量 为02 6 9 %, 9 . %。该 品种 高抗 粤 9 铃薯 卷叶病 ( L V)中抗晚疫 病。在云 南省 PR ,
栽培技术要点: 旬~月下旬播种, 4 月中 5 每亩保苗1万株左 休眠期长, . 5 蒸煮品味微香, 性较 导 适口
2 - %。 03 3 绿, 茎色绿紫 , 复叶大 , t - — 对 , 侧 b ̄ 3 4 l -
产量表现 : 0年参加西南山区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 24 0 平均 排列紧密, 紫花, 天然结实性较弱, 杀 株
亩产 155 .千克 , 8 比对照 滇8 — 增产 1.%;0 5 65 5 5 2 0 年续试 , 均亩 高9 厘米左 右 , 平 3 茎粗约3 厘米 , 生育期 产2 65 0 .千克 , 比对照增产 1.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 6 千 为 10 2O %。 9. 0 3 天左右 ,属 中晚熟 型。结薯集 克, 比对照增 产1 . 2 0 年生产试验 , 36 %。 0 5 平均亩产 1 1 公斤 , 6. 5 比 中 , 薯块商品率高 , 形为长椭 圆 , 1F 薯 块 ’ 对照增产 1.%。 73 右。适宜在贵州 、 云南 、 湖北 、 四川西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 l
可四季栽培的新型辣椒特选二号F1

可四季栽培的新型辣椒特选二号F1
品种简介:
一种可四季栽培用的辣椒新品种―特选二号F1,由河南省扶沟县种苗研究所辣椒育种室利用国际最领先的大果型辣椒多变因子亲本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
该品种植株非常健壮,叶色黑绿,抗性特强,在1999年秋延迟栽培试验中,是惟一没感染病毒的品种,其结果能力强,上、下层果大小均匀,果实粗牛角形,果长16.50―18厘米,肩径4.50―5.50厘米,肉厚0.40厘米,单果重100克左右,最大单果重150克左右,肉厚、皮光、挺直、无皱,商品性状极为优良。
青果深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实坚硬,极耐贮运。
秋延迟栽培的“特选二号”辣椒,其叶片到三月份保持黑绿,果实颜色仍十分鲜艳,不变软。
节间短结更多,果型更长更大。
秋延大棚惟一不发生病毒病,并抗疫病。
原秋棚所谓抗病毒品种也有病毒病发生,而普遍品种较易发病毒,“特选二号”辣椒几乎无任何病害,抗病性无以伦比。
克服了秋延大棚同类品种果型太短,连续结果能力差的问题。
“特选二号”辣椒较早熟,节间短、植株紧凑,不易徒长。
坐果能力极强,结果多而集中,并可连续结果,后期果仍保持极长而大,产量比椒一号、洛椒四号增产35%以上,具备无比的丰产性。
无论青果、红果长期存放都绝不发软。
秋延时间更长,保温条件好,可延秋至春节后很长一段时间,
适应性极强,此种春大棚,春露地、秋延大棚、两广南菜北运栽培均为最优。
日本五彩樱桃椒

价值
观赏价值:由于其颜色丰富、果实小巧,日本五彩樱桃 椒也被广泛用于盆栽和园林景观中,具有一定的观赏价 值。
02
品种分类
红水晶
总结词
色泽鲜艳,口感清脆,适合鲜食和观赏。
详细描述
红水晶是日本五彩樱桃椒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色泽鲜艳,呈深红色,外 形小巧可爱,口感清脆爽口,甜度适中,营养价值高,是鲜食和观赏的佳品。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
日本五彩樱桃椒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炭疽 病等。
防治方法
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进行 防治。对于炭疽病,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 病枝,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04
采收和储存
采收时间和方法
采收时间
日本五彩樱桃椒的采收时间通常在夏季,具体时间取 决于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椒树的生长状况。
03
种植技术
土壤和气候要求
土壤
日本五彩樱桃椒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肥 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
气候
适宜种植在日本五彩樱桃椒的气候条件为温 暖、湿润,生长期间气温应保持在15℃30℃之间。
种植和繁殖方法
种植
日本五彩樱桃椒的种植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 季,播种前需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3天 ,然后播种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
THANKS
感谢观看
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日本五彩樱桃椒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烹饪后食用。在烹饪 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加热五彩樱桃椒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钾、膳食纤维等营 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维生素A有助于 保护视力,钾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 道健康。
辣椒新品种――陇椒2号

辣椒新品种――陇椒2号
该品种自1999年推出以来,迅速在西北五省、华北、东北及云南等地得到推广,深受广大辣椒种植者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目前已成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主栽品种。
2005年该品种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央电视台7频道多次做过宣传报道。
特征特性:植株长势旺,抗病能力强,早熟,结果集中,结果多,产量高,果实皱皮长羊角型绿色,果长30cm,,果粗3-3.5cm,单果重65g,纤维细嫩,香味浓,口感好。
一般亩产量4000kg以上,适宜于露地、保护地种植,是理想的鲜食辣椒品种。
