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51409

合集下载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

完全阻塞 1.腔内有斑块或/及血栓回声 2. PW 检测无血流信号 3. CDFI 显示血流中断
鉴别诊断
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临床常有高血 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多发生于腹主动脉、下肢动 脉、颈动脉分叉处,超声表现为管腔不规则狭窄和节段闭塞 ,管壁多处可见钙化斑块;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为女性,青、幼年多见,可有结核病、风湿 病,常有血沉增快,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最多见,其次为胸腹 主动脉及其分支,超声表现为管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一 般无钙化斑块,严重者累及动脉壁全层。
(二)椎动脉闭塞性疾病
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或多发性大动脉炎。 好发部位:于椎动脉起始部。 临床表现:狭窄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症状。
1.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 椎动脉管壁增厚,内膜粗糙,可伴有斑块 形成,斑块多见于椎动脉起始部及颈段。
(2)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
➢ 斑块形成处可见局部血流充盈缺损。 ➢ 管腔明显狭窄,狭窄处彩色血流束变细,彩色血流紊乱,脉冲多普勒频
(2)彩色多普勒表现
轻度狭窄可无明显的湍流,中度或重 度狭窄表现为血流束变细,狭窄处和 狭窄后呈五彩镶嵌血流信号,狭窄近 端呈增宽明亮的高速血流。完全闭塞 者则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靠近 闭塞上端血流流速减低,并且会出现 逆流或涡流。
(3)频谱多普勒表现
轻度狭窄流速正常或轻度增快。中度 以上狭窄表现为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 期流速加快,频谱充填,狭窄远端的 峰值流速减低,加速时间延长。严重 狭窄时近端血流阻力增大,闭塞段管 腔内不能检测到多普勒频谱。颈动脉 狭窄达50%以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 化才较明显。
血栓形成:
急性血栓呈很低的回声, 二维图像难以发现,需 借助彩色血流显像,随 着血栓时间的延长,血 栓回声水平会逐渐增强 而在二维图像中显示。

分步详解!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分步详解!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一、概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对颈部血管进行成像和测量,用于诊断颈部血管疾病。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主要包括颈动脉和颈内静脉的检查。

在临床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闭塞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二、检查准备1. 病史采集: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无头晕、眩晕、意识丧失、步态不稳等症状。

2. 术前准备:患者应暂时停止应用干扰检查结果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镇定剂等。

3. 着装:患者在检查时应松开衣领,将头稍微后仰,便于医生进行检查。

4. 心理准备:患者应保持轻松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以保证检查效果。

三、检查方法1. 仪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通常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2. 位置:患者平卧或半卧位,头稍微后仰,便于医生操作超声探头。

3. 操作:医生用超声探头在颈部位置扫描,观察颈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形态、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四、检查内容1. 颈动脉超声检查内容:(1)颈动脉形态:检查颈动脉的管壁是否光滑、是否有斑块、钙化等异常。

(2)颈动脉血流速度: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血流速度,评估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3)颈动脉收缩功能:通过测定颈动脉收缩速度来评估颈动脉的弹性和收缩功能。

2. 颈内静脉超声检查内容:(1)颈内静脉血流速度:通过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内静脉的血流速度,评估是否存在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或血栓形成。

(2)颈内静脉瓣膜功能:观察颈内静脉瓣膜的活动情况,评估静脉回流是否正常。

五、诊断标准1. 颈动脉粥样硬化:(1)颈动脉管壁异常增厚;(2)颈动脉内膜下斑块形成;(3)颈动脉管腔狭窄。

2. 颈动脉狭窄:(1)颈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增快;(2)颈动脉管腔狭窄超过一定百分比。

