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红曲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红曲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3、预防骨质疏松症:红曲中所含的他汀类物质,具有促进骨形成蛋白生成的作用,能够预防
疏松症的发生。红曲中的麦角甾醇是维生素D2的前体,当它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即转化为维生素D2生素D2可用于防治婴幼儿佝偻病,对促进孕妇和老年人钙、磷的吸收有明显的生理作用,对预防疏松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4、促进关节代谢正常化,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人体在产生热量的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堆细胞内,以致细胞扩张,形成淤血状态,造成人体血液循环恶化,产生疼痛。而红曲含有葡萄糖胺合成结缔组织基质所需的成分,可以供应关节及关节软骨的营养,促进关节代谢正常化,使血液循好,血流活络化,同时也可改善滑液的粘多糖体,恢复滑液的润滑功能,可用于退化性关节炎及风关节炎。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经逢源》:"甘微苦辛,平。"
【归经】入肝、脾、大肠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脾、胃、大肠三经。"
【功用主治】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①《饮膳正要》:"健脾,益气,温中。"
②《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③《纲目》:"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④《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⑤《医林纂要》:"解生冷物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捣敷。

中药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及其处方制剂分析

中药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及其处方制剂分析

中药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及其处方制剂分析探讨中药红曲的降血脂作用及其原理,并对市面上各种处方制剂(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各种制剂的剂型、处方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结果显示,红曲的降血脂作用明显,并且在食疗和正规治疗用药方面均有疗效。

标签:红曲;降血脂;药理作用;制剂;产品中药红曲在中国的应用源远流长,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本品性温、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传统中药的日益重视,红曲的药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979年日本学者Endo从泰国出产的红曲米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降脂作用活性成分Monaeolin K(又称Ipvastarjn,酸式洛伐他汀)之后,研究还发现红曲中还含有麦角甾醇、生物黄酮、皂苷、膳食纤维、氨基多糖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1-2]。

美国研制的纯品药物酸式洛伐他汀(lovastiatin,美降脂mevacor)具有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我国也有一些红曲制剂问世,如脂必妥、红曲胶囊、血康胶囊、欣脂康胶囊、红曲黄酮片、菊龙饮等,也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3]。

1 降血脂1.1 食疗上的降脂作用我国福建、台湾、浙江等东南沿海多省一向利用红曲酿制红酒,红曲还能制醋,食醋中混入红曲霉菌发酵液作为高血脂患者的食疗品。

1.2 降血脂的药理作用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红曲霉的次生级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物质“Monacolin K”引起了医学界对红曲米的关注。

1985年,美国科学家找出了Monacolin K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机制。

