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监护系统
学生健康上网监护系统研究与设计

扰 同 时 , 客 户 端 程 序 自 动 记 录 用 的 上 网 信 息 , 将
这 些 信 息 发送 到 服 务 器 I 下 而 分 别 叙 述 系 统 各 部 件 的 功 能 和 序 流 程 。
1. 户端 程 序 客
在 康 上 网 监 护 系 统 L 1 } = j
( ) 发 送 客 户 机 上 网 信 息 给 学 生 健 康 上 『 监 护 4 舣 J
服 务嚣 。
2. 生 健 康 上 网 监 护 系统 服 务 器 学
( 1) 管 理 用 户 : 确 定 用 户 身 份 , 识 别 用 广 , 调 整 用 广1 织 关 系 。 管 理 方 法 为 角 色 管 理 。 系 统 中 设 置 用 组 户 数 据 库 。 用 广 数 据 库 存 放 用 厂t 基 础 信 息 , 井 保 持 的
特 点 是 好 奇 心 币 、 模 仿 力 强 、 对 足 善 恶 的 判 断 力
弱 , 还 没 有 足 够 的 礼 会 牛 活 经 验 , 他 f] 乍 和 心 理 r的
还 不 成 熟 , 需 要 培 养 、 阴护 和 监 护 。 』
二 学 生 上 网行 为管 理 系统 的设 计
维普资讯
网 络 与 资 源 应 用
学生健康上 网监护 系统研究与设计
口 /刘洪发 覃祖军 樊月华
人 J解 破 监 护 人 的 络 活 动 情 况 。
瓦 联 网 系 统 在 我 罔 止 快 速 发 展 。
叫 闯 互 联 『 1 “ J
一
队真 研 究 青少 年 受 到 『络 负面 影 响 的 主 、 客 观 “ J 原 因 的 基 础 卜, 针 对 青 少 年 网 题 的 特 点 以 及 家 庭 、学 校 监 护 困 难 的 问 题 , 我 们 没 计 r “ 生 健 康 上 学 网 监 护 系 统 ” 该 系统 将 家 长、 学 校 和 社 会连 接 起 来 , 共 同完 成 X 青 少 午 I络 行 为 监 护 的 任 务 。 - , J 奴 ] 学 生 健 康 上 I 监 护 系 统 示 意 图 如 下 所 示 : 酬
智慧医疗远程监护系统操作手册

智慧医疗远程监护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产品简介 (4)1.2 功能特点 (4)1.2.1 实时监测 (4)1.2.2 数据存储与分析 (4)1.2.3 预警提示 (4)1.2.4 多终端访问 (4)1.2.5 信息安全 (4)1.3 使用环境 (4)1.3.1 硬件要求 (4)1.3.2 软件要求 (4)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连接 (5)2.1 硬件设备安装 (5)2.1.1 设备清单 (5)2.1.2 安装步骤 (5)2.2 软件系统安装 (5)2.2.1 软件清单 (5)2.2.2 安装步骤 (5)2.3 设备连接与调试 (5)2.3.1 设备连接 (6)2.3.2 设备调试 (6)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6)3.1 用户注册 (6)3.1.1 注册流程 (6)3.1.2 注意事项 (6)3.2 用户登录 (6)3.2.1 登录流程 (7)3.2.2 注意事项 (7)3.3 密码找回与修改 (7)3.3.1 密码找回 (7)3.3.2 密码修改 (7)3.3.3 注意事项 (7)第四章监护设备使用 (7)4.1 设备配置与调试 (7)4.1.1 设备准备 (7)4.1.2 设备配置 (8)4.1.3 设备调试 (8)4.2 数据采集与 (8)4.2.1 数据采集 (8)4.2.2 数据 (8)4.3 设备故障处理 (8)4.3.2 联系售后服务 (9)第五章数据查看与分析 (9)5.1 数据查询 (9)5.1.1 查询入口 (9)5.1.2 查询条件设置 (9)5.1.3 查询结果展示 (9)5.1.4 数据导出 (10)5.2 数据报表 (10)5.2.1 报表类型 (10)5.2.2 报表 (10)5.2.3 报表导出与打印 (10)5.3 数据分析与解读 (10)5.3.1 数据趋势分析 (10)5.3.2 数据对比分析 (10)5.3.3 数据异常分析 (10)5.3.4 数据综合分析 (10)第六章报警与预警 (10)6.1 报警设置 (11)6.1.1 报警参数配置 (11)6.1.2 报警解除 (11)6.2 预警通知 (11)6.2.1 预警参数配置 (11)6.2.2 预警解除 (12)6.3 报警记录查询 (12)6.3.1 报警记录查看 (12)6.3.2 报警记录导出 (12)第七章通讯与互动 (12)7.1 患者与医生通讯 (12)7.1.1 通讯方式 (12)7.1.2 发起通讯 (12)7.1.3 消息记录 (12)7.1.4 通讯设置 (13)7.2 群组交流 (13)7.2.1 群组创建 (13)7.2.2 群组加入 (13)7.2.3 群组交流 (13)7.2.4 群组管理 (13)7.3 互动咨询 (13)7.3.1 咨询发起 (13)7.3.2 咨询回复 (13)7.3.3 咨询记录 (13)7.3.4 咨询评价 (13)第八章系统管理 (14)8.1.1 用户注册 (14)8.1.2 用户登录 (14)8.1.3 用户信息修改 (14)8.1.4 用户注销 (14)8.2 权限设置 (14)8.2.1 权限分配 (14)8.2.2 权限修改 (14)8.2.3 权限撤销 (15)8.3 系统升级与维护 (15)8.3.1 系统升级 (15)8.3.2 系统维护 (15)第九章安全与隐私 (15)9.1 数据安全 (15)9.1.1 数据加密 (15)9.1.2 数据备份 (15)9.1.3 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15)9.2 用户隐私保护 (15)9.2.1 隐私政策 (16)9.2.2 用户信息保护 (16)9.2.3 用户隐私设置 (16)9.3 法律法规遵守 (16)9.3.1 法律法规遵循 (16)9.3.2 用户权益保障 (16)9.3.3 法律责任承担 (16)第十章常见问题与解答 (16)10.1 硬件设备问题 (16)10.1.1 问:如何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16)10.1.2 