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填空实验题专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填空实验题专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填空实验题专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 .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 .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

能(改变用力方向)。

4.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 )”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 千克,最省力的是(④ ),其次是(② 、③ ),不省力的是(① )。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屋顶)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 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轮轴杠杆滑轮

螺丝刀镊子螺丝钉水龙头起重机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 L”“ U”“ 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

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 .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 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空体结构、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XX 年5 月1 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2.(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

指南针发生了(偏转)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①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②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③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有关。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 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 检验假设6. 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如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 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 万—450 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

常用的方法。

3.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4.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5.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

等。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

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 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等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 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 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有一根较细的根;

七、谁选择了它们

1 .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4.(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5.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3.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4.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5.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6.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7.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 )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5 月22 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全世界已有(180 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

(甲鱼)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实验题专项复习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改变的条件):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不改变的条件):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3、不改变的条件: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4、实验方法和步骤:(1 )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 )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三、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1、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 纸、若干个垫圈

2、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3、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4、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纸的宽度;

5、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说明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四、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

2、变量(改变的条件):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不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

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五、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1 、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六、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实验步骤:1 、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 、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 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级实验目录.doc

三年级上册 序号章节实验内容所需仪器备注 1 1-1 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放大镜、皮尺分组 2 1-2 对校园里树木的观察放大镜、软尺、蜡笔分组 3 1-3 大树和小草狗尾草、三叶草等小草若干、一条樟树枝分组 * 4 观察水生植物水花生、浮萍、水葫芦分组 5 1-5 观察植物的叶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放大镜分组 * 6 1-6 测量植物的叶大小不同的叶片、尺子分组 7 2-1 寻访小动物放大镜分组 8 2-2 观察蜗牛(一)蜗牛、放大镜、树枝、线、玻璃、饲养槽分组 * 9 2-3 观察蜗牛(二)挨饿的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饼干等食物分组 * 10 2-4 观察蚯蚓蚯蚓、培养皿、放大镜、水槽分组 11 2-5 观察蚂蚁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昆 分组 * 虫盒、放大镜、蚂蚁 12 2-6 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 演示 * 少许鱼食 13 3-2 谁更硬一些橡皮、木头、金属和塑料条分组 14 认识金属铁、铜、铝等金属条、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演示 15 3-3 比较柔韧性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钩码、 演示回形针 16 它们吸水吗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红墨水、滴管、放 分组 3-4 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17 我们来造一张纸餐巾纸、透明杯子、棉布、筷子演示 18 3-5 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水槽、分组 * 19 3-6 探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砖瓦和陶器、瓷器各一小块、铁钉、烧杯、滴管 演示物理特性 7个黑色塑料袋、石头、木头、树叶、醋、牛奶、 20 4-1 水在哪个袋子里水分组 塑料杯、玻璃片、蜡光纸、筷子、试管、玻璃杯、 21 4-2 观察水和食用油 塑料瓶、水槽、植物油 分组或演示 * 22 4-3 谁流得更快一些玻璃杯、玻璃、油、洗洁精、滴管分组 23 4-4 比较水的多少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几个、演示 24 认识量筒塑料杯、纸带、胶水、量筒分组 * 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 1 根香、打火机、 25 4-5 我们周围的空气 吹泡泡器或吸管、洗洁精或肥皂水 分组 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巾、橡皮泥、 26 4-6 空气占据空间吗 水槽 演示和分组 * 27 4-7 细木条、细线、橡皮泥、气球、皮球、托盘天平、 空气有重量吗 砝码 演示 *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1.研究的问题:斜面可以省力吗? 我们的假设:斜面可以省力。因为我们发现,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直线上山省力。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过程: 搭建一个简单斜面。 用测力计垂直匀速拖动小车,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 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拉上去,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 比较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和沿着斜面拉上去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2.研究的问题: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三个高低不同的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搭建一个坡度较大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中等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较小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比较三次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省力的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坡度越小,省力越多;坡度越大,省力越小。 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研究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研究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不变量:纸的长、厚度和质地,纸梁的高度和跨度,垫圈的大小、摆放位置、摆放方法,弯曲的标准、记录表等。 变量:纸的宽度2厘米4厘米8厘米 实验材料:

