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阅读笔记1. 红曲菌Monascus spp.隶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科红曲属,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菌株大致可分为3种: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sp.、丛毛红曲霉Monascus pilosusSato及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
其培养物大多呈现紫红色,古代称丹曲,又称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发酵而成。
红曲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已有1000余年之久,广泛用于中药、酿酒、食品着色等方面。
红曲味甘,性温,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他汀类、脂肪酸、甾醇、色素等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从红曲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掀起了对红曲研究的热潮,至今已取得了斐然成果。
2. 红曲中的化学成分分类代表药物莫纳可林类洛伐他汀,成为首个上市的调脂药,其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是他汀类调脂的代表药。
近年来,洛伐他汀的抗肿瘤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对肺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甾 1.麦角甾醇又称麦角固醇,是红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醇类要维生素类化合物,也是微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麦角甾醇为维生素D2的前体物质之一,经紫外线照射发生结构转化生成维生素D2,参与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
研究发现,维生素D2还和癌症、骨质疏松症、自发性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麦角甾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为麦角甾醇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豆甾醇又称豆固醇,是一种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种子中。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红曲,又称红曲米,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食品材料。
它是由一种特殊的红曲霉菌发酵后制成的。
红曲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于食物、药物等领域。
红曲所具有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其中不乏一些神奇的疗效。
但是,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红曲仍然有着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来自于红曲所含有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红曲素。
红曲素属于一种类似于维生素K的物质,它具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
首先,红曲素可以起到降脂作用。
研究发现,红曲素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此外,红曲素还可以抑制体内脂肪的合成和脂肪的堆积,有助于减肥和防治肥胖。
其次,红曲素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人体细胞和组织。
同时,红曲素还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此外,红曲还具有降血糖、保护心血管健康、促进消化等多种作用。
可以说,红曲是一种具有全面保健作用的食物材料。
红曲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殊的功效。
比如,红曲能够降低血压。
红曲素可以抑制一种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物质的活性,进而减少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从而降低血压。
另外,红曲还能够调节血液流变性。
红曲所含有的一种特殊物质──红曲多糖能够增加血液的流动性,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红曲还具有镇静、安神、抗抑郁的作用。
红曲中所含有的一种物质叫做三萜醇,它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控制,起到镇静、安抚和改善心情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红曲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虽然红曲具有众多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禁忌。
首先,由于红曲中含有一些酶类物质,可能引起某些人体内的酶活性变化。
因此,对于一些患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说,红曲并不适宜食用。
红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 u r r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T r e n d o f R e d Ko j i
Wa n g We n f e n g Yu a n Bi n g b i n g Xu L i n g
( J i a n g s u S h e n h u a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C o . , L t d . , h u a i h n 2 1 1 6 0 0 )
中发现并分离得 到能显著抑制体 内胆 固醇合成
的活性 物 质 莫 纳 可 林 K( Mo n a c o l i n K) , 全 世 界 的科 学家 开始对 天 然红 曲及 Mo n a c o l i n类化 合 物 给予 了新 的广 泛关 注 。 经研究 发 现红 曲中含 多种 有效 活性 物质 , 具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
王文风 , 等: 红曲的研 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l
l
红 曲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王 文风 袁 兵兵 徐 玲 2 1 1 6 0 0 ) ( 江 苏神 华药 业有 限公 司 , 江苏 淮安
摘
要: 红曲是具有我 国特 色的 自然资源 , 被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等行业。该文 中介绍
发 酵得 到 的红 曲一 直 应 用 于 传 统食 品着 色 及 药 用 。 明代 《 本 草 纲 目》中记 载 : “ 红 曲, 性温、 味 甘, 消食 活血 , 健脾 燥 胃。酿酒 , 破血 行药 势 。 ”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红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的主要作用和功效如下:
1. 改善血脂:红曲中的一种活性成分红曲素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它能够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改善血脂异常。
2. 抗氧化:红曲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红曲素、红麴醇等。
这些物质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损伤,保护身体组织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3. 抗衰老:红曲中的红曲素对抗衰老有一定作用。
它能够提高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的形成,并且抑制黑色素的合成,有助于保持肌肤的年轻和健康。
4. 改善肝功能:红曲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能够促使肝细胞再生,并减少脂肪堆积,改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症状。
5. 降压降糖:红曲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血管收缩,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
6. 抗炎镇痛:红曲中的红曲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炎症引起的疼痛具有缓解作用。
7. 防癌抗癌:红曲中的一些成分被认为具有抗癌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8. 其他作用:红曲还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滋补益气、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等。
总之,红曲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但不同个体对其反应可能有所差异,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红曲的作用与功效

红曲的作用与功效
红曲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的作用和功效主要包括:
1. 活血化瘀:红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消散淤血和瘀血。
这对于治疗痛经、瘀血性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2. 降脂降压:红曲中含有一种称为红曲素的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
适量长期服用红曲,可以有效预防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发生。
3. 抗氧化:红曲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氧化损伤。
这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过程,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4. 抗菌消炎:红曲中的红曲素和其他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因此,红曲常被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烧伤、溃疡等疾病。
5. 改善肝功能:红曲中含有一些能够保护肝细胞的成分,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它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对于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红曲虽然有一些药理作用和功效,但不同的人群和疾病有不同的适用情况。
在使用红曲之前,最好咨询医生
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用药。
此外,红曲也有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慎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红曲与养生红曲的中医行业研究

一类特制
11
高脂血症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 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 为血脂异常。
一类特制
12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类特制
36
睡觉原则
春三月:夜卧早起; 夏三月:夜卧早起; 秋三月:早卧早起; 冬三月:早卧晚起。
一类特制
37
2、精神调理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2)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
劳和情绪激动,保证充分睡眠
一类特制
38
《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 神内守,病安从来”。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 激是百病之源。
一类特制
34
和于术数:也就是说,首先要选择和 运用适当体育锻炼方法,如内经所列 举的导引、吐纳;华佗的五禽戏、孙 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
一类特制
35
“不妄作劳”: 作劳,既劳作,包括 劳力、劳心、房劳等,这提醒人们 在劳作时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年 龄、体质、季节、时间以及有无疾 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量力而行 并注意调节,不可长期从事某一形 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血,久 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 行伤筋”,从而影响健康。
剧烈活动。
一类特制
32
强身健体:古语曰:“动则生, 静则死”可见“生命在于运动”。 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 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发生。
一类特制
33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 3 种功能的天然食品;红曲可同时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从而起到综合降脂作用,降酯效果和毒副作用皆优于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的他汀类西药——洛伐他汀。
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功能红曲各种潜在的治疗保健应用价值正逐步被人们研究开发,经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除降脂外,红曲对心血管的多种有益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改善动脉硬化和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一、红曲概述红曲(monascus),亦名红曲米,它用红曲霉菌接种于大米发酵而成, 是由红曲霉代谢产物和发酵后剩余大米降解物的总称,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
