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蓄热器介绍

合集下载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和设计目录目录 (1)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 (4)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 (4)二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和结构 (5)三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7)四蒸汽蓄热器的适用技术条件和领域 (9)1.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 (10)2.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1)4.应用于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用的场合 (11)五在锅炉供热系统装用蒸汽蓄热器后的效益 (12)1.节省锅炉燃料 (12)2.增大锅炉供汽能力,节省建设投资 (15)3.减少锅炉故障,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16)4.保持供汽压力稳定,可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或)质量 (17)5.有利于保护环境 (17)6.减轻司炉的劳动强度 (17)7.具有应急的蒸汽储备 (18)8.节省劳动力 (18)第二章蒸汽蓄热器的结构设计和热工计算 (19)一变压式蒸汽蓄热器的设计 (19)1.蓄热器筒体 (19)2.充热装置和排汽装置 (25)3.附属装里 (30)4.保温装置 (31)5.自动调节装置 (32)二典型变压式蒸汽蓄热器 (32)三蒸汽蓄热器的热工计算 (34)1.基本概念 (34)2.单位蓄热量的计算 (36)3.最大允许蒸发量 (42)4.充水系数和放热后的水位高度 (43)5.工作压力和蓄热量的关系 (45)6.热效率 (46)四供热系统中锅炉的蓄热量 (47)第三章蒸汽蓄热器的工程设计 (47)一工程设计的步骤 (47)二蒸汽蓄热器工程的供热系统设计 (49)1.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联结方式 (49)2.蒸汽蓄热器对波动负荷的直接平衡和间接平衡 (50)三需要的蓄热量和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54)1.波动负荷的特性分析 (55)2.蓄热量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56)3.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67)四蒸汽蓄热器的自动调节 (69)1.压力自动调节 (70)2.流量自动调节 (71)五蒸汽蓄热器及其管道仪表的设计和安装 (72)六工程的技术经济 (74)1.装设蒸汽蓄热器后的主要经济效益 (75)2.蒸汽蓄热器的造价和工程投资分析 (76)七节能工程的经济评价 (78)第四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实例 (79)一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的供热系统 (79)1.制桨造纸厂 (79)2.橡胶轮胎厂 (83)3.酿酒厂 (84)4.纺织印染厂 (89)5.糖厂 (93)6.医院 (98)7.宾馆和大楼 (101)8.煤气厂 (102)二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1.钢厂真空处理工艺 (103)2.空间技术试验室 (106)三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09)1.在钢厂配合废热锅炉 (110)2.垃圾焚烧场 (111)3.太阳能电站 (113)4.配合电热锅炉 (116)四应用于储存一定数量的蒸汽供随时发生的紧急用汽 (117)第五章蒸汽蓄热器的安装和运行 (119)一蒸汽蓄热器的安装 (119)1.地基和围栏 (119)2.安装 (119)二蒸汽蓄热器的起动 (119)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19)2.蒸汽蓄热器的充热 (120)3.蒸汽蓄热器的放热 (121)三蒸汽蓄热器的正常运行操作 (122)1.典型供热系统中蓄热器的运行 (122)2.监视蒸汽蓄热器的水位 (125)3.监视蒸汽蓄热器的压力和水温 (126)4.经常检查止回阀和自动调节阀的工作情况 (127)四蒸汽蓄热器的常见故障和处理 (127)1.进汽止回阀或排汽止回阀发生泄漏 (127)2.自动调节阀 (130)五蒸汽蓄热器的维护保养 (131)1.维护保养要点 (131)2.常用的保养方法 (131)六蒸汽蓄热器蓄热量的简易测定法 (132)第六章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分类 (132)一蒸汽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 (132)二预应力结构蒸汽蓄热器和过热蒸汽蓄热器 (139)三蓄热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141)1.储蓄显热于饱和流体中 (141)2 . 储蓄显热于加压(过冷)液体中 (142)四蓄热器的典型型式和分类 (143)1.基瑟巴赫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3)2.墨科勒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4)3.膨胀式蒸汽蓄热器 (146)4.变压式蓄热和恒压式蓄热的联合系统 (147)5.蓄热器的分类 (149)附录 (152)附录一碟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不完全充满水时) (152)附录二椭圆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 (153)附录三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3)附录四特大型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4)附录五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奥巴尔机器公司) (155)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在制浆造纸、化学纤维制造、纺织印染、制糖、制药、橡胶制品、食品、酿酒、化工原料、城市煤气、小氮肥造气、冶金及火力发电等厂的生产过程中,全厂用汽设备在运行中虽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调整用汽时间以降低用汽峰值,但往往用汽负荷仍不均衡,出现较大的波动,迫使供汽锅炉的负荷也随之变动。

