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前言

何家冲煤矿位于赫章县妈姑镇境内。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等六厅局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顺达煤矿整合为一个矿井。由于顺达煤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经省、地两级主管部门的论证、审核,同意对赫章县妈姑镇煤矿的整合重新进行调整。2007年7月4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办字〔2007〕105号文),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整合为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

之后该矿进行扩界申请,并于2009年3月4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领取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扩能、扩界)的通知》(黔国土资矿证字〔2009〕163号)。2009年3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200000920144);矿区范围0.833km2,开采深度:+2120m~+1700m。生产规模15万t/a。

变更规模后,受业主委托,贵州硕翊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了《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经评审后,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专家咨询意见,文号:贵煤设咨[2010]91号;尚未进行批复。根据政策要求及最新提供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生产地质报告》,2010年12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变更至30万吨/年《开采设计方案》,于2011年1月24日批复,文号:黔能源煤炭[2011]52号。

根据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也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该矿现状及以上精神,我设计院受业主委托,特编制何家冲煤矿矿井瓦斯抽放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立足于解决安全问题。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8-96);

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

3、《煤炭工业小型矿井煤矿设计规定》;

4、《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年7月1日实施);

5、《矿井瓦斯抽放技术规范》;

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7、《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8、《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9、黔煤行管字〔2007〕54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批复;

10、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5月提交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

11、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5月提交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2、何家冲煤矿井上、井下对照图及现场收集的相关资料;

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1、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力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2、安全、监测、计量等设备及仪器尽量完备;

3、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省管道及安装投资;

4、为了便于管理,同时按《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要求,抽放站设计在该矿三采区回风井工业广场附近。

5、本设计力求在经济投入上最省,达到瓦斯抽放工程实施办法的要求。

6、本次设计对于瓦斯利用只作了简单概算,如果矿方以后需要利用瓦

斯发电,将根据实际抽放效果而定。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抽放规模:

高负压:2BEC-400型水环真空泵2台,单泵配套电机功率132Kw 工作电压:380/660V 转速n=530 r/min,Q=60~80m3/min 主管道DN300mm,支管道DN150mm。可采用焊接管,也可采用同矿用PVC塑料管,

公称压力0.6MPa。

低负压:2BEC-420型水环真空泵2台,单泵配套电机功率160Kw 工作电压:380/660V 转速n=490 r/min,Q=100~120m3/min 主管道DN300mm,支管道DN200mm。可采用焊接管,也可采用同矿用PVC塑料管,

公称压力0.6MPa。

2、抽放站占地面积:约150m2

3、项目投资:见预算书。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矿井位置

一、交通位置

何家冲煤矿位于赫章县南西侧,直线平距约24公里,有滇黔公路326国道经矿山通过,井田另有县道17公里至212省道。交通十分便利,产品外运条件较好。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何家冲煤矿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位置

何家冲煤矿地理坐标:东经104°32′31″~104°33′04″,北纬26°57′57″~26°58′42″。井田位于妈姑--簸箕沟向斜南西翼北西端及北西转折端近轴部过渡地段,井田面积为0.833km2,开采深度为+2120m~+1700m。其拐点坐标见表1-1-1。

表1-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第二节地层及地层特征

一、地层、煤系地层

矿区位于二叠统含煤岩系宣威组(西相区)与龙潭组至长兴、大隆组(东相区)的过渡相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宣威组(P3x)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现按地层由老至新的层序描述如下:

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据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厚250米,为灰绿、灰兰、暗绿黄色块状玄武岩,具气孔状和杏仁状结构,中央4—5层灰兰色、暗紫红色凝灰岩;上段厚10—40米,为紫红色、紫灰色层状凝灰岩,由南到北逐渐增厚。

宣威组(P3x):属陆相沉积,一般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3x1)厚67—118米,大致与东相区的龙潭组(p3l)相当。该段下部岩性由黄绿、

灰绿紫色细砂岩、砂质页岩及页岩,粘土质页岩互层组成,间夹1—4层黄绿色斑状凝灰质灰岩;上部岩性为黄褐夹绿色薄层细砂岩,中夹灰白色砂质页岩及粘土岩,偶夹炭质页岩;顶部有一层全区稳定的可采煤层,并以此与上段分界。上段(P2x2)厚18.85—73.82m,大致与东相区的长兴—大隆组(P2c-d)相当。下部岩性以粘土岩、砂质页岩、炭质页岩为主,夹薄层状细砂岩;上部岩性以黄绿色、灰绿色细砂岩为主,间夹页岩;该段见煤五层,全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四层,是矿区的主要含煤岩系。

三叠系飞仙关组(T1f):矿区厚度不详。主要由黄绿、紫色砂页岩夹泥灰岩组成。

第四系(Q):浮土、粘土、砂质粘土,表层为腐植层,厚0—15m。二、煤系地层的含煤性

本区含煤地层为宣威组(P3x),地层厚度85.85~191.82m,平均厚度138.84m,含煤一般4—6层,含煤总厚1.62—18.44m,平均11.57m,含煤系数8.3%,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约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4层(其编号C201、C202、C204、C205),零星可采煤层有两层,编号为C206、C203。

三、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

矿区处在上扬子准台西侧威水断陷盆地边缘,主要的褶曲为妈姑--簸箕沟向斜。区内构造线方向有NE向、NW向,地层倾角为25°-50°左右,平均为41°。

四、断层、褶皱、陷落柱、剥蚀条带发育及分布规律

区域内主要构造带为阿维寨断层和砂石浪断层。

矿区地层呈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产出。界内南部、东侧各有一条断裂构造F9、F10,对矿区内地层与煤层未造成大的影响,将矿区煤层错断。现分述如下:

F9断裂:走向南北,倾向东,走向长约1.5公里,断层将矿区煤层错断,错距约为30m左右,为一横向断裂。

F10断裂:走向南东,倾向北西,走向长约1.0公里,断层将矿区煤层

错断,错距约为30—50m左右,为一横向平移断裂。

五、地质构造及类型

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T/T0216-2002)附录D可确定该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构造类型。

第三节含煤地层、煤质特征

一、煤层赋存情况

矿区内有C201、C202、C204、C205四层,均属上二叠统宣威组上段含煤岩系。现将各可采煤层地质特征叙述如下:

C201煤层:黑色、块状或粉状,油脂光泽,线理或细条带结构,半暗型煤。位于宣威组的上段底部,上距C202煤层6—19.5m,一般间距厚度约13m,煤层厚度为0.68—8.33,平均厚度5.29m,厚度变化大,属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黄绿色薄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黄绿色夹白色页岩。

