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 Sports Of Psychology)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体育系

课程代码:044051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运动心理学》,张力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

2.《运动心理学导论》, 姚家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各种心理现象的概念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特点;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了解运动员心理调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体育系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群众体育指导、体育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

(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概述(1学时)

一、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二、理解运动心理学性质与任务

三、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应用(1学时)

一、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应用原则

二、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第二章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4学时)第一节运动员智力与自信(2学时)

一、了解运动员智力与自信的概念

二、理解运动员智力与自信在运动竞赛中的作用

三、掌握运动员智力与自信在运动竞赛中的运用

第二节运动员的人格特征(2学时)

一、了解运动员人格与运动竞赛关系

二、理解运动员人格的主要思想流派

三、掌握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人格特点及测定

第三章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4学时)第一节心理疲劳检测控制(2学时)

一、了解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概念

二、理解运动员心理疲劳与检测的理论依据

三、掌握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与检测方法

第二节兴奋剂与运动心理(2学时)

一、了解兴奋剂的定义及分类

二、理解兴奋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三、掌握兴奋剂的检测方法与手段

第四章运动员的认知过程( 6学时)第一节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2学时)

一、了解感知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二、理解感知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三、掌握感知的测量方法及培养手段

第二节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2学时)

一、了解记忆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二、理解记忆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三、掌握记忆在运动活动中的训练方法

第三节运动活动的思维注意(2学时)

一、了解思维和注意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二、理解思维和注意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三、掌握发展运动思维和注意的训练方法

第五章运动员的自我完善( 4学时)第一节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2学时)

一、了解运动员心理技能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二、理解运动员心理技能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三、掌握运动员心理技能在运动活动中的训练方法

第二节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2学时)

一、了解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理解运动员赛前心理对竞技成绩的影响

三、掌握运动员赛前心理的控制与练习方法

第六章运动员的动力来源( 6学时)第一节运动活动的动机(2学时)

一、了解运动活动动机与运动员成长的关系

二、理解运动活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

三、掌握培养运动员动机的原则和主要手段

第二节运动唤醒与焦虑(2学时)

一、了解运动唤醒与焦虑的心理学概念

二、理解运动唤醒与焦虑对竞技成绩的影响

三、掌握运动员赛前情绪控制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运动活动的归因(2学时)

一、了解运动活动归因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运动活动归因的四种理论及其意义

三、掌握运动活动归因的应用原则与操作方法

第七章运动员的社会互动( 6学时)

第一节教练员的领导与管理(2学时)

一、了解教练员的影响力是怎么形成的

二、理解教练员的影响力应追求的心理效果

三、掌握发展教练员执教行为和领导行为的方法

第二节观众效应与主场效应(2学时)

一、了解观众效应与主场效应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观众效应与主场效应对运动竞赛的影响

三、掌握发展运动员适应观众效应与主场效应的手段

第三节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2学时)

一、了解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对运动竞赛的影响

三、掌握减少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的决策与方法

(二)学时分配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论法3演示法4案例教学法5情景教学法6练习法7示范法(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2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3实践教学

五、其他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