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 专家共识 2015
BCG膀胱灌注

灌注治疗膀胱癌如何正确有效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教授李宁忱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患者初诊时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基础治疗是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BT)。
尽管在理论上TUR-BT术可以完全切除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但在临床治疗中仍有很高的复发率,而且有些病例会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因此,TUR-BT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减少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
近年来,随着对膀胱灌注治疗的深入研究,相关治疗理念日益清晰。
复发危险首先明确首先,要明确肿瘤复发与进展的危险度。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与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复发次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以及是否存在原位癌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肿瘤数目对复发影响最大,其次的影响因素为肿瘤的复发频率,尤其是术后3个月时有无复发、肿瘤大小、肿瘤分级。
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则与肿瘤进展关系最为密切。
因此,明确相关因素,准确判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与进展的危险性,对灌注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为以下三组:一、低危:初发、单发、Ta、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注: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是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二、高危:任何T1、G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Tis。
三、中危:除以上两类的其他情况,包括多发、复发的Ta、 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欧洲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则使用EORTC评分表的肿瘤评分,根据不同复发与进展评分判断患者的复发与进展概率,并进行危险性的低、中、高危分组。
该方法对膀胱癌预后危险度的预测更为精细,但也相对复杂。
当今国际上各指南的分类标准略有差别,但基本原则一致,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基础。
膀胱穿孔暂缓灌注目前,TUR-BT术后24小时内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已经成为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术后灌注的标准方案,被各临床诊治指南所推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2019)要点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2019)要点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70%~8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或表浅性膀胱癌(SBC),其标准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研究表明NMIBC 术后存在50%~70%的肿瘤复发率和10%~20%的肿瘤进展率,因此需要进一步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以下简称膀胱灌注)。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目的是减少肿瘤复发,防止肿瘤进展,并消除TURBT术后可能存在的残留病变。
当前,膀胱灌注主要包括卡介苗(BCG)灌注免疫治疗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BCG是NMIBC最常用的灌注药物,可以用于原位癌和中、高危膀胱癌的治疗。
除BCG外,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吉西他滨等多种化疗药物也先后应用于膀胱灌注。
1 医院及科室开展NMIBC膀胱灌注的条件保障1.1 组织架构【专家共识推荐】:首先,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单位应能够开展膀胱肿瘤的系统治疗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单位应能够开展膀胱肿瘤的系统治疗,尤其是首先具有NMIBC整体治疗的概念(手术——辅助治疗);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基于膀胱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建议建立相应的多学科团队,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灌注方案及疗程等;最后,建议多学科团队制定膀胱灌注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建议多学科团队制定膀胱灌注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充分保障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以充分保障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
1.2 人员配备开展膀胱灌注的单位需具备专业的泌尿肿瘤专科医师和护师。
【专家共识推荐】:建议开展膀胱灌注的医院或科室配备通过专业培训建议开展膀胱灌注的医院或科室配备通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膀胱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熟练掌握膀胱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灌注方案选择和剂量制定原则、灌注毒副反应的防治及药物配置防护等的专科医师和护师灌注毒副反应的防治及药物配置防护等的专科医师和护师,保证膀胱灌注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保证膀胱灌注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介绍资料教程

膀胱灌注的目的
• 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及原位癌 • 消除手术“遗漏”的膀胱肿瘤 • 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 预防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增加
膀胱灌注的优势
• 药物可较长时间在膀胱内高浓度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 保留膀胱,避免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操作简便
• 有效减少肿瘤(术后)复发/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顾方六等报道,使用多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ADM、EPI)灌注 的患者术后一年的复发率约33%,略低于噻替哌(44%)、丝裂 霉素(42%)。
吡喃环
1960 (ITALY)
蒽
多柔比星(阿霉素)
环
1953 (ITALY
类
道)诺霉素(柔红霉素)
药
物
1984 (ITALY)
表柔比星 EPI(表阿霉素)
用于浅表型膀胱癌的灌注化疗和TUR 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应用介绍
回顾——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 吸烟和接触芳香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膀胱癌危险因素
•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每年50000以上新 发病例,男女比率为4:1。
• 据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 统计,膀胱癌标化死亡率男性占第11位(1.89/10万),女 性占第16位(0.56/10万)。
• 发病高峰年龄在50-60岁,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膀胱癌的病理类型
•90%以上来源于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 • 5%-10%为鳞癌 • 2%-3%为腺癌 •其它类型(平滑肌肉瘤、小细胞未分化癌等)
膀胱癌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常见的膀胱癌: • 浅表性膀胱癌SBC(Ta~1及原位癌Tis) • 浸润性以及转移性膀胱癌(T2~4)
-------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王翔、张元芳
术中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

术中膀胱灌注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术中膀胱灌注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膀胱灌注治疗,通常用于治疗膀胱肿瘤、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
膀胱灌注小讲课护理课件

生活指 导
01
总结词
02
保持会阴部清洁
03
规律作息
04
适度运动
心理指 导
总结词
心理支持对于膀胱灌注患者的康复同 样重要。
情绪调节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认知干预
向患者介绍膀胱灌注的相关知识,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度过治疗期。
患者准 备
评估患者情况
、 。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排尿训练
药物准备
核对药物
配置药物
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 按照正确的比例和顺序
配置药物。
检查药物质量
确保药物没有过期、变 质或污染,确保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保存
根据药物的储存要求, 正确保存药物,避免药 物受潮、光照或高温等
灌注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词
膀胱灌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及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同时,正确的护理也是确保患 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 活动等。
详细描述
膀胱灌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特别是是 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如有异常, 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同时,正确的 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避免 感染。在灌注后的几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 康复。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 多饮水、避免憋尿等。正确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减轻患 者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膀胱痉挛表现为膀胱区疼痛、尿意频繁、尿不尽等症状,通常在膀胱灌注后出现。
详细描述
膀胱痉挛主要是由于药物刺激膀胱肌肉引起的,通常在膀胱灌注后1-2周内出现。患者应保持放松,遵医嘱使用 解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
膀胱癌灌注化疗PPT课件

.