C202煤层:黑色、块状或粉状,线理或细条带结构,半暗型煤。位于宣威组的上段中下部,上距C204煤层约8.86—25.6m,一般间距厚度约17.23m, 煤层厚度为0.35—7.01,平均厚度3.93m,厚度稳定,属主要可采煤层。顶部岩性为黄至灰白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底板岩性为灰绿色薄层细粒砂岩夹砂质页岩。

C204煤层:黑色、块状或粉状,线理或细条带结构,暗淡型煤。位于宣威组的上段中上部,上距C205煤层约7—12m,一般间距厚度约9m, 煤层厚度为0.40—1.71,平均真厚1.20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不稳定,可采。顶板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灰白至黄灰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

C205煤层:黑色、块状或粉状,线理或细条带结构,半暗型煤。位于宣威组的上段中上部,上距下三迭统飞仙关组(T1f)底界约2.3—20.5m,一般间距厚度约10m,平均真厚1.05m,煤层厚度变化大,不稳定,局部可采。

顶板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灰白至黄灰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

煤层特征见表1-3-1。

表1-3-1 煤层特征表

二、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C201煤层:顶板岩性为黄绿色薄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黄绿色夹白色页岩。

C202煤层:顶部岩性为黄至灰白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底板岩性为灰绿色薄层细粒砂岩夹砂质页岩。

C204煤层:顶板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灰白至黄灰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

C205煤层:顶板岩性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灰白至

黄灰色薄层页岩及砂质页岩,

三、煤质特征

(1)物理性质

煤层颜色、条痕均为黑色,玻璃光泽、镜煤上的断口为贝壳状,由暗煤、镜煤、丝炭四个煤岩组成,由于中种煤岩组分中的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宏观煤岩类型(即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

煤层中有机显微组分多为镜质组、半镜质组组成,无机显微组分以硫铁矿物、粘土矿物、石英为主,黄铁矿物、方解石次之,显微煤岩类型为微暗煤,成因类型为腐植煤。

(2)化学组成及主要工艺性能

根据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15224-2004),确定矿区内可采煤层均为肥—焦煤,根据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本矿的C201煤层属中灰、特低硫、特高热值主焦煤;C202煤层属中灰、中硫、高热值主焦煤,用于炼焦及民用;C204煤层属中灰、中硫、低热值主焦煤,用于炼焦及民用;C205煤层属中灰、特低硫、低热值主焦煤,煤质特征见表1-3-2。

表1-3-2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第四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区内地形以低中山为主,具侵蚀、溶蚀沟谷地貌特征,矿区地势南北两端高,东西两端低,海拨高程2180—1980m,相对高差200m,属高原中山地貌。

二、河流

矿区地表水为乌江水系六仲河上游之妈姑河。矿区位于赫章妈姑煤矿床的西段,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多为雨源型冲沟,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降水时雨量骤然增大,雨停时则迅速减小,冬春(枯水季节)干枯断流。区域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滑坡水。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三、岩层含水性

矿区及其附近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龙宣威组(P3x)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各地层含、隔水性如下:

1)、第四系(Q)地层:由土黄、黄褐、灰黑色棱角状大小不等之冲积坡,积砂砾基岩碎块及炉渣等组成,分布矿区内缓坡和沟谷地带,形成孔隙含水层,透水性较好,富水性严格受控于大气降雨。其孔隙含水仅在覆盖区域对煤层浅部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区域和深部开采时的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为煤层地层的上覆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边界及外围,由粉砂质泥岩、泥岩、粘土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砂岩及煤层、煤线等组成。本组厚度大于300m,富水性微弱,属隔水层,含少量基岩孔隙、裂隙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广泛分布于矿区范围内,部分地段被第四系浮土掩盖。总厚度163~192m,平均177m,岩性由细砂岩、粉砂质页

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富水性微弱,属弱含水层,含一定的基岩孔隙、裂隙水,是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主要以顶板裂隙淋水的方式对矿井充水,其水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明显。

4)、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为煤层地层的下伏地层,主要出露于矿区西部及边界外,厚度大于300m,岩性以致密坚硬玄武岩为主,富水性微弱,属隔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是主要的充水水源。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2).地表水: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体,矿区东部边界外500m处为妈姑河支流通过,河床最低标高+1850.0m左右,妈姑河支流距离矿区最近距离500m,矿井最低开采标高+1700m。根据地表水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角度,取60°,开采煤层全部在安全线以外,所以不留设地表水体煤柱。

3).老窑水:本矿区浅部煤层露头附近见三处采空区,1#位于矿区西部,开采C205煤层,开采最大深度+50m。开采面积1000m2,由于本矿区底板为厚层泥岩,底鼓严重,积水量预计2000m3。2#位于矿区西部,开采C202煤层,开采最大深度+40m。开采面积1800m2,由于本矿区底板为厚层泥岩,底鼓严重,积水量预计3000m3。3#位于矿区西南部,开采C201煤层,开采最大深度+40m。开采面积2000m2,由于本矿区底板为厚层泥岩,底鼓严重,预计积水量1900m3。

根据实际揭露,采空区总体范围基本查清,通过排防水,已经排干,总水量基本清楚。

4).第四系孔隙水: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5).钻孔水:勘探阶段施工的钻孔,往往能贯穿若干含水层,若封孔质量不好,则人为地沟通了本来没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使煤层开采的充水条件复杂化,为防止上覆含水层中的水溃入井下,必须留设钻孔防水煤柱。

6)、地下裂隙水

矿区内煤层上覆岩层位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弱含水层,一般情况下对今后开采影响较小;下伏地层峨嵋山玄武岩组富水性弱,亦属相对隔水层,对今后开采影响亦不大;含煤地层本身含裂隙承压水,据邻区生产窑调查,进水方式以顶板淋水、滴水,底板渗水为主,构造裂隙为其主要的充水通道,总出水量一般不大。所以开采过程中长兴组富水性中等,开采过程中应做好疏排水工作。

7)、断层水

矿区内断层较发育,落差较大,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和导水性。构造裂隙为其主要的充水通道,总出水量一般不大。

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矿界内煤层出露最高标高为2118m,煤层出露最低标高为1970m,矿界范围内煤层最低标高为1700m,开采最深部(最低标高)位置远离河床,故地表水对开采影响不大。准采水平+1700m,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850.0m)150.0m左右。