蒸汽蓄热器 原理

蒸汽蓄热器 原理

蒸汽蓄热器原理蒸汽蓄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用于在工业生产和供暖系统中将热能储存和传递。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蒸汽的潜热(latent heat)来吸热和释热,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转移。

蒸汽蓄热器通常由一个密闭的容器组成,内部填充有一种具有较高温度的热介质,通常是高温的蒸汽。

当蒸汽进入蓄热器时,它会将热量传递给蓄热器内部的热介质并逐渐冷却,从而释放出热能。

具体来说,蒸汽蓄热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蒸汽转化和冷却。

在加热阶段,热介质的温度较低,蒸汽进入蓄热器后会通过与热介质直接接触来传递热量。

热介质吸收蒸汽的热能,温度逐渐升高。

在蒸汽转化阶段,当热介质的温度达到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介质会开始蒸发成为饱和蒸汽。

这是因为蒸汽具有高潜热的特性,当热介质蒸发时,它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并转化为蒸汽。

在冷却阶段,热介质饱和蒸汽冷却后会凝结为液体,释放出潜热。

这时,蒸汽蓄热器内的压力会降低,热介质的温度也会降低。

蒸汽蓄热器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储存和传递能量。

这是因为蒸汽的潜热相对较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和释放更多的热量。

此外,蒸汽蓄热器还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和操作。

除了蓄热器的主要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蒸汽蓄热器的性能。

例如,蓄热器的设计和结构、热介质的性质、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等。

这些因素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蓄热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蒸汽蓄热器通过利用蒸汽的潜热来吸热和释热,实现了能量储存和转移。

它在各种工业生产和供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蒸汽蓄热器的性能和应用前景还将进一步扩展和发展。

蒸汽蓄热器技术资料

蒸汽蓄热器技术资料

1 蒸汽蓄热器的分类及其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1)2 蒸汽蓄热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蒸汽蓄热器的结构 (2)2.2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4)3 蒸汽蓄热器的适用范围 (5)4 装用蒸汽蓄热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6)4.1已知条件 (6)4.2 热工计算 (6)5 蓄热器应用举例及效益浅析 (7)5.1 应用举例1 (7)5.2 效益浅析 (7)5.3 工艺改造 (8)5.4 经济效益 (9)5.5 应用实例2 (9)引言本世纪初,美国人发明了蓄热器。

1930年由瑞典的卢兹博士完成蓄热器技术,后来经日本人的研究开发,蓄热器的技术已日趋成熟。

蓄热器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装置,在保证热用户汽压和流量的前提下,平衡汽源、供汽量和波动的汽负荷,使锅炉在一个连续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从而实现最高的热效率,最经济的运行。

蓄热器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两种,变压式蓄热器又称蒸汽蓄热器。

蒸汽是一种可同时满足多种热用户对供热介质参数的不同要求、适应多种热负荷的不同变化规律的热媒。

在现代化工业园区中,它不仅仅可用于采暖用户,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蒸汽参数、不同的用汽规律的生产用户的供热要求。