19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丝裂霉素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注射用水或等渗盐水溶解,溶解后 需在4-6小时内使用
②予维生素C、B1、B6等同时静脉给药 时可使本药疗效显著降低。
.
20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主要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与化疗药物引起的胃 肠道反应有关
关
.
13
2019/11/2
路径一:入院后至化疗前
护理目标:
患者及家属能够正确描述化疗注意事项、 药物副作用及其预防、护理要点等,以 改变个人、家庭的态度和心理反应。
患者描述对化疗的恐惧感减轻
患者表现出放松和舒适
.
14
2019/11/2
路径一:入院后至化疗前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治疗处置 专业照顾 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
.
7
2019/11/2
用药治疗
一、早期根据个人情况可首选手术。
二、YAG激光治疗。 三、光动力学治疗(PDT)。 四、放射治疗(体外放疗、组织内放疗、腔内放疗)。 五、膀胱内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
六、博生癌宁外贴,以控制肿瘤发展,防止转移和 复发,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与其它治疗 联合应用。
专业照顾:
静脉通路:PICC每周维护一次,有渗血渗液及时更 换
化疗前半小时控制饮水量并排空膀胱,灌注后知道
患者每半小时变换体位,保留两小时后排出尿液,
灌注后一小时开始增加饮水量。
.
防跌倒,限制陪探,预防24交叉感染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健康指导:
透明质酸钠和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透明质酸钠和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5-10-23T14:26:38.1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作者:蒋少军[导读] 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患者全身麻醉下采用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比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透明质酸钠和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8例。
两组患者均先行全身麻醉下水囊扩张膀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肝素膀胱灌注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及O’Leary-sant评分变化(O’Leary-sant patient symptom/problem index scores,ICSI/ICPI),还有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elvic pain and urgency frequency questionnaire,PUF)。
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随访6~12个月,使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使用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66.67%(p<0.05)。
结论:患者全身麻醉下采用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比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透明质酸钠;肝素;临床疗效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充盈和耻骨上区或盆腔疼痛,伴有尿急、尿频,但无泌尿系感染或其他泌尿系器质性、功能性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
好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由于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期临床治疗一直是泌尿外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2-3]。
笔者所在科室对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膀胱镜水囊扩张术加透明质酸钠和肝素膀胱灌注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21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2021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女性膀胱癌发病率排在第十位以后。
膀胱癌的分期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目前普遍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7年第8版TNM分期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的首选方案为TURBT,其术后的肿瘤高复发率与TURBT不完全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及TURBT术后膀胱内游离的肿瘤细胞立刻种植创面有关,因此,TURBT术后需进行辅助治疗,其常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为膀胱灌注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危险分层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可将NMIBC分为低、中、高三个危险度,近年来,在高危中又分出另一类——最高危(最高危NMIBC在拒绝或不适合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低危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单发;Ta期;低级别(G1);肿瘤直径<3cm。
中危除外低、高危的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复发;Ta期低级别(G1-G2);肿瘤直径>3cm。
Tis;具备以下任一条件:多发且复发的Ta期低级别;高级别(G3);T1期。
最高危满足以下任何一项:T1期高级别癌合并原位癌;多发、复发或肿瘤直径>3cm的T1期高级别癌;TURBT后病理组织标本伴有淋巴血管浸润或特殊类型尿路上皮癌(腺样分化、鳞状分化、神经内分泌分化、浆细胞样改变和微乳头样改变等)。
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灌注治疗即通过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抑制剂(如卡介苗(BCG)、干扰素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
膀胱灌注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作为经尿道手术后的局部辅助治疗手段,对机体影响小,患者接受度较高,是目前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膀胱灌注治疗方案可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膀胱灌注治疗方案:低危TURBT术后即刻进行单次剂量膀胱灌注化疗,后续可以不进行膀胱维持灌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a.analysis of 3703 patients from 1 1 randomized trials Clin Epidemicl,2000,53:676-680.