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第五节井田开拓与生产现状

一、井田开拓

何家冲煤矿采用斜井开拓,设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井口标高+1998.657m,主斜井断面为半圆拱,净断面6.39m2,掘进断面6.85 m2,表土段采用料石或混凝土碹,砌碹厚度为300mm,掘进断面为8.1m2,胶带输送机运输,担负矿井煤炭运输及进风。

副斜井井口标高+2000.165m,副斜井为断面为半圆拱,净断面6.39m2,掘进断面6.85m2,表土段采用料石或混凝土碹,,砌碹厚度为300mm,铺设30kg/m钢轨,轨距600 mm,担负矿井材料、设备、矸石、人员运输及进风、管线铺设任务。

回风斜井为半圆拱,净断面8.0m2,掘进断面9.2m2,主要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设计推荐采用锚喷支护。但可以根据巷道顶底板岩性采取其他有效的支护方式

二、生产现状

本矿井于2008年9月开始建设,目前井下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底水泵房及管子道、水仓;井底联巷、安全出口、引风道已经建设完成,即开拓系统已经完成。

11区段运输石门、行人斜巷、煤仓、1501运输巷、1501切眼、1501回风巷、11区段回风斜巷、轨道石门及斜巷已经建设完成。

1502回风巷翼掘120m、1502回风斜巷;1502运输巷掘75m、1502运输辅助回风斜巷、1502运输辅助运料石门已经建设完成。

第六节储量计算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计算

1、地质储量

根据2010年11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

煤矿提交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到2010年10月30日,矿井保有资源量为622万吨,其中332资源量553万吨,333资源量为69万吨(包含断层煤柱7万吨)。采空量为1万吨。各煤层总资源量见表1-6-1。

表1-6-1 各煤层资源/储量汇总表

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32)+(333)×k

其中,k-可信度系数,根据本井田内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k取0.85。

工业资源/储量611.5(万t)。见表1-6-2

表1-6-2 何家冲煤矿工业资源/储量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

各类永久煤柱损失:

①河流保护煤柱及采空区防水煤柱:井田内无河流,老空区、采空区下方留设40m保护煤柱。

②井田境界、断层煤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井田边界安全煤柱,煤柱宽度为20m。井田内断层,根据三下采煤规程计算断层煤柱宽度为45m。

③煤层露头、地面建(构)筑物、陡岩煤柱:井田开采范围内没有大型城镇、工厂、需保护的古建筑(文物)等,井田内零星民宅按搬迁考虑。煤层露头防水煤柱与陡岩煤柱共用。穿过井田的公路根据“三下采煤”规程留设相应宽度煤柱。经计算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

=611.5-23.3 =588.2(万t)

经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588.2万t。见表1-6-3。

1)、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煤柱-主要井巷煤柱)×采区回采率

①工业场地煤柱:本矿井可采煤层总厚度平均为11.47m。煤层倾角41°。预计矿井采动下山移动角β取60°、上山移动角γ取75°。工业广场为边界,留设20m宽的维护带。

②主要井巷煤柱:矿井主要开拓巷道下山两侧各留30m煤柱。

③采区回采率:煤层为薄~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为85%。

经计算,设计可采储量为514万t。见表1-6-4。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①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即每天为“两采两准”,每班工作8小时。

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生产能力:30万吨/年

服务年限: T=Q/A·K

式中:Q——矿井可采储量(万吨),514万吨

A——年生产能力(万吨/年),

K——储量备用系数,一般为1.3~1.5,取1.3;

则:T=Q/A×K=514/(30×1.3)≈13.1年

根据以上资料,何家冲煤矿设计可采储量514万吨,该矿按以后计划设计30万吨/年生产规模考虑,矿井服务年限为13.1年。

第七节矿井瓦斯状况及通风

一、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开采实践,在开采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总的规律是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加大,在近距煤层开采中,应按煤层上下顺序进行开采,上部煤层采完后,下部煤层瓦斯得到释放,所以在以后深部开采时,瓦斯涌出量才有可能减少。

矿井瓦斯主要来源于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爆破落煤、煤巷、半煤岩巷及硐室裸露的煤体以及采空区。另外井下坑木的腐烂也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又分为本煤层瓦斯涌出和临近层涌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破坏,上部煤矿采空区瓦斯会随着破坏的顶板涌入下临近层工作面采空区。

据调查,各处涌出瓦斯所占百分比分别是:掘进工作面占35%,回采工作面占45,煤巷、半煤岩巷及硐室裸露的煤体以及采空区占20%。

本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受采动的影响,破坏了瓦斯赋存的原始状态,由于矿井采用负压通风,煤层内瓦斯压力和采动后岩层压力的作用,使瓦斯涌出量会不断加大,虽然采用了通风手段,但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仍出现瓦斯超限。

二、矿井通风

本矿井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选用FBCDZ-6-№18A(采用)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YBFe315M-6,电机功率2×90KW(660V),风量范围33.3-75m3/S,风压范围888-3000Pa,转速980r/min。

该矿采用抽出式通风,其通风路线为:

主斜井(副斜井)→区段运输石门→1501运输顺槽→1501工作面→1501回风顺槽→区段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三、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特性

煤尘:根据《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对可采煤层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按煤尘有爆炸性管理。

煤的自燃性:根据矿方提供资料,各可采煤层自燃倾向如下。

表1-7-1 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结果校正表

所以本次设计按煤层容易自燃设计。

三、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省煤炭管理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精神,本矿井位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所以本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

四、地温:

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第八节矿区电源与水源

电源:该矿电源由附近砂石35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线路型号为LGJ-95,线路长3km,能满足矿井用电需要。

水源:生活水取自附近的泉水、水质好、水量有保证;工业用水则取自经沉淀处理的井下水。

第二章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算

第一节 瓦斯含量预测

根据前面叙述,井下瓦斯来源主要是开采层回采巷道及工作面煤层释压、落煤解释瓦斯、采空区浮煤释放瓦斯和临近层渗入瓦斯。根据开采实践分析:开采层巷道及工作面煤层释压、落煤释放瓦斯一般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40~46%,采空区浮煤释放瓦斯和临近层渗入瓦斯一般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54~60%。

根据对国内一些煤矿瓦斯压力实测分析,瓦斯压力P 和深度H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列直线关系:

P=(2.03~10.13)×H

根据资料,何家冲煤矿在本次鉴定范围内,C 205煤层在+1910m 标高的煤层瓦斯压力为0.10Mpa, C 204煤层在+1900m 标高的煤层瓦斯压力为0.15Mpa, C 202煤层在+1900m 标高的煤层瓦斯压力为0.20Mpa, C 201煤层在+1900m 标高的煤层瓦斯压力为0.20Mpa 。 二、瓦斯含量的计算