保护地种植注意培育壮苗、适当稀植。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早春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育苗,元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秋冬茬在7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定植。
苗龄70天,注意重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kg,油渣300kg,磷二铵50kg,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
种植密度3000-3200双株/亩。
行株距50-55×45cm。
- 1 -。
辣椒新品种湘研20号

辣椒新品种--湘研20号
品种来源:湘研20号为晚熟微辣型辣椒一代杂交品种。
其母本8615是对从安徽引进的一地方品种采用单株选择法经多代自交纯化选育的中熟、抗病、优质自交系,父本9--4为晚熟、大果、优质高代自交系。
品种特性:株高61cm左右,植株开展度84cmx79cm 左右,生长势强,株型较为分散,第一花着生节位13--14节。
果实粗牛角形,长15.6cm左右,宽3.6cm左右,果肉厚0.33cm左右,果面光亮,商品成熟果(青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重56g左右,最大单果重70g。
果皮较薄,肉质软,口感好,味辣,风味纯正,品质上乘,以鲜食为主,耐贮藏运输。
果实中Vc含量3.2%左右,辣椒素含量0.13%左右,干物质含量14.1%左右。
熟性晚,从定植至采收60天左右,产量3000--5000kg/667平方米,抗病,抗逆性强,耐湿、耐热,能越夏栽培。
适应地区:既适于湖区、江河沿岸作晚熟栽培,也适宜于北方大棚作晚熟延后栽培。
已在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
- 1 -。
辣椒渝椒5号

辣椒渝椒5号品种来源:重庆市农科所、重庆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中熟、长牛角形辣椒新组合。
主要性状:株型紧凑,生长势强。
株高50~55cm,开展度50~60cm;第一始花节位为10~12节。
商品性好,耐贮运,果实长牛角形,果长20~25cm,横径3.5~4.0cm。
单果重40~60g。
嫩果浅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转色快、均匀。
味微辣带甜,脆嫩,口味好。
抗逆性强,中抗疫病和炭疽病,耐低温,耐热力强。
座果率高,结果期长,一般667平方米产量4500~5000kg,作大棚春栽及秋延后栽培,适于南菜北调蔬菜基地种植。
适种地区:已在重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等推广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春季栽培,宜于10月15~30日播种,翌年3月15~30日定植;秋季栽培,宜于4月15日~5月15日播种,5月15日~6月15日定植。
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春季栽培行距0.5m,穴距0.4m,每穴双株,667平方米定植3000穴。
重施底肥,适时灌水。
春栽定植后以保温为主,秋栽定植后以降温为主。
及时采收,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渝椒5号品种来源:重庆市农科所、重庆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中熟、长牛角形辣椒新组合。
主要性状:株型紧凑,生长势强。
株高50~55cm,开展度50~60cm;第一始花节位为10~12节。
商品性好,耐贮运,果实长牛角形,果长20~25cm,横径3.5~4.0cm。
单果重40~60g。
嫩果浅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转色快、均匀。
味微辣带甜,脆嫩,口味好。
抗逆性强,中抗疫病和炭疽病,耐低温,耐热力强。
座果率高,结果期长,一般667平方米产量4500~5000kg,作大棚春栽及秋延后栽培,适于南菜北调蔬菜基地种植。
适种地区:已在重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等推广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春季栽培,宜于10月15~30日播种,翌年3月15~30日定植;秋季栽培,宜于4月15日~5月15日播种,5月15日~6月15日定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国审辣椒新品种介绍一、渝椒五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9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渝椒五号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83-1-1-1×76-3-1-1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从定植到采收6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8.6厘米,开展度为70.4厘米,11~13片叶始花,叶形披针,绿色。
耐低温能力强,有较强的耐热性,越夏能力较强,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
花白色。
果实羊角形,长16.95厘米,宽2.7厘米,单果重为32.5克。
每百克鲜重含VC90毫克。
食味微辣、脆嫩、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前期平均亩产905公斤,比对照湘研一号、湘研九号增产-4.4%、48.6%,平均总产量3217公斤/亩,比对照湘研一号增产30.5%,比湘研九号增产17.0%。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宜播期:西南地区春季栽培10月中旬播种,在3月中旬定植,作秋季栽培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
②栽培密度:宽窄行双株种植,行株距0.5×0.4米,每亩定植3500穴。
③重施底肥,结合根外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④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羊角形辣椒一代杂种。