3. 颈动脉闭塞:(1)颈动脉完全闭塞;(2)颈动脉断面内无血流信号。

4. 颈内静脉功能障碍:(1)颈内静脉瓣膜功能异常;(2)颈内静脉局部血流速度异常增快或减慢。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05部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 声探头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测,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流状 态和血管壁病变。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 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评估和监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异常表现 ,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04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颈动脉狭窄
总结词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颈部血管病变,超声检查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
详细描述
颈动脉狭窄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程 度逐渐加重,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动脉 的管腔结构,准确测量管腔狭窄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对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 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筛查。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颈 动脉支架植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等手术的效果,以及监测药物治疗的 效果。
02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设备与探头
超声设备
高分辨率超声仪,能够清晰显示 血管壁、血管腔及血管内血流情 况。
病例二:颈动脉斑块
总结词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表现,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斑块的大小、形态和质地,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详细描述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斑块的大小、形态、 回声强度等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预测斑块破裂的风险。对于不稳定的斑块,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以预防 脑卒中等严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选用线阵探头,
5-10MHz。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

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2.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

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
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3.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

4.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原始管径及残余管径,评估狭窄率。

5.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6.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如有狭窄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
诊断要点: 1 颈动脉旁有一血肿 2 动脉壁上有一破口,并向血肿内射血。
颈动脉创伤
诊断要点
1 血管壁连续中断,局部呈液性暗区,或管壁完 整但内膜部分剥离在管腔内漂动。
2 彩色血流完全中断或破口处喷射杂色血流。
颈内静脉瘤
诊断要点
1 颈内静脉局限性扩张呈梭状囊状或葫芦状,可 见浮动的附壁血栓。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斑块图。右侧锁骨 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 致其管腔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彩色图。彩色多普 勒显示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血流明显加速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频谱图。右侧锁骨下动 脉起始部狭窄,频谱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明显 的升高
锁骨下动脉盗血患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图。图 中显示右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
正常颈总动脉(内中膜)。图中箭头所指 为正常的内中膜,光滑平整。CCA为颈总脉。
正常颈总动脉彩色图。图中所示为正常颈总动脉 的彩色多普勒图像。其内中膜光滑平整,整个血 管腔彩色血流信号充盈良好,分布单一均匀。
正常颈动脉窦分叉以上彩色横切图。图中左侧红色 血流信号充填的血管为颈内动脉,右侧为颈外动脉; 左侧兰色血流信号充填的血管为颈内静脉,右侧为 颈外静脉;
4 内径减少91%~99% (极严重狭窄) ⑴ PSV > 200cm/s ⑵ EDV >10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 ICA/CCA峰速之比>4
5 内径减少100% (闭塞)⑴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⑵ 闭塞段无 血流信号⑶ 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返向波。
颈动脉瘤
诊断要点: 1 血管壁局限性膨大呈梭状或囊状 2 血流束通过瘤体并与两端血管相连,瘤体内为 杂色血流或旋涡状。
颈内静脉癌栓形成彩色多谱勒短轴图。图中示颈内 静脉扩张,管腔内充填以稍强回声的实质肿物,其 内可见丰富的异常血管。CCA为颈总动脉;IJV:颈 内静脉;CA:癌灶;TH:血栓

快收藏!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血流参数正常值、扫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快收藏!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血流参数正常值、扫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快收藏!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血流参数正常值、扫查方法及诊
断标准)
来源:综合整理自超声联盟、网络
(颈总动脉短轴彩色多普勒图像)
(颈总动脉短轴彩色多普勒图像)
(颈总动脉长轴彩色多普勒图像)
(颈总动脉长轴后壁 IMT自动测量)
(颈动脉彩超清楚显示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彩超清楚显示管腔血流充盈情况)
(颈动脉彩超清楚显示颈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彩超清楚显示斑块位置、大小、形态)
(轻度狭窄显示血流束变窄)
(颈动脉中度狭窄)
(颈动脉重度狭窄)
(颈动脉完全闭塞)
(0 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全国数万超人都在这等你!。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标准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 正常范围呢,一般来说,颈动脉IMT小于1.0毫米就是正常的啦。

就像咱们的血管壁有个健康的小范围,在这个厚度以内,就表示血管壁状态还不错哦。

这就好比家里的墙,厚度合适才牢固又安全呢。

如果IMT在1.0 - 1.2毫米之间呢,这时候就要稍微注意一下啦,可能是血管壁开始有点小变化了,就像是墙开始有点小磨损一样。

要是IMT大于1.2毫米,甚至更厚,那可能就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了,就像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破损,得赶紧重视起来呀。

