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PPT精选课件
黄炎培“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黄炎培“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这一思想主张敬业、乐群,强调个人要积极工作,与他人和谐相处。
敬业代表专注、敬畏职业;乐群代表融洽、合作共赢。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仍具有深刻启示:提升职业素养,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至关重要。
个人应以敬业心态投入工作,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从个人到社会,都能受益于“敬业乐群”思想的指引,不仅提高绩效,也增进人际关系。
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黄炎培、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内涵、当代启示、个人、社会1. 引言1.1 黄炎培简介黄炎培(1898-1986)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他毕业于法国政治学院,并曾经在欧美多国学习和考察。
回国后,黄炎培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炎培在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其中“敬业乐群”是其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之一。
黄炎培在教育事业中以身作则,一生都在追求教育的卓越品质。
他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修养,倡导教师要以认真负责、专业精湛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黄炎培认为,只有敬业才能做到尽职尽责,只有乐群才能形成和谐的教育团队,才能将教育事业推向更高的境界。
通过黄炎培“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热爱和高度责任感。
这种敬业乐群的精神也为当代社会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2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概述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提出了“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黄炎培在教育实践和思考中提出的核心理念。
“敬业”强调对事业的认真、专注和责任感,要求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不达目的不罢休;“乐群”则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团队合作、互助互利,倡导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作文六职业教育积极倡导者黄炎培汇总护理课件

他强调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技 能的培养,以培养出具备专业素 养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们 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教育开始在 中国兴起。
在黄炎培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的护理 教育逐步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学科体系。
现代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未来的发展与实践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 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广现代学徒制
借鉴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广现代学徒制,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个人素质
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知 识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职业教育不仅教授技能,还能够培养 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
提高就业率
通过职业教育,学生能够获得实际操 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
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培养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 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
促进就业
通过职业教育,学生能够获得实际 工作经验和技能,提高就业率。
提升社会地位
职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 职业发展机会,提高社会地位。
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式
01
02
03
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 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 践教学资源。
注重护理人才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
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 养。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概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概述摘要: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开我国职业教育之先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提出了“社会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和“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强调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以“敬业乐群”为校训。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启示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尽管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和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场合各有不同,但自上世纪20年代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4](321)后,黄炎培总是把这两句话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前后一贯。
黄炎培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求生”,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孤生不能,生亦寡趣,乃求群”[5]。
求生和求群是人类的两种本能。
所谓求生就是“使无业者有业”,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
所谓求群就是“使有业者乐业”,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能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职业教育要给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上以培养和教育。
谋个性发展,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为增进生产力做好准备,进而达到解决社会失业问题和增进社会生产能力问题,最后达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阐述充分体现了他“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注重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并将低层次的谋生和高层次的乐业相统一”,从而奠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观。
这不但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但黄炎培过分夸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导致他长期在教育救国的道路上徘徊。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解析

(二)职业道德教育
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1)注意各类职业学校或各科公共的职业道德 的训练目标:又强调不同学科还应有与其学 科特点相适应的特殊训练目标。 (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主张深入到具体 的职业环境中去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3)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4)注重使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 观念,强调养成其健全的人格。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 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 1878年10月1日出生川沙镇,早年父母双亡,在家乡任塾师。 1899年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 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 1904年在乡办校,因鼓吹反清被逮捕,一度入狱,在江苏巡 抚“就地正法”批文到达一小时,由基督教外籍牧师保出, 逃亡日本,一年后事息归国,继续兴办学校。 1905年参加同盟会。 1908年与童世亨等共同创办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浦东 最早的供电设施。 1915年4月,随农商部“游美实业团”赴美报聘,考察教育, 撰写《旅美随笔》。
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4)训练与陶冶并重,教育与修养并重 黄炎培提出职业学校应重视精神陶冶,否 则就感为“器械的教育”。
他对青年说:“社会所需要之人才,从消极 说来,第一自私自利者不可用,第二圆滑 取巧者不合用,第三绳趋矩步,束身自好 者不够用。从积极说来,一须有高尚纯洁 之人格,二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三须有 侠义勇敢之气慨,四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 而更须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艰百险 的环境。名,吾所不求,功,吾所不争, 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 工作之上”。