在无测定参数条件情况下,选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煤的瓦斯含量。

γ

Y n Y

f

n r f

f X K P f W W e V b P a

W

A W 8.9100

)31.01())(098.0(

)

100(5.65146.0=

++--=

式中:W X ——煤的瓦斯吸附量,m 3/t ;

W f 、A f 、V r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 P ——实测瓦斯压力,MPa ;取1MPa ;

e n ——温度系数,查表8-7-12《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得1/ e n =0.7

a ——2.4+0.21V r 或查表8-7-13《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b ——1-0.004V r 或查表8-7-13(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W Y ——游离瓦斯量,m 3/t ;

f n ——煤的孔隙率,%,查表8-7-10《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γ——煤的容重,t/m 3;

K y ——相当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表

8-7-14(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t ——煤层温度,取20℃。 W h = W X +W Y

根据该矿提供的《安全专篇》,各煤层的瓦斯含量和压力见表2-1-1

表2-1-1 +1900m 水平各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

三、矿井瓦斯储量计算

瓦斯储量系指矿井开采过程中,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煤岩层赋存的瓦斯总量,根据AQ1027-2006中附录A ,瓦斯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W K =W 1+W 2+W 3 …………………………………………… (2) 式中:

W K ——矿井瓦斯储量,万m 3;

W 1——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总和,万m 3

W 1=li n

i li X A ?∑=1 (3)

A li ——矿井每一个可采煤层的煤炭储量,万t ; n ——矿井可采煤层数;

煤矿瓦斯抽放防突工考试卷

通风系统从业人员摸底考试题(抽放防突工)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为保证入井人员安全,〈〈煤矿安全规程〉〉总则里强制性规定了入井人员必须戴、随身携带和,严禁携带和,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2.煤矿生产中的五大灾害是瓦斯、、、、。 3.瓦斯抽放设备是指能够造成一定,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来并安全输送到地面上的专用机械设备,它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4.矿井瓦斯抽放方法有、和。 5.用来衡量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的指标参数,通常有和等。 6.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是指、、、四个方面。 7.瓦斯防治的“十二字”方针为先抽后采、、。 8.抽放瓦斯利用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 9.瓦斯在煤体或岩体中存在的状态分为和两种。 10.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有和两种。 11.一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且通风方法解决不合理时,必须采取瓦斯抽放措施。 12.瓦斯泵站管路上安装的隔爆防回火装置主要形式有和两种。 13.抽放钻孔封孔按要求岩孔不小于 ,煤孔不小于。 14.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以上的现象。 15.沿煤层的倾斜方向,由上部的回风巷至下部的运输巷,并沿煤层走向方向到井田边界的全部范围称之为。 16.防突反向风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事故,数量不少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山西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矿井每月必须经过瓦斯等级鉴定,矿井各煤层应有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果。() 2.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3.AZL-60B过滤式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为45min。( ) 4.抽放管路采用固定式支架时,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00mm。( ) 5.抽出式通风使井下风流处于负压状态。( ) 6.适当加密钻孔可以提高瓦斯抽放率。( ) 7.瓦斯管路的漏气量规定每千米不大于5m3/min。( ) 8.移动抽放泵站应安设在抽放瓦斯地点附近的新鲜风流中,抽出的瓦斯必须排到地面、总回风道或分区回风道。() 9.地面瓦斯泵站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的直拔电话。() 10.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每班检查2次二氧化碳浓度。()11.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10m/s。() 12. 利用主要通风机风压通风的局部通风方法包括风障导风、风筒导风两种。( ) 13.矿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中煤的坚固性系数指标为0.6。() 14.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近水平煤层应向前方煤体施工3个孔深8-10米的钻孔。() 15.抽采管路应采取防冻、放腐和放砸坏等措施。()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______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A.0.5% B.1% C.1.5% D.2% 2.煤层厚度是决定煤层开采价值和选择不同开采方法的因素,下列厚度属于中厚煤层的是______。A.≤1.3m B.1.3~3.5m C.≥3.5m D.>6m 3.抽放采空区瓦斯时,采取控制抽放负压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防止大量瓦斯涌出B.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 C.防止采空区大面积冒顶D.防止采空区大量积水 4.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在火区密闭区等严重缺氧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浓度______。 A.偏少很多 B.偏大很多 C.基本相等 D.完全一样 5.在突出煤层中,掘进通风不得采用______。 A.压入式 B.抽出式 C.混合式 D.风筒导风 6.瓦斯涌出量梯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A.开采深度每10m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增值 B.开采深度每1m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增值C.开采深每增加10m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值 D.开采深度增加1m瓦斯涌出量的值 7.上邻近层瓦斯抽放最好的区带是裂隙带,抽放量大、浓度高。一般裂带高度为采厚的______倍。A.3 B.5-6 C.8-30 D.40以上 8.按要求测风使用的风表多长时间校正一次______。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2个月 9.引起瓦斯爆炸的临界温度为______。 A.150℃~350℃ B.350℃~550℃ C.650℃~750℃ D.850℃~1200℃ 10.当______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区域性反风。 A.进风井口 B.井底车场 C.进风大巷 D.工作面进风顺槽 11.巷道产生摩擦阻力的原因是______。 A.巷道断面突然扩大 B.巷道断面突然减少 C.巷道拐弯 D.空气流动进与巷道周壁的摩擦以及克服空气本身的粘性 12. 风阻特征曲线是表示矿井或井巷______关系的特征曲线 A.通风阻力和风速 B.通风阻力和风量 C.风阻压力和风速 D.风阻压力和风量 13.巷道坡度大于______时,严禁人力推车。 14.区域验证,工作面每推进______米至少进行两次区域验证。 A.5-10 B.10-60 C.10-50 D.20-60 15.对石门和其他揭煤工作面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检验孔数均不得少于_____个。 A.3 B.4 C.2 D.5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设置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亭南煤矿瓦斯抽放设计02

