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的方法

合集下载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第1篇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一、背景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卡介苗(BCG)灌注治疗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本方案旨在规范卡介苗灌注治疗的过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1.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 无严重心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灌注禁忌症。

三、灌注前准备1.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评估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排除灌注禁忌症;2. 告知患者及家属灌注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签署知情同意书;3. 准备灌注药物:卡介苗,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4. 准备灌注设备:导尿管、三通管、注射器等。

四、灌注过程1. 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2. 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铺无菌洞巾;3. 插入导尿管,见尿液排出后,连接三通管;4. 抽取配制好的卡介苗,通过三通管缓慢注入膀胱;5. 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通管,确保药物完全进入膀胱;6. 拔除导尿管,患者保持平卧位,每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共2小时;7. 记录灌注时间、药物剂量及患者反应。

五、灌注后管理1. 患者需保持膀胱区清洁,避免尿路感染;2. 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泄;3. 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4. 如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就诊;5. 灌注后第1、3、6个月进行膀胱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六、治疗周期1. 每周灌注1次,共6周;2. 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膀胱镜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巩固治疗。

七、注意事项1. 灌注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完成治疗;2. 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灌注,并采取相应措施;3. 灌注药物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过期药物不得使用;4.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

引言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目前,治疗膀胱炎的方案有很多,其中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的执行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的执行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灌注设备1.准备灌注器、导管和表柔比星药物。

2.确保安全卫生,对灌注器和导管进行消毒。

步骤二:患者准备1.通知患者关于灌注方案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让患者排空膀胱。

步骤三:灌注操作1.首先,将导管插入患者尿道,慢慢推进到膀胱。

2.连接灌注器和导管,并将合适剂量的表柔比星药物装入灌注器。

3.按照医生指示,控制灌注速度,使药物均匀进入膀胱。

4.灌注完成后,将导管从患者尿道拔出。

步骤四:观察反应1.在灌注后的一段时间内,观察患者的反应。

2.关注患者的膀胱症状是否改善,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注意事项在执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详细解释方案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在执行前,确保灌注器和导管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操作时,要轻柔、缓慢地插入导管,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4.在灌注前和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5.若出现术后不适症状或副作用,如发热、腹痛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6.在灌注过程中,保持灌注器与导管的连接稳定,避免药物泄露。

结论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是治疗膀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执行该方案时,需要准备灌注设备,确保患者的配合和理解,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此外,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使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治疗膀胱炎的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表柔比星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将表柔比星灌注至膀胱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消毒准备:将患者的外生殖器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使用无菌的物质进行消毒,如氯己定溶液或碘伏溶液。

2. 药物准备: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柔比星溶液,并将其加热至体温。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并将双腿分开。

2. 用无菌医用手套穿戴好。

3. 取出灌注器,并将表柔比星溶液吸入灌注器中。

4. 将灌注器连接至尿管或导尿管。

5. 缓慢将表柔比星溶液注入膀胱内,注意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导致膀胱刺激或不适感。

6. 注入完毕后,轻轻拔出尿管或导尿管,保持患者保持卧床休息。

三、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尽量避免细菌污染。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注入速度。

3. 灌注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停止灌注,等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4. 在进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时,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患者在术后应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

四、总结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在术后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膀胱灌注

膀胱灌注

Company Logo
新方法一
操作前嘱患者4小时少量 饮水,排空膀胱,选择 合适患者的三腔导尿管 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给予留置导尿, 将10ml—15ml生理盐水 注入气囊,操作者轻拉 导尿管。确认导管在膀 胱内后,引流残余尿量 后夹闭尿管(三腔管夹 闭冲洗管道),消毒尿 管远端(气囊管交叉的 下方)
Company Logo
新方法三
操作前4小时少饮水,先 进行造瘘口护理,重新更 换造瘘管,冲洗膀胱,引 流残余尿量后,协助患者 抬高臀部,然后将配置好 的灌注液注射器连接造瘘 管,缓慢注入,然后边注 入边观察病人的反应
Company Logo
注入5ml-10ml生理 盐水冲洗导管,注 入完毕夹闭导管2小 时,嘱患者采取仰 卧、左侧卧位、右 侧卧位、俯卧位各 30分钟,无不适后, 方可离开
膀胱灌注
内容
1 2 3 4
Company Logo
膀胱灌注目的 准备的材料
常规方法及缺点 新方法及优点
膀胱灌注目的
膀胱灌注技术是借助导管将药物稀释后直接灌注到膀胱、 输尿管、尿道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起到治疗与预防 疾病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病人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 简单,在门诊病人多的情况下,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 短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采取捷径。