1917年赴英国考察,同年5月6日,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 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创办《救国通讯》,宣传爱国主义。组织上海市民维持会, 支持淞沪会战。 1941年,与张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治同盟,一度任主 席。 1945年又与胡厥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同年7月 应邀访问延安。写成《延安归来》一书。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 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骨灰安放于北京西郊八宝山革 命公墓,夫人姚维钧的骨灰也安放于此。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2011-10-28)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求个性发展,使受教育者在未来个人发展、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做好各种准备;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性,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科学化,职业教育必须科学化;职业教育的原则:书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大职业教育观念:只从从学校内部做教育不行,只是教育界的做教育不行,只是实业界的做教育不行,必须跳出学校,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做教育,必须和企业界的联手做教育,一体化做教育。
重要结论:根据社会需要做教育,订单式教育,不是培养全能型、万金油式教育,针对性教育、订单式教育,与社会需要结合,与企业结合;二是定位成为黄炎培教育思想的实践基地。
实践者,实施者。
黄炎培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
”1916年1月,他在《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一文中说:“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
盖考察者我也,非他也。
我之所以考察,亦为我也,非为他也。
以故足迹所至,苟有咫闻尺见,其所发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其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
”考察结果,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
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他的结论是采取实用主义,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教育的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服务。
■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化——强调的是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科学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洋务运动看到中国当时落后情况,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实业学堂,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和杜威思想的影响,黄炎培在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坚持和发展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2.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着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积极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认真总结中国自开办新教育以来的问题和教训,于1917年前后成立中华职教社,建立中华职业学校,创办《教育与职业》刊物,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关于职业教育的内涵:他认为,职业教育就是"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包括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实是一物两面",与当今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内涵是相通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功能与作用: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论的核心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和谐统一,不但揭示了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办学方针和办学原则:他提出了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以及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实用的办学原则.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和形式、课程和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规格教学安排上都要根据社会需要而定,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要推广平民教育,主要从他们生计问题上着手","提高全民的职业素质".认为仅靠教育界是很难办好职业教育的,主张全社会办教育.提出"用科学来解决职教问题",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质量规格:他提出了"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的培养模式."工读制度"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把读书与做工,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知能并重、人格完整"的质量规格。
试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代 替原来 “ 以夏制夷 , 以夏变夷 ” 的传统 思 育救国的道路 。 黄炎培提 出了实用 主义教育 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 , 群众性 的反帝 想, 并且能用客观和探索的眼光看待西方的 思 想 , 经过 进 一 步 的 理论 思 考 与 实 践 探 索 , 爱 国斗争有力地推动 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 科学 与技 术 。在一系列变法维新运 动失 败 提 出了职业教育 思想 , 并积极进行职业教 育 展。 中国民族工商业 的快速发展突出了对新 后 ,人们意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 的封建 统 实践, 逐步形成其独特的职业 教育思想 和 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 中国职业教 育发展成为 治, 建立 自由、 民主的国家 , 才能真正获得 民 办学理念 。 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想
人以银碗盛水 , 水干 , 俟 验其 底 , 硫 或 硝 , 医服药 , 或 总不如坐汤有效 , 只是前 日请 皇帝 称 。 ” 当木兰围场建成后 , 为方便 皇帝北巡 ,
或盐或碱 , 出不同, 各 大抵 坐汤可舒筋骨 , 兼 批 准 的 坐 汤 时 问 太 短 以至 未 获 痊 愈 ,这 次 沿途需再修建一些行宫 , 考虑到康熙帝酷爱 希望 能“ 坐汤二七或三七 ” 1 坐汤 , 赐 (4 遂选址于有温泉的“ 热河 ” 。康熙五十 疗人病 。”2 [ 字里行间透漏 出对坐汤保健 的 再乞 天恩 , 6 1 6 肯定 和拥护。所 以, 这种既可疗 治疾病又能 或 2 天 )期待病愈后 面圣有期 。康熙帝眷 年(7 1避暑 山庄落成 , 中温泉流经之处 1 , 11 ) 其 舒缓疲惫身心的方式 , 成为康熙帝理疗养生 顾 臣下 , 应允其请求 , 并在朱批 中连续强 调 名 日“ 流 暄波 ” 为 山庄 主 景之 一 。 暖 ,
进思 想 文 化 的宣 传 下 , 中国 社 会 逐渐 产 生 了 元培的支持
职业教育ppt课件

提高教师素质是“重中之重”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决定着职业教 育的发展道路和前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与 教学原则、方式、方法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回答的是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内涵和实施要求
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使专业及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 业岗位紧密结合,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就教什么,按 需而设、按需而教;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和方式上, 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 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要安排充 分的岗位实习,使学生所学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运用, 最终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
职业教育
当前的职教形势可以这样概括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 的时期,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
但也要看到,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 事业的薄弱环节,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 研究解决。
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后发性教育,在新形势下 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很大。
越是最好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
要赢得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空间, 重要的着眼点是以下四个方面:
(三)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
半读、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1、合乎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 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是在创新实践 中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发展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尽快地让 职业教育实至名归。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一谋三准备”: 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 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曾参与起草1922年学制,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和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河 海工程专门学校筹备主任(现河海大学)、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上 海商科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 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办《救国通讯》﹐宣传爱国主义﹔组织 上海市民维持会(后改为上海地方协会)﹐支持淞沪会战。
解读
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引言
(一)黄炎培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黄炎培职教思想?