不同热用户的生产热负荷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工艺、原料、产量和用汽设备的性能参数等。

有一些用户的用汽量波动幅度很大,其峰值的出现没有确定的规律,甚至启动和停机都有随机性;有一些用户对用汽参数要求非常严格,参数出限将影响到产品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在有多个生产热用户的复杂蒸汽供热系统中,保证蒸汽流量和用汽参数是一个关系到生产部门和供热行业的经济利益、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的重要问题。

蒸汽供热系统中,可采用以下办法来保证用户的用汽要求:1.利用锅炉自身的蓄热量产生自蒸发蒸汽以适应高峰负荷;2.适当调整锅炉燃烧控制装置,改变燃烧工况以适应高峰负荷;3.加装蒸汽蓄热器。

利用锅壳式锅炉水容量大的特点,借助其蓄热量以应付短时间高峰负荷和借助锅炉自控装置调整以应付较平缓的高峰负荷是可行的,但都要求运行操作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并需要经常关注供汽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综合比较,安装蒸汽蓄热器是最有效、合理的方法。

蒸汽负载变化和蒸汽蓄热器

蒸汽负载变化和蒸汽蓄热器

蒸汽负载变化和蒸汽蓄热器蒸汽蓄热器是一个节能产品,蒸汽蓄热器在现代工业应用普遍,包括生物技术,医院和工业杀菌,产品测试台,印刷和食品生产,以及更传统的行业如酿造和染坊。

现代锅炉变得更小,并且还有使用小型水管锅炉,盘管锅炉和套管锅炉的,它们非常高效,但减少了系统的热容量,使得系统容易受峰值负荷的攻击。

蒸汽蓄热器有很多更进一步的应用。

对锅炉基本上能处理的长期的峰值负荷,蒸汽蓄热器可用于储存,例如,5分钟的峰值流量,允许锅炉有时间达到合适的安全出力。

蒸汽蓄热器也可与电加热锅炉一起使用以便蒸汽产生能够平抑峰值,储藏并在峰值期间使用。

蒸汽蓄热器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提供为批次过程供应蒸汽的最高效的方法。

为了满足峰值负荷,瞬时提供干净干燥蒸汽最合适的方式是用一种办法储存蒸汽,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蒸汽可以释放出来。

在压力下蒸汽作为气体储存是不实际的,因为在锅炉压力下要求巨大的储存体积T。

蒸汽蓄热器通过降低储存于饱和温度的水的压力。

这样使水中的能量过剩,过剩的能量使部分水变成蒸汽。

这个现象就是‘闪蒸’,而且用于储存有压力的水的设备被称为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本来是锅炉能量储存能力的外延。

当设备的蒸汽需求低时,而且锅炉能够蒸发比需要更多的蒸汽,多余的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喷入储存的水中。

经过一段时间储存的水量温度上升,直到最终达到运行锅炉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为止。

瓦特节能蒸汽蓄热器包括一个部分充水的圆柱形压力容器,储水在总容积的50% 和90% 之间,取决于应用。

蒸汽在水面以下通过一个分配集箱充入,分配集箱装配了很多喷射器,充汽直到全部的水达到需要的压力和温度为止。

在充汽和放汽期间水位将上升或者下降是正常的当用汽负载瞬间增大时,在蒸汽蓄热器内的压力下降,而且导致热水闪蒸成蒸汽。

水闪蒸成蒸汽的速度取决于压力而不是时间。

当在蒸汽蓄热器内所有饱和温度的水发生压降,将以峰值负荷需求的流量产生闪蒸蒸汽,因此峰值负荷被满足。

当峰值负荷逐渐减小,蒸汽蓄热器通过锅炉多余的蒸汽充汽。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蒸汽蓄热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通过将蒸汽进行储存和释放,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再利用。

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蒸汽蓄热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具体使用情况。