问:设备故障时,如何进行初步排查? (16)10.1.3 问:如何清洁和维护设备? (17)10.2 软件系统问题 (17)10.2.1 问:如何更新软件版本? (17)10.2.2 问:软件出现故障时,如何进行排查? (17)10.2.3 问: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 (17)10.3 用户操作问题 (17)10.3.1 问:如何添加新用户? (17)10.3.2 问:如何设置用户权限? (17)10.3.3 问:如何查看患者监护数据? (17)10.3.4 问:如何进行远程会诊? (17)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智慧医疗远程监护系统是一款集成了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医疗健康监测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研究

息 ,本文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 ! 者 提供 更 准确 的 咨询 护理 知识 。数据 挖掘 常 用 的算 法 及
理 ,提 出 了基 于数据 挖 掘的 远程 医疗 监 护 系统 。采用 数 J 理论 有粗 糙集 、人 工 神经 网 络 、决 策树 、遗 传 算 法 、关
诊断带 来不 便 ,这就 迫 切需 要从 中 提取 隐含 在其 中的事 ; 隐含 了数 据库 中一组 对 象之 间 的特定 关 系 ,提 出 了一 些
先未 知 的 、潜 在 的 、深 层次 、有 价 值 的信息 ,辅 助 专家
诊断决 策 。
I 有 用 的信 息 ,从而 克 服知 识获 取 的瓶 颈 。对 于 医 院专 家
越 关注 自身 的健 康状 况 ,这 样 ,远 程 医疗 技术 也 得 到 了
高速发 展 ,人体 生理 参数 检 测分 析技 术 及远 程监 护 已成 I 提 取 隐含 在 数据 中 的知识 ,成 为 广 大信 息技 术 工作 者 所
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回 。但要及时 、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 f 关 注 的焦 点 。正是 在这 种 背景 下 ,数 据挖 掘 技 术应 运 而 断和救治 ,需要长时间 、连续地对其进行监护 [ 引 。然而 1 生 。数 据挖 掘 是从 大量 的 、不 完 全 的 、有 噪声 的 、模 糊
和 医院服务 器端 连接 起 来 ,监护 用 的服 务器 可 以 同时接 I 信 息 ,根 据 医院对 于 患有 不 同疾 病 的老 年人 在 不 同传 感
收多个监护终端的监护数据。并从串口实时读入采集的 1 器 情况 下 的监 护数 据 以及 提 供的 相 应 的医学 解 释 ,首 先
j ,响应 报警 ,提供 护理 建 议 。 识
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生理参数小波分析

a o td i te p p r t o d c h soo ia aa ee ,e u e n ie d tc ig lrt , n u cin f a s r g o lr d p e n h a e o c n u tp y ilg c lp rm tr r d c os , ee t sn u ai a d f n t o nwei f aam y o n
tr . mp tr En i e rn n e sCo u e gn e i g a d Appiai n . 0 1 4 2 ) 2 32 5 l to s 2 1 . 7( 2 : 1 -1 . c
Ab ta t Ho e l ee ntr g s s m a e n w v lt a ay i i p o o e , e tc oo y o v lt a ay i i s c: r me h a h tl t mo i i y t b s d o a ee n ls s rp sd t e h lg f wa ee n lss s on e s h n
现监 护数据 的传输 , 出分析 实例 。实验表 明 , 给 小波分析 消噪 效果 明显 , 能很好地 刻画信 号的 奇异性特 征。
关键 词 : 小波分析 ; 号消噪 ; 信 奇异性检 测; 健康监 护 系统
DO :03 7/i n 10 —3 1 0 1 20 8 文章编 号 :0 28 3 (0 12 .2 30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 P 9 I 1.7 8 .s . 28 3 . 1. .5 js 0 2 2 10 —3 1 2 1) 20 1 .3 A T 31
老人监护系统(ppt)

主控电路:MSP430 系列单片机
GPRS模块
• GPRS 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把数据采集模块 测量到的人体异常生理信息通过短信息通知给 预设的监护人。GPRS 模块通过串口与 MSP430F149 单片机相连,由 AT 命令来实 现各种功能。使用时需提前在模块内放置一张 SIM 卡。
短消息收发
四 软件流程图
总结
本系统将 ZigBee 技术和 GPRS 技术 相结合,使监护人的健康隐患及时得 到发现,从而确保监护人得到及时有 效的医疗健康救助。社会意义巨大! 本人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
谢谢观赏
清华大学电气学院12计控一班 Nhomakorabea• SMS 短信的常见的编码方式主要有 Text Mode (ASCII 模式)、PDU Mode(二进制模式)。 • Text Mode 不适合发送中文短信,但发送和实现起来 比较简单,对于本系统足够使用,所以本系统采用 Text Mode 收发短信。当温度、脉搏超出阀值的时候, 单片机向 GPRS 模块发出报警信号,预设的手机即可 接收到短信。发送短信的时候,需要对 GPRS 模块发 送相关指令。
总体构架
• 如图
脉搏检测
GPRS收发模块
硬件电路
• • • • cc2530 zigbee XD58C脉搏心率传感器(淘宝) MSP430 单片机