主要内容
Contents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二 黄炎培职教思想主要观点、论述解读 三 黄炎培先生的历史贡献
四 结束语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
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
随中国游美实业团体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广泛接触各界人 士,尤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1915年4月,随农商部“游美实业团”赴美报聘,考察教育,撰写《旅美随 笔》。黄炎培还到日本、菲律宾、南洋各地考察。每次考察均有记录,并结集出 版。
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知病源才能开好药方,做到对症下药。 “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 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 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 任委员等职。
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黄炎培文章峭拔清健、傲岸不群。笔歌墨舞、酣畅淋漓。诗初学温、李,继复寝馈 李、杜。思力沉厚,趣味隽永,章调铿锵。兴到落笔,虽语必工,富于著述。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主要观点、论述解读
(二)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之论述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与科学化是黄炎培先生非常重视的,被其奉为办理职业 教育机构所应遵循之基本方针。
黄炎培先生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因为他看到了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 与社会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制约。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主要观点、论述解读
(一)职业教育目的之论述
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 具有利国富民的意义,包含了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这和我们今天强调的自食其 力、尊重个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谋而合。特别是在当前就业问题突出的时 代背景下,有业是前提、是基础,乐业是提升、是升华,这与我们经常强调先解 决吃饱肚子问题,并在此前提下再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完全一 致的。
任塾师。
1899年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
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
1902年后又中江南乡试举人。
1903年返乡兴办小学堂。
1905年参加同盟会。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辛亥革命前,先后创办和主持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在爱国学社、 城东女学等新教育团体和学堂中任教,并参与发起江苏学务总会。
用。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主要观点、论述解读
(一)职业教育目的之论述
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目的之著名论断是: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针对20世纪初叶我国教育普遍不发达且教育普及率低等具体情况,黄炎培先生 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努力让学生得以就业方面。黄炎培将其总结为:“谋 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 力之准备。”而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 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 全力以赴改革地方教育,全面规划建设了 省立高、中等学校和县立小学,省教育会 副会长。
毛泽东与黄炎培
一 黄炎培先生Leabharlann 人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 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1914年2月至1917年春,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 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
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 南洋之新教育》、《中国商战失败史》(合作)、《中国教育史 要》、《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海环游记》、《断肠集》、《蜀道》、 《抗战以来》、《延安归来》、《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黄炎培教育考察日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八十年 来》、《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 育之基本理论》、《中国关税史料》、《对外贸易史料》、《淞沪 抗日史料》,诗集《断肠集》、《苞桑集初稿》、《红桑》等。家 乡故居建有纪念馆。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主要观点、论述解读
推动和发展当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实 践探索方面,都绕不开黄炎培先生。黄炎培先生是一面旗帜,其职业教育思想 是一座宝库,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启迪今人。
因此,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应当认真学习研究黄 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继承这一份珍贵历史遗产,使之发扬光大,为我所
(今属上海市)人。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社会
活动家,杰出的民主人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现代 职业教育的先驱、奠基人。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1878年10月1日(清光绪四年九月六日)出生川沙镇内史第,早年父母
双亡。 1887年随外祖父发蒙,接受传统教育。迫于生计,年未弱冠,即在家乡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与张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治同盟,担任 第一任主席。
1945年12月在重庆又与胡厥文 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
1945年7月应邀访问延安。之后 写成《延安归来》一书,如实介绍延 安。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1949年9 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故他均从中国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考察。
一 黄炎培先生其人
1917年赴英国考察,同年5月 6日,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 士在上海发起建立中华职业教育社。 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此后数 十年时间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主要通 过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个基本阵地来 展开。1921年被委任国民政府教育 总长而不肯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