2. 蒸汽蓄热器的原理蒸汽蓄热器主要由蓄热器、蒸汽进出口、热媒进出口和排污出口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蒸汽进入蓄热器:蒸汽通过蒸汽进口进入蓄热器内部。

•热媒循环:热媒通过热媒进口进入蓄热器,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吸收蒸汽的热能。

•热媒储存:热媒在蓄热器内部储存蒸汽释放的热能。

•热媒释放:当需要使用热能时,热媒通过热媒出口释放储存的热能。

•蒸汽排污:蒸汽通过蒸汽出口排出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通过蒸汽和热媒之间的热交换,实现了热能的储存和释放。

蒸汽蓄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蒸汽的热能。

3.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蒸汽蓄热器广泛应用于以下行业和领域:3.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蒸汽蓄热器可以用于回收和利用工业废热,并将其转化为其他有用的能源。

例如,对于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蒸汽蓄热器可以回收高温废气中的热能,用于加热、干燥、蒸发等工艺过程中的热能需求。

3.2 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蒸汽蓄热器可以作为发电机组的辅助设备,用于回收发电机组排放的废热,提高发电效率。

通过将废热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再利用这部分热能进行热电联供或者发电,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制冷和空调蒸汽蓄热器还可用于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中,通过回收冷却水或空调排放的废热,用于供暖或者热水供应。

这种利用蒸汽蓄热器的方式可以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又节约了能源资源。

4. 蒸汽蓄热器的优势和挑战蒸汽蓄热器具有如下优势:•高效节能:通过回收废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源资源。

•环保可持续:减少了对环境的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维护简便:蒸汽蓄热器的结构相对简单,维护和保养相对容易。

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产品类别:化工设备/压力容器/其它·型号:10~200立方·用途: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原料、金属冶炼厂、橡胶轮胎厂、纺织印染厂、化纤厂、制浆造纸厂、制糖厂、卷烟厂、酿酒(如啤酒厂等)、制药厂、食品加工厂、饮料厂、发泡胶厂、农林加工、火力发电厂及供热、医院、宾馆和大楼等各行各业。

·产品介绍:一、作用概述蒸汽蓄热器是一种新型节能产品,是以水为载热体间接储蓄蒸汽的压力容器,适用于汽负荷波动较大而要求压力较稳定的单位。

工业锅炉在低负荷、超负荷或是在急剧的变负荷的工况下运行,都会大大地降低其热效率,只有锅炉在额定蒸发量的工况附近稳定运行时效率才能达到最高。

采用蓄热器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增大锅炉供汽能力、节省固定投资、节省锅炉燃料消耗的最佳方法之一。

蒸汽蓄热器其作用是均衡锅炉出力恒定与供汽负荷瞬时波动之间的矛盾,可用锅炉保持在经济负荷下运行,并保持供汽压力稳定。

将蒸汽蓄热器并入锅炉供汽系统后即成为锅炉与用汽部门之间的热平衡库。

它以水为介质,储蓄热能,当锅炉供汽能力高于生产用汽负荷时,可把多余的蒸汽以高压水的形式自动储蓄在蓄热器内,当用汽负荷大于锅炉供汽能力时,蓄热器能自动送汽补充锅炉供汽的不足,从而能保持对用汽设备均衡供汽,而锅炉也可处于稳定工况下运行。

二、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原料、金属冶炼厂、橡胶轮胎厂、纺织印染厂、化纤厂、制浆造纸厂、制糖厂、卷烟厂、酿酒(如啤酒厂等)、制药厂、食品加工厂、饮料厂、发泡胶厂、农林加工、火力发电厂及供热、医院、宾馆和大楼等各行各业。

适用于下列四种情况: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应用于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要的场合。

三、结构蒸汽蓄热器是一个卧式压力容器。

由蓄热器壳体,顶部集汽包、内部充热装置、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及外部保温层几部份组成。