Endo等对含降脂红曲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发现了对人体胆固醇合成中的关键HMG-CoA(羟戊二酰酶A)还原酶产生抑制的Monacolins,包括Monacolin J、K、M、X等,其中Monacolin K较其他组分抑制HMG-CoA还原酶能力强。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纪远中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 .##"##’
摘 要 本文对红曲及红曲霉的种类2安全性2抗菌性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3
关键词 红曲!红曲霉!红曲色素
中 图 分 类 号 (4"*"+-%
文 献 标 识 码 (5
文 章 编 号 (%##)6,)*-&"##,’#"6##),6#.
脂大鼠!给药 N周后!发现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N*"用 含 /01240JK1H V<I’WP的 红 曲 米 饭 提 取 液!喂 食 高 血脂大鼠或红曲溶液灌胃高血脂大鼠 TUN周!均能使 其 血 清 胆 固 醇 明 显 下 降(;G*!给 高 血 脂 症 鹌 鹑 喂 食 红 曲 也 可 以 明 显 地 降 低 其 胆 固 醇 含 量 (;V*"美 国 研 制 的 纯 品 药物洛伐他汀.J0X23YK2YK1!亦名美降脂 I8X24079具有 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我国也有一些红曲药品问 世 !如 脂 必 妥 :红 曲 胶 囊 :血 康 胶 囊 等 !也 均 有 较 好 的 降 脂 作 用 " (;<* >?Z 降血糖作用 红曲霉 的培养 物作 饲料进 行动物 试 验!发 现 试 验 兔 在 进 食 饲 料 后 #?V[内 血 糖 降 低 了 TN\U NN\!而 在 ;[后 血 糖 量 仍 比 对 照 组 下 降 了 ;=\UT=\ " (;)* >?] 降血压作用 研究发现红曲还可作血压升高剂! 对血压有双重控制作用"在饲料中添加红曲霉培养物 的 动物试 验中!发现添 加 #$T\U #$N\的 红 曲 霉 培 养 物 的 饲 料!可 使 患 先 天 性 高 血 压 老 鼠 的 血 压 由 超 过 T<$<H^2.T##IIB’9降至 TG$#H^2.;%#IIB’9以 下!其 有 效 成 分 为 _D氨 基 丁 酸 .CFOF9和 葡 萄 糖 胺 .’J54032IK189‘或红曲 霉 的 其 它 细 胞 壁 成 分" 分 别 添 加含有该生理活性物质的红曲米 #$TV\和 #$NV\!用 以制成 ;%#a烤制的面包和 ;G#a高压瞬间加热的酱! 与不添加上述降压物质的普通面包和酱作对比试验! 其 降 压 效 果 明 显 "红 曲 对 自 发 高 血 压 大 鼠 .bBc9:QED 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QBc9!有 明 显 的 降 血 压 作 用 "每 日 经 口 服 给 予 bBc 大 鼠:肾 血 管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cBc9及 QBc大鼠 #$#:#$G:#$%和 ;$T’Wd’Oe 红 曲 NUG周!每周测量收缩压.bO^9;次"结果显示!红 曲 能 够 降 低 bBc:QE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的 血 压 .fg#$#V9:对 cBc大鼠的降血 压作 用不明 显!其中 对 QELFD盐 型 高 血 压 大 鼠 的 降 血 压 作 用 强 于 bBc(;%*" h 临床应用 h?@ 给 GV例 高 血 脂 症 患 者 口 服 复 方 红 曲 胶 囊! N次Wi!T粒W次!疗程 N#i"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次 Wi!;粒W次.含洛伐他汀 T#I’W粒9!连续服药 N#i"结 果 表 明!复 方 红 曲 胶 囊 组 和 洛 伐 他 汀 组 均 能 显 著 降 低 血 清 总 胆 固 醇:甘 油 三 酯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f g #?#;9!而 且 二 者 在 降 低 胆 固 醇 和 甘 油 三 酯 均 无 明 显 差 异.fj#$#V9"复方红曲胶囊尚未见不良反应 " (;=* h?Z ;##例 高 脂 血 症 患 者 服 用 脂 必 妥!N次Wi! N片W次!G周 为 ;个 疗 程!对 照 组 用 _D月 见 草!#$< ’W次!T次Wi!疗程为 G周"结果表明!脂必妥确有显著 降 低 血 清 胆 固 醇 .kL9及 甘 油 三 酯 .kC9的 作 用!降 低 kL及 kC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和 %V$V\!治 疗