前言 一、任务来源 亭南井田位于陕西省彬(县)长(武)矿区中部,长武县亭口乡西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亭南矿按高瓦斯矿井进行初步设计,目前首采面已贯通,即将进行试生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亭南煤矿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瓦斯抽放可行性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研究报告,亭南投产初期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进行瓦斯抽放。由于瓦斯抽放系统的建立及正常运转需要一个过程,为此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立即着手在亭南煤矿开展瓦斯抽放工作,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进行瓦斯抽放设计,抚顺分院的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和分析了亭南煤矿的煤层赋存、开拓开采及瓦斯涌出等情况后认为:由于亭南煤矿缺乏瓦斯抽放的经验,建立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时机尚不成熟,应尽快着手在亭南煤矿建立井下局部瓦斯抽放系统,由试验确定最佳抽放方法和抽放参数,为建立永久性地面泵站抽放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经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亭南煤矿同意,双方签定了技术合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承担了亭南煤矿井下局部瓦斯抽放设计任务。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1、《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8-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年1月; 2、《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1997年4月; 3、《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局2005年1月1日; 4、《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亭南煤矿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瓦斯抽放可行性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以下简称《抽放可行性》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2OO5年9月; 5、亭南煤矿提供的通风、生产和地质方面的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1、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2、设备、管材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3、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且符合实际。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筠连县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〇一六年三月

会审表 单位签字时间 矿长 技术负责人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通风科 安全管理科 生产技术科 机电科 生产调度室 编制 会审意见: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写依据 (1)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 四、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2) 五、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3) 六、瓦斯抽采 (4) 七、抽放量及抽放效果预期 (6) 八、组织管理 (6)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 十、附图 (11)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内容,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1271采回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6、其它相关规定及标准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二区段东翼,上至+525m标高,下至+500m标高,东至矿区边界保安煤柱,西至井筒保护煤柱。 工作面北为未采动区域,开切眼东为矿区边界保安煤柱,南为1171采空区隔离煤柱,西为回风暗斜井保护煤柱。本面与上覆为已开采的1221工作面采空区。 2、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 矿区位于落木柔复式背斜北翼官田湾向斜南东翼倾没端,其构造特征是北东方向的构造大量发育,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走向N10°~40°E的宽缓褶曲和规模不等的断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相对较

12601本煤层抽放钻孔设计说明书

12601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孔 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通防部 编制人: 编制时间:二〇一三年四月

12601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孔 设计说明书 一、编制依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糯东煤矿2012年26煤层采掘计划图》 二、12601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基本情况 12601工作面总储量44.59万吨,其中运输顺槽设计长度504m (平距),回风顺槽设计长度503m(平距),巷道沿26#煤顶板掘进。 2、煤(岩)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26煤层:26煤平均厚度4.0米,夹矸0-3层泥岩或炭质泥岩,老顶为平均厚度41.56米的泥质粉砂岩,含菱铁质结核或黄铁矿结核,中部时常变相为细砂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及石灰岩。26煤上距25煤13~21m,平均15m左右。 3、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瓦斯、煤尘情况 1)瓦斯: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区域瓦斯绝对涌出量2.25m3/min。 2)CO2:本矿井该区域CO2涌出量0.08m3/min。 3)煤尘:经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鉴定该煤层无煤尘爆炸性。 4)煤尘自燃发火的倾向性:依据GB/T217-1996《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C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所检样品煤层无自然倾向性。

三、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26号煤层从未进行过突出危险性鉴定,在煤层采掘过程中,存在动力现象,主要表现为:打钻喷孔、效检指标超标、炮后瓦斯偏高等情况,根据井下实测瓦斯含量数据,该煤层最大瓦斯含量为 12.5m3/t,已经达到突出煤层的指标范围,所以在26号煤层生产作业中一直按突出煤层进行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规定,“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系统”,因此12601采面必须执行瓦斯抽放。 四、抽采钻孔设计 1、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期间,由防突队同时向回采区域施工本煤层抽放钻孔,钻孔抽放半径1.5m,孔深80m,上下巷相对施工,钻孔搭接10m,采用平行钻孔方式布置。12601运输顺槽共布置钻孔176个,工程量14080m;12601回风顺槽布置钻孔176个,工程量14080m;切眼内布置钻孔46个,工程量2760m;总工程量为30920m。

煤矿瓦斯抽放停采方案及风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瓦斯抽放停采方案及 风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瓦斯抽放停采方案及风排瓦斯 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根据山西焦煤函【2012】372号文件《关于抓好低浓度瓦斯抽采输送安全的工作安排》及霍煤电通字【2013 1 10号 文件《关于加强瓦斯抽采系统管理工作》通知的安排,我矿特制定瓦斯抽采停运方案及风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具体方案及措施制定如下: 一、矿井瓦斯涌出情况 1、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下发的晋煤瓦发【2012 1 68号文件《关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 鉴定结果的批复》,我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99m3/min ,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5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4.86 m3/min ,相对涌出量为0.85m3/t,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2、目前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情况: 目前我矿井下共布置有一个综采工作面,七个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有一个炮掘工作面,六个综掘工作面。目前2-112回采工作面回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88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 办法正式样本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办法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开展瓦斯抽放工作,从源头 上治理瓦斯,提高抽放效果,消除采煤工作面回采过 程中瓦斯超限问题,防止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 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根据第145条之规定,参照《国 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 条》、《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并结合我矿 250101工作面瓦斯抽放实际制定,矿属有关单位均

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瓦斯抽放系统的建立 第3条、当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5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 第4条不具备建立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条件时,建立移动式抽放系统,由通风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设计及其安全技术措施,报股份公司审批后实施。 第5条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内容: 1、概况:煤层赋存条件、煤炭储量、生产能力、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通风状况; 2、瓦斯基础数据:瓦斯鉴定参数,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含量,矿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与钻孔瓦斯流量及其衰减系数;

(附件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要点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7-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11月2日发布,2006年12月1日实施)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管理及职责、瓦斯利用、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程序,以及瓦斯抽放基础参数的测算方法、各类瓦斯抽放方法的抽放率、瓦斯抽放监控系统监测参数的指标要求和瓦斯抽放工程设计有关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MT5018—96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 ——《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年版)。 ——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三、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瓦斯抽放:采用专用设备和管路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出或排出的措施。

