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大纲 北大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大纲 北大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建筑工程学部建筑学专业教研室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4047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学分:1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践(实验)学时:_0_)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限选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和基本方法的专业课。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态度去继续专业知识的探寻;帮助学生系统的领悟关于建筑设计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其中的关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非常重要,它的关健在于使学生建立一种将来从事这一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十分周密的又十分严谨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及状态,并且将所有的专业知识附载在这个系统之上。引导学生开拓眼界,使他们对专业学科所涉及的广大领域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努力去探寻和钻研。 住宅设计原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是借助多媒体的一对多的讲解方式,学生容易被动学习。学生在一对多的授课方式中快速有效地掌握住宅设计的一般规律是主要目的,建立纯粹专业理论课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为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要求在本课程之前应具有一定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结构等基本知识。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作为最大量专业知识的系统总结 2?推出理论层次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 3 ?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指导具体的专业设计实践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套型设计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4学 时) (4学 时)

第四章多层住宅造型设计 第五章住宅标准及经济标准 第六章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2. 实践教学内容: 无 六、 教材与参考书 1?教 材: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自编教材 2?参考书: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七、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1 ?理论陈述 其目的是通过组织良好的语言, 以理论化的述、论、证给学生和到最大量的 感染。在这一过程中应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受到启发而跃跃欲试。 2 ?图像的展示 其目的是使学生直观的接受专业知识, 但必须注意的是应当使学生把直观的 形象和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体系相联系起来。以与之相反的过程启迪他们的设计思 维。为此,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进行的。 3 ?调研和讨论 其目的是更大量的使学生自主涉及专业知识的各个层面, 并且主动的参与意 见,这对于培养学生严肃负责的专业态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过程可以培养 出学生主动研究式的学习及工作方法,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进步有很大帮助。 八、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4学 时) (4学时)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大纲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91310114 课程名称:视觉设计基础 英文名称: Visual Design Statements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总学时: 48 学分:3 适用对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素描、造型基础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平面设计是通过视觉图像载体传递表达一定的信息,平面设计也是符号设计的过程,即提炼符号、表现符号和再译符号的过程。本课程以符号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探究视觉传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多种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用视觉语言传递信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符号学是艺术设计学学科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对符号的学习研究,探讨其本质特性,能够更准确的运用符号学原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通过对本课程符号学原理的学习与设计实践,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平面设计内涵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了解设计的本质并且有效地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强调掌握符号学方法论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平面设计中作为符号现象存在的设计元素,充分理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结构构成。 2.重点以符号学原理的应用设计为主,在课题设计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3.课题的设置必须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知识讲授、讨论、多媒体观摩作品、审定草图、作业讲评与指导等。(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是各个教学单元讲授内容相对应的课题作业: 1.名称:(1)前期课题调研(2)草图(3)上机 2.主要内容与要求:(1)对课题进行前期的案头工作,通过各个信息渠道对文献资料进

《室内设计原理》-大纲

室内设计原理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第二章室内空间与界面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第四章色彩与室内设计 第五章室内陈设与家具 第六章室内采光与照明 第七章室内绿化 第八章室内设计史与风格流派 第九章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一章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二章旅游建筑室内设计 --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专业的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的知识及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之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较强的课程.它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方法.技术要点的概括与总结.其核心内容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方法.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当立足于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的问题将以本课程大纲中所确定的实际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有关要求为依据.问题不超出大纲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将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理解室内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把握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和联系,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室内设计原理完成实际工程中的实际任务.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素描.色彩.建筑装饰构造.画法几何.室内表现图技法.中外建筑史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含义.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词义.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区别,室内设计中的依据.因素. 第二节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加强环境整体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时代感与历史 文脉并重,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三节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分类步骤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室内设计的分类.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 序步骤 第四节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室内设计的含义.装饰.装修.设计. --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 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与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设计和分析能力服务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1) 通过课程设计大跨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2) 通过对某些机构的发明构思,锻炼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4) 通过对课程设计中某些计算内容编程上机运算,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陆凤仪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 师忠秀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六、课程设计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要多练多想,运用一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设计与分析问题。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 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完成后,提交合格的设计图纸和课程设计说明书。