蒸汽蓄热器分类

蒸汽蓄热器分类

蒸汽蓄热器分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蒸汽蓄热器作为热能储存的关键设备,在工业和能源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蒸汽蓄热器

蒸汽蓄热器

8
波动负荷曲线D=f(t)的平均负荷,按下式计算
Di
f (t )dt
t0 0
t
0
式中: Di:平均负荷(kg/h) t0 :总的时间(h) 按照24小时热负荷曲线计算
波动负荷曲线D=f(t)的函数性质 一般不易于数学公式表达,故曲线 面积可采用面积仪或近似面积分割 法求出。
( D Di)dt
▲ 当用汽设备用热负荷小于锅炉额定蒸发量即产汽量时,锅炉供 热管压力升高,蒸汽通过内部充热装置,喷入蓄热器的水中。由于 汽温高于水温蒸汽迅速凝结放热,使蓄热器水温升高,同时水位也 上升,相应的汽空间的饱和蒸汽压力也升高了,这是蓄热器的充热 过程。
5
▲ 当用汽设备用热负荷高于锅炉的额定出力时,锅炉供汽管中的 压力会降低,一直降到低于蓄热器空间饱和压力时,蓄热器中的饱 和水成为过热水,将自行闪击蒸发放热,水位下降产生的二次蒸汽 以补充供给设备用汽,这是蓄热器放热过程。
p 0.3Mpa
t 3℃
4
蒸汽蓄热器主要受压部件:封头及筒身材质应采用Q345R钢板制作。
双层结构,内部为孔板式加热筒和高压喷嘴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
三、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蓄热器一般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以平衡用汽设备 负荷的波动。使用时内部装有65%~85%的软化水,水面以上为蒸汽 空间,蓄热器运行中,充热是由蒸汽变成热水(饱和水),放热是 由饱和水变成闪蒸蒸汽(二次蒸汽)来实现的。
V
G q
0 0
式中 V:蓄热器的容积(m3) G0:蓄热量(蒸汽)(kg/m3) :蓄热器充水系数0.65~0.85 :蓄热器运行效率0.95~0.99
充水系数是指蓄热器内部水容积与 总容积的比值。 取小时,使蓄热 取大时,造成饱 器的体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種類型需求安裝示意圖
蒸汽蓄熱器與附件
本圖顯示鍋爐所有產生的蒸汽都通過了蒸汽蓄熱器,這是一般通用的設計 方式。並且也適用於瞬間用汽需求大的產業。
蒸汽蓄熱器鄰近鍋爐設備
本圖顯示鍋爐所有產生的蒸汽先經過現場用汽設備,這是遠端供應設計方式。 適用於鍋爐距離用汽設備有些距離,而蓄熱器能夠適時發揮補充的方式。
式中 G0:計算蓄熱量(kg) Di :廢熱平均排出量(產汽量)(kg/h) t : 充熱時間(min)
