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
镉镍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与充电效率研究

镉镍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与充电效率研究镉镍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电动工具、应急供电等领域。
然而,其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出快速充电技术,并提高充电效率。
快速充电技术是指在短时间内实现电池充电量的大幅提升。
过去,常规的充电方式是采用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的单一模式进行充电,导致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
为了缩短充电时间,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多段快速充电法”,即将充电时间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充电模式,从而充分利用电池的特性,提高充电速度。
一种常见的多段快速充电法是恒流充电与恒压充电的结合。
在开始充电时,采用恒流充电模式,以最大电流充入电池,直到达到预设的电压值。
接下来,转变为恒压充电模式,持续保持电压值不变,直到电池的充电量达到设定的目标。
这种方法利用了恒流充电的快速充电优势,同时采用恒压充电来保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多段快速充电法,还有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充电技术是脉冲充电法。
脉冲充电法是通过间歇性的脉冲电流来实现快速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每次给电池供给较大的脉冲电流,然后暂停一段时间,让电池得到休息。
这种交替的充电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避免过热和损坏电池的风险。
不过,脉冲充电法对充电设备的控制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确控制脉冲时间和脉冲电流的大小,以确保充电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改进电池材料以提高充电效率。
例如,通过改变蓄电池的内电阻和电解液的流动性,可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电阻损耗,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改变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结构,以提高电荷传输速率,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充电效率。
在研究快速充电技术和充电效率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充电过程对镉镍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快速充电可能会导致电池的温度升高和内部压力增加,从而加速电池的老化和寿命减少。
因此,在选择快速充电模式和优化充电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充电速度和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可分为定流充电、定压充电和快速充电三种不同的充电方法,应依据详细状况正确选择充电方法。
1.定电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保持肯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
充电电流的大小必需按容量最小的来选定,大小为C20的1/15-l/10。
定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任意选择和调整充电电流,因此可以对各种不怜悯况及状态的蓄电池充电。
例如,新蓄电池的初充电,使用中的蓄电池补充充电,去硫充电等。
定流充电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常常调整充电电流,充电时间长。
2.定电压充电
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直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充电方法称为定压充电。
定压充电时,充电电流很大,充电开头之后4-5 h内蓄电池就可以获得本身容量的90%-95%,因而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定压充电的充电时间短,定压充电不能调整充电电流的大小,所以适应性较小上不能将蓄电地完全充分,故只适用于蓄电地补充充电。
定压充电要求全部参加充电的蓄电池的电压完全相等。
3.快速充电
目前采纳的快速充电方法有脉冲快速充电法和大电流递减充电法。
快速充电具有充电时间短、空气污染小、省电节能的优点,因此一般在蓄电池集中、充电频繁的场合或应急部门使用快速充电。
但其输
出容量较低,能量转换效率也较低,不能将蓄电池完全充分,且对蓄电池的寿命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正常状况下,应按蓄电池生产厂供应的规定电流值进行初充电或补充充电,在特别状况下才采纳快速充电。
铅蓄电池充电方法

铅蓄电池充电方法
铅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电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充电:
1. 恒流充电法:将充电电流保持在恒定值,直到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终止电压为止。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容量的铅蓄电池,可以快速充电。
2. 脉冲充电法:通过周期性地给电池施加脉冲电流进行充电。
脉冲充电法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充电时间,并对电池的寿命有一定的延长作用。
3. 浮充充电法:当电池已经充满时,将充电电压降至较低的浮充电压。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并防止过度充电。
4. 多级充电法:将充电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充电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充电或缓慢充电。
无论使用哪种充电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当的充电器: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应与电池的充电要求匹配,以避免过充或欠充的情况。
- 控制充电时间:不应过度充电,避免电池的过热和损坏。
可以根据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容量,合理控制充电时间。