与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是与门电路 从小巧的电子手表,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许多元件被制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即把几十、几百,甚至成干上万个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片或绝缘片上。每种集成电路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有一种用得最多的集成电路叫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非门、与非门。 什么是门电路 “门”顾名思义起开关作用。任何“门”的开放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一名学生去买书包,只买既好看又给买的,那么他的家门只对“好看”与“结实”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书包才开放。 门电路是起开关作用的集成电路。由于开放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与门、非门、与非门等等。 与门 我们先学习与门,在这之前请大家先看图15-16,懂得什么是高电位,什么是低电位。 图15-17甲是我们实验用的与用的与门,它有两个输入端A、B和一个输出端。图15-17乙是它连人电路中的情形,发光二极管是用来显示输出端的电位高低:输出端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输出端是低电位,二极管不发光。 实验 照图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图中由A、B引出的带箭头的弧线,表示把输入端接到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线。每次实验根据二极管是否发光,判定输出端电位的高低。 输入端着时,它的电位是高电位,照图15-18戊那样,让两输人端都空着,则输出瑞的电位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 可见,与门只在输入端A与输入端B都是高电位时,输出端才是高电位;输入端A、B只要有一个是低电位,或者两个都是低电位时,输出端也是低电位。输人端空着时,输出端是高电位。 与门的应用 图15-19是应用与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个输入端A、B同低电位间的开关同时断开,A与B才同时是高电位,输出端也因而是高电位,用电器开始工作。 实验

设计原理课程大纲设计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纲要 总纲: 1、绪论 2、设计发展史 3、设计方法 4、设计形态 5、设计美学 6、设计与市场 7、设计批评 第一章、绪论 1 .设计的概念 ★注意的问题:1、设计的名词解释: 2、设计的动词解释 3、设计的广义含义核心特征:目的性 4、设计的狭义含义 ★需要了解:1、设计词义的演变:《牛津大词典》分为名:动;解释 a、15世纪前后 b、18世纪 c、1974 年 d、现代对它的四个解释: 1、2、3、4

2、现代设计的自身特点:a、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以及设 计师的诞生 b、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 设计 c、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3、中国设计一词的演变(需要了解) 2 .设计的范畴和分类: 2.1设计的范畴广义的概念、狭义概念不包括 ★注意的问题:1、设计与工程的区别:解决人造物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 关系 2、设计与美术的区别:目的不同 3、设计与工艺的区别:意义》工艺 2. 2设计的分类种类:A以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分类: B《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分类 C以目的分类:(本书使用分类) 视觉传达:定义:分类6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三要素:1、2、3、 三步骤:1、2、3 产品设计的分类:定义:分类4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环境设计的分类:定义:分类5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3 .设计与文化的相关性 A、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过程:18世纪前艺术的存在以技艺为主特征一一分工细致艺术技术分家 艺术自由化 ------- 大美术小美术观点出现——19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 提倡应该向小美术发展 B、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共同变化 设计与科技关系的三状态: 1、古代技术时代 2、近代技术时代 3、高科技时代a、b、 第二章、设计发展史 1、中国设计发展史(手工业时代设计为主) 石器时代到先秦(石器一一开始打砸石料做工具一有意识的塑造造型) (彩陶一一绘有黑色、红色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以a自然动物和抽象图形,b造型品种繁多) (青铜器一一红铜+锡的一种合金色泽青灰;早期模仿陶器;商 晚器类繁多,造型雄浑庄重,文饰精致,云雷纹为底衬的主纹; 西周“礼制”衰弱取代商的“酒器组合”为“食器组合”中期造 型简率、纹样质朴,春秋向生活发展。) 秦汉至隋唐时期(金属一一新品类、新设计、新风格出现---铜人铜马镜子一一