③單位水容積蓄熱量的計算 單位水容積蓄熱量與充熱、放熱的壓差成正比,壓差越大,節能效果越好。 但是充熱、放熱壓差受到供熱系統的供熱與用熱設備限定的工作壓力的約束。 蒸汽蓄熱器充熱壓力必須依照鍋爐工作壓力(或最高工作壓力)來設定,並 考慮系統運行阻力; 蒸汽蓄熱器放熱壓力必須滿足用戶工作壓力的需求; 充熱壓力P1=鍋爐工作壓力Pg 減去 鍋爐至蓄熱器入口處管道阻力ΔP1; 放熱壓力P2=用戶最低工作壓力Pc 加上 蓄熱器至熱用戶管道阻力ΔP2; 蓄熱器充熱至蒸汽蓄熱器放熱出口阻力損失約為:0.05Mpa 單位容積蓄熱量按下式計算: P1 為蓄熱器充熱壓力、P2為蓄熱器 放熱壓力
式中:q0: 單位飽和水壓降p1→p2產生的蒸汽量(kg/kg); 分別為壓力P1和P2時飽和水的焓值(KJ/kg);
分別為壓力為p1和p2時飽和蒸汽的焓值。
如充熱壓力 p1為13kg/cm2、16kg/cm2、25kg/cm2; 放熱壓力 p2為6kg/cm2、單位體積產汽量:53kg/m3、69kg/m3、109kg/m3; 如充熱壓力 p1為25kg/cm2、39kg/cm2、50kg/cm2; 放熱壓力 p2為13kg/cm2、單位體積產汽量:62kg/m3、86kg/m3、118kg/m3; 如充熱壓力 p1為5.0Mpa,放熱壓力p2為1.27Mpa; 在要求蒸汽蓄熱器,平衡熱負荷波動幅度65t(即貯汽65t)情況下
充水係數是指蓄熱器內部水容積與總容 積的比值。取小時,使蓄熱器的體積增 大; 取大時,造成飽和蒸汽嚴重帶水和 吊水現象,實際運行充水係數採用 式中 V:蓄熱器的容積(m3) G0:蓄熱量(蒸汽)(kg/m3) 0.65~0.85。 :蓄熱器充水係數0.65~0.85 :蓄熱器運行效率0.95~0.99
蒸汽蓄熱器遠離鍋爐設備
本圖布置顯示工廠同時間需要鍋爐高壓蒸汽與低壓蒸汽,通常低壓用戶 蒸汽是使用在乾燥段。這樣的配置設計可以有效確保高壓蒸汽流量,而 蓄熱器則提供低壓變動負荷。
同時需要鍋爐壓力與低壓蒸汽
本圖顯示鍋爐在正常設計壓力下蒸發,例如10Bar、蒸汽供給變化的負荷如 不超過5Bar。減壓閥A在鍋爐分配器與分配器主管路間減壓,對5Bar管線 感應的壓力做出反應。 如果蒸汽需求超過了鍋爐的供汽能力,並且壓降至4.8Bar以下時閥門B開始 打開補充供應。 閥門C是壓力維持閥,對鍋爐壓力做出反應。如果設備壓力需求減少鍋爐壓 力上升,壓力維持閥C打開、蒸汽壓力進入到蓄熱器項最大壓力充汽。
波動負荷曲線D=f(t)的函數性質 一般不易於數學公式表達,故曲線面積可 採用面積儀或近似面積分割法求出。 蓄熱器平均波動熱負荷必需的蓄熱量積分曲線:
B、高峰負荷法計算蓄熱量: 高峰負荷計算法是以用汽設備在高峰負荷最大持續時間內蒸汽用量作為依 據,減去鍋爐在高峰期最大供汽量,即為蓄熱器計算蓄熱量。這種方法常 用於具有突出的高峰負荷的用戶,如造紙、製糖、紡織、印染、橡膠、食 品等行業及科學試驗。具體蓄熱量計算:
1、蓄熱器的應用範圍: ①,國家級節能環保的產業政策:原中國家計委,中國家經貿委,中國家 科委聯合製定並頒布:“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計交能字[1996] 905號 文件,明確指出:提高用熱設備的熱效率和供熱系統的熱效率,改造落後 的用熱工藝設備。大量用汽的工業企業(如造紙,製糖,印染,食品等) 在動力供應方面,宜採用“以熱定電,熱電結合“的方式,實現蒸汽熱能的 梯級利用,對熱負荷波動較大的供熱系統,推薦使用蓄熱器。 由此可見:推廣使用蒸汽蓄熱器是貫徹節省能源,保護環境的重大實施措 施。