- 定期检查电池状态:定期检查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以确保充电正常进行,并及时处理充电故障或异常情况。
- 注意安全防护:在充电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短路、过流和过温等情况发生,确保充电安全。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概述: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是一种对蓄电池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实验。
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可以全面了解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和试验流程等。
试验目的:1. 评估蓄电池的容量与能量特性;2. 研究蓄电池在不同充电/放电速率下的性能;3. 测试蓄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电能存储效率;4. 评估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和容量衰减情况。
试验方法:1. 充电试验a) 将蓄电池连接到充电设备,设置合适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b) 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电流,记录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时间等数据。
c) 充电至蓄电池达到额定电压或者充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充电。
d) 记录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评估充电系统的热耗散能力。
2. 放电试验a) 将蓄电池连接到放电装置,设置适当的负载电流和放电时间。
b) 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和放电电流,记录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时间等数据。
c) 放电至蓄电池电压降至设定值或者放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停止放电。
d) 记录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评估蓄电池的热释放能力。
试验设备:1. 充电设备:包括电源、电流控制器、电压测量仪等。
2. 放电装置:包括负载、放电电路等。
3. 温度控制系统:可通过恒温水浴或者风扇对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蓄电池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信息。
5. 安全设备:包括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等设备,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试验流程:1. 准备工作:确认试验设备正常工作,检查蓄电池的连接和电压电流测量接口。
2. 参数设定:根据试验目的设定充电和放电的电流、时间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
3. 充电试验:按照设定的充电电流和时间进行充电,记录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
4. 放电试验:根据设定的放电电流和时间进行放电,记录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
蓄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 已读

石洪岩
( 河北省衡水市广播电视局,河北衡水
方法不当, 会大大缩短其寿命, 那么如何正确充电延长电池寿命是我们丞待解决的问题。
053000 )
[ 摘 要 ] 铝酸蓄电池从发明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一年的历史了, 其优点有限多, 极大限度地满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在使用中, 若充电 [ 关键词 ] 铝酸蓄电池;充电过程;使用方法 铅酸蓄电池一八五九年首先在法国出现,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一年 的历史了。其主要优点是:电动势较高,使用温度范围大,充放电可逆 性好,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 若使用不当,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很多,而 采用正确的充电方式,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经过多年的考察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很大,放电的 过程影响却很小。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 坏”的。由此可见,研究充电的过程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很有意义。 1 蓄电池充电原理 充电过程以最低出气率为前提的,蓄电池有可接受的充电曲线。实 验表明,如果充电电流按这条曲线变化,既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对 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也没有影响。原则上把这条曲线称为最佳充电曲线, 初始充电电流很大,但是衰减很快,主要原因是充电过程中产生了极化 现象。在密封式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产生氧气和氢气,当氧气不能 被及时吸收时,便堆积在正极板 ( 正极板产生氧气 ) ,使电池内部阻力 加大,电池温度上升,相当缩小了正极板的面积,表现为内阻上升,这 就是所谓的极化现象。 蓄电池其放电及充电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充电反应:充电就是电解。是从外部通入电流在电极极板的活性物 质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1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P bSO 4+2e→P b+SO 42-…… ( )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P bSO 4-2e+2H2O→P bO 2+4H++SO 42-…… 2 ( ) 3 总反应:2P bSO 5+2H2O→P b+P bO 2+2H2SO 4…… ( ) 在充电末期发生: 4 ) 负 极:2H++2e→H2↑…… ( 5 正 极:2OH -2e→ 1 O 2↑+H2O…… ( ) 2
