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锁紧盘设计计算可视化软件开发
基于Visual Basic.net软件开发风电机组监控系统人机界面

…
’ h M l …
…
…
t ~
… M ’
・… t
,
为 捷高效的编程工具, 便 同时对嵌入式系统的开
,
图 视一 ” 户 t可 l 界 用 ‘
图 2对控件赋以事件
发, 提供了 更有力的 挣 本文中 支 。 开发的 软件就 器中的1 0端口 广—— ■一 — ——
一
9 — 7
辅
。
船
嘲
l
z ^
蝴
I 崦 t a噻
拂
麓善 i 蠡 赫 喾 善 g譬
' - … , l …
…
瓣 誉 童 震 《 塞
… {
…
f …
“ :
’, ”
: 一
…
一 b
…
~
“
‘ ‘ f … u
面友好 、 、 直观 操作简单和符合专业习惯等优点受 : 到了风电企业的广泛欢迎。具备可视化的功能是 叠 风电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 鼻 的发展 ,微软公 司于 20 03年发布 Vsa Bs i l ai 0 u c 20 . t 0 3 e, n 其支持托管代码机制的开发环境 , 彻底 ≯
人 界 因 界 : 机 面 其 ≯
…
…
…
h…
? 盘嚣 娑 “ : ’ … … 一 : :嚣 :
t… … “… t ! “ r
…
…
, ‘ I 1
F‘ … l… {
… t
,± … …
… } 4 # … {
h ~ 4 I
一 ・ ・ … … ’ ’
是充分利用 V . t Bn 的强大功能,仅利用很短的开 和 以 太 网 、 e P i u 、AN 等 mf sC b 发周 期 ,投入 很小 的成 本就 可 以实 现风 电机 组人 机界面的开发 ,并且软件后期维护和升级非常便 工业 总线 连 接 各 种传感器和机组 捷。 的各部件,如风 l … ‘… …’ l 2利用 VB e开发人机界面的窗体 .t n 向标 、 风速仪、 ——————T————一 编 21 窗体的设计。 窗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交换 码器 、温度传感 … 工… —— —{ 式的界面, 通过窗体可以进行数据 的输入 、 设置 、 器、 变频器、 变桨 { 终 没器 l 显示、 修改等功能。 窗体是一 — 合对象 , V 编 在 B 偏航 机构 、L— — —— — —— — — — —j 程界面 中 ,在工 具箱 里提 供 了用 户需 要的 各种 功 机 构 、 机械刹车等。人 图 3风机监控 系统结 能控件 , 通过拖拽可以在窗体中增加或减少控件 , 图4 V B程 序 与 P C程 序 的 通 讯 连 接 L 机界面程序通过 构示意图 并且可以设置窗体和控件的属性 ,例如窗体的颜 与控制器中的 P C程序进行实时通讯来实现数据 L 色、 尺寸、 文本等参数。如图 1为风电机组 ^ 机界 由 L 0端口输入输出模拟 面的窗体编程界面, 其中左边为工具箱 , 中间为窗 的交换, P C控制器通过 1 数 和 体区, 右边为属性栏。首先, 新建 widw 窗体, no s 在 量 、 字量 , 总线 通讯 方 式 以实现 对 机组 各 个部 右边属性栏中对窗体的名称 、 、 、 尺寸 颜色 文本字 件及相关传感器的监控。 3 . 2人机界面与 P L程序的通讯连接 。在窗 C 体等属性进行设置。然后从工具栏中拖拽各种控 BN T代码编译 件到窗体 中, 再对各控件基本属性进行设置, 最后 体和控件设计完成后 ,需要在 V .E D 来建立人机 保存该窗体。通过上述工作,完成了—个操作简 界面中添加引用倍福 A S通讯协议 , 界面与 P C控制器之问的通讯连接 ,通过给各控 L 单, 直观的风电机组人机界面窗体编程界面。 如图 4所示 , 在 2 2控件Ni t。在 V .E g h BN T编程环境中, 控 件赋以触发事件实现数据的交换, L E J 件是窗体中的各个执行元件 ,这些控件放在工具 VB代 码语句 中,通过 寻 找 P C控 制 器 的 N T D L nos 箱 中。 用控 件时 , 用 鼠标 把控 件拖 拽到 窗体 与端口号建立连接,实现对 P C程序中的变量进 图 5 风 电机 组 人 机 界 面 在 Widw 下 运 行 使 首先 实现 区, 用户可以在右边属性栏中, 对其尺寸 、 位置 、 颜 行 写 入和 读取 , 上位 机与 下位 机 的通 讯连 接 。 感器数据和风机运行参数点击按钮控件对机组进 L 偏航 、 电磁制动 、 机械制动等控制 , 从 色、 文本内容等属性进行设置。 然后对控件事件进 在系统 运行 过程 中 ,人机 界面程 序 与 P C实时 通 行手动变桨 、 讯 ,从 而 保证 界 而实现整个风电机组 的实时监控。 行编程 , 可以实现用户要求的各种功能。 如图 1其 , 5 论 结 中 包 含 B t nPeu o 、 bl i e 等 控 件 , 的一致性 ,操作人员在上位机上发出操作命令和 ut 、it ̄bx L e、 m r o a T L ,L 本 文提 出并 研 究 了基 于 Vsa aint进 iu B sc e l . 各控件文本名称对应风机各项运行参数,各传感 设定参数都可以实时送到 P CP C采集的风机 器读数, 以及机组的控制按钮。为了使控件能实现 运行参数及传感器数据实时返 回到上位机 示, 行开发风电机组人机界面软件的新方法,充分利 用了 Vsa B in t i l a c e强大的可视化功能 ,使开发 u s . 输入、 设置 、 修改 、 显示等功能, 还需要对控件赋以 从 而实现 整个 杌组 的监 控 。 4应用程序的生成与使用 人员更专注于控制策略和逻辑算法的研究与实 事件。在 V 编程环境中, B 需要对每个控件编写后 在窗体与控件设计完成 ,通讯连接建立完成 现, 避免了可视化模块的开发 。