1.在两个高度相同的木块之间放好2厘米宽的纸条,把垫圈轻轻叠放在纸条中间,直到纸条接触到桌面为止,清查垫圈数-1就是纸条的最大承重量,并记录下来。 2.纸条换成4厘米宽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上面的实验。 3.纸条换成8厘米宽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上面的实验。 比较纸条的宽度和最大承重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4、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研究问题: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研究假设: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不变量:纸的长、宽度和质地,纸梁的高度和跨度,垫圈的大小、摆放位置、摆放方法,弯曲的标准、记录表等。 变量:纸的厚度1层2层4层 实验过程: 在两个高度相同的木块之间放好1层的纸条,把垫圈轻轻放在纸条中间,直到纸条接触到桌面为止,清查垫圈数-1就是纸条的最大承重量,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 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优秀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实 验 教案 教师: 2014年3月1日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实验一:放大镜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目标】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实验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导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导(四十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学生经常用放大镜,但是不一定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课文资料中,提示了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观察 方法一: 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 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 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 图像大而清楚。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 (1)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碗等,这些圆柱形和球形的无色、无纹路和花纹的透明器皿装上水有放大的功能; (2)塑料袋装水后也能起放大作用; (3)凸透镜状或碗状的冰块、水滴有放大作用; (4)透明玻璃球也能放大。 (5)不同倍数的老花眼镜片组合起来可制作显微镜。 (四十三)制作晶体 实验目的:指导学生用白糖、食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实验材料:食盐、味精、白糖、碱的晶体玻片各25个,烧杯、滴管、载玻片、放大镜、显微镜各25个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晶体是美丽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物质的晶体是用肉 眼看不见的,我们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甚至X光才能看到。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 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指导 学生制造晶体的方法可以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减少水分法,也就是把某种溶液风干即使其水分蒸发, 使物质重新析出;降低温度,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课本上介绍的制作的方法是蒸发法,即先制作物质的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片上,让其自然蒸发。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晶体比较小,教科书上还介绍了一种制作比较大的晶体的方法。用一只大的玻璃杯,多 放些水和食盐,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用漏斗过滤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注人一只清洁的玻璃杯内,在杯中 悬吊一根细线,一端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然后静置数天。在玻璃杯底首先出现了第一批晶体, 滤去溶液中残留的晶体,然后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人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杯中继续 倒人饱和食盐溶液,则晶体的生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制造晶体的方法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一蒸发的方法。步骤如下:先制作食盐或碱面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一至二滴在玻片上。为了蒸发得块,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加热时玻片离酒精灯火焰远一些,慢慢烘干。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44个,分组实验150个 年级单元课题实验名称需准备的实验器材、药品等分 组 演 示 实 验 方 法 三年级上册一、 植 物 1、我看到 了什么 观察一棵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观 察 2、校园的树 木 观察一棵树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 尺,一个放大镜。 √观 察 4、水生植物观察水葫芦和金鱼 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 录纸。 √观 察 5、植物的叶观察比较树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观 察 6、植物发 生了什么变 化 观察叶的生长变化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 录表。 √观 察 二、 动 物 2、蜗牛(一)观察蜗牛的外形、 运动反应等 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 饲养箱(或槽)。 √观 察 3、蜗牛 (二) 观察蜗牛吃食、排 泄和呼吸 2-3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 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观 察 4、蚯蚓观察蚯蚓的身体运 动和反应 放大镜,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记录纸。 √观 察 5、蚂蚁观察蚂蚁面包,白糖,死掉的昆虫,装在玻璃 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 小石块。 √观 察 6、金鱼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 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观 察三、 我 2、哪种材料 硬 比较硬度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 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 √实 验