蓄电池充放电方法

蓄电池充放电方法
蓄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源,其充放电方法是我们使用蓄电池时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
一、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1. 恒流充电法
这种充电方法是在电量不佳的情况下,通过加大输入电压,让蓄电池的电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恒定值,直到电池充满。
2. 恒压充电法
这种充电方法是通过调整输入电源的电压,保持其在一定范围内,让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保持稳定,直到电池充满。
3. 智能化充电法
这种充电方法基于智能充电控制器,根据蓄电池的状态设置合适的充电参数,使充电过程更加准确、高效。
二、蓄电池的放电方法
1. 极限放电法
这种方法很危险,因为在此过程中,蓄电池将完全放空,可能会导致电池永久损坏和电池爆炸的风险。
2. 规定的放电法
规定的放电法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将电池的电量全部放掉,但是需要在一定的电压以下停止放电,以避免损害电池。
3. 循环放电法
循环放电法是通过将电池放电至一定电量,然后再通过充电将电量充满,再进行放电,以此循环,这种方法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关于蓄电池充放电方法的详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方法对应不同的电池类型和电池容量,使用时请仔细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以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蓄电池。
写出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特点

写出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特点蓄电池就像一个能量小仓库,那咋给它充电呢?嘿,其实很简单!首先把充电器插在电源上,然后把充电线连接到蓄电池上。
就这么两步,超容易有木有?不过可得注意喽,充电电流不能太大,不然就像暴饮暴食一样,会把蓄电池给搞坏的。
充电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它也会“撑坏”的。
那安全性咋样呢?放心吧!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就没啥问题。
就好比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不瞎折腾,就不会摔跤。
稳定性呢?那也是杠杠的。
只要充电器质量过关,蓄电池就能稳稳地充上电。
那蓄电池都能用在啥地方呢?哎呀,那可多了去了。
汽车上能用吧?没电了打不着火,赶紧用蓄电池来救急。
还有那些应急灯,没电的时候它就是黑暗中的小太阳。
这优势可明显了,方便携带,随时能给你的设备供电。
就像一个贴心的小跟班,随时为你服务。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
有一次我朋友开车出去,半道上车没电了。
幸好他车上有个备用蓄电池,赶紧拿出来充上电,这才没耽误事儿。
你说这蓄电池牛不牛?
所以啊,蓄电池就是个超棒的小玩意儿,充电方便,安全稳定,应用场景广泛,优势多多。
赶紧去试试吧!。
蓄电池快速充电方法研究

文章编 号 :1 93 6 ( 0 2 0 —1 80 1 0 —6 4 2 1 ) 40 2 ~3 )
通 缝 电 潦 术 Tlo oeTcnly ec Pwr e og em h o
Jl2,02 V12 N. u 21, o 9 o4 y5 .
蓄 电池 快 速 充 电方 法研 究
赵 光 明
( 南 省 邮 电学 校 , 南 昆明 6 0 ( ) 云 云 527 O
摘要 : 在我 国大力发展 民用 电动交通产品的背景 下, 电池得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蓄 对其技 术研 发 与使 用管理方 面的研 究也在不断深入 。长期 以来, 电池的应用受到常规 充电方法的影响和限制, 蓄 一般需要 1 ~2】 ( 【h才能完成 一次充电, 得 ) 使
人 们 对 其 方便 性 、 实用 性 产 生 质 疑 。 因此 , 内近 年 来 加 强 了对 于 蓄 电 池 快 速 充 电方 法 的 研 究 , 且 取 得 了较 多 的科 研 成 国 并
果 , 中仅 就 相 关 问题 进 行 论 述 。 文
关键 词 : 电池 ; 蓄 快速 充 电 ; 法 方
1 蓄 电 池快 速 充 电 方 法 的理 论 依 据 与方 案
中 图 分 类 号 : M9 2 T Nhomakorabea 文献标识码 : A
Re e r h o t r g a t r a tCh r ig M eh d s a c n S o a eB te y F s a gn t o
ZHAO a g mi g Gu n - n
( o t n l c mm u ia i n c o l fYu n n Pr v n e P s s a d Te e o n c t s S h o n a o ic ,Ku m ig 6 0 0 o o n n 5 2 0,Ch n ) i a Ab ta t s r c :Un e h a k r u d o i o o s d v l p n fd me t lc rc t a s o t t n p o u t n Ch n ,t e d rt e b c g o n f vg r u e eo me to o s i ee t i r n p r a i r d c s i i a h c o s o a e b te y h s b e d l s d h t d f t c n l g e e r h a d d v lp n n n g me ta p c s i lo t r g a t r a e n wie y u e ,t e s u y o e h oo y r s a c n e eo me ta d ma a e n s e t s a s d e l e e o me t e p y d v lp n .Th a t r p l a in i i fu n e n e t itd b o v n i n l h r i g me h d f r y a s t e — eb te y a p i t n l e c d a d r s rc e y c n e t a a g n t o o e r ,i g n c o s o c e a l e u r (~ 2 o r O c m p e e a sn l c a g ,ma i g p o l i h u s i n t t o v n e c n r c ia. rl rq i 1 y e ) 0 h u s t o l t i g e h r e k n e p e rg t q e t O is c n e i n e a d p a t 1 o c Th r f r ,i e e t e r ,sr n t e e t r g a t r a tc a g n t o e e r h, c iv n c e t i r s a c e e o e n r c n a s te g h n d s o a e b te y f s h r ig me h d r s a c wea h e ema y s in i c e e r h y f r s l .Th s p p rd s u s s t e r l t d p o lm s e ut s i a e ic s e h e a e r b e . Ke r s t r g a t r ;f s h r i g me h d y wo d :s o a e b te y a tc a g n t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摘要: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