经过实验证明, 利 台代码 , 通过定义变量 、 为变量赋值 、 数学运算 、 逻 需要生成 Widw 可执行程序 , nos 首先将设计完 用 Vi a B s . t发 开风 电机 组 人机 界 面 , 有 sl ain u ce 具 辑判断等代码来实现控件的相应功能,如图 2所 后, 成的窗体和后台代码保存 ,再生成可执行文件到 功能完备 、 刁 。 可靠性高 、 开发周期短 、 效率高等优点 , 指定路径 , 后到该路径 中找到可执行文件 , 最 双击 为风电机组监控系统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种有效 3人机 界 面与 P C控 制器的 通讯 L 、 在该程序 的薪途径 。 31P C控制器 。本文介绍的系统是以倍福 打开。图 5即为风电机组 ^柳屏 面程序, . L 中, 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到风速 、 向、 风 发电机转子 P C控制器为下位机, 业平板电脑为上位机 的 L 参考文献 定 电机输 出 功率 、 率 因 数 、 功 三 [ 李 万红 , 亮. sa B iN T程 序设 计 入 门 1 】 粱 Vi l a c E u s . 监控 系统 , 系统结 构如 图 3 示 。 所 在此 系统 中 ,L 转 速 、 子 电压 电流 、 PC 电机轴承温度等参数 , 用户可根据传 I .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0 3 -. 20:4 3 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连接,控制 相绕组温度 、
风电锁紧盘的工艺设计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2 9 — 7 82 1 )7 0 4 — 2 0 5 0 4 (0 0 — 0 7 0 2
引 言
05 ;DS 05 .级 类 . 级
晶粒度 :75 . 级
锁紧盘为风 电产 品中增速 器的主要 配套部件之一 。为了
开拓 市场 ,增强竞争 力 ,太 重集团先后对其进行 试加工 ,对
业技 术管理 ;寇毅 ( 9 6 18 一),男 ,山西永 济人 ,毕 业于西
北 _ _ 大 学机 械 设 计 制 造 及 其 自动 化 专 业 ,助 理 工 程 师 ,主 r, -l k
结构 内环 为薄 壁零件 ,给加工带 来一 定的难度 。工艺设计时 需要考虑锥 形零件在加工过程 中的尺寸控制 、检测 ,如何达 到 图纸所要求 的尺寸精度 、几何精度 、 糙度 ,以及要采用 粗
41 工艺设计要点 .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及精度要求 ,就此零件工艺设计 的
题 如何 控制 。首先 要控制 磨削 余量 ,余量 的选择 一定要 合
适 ,要 保证既能将磨削带来的变形控制到最小 ,又能保证磨 削过 程 中不会因为余量的不足 而导致磨 不起来 ,这除了需要 有 一定的专业知识外 ,还 需要有一定经验基础来权衡 。介于 零件的这些特点 ,所 以外圆要 留0 — . m ̄ 量来作磨削用, . 0m , 5 6 同 时对 磨 削时 的切 削参 数进行 严格 控制 :在粗磨 时进 给 量 T01 = . ,工作 台的车 0 = -0 分,主轴转速F 30 , j; 8 1幸 = 5mm mn
05 ;DS 1 级 . 级 类 . 0
R1 e, Ma P
60 4 60 5
R, m Ma P
80 0 8O l
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

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摘要:我国风电行业多注重于风机机组硬件设备发展,而对于风电场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技术手段上重视度不高。
风电场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国家政策、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贴合风电系统的技术储备。
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设计、人工监管和人工维护手段,纸质媒介和人工处理仍是信息传递和分析的主要方式。
虽然在道路、电力传输、工程建设、风机运维等相关部门已相继对其负责的业务流程中展开了数字化工作,但对于风电业主方电力企业来说,面对大型复杂的多行业并存的风电空间、瞬变的风场环境与发电状态、多源的信息监测及生命周期中繁多的业务类型,现有的风电管理系统仍不能满足全方位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多层次的运营和安全维护需求。
关键词: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1系统设计1.1系统架构设计全生命周期风电系统智能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采用五层体系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现层。
感知层是各周期风电系统全空间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包含对风电场三维地形场景、施工进度、发电状态、设备运行状态感知,是风电场规划设计、建设监管、运营维护的基础。
数据层负责风电系统各类数据的存储、组织、管理与共享。