红曲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应用

红曲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应用
3 0 0 0 U / g ~ 4 0 0 0 U/ g以上 。
3 红 曲的 主 要 成 分
红 曲是 由红曲霉发酵产生的 ,红 曲霉发酵可产生多种代 谢产物、 主要有红 曲色素 、 桔霉素 、 酶类活性物质 、 降血压物质 、 抗菌活性物质 、 胆 固醇合成 抑制剂及其它药理活性物质 。此外 , 红 曲霉菌丝体还含有 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含有较 多的蛋 白质, 氨基 酸总 量和必须氨基酸也 都很高 , 而且 P和 V D前体物麦角 固醇含量也 较高。 能促 进肌体 C a 、 P 的吸收, 利于骨骼 生成, 可开发 为中老年人 的保健 食品. 补 充食物中某 些氨基酸的不足, 防止骨质疏松, 同时还可以预 防脑血管疾病 肪 止过 度肥胖 。由于证 实红曲 中含有的 Mo n a s e i d i n A 即是桔霉素 . 所在 它的 存在使红曲的应用受到了一定 的限制 。 而红曲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也就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c e l 4引起 的肝损害 . 保护肝脏 它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此外 . 远藤章还 发现红曲的某些菌种可 以产 生降低血糖 的成分 . 对糖尿病有一定 的预 4 红 曲霉代谢产物 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应 用 防作 用。 4 . 1 红 曲色素 4 . 1 O 一些不 良作用 红 曲色素由 6中基本色素组成 , 红斑素和红 曲红素为红色色素: 红 4 . 1 0 . 1 桔霉素 曲素和红曲黄素为黄 色色素 ; 红斑胺和红 曲红胺为紫色色素 最近郭东 C i t r i n i n ( 桔青霉素) 首先是在 1 9 3 1 年被作 为抗生素从 青霉属 中分 川等人又发现 了两种新色素。 王柏琴等研究表 明, 红曲色素灭菌溶液能 离并加 以研究 同时表明 C i t r i n i n 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次级代谢产 抑止肉毒梭状芽杆菌的生长 , 对发酵菌株的生长 和产酸均无显著影 响. 物, 它是一种 肾毒素物质 。 与 日本黄变米 中毒有关。 肾脏是桔霉素作用 因此将其应用于发酵香肠的生产 , 替代亚硝酸盐是切实可行的 的靶器官 , 它能引起 肾毒性 , 导致 肾脏肿大 、 肾小管扩张以及上皮细胞 4 . 2 红曲多糖 坏死 。 另外 ,桔青霉素能造成 出生 8 个星期 已断奶 小 鼠的骨髓细胞 粗品为粉红色粉末。纯品为白色粉末 . S e p h a d e k G 一 2 0 0柱层析呈 染色 体异常 , 主要是 亚倍体 、 粘性及凝 集性现象 出现 : 染 色体结 构断 单一对称洗 脱峰 , 表 明为均一组分 , 易溶 于水 , 水 溶液粘 稠 , p H为 6 , 裂、 偏心片等异常现象出现。足够的毒理 、 生理和肿瘤 学试验表明 . 桔 无色无 嗅 , 红曲多糖与碘试剂不呈 蓝色 。苯酚一 硫酸反应 呈橘红色 . 蒽 青霉素和黄曲霉素 A一样 , 经常出现于面粉 、 大米 、 玉米和饲料 当中。 酮试剂反应呈 蓝绿色。 4 . 1 0 . 2 过 敏 4 _ 3 红 曲的降血脂 活性成分 2 0 0 0年 , 有 文献报道红 曲能导致哮喘 。 2 0 0 2年 ,又首次报道红曲 Mo n a c o l i n 类物质是红 曲霉共 同的代谢产物 .它们 的分子结构很 作为香肠 中色素有致敏现 象发生 。 症状是 喷嚏 、 流涕 、 结 膜炎 、 全身 瘙 相 似 ,差 别 只在于 R 基不 同 , M o n a a o l i n类 物质 主要是 I o v a s t a t i n和 C o m p a c t i n 。Mo n a c o l i n类物 质对胆 固醇 的合成就会受阻 L 0 v a s t a t i n不 仅具有 抑制 H MG — C o A 还原酶的作用 .还可增加肝细胞 表面 L D L 受 【 参考文献】 体 的表达 , 并具有升高 H D L 浓度 的作用 , 因此有很 强的降低血清胆 固 [ 1 ] 杜新芳, 陈运中纽 曲提取 物的急性毒性 和致突变性研 究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 0 1 3 ( 0 5 ) . 醇 的作用 , 能治疗 高脂血症。之后 , 又用 M o n a c o l i n J 开发出疗效更好 2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