适用推广地区:重庆、广东、江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
二、江蔬6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0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江蔬6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00956×90-15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植株紧凑,株高51厘米,株幅38~43厘米。
始花节位9~11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
叶披针形,绿色。
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老熟果鲜红色,果纵径12厘米,果肩横径3.8厘米,肉厚0.27~0.30厘米,单果平均质量60克左右,味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43.5毫克,品质佳。
抗病毒病和炭疽病,较耐热和耐旱。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江苏省青椒区试,多点平均亩产1508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减产8.72%。
1998~1999年的区试平均亩产1482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增产24.08%。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辣椒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8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宜当年12月中下旬冷床育苗,4月中旬定植。
黄淮海地区作大棚秋延后栽培,宜在当年7月下旬育苗,8月底至9月初定植。
⒉亩栽4500株,加强温光肥水管理,促早发棵早上市。
⒊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
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安徽、四川等省。
三、江蔬1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1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江蔬1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匈804×甜椒01016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植株半开展,株高55厘米,株幅50~55厘米。
始花节位7~8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
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纵径14.4厘米,果肩横径4.0厘米,肉厚0.28厘米,单果平均质量44.3克,味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15.1毫克,品质佳,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2000年平均亩产3827公斤,比湘研1号增产37.8%,比湘研9号增产23.5%。
2001年的平均亩产3599公斤,比湘研1号增产39.8%,比湘研9号增产31.8%。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年10月下旬冷床育苗,2月上中旬大棚多层覆盖定植。
华北、东北地区2月上旬播种,4月上中旬大棚多层覆盖定植。
⒉亩栽4500株,加强温光肥水管理,促早发棵早上市。
⒊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牛角形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
丰产性好。
适用推广地区:江苏、山东、河北、广东、辽宁、黑龙江等省。
四、江蔬5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2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江蔬5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8A×5-2R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植株较紧凑,株高50厘米,株幅55~58厘米。
始花节位9~10节,分枝能力强,座果较集中。
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灯笼形,果面光滑,光泽好,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纵径8.2厘米,果肩横径6.34厘米,肉厚0.33厘米,平均果重71.8克,味甜,每百克鲜重含VC142.1毫克,品质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538公斤,比对照辽椒4号增产16.5%,比对照中椒5号减产6.4%。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年10月下旬冷床育苗,2月下旬采用大棚多层覆盖定植,亩栽4200株。
北方地区2月下旬播种,断霜后定植,单穴双株,亩栽4500穴。
⒉加强温光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甜椒一代杂种。
熟性早,座果集中,抗病性中等。
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北京、辽宁、陕西等省(市)。
五、沈椒6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3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沈椒6号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AB23-6-3-1-2×S11-4-2-1-3特征特性:熟性早,始花节位10节,采收期118天。
植株长势强,株高50~58厘米,株幅45~55厘米。
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