▲ 當用汽設備用熱負荷高於鍋爐的額定出力時,鍋爐供汽管中的壓力會降 低,一直降到低於蓄熱器空間飽和壓力時​​,蓄熱器中的飽和水成為過熱水, 將自行閃擊蒸發放熱,水位下降產生的二次蒸汽以補充供給設備用汽,這 是蓄熱器放熱過程。
▲ 充熱過程是蒸汽蓄熱器中飽和蒸汽壓力提高和飽和水溫上升的過程。
▲ 放熱過程是蒸汽蓄熱器中飽和蒸汽壓力降低和飽和水溫下降的過程。
= =
=800
773.12
故選用
為宜
在要求蒸汽蓄熱器,平衡熱負荷波動幅度36.1t(即貯汽36.1t)情況下:
=
=429.38
則可選用容積200
蒸汽蓄熱器2台
五、蒸汽蓄熱器的管路系統:
①、蒸汽蓄熱器的連接方式:分為並聯和串聯兩種,採用何種形式必需根據 供熱系統負荷變化的特點選用。 a、並聯係統: 蓄熱器的充熱管與放熱管相聯通,中間用截止閥控制。 ? 來自鍋爐高壓蒸汽通過自動調節閥組可直接送往低壓蒸汽用戶。這種連接方 式在特定的瞬間時,如果熱負荷剛好等於鍋爐出力時,鍋爐產生的蒸汽直接 帶動用熱負荷,蒸汽蓄熱器即不充熱,也不放熱。當高壓蒸汽過剩時,就進 入蓄熱器自動充熱。低壓蒸汽不足時又從蓄熱器自動放熱,補充用戶使用的 蒸汽。 1、來自鍋爐的蒸汽 2、蒸汽蓄熱器 3、送低壓蒸汽用戶 4、充熱放熱公用管道
增設蒸汽蓄熱器 是企業節能減排最給力的措施
HVAC-2 張志元 2018/05/30
一、概述
▲ 蒸汽蓄熱器是貯存蒸汽熱能的一種熱力設備。用於熱負荷波動較大的供 汽系統,可對波動負荷平衡供汽,使鍋爐運行負荷穩定。 用於餘熱利用系統,能有效地回收熱量,大力推廣,廣泛應用蒸汽蓄熱器, 節能效果顯著,環保效果明顯。據工程實例統計: 一般可節省燃料 5%20%左右。 ▲ 常用的蒸汽蓄熱器是一種帶有過熱 裝置變壓式蓄熱器,借助於工作壓力 的變化,蓄熱器進行充熱和放熱。 ▲蓄熱器屬於壓力容器,其設計、製造、 安裝、使用和管理都必須嚴格執行 《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技術規程》及 GB150-1998《鋼製壓力容器》國家標 準。
G0 :計算蓄熱量(蒸汽)量(kg) Dmax:用汽設備最大耗汽量(kg/h) Dg :鍋爐(餘熱鍋爐)額定蒸發量(kg/h) T :高峰負荷持續時間(min)
C、 充熱時間法計算蓄熱量:如轉爐煉鋼必須採用純氧頂吹工藝以提高冶煉 溫度,縮短冶煉時間,於是冶煉煙氣(廢氣)溫度高達800 ℃ -1200℃,利 用蒸汽蓄熱器回收廢熱加以利用。 80t轉爐,小時產汽量20t(壓力為1.27Mpa,溫度194℃)。 120t轉爐,小時產汽量40t(壓力為2.45Mpa,溫度225℃)。 180t轉爐,小時產汽量60t(壓力為2.45Mpa,溫度225℃)。 因為轉爐煉鋼是周期性操作,產汽只在吹氧時發生,故為間斷性熱源,時有 時無,時大時小,在未採用蒸汽蓄熱器之前,全部排空放散,應用蓄熱器的 獨特功能,是把間斷性熱源變成連續性熱源,廢熱全部得以回收綜合利用。 對於廢熱回收場合需要的蒸汽蓄熱器,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吸收全部廢熱 蒸汽,因此可採用充熱時間作為依據,計算蒸汽蓄熱器的蓄熱量:
在飽和蒸汽供熱系統的蓄熱器中,由於低壓蒸汽的汽化潛熱高於蒸汽的汽化 潛熱,經過蓄熱器不停的充,放熱過程,蓄熱器水位會升高。因此蓄熱器在 長期運行時,必須定期放水,在正常運行情況下,一般三個月左右。蓄熱器 放出的水是溫度較高的熱水,應接入鍋爐除氧水箱或鍋爐給水箱中,回收利 用。
六,增設蒸汽蓄熱器的工程實例和經濟效益。
二、蓄熱器結構:
蒸汽蓄熱器是圓筒形臥式壓力容器,是由筒體、封頭、支座等部件組成。 蓄熱器的蓄熱裝置是由蒸汽分配管和若干加熱筒所組成。每組加熱筒又由 12個高壓噴嘴及雙層結構,內部為孔板式扇形圓筒所組成。充熱時,蒸汽 在加熱筒內。高壓噴嘴將高壓蒸汽噴入水中,通過熱交換提高水溫。由於加 熱筒的作用,低溫熱水由加熱筒下部進入,被加熱的水從加熱筒的上部流出, 水在每組加熱筒及高壓噴嘴周圍流動,形成三個循環,攪動水空間,使水均 勻加熱。蒸汽蓄熱器運行中壓力梯度、溫度梯度必須達到:
蒸汽蓄熱器主要受壓部件:封頭及筒身材質應採用Q345R鋼板製作。
雙層結構,內部為孔板式加熱筒和高壓噴嘴均採用304不銹鋼製作。
三、蒸汽蓄熱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蓄熱器一般安裝於鍋爐與用汽設備之間,以平衡用汽設備負荷的波動。 使用時內部裝有65%~85%的軟化水,水面以上為蒸汽空間,蓄熱器運行中, 充熱是由蒸汽變成熱水(飽和水),放熱是由飽和水變成閃蒸蒸汽(二次 蒸汽)來實現的。 ▲ 當用汽設備用熱負荷小於鍋爐額定蒸發量即產汽量時,鍋爐供熱管壓力 升高,蒸汽通過內部充熱裝置,噴入蓄熱器的水中。由於汽溫高於水溫蒸 汽迅速凝結放熱,使蓄熱器水溫升高,同時水位也上升,相應的汽空間的 飽和蒸汽壓力也升高了,這是蓄熱器的充熱過程。
由此可見,蒸汽蓄熱器工作時,蓄熱器內部壓力是在不斷地變化中,因此, 亦稱為變壓式蒸汽蓄熱器。
4、蓄熱器工程設計、計算:
①、蓄熱器容積的計算 在選用蓄熱器時,常進行可行性經濟分析,為此必須先計算出平衡熱負荷波 動所需要的蒸汽蓄熱器的容積,然後進行產品的選擇及投資估算: 蒸汽蓄熱器容積的計算,主要決定於:蓄熱器的運行壓力;蒸汽蓄熱器的容 積按下式計算:
為確保蒸汽蓄熱器或是其相關設備需要維護保養/維修/停用時。並提供蒸 汽蓄熱器能被安全的隔離,因此裝置壓力維持旁路設計是必需要的安全 保護。
蓄熱器旁路設計布置(控制閥未顯示)
③,蓄熱器的供水和放水 蓄熱器在調試運行時,需向蓄熱器中至少注入50%〜65%的軟化水,正常 運行中,充水量要達到75%〜85%為宜,水量低於75%時,要注水(自動 控制)水量高於90%時,要放水(自動控制,由溢流口放水)。 在過熱蒸汽的供熱系統中,進入蓄熱器高壓蒸汽是過熱蒸汽。而蓄熱器放熱 的蒸汽是飽和蒸汽,這樣會導致出現剩餘的熱量。這些熱量會使水空間有更 多過飽和水揮發成蒸汽。隨著充,放熱連續不斷進行,水位會降低。因此要 定期(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向蓄熱器補水,補水(軟化水)可從給水系統接 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