建立了各行业系统数据信息映射标准,以行业标准规范管理和分发数据信息,实现不同行业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为各类智能应用提供有效的、完整的数据支撑,是一体化风电系统的重要基础。
平台层是基础服务支撑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为风电系统提供数据、GIS平台和协同管理三个方面的技术支撑。
应用层从风电场全空间信息展示、综合智能规划、施工建设监管、智能运营维护四个方面实现全生命周期风电系统智能管理。
可视化展现层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大屏幕显示,PC机,移动终端等各种方式的展现形式,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用户通过交互操作得到相应的应用服务,进行虚拟风电场的浏览和互操作,进行智能规划分析、智能运营分析等专业应用,实现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风力发电场的可视化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风力发电场的可视化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来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管理和监控大型风力发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是一个挑战。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场的运维效率和可靠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可视化监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风力发电场可视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其中,可以考虑的需求包括:1.1 实时数据监控:监控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状态、风速、风向、温度等关键指标,实时更新数据,确保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1.2 风力发电场地图显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风力发电场地图为背景,将风力发电机组的位置、布局、状态等信息图形化展示。
1.3 故障检测与报警:通过对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检测发电机组的异常状态,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1.4 远程控制与调度:系统可以远程操控发电机组的启停、变桨等操作,以优化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1.5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于管理人员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
2. 系统设计与实现2.1 架构设计风力发电场可视化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
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常见的架构设计是将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模块;后端部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模块。
通过前端和后端的协作,可实现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的全面功能。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风力发电场中,需要使用传感器来采集风速、风向、温度等相关数据。
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
数据采集模块需要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和格式转换工作。
在采集过程中,还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3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重要部分。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介绍及参数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介绍我公司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的国内自主开发。
为风力发电增速机开发了专用锁紧盘,锁紧盘安装于齿轮箱输入轴套外圈上,通过其产生的抱紧力将处于齿轮箱输入轴轴套内部的主轴同齿轮箱空心轴套刚性地连结为一体。