《UI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UI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I设计基础User Interface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开课单位:设计艺术系课程编码:23113045 总学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先修课程:图形创意等 考核方式:操作 一、课程内容 理论部分: (一)认识界面 1、UI概述 2、图形化的界面 (二)人机界面 1、回归人性的界面设计 2、为用户而设计 3、人机工程学 (三)界面的整体设计 1、分析阶段 2、实施阶段 3、界面视图 (四)界面的视觉设计 1、界面设计的基本途径 2、界面的信息设计 3、图标设计

4、界面布局与元素设计 (五)网页界面的设计 1、网页界面的认识 2、网页界面系统 3、网页界面信息传达 (六)游戏界面的设计 1、游戏界面的概述 2、游戏平台的视频界面设计 1 3、游戏平台的操作界面设计 4、游戏界面的音频设计 (七)软件界面的设计 1、软件界面设计的整体思考 2、软件界面的文本、图形 3、为“交互”服务:角色、场景和礼貌 (八)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设计 1、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概述 2、便携电子产品界面设计的特殊性 3、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视觉要素分析实践部分: 实践一网页界面设计 实践二游戏界面设计 实践三电子产品界面设计 二、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UI设计是一门新的学科,也称之为当代的新媒体,是在各门相关学科中提取相关的内容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UI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在继专业设计课程基础上的延续和提高,全面的完善了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实践中注重对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统合和整体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艺术出发,掌握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方法、理论与设计实例,探索新的交互技术,熟悉UI 设计的流程与特点,并运用ADOBE PHOTOSHOP、indesign等设计软件完成其视觉表现,独立完成UI设计的全过程。 (三)课程内容各层次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界面 重点:了解界面 难点:概念性的认识,图形化的界面 2(人机界面 重点:人性的界面设计 2 难点:为用户而设计的理解,界面设计中的人机工程 3.界面的整体设计 重点:分析阶段、实施阶段、用户分析、市场与目标分析 难点:对象的模型化、界面视图的设计、界面整体设计的分析以及实施 4(界面的视觉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Fundamentals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学分:3.5 学时:57 (课内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课程负责人:张丽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2010。 混凝土结构(上册),叶列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内容概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混凝土结构构件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中常见受力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受剪、偏心受力、裂缝及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特征、设计模型建立及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要求和教学内容重、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考核方式 试卷考核 四、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综合该课程权威体系相关要求编写。 起草人:张丽审核人:童中华日期:2016.11.11

与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就是与门电路及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就是与门电路 从小巧的电子手表,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许多元件被制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即把几十、几百,甚至成干上万个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片或绝缘片上。每种集成电路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有一种用得最多的集成电路叫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非门、与非门。 什么就是门电路 “门”顾名思义起开关作用。任何“门”的开放都就是有条件的。例如.一名学生去买书包,只买既好瞧又给买的,那么她的家门只对“好瞧”与“结实”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书包才开放。 门电路就是起开关作用的集成电路。由于开放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与门、非门、与非门等等。 与门 我们先学习与门,在这之前请大家先瞧图15-16,懂得什么就是高电位,什么就是低电位。 图15-17甲就是我们实验用的与用的与门,它有两个输入端A、B与一个输出端。图15-17乙就是它连人电路中的情形,发光二极管就是用来显示输出端的电位高低:输出端就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输出端就是低电位,二极管不发光。

实验 照图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图中由A、B引出的带箭头的弧线,表示把输入端接到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线。每次实验根据二极管就是否发光,判定输出端电位的高低。 输入端着时,它的电位就是高电位,照图15-18戊那样,让两输人端都空着,则输出瑞的电位就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 可见,与门只在输入端A与输入端B都就是高电位时,输出端才就是高电位;输入端A、B只要有一个就是低电位,或者两个都就是低电位时,输出端也就是低电位。输人端空着时,输出端就是高电位。 与门的应用