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食品上主要用于腐乳、红酒、鱼等食品的发酵呈色,而其药用功能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红曲的药用价值:“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
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治安人血,气通乃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痪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法国学者van Tieghem在1884年建立了红曲菌属的分类。
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红曲菌科,红曲霉属。
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ATCC)已有58个红曲菌株。
大部分红曲菌株属于3种:丛毛红曲霉,紫色红曲霉及安卡红曲霉。
现代研究表明,红曲中次生代谢物含有:莫那克林Monacolin系列(K,J,L,M,X),γ一氨基丁酸、氨基葡萄糖、卵磷脂、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成分。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红曲是由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发酵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食材之一。
红曲因其独特的颜色和香味,被广泛应用于美食烹饪和中药制剂中。
红曲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红曲的几个主要功效与作用。
1. 降血脂作用:红曲中含有一种称为红曲素的物质,它是红曲成熟期间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
红曲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水平。
研究表明,摄入红曲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降血脂作用是红曲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具有显著的益处。
2. 保护肝脏作用:红曲中的纳豆激酶是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物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红曲中的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也对肝脏有益。
研究发现,红曲能够减轻肝脏损伤,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脏指标的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一定效果。
3. 抗氧化作用:红曲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红曲素、多酚和维生素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减少氧化对人体细胞的损害,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红曲能够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4. 调节血糖作用:红曲中的冬凌草酸和红曲素等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研究发现,摄入红曲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效果。
5. 抗菌作用:红曲中的红曲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红曲能够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改善肠道健康具有益处。
6. 调节免疫功能:红曲中的红曲素和多糖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红曲能够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对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具有一定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 仙 娥 等[3]人 对 色 素 红 曲 霉 和 降 脂 红 曲 霉 主 要 胞 外 酶 系 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色素红曲霉接种后生长快, 比降脂 红 曲 霉 对 底 物 的 利 用 率 高 。 并 且 其 胞 外 酶 、蛋 白 酶 活 力 明 显 高 于降脂红曲霉, 另外在胞外葡萄糖淀粉酶、蛋白酶活力方面均 存在显著差异。推测胞外酶活力的差异可能是降脂红曲霉在生 产过程中抗污染能力不及色素红曲霉的一方面原因。
红曲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产生食用色素的微生物, 其 色素是由菌丝分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长期作为 食 品 着 色 剂 来 使 用 , 与 合 成 色 素 相 比 具 有 性 质 稳 定 、耐 热 、耐 光及对蛋白质着色性极好等特点。红曲色素中已经探明结构 的有 10 种, 其中 6 种为醇溶性色素, 4 种为水溶性色素。醇溶 性 色 素 有 红 斑 素 、红 曲 红 素 、红 曲 素 、红 曲 黄 素 、红 斑 胺 和 红 曲 红胺等。水溶性色素有 N- 戊二酰基红斑胺、N- 戊二酰基红 曲红胺、N- 葡糖基红斑胺和 N- 葡糖基红曲红胺等[6]。
第 33 卷 第 4 期 2006年7月
文章编号:1002- 8110(2006)04- 0070- 03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33.№.4 Jul. 2006
红曲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刘兆玺 1 ,杜金华 1,2* , 傅贸润 2 ,马 明 2
(1.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泰安 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安, 21018)
·70·
第四期
酿Leabharlann 酒2006提出了红曲素的光褪色机理。 2.3 降胆固醇活性物质
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 血管疾病的元凶, 而高胆固醇是高血脂的主要病因。人体内总 胆固醇仅有 1/3 来源于食物, 大约有 2/3 是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的 。 羟 甲 基 戊 二 酰 辅 酶 A( HMG- CoA) 还 原 酶( HMG- R) 是 胆 固 醇 合 成 中 的 限 速 酶 , Monacolin K 能 竟 争 性 地 抑 制 HMG- CoA 还原酶, 进而抑制了胆固醇的合成。Monacolin K 还 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代谢, 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 ( LDL) 的作用[12]。