该锁紧盘具有以下特点:1.满足风机运行在风向及风力的不可控制性、随机性、瞬时风速可达70m/s以上;机组运行在强阵风、湍流风、瞬时冲击载荷大等恶劣环境;以及强阵风、湍流风、瞬时冲击等对锁紧盘额定传递扭矩,轴向力的冲击。
传递扭矩大于其他设备用锁紧盘。
2.无故障安全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
3.安装拆卸10次仍满足设计要求。
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材质选用及加工工艺等方面作了大量研发工作,制定了最优的设计、工艺方案和自主研发了该类锁紧盘静载能力校核装置。
通过对此类产品的超负荷动、静载试验,该产品已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不但能满足超负荷的承载能力,而且在拆卸中自动松开。
成功解决了超负荷承载能力、安装和拆卸的三大难题。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图形及参数:产品描述:胀紧联结套(简称胀套)的主要用途是实现机件(齿轮、飞机、皮带轮等)与轴的联结,用以传递负荷。
其负荷的传递是通过胀套中高强度拉力螺栓的作用,使内环与轴之间和外环与轮毂之间产生具大抱紧力;当承受负荷时,靠胀套与机件的结合压力及相伴产生的摩擦力传递扭矩、轴向力或两者的复合载荷。
胀紧联结是一种新型传动联结方式。
八十年代国际上先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在重型载荷下的机械连接已广泛采用了这一新技术。
它于一般过盈连接、无键连接相比,胀套连接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1)制造和安装简单,安装胀套的轴和孔的加工不象过盈配合那样要求高精度的制造公差。
安装胀套也无须加热、冷却或加压设备,只须将螺栓按规定的递扭拧紧及可。
并且调整方便,可以将轮毂在轴上很方便的调整到所须位置。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介绍及参数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介绍我公司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的国内自主开发。
为风力发电增速机开发了专用锁紧盘,锁紧盘安装于齿轮箱输入轴套外圈上,通过其产生的抱紧力将处于齿轮箱输入轴轴套内部的主轴同齿轮箱空心轴套刚性地连结为一体。
该锁紧盘具有以下特点:1.满足风机运行在风向及风力的不可控制性、随机性、瞬时风速可达70m/s以上;机组运行在强阵风、湍流风、瞬时冲击载荷大等恶劣环境;以及强阵风、湍流风、瞬时冲击等对锁紧盘额定传递扭矩,轴向力的冲击。
传递扭矩大于其他设备用锁紧盘。
2.无故障安全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
3.安装拆卸10次仍满足设计要求。
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材质选用及加工工艺等方面作了大量研发工作,制定了最优的设计、工艺方案和自主研发了该类锁紧盘静载能力校核装置。
通过对此类产品的超负荷动、静载试验,该产品已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不但能满足超负荷的承载能力,而且在拆卸中自动松开。
成功解决了超负荷承载能力、安装和拆卸的三大难题。
风电增速机专用锁紧盘产品图形及参数:产品描述:胀紧联结套(简称胀套)的主要用途是实现机件(齿轮、飞机、皮带轮等)与轴的联结,用以传递负荷。
其负荷的传递是通过胀套中高强度拉力螺栓的作用,使内环与轴之间和外环与轮毂之间产生具大抱紧力;当承受负荷时,靠胀套与机件的结合压力及相伴产生的摩擦力传递扭矩、轴向力或两者的复合载荷。
胀紧联结是一种新型传动联结方式。
八十年代国际上先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在重型载荷下的机械连接已广泛采用了这一新技术。
它于一般过盈连接、无键连接相比,胀套连接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1)制造和安装简单,安装胀套的轴和孔的加工不象过盈配合那样要求高精度的制造公差。
安装胀套也无须加热、冷却或加压设备,只须将螺栓按规定的递扭拧紧及可。
并且调整方便,可以将轮毂在轴上很方便的调整到所须位置。
可视化电力系统计算软件的开发

Fa e ok之上的 高级 程序设计 语言 , rm w r 微软把其描 述为一种简 单、 现代 、 向对象 、 型非 常 安全 、 生 于 CC +的编 程语 面 类 派 /+ 言, 既具有 CC +的强 大功能 和灵 活性 , /+ 又剔除 了 CC +的缺 ,+ 点 ,并增加 了许多 新功能 ,开发效 率很 高。c #集 成 了 G I D+
f rpis ei n r c ls 术 , 提 供 了 一 个 接 口 , 接 Ga hc v eIt f ePu) D c ea 技 它 该
能强大 , 面友好 , 软件系统 庞大 , 界 但 操作 复杂 , 可视化界 面不 足 , 习、 用困难 。 学 使 我们吸收 了这些软件 的优点 , 同时针对其
p biC l lc d r/ u l ooS et o, 图元 选 中标 志小 矩 形 的填充 颜 色 c re C /
位置信 息 , 系统在 图上 平均分布各个 节点绘制初始 拓扑 图 。 生
成 拓扑图后可人 工对线路 、节点 、变压器 等图形元件进 行编 辑, 编辑图元包括调整 图元位置和修改 图元潮 流计算参 数。或 者手动绘 制拓扑 图 , 双击 图元弹 出参数设 置窗 E , l设置潮 流计 算参数 , 即可进行 潮流计算 , 计算结 果显示在 图元 旁边 。系统 能把拓扑 图存人 硬盘 , 以后读 取使用 , 供 亦可把 图元的潮流参