红曲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趋势作者:佚名保健品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8-17 [关键词]:降胆固醇,降血脂,骨质疏松,抗癌健康网讯:红曲一般是指以谷物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体发酵制成的红色或紫红色米曲。

自古以来,红曲一直被认为具有食用和药用双重功效。

红曲除了用在着色、酿酒、制醋和酱油外,它还可以生产各种酶制剂。

近年来,红曲菌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利用红曲细菌开发研制各种功能性保健食品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实验室数十年的研究,对红曲的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作了介绍,并指出了红曲保健品的开发趋势。

1 红曲的保健功能1.1 降胆固醇及降血脂作用1979年,日本远藤人从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ber)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

至今已从红曲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到Monacolin L、Monacolin J、Monacolin K、Monacolin M和Monacolin X等11种化合物。

在胆固醇的合成途径中,HMG—CoA的还原酶是控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速度的关键酶,而Monacolin类化合物是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所以它可以有效减少或阻断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其中以Monacolin K的活性最为显著。

Monacolin K有内配式和β—羟基酸式两种结构。

化学合成药洛伐他汀为内酯式Monacolin K,需在体内水解成相应的酸式而发挥药效,由于需要消耗体内的羟基酯酶,长期使用会增加肝肾负担,其常见副作用还有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天然红曲中的Monacolin K多为酸式,其空间结构与体内HMG—CoA更为接近,无需水解,直接发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其活性较内酯式高约一倍。

临床试验表明,当血液中Monacolin K的浓度达到0.001—O.005μg/mL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就会受阻。

红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 u r r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T r e n d o f R e d Ko j i
Wa n g We n f e n g Yu a n Bi n g b i n g Xu L i n g
( J i a n g s u S h e n h u a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C o . , L t d . , h u a i h n 2 1 1 6 0 0 )
中发现并分离得 到能显著抑制体 内胆 固醇合成
的活性 物 质 莫 纳 可 林 K( Mo n a c o l i n K) , 全 世 界 的科 学家 开始对 天 然红 曲及 Mo n a c o l i n类化 合 物 给予 了新 的广 泛关 注 。 经研究 发 现红 曲中含 多种 有效 活性 物质 , 具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
王文风 , 等: 红曲的研 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红 曲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王 文风 袁 兵兵 徐 玲 2 1 1 6 0 0 ) ( 江 苏神 华药 业有 限公 司 , 江苏 淮安

要: 红曲是具有我 国特 色的 自然资源 , 被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等行业。该文 中介绍
发 酵得 到 的红 曲一 直 应 用 于 传 统食 品着 色 及 药 用 。 明代 《 本 草 纲 目》中记 载 : “ 红 曲, 性温、 味 甘, 消食 活血 , 健脾 燥 胃。酿酒 , 破血 行药 势 。 ”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概述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3 种功能的天然食品;红曲可同时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从而起到综合降脂作用,降酯效果和毒副作用皆优于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的他汀类西药——洛伐他汀。

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功能红曲各种潜在的治疗保健应用价值正逐步被人们研究开发,经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除降脂外,红曲对心血管的多种有益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改善动脉硬化和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一、红曲概述红曲(monascus),亦名红曲米,它用红曲霉菌接种于大米发酵而成 , 是由红曲霉代谢产物和发酵后剩余大米降解物的总称,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

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

食品上主要用于腐乳、红酒、鱼等食品的发酵呈色,而其药用功能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红曲的药用价值:“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

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治安人血,气通乃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痪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法国学者van Tieghem在1884年建立了红曲菌属的分类。