J i.J
[5]Huncharek M,McGarry R,Kupelnick B.Impact of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on recurrence rate of recurrent 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Minerva Urol Nefrol,2009,61:71—
89.
[4]Huncharek M,Geschwind JF,Witherspoon B,et a1.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prophylaxis in primary superficial bladdercancer:a
DOI:10.3760/cma.j.issn.100045702.2015.07.001 通信作者:李汉忠,Emml:lihanzhong@medmail.com.Crl;黄健 Email:urolhj@sina.COlll
及有效期。 (3)给药前询问患者有无相关过敏史。 (4)患者排空尿液,并与患者确认未在近2 h内大量饮
[7]Scan CS.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 译.37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680-733.
cellcarcinoma of the bladder: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J].
Anticancer Res,2001,21:765-769.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 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74-914.
(10)配置BCG灌注溶液,配置好的溶液必须在2 h内 使用。
2.灌注流程:灌注药物后嘱患者可适当变换体位,共保 留2 h(因憋尿容易导致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嘱患者如出现强 烈尿意,需及时将灌注液排出)。其余同化学药物灌注流程。
3.灌注后注意事项 (1)任何沾染有BCG药物的医疗器械均需丢弃至专用 医疗废弃物袋中,做好标记,并根据当地医院的规定正确丢 弃。 (2)在治疗后6 h内的尿液处理均须注意:排尿后在马 桶内倒人2杯漂白剂溶液,保留15—20 rain后再冲马桶,厕 所要冲2次。 (3)鼓励患者在治疗后的1周内多饮水。 (4)告知患者如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或就 诊。 (5)禁用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因上述药物可降低BCG疗效。 (6)性生活:BCG治疗48 h内禁止性生活,其他时间需 要使用避孕套。 (7)在BCG灌注治疗期间,因其他疾病需要就诊或用药 时,应及时告知相关主诊医师。 (8)其余灌注后注意事项同化学药物灌注。 4.药物污染或沾染后的处理:一旦药物沾染皮肤,需使 用大量肥皂水局部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向医院感 染办公室报告。沾染过药物的皮肤清洗后不可使用护手霜 或润肤剂局部涂抹,否则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如药物沾染眼 睛或黏膜,则需摘掉眼镜或口罩,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事后 向医院感染办公室报告。如药物沾染衣物,应迅速脱掉污染 的衣服,处理沾染的皮肤;污染的衣服用稀释的热漂白剂溶 液反复清洗。对于其他形式的泄漏,需用可吸水布覆盖于泄 漏处,并丢弃至专用医疗垃圾袋中。泄漏区域需用大量肥皂 水冲洗。 (四)不良反应‘2”] BCG灌注后可能发生以下不良反应:膀胱炎,排尿困难, 肉眼血尿,流感样症状,发热,夜间盗汗,肺炎,乏力,关节痛,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附睾睾丸炎,膀胱容量减少,反应性淋巴 结肿大,BCG导致的败血症。
疼痛,则立即停止灌注,好转后继续推注,如仍不能耐受,则 停止本次灌注治疗。
(6)药物灌入膀胱后可即刻拔除尿管或仍保留尿管。 (7)嘱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膀胱内药物存留期间 适当间断变换体位。 3.灌注后注意事项 (1)任何沾染有化学药物的医疗器械均需丢弃至专用 医疗废弃物袋中,做好标记,并根据当地医院的规定正确丢 弃。 (2)鼓励患者在治疗后的24 h内多饮水。 (3)避免喝茶、咖啡、酒精以及可乐类饮料,以减少膀胱 刺激。 (4)嘱患者在治疗后6 h内排尿后厕所要冲洗2次。 (5)患者治疗后24 h内排尿应注意避免污染皮肤、衣物 及周围环境。 4.药物污染或沾染后的处理:一旦药物沾染皮肤,需局 部冲洗。如为丝裂霉素沾染,需使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溶 液(8.4%)冲洗;对其他药物的沾染,需使用大量肥皂水冲 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沾染过药物的皮肤清洗后不可用 护手霜或润肤剂局部涂抹,否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如 果药物沾染眼睛或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对于其他 形式的泄漏,需用可吸水布覆盖于泄漏处,并丢弃至专用医 疗垃圾袋中。泄漏区域需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五)不良反应 膀胱内化学药物灌注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化学性膀 胱炎和血尿,可表现为尿频、尿急、镜下或肉眼血尿,严重程 度与膀胱灌注剂量和频率相关,多数不良反应在停止灌注后
参考文献
[1]Hall MC,Chang SS,Dalbagni G,et a1.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stages Ta,T1, and Tis):2007 Update[J].J Urol,2007,178:2314-2330.