Company Logo
材料
一次性导尿包
1个
三腔导尿管 各型号各1根
注射器 20ml、50ml各1具
安尔碘
1瓶
棉签 1包
Company Logo
无菌手套 1双
生理盐水 1瓶
治疗垫 1个
常规方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操作前嘱患者4 小时少饮水,排 空膀胱,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 给予留置导尿, 引流残余尿量后 夹闭尿管消毒灌 注导管接口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引言膀胱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点。

近年来,卡介苗灌注疗法逐渐被应用于膀胱肿瘤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包括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适应症卡介苗灌注疗法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1. 早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2. 高危因素存在的非肌肉侵犯性膀胱癌患者; 3. 放疗或化疗失败的膀胱癌患者。

操作步骤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患者检查前,需撤离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残余气体;2.确保患者排空膀胱,以便灌注时充分接触到膀胱黏膜;3.患者必须憋尿,尽量延长膀胱内药物滞留时间。

步骤二:灌注卡介苗1.取出卡介苗瓶,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制备灌注液;2.将灌注液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内,根据患者膀胱容量和灌注液制剂剂量的不同,灌注时间一般为30分钟;3.在灌注过程中,可以进行膀胱轻度旋转、翻滚等操作,以使药物均匀接触到膀胱黏膜。

步骤三:保持和排空药物1.灌注完毕后,需要保持药物在膀胱内停留一段时间,一般为1-2小时;2.保持期间,患者需要保持憋尿状态,以尽量延长药物在膀胱中的滞留时间;3.保持期结束后,患者可以排空膀胱,将药物排出体外。

注意事项在进行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疗法;2.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避免细菌感染;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变化;4.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尿频、发热、排尿困难等;5.术后需定期随访患者,观察卡介苗灌注疗法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为膀胱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通过准确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灌注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膀胱肿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膀胱灌注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直接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的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膀胱灌注的操作方法。

1. 段时间准备工作在进行膀胱灌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清洁好双手,穿戴好手套,将药物或液体准备好,确保导尿管处于无菌状态,准备好注射器和消毒液等辅助工具。

2. 导尿管准备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当尺寸的导尿管。

对于成年男性,一般选择18号或20号导尿管;成年女性选择16号或18号导尿管;儿童则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尺寸。

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无弯曲或裂纹,并清洁消毒好。

3. 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位置,常见的有仰卧位、半斜位或膝胸位等。

解开患者的衣物,露出膀胱区域,用消毒液清洁膀胱周围的皮肤。

4. 导尿管插入先用适当的解剖方式找到尿道口,用纱球点拭尿道口周围的分泌物。

然后使用无菌润滑剂涂抹导尿管的尖端,将导尿管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再轻轻插入一些,以确保导尿管的位置在膀胱内。

5. 灌注前的准备确认导尿管已经确切插入膀胱内,固定导尿管,用无菌纱布固定导尿管及导管与皮肤连接处,避免其移位。

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入注射器,连接注射器和导尿管,打开注射器阀门,让液体进入膀胱。

6. 膀胱灌注缓慢地注射药物或液体,以避免膀胱过度扩张或液体过程反流进入尿道。

注射过程中需照顾患者的感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

根据医嘱或治疗需要,注射药物或液体的量和速度有所不同。

7.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膀胱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 注意导尿管的位置,确保其稳定正常,避免误伤尿道或膀胱。

- 注射液体的速度要缓慢,避免膀胱过度扩张,引起不适或并发症。

-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停止灌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8. 灌注结束在完成所需的药物或液体的注射后,将导尿管轻轻拔出,让患者适当休息,并提供相关的护理。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概述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步骤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效果和安全性 •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优缺点 • 其他治疗方案对比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卡介苗膀胱灌注方案是一种治疗膀胱癌的方法,通过将卡介苗(BCG)直接注 入膀胱,刺激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从而达到治疗膀胱癌的目的。
安全性评估
长期安全性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长期安 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 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
卡介苗膀胱灌注可能会与 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适用人群限制
卡介苗膀胱灌注不适用于 所有患者,特别是对于免 疫系统较弱的患者需谨慎 使用。
05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优缺点
优点
预防肿瘤复发
卡介苗膀胱灌注后,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 刺激症状。应对措施包括多饮水、
保持排尿通畅等。
发热和寒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和寒战等全 身反应。应对措施包括对症治疗, 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等。
过敏反应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 皮疹、呼吸困难等。应对措施包括 立即停止灌注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灌注过程
灌注液配置
根据医生建议的剂量,将卡介 苗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配置 成灌注液。
灌注液灌入
缓慢将灌注液灌入膀胱,注意 观察患者反应,避免过快灌入 导致不适。
排空尿液
在灌注前,确保患者排空膀胱 内的尿液。
导管插入
将导尿管插入膀胱,确保导尿 管位置正确。
留置导尿管
灌完后,留置导尿管一段时间, 以保持膀胱处于舒张状态。