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红曲菌科,红曲霉属。

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ATCC)已有58个红曲菌株。

大部分红曲菌株属于3种:丛毛红曲霉,紫色红曲霉及安卡红曲霉。

现代研究表明,红曲中次生代谢物含有:莫那克林Monacolin系列(K,J,L,M,X),γ一氨基丁酸、氨基葡萄糖、卵磷脂、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成分。

红曲

红曲

红曲是以籼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分离出优质的红曲霉菌经液体深层发酵精致而成,是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特点:色泽鲜艳、色调纯正、饱满、光热稳定性好,是天然绿色食品理想的着色剂。

应用范围,包括食品类(肉制品、果汁、果酱、饮料、糖果、糕点、酱油、保健醋等);药品类(药品着色剂、功能性保健品);化妆品类。

红曲霉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科、红曲霉属。

根据1884至今百余年来的文献,曾记述过20种红曲霉菌。

中科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正式收集编目的红曲霉有10种58菌株。

主要有:紫红红曲霉、安卡红曲霉、红色红曲霉、巴克红曲霉、烟色红曲霉、发白红曲霉、锈色红曲霉、变红红曲霉、橙色红曲霉、丛毛红曲霉等。

红曲霉是腐生菌,嗜酸,特别喜乳酸,耐高温,耐10%乙醇,生长温度为26~42℃,最适温度为32~35℃,最适pH为3.5~5.0。

斜面菌种:以麦汁或米曲汁为培养基,用醋酸调PH4.5-5.0,灭菌冷却后接种,32℃下培养7-10天,冰箱保存备用。

三角瓶菌种:以籼米饭为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种,32-35℃下培养7-10天成熟,置40℃下烘干,使水分降至8%-10%,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生产菌种:将三角瓶菌种用2倍的3%的醋酸浸泡4-6小时后磨浆,搅拌均匀,做接种用。

原料:籼米要新鲜,以精白﹑硬质为好,杂交米也可以。

但是粘性过高的米,由于通风性差,一般不用于红曲的生产。

浸渍:大米浸渍吸水量为28%-30%,春季浸渍6-8小时,夏季浸渍3-5小时。

蒸饭:大米浸渍用清水淋洗,沥干水分蒸饭,要求饭粒熟透﹑但不烂﹑无白心﹑均匀一致﹑颗粒分散。

接种:米饭冷却至35-38℃后,接入菌种。

接种量为大米量的0.5%-1%,红曲种用2倍重量3%的醋酸浸泡4-6小时后磨浆与米饭搅拌均匀。

曲房堆积培菌:将接种后的米饭堆积成堆或盛装于箩筐内,用保温材料(麻袋或棉被)覆盖后,置于保温曲房培养16-22小时,待品温升至45-47℃,掀开保温材料,翻拌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
床应用研究进展
阅读笔记
1. 红曲菌Monascus spp.隶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科红曲属,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菌株大致可分为3种: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sp.、丛毛红曲霉Monascus pilosusSato及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

其培养物大多呈现紫红色,古代称丹曲,又称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发酵而成。

红曲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已有1000余年之久,广泛用于中药、酿酒、食品着色等方面。

红曲味甘,性温,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他汀类、脂肪酸、甾醇、色素等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从红曲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掀起了对红曲研究的热潮,至今已取得了斐然成果。

2. 红曲中的化学成分


代表药物
莫纳可林类洛伐他汀,成为首个上市的调脂药,其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是他汀类调脂的代表药。

近年来,洛伐他汀的抗肿瘤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对肺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甾 1.麦角甾醇又称麦角固醇,是红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
醇类要维生素类化合物,也是微生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麦角甾醇为维生素D2的前体物质之一,经紫外线照射发生结构转化生成维生素D2,参与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

研究发现,维生素D2还和癌症、骨质疏松症、自发性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麦角甾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为麦角甾醇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豆甾醇又称豆固醇,是一种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种子中。

豆甾醇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

豆甾醇还是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潜在有害的先天性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来保护大脑免受脑缺血/再灌注的损害。

豆甾醇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其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