电路设计
• CC2530 外围电路由电源电路、无线收发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等部分组成。 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适合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出于实际应用场景和成本的考虑 通过 ZigBee 无线传感网传送出去,而另一个作为协调器节点(COORD)接收 来自数据采集端的温度、脉搏等参数。协调器节点通过串口与控制终端部分相连,
基于Web Service的家庭人体健康监护系统快速开发平台

上F 文服务组合管理器l l r e服 务管理器 上 义w b
匹 亘 困 l I匝 廷 l l
厂 。
Il
齑
经 过 以 上 对 上 下 文 感 知 应 用 系 统 开 发 平 台 的 设 计 准 则 和 现 有 中 间件 平 台 的 分 析 , 们 知道 我 在 上 下 文 数 据 源 的动 态 查 找 和添 加 , 问方 式 的 访
互 , 终 实现 应 用 逻 辑 。面 向 对 象 模 式 将 上 下 文 最
了消除这种紧耦合 , 可以用独立的管理器对传感器 硬 件进 行统 一 管 理 。传 感 器 管 理 器 定 期查 询传 感
器 状态 , 管理 传感 器 的生 命 周 期 , 收并 存 储 传 感 接 器 硬件传 输 的上下 文数 据 , 向上层 调 用者 提 供实 并 时的数 据查 询服 务 。 ( 用 户 ) l F 服 接J 上 文 务 问 L 方 l
Cls m b r TP 9 a s Nu e 33
1 引 言
近年来 , 随着 传 感 器 软 硬 件技 术 的发 展 , 生 产
了越来 越多 的上 下文 感知 应用 系统 , 被广 泛 应用 并
度 , 高开发 人员 的效 率 。 提
因此 , 文 提 出一 种新 的 开发 平 台 , 平 台采 本 该 用 W e evcE 架构 , 上 下 文 的 访 问进 行 服 务 bSri z e ̄ 对
化 抽象 , 统一 管 理 , 并 为应 用 系 统 开 发人 员 提 供 上
到军 事 , 境 监 测 , 疗 卫 生 , 为 识 别 等 多 个 领 环 医 行 域 。对 上下 文 的定 义 L 有 多种 , 以将 其 定 义为一 】 ] 可 种 可 以描述 人 、 地点 或者 与用 户 和应 用 的 交互 相 关
老年人居家健康监护与预警系统设计

基 金 项 目:2 0 1 4年 江 苏 省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训I 练计 划项 目 疗 卫生行 业起 到较 为深 远的 启示和 影 响的作 用
( 2 0 1 4 1 0 3 1 3 0 2 6)
如付 诸 现实将 产 生经济 效益 。
老年人居家健康监护与预 警系统设计
基于新型 养老 模式的探究提 出的围绕居家养老和 健康监
析和应用 采集到的老年 人健 康状况信息 ,考 虑到系统的可操
作性和 专业性 ,整合 已有的医疗 、卫生 、健 康的资源 ,实 现
一
站式智能化老年人监护新模式的探 索与 应用 。
在 目前的 医疗体制 改革和社会 医疗现状 的背景下 ,本 系
统充分利 用现有的 家庭 、社 区 、医院的相 关资源 ,并结合 相 关的传感器和无线传输的技术 ,使得系统 实现 以下 的目标 :
项 目背景 和 目标 项 目背景
二十~世纪初 中国已经步入老 龄社会 ,与此 同时 中国的 独生 子女 目益增 多 ,类似于 “ 四二一 ”和 “ 四二二 ”模 式的 家庭 ( 双 独子女家庭 )的不断增加 ,作 为子 女承担照料 父母 的压 力越来越大 并且 社会就职就业 的难度也是与 日俱增 , 这就 使得许多子女 没有时间和精 力去照顾老人 。此外 ,社 会 传统理 念的改变 ,许 多老年人和儿女分 开居住 ,这样 的话 许 多老 年家庭就变成 了空巢家庭 。在这种 情况下 ,采用传统 的 家庭 养老模式必然 无法适应当前社会 的现状 ,对于新型 养老 模式的探究也就迫在眉 睫 。针对以上的需求 ,本项 目组提出
43 一
图 1 系统整 体框架
◎1 0万 一 3 0万
中 国 科 技 信 息 2 0 1 7 年 第1 1 期C H I N A s c 【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 ) } 一 。 , 1 N F O f M A T I ( ) N√ 2 。 1 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创新型医疗系统,它通过将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到医疗设备上,实现了远程监测和管理病人的健康状况。
这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硬件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生理数据采集传感器、医疗设备、通信模块等。
生理数据采集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健康指标,并实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系统后台进行分析。
医疗设备如血糖仪、心电图仪等可以与系统进行无线连接,实现远程监测。
通信模块可以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医生或医疗机构。
其次,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对从传感器采集到的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
例如,系统可以通过对病人的血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病人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
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还需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
