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伟人的足迹

合集下载

寻找伟人的足迹【五年级作文】

寻找伟人的足迹【五年级作文】

寻找伟人的足迹【五年级作文】
寻找伟人的足迹
为了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事迹,金秋十月,我们踏着凉爽的秋风来到梅县雁洋镇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3千多平方米,高两层,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

纪念馆外观呈几何构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设四个展厅,“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系列,共展出叶帅各个时期的图文600多张,艺术品22件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献与实物史料,充分展现出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风范,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光辉的一生。

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像。

铜像高2米,叶帅身着中山装,右手拿着大圆草帽,坐在石头上与群众促膝谈心的形态,栩栩如生的表现了叶帅艰苦朴素、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

领略了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一生,特别是在革命危难时刻的伟大贡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我们要向叶帅学习,学习他那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那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寻找伟人的足迹

寻找伟人的足迹

寻伟人足迹,立中国梦想——《伟人的足迹》读后感学校:西夏一小班级:五(1)班姓名:刘祥指导教师:刘海玲宁静的夜晚,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从书包里拿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这本书,了解了毛主席光荣的一生。

我深深地被毛主席伟大的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儿子叫毛泽东,他从六岁开始就下田帮大人干活,放学后他要放牛割草,喂猪,收拾菜园。

毛泽东总是踏踏实实,从不偷懒取巧。

上学后,他爱上了读书,无论什么书他都读。

他14岁就被父亲停了业。

于是离开了山东小学,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眼界更开阔了,胸怀更博大了。

他立志要改造冲满恶习的中国。

经过二万里长征,而到今天家家户户所用的电器是这六十年来的辉煌成就,自从有了毛泽东的伟大思想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取得了新中国的成立。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

他从小酷爱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连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看书十分认真,每次阅读总要把重点部分做上标记,写下评论和感想,还在段落旁边都画上了很多圆圈和圆点。

他锻炼自己在最噪杂最热闹的城门洞里却聚精会神地看书。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位中华民族辛勤操劳的精神。

长征开始时,被疾病缠身,重病好几个月的毛主席走不动路,组织上为他配备了一副担架。

毛主席在担架上不肯睡觉,而是开展了特别的“办公”——他一路上和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研究,主张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挺进,争取到大多数领导者的支持,为最后长征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我敬佩毛主席,更敬佩他有坚强的意志。

他说:“干大事业的人,必须锻炼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吃大苦,耐大劳的能力。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雨天他在操场上淋雨,大风天他在城墙上让风吹身体,下霜时节他去野外露宿,太阳下他脱了衣服晒身体。

这样的锻炼,使他日后在井冈山,在长征路上,在延安,他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但从来没有在磨难中倒下。

想想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再比比我自己,感到非常惭愧。

黄河边寻找伟人的足迹作文二年级下册

黄河边寻找伟人的足迹作文二年级下册

黄河边寻找伟人的足迹作文二年级下册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黄河边寻找伟人的足迹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上周六,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黄河边玩。

黄河可长可宽啦,就像一条巨大的蓝色丝带,一直延伸到天边。

我们先来到了黄河入海口,这里有一座超级高的黄河入海口雕塑,上面刻着毛主席的名言"黄河没有走向大海,他怎能成为伟大的河流?"爸爸告诉我,这里是黄河最后一站,它把装满故事和传说的水都汇入大海。

然后我们开车沿着黄河一路向上游走啦。

途中经过许许多多的城市和乡村。

有的地方黄河水流湍急,有的地方则宽阔平缓。

爸爸说,走遍黄河全程,就等于走遍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快到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个叫"母亲河"的地方歇息。

这里树木葱郁,景色宜人。

妈妈给我们准备了好吃的午餐,我们就在这里野餐啦。

吃过饭后,爸爸带我们参观了这里的母亲河雕塑公园。

这个公园里有许多雕塑,都是一些伟人的塑像。

爸爸指着其中一尊说:"这位就是岳飞,他是民族英雄,曾力战守卫黄河。

"另一尊是老人家的样子,爸爸说那是屈原,是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

接着,我们又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圆雕,上面刻着很多人物,爸爸说那是描绘了黄河文明的一个浮雕。