pu lc a sr c l s lhe b b ta t a scs m i c
图 1 系统 操 作 流 程 图
{
软件系统在 图形导航 下实现潮流计算 , 接读取 I E 直 E E格 式的数据文件 , 生成 网架结构拓 扑图 。I E E E数 据不包含 节点
考虑螺栓扭紧力矩的锁紧盘新型设计方法

考虑螺栓扭紧力矩的锁紧盘新型设计方法宁可;王建梅;耿阳波;侯定邦【摘要】锁紧盘属于典型的过盈联接装置,作为一种先进传动方式,具有装配拆卸简便、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机械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传统设计方法,以MW级风电锁紧盘为例,建立锁紧盘的力学模型,得到各过盈结合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推导出推进压力与过盈量的函数表达式,进而确定螺栓扭紧力矩与过盈量的函数表达式,提出一种考虑螺栓扭紧力矩的锁紧盘新型设计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两种方法最大误差仅为5.12%,验证本文设计算法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展和补充了过盈联接基础设计理论,利用参数化运算,实现锁紧盘的系列化设计,有助于实现传统机械设计向智能化创成设计的升级转变.【期刊名称】《重型机械》【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锁紧盘;过盈联接;扭紧力矩;螺栓【作者】宁可;王建梅;耿阳波;侯定邦【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1.7通讯作者:王建梅,(1972-),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摩擦学、先进制造技术。
0 前言锁紧盘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过盈联接的方式能够代替传统键与花键联接,实现轴与毂的连接并传递转矩及轴向力。
锁紧联接具有制造安装简单、寿命长、对中性好、强度高、在超载时可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传递重型负荷;广泛被应用于重型机械、新能源、船舶机车、数控机床等领域[1]。
针对锁紧盘的研究,张锋[2]介绍了传统锁紧盘的结构原理、型式以及设计、制造加工的要点;张兆福等[3]通过传统理论分析,指导实际操作,阐述了改进后的锁紧盘装配工艺;李朋[4]提出了锁紧盘的新型使用理念,通过弹性齿式柱销联轴器与锁紧盘相结合的方式替换原有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解决了破碎机联轴器拆装困难、互换性差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拓宽了锁紧盘的使用范围;Strozzi A等[5]讨论了锁紧盘的弹性应力集中问题,编制各种设计图,报告了轮毂内的弹性应力集中与倒角半径、轴半径、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王建梅等[6-10]基于经典设计方法给出了风电锁紧盘的设计理论;何章涛等[11]分析了锁紧盘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度问题;敬朝银[12]针对锁紧盘传递扭矩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张迅等[13]通过有限元方法实现锁紧盘的可靠性分析;目前,仍然缺少对锁紧盘设计的深入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o r t r a n设计计算风 电锁 紧盘的 源程序 。为 了达到理 想的人机 交换界 面 , 结合 V i s u a l B a s i c ( V B ) 具有 良好
的可视化界 面的优 点和 F o r t r a n强大数 值计 算能力的优点 , 利用V B与 F o t r r a n混合编程 完成风电锁 紧盘 设计计算软件 的开发 。 同时, 在 软 件 中添加 了数据 库 功能 , 能够 保存 设计 计 算结 果 并能 够 随 时查看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0 4
的设计方 法精 确度更 高 。同时, 研究 了装 配间
基 金项 目: 国家青 年科 学基 金( 5 1 2 0 5 2 6 9 ) ; 山西省 自然科学基金 ( 2 0 1 2 0 1 1 0 1 8 - 2 ) ; 山西省 留学人员科研 资助项 目( 2 0 1 3 - 0 9 3 )
作者简 介 : 徐俊 良( 1 9 8 8一) , 男, 硕士研究 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重型机 械结 构优化设 计研究 ; 通讯 作者 : 王建梅 , 教授 , E - m a i l :
w j m h d b @1 6 3 . c o m
Sy s t e m Mo d e in f g a nd Vi b r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Be a r i ng f o r Wi nd Tur bi n e s Ba s e d o n Fl e x i bl e S up p o r t i n g