图15-19就是应用与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个输入端A、B同低电位间的开关同时断开,A与B才同时就是高电位,输出端也因而就是高电位,用电器开始工作。 实验 照图15-20连接电路。图中输入端与低电位间连接的就是常闭按钮开关,按压时断开,不压时接通。 观察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转动。 如果图15-20的两个常闭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前后门,图中的电动机就是启动汽车内燃机的电动机,当车间关紧时常闭按钮开关才能被压开,那么这个电路可以保证只有两个车门都关紧时汽车才能开动。 与非门,与非门就是什么意思 DTL与非门电路: 常将二极管与门与或门与三极管非门组合起来组成与非门与或非门电路,以消除在串接时产生的电平偏离, 并提高带负载能力。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Based graphic design and animation 课程代码:课程类型:方向课 适用专业:11计算机网络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学时数:48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数为48 学分数:3 考核方式: 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年月日 执笔者:审核人: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平面设计与动画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领域的有关基本概念,认识并能熟练使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Flash,掌握平面设计技巧,并能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和动画软件进行软件界面设计和平面广告制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各类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软件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关概念;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课等教学环节。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2)》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结构设计原理》(2)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科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本科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针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学生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计算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设计计算方法。2)了解现行《公路桥规》对结构构件计算的有关规定。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在已开设的《建筑材料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是《桥梁工程》。 3.《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研究各种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应力应变、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截面受力性能的分析、结合试验,给出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应力、位移、裂缝计算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受力分析、承载力计算方法。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本构关系、掌握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结构试验方法、观察试验过程、能将试验结果应用到承载力计算中。 3.《结构设计原理》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各种构件计算方法都有试验分析作为基础,同时截面设计要考虑构造要求;另一方面设计计算为工程实际服务。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性环节:如观摩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析、受压构件强度试验、预应力施工技术等。了解《公路桥规》有关构造要求。 4.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环节中,基本概念、定义、截面性质、受力性能等概念,由低到高分为“知道、了解、掌握”三个层次。有关截面承载力计算、应力计算、连接计算、变形、裂缝计算等公式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由低到高分为“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与学分 1.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个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表)。

与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是与门电路及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是与门电路 从小巧的电子手表,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许多元件被制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即把几十、几百,甚至成干上万个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片或绝缘片上。每种集成电路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有一种用得最多的集成电路叫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非门、与非门。 什么是门电路 “门”顾名思义起开关作用。任何“门”的开放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一名学生去买书包,只买既好看又给买的,那么他的家门只对“好看”与“结实”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书包才开放。 门电路是起开关作用的集成电路。由于开放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与门、非门、与非门等等。 与门 我们先学习与门,在这之前请大家先看图15-16,懂得什么是高电位,什么是低电位。 图15-17甲是我们实验用的与用的与门,它有两个输入端A、E和一个输出端。图15-17乙是它连人电 路中的情形,发光二极管是用来显示输出端的电位高低:输出端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输出端是低电位,二极管不发光。 实验 照图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图中由A、B引出的带箭头的弧线,表示把输入端接到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线。每次实验根据二极管是否发光,判定输岀端电位的高低。

输入端着时,它的电位是高电位,照图15-18戊那样,让两输人端都空着,则输岀瑞的电位是高电位, 二极管发光。 可见,与门只在输入端A与输入端E都是高电位时,输岀端才是高电位;输入端A、E只要有一个是低电位,或者两个都是低电位时,输岀端也是低电位。输人端空着时,输岀端是高电位。 与门的应用 图15-19是应用与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个输入端A、E同低电位间的开关同时断开,A与E才同时是高电位,输出端也因而是高电位,用电器开始工作。 实验 照图15-20连接电路。图中输入端与低电位间连接的是常闭按钮开关,按压时断开,不压时接通 观察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转动。 如果图15-20的两个常闭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前后门,图中的电动机是启动汽车内燃机的电动机, 当车间关紧时常闭按钮开关才能被压开,那么这个电路可以保证只有两个车门都关紧时汽车才能开动。与非门,与非门是什 么意思