2. 测量IMT的时候也有讲究哦。

要在颈动脉的远段、中段和近段都测量一下,而且要测量血管的前壁和后壁,取平均值才更准确呢。

这就像是给血管做一个全面的小体检,每个部位都不能落下,这样才能准确知道血管壁的整体情况。

二、颈动脉斑块。

1. 斑块的判断标准。

如果在超声图像上看到血管壁上有突出于管腔的异常回声,那很可能就是斑块啦。

斑块的回声还不一样呢,有强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和混合回声之分。

强回声斑块呢,就像石头一样比较硬,相对来说可能比较稳定,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低回声斑块就有点像软乎乎的东西,这种斑块往往不太稳定,就像一个小炸弹,更容易破裂,一旦破裂就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严重的问题呢。

混合回声斑块就是既有硬的部分又有软的部分,也是要小心对待的。

2. 斑块的大小和狭窄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如果斑块导致颈动脉狭窄小于50%,症状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也需要定期观察。

要是狭窄在50% - 70%之间,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头晕、视力模糊之类的症状了。

当狭窄大于70%的时候,那可就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啦,很可能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就像水管堵住了一大半,水流就不顺畅了,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啦。

三、颈动脉血流动力学。

1. 正常的颈动脉血流速度是有一定范围的。

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一般在60 - 120厘米/秒之间,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要比颈总动脉稍微快一点,大概在70 - 140厘米/秒之间。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4.1 >4.1 无血流信号
椎动脉闭塞
节段闭塞
全程闭塞
闭塞分类
颅内段 闭塞
锁骨下动脉旳超声检验
• 灰阶显像: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察左、右 侧锁骨下动脉血管构造,测量有关血管内径
• CDFI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 • PW锁骨下动脉旳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
期血流速度,血管狭窄时要注意鉴别狭窄旳位置与椎 动脉开口水平旳关系
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
超声描述常规超声描述: 1、病变旳位置、大小、范围、数量(如内-中
膜厚度、斑 块等), 2、病变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
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3、有关信息
谢谢!
• 颈总动脉闭塞
1. 颈总动脉管腔充填: 急性血栓—均匀低回声 动脉硬化---不均回声斑块
2. 颈总动脉血流消失 3. 颈内、外动脉低搏动性逆向血
流信号
• 颈内动脉闭塞
• 超声特征同颈总动脉闭塞 • 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出当代偿现象
椎动脉旳超声检验
涉及颈段(V1段)、椎间段(V2段)、枕段(V3 段),灰阶图像,测量V1段(尤其是开口处)、 V2段(C2-C6)血管直径 CDFI或能量多普勒现像观察椎动脉从V1-V3全程血 流充盈状态及走形 PW检测V1、V2、V3血流频谱及测量V1、V2旳峰 值及舒张末期流速
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
锁骨下动脉窃血分级
Ⅰ级 隐匿型 窃血
Ⅱ级 部分型
窃血
Ⅲ级 完全型
窃血
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
狭窄程度分类
狭窄程度 <50%
50% ~ 69% 70% ~ 99% 狭窄>90% 开口处闭塞
狭窄段血流 速度
频谱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及诊断标准
B
1
评估颈部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
评估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检 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查 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
目 的
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价
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 学变化
B
2
颈部动脉主要包括颈总、颈内、颈外动脉, 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 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 自无名动脉。
• 呈高阻型血流频谱
B
30
锁骨下动脉窃血
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引起锁骨 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之 间的压力梯度发生颠倒,使同侧椎动脉血流反向流 回锁骨下动脉远端。 表现为患侧上肢运动不灵活,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 失,血压较健侧低20mmHg以上
B
31
锁骨下动脉窃血分级
B
13
低回声
根 据
均质回声斑块 等回声 强回声