果实长灯笼形,果长8.94厘米,果横径6.07厘米,果肉厚0.32厘米,平均单果重69.7克,果色绿,果面皱褶,微辣,品质好,每百克鲜重含VC109.5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667公斤,比对照辽椒4号增产22.4%,比对照中椒5号减产1.7%。
栽培技术要点:⒈培育壮苗:东北地区春季保护地1月上旬,露地2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苗期防猝倒病,出真叶前控制水。
⒉合理密植:保护地亩保苗4500株,露地6000株,前期以促为主,露地栽培6月底前植株要封垅,雨季要及时排涝。
⒊重施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2500公斤,同时施入复合肥30公斤,采收期隔15天追一次化肥或粪肥水。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品质好,熟性早,抗病性中等。
适宜推广地区:辽宁、山东、河北、北京、江苏、江西、陕西等省(市)。
六、宁椒5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4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宁椒5号选育单位:南京星光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91-3×91-5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厘米,开展度5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
叶片呈匙形,绿色,茎、叶多数具有绒毛,始果节位第9节,连续着果性强,果实大小整齐度高。
果实长牛角形,长17.7厘米,果肩2.65厘米、肉厚0.27厘米,单果重30.5克,果绿色,光亮无皱,顶端多具钩尖。
食味较辣。
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3478公斤,比对照湘研5号增产25%。
栽培技术要点:①可春、夏、冬播种,适合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春夏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延后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冬播在11月,用保护地栽培。
②稀播育老壮苗,6~8叶定植,每平方米播量5克。
③适当稀植,栽培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
④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⑤适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牛角形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果实大小整齐,后期产量高。
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等省(市)。
七、辣优4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5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辣优4号选育单位:广州蔬菜研究中心品种来源:33×30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形较平展,株高52厘米,开展度76~80厘米,叶色浓绿。
熟性中早,始花节位9~10节。
果实长牛角形,果长15.1厘米,横径3.14厘米,肉厚0.26厘米,单果重31.25克。
果皮较光滑,色绿,每百克鲜重含VC93.56毫克,味辣,品质优良。
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944公斤,比对照湘研5号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①早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华南地区播种期11月至翌年1月,每亩用种量50~75克,育苗移栽,苗期50~60天,选“冷尾暖头”、晴天下午定植,地膜覆盖栽培,株行距参考30×40厘米,每亩定植3500~4000株。
施足基肥,追肥以N、P、K三元复合肥为主,全期每亩追肥30~50公斤,兑水浇施为好。
及时打掉门果以下侧芽。
严防田间积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②秋冬季露地及温室栽培:华南地区7~10月播种,8~11月定植,定植方法、田间管理等参考早春栽培。
定植后两周内要适当遮荫保苗,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快速封垄,这是高产的关键。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
适宜推广地区:广东、江西、辽宁、黑龙江、陕西等省。
八、B特早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6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B特早选育单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豫~16×上海茄门特征特性:早熟,从定植至采收46天,前期结果性好。
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第一花着生于7~8节。
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
果实牛角形,长14.55厘米,果肩宽3.31厘米,果肉厚0.25厘米,单果重32.6克。
青椒绿色,果面较光滑,老熟果鲜红色,微辣。
每百克鲜重含VC114.8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988公斤,比对照湘研1号增产21.3%,比湘研九号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①长江流域地区春作,10月中旬冷床播种育苗,亩用种量50克,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于大、中棚,或3月中下旬~4月上旬定植露地(覆盖地膜),亩植3500~4000株。
②秋延栽培7月中旬营养钵保护地育苗,8月中旬定植,前期注意防日晒、防大雨淋。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