膀胱灌注

膀胱灌注

膀胱灌注膀胱灌注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膀胱疾病。

它是通过将药物或治疗液体直接注入膀胱,以达到治疗作用。

膀胱灌注可以用于各种膀胱疾病的治疗,包括膀胱癌、膀胱结石、膀胱炎等。

膀胱灌注的原理是将药物或治疗液体注入膀胱,通过直接作用于膀胱壁来实现治疗效果。

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膀胱灌注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可以使药物或治疗液体直接接触到患病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膀胱灌注可以减少对其他器官的损伤,降低治疗风险。

最后,膀胱灌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

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检查,并评估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般来说,膀胱灌注适用于一些膀胱疾病患者,例如早期膀胱癌、非浸润性膀胱肉瘤、膀胱结石等。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或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患者,膀胱灌注可能是禁忌的。

膀胱灌注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清洁膀胱和尿道,以确保注入的药物或治疗液体不受污染。

然后,将药物或治疗液体通过导管注入膀胱,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注入的剂量和时间。

在注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

膀胱灌注的治疗周期和频率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来说,对于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灌注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个疗程。

每个疗程包括多次灌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

治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膀胱灌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膀胱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然而,膀胱灌注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膀胱痉挛、尿频、尿急等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膀胱灌注需要经过导管插入膀胱,因此还存在感染和损伤尿道等风险。

因此,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

总之,膀胱灌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膀胱疾病治疗方法。

它通过直接注入药物或治疗液体到膀胱,实现对膀胱疾病的治疗。

膀胱灌注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患有膀胱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复发者改为每6月1次膀胱镜检)
⑥ 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放人专用袋内 集中封闭处理,化疗废弃物应放在带盖的 容器中,并注明标记 ⑦ 操作者脱完防护卫工具后的皮肤清洁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理想的膀胱灌注应是药物能迅 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药物 浓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 作用小。
讨论
何时排空膀胱? 先用舒泰注入尿道口。 注入药物后保持什么体位? 何时拔尿管?
注意拔管时避免
药物滴到阴囊
0
右卧
平卧
膀胱灌注后
45s
膀胱
15s
① 药物注入后嘱患者保 持平卧、左侧卧位、 俯卧 俯卧位、右侧卧位、 各15min,连续 2次 ,相对 的 共保留 2h ② 2h后经尿管排尽膀胱 内药液 ,反折后拔出
左卧
30s
膀胱灌注后
③ 鼓励多饮水 ,日饮水量不少于 3000ml。 ④ 告知化疗药的不良反应 ⑤ 定期复查膀胱镜检、血常规、肝功肾功、 心电图(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1次持续2年,无
膀胱灌注中
① 导尿后排尽膀胱内尿液 。 ② 插管时动作轻柔 ,遇到阻力时应停 止插入 ,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 ③ 有意识地与患者沟通交流 ,分散其注 意力 ,降低对插管的敏感性。 ④ 注入配制好的药物。
膀胱灌的具体步骤
导尿后排尽膀胱内尿液 ,首先将润滑 剂(舒泰)软管插入尿道 ,挤入 2min后在无菌操作下将已备好的 8 12Fr尿管插入,排尽尿液 ,同法注入 药物,再注入10ml 的空气,约2h后排 尽膀胱内药物 ,反折拔出。
膀胱灌注的方法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黄春明
哪些病人需要膀胱灌注?
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磷状上皮化生 膀胱肿物术前的辅助治疗 预防或推迟膀胱肿物术后复发戴帽子、戴口罩、 戴手套、穿防护衣、经过培训的医 护人员 2. 环境准备——装有生物安全柜,排 风设备,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 台 3. 药物的准备——温度、浓度、剂量 4. 病人的准备
常用膀胱肿物化疗药的治疗方案
• 丝裂霉素 20~40mg加NS20~40ml 每周一次至8个月,共1~2年,以后 每月灌1次X12~24次; • 阿霉素15~30mg加5%GS15~30ml 每3周1次,2~3周为一个疗程
病人的准备
① 做好心理护理 特别是第一次做的病人 ② 灌注前 4h告知患者禁水 ,禁食含 糖量较高的水果及食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