《设计基础Ⅰ1305203239》教学大纲

《设计基础Ⅰ》教案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课程编号: 前修课程:素描色彩学分:总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又通过大量相关课题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二维平面构成规律及方法,色彩的心理功效、视觉规律及调和配置的方法,为将来艺术设计专业的灵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和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设计方法、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二维空间的形象思维能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二、教案内容理论总学时:学时 第一章:平面、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设计构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内涵,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构思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含义及学习方法 难点:设计构成中抽象语言的表达 第二章:平面、色彩构成的要素及规律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点、线、面、色、光等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及法则,同时提高学生的抽象造型能力、画面组织能力,了解色彩的物理、心理、生理功效,色彩调和搭配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重点: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及规律 难点:设计构成规律的灵活运用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解构与重组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调和、解构与重组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色彩的联想和创意能力。 难点:色彩的调和 重点:色彩的解构与重组 第四章:平面、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平面、色彩构成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使它们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发挥作用。 重点:对平面、色彩构成知识的全面、综合掌握 难点: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实践环节或相关课程实践总学时:学时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了建筑设计类型及各类建筑的特征。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城市建筑的调查;城市建筑的综合分析。学会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代码3836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先修课程制图 总学时数32 周学时数 2 开课院系艺术学院设计系任课教师卢 编写人卢编写时间2009.9.10 使用教材朱昌廉等著.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杨窥丽.城市原来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华夏意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为环境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以理论分析与规划设计为特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下述能力: (1)培养正确的建筑观。 (2)培养分析、理解城市空间的认识能力。 (3)认识不同城市、地理方位的建筑不同特点 (4)使学生对我国建筑发展的概貌及重要的专业术语有所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审批的基本程序。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各类建筑的特征。 2、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城市绿地的规划原则,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城市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3、掌握建筑规划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建筑现状的调查;建筑的综合分析。 4、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 点 本课程重点和难点在于: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考试课程设计

ISEC设计基础(下)大纲

设计基础(下) Syllabus I.Course Description课程描述 设计基础(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从绘画性色彩转向设计性色彩的过渡课程。在写实性色彩原理的基础上逐步转向设计色彩的研究,进而认识理解设计色彩的特征,重点学习色彩分解、限制色彩、以及装饰性色彩和意向性色彩的特征及表现方法。以此强化设计意识,提高设计色彩的应用能力,为进入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Pre-requisite Units and Assumed Knowledge: 先决条件的单位和假设知识: 具备一定的素描造型能力 3. Learning aims and outcomes 学习目标 Learning Outcome 1(目标1) 了解色彩的概念、起源、特征及表现形式 ASSESSMENT CRITERIA:评判标准 a (了解的起源和发展,进而理解现代设计色彩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印象 派绘画艺术和德国包豪斯现代艺术。) b (了解色彩分解的由来、特征和作用;掌握分解色彩的调和方法。) Learning Outcome 2(目标2) 理解、掌握限制色彩的表现 ASSESSMENT CRITERIA:评判标准 a (了解同类色构成的主要特点,掌握单纯色彩在画面色调构成中的应用和表达) b (了解六种以下的色彩限制的特点。掌握以有限的色去表达无限的内容和特有的 美感。) Learning Outcome 3(目标3) 了解、掌握装饰色彩的表现