特 征
不均质回声斑块
斑块内包含强、 中、低回声
B
14

规则型
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 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规则型
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

B
15
B
16
• 综合分类:
稳定斑块
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 薄的纤维帽,大的脂质核心和纤维帽断裂
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3、相关信息
B
35
B
36
颈内动脉 较粗 无分支 后外侧
低阻力型
颈外动脉 较细
多个分支 前内侧 高阻力型
颞浅动脉叩击反应

B

9
正常颈内动脉血流及频谱
正常颈外动脉血流及频谱
B
10
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B
11
病因
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动脉炎,颈动脉 闭塞,还见于肌纤维发育不良,假性动脉体 瘤。
B
12
声像图表现
早期所见为动脉内中膜轻度增厚 和小 斑块,随后出现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出现 继发性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闭塞。
B
17
B
18
颈动脉狭窄的测量方法:
直径测量法 (B-A)/B X100%
A:残余管径 B:狭窄远段正常颈动脉的管径
面积测量法 (A1-A2)/A1 X100%
A1:原始管径横截面积 A2:残余管径横截面积
B
19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超声评价标准
狭窄程度
PSV(cm/s) EDV(cm/s) PSVICA/PSVCCA
B
25
椎动脉呈低阻型频谱,正常椎动脉的 速度为20-40cm/s
B
26
B
27
椎动脉狭窄
1. 生理性狭窄 (管径<2.0mm) 2. 病理性狭窄
起始段(最常见) 椎间隙段 颅内段
B
28
椎动脉闭塞
节段闭塞
全程闭塞
闭塞分类
颅内段 闭塞
B
29
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
• 在锁骨下方可显示锁骨下动脉中远段的管腔结 构,锁骨上窝可显示锁骨下动脉的近段
B
6
彩色多普勒
正常颈动脉管腔彩色血流 充盈良好 无充盈缺损 分叉部的血流呈涡流。
B
7
频谱多普勒
1 取样容积放置: 应放置在距颈动脉分叉部1-2cm处,原则上取 样容积大小不应超过管腔内径1/3。
2 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应小于等于60度。
3、取样线尽量与管腔平行
B
8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鉴别
内径 解剖特征 检测位置 频谱形态
B
3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 对侧,病人情况不允许时也可坐位、半坐 位等
探头分别从前位、侧位、侧后位和超后侧 位探查
B
4
B
5
二维超声
血管壁的三层结构: 内膜-- 内皮细胞组成 等回声 中膜— 平滑肌细胞 低回声 外膜-- 纤维组织 高回声 测量内-中膜厚度(IMT) 正常IMT<1.0mm 分叉部<1.2mm
信号
B
21
颈内动脉闭塞
• 超声特征同颈总动脉闭塞 • 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出现代偿现象
B
22
B
23
B
24
椎动脉的超声检查
包括颈段(V1段)、椎间段(V2段)、枕段(V3 段),灰阶图像,测量V1段(特别是开口处)、 V2段(C2-C6)血管直径 CDFI或能量多普勒现像观察椎动脉从V1-V3全程血 流充盈状态及走形 PW检测V1、V2、V3血流频谱及测量V1、V2的峰 值及舒张末期流速
Ⅰ级 隐匿型
窃血
Ⅱ级 部分型
窃血
B
Ⅲ级 完全型
窃血
32
完全性窃血时,患侧椎动脉逆向血流与椎静脉同色 不完全性窃血时,患侧椎动脉存在双期双向血流
B
33
B
34
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
超声描述常规超声描述: 1、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数量(如内-中
膜厚度、斑 块等), 2、病变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
正常或﹤50%
<125
<40
<2.0
50%—69%
﹥125,<230 ﹥40,<100 ﹥2.0,<4.0
70%—99%
﹥230
﹥100
﹥4.0
闭塞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B
20
颈总动脉闭塞
1. 颈总动脉管腔充填: 急性血栓—均匀低回声 动脉硬化---不均回声斑块
2. 颈总动脉血流消失 3. 颈内、外动脉低搏动性逆向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