自 古 人 们 就 知 道 红 曲 具 有 抑 菌 作 用 , 在 古 籍《天 工 开 物》 中就有炎夏时用“红曲煮肉, 十日不腐”的记载。Wang 等在虾 蟹壳粉 末 制 成 的 培 养 基 中 , 从 M.purpureus CCRC31499 的 细 胞外产生出一种几丁质酶, 可抑制细菌和真菌[21]。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 Monacolin 类物质( 洛伐他 汀) 都 属 于 有效、低毒而且能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剂, 能明显降低 体 内 的 胆 固 醇 含 量 。 人 体 血 液 中 Moancolin K 含 量 达 到 1~ 5μg/L 时就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近年研究表明 Monacolin K 有酸式和内酯型两种构型, 人体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酸式 Monacolin K。它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不需要人体内的羟基酯 酶参与水解, 不增加肝、肾负担, 直接发挥降脂作用[12]。陈运中 等[13]认为洛伐他汀通过促进 LPL mRNA 转录而调节高脂小鼠 血清血脂代谢水平, 这可能是其调节血脂,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AS)等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机 制 之 一 。
2.5 麦角固醇 麦角固醇( 麦角甾醇) 是维生素 D2 的前体, 可以防治婴幼
儿佝偻病 , 促进孕妇和老年人对钙、磷的吸收。朱效刚等人[22] 从 16 株产麦角甾醇的红曲菌中, 筛选到一株产麦角甾醇较高 的 红 曲 菌 SJS- 20, 并 对 其 产 麦 角 甾 醇 的 条 件 进 行 优 化 , 使 麦 角甾醇含量达到 8.12mg/g 干曲。存在于菌体中的麦角固醇可 以与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分别提取,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2.6 治疗骨质疏松
近年来, 国内外为提高降脂活性物质产量做了大量工作。 印红等人利用“神舟 3 号”返回式飞船搭载红曲霉 菌 0708, 以 高产洛伐他汀和耐硒为选择条件, 筛选到 8 株耐硒又高产洛 伐他汀的菌株, 经连续发酵试验证明变异菌株的优良特性可 以 保 持 稳 定 [14]。沈 平 等 人 [15]对 固 态 发 酵 生 产 洛 伐 他 汀 的 实 验 条 件优化, 使其产产量达到 10.5mg/g。Chen FuSheng 等人通过对 从 中 国 收 集 到 的 红 曲 米 样 品 中 的 野 生 菌 株 M12 进 行 诱 变 得 到了红曲霉 M12- 69 菌株, 可以产生高 Monacolin K、低桔霉素 的红曲米[16]。Ng Changchai 等人[17]研制了两种红曲霉复合菌株 M. ruber 和 M. pilosus, 兼 具 Monacolin k 的 降 胆 固 醇 和 细 菌 性 膳食纤维的功能。Wang jyhjye 等人[18]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 脂肪酸或油对红曲霉 NTU 601 产 Monacolin K、桔霉素和(- A- BA(红曲霉代谢产物, 是一种降血压药物)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 添加 0.5%乙醇可降低桔霉素产量, 而 Monacolin K 量 有 大 幅 增加。Yuan- Chi Su 等人[19]从固态发酵的 16 株菌中 筛 选 出 来 的红曲霉 CCRC31615 有较高的 Monacolin K 量, 固态发酵期 间添加硝酸钠可以提高 Monacolin K 产量。Tsuyoshi Miyake 等 人[20]发 现 红 光 和 蓝 光 均 对 红 曲 霉 的 生 长 有 影 响 , 影 响 菌 丝 体 和孢子的形成, 也对次级代谢产物, 如 (- ABA、 红 色 色 素 、 Monacolin K 和桔霉素有影响。
近年来, 国内外都有文献报道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脂的同 时, 可增加患者的骨密度, 修复骨的显微结构, 使骨强度得以 加强, 从而降低骨折的危险。BMP- 2 被公 认 为 是 成 骨 细 胞 的 转化因子[23], 卢建华等研究了红曲对 去 卵 巢 大 鼠 BMP- 2 表 达 及成骨细胞增值的影响, 用红曲水提液对处理过的大鼠灌胃 治疗, 发 现 红 曲 可 促 进 成 骨 细 胞 增 殖 、分 化 , 推 测 其 治 疗 骨 质 疏松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 BMP- 2 的表达来实现的[24]。 2.7 其它活性功能
近年来, 国内对酯化酶进行了很多研究, 主要是用于浓香 型酒的生产。在现代大曲微生物的研究中发现, 含红曲霉的大 曲对生产的大曲酒具有特殊的增香功能, 尤其是浓香型大曲 酒, 由于红曲酯化酶作用, 使己酸乙酯含量增加显著[4]。唐玉明 等 人[5]从 9 株 红 曲 霉 为 出 发 菌 株 , 经 诱 变 、筛 选 出 一 株 酯 化 力 强的红曲酯化菌 21- 3, 酯化能力极强。并且通 过 试 验 确 定 在 培 养 基 中 加 入 适 量 乙 醇 , 有 利 于 21- 3 的 生 长 , 加 入 适 量 乳 酸 或与乳酸菌共生, 有利于酯化酶的合成。 2.2 红曲色素
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类, 如淀粉酶、糖化 酶 、麦 芽 糖 酶 、蛋 白 酶 、果 胶 酶 、酯 化 酶 等 。其 中 淀 粉 酶 、糖 化 酶 等能将淀粉水解形成糊精、低聚糖和葡萄糖等低分子物质 , 改 善制品的风味; 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氨基酸等小分 子 化 合 物 , 使 制 品 组 织 细 腻 、口 感 滑 爽 、香 味 浓 郁 、色 泽 红 润 。 故 可 用 红 曲 腌 渍 鱼 、肉 、豆 腐 乳 等 高 蛋 白 食 品 。
红 曲 霉 属 于 真 菌 界( The Fungi) 真 菌 门( Eumycota) 、子 囊 菌 亚 门( Ascomycotina) 、不 整 囊 菌 纲( Plectomyhcetes) 、散 囊 菌 目( Eurtotiales) 、红 曲 科( Monascaceae) 、红 曲 霉 属( Monascus Van.tiegh.) [2]。1884 至今百余年 来 的 文 献 中 曾 记 述 过 20 种 红 曲霉菌。中科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1997) 正式收集 编 目 的 红 曲 霉 有 10 种 58 菌 株 。 主 要 有 : 紫 红 红 曲 霉 (M. purpureus)、安 卡 红 曲 霉(M.anka)、红 色 红 曲 霉(M.ruber)、巴 克 红 曲 霉 (M.barkeri)、烟 色 红 曲 霉 (M.fuliginosus)、发 白 红 曲 霉 (M. albidus)、 锈 色 红 曲 霉 (M.rubiginosus)、 变 红 红 曲 霉 (M. serorubescens)、橙 色 红 曲 霉( M.aurantiacus) 、丛 毛 红 曲 霉( M. pilosus) 等 。 红 曲 霉 是 腐 生 菌 , 嗜 酸 , 特 别 喜 乳 酸 , 耐 高 温 , 耐 10% 乙醇, 生长温度为 26~42℃, 最适温度为 32~35℃, 最适 pH 为 3.5 ̄5.0。红曲霉能产生多种对人类有益的代谢产物, 如 酶、酸、酯、醇等一级代谢产物。此外, 还能产生多种次级代谢 产物, 如色素、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抗生素、中药成分等。 2 红曲生理活性物质 2.1 酶类活性物质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临床 研 究 , 以 Lovastatin 和 Mecator 商品名的 Monacolin 药物于 1987 年被美国 FDA 批准上市。之 后 Sinmvastatin、Pravastatin 等多种药品相继上市。Monacolin K 作为药物在日本也已投放市场,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有血脂康、 脂必妥等。 2.4 抑菌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