水、输液及服用浊、沉
淀、絮状物等,瓶口有无松动,包装瓶有无裂缝、破损。 (6)灌药前需再次核对。 (7)准备灌注用器械。 2.灌注流程 (1)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铺防水垫。 (2)治疗师洗手,做好职业防护,戴无菌手套。 (3)患者会阴周围消毒2遍。 (4)无菌操作下置入尿管,将膀胱内尿液充分引出。 (5)将药物缓慢注入膀胱。如患者在灌药过程中出现
[2]Lamm DL,Riggs DR,Traynelis CL,et a1.Apparent failure
ofcurrent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prophylaxis to influence the longtermcourse of 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一、化学药物灌注治疗 术后即刻膀胱内化学药物灌注可破坏残留的肿瘤细胞, 防止肿瘤种植。术后早期及维持灌注可因为药物的化学毒 性作用而预防肿瘤复发¨J。 灌注治疗可以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比单纯TURBT手 术的复发率减少14%,但文献报道的比例不同。2…。膀胱内 化学药物灌注治疗对肿瘤的进展无明显抑制作用¨j。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T.、Ti)。 2.禁忌证:膀胱内活动性出血;合并膀胱穿孔;合并急 性泌尿系感染。 (二)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 1.术后即刻灌注:适用于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方案:应在术后24 h内完成。 2.早期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方案:术后1周开始,每周1次,共4~8周。 3.维持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方案:早期灌注结束后,每月1次,共6~12个月。 (三)灌注药物 适用于膀胱灌注的药物很多,目前常用者为表柔比星、 吡柔比星、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吉西他滨、多柔比星等,其 常用剂量、溶剂、浓度、保留时间见表1[6-9]。根据目前发表 的文献,尚无法评价哪种化学药物灌注的疗效更好¨叭”]。 (四)膀胱内灌注治疗流程¨3。”o 1.灌注前准备 (1)患者告知,知情同意。 (2)医嘱核对:患者姓名,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以
万方数据
生堡鲨屡窆[型盘查!!!!生!旦筮!!鲞筮!塑垦!也』型翌!:』!!z!Q!i:∑!!:!!:堕!:2 表1膀胱癌膀胱内灌注治疗常用药物
可自行改善和消失。其他少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发 热、脱发、泌尿系感染等。
二、卡介苗灌注治疗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6rin,BCG)可诱导非特异性 免疫反应,引起Thl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从 而降低肿瘤进展及复发风险∞’”J。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 (1)绝对适应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原位癌。 (2)相对适应证: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禁忌证…。5'1…:①膀胱手术后2周内;②明显肉眼血 尿;③有尿道损伤者;④有症状的泌尿系感染;⑤BCG过敏 史;⑥妊娠及哺乳期;⑦伴有活动性结核。 患者符合以下情况时慎用:①既往有结核病史;②先天 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如HIV阳性、白细胞减少等);③近期 有放疗或化疗史;④风湿热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使用抗生 素;⑤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⑥儿童。 (二)灌注方案 BCG单次灌注元明显获益,因此需要长期维持灌注。文 献报道方案不一,目前尚无统一的灌注方案。目前国内BCG 常用量为60~120 mg,用40~50 ml生理盐水溶解。每周1 次,共6周。后续可每2周1次维持‘u8∞]。 有文献报道低剂量BCG(每次27—40 mg)治疗能达到 同样的疗效,并能有效减轻不良反应瞳m21。 (三)灌注流程‘“。“ 1.灌注前准备 (1)结核菌素皮试:确认非强阳性(提示非结核活动 期)。 (2)患者告知,知情同意。 (3)医嘱核对:患者姓名,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以 及有效期。 (4)询问患者有元相关过敏史。 (5)询问患者有无尿潴留史。如有,则建议灌注BCG后 保留尿管至BCG灌注液排出后再拔除。 (6)让患者排空尿液,并与患者确认未在近2 h内大量 饮水及服用利尿药。 (7)药物清点和药品检查:药物有无变质、浑浊、沉淀、 絮状物等,瓶口有元松动,包装瓶有无裂缝、破损。 (8)灌药前需再次核对。 (9)准备灌注用器械。
bladderl J I.J Urol,1995,153:1444—1450.
[3]Smaldone MC,Gayed BA,。l'omaszewski JJ,et a1.Strategies
toenhance the efficacy of intravescical therapy for non—mus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