究 。在 理论 方面 , 基 于厚 壁 圆筒 理 论推 导 了多层 圆
筒 过盈 配合 的接 触 压 力 与过 盈 量 的算 法 。在 设 计 方面 , 与传 统 的 多层 过 盈 联 接设 计 方 法 相 比, 新
电锁紧盘作为风力发电机 的一个重要部件 , 其设 计
的好坏 直接 影 响风 电机 的使用 状 况 。
第3 5卷
第 6期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o 1 . 3 5 N o . 6
D e c . 2 0 1 4
2 0 1 4年 1 2月
J O U R N A L O F T A I Y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结果 。
关键词 : 风电锁紧盘 ; F o r t r a n ; V i s u l a B a s i c ; 动 态链 接 库
中图分类号 : T H I 3 1 . 7
文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_ 2 O 5 7 . 2 0 1 4 . 0 6 . 0 0 7
NA Ya - l i , Y I N Yu ・ f e n g, DI NG J i a n - g a n g, W ANG Ho n g - t a o ( T m y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2 4, C h i n a )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环 境 面 临着 越 来 越严 峻 的挑 战, 清 洁 能 源 的使 用 成 为 人 类 发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向 。风力 发 电 成 为 解 决 电力 紧 缺 的 重 要 途 径 。 风
对 于风 电 锁 紧 盘 的 计 算 方 法 已经 做 了很 多 研
Ab s t r a c t : I n t e g r a t i n g t h e d i s c i p l i n e s o f l f e x i b l e mu l t i - b o d y d y n a mi c s , h i 【 g h — d i me n s i o n a l n o n l i n e a r d y n a mi c s a n d t r i - b o l o y , g t h e c o u p l e d d y n a mi c s mo d e l o f w i n d t u r b i n e b a s e d o n l f e x i b l e s u p p o r t i n g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u n d e r t h e e x t r e me l o a d c a s e s , a n d t h e d y n a mi c l a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o f b e a r i n g u n d e r f i r c t i o n a n d d i f e r e n t r o t a t e s p e e d w e r e na a ly z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d m p a h a s re g a t a f f e c t i o n o n v i b r a t i o n o f Y a x i s , t h e d a mp s h o u l d b e p i c k e d i n a ea r s o n a b l e s c a l e; t h e r o l l i n g e l e me n t h s a w e a k v i b r a t i o n w h e n s l i p p i n g u n d e r l o w r o l l i n g s p e e d, i t i s o p p o s i t e u n d e r h i l g h s p e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p ov r i d e c e r t a i n t h e o r e t i c l a b a s i s . Ke y wo r d s : wi n d t u r b i n e , e x t r e me l o a d s , l f e x i b l e s u p p o r t i n g, b e a r i n g s l i p, d y n a mi c r e s p o n s e
文章 编 号 : 1 6 7 3—2 0 5 7 ( 2 0 1 4 ) O 6— 0 4 3 3— 0 5
风 电锁 紧 盘 设 计 计 算 可 视 化 软 件 开发
徐俊 良, 王建梅 , 唐 亮 , 苗克 军
( 太原科技 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 太原 0 3 0 0 2 4 )
摘 要: 设 计不 同型号的风 电锁 紧盘 时, 计算方法基本相 同, 为了更加 方便精确 的得 出结果 , 编写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