我仔细一看,上面果真刻着许多英雄人物,有李冰防汛,有愚公移山,还有关云长做诗的故事画面呢!最后我们来到一个叫做"黄河故乡"的展馆。

里面陈列着很多有关黄河的东西,比如河卵石、稀有植物标本,还有农民伯伯们使用的旧农具等等。

展厅里还有一个环形的电影放映厅,我们坐在那里观看了一部介绍黄河的纪录片。

黄河真是太伟大啦!沿途我们触摸到了无数先人们的足迹和遗恩。

回家后,我想再多看一些关于黄河的书,好好学习这段厚重的历史。

长大后,我也要像那些伟人一样,为家乡和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总之,这次黄河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我会牢牢记住从这次旅行中所学到的一切,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世界都有贡献的好少年!篇2黄河,你听过它吗?它可是祖国母亲河哦!爸爸妈妈说,每年暑假我们一定要去看看黄河,因为黄河很伟大,有很多伟人在黄河边留下了足迹。

追寻英雄伟人的作文600字

追寻英雄伟人的作文600字

追寻英雄伟人的足迹
哎哟喂,说起追寻那些个英雄伟人的足迹,咱们四川人心头那个激动啊,就跟吃了火锅儿一样,热腾腾、火辣辣的。

你想啊,从古到今,咱们四川地界儿上出了多少响当当的人物,那叫一个“巴适”得很!
就说那三国时候的诸葛亮,人家“卧龙”先生,在南阳耕读,后来一出山,辅佐刘备三分天下,那智谋,简直比咱四川的麻辣味还让人回味无穷。

咱们去武侯祠走一走,看看那“出师表”的碑刻,心里头就跟被啥子东西揪了一把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再讲讲近代的,比如说咱们的邓小平爷爷,四川广安人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才叫真正的“大人物”。

他老人家提出的那套理论,让咱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咱们得感谢他老人家嘞!走在广安的乡间小道,仿佛还能听到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还有咱们的英雄黄继光,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那才是真正的“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每回看到他的雕像,心里头都沉甸甸的,想着要是咱们每个人都能有他那种精神,啥子困难都挡不住咱们前进的脚步。

所以说啊,追寻这些英雄伟人的足迹,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激励咱们自己。

他们的故事,就像咱们四川的山山水水一样,永远流淌在咱们的血脉里头,提醒着咱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咱们要跟着他们的脚步,把咱们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红火火,让全世界都看到咱们四川人的风采!。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 写人作文800字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 写人作文800字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写人作文800字寻找伟人的足迹这次活动的第一站是在我们小镇的中央广场,伟人的足迹就在这里。

伟人曾经在这里为人民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我们勇于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我发现,广场的地面上镶嵌着一块由花岗岩制成的地砖,上面正是伟人站立的位置。

面对那块巨大的石头,我不禁感叹伟人的胸襟和气魄。

我想,伟人是怎样的一位伟大领袖,能够站在这里面对万众欢呼,用语言鼓舞人心呢?接下来的一站,我们来到了一所小学,这里是伟人曾经读书的地方。

当年,伟人辛苦学习,勤奋钻研,为将来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而付出了不懈努力。

我进入了他当年读书的教室,感受到了他曾经的学习氛围。

远远望去,黑板上仍然写满了当年他的笔记和学习痕迹。

这些和我们平时的学习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我深深地明白了伟人的成功是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努力获得的。

最激动人心的一站是参观了伟人的旧居。

那是一幢木质的老房子,看上去非常朴素。

进入房子,我看到了伟人曾经用过的办公桌、椅子等物品,还有一些家人的照片。

在这里,伟人和家人共度了许多快乐和苦难的时光,他们一起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我为伟人有这样一幢朴实的房子而感到骄傲,并深刻地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我发现伟人的足迹是遍布我身边的。

他们的足迹不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深刻地留在了国家、人民心中。

伟人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他们教会了我们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爱国家、关心他人的精神。

这些足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途。

回到家后,我收拾好这次活动中带回来的印记。

我决心要努力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我要永远铭记伟人的足迹,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追寻伟人的足迹

追寻伟人的足迹

• 1930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 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 • 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 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 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 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 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 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 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 四师范学校预科 读书
• 首先,一九一三年, 毛泽东二十岁,以第 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 第四师范,后第四师 范合并入第一师范。 • 毛泽东考试的文章写 的很好,毛泽东很注 重身体锻练,毛泽东 确实一年四季洗凉水 澡
•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 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 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 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 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 《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争形势作出了极 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 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 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 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 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 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 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桥等夺取最高 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寻找伟人的足迹

寻找伟人的足迹

寻找伟人的足迹
寻找伟人的足迹
原以为他是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我想错了。

他聪明绝顶,再加上他的三位母亲的教子有方,所以童年时代的他与其他的孩子相比起来要杰出很多。

在其他的孩子看来,他简直是一个天才。

可是,命运对他很不公平,在他年幼时期,他的三位优秀的母亲都相继去世了。

而他的父亲长年在外做工,不在家中。

所以,年仅十岁的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是家里的长子,可他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担起大人的责任,并且还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他勤奋好学,离开家乡后,他在学校学习着没有见过的课程。