由于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和重要性,系统的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特性。
系统可以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高可靠性的特性,以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如果系统的通信网络出现故障,医生将无法及时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这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最后,智能医疗远程监护系统的实现需要有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
用户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方便医生和病人使用。
医生可以通过界面查看和分析病人的健康数据,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人可以通过界面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监护系统 1 / 11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功能健康监护系统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1、立项背景 工业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在加速,预计到2010年世界人口20%以上为60岁以上的老人,而老年人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以英国为例,65岁~74岁人群的医疗消费较45岁~64岁人群增长278%,75岁~84岁人群的增长为563%,85岁以上为1034%。 如何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课题。由于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因而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医疗费的急剧上升,已经并将持续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中青年人患各种“富贵病”的情况也日益严重。据2006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显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迅速,全国18岁以及18岁以上居民患高血压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达1.6亿多;而18岁及18岁以上居民患糖尿病病率为2.6%,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多达2000多万。 与此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召开的第十七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未来10年中国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 这些将给医疗行业在诸多细分产业存在持续高增长机会。未来10年全国卫生费用整体上将增长2.5倍(年均约增长13.5%);伴随着个人支付比例的大幅下降,政府投入将从2006年的1700多亿增长到2016年的12000多亿,政府投入未来十年将增长4.6倍(年均增长18.8%);农村医疗市场增长将快于城市,增长速度取决于政府投入的力度和倾斜程度,未来10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将介于16%和25.8%之间;大病统筹将有效解决医疗体系的复苏,一老一小大病统筹医疗市场容量未来10年将面临15倍以上(年均增长31.1%)扩容速度;医疗器械将率先受益于新医改,未来10年中低端医疗器械年采购额较2006年有更高幅度的增长。 健康监护系统 2 / 11 为保障全民的健康,政府在不断推动医疗体制改革。但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国力有限,医院一直处于拥挤状况,交通也一直处于城市拥挤和农村不便的状态,如何保障公民得到适当的医疗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如何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实现监控和监护已成为解决民生健康问题的关键。 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发展为健康监测和监护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无缝化覆盖也为此奠定了基础。 监控服务中心作为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系统,可配置在医疗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医院,它是一多功能的软件支撑系统,包括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应用系统。