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引言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
当然,也有一些高性能电池,比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在深圳已投入试运营,由上海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也于2004年5月在北京的国际氢能大会上露面,但都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
自铅酸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使整个充电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过充电和析气等现象,充电效率低。
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与一般蓄电池还有所不同,它以较长时间中等电流持续放电为主,间或以大电流放电,用于起动、加速或爬坡。
一般来说,电动车用蓄电池多工作在深度充放电工作状态。
因此,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电池的要求,它必须具有充电时间短、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以及充满电判断准确的特点。
1 脉冲快速充电法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证明,蓄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
一般地说,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不可能自动按恒流或恒压充电。
充电过程中影响充电的因素很多,诸如电解液的浓度、极板活性物的浓度、环境温度等的不同,都会使充电产生很大的差异。
随着放电状态、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是相同型号、相同容量的同类蓄电池的充电也大不一样。
1972年,美国科学家马斯在第二届世界电动汽车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马斯三定律,即1)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式中:K1为放电电流常数,视放电电流的大小而定;C为蓄电池放出的容量。
由于蓄电池的初始接受电流Io=aC,所以I0=aC=K1(根号C) (2)2)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量,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a与放电电流Id的对数成正比,即a=K2logkId (3)式中:K2为放电量常数,视放电量的多少而定;k为计算常数。
3)蓄电池在以不同的放电率放电后,其最终的允许充电电流It(接受能力)是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电流的总和,即:It=I1+I2+I3+I4+ (4)式中:I1、I2、I3、I4...为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电流。
综合马斯三定律,可以推出,蓄电池的总电流接受比可表示为α=It/Ct (5)式中:Ct=C1+C2+C3+C4+...为各次放电量的总和,即蓄电池放出的全部电量。
马斯三定律说明,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电流接近蓄电池固有的微量析气充电曲线时,适时地对电池进行反向大电流瞬间放电,以消除电池的极化现象,可以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如图1所示。
也就是说通过反向大电流放电,可以使蓄电池的可接受电流曲线不断右移,同时其陡度不断增大,即α值增大,从而大大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
马斯三定律的提出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为止这一理论虽未得到有效的验证,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脉冲快速充电法正是基于这个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快速充电方式。
2 充电方法设计基于上述理论,并考虑到铅酸蓄电池自身的一些特性,本文介绍的快速充电装置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将整个充电过程分为了预充电、脉冲快速充电、补足充电、浮充电4个阶段,如图2所示。
根据蓄电池充电前的残余电量,进入不同的充电阶段。
2.1 预充电对长期不用的电池、新电池或在充电初期已处于深度放电状态的蓄电池充电时,一开始就采用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要先对蓄电池实行稳定小电流充电,使电池电压上升,当电池电压上升到能接受大电流充电的阈值时再进行大电流快速充电。
2.2 脉冲快速充电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采用分级定电流脉冲快速充电法,将充电电流分成三级,如图3所示。
开始充电时采用大电流,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电压逐渐升高,电流等级开始降低,使充电电流的脉冲幅度和宽度随蓄电池端电压的升高而分级减小。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充电接近充满时易出现的振荡现象及过充电问题。
在脉冲快速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上升较快,当电压上升至补足充电电压阈值时,转入补足充电阶段。
2.3 补足充电快速充电终止后,电池并不一定充足电,为了保证电池充入100%的电量,对电池还要进行补足充电。
此阶段充电采用恒压充电,可使电池容量快速恢复。
此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下降至某一阈值时,转入浮充阶段。
2.4 浮充电此阶段主要用来补充蓄电池自放电所消耗的能量,只要电池接在充电器上并且充电器接通电源,充电器就会给电池不断补充电荷,这样可使电池总处于充足电状态。
此时也标志着充电过程已结束。
3 充电电路设计3.1 充放电硬件电路设计主电路采用半桥功率变换电路,如图4所示。
在半桥式功率变换器中,功率管所承受的最大电压与正激式或反激式变换器中功率管承受的电压相比要小。
这样可以选用耐压值低的MOSFET,使导通电阻相应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导通损耗。
用集成PWM控制芯片SG3525结合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共同组成充电器的功率变换部分。