(二)未卸压抽放瓦斯:抽放未受采动影响和未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亦称为预抽。 (三)卸压抽放瓦斯:抽放受采动影响和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 (四)本煤层抽放瓦斯:抽放开采煤层的瓦斯。 (五)邻近层抽放瓦斯:抽放受开采层采动影响的上、下邻近煤层(可采煤层、不可采煤层、煤线、岩层)的瓦斯。 (六)采空区抽放瓦斯:抽放现采工作面采空区和老采空区的瓦斯。前者称现采空区(半封闭式)抽放,后者称老采空区(全封闭式)抽放。 (七)围岩瓦斯抽放:抽放开采层围岩内的瓦斯。 (八)地面瓦斯抽放:在地面向井下煤(岩)层打钻孔抽放瓦斯。 (九)综合抽放瓦斯:在一个抽放瓦斯工作面同时采用2种或者2种以上方法进行抽放瓦斯。 (十)强化抽放:针对一些透气性低、采用常规的预抽方法难以奏效的煤层而采取的特殊抽放方式。 (十一)预抽:在煤层未受采动以前进行的瓦斯抽放。 (十二)瓦斯储量:煤田开采过程中,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煤层和岩层中赋存瓦斯的总量。 (十三)矿井瓦斯抽放量(纯瓦斯抽放量):矿井抽出瓦斯气体中的甲烷含量。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标准介绍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规范 1 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规范 1.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或井下临时瓦斯抽放系统: 1.1.1 一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1.1.2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 —大于或等于40m3/min; —年产量1.0~1.5Mt的矿井,大于30 m3/min; —年产量0.6~1.0Mt的矿井,大于25 m3/min; —年产量0.4~0.6Mt的矿井,大于20 m3/min; —年产量小于或等于0.4Mt的矿井,大于15 m3/min。 1.1.3 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 1.2 凡符合1.1条件,并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矿井,应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系统: —瓦斯抽放系统的抽放量可稳定在2 m3/min以上; —瓦斯资源可靠,储量丰富,预计瓦斯抽放服务年限在5年以上。 1.3 新建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必须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瓦斯抽放工程设计。 1.4 新建或改扩建扩建,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瓦斯资源或参照临近扩建参数而达

到第1.1条条件时,必须将瓦斯抽放工程纳入矿井设计中,但设计所依据的瓦斯参数必须经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 2 瓦斯抽放工程设计规范 2.1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内容 —矿井简况:煤层赋存条件、矿井煤炭储量、生产能力、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通风状况; —瓦斯基础数据: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含量、矿井瓦斯涌出量及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与钻孔瓦斯流量及其衰减系数; —抽放方法:钻孔(巷道)布置与抽放工艺参数; —抽放设备:抽放泵、管路系统、监测及安全装置; —泵站建筑:泵房、供电系统、电控设备、供水系统及软化水装置、采暖、避雷系统; —瓦斯利用:利用方式和利用量、资金概算; —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设备与器材清册、资金概算、相关图纸。 2.2 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2.2.1 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技术经济合理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2.2.2 新建矿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为依据,并参照临近或条件类似生产矿井的瓦斯资料;改(扩)建及生产矿井应以本矿地质、瓦斯资料为依据。 2.2.4 瓦斯抽放泵站的建设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情况下,地面抽放泵站宜采用集中建站方式。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用分散建站方式:—分区开拓或分期建设的大型矿井,集中建站技术经济不合理; —矿井瓦斯抽放量较大且瓦斯利用点分散; —一套瓦斯抽放系统难以满足要求。 2.2.5 分期建设、分期投产的矿井,瓦斯抽放工程可一次设计,分期建设、分期

煤矿瓦斯抽放系统维护手册(KJ73N)

瓦斯抽放系统 维 护 手 册 贵州博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一、系统结构图;

图1-1 二、系统工作原理; 在测量管中垂直插入一个柱状物时,流体通过柱状物时就会产生有规律的旋涡列这种旋涡列被称为卡门涡街。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与流体的流动速度及柱状物的宽度有关,可用公式表示为f=st*v/d,其中,f-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st-系数(称为斯特劳哈数)v-流速,d-柱状物的宽度。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

f与流速v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卡门涡街的释放频即可算出瞬时流量,进而通过积算得出累计流量。 三、系统故障排查流程 A、软件部分 a、软件打不开 1、首先先看一下安装的操作系统是不是windows2003的操作系统,如过不是重新安装就可以解决。 2、检查安装数据库没有,如果安装了看它是否是SQL server2005的,如果不是重新安装即可。 3、软件的安装的设置是否正确,设置的顺序为“sa ” 密码就是用户名,设置登陆的用户名统一用“admin”密码和用户名一致即可。 4、选择的传输方式是否正确,正确的传输方式为(如图所示) 选择COM1波特率为2400. B、软件打开时提示登录错误

1、提示如图所示 这是操作系统的问题可以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就可以。 2、如果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还是不能,那就要重新安装软件了(重新安装系统的时候记得把数据备份到D盘才能重新安装) 3、登陆时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高级用户密码进不去那就可以问一下监控员,监控员不知道的话那就进入软件安装包重新安装即可。 C、安装中心站时提示CAB文件损坏 是系统安装服务太旧引起的,安装微软MSI 3.1以上补丁包解决 D、安装并初始化数据库时提示“初始化报表文件失败” 一般是因为计算机没安装网卡或网卡没插入网线,请安装网卡并插入网线,否则数据库不能访问;如果确实无网卡,也可以在提示数据库连接失败时的弹出窗口中更改数据库连接设置,即把数据库服务器项修改为计算机名即可(一般默认为:127.0.0.1)。 E、终端软件、联网上传软件数据无数据或无刷新

何家冲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前言 何家冲煤矿位于赫章县妈姑镇境内。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等六厅局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顺达煤矿整合为一个矿井。由于顺达煤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经省、地两级主管部门的论证、审核,同意对赫章县妈姑镇煤矿的整合重新进行调整。2007年7月4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办字〔2007〕105号文),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整合为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 之后该矿进行扩界申请,并于2009年3月4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领取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扩能、扩界)的通知》(黔国土资矿证字〔2009〕163号)。2009年3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200000920144);矿区范围0.833km2,开采深度:+2120m~+1700m。生产规模15万t/a。 变更规模后,受业主委托,贵州硕翊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了《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经评审后,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专家咨询意见,文号:贵煤设咨[2010]91号;尚未进行批复。根据政策要求及最新提供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生产地质报告》,2010年12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变更至30万吨/年《开采设计方案》,于2011年1月24日批复,文号:黔能源煤炭[2011]52号。 根据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也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该矿现状及以上精神,我设计院受业主委托,特编制何家冲煤矿矿井瓦斯抽放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立足于解决安全问题。