监控服务中心所需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及其附加设备,不需要特殊的硬件环境,成本低,投资少,便于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健康监测及通讯终端是实现健康远程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它可以搭配多种便携医疗测试设备,实现各类指标的检测,例如与心电测试仪连接可对心脏病患进行监护;与血压测试仪配合,可对严重的高血压病人进行监护;与胎心检测仪配合,可实现对孕妇进行监护等等。实现各种复杂数据的处理和传送、报警等。它也为远程医疗和移动家庭保健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通过健康监测系统建立家庭监护病房,患者可在家庭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减轻大型医院的就诊压力。在社区医院配置健康监测终端,通过该系统与监控服务中心联网,病人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却获得了医疗质量高的大型医院的服务。 2、项目意义 科学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老年慢性病、高危病的趋于年轻化以及亚健康等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患者与医生之间面对面的诊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传统诊断模式在时间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对医疗保健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利用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长期、持续的检测,而且能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生理信息进行实时的显示,有助于医生对用户实施定期监测以及远程会诊。 远程监护技术的监护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从灾难中的受伤人员、孕 产妇、新生儿、老年、残疾人、慢性病、急症患者等病人到健康人,都有可能成为健康监护系统 3 / 11 监护对象。远程监护技术的监护参数既可以是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也可能是日常 生活状态。其应用领域从极限状态下的人体生理状态研究、急救发展到提高边远地区的医疗水平和面向千家万户的家庭健康保健,远程监护将打破现有的医疗格局, 其应用远程监护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1)缩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减少患者或医务人员的路途奔波。对患者重要生理参数实施远程监护,不仅可以辅助治疗,还能在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报警。 (2)对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实施远程监护,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评估监护对象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 (3)远程监护可以在患者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4)对健康人群的远程监护,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从而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目前,面向家庭、个人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成为医疗技术领域的热点,随着移动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基于数字蜂窝网的移动医疗必将成为远程医疗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及终端设备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来的,佩戴于被监测者身上的终端设备,将监测的各种生理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到远端的中央服务器(监控服务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并向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搭配众多的便携医疗测试设备,实现各数据的采集、处理、传送和报警等。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将加速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变革,推动现有医疗系统从以诊疗为中心的模式向以预防为主、早诊断、早治疗的模式转变。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及终端设备将推动移动医疗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这不仅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整个医疗体系的负担,并进而降低公共医疗成本。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用于远程医疗的医疗保健技术包括医疗专业人员的诊疗技术和临床检测工程技术。