ASSESSMENT CRITERIA:评判标准 a (了解掌握装饰性的造型特征、装饰色彩的特征) b (了解装饰色彩的造型方法和规律,掌握装饰色彩写生的重点) Learning Outcome 4(目标4) 意向归纳色彩的表现 ASSESSMENT CRITERIA:评判标准 a (了解掌握色块意向、光色意向的特征和表现技法。) b (了解掌握抽象意向、肌理意向的特征和表现技法) 4.Weighting of final grade(打分比例) Grades will be as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percentages: 级别将被分配的基础上的百分比如下: Attendance考勤10 attitude, class activities, & participation 10 学习态度 Homework 1 (Learning outcome 1) 20 家庭作业1 Homework 2(Learning outcome 2) 20 家庭作业2 Homework 3(Learning outcome 3) 20 家庭作业3 Homework 4(Learning outcome 4) 20 家庭作业4 Total总分100 5.Grading等级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01402修订) 课程名称(中文):建筑设计原理(英 文):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 64学时(理论教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 4学分 先修课程:建筑构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优化理论系统,紧密结合专业,突出与设计课程的配套,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要求和特点,空间与结构造型,建筑构图法则,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平面、剖面、体型和立面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内容,并把建筑策划和建筑节能的内容纳入进来。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围绕建筑设计方向的特点,舍弃繁琐的理论,优化理论系统,内容力求简洁实用。同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介绍,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为建筑设计课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构图以及设计规范,适合学时较少的实际情况。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建筑概述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的概念与含义;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理解建筑的分类和建筑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的耐火等级。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程序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设计的程序; ·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深度;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造型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结构的种类; ·理解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有机结合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第四章建筑构图法则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美学中的构图问题; ·理解形式构图与形式美、构图法则; ·理解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尺度; 第五章建筑设计方法论及设计手法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设计手法; 重点与难点: ·认真学习并掌握建筑设计手法。 第六章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场地设计、竖向设计、停车场设计; ·理解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重点与难点: ·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停车场设计。 第七章建筑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与掌握平面防火设计基本方法; ·理解与掌握走道、楼梯设计要点; ·理解并掌握平面组合种类; 重点与难点: ·房间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平面组合设计。 第八章建筑剖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房间的剖面形状、建筑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理解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了解并掌握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用的剖面设计手法,以达到对建筑空间全面理解和把握的目的。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期末考试

1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与其它类型的晶体管相比,MOS器件的尺寸很容易按____比例____缩小,CMOS电路被证明具有_较低__的制造成本。 2、放大应用时,通常使MOS管工作在_ 饱和_区,电流受栅源过驱动电压控制,我们定义_跨导_来表示电压转换电流的能力。 3、λ为沟长调制效应系数,对于较长的沟道,λ值____较小___(较大、较小)。 4、源跟随器主要应用是起到___电压缓冲器___的作用。 5、共源共栅放大器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_输出阻抗_很高,因此可以做成___恒定电流源_。 6、 6、由于_尾电流源输出阻抗为有限值_或_电路不完全对称_等因素,共模输入电平的变化会引起差动输出的改变。 7、理想情况下,_电流镜_结构可以精确地复制电流而不受工艺和温度的影响,实际应用中,为了抑制沟长调制效应带来的误差,可以进一步将其改进为__共源共栅电流镜__结构。 8、为方便求解,在一定条件下可用___极点—结点关联_法估算系统的极点频率。 9、与差动对结合使用的有源电流镜结构如下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电容Cin为__ CF(1-A) __。 10、λ为沟长调制效应系数,λ值与沟道长度成___反比__(正比、反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1、1、阱 解:在CMOS工艺中,PMOS管与NMOS管必须做在同一衬底上,其中某一类器件要做在一个“局部衬底”上,这块与衬底掺杂类型相反的“局部衬底”叫做阱。 2、亚阈值导电效应 解:实际上,VGS=VTH时,一个“弱”的反型层仍然存在,并有一些源漏电流,甚至当VGS