规范1997瓦斯抽放标准

首页>>政策法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煤矿 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标题】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煤炭工业部 【颁布日期】19970417 【实施日期】19970701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安全 【文号】煤安字(1997)第189号 【名称】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题注】 【章名】通知 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神华集团公司、华晋焦煤公司、伊敏煤电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局,各直属矿务局(公司): 为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瓦斯的各项规定,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在1989年制定和发布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该规范在生产实践中对瓦斯抽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瓦斯抽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为此,部组织有关专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本《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从1997年7月1日起施行。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同时废止。 【名称】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题注】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切实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瓦斯抽放的各项规定,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管理,提高抽放瓦斯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力、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特制定《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第3条矿井瓦斯抽放工作由各级总工程师负全面技术责任。应定期检查、平衡抽放瓦斯工作、解决所需设备、器材和资金;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抽放瓦斯工作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抽放瓦斯工作面的衔接,做到“掘、抽、采”平衡;局、矿行政正、副职负责落实和检查所分管的有关抽放瓦斯工作;局、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抽放瓦斯工作负责;抽放瓦斯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局、矿财务、供应计划和生产环节计划。 第4条应进行瓦斯抽放的矿井必须把矿井瓦斯抽放纳入到采掘工作面、采区、矿井设计中,投产验收时必须同时对瓦斯抽放工程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第5条抽放瓦斯的局、矿必须将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抽放瓦斯指标列入经济承包指标进行考核。 第6条为促进矿井瓦斯抽放和利用工作,各局、矿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对抽放瓦斯工作做出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必要的表彰奖励。 第7条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对本《规范》的贯彻实施负责监督、检查。 第8条要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 一、矿井概况 1、矿井位置及资源储量 地方永安煤业位于禹州市文殊镇南村,由原文殊镇顺利煤矿和兴发煤矿两个煤矿整合而成。系股份制企业,隶属于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四证”齐全矿井。 矿井开采二1煤层,资源储量526.61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74.2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52.39万吨,可采储量206.4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2、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煤层气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0〕200号),永安煤业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12m3/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3、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于2009年10月26日所做的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永安煤业有煤尘爆炸性。二1煤层为Ⅲ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4、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其中主立井承担提升煤炭,辅助进风任务;副井承担提升人员、升降物料及主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矿井开拓水平为-134m,全矿划分为11采区和12采区,其中11采区为上山采区,12采区为下山采区(因瓦斯高,治理难度大,予以密闭)。11采区为矿井首采区,老副井煤柱工作面目前为隐患整改工作面。 5、瓦斯参数测定情况 为合理开采11采区,地方永安煤业首先于2015年8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测定报告》,结果如下:二1煤层瓦斯含量为3.67~4.35m3/t,平均值为4.02 m3/t;瓦斯压力为0.075~0.090MPa,平均值为0.083 MPa。两个指标均小于“双六”,符合《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 其次,于2017年9月地方永安煤业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测定报告》,结果如下: 1、当抽采40天,顺层钻孔抽采半径为1.0m,钻孔间距2m;

2019年煤矿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现场抽考试卷(B带答案)

2019年煤矿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现场抽考试卷(B 卷) 答案 (2019年2月)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矿井采掘接续紧张时,可以采用“剃头下山”开采。(×)2.矿井月产量不能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0%。(√)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 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可以使用架线式电机车。(×) 5.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矿井实际供风量不得小于矿井需风量。(√) 7.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现分区通风。(√) 8.根据井下通风需要,采区皮带下山的末段可用作回风。(×) 9.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 10.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放水。(×) 11.井下有透水征兆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 12.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属于超层越界开采。(√) 1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须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并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 14.采煤工作面必须有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 15.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进入二期工程的,应当形成双回路供电。 (√) 16.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可按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17.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承包方应按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 18.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的不得进行生产建设。(√) 19.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了突出,煤矿应立即按照突出煤层管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 20.矿井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应在一年内完成冲击地压危险性鉴定。(×)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炮采工作面的单班作业人数超过(C)人时,可认定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超过最高限额 A、20 B、23 C、25 D、28 2.某矿井初步设计生产能力45万t/年,后经核定批准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年,该矿井全年原煤产量中,(D)为矿井存在超能力生产。 A.30.5万t/年 B.32万t/年 C.33万t/年 D.34万t/年 3.某突出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其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于邻近煤层和围岩,则以下(C)不是采煤工作面抽采达标的判定参数。 A.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或其他突出敏感性参数 B.采煤工作面极限风速(≤4m/s)的瓦斯浓度(≤1.0%) C.可解吸瓦斯量 D.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4.(C)可不纳入井下瓦斯检查范围。 A.未作业的采掘工作面 B.临时井巷检修地点 C.闲置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 D.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 5.某高瓦斯矿井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若发现(B)情形,可认定矿井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A.未按规定安设、调校风速传感器 B.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 C.未按规定安设、调校CO传感器 D.未按规定安设、调校温度传感器 6.按四川省瓦斯综合治理现行规定,(C)可不增设甲烷传感器。 A.开钻的钻场 B.采掘工作面过老空区 C.生产作业区域的封闭墙内甲烷达2.5%时,在封闭墙外 D.距突出煤层法距<15m的岩巷掘进面 7.井下除(B)外,其他认定矿井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重大事故隐患。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制度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 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煤炭工业出版杜 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煤安字[1997]第189号 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神华集团公司、华晋焦深公司、伊敏煤电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局,各直属矿务局(公司): 为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瓦斯的各项规定,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在1989年制定和发布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该规范在生产实践中对瓦斯抽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瓦斯抽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为此,部组织有关专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发给你们。请各单 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本<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从1997年7月1日起施行。原<矿井 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七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标准及抽放瓦斯工程设计 (3) 第三章移动泵站抽放瓦斯 (5) 第四章抽放瓦斯方法 (6) 第五章抽放瓦斯管理 (7) 第六章瓦斯利用 (10) 第七章奖惩 (11) 第八章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 (12) 第九章附则 (13) 附录 (14)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切实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瓦斯抽放的各项规定,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管理,提高抽放瓦斯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

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能力,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特制定<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第3条矿井瓦斯抽放工作由各级总工程师负全面技术责任。应定期检查、平衡抽放瓦斯工作,解决所需设备、器材和资金;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抽放瓦斯工作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抽放瓦斯工作面的正常衔接,做到”掘、抽、采”平衡。局、矿行政正、副职负责落实和检查所分管范围内的有关抽放瓦斯工作;局、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抽放瓦斯工作负责。拍 放瓦斯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局、矿财务、供应计划和生产环节计划。 第4条应进行瓦斯抽放的矿井必须把矿井瓦斯抽放纳人到采掘工作面、采区、矿井设计中,投产验收时必须同时对瓦斯抽放工程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第5条抽放瓦斯的局、矿必须将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抽放瓦斯指标列入经济承包指标进行考核。

某某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瓦斯抽放设计 编制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xxxxx通风科