豆甾醇的药理活性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完整的信号通路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红曲色素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其本质是聚酮类化合物,主要由红、橙、黄3类色素组成。

至今被发现红曲色素已达54种,红曲色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种成分,即黄色的红曲素和安卡红曲黄素、红色的红斑红曲胺和红曲玉红胺、橙色的红斑红曲素和红曲玉红素。

3. 红曲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调脂红曲中分离得到的莫纳可林类化合物是主要的调脂活性物质,具有安全、低毒、高效的特点。

其结构与人体内的HMG-CoA还原酶非常相似,而该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
中的限速酶。

莫纳可林类化合物可与HMG-CoA还原酶产生竞争性抑制,从而阻止或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达到调血脂的目的。

抗氧化然红色红曲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橙色和黄色红曲色素,但其疏水性限制了其在医药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抗肿瘤红曲中的多种物质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红曲色素、红曲多糖、莫纳可林K、麦角甾醇等。

在p53基因突变的小鼠肝癌模型中,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疗糖尿病红曲不仅有抗糖尿病活性,还能预防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和肾病。

抗骨质疏松红曲中的麦角甾醇及他汀类成分为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红曲醇提取物可明显增加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基因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且低剂量(含生药0.1 mg/mL)时作用最明显,可增加骨量和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提高骨密度,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抑菌红曲中的桔霉素、红曲内酯、红曲色素及其衍生物等均具有抑菌活性。

红曲橙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显著,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等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红曲具有抗炎作用,红曲中的洛伐他汀等成分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用较小剂量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抗炎效果,其抗炎机制与消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因子渗出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此外,红曲还具有降血
压、抗疲劳、抗抑郁等作用。

4. 桔青霉素(又称桔霉素)被作为抗生素首次从青霉属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研究,是红曲属真菌和多种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真菌毒素。

桔青霉素具有抗菌活性,但其具有强烈的肾脏毒性,可引起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以及上皮细胞坏死。

毒理实验表明,桔青霉素具有神经毒性、肝毒性和肾毒性,还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恶性肿瘤,对人体伤害极大。

目前,许多国家对红曲发酵产品中的桔霉素含量做出了限量规定:以单位色价计,红曲红色素的限量标准为40 μg/kg,红曲黄色素的限量标准为1000 μg/kg,功能性红曲的限量标准为50 μg/kg。

5. 红曲应用
分类介绍
血脂康胶囊(片)血脂康成分以洛伐他汀为主,另外还含有13种他汀同系物、甾醇、异黄酮、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天然成分,其在药物的转运和消除等方面均优于洛伐他汀。

血脂康应用于临床多年,有确切的调脂效果,此外,血脂康还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血脂康的调脂作用机制与他汀类药物类似,随着的血脂康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已远超过调脂作用,主要由于其主要成分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且其与多成分发挥协同作用。

血脂康调脂的作用机制可概括为保护内皮祖细胞、提高内皮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及减轻炎症反应。

脂必妥片脂必妥主要组分为茯苓、红曲发酵物,调脂效果好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

保健品红曲胶囊、黄金血康胶囊、红曲灵芝丹参胶囊、沙棘红曲胶囊。

黄金血康胶囊主要组分为红曲粉、丹参提取物及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降血压的保健功能。

红曲灵芝丹参胶囊以灵芝、红曲、丹参为主要原料,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红曲中的洛伐他汀以及丹参中的丹参素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 均有调血脂的作用。

研究证实,红曲灵芝丹参胶囊有显著的辅助调血脂功能。

纳豆红曲胶囊以纳豆和红曲为主要原料制成,含有洛伐他汀、红曲色素、纳豆激酶、纳豆菌、异黄酮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红曲和纳豆的双重生物活性,调血脂作用显著。

沙棘红曲胶囊由沙棘提取物和红曲提取物按1∶1比例配制而成,沙棘具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消食化滞的功效,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