他非常喜欢历史课,在他小的时候,母亲给他讲过许多历史
故事。

所以,他从很小就非常爱国。

在他的求学时期,在同学们的惊愕的目光中,他拿起剪刀,把长长的辫子给剪了,而且还让同学们把他们自己的辫子也给剪了。

他国文非常优秀。

十四岁的他写的作文得到了心长语重,机畅神流的好评。

他志向高远,从小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周总理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要好上好几倍,而我们现在却没有好好地珍惜我们的生活条件。

周总理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下都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那我们呢?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为祖国的强大而献出毕生精力的共和国缔造者。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 写人作文800字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 写人作文800字

【六年级】寻找伟人的足迹写人作文800字寻找伟人的足迹
我9岁,在学校学习关于伟人的故事和贡献。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伟人,我们参观了一些重要的场所,让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他们的足迹和工作的成果。

我第一次参观的是孔子的祠堂。

我们走进了祠堂,看到了孔夫子的塑像。

我注意到,他的头被包着,他身上穿着古老的礼服,状如富态君子。

我们看到了青铜石板,上面写着孔夫子的名言。

他的思想被保存下来,一代传一代。

我们还参观了陶渊明的故居。

那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灵秀的景色。

我感受到了那种清新和宁静,就像陶渊明的心境一样。

我们在陶渊明的小亭里学习了他的诗歌,并在他的花园里漫步。

那里的景色太美了,我们都停下来,静静地感受这些从古代留下来的景色。

我们还去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场景。

我听取了导游的解说,学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清官图》和辛亥中华民国册封文物。

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让我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

我从这些参观中学到了很多。

我知道了伟人们的重要贡献和思想,也看到了他们留下来的足迹。

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伟人和他们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感到受到了鼓舞,并愿意为未来做出更好的成绩贡献。

我想再次参观这些地方,学到更多关于这些伟人的知识和精神,让他们的思想永远传承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随伟人的足迹
12月15日下午,在老师和几位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同学们来到新建县小平小道纪念馆,
亲身走一走小平小道,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参观小平小道陈列馆时我们的思绪随着导游的介绍回到了1969年10月的一天,一架军
用飞机载着65岁的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由北京秘密飞往江西,夫妇俩被安排在新建县
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历时三年零四个月。那时,邓小平从住处到厂里,走大路要将近一
个小时,工人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专供小平夫妇出入。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原本
模糊的小道渐渐变得清晰,被工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小平小道”。在这条蜿蜒的小路上,邓小
平行走了三年,也思索了三年。后来有人说这条道路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
发源地,它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荣耀。

在小平陈列馆保存着小平曾经读过的书籍、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清晰的再现了邓小平在这里劳动、生活时的原貌。 走出小平陈列馆向前走,整齐的香樟树
后掩映的是新建县拖拉机修配沿着厂区内一条水泥路前行,在围墙外,一条普普通通的田间
小路向着延伸,蜿蜒曲折的小路一头连着修配厂,一头连着南昌陆军学院。如果不是看到路
边的石碑上写着“小平小道”,恐怕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难以想象,当年的两位老人每天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在这条小路上?满怀振兴中华的理想,
却时运不济,但这么有改变他的理想,他在劳动时,每天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国
家形势,密切民生,了解百姓的诉求,通过三年的思考和观察,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
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 而提出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
进步。随后一系列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政策相继出台,人民生活
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为亿万民众带来了新的生活。

跟随伟人的足迹,不只是走走那些年他们曾经走过的路,而且要贯彻他们的思想精神,
那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精神,始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没有那个政党在脱离群众的
情况下可以长久,这也是共产党曾经被历史所选择的原因,而如今的社会腐败之风盛行,民
众与官员矛盾激增,这都是党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迹象,形式主义严重泛滥,部分官员不做实
事,缺乏共产主义信仰,社会道德出现滑坡,中华优秀传统尽弃,教育已偏离他原有的轨道;
权力横行,民众求助无门,媒体失去了社会导向作用,缺乏公正报道,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
大。我自知社会改革不可避免存在弊端,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但是社会改革却不见
成效,执政和施政理念陈腐落后,强权和强制成了仅存的唯一武器。民众的诉求不可欺,不
可辱,不可怠,不要让整个社会布满干柴。

我们缺乏一位力挽狂澜的领导人,缺乏一位社会导向型人物,缺乏一位让人民当家作主,
一位大刀阔斧改革弊病的领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