目录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的指导思想 (3) 1.3 抽采效果预计 (3) 2 井田概况 (3) 2.1 交通位置 (3) 2.2 地形地貌 (3) 2.3 地表水 (4) 3 矿井瓦斯赋存 (4) 3.1 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4) 3.2 采区瓦斯储量 (5) 4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8) 4.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8) 4.2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14) 5 抽放方法 (15) 5.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的依据 (15) 5.2 采区瓦斯来源分析 (15) 5.3 抽放方法选择 (16) 5.4 钻孔及钻场布置及封孔方法 (16) 6 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及设备选型 (19) 6.1 抽放管路选型及阻力计算 (19) 6.2 瓦斯抽放泵选型 (25) 6.3 辅助设备 (25) 7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与监测 (26) 7.1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 (26) 7.2 地面抽采泵房监测监控 (26) 7.3 抽采泵断电控制 (28)

1 绪论 1.1 概述 地理位置:xxxxx公司xxxxx为xxx煤炭产业集团下属xx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具有独立采矿权人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xxxxx矿井以生产原煤为主,矿井于1988年12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并于2005年经x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xxx函[2005]734号文《x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xxx(集团)xxx煤矿和xxxxx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之中审批,xxxxx矿井综合生产能力核定为50万吨/年。 井田地处xxx煤田北部,北与xxx田相联,南与xxx井田相接,南北走向长7.8km,东西宽3.5km。井田所处构造部位属新华夏系xxx沉降带川东褶皱带的背斜北段,井田断层裂隙发育,采区主要开采煤层受F35、F38等大断层和背斜轴的影响和破坏。上以+400m标高为界,下以-200m标高为界。 煤系地层属三迭系须家河组(T3xj),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有9层,其中连、外连为井田主采煤层。煤层均为低硫、特低磷的1/3焦煤。 井田煤系地层为陆相沉积,岩性变化大,含煤层数多,加上古河流冲蚀,稳定性差;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冲积旋回征,旋回下部为河道滞留及边滩沉积,与下伏岩石冲刷接触,旋回上部为泛滥平原沉积。至2005年末,矿井煤层地质储量(A+B+C+D)为1265.7万吨,工业储量(A+B+C)为1181.8万吨,其中高级储量(A+B)为569.9万吨,可采储量为844.2万吨。服务年限20年。 xxxxx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类型。矿区基本以背斜所形成的山脊为地表分水岭,分水岭东、西两侧横向溪沟发育。东侧溪沟分布稀少,汇集了分水岭以东泉水及井水和斯耳子沟、夏家沟、家湾等地表溪沟水,并汇入明月江。西侧溪沟分布较密集,汇集了分水岭以西泉水及井水和王家沟、龙沟、汪家沟、代家湾、黑子沟、廖家沟等地表溪沟,并汇入铜堡河,最后均汇入洲河。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设计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设计 专业:通风与安全系 班级:09通风(2)班 姓名:张学伟 指导老师:姚向荣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通风与安全系 2011年6月

1地质概况: 本工作面走向长度1500m 、倾向长度120m ,停采线至回风上山距离150m ,采区回风上山长度1800m 。局部弯头长度100m ,工作面日产量3000t 。本煤采区开采某煤层(2号),煤层厚度为5m ;赋存稳定,倾角为15°顶板为砂质泥岩,岩层不能致密,上覆1号煤层50m ,煤厚2m 。本区域本区有小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 2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瓦斯参数: 2.1煤层瓦斯参数: 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r ,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5m3/t.r ,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 2.2抽放瓦斯参数: 2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0.0276(m2/MPa2.d),如用未卸压长钻孔预测抽煤层瓦斯,百米钻孔瓦斯抽和量为0.01m3/min·hm。 3瓦斯储量计算: 3.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5m3/t.r ,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 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r ,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可以得到原始瓦斯含量,公式如下: 100/100A M Q Q d ad )(可燃基原--?= 式中:Q 原——矿井原始瓦斯含量,m 3/t;

Q 可燃基——可燃基瓦斯含量,m 3/t.r; Mad ——水分; Ad ——灰分。 可得: 292.9100/182.11005.11Q 2=--?=)(原 可采层瓦斯储量:ρ????=D H L Q W 22原 式中:Q 原2——2号煤原始瓦斯含量,m 3/t ; L ——2号煤工作面走向长度,m ; H ——煤层厚度,m ; D ——2号煤倾向长度,m ; ρ——2号煤的密度,t/m 3。 可得: ρ????=D H L Q W 2 2原 =9.292×1500×5×120×1.32 =1104(万t ) 3.2工作面可抽量计算: 相对瓦斯涌出量q 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100/100A M Q d ad )(原---=W c q 式中:W C ——可燃基残存量,m 3/t 可燃基残存量可根据表2-1查取 表2-1 q=9.292-3.2× (100-1.2-18)/100=6.7064 可采抽瓦斯总含量W 可: W 可=q ×L ×H ×D ×ρ =6.7064×1500×5×120×1.32 =7967203.2(m 3) 预抽纯量Q 纯: Q 纯=W 可/(24×60×330)= 16.766(m 3/min)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各定义 (1) 4 建立抽放瓦斯系统 (3) 5 地面永久瓦斯站瓦斯抽放系统 (4) 6 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系统 (6) 7 瓦斯抽放方法 (7) 8 瓦斯抽放管理 (8) 9 瓦斯利用 (10) 10 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 (10) 附录 A(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基础参数测算 (44) 附录 B(规划性附录)瓦斯投放方法类别及抽放率 (14) 附录 C(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参数监控系统 (16) 附录 D(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 (17) 附录 E(规划性附录)主要单位换算 (19) AQ 1027—2006

前言 为切实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的方针,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管理,保证瓦斯抽放工程的安全,提高瓦斯抽放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 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原煤炭工业部 1997 年制定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 5018——96)为依据、在充分考虑煤矿瓦斯抽政工艺技术特点和目前我国煤矿瓦斯抽故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代替 MT T 692—1997《煤矿瓦斯抽放技术觇范》。 奉标准与 t 煤矿乩斯抽放技术规范》 (MT/T 692 一 1997)相比内容上有了较大增加: ——增加了矿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内容: ——增加了移动泵站瓦斯抽敞系统; ——增加了瓦斯抽放方法; ——增加了瓦斯抽放管理; ——增由 B 了瓦斯刺用: ——增加了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 ——对一些词句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忙: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永山、王魁军.邱宝杓、张兴华、高坤、曹垚林、富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