由于患者远在异地,无法直接获取面对面就诊时可以获得的信息,所以传统的医疗保健技术尚需进一步发展完善,为远程医疗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但健康监护系统 4 / 11 是目前,国内远程医疗方面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通过INTERNET、PSTN、ISDN等有线传输数据的水平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范围。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移动医疗方面的研究。美国航天局20世纪70年代运用远程监护技术对太空中的宇航员进行生理参数监视;目前,美国正在研究一种供战时使用的人体状态监护仪(PSM Personnel Status Monitor),这种微型仪器由士兵佩带,用于监护携带者的呼吸、体温、心率和其它生理参数。这两种监护都是对运动中的个体进行监护。希腊还有一种安装于救护车中的监护系统,通过GSM网与医院的监护中心取得联系,可随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以及时获得医生指导,争取抢救时间,这一系统已在希腊、瑞典、意大利、塞浦路斯投入使用。在现阶段,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可以与日常电子产品融为一体,诊疗数据通过蓝牙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经过手机或者PDA等无线医疗终端间接联入蜂窝网或因特网。但是基于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和外部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研究在国际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不过,面对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的巨大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着力于该类仪器的研发。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一)研究开发内容 1.系统构建 远程监护是由于信息化所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定义上就和信息相联系统起来,远程监护可以定义为,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主要由佩戴式多功能健康监测、通讯终端、监控服务中心组成。本研究项目将研究多功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系统架构,制定系统功能,开发系统及协议规范。 2.监控服务中心系统的研制 监控服务中心是本系统的核心组成,是系统的数据集中和处理中心,系统中的所有的监测对象的实时数据都将被传送到这里,监护中心提供全记录,全存储,和分析每个病人的数据,出现异常提供报警能,同时能对多个病人实时监控。值班医生可以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对病人诊断,监控服务中心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内容管理服务器。 3.监测终端的研制 健康监护系统 5 / 11 监测终端是实现人体生理信号获取、前端分析与处理、数据通信的多功能佩戴式仪器,它是移动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成上主要包括用户交互界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 (二)关键技术 1. 2.5G和3G数据通信的兼容。随着我国3G网络的开始推广应用,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2.5G和3G网络并存。因此本项目在实施时需要从实现技术上兼容两代网络技术。 2. 应用协议的制定。包括监护单元和监测终端的数据和命令的传输协议。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的数据和命令的传输协议。 3.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送功能的实现。主要完成将监控终端的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并获取监控中心发来的命令。需要建立独立的通讯协议,以保证数据的传送和识别。 4. 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抗干扰问题。在监测终端包含了与移动通信终端(手机)通信的模块,必须保证它对穿戴式监护仪的微弱电信号不会造成影响,同时要保证它们之间的通信可靠。 四.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应用前景) 1.经济指标 预计产品投产后第一年,可销售量终端3000台,按每件产品2000元RMB计算,监控服务中心软件10套,每套20万元RMB,可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投入产业化改造成本400余万元RMB,投入研发费200万元RMB,上缴利税50万元RMB,税后利润150万元RMB。预计产品投产后第二年,可以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增加终端5000台,监控服务中心软件20套,则可以实现税后利润600多万元RMB。以后其年销售量将持续增长,这将给企业带来长远、丰厚的利润。 2. 人才培养、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吸收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研发工作,项目完成后,可培养本科学生3人,硕士研究生2人,申请国家专利权 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