们周围的材料 杯、热水、电路检测器、榔头。 3、比较韧性比较韧性塑料、不锈钢、木头尺、“7字”尺、钩 码、回形针。 √实 验4、它们吸水 吗 比较吸水性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稀释的 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铅 画纸、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实 验 5、材料在水 中的沉浮 沉浮实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 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水。 √实 验6、砖瓦和陶 瓷、瓷器 研究砖和陶瓷的性 质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铁钉、水、滴管√实 验 四、水和空气1、水水在哪个袋中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石头、木 头、醋、牛奶、树叶、分类用图纸, 网状图记录纸。 √实 验 2、水和食用 油的比较 比较水和食用油塑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 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玻璃 杯、塑料瓶(矿泉水瓶)、水槽,记 录表。 √实 验 3、谁流得更 快一些 流动比赛水、油、洗洁精、玻璃、滴管(或吸 管或塑料勺)。 √实 验4、比较水 的多少 比较水的多少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玻璃 杯、量筒、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实 验5、我们周 围的空气 空气的存在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香、打 火机、吹泡泡器(或吸管)、洗洁精 或肥皂水,记录纸。 √实 验 6、空气占据 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 巾、橡皮泥。记录纸、维恩图。 √实 验7、空气有重 量吗 空气有重量细木条(或竹条)、细线、橡皮泥、 气球、皮球、托盘天平,比较石头、 水、空气的表格。 √实 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讲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六年级实验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注:以下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含课题、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要求等等,来源于网络。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上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 (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下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步骤: 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我认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 我的猜测: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 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结论: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 实验名称:美丽的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 我的猜测:晶体的细微颗粒和肉眼观察的形状有不同之处 步骤: 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 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 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 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碱面的晶体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我认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题 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看到( 冒气泡 ),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火焰熄灭)。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可以(灭火)。 (4)、杯中的液体是(醋酸钠)。 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铁定生锈实验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实验现象:铁钉在空盘子中有点生锈,在油盘子中没有变化,在水盘子中锈更多。 实验结论(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原因分析:空气中有水分,水中也有空气,铁钉在空盘子和水盘子中都生锈了,所以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4、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5、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6、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2)、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3)、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当月球绕大圆转动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结论: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7、模拟日食形成实验 (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 ),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 (2)、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3)、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与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 结论: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 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6、整理器材。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6、整理实验材料。

(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6、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4、操作方法: 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报纸和白纸各一张、两本字典、垫圈 4、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材料(白纸和报纸) 5、不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桥墩的距离、桥墩的高度、垫圈的大小 6、实验过程: ①用两本字典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颗垫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颗垫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垫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3分) 5、整理器材。(1分)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3分)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1分)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1分) 6、整理器材。(1分)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1分)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2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1、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1)、手握勺子顶端;(2)、放外焰加热;(3)、眼睛不能靠勺子太近;(4)、加热结束不能用手去摸加热部分;(5)、加热结束后把勺子放在盘子里;(6)、在观察白糖变化的同时还要观察蜡烛的变化。 (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由白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7)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不是,白糖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 蜡烛燃烧了,火焰不断地舞动,蜡烛慢慢变短。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 减少,却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氧

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实验过程 (1).试验过程:把米饭或者淀粉用镊子放在洗净的玻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碘酒滴于米饭或者淀粉上。 (2)试验观察:有什么发现吗?变蓝色。(3)试验结论:米饭+碘酒——>蓝色 4、铁生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 研究的问题:铁的生锈与水、空气有关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空气有关 实验的材料:试管、铁钉、油等 实验的方法 将铁钉放入三个试管中,一个里面是干燥的空气(封口)一个试管里装半试管的水,但要使铁钉有一部分留在空气中,第三个试管里装水且淹没铁钉,上面再用一层油密封,过几天后会发现只有第二个试管里的铁钉生锈了,这个实验证明铁生锈必须满足同时有空气和水,也就是说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最易生锈 注:空气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氧气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红褐色) 铁生锈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且反应放热是一种缓慢氧化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目录 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1 2.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2 3.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3 4.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4 5.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5 6.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6 7.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7 8.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8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三年级上册

1

2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三年级下册

3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上册 4

49 17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钢尺、塑料尺√ 52 18 3.5 声音的传播用纸杯、5米长的棉线(或尼龙线)组装土电话;等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音叉√ 54 19 3.5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 56 20 3.6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细沙、碎纸屑√ 57 21 3.7 控制物体发声塑料罐、豆子,纸√ 60 22 4.3 测量心跳和呼吸喇叭筒、软管、表、肺活量检测仪√ 69 23 4.4 体验心脏的工作洗耳球、水、烧杯√ 72 24 4.5 人体的消化器官塑料袋、水、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塑料管、煮熟的米饭粒√ 75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供参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6、整理器材。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实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逻辑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实验教学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开辟科学教学园地,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安排表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步骤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一、放大镜(分组) 1.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眼睛不动(1)移动放大镜(2)移动物体 2.放大镜的特点 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 大的作用) 放大镜:透明,中间凸起,所以也叫“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晶体--制作晶体(实验室分组) 1.观察晶体 用放大镜观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的形状,并画在P7 方框。 2.制作晶体 (1)烧杯、盐、水——浓溶液 (2)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 (3)点燃酒精灯 (4)用酒精灯慢慢烘干玻璃片上的水(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 (5)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即食盐晶体

(6)将观察所得画在P9上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室分组) 3.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取洋葱一小块,撕掉薄膜,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4.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书上13页 (2)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出示显微镜,介绍交流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 (3)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书上。 (4)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四、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室分组) (1)出示显微镜,复习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分别观察人血细胞装片/口腔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