与单片机相连的检测电路的充电电压由分压精密电阻取得,经过相应的放大后送至单片机的A/D口;充电电流经过精密电阻采样、放大,然后也送至单片机的A/D口;蓄电池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将对应的电压量放大后送至单片机的A/D口。
3.2 软件设计本系统软件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蓄电池状态的检测,使充电转入不同的充电阶段;进入不同的充电阶段后,通过一定的算法,改变SG3525的输出脉冲宽度,实现各个不同阶段的充电;暂停充电和终止充电的控制;并显示充电器当前状态。
软件流程图如图5所示。
4 结语本文介绍的单片机控制的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系统,采用分级定电流脉冲快速充电法,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随着充入电池电量的增加逐步降低充电电流等级,使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接受率显著提高,充电时间大大缩短,且减小了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电动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蓄电池自身性能的不断提高,还有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控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为适应不同用户及部门的要求,各种智能化的充电设备也正在兴起。
蓄电池充电方法的研究热[ 作者:吕耀文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47 | 更新时间:2009-8-11 | 文章录入:imste 2009年第 2 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内蒙古包头 014030)摘要:文章对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和方法作了探讨,并对现阶段流行的各种充电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了两阶段充电模式,同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充电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两阶段充电;快速充电;蓄电池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2—0096—01目前,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但是,由于使用不当,致使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造成了浪费。
虽然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很多,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放电过程的影响较少。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2] 。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充电方法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常规充电法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 1940年前国际公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6]”。
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
实际上,常规充电的速度被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和气体的产生所限制。
这个现象对蓄电池充电所必须的最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常规充电有以下3种:1.1 恒流充电法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1所示。
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1.2 阶段充电法二阶段法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如图2所示。
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
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
1.3 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
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
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3所示。
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
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废。
鉴于这种缺点,恒压充电很少使用,只有在充电电源电压低而电流大时采用。
例如,汽车运行过程中,蓄电池就是以恒压充电法充电的。
2 快速充电技术蓄电池传统的充电方法,不论是定电压充电法还是定电流充电法,其起始的充电电流总是低于电池的接受能力,造成充电效率低、充电时间长,而在充电后期,最终的充电电流总是高于电池的接受能力,因而蓄电池内气体析出率不断增加、直到充电接近结束,所有的充电电流全部供给气体析出。
所以,传统的充电方式不论是从效率的角度还是安全的角度分析都不是一种比较好的充电技术。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保证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或轻,提高蓄电池使用效率。
快速充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下面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快速充电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最佳充电曲线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其充电曲线尽可能地逼进最佳充电曲线。
2.1 脉冲式充电法这种充电法不仅遵循蓄电池固有的充电接受率,而且能够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率,从而打破了蓄电池指数充电接受曲线的限制,这也是蓄电池充电理论的新发展。
脉冲充电方式首先是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停充一段时间,如此循环,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