《发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发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专业面向形象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艺术造型理论和形象设计的专业技能等,融艺术设计、市场经济、创新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人才。发型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涉及广泛,须掌握多门学科,影响发型设计主要有:头型、脸型、五官、身材、年龄,其次有职业、肤色、着装、个性嗜好、季节、发质、适用性和时代性。《发型设计》具体课程内容,如下:内容为《发型设计基础》,主要熟悉盘发的技巧,可以演绎出各种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气质女性的万千风情。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传统的专业基础教育比较注重学科型课堂知识传授,对市场及企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反映滞后。该专业设计了将中职学业教育与企业职场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室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在《发型设计基础》《职业形象》等新设计的课程中,导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任务的步骤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既掌握实际技能,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1.发型设计基础知识 有关发型设计的基础知识 2.盘发的基础知识 对于盘发有关的基础知识 3. 高马尾/立体马尾 掌握盘发的三要素,增强发型的立体感 4.编发 简单的花样编发/四款编发/蜈蚣辫/有型的编发等编发的手法特点及步骤 5. 日常发型/新娘发型/晚宴发型/舞台发型 对各种发型手法特点及步骤的掌握,能够设计出符合的发型 6.礼仪发型 了解礼仪发型的手法特点及步骤,并能够实操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发型设计基础知识 重点:理解有关发型设计的基础知识 难点:掌握有关发型设计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分析脸型并能分析发型 2.盘发的基础知识 重点:理解对于盘发有关的基础知识 难点:掌握盘发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分析脸型并能分析发型 3. 高马尾/立体马尾 重点:掌握盘发的三要素,增强发型的立体感 难点:盘发的三要素 4.编发 重点:理解简单的花样编发/四款编发/蜈蚣辫/有型的编发等编发的手法特点及步骤 难点:掌握简单的花样编发/四款编发/蜈蚣辫/有型的编发等编发的手法特点及步骤,并能够设计一款编发 5. 日常发型/新娘发型/晚宴发型/舞台发型 重点:理解对各种发型手法特点及步骤的掌握,能够设计出符合的发型 难点:掌握对各种发型的手法特点及步骤的掌握,并能够设计一款符合的发型 6.礼仪发型 重点:理解对礼仪发型手法特点及步骤的掌握,能够实操 难点:掌握礼仪发型的手法特点及步骤,并能够设计一款 五、课时分配表

《配方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配方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配方设计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contriving principium of directions for producing fine chemicals fill a prescription 课程编号:0613211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 学 时:18 学 分: 1.0 适用专业: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精细化工技术包括合成精细化学品技术和配方精细化学品技术两个方面。《配方设计原理》是精细化工说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了解有机概念图理论,HLB理论; 理解生产配方与实验配方之间的关系、HLB值、I值、O值,乳液的概念; 掌握乳液的分类方法、乳状液配方设计理论、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乳状液的配方设计、化合物的I值、O值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 了解香气的分类方法、香料香气的分类方法; 理解气息、香气、香味、气味、香韵、香型、头香、体香、基香、和合、修饰、谐香、稳定性等概念; 掌握香精配方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第三章 了解药物片剂的特点、基本组成与分类,崩解剂的作用机理, 理解和掌握医药片剂配方设计的方法。 第四章 了解洗涤方式的分类、去污原理、污垢的组成,理解表面活性剂在水性洗涤中的作用、表面活性剂、软水剂、pH值稳定剂、携污剂、增白剂、赋香剂、色素、赋形剂等基本概念; 掌握水基洗涤方式的洗涤剂配方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 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涂料的作用,颜料的分类与作用; 理解油脂、树脂、颜料、防锈颜料、体质颜料、助剂、溶剂等基本概念; 掌握涂料配方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在学习《配方设计原理》之前应学习完《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 六、学时分配建议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1/1乳状液配方设计理论42/1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3/1乳状液的配方设计1/2香精配方设计原理-香气分类42/2香精配方设计原理-香料香气分类3/2香精配方设计的要求和方法1/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片剂的分类22/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片剂的组成3/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药物制剂降解1/4洗涤剂配方原理-去污原理42/4洗涤剂配方原理-洗涤剂的基本组成3/4洗涤剂配方原理-洗涤剂的配方设计1/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作用与组成42/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颜料与溶剂3/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配方设计 七、建议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自编讲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