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的文化意义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工艺创新和历史文化价值

伴随着龙泉青瓷生产工艺的逐渐成熟,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瓷窑场逐渐扩张,在南宋前期已扩展到庆元、遂昌等地,主要分布在瓯江两岸。南宋晚期,龙泉青瓷的生产甚至扩大到江西、福建的部分窑厂。由于该时期龙泉青瓷大量外销,福建的部分窑厂为适应外销需求开始仿制龙泉青瓷烧造瓷器。“南海I号”沉船是一艘南宋中晚期运载外销商品的商船,船上出水了大量龙泉窑青瓷,是龙泉窑青瓷外销的考古实物依据。“南海I号”沉船上出水的青釉斗笠盏就是模仿龙泉青瓷的产品,虽然其质量不如龙泉青瓷,但这表明该时期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已经逐步被国内部分窑厂模仿学习。
伴随着薄胎厚釉器的出现,龙泉窑青瓷的装饰工艺也随之改变。由于薄胎器物器表不易进行刻划工艺的操作,而且刻出的纹样在厚釉下不易显露,加之厚釉使得釉层清澈透明,因而光素无纹更能体现出釉色的光泽莹润。除光素无纹的器物外,部分龙泉窑青瓷会使用印、贴、堆的装饰手法,即在坯胎上加厚,使用模具贴印纹饰,之后再上釉,从而更加凸显纹样。另外也有部分器物会在器身某些部位采用雕塑紋饰,使器形更显匀称端正。④
宋代瓷器的外销一方面对政府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在增加经济收益的问题上,为管理对外贸易的相关事宜,宋代增设了市舶司。为防止金银外流,政府规定了对外贸易采用以瓷易物的“博易”方针,可以使用瓷器换购到大量的外国特产,如象牙、香料、珍珠等,不使用现金支付,这为市舶司增加了收入。在征税方面,商船载货出海前要缴纳出口税,从海外归来后市舶司也要收取实物税。海外商人的商船在中国的港口靠岸时市舶司要对货物收取实物税,备完货物出海返航时要再征收出口税。这些税费也成为市舶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贸易交通线的问题上,由于龙泉青瓷受到了海外人民的喜爱,其外销范围逐步拓展至东亚、东南亚、阿拉伯及东非等地区。龙泉窑青瓷的外销先通过松溪进入瓯江,在商品运载到泉州后和其他窑口的瓷器一同装载,再按照不同的航线运送到东南亚、东亚、非洲等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交通线的拓展。①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一、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1. 青瓷和龙泉窑的历史悠久•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龙泉窑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窑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 青瓷的独特釉色•青瓷的釉色鲜亮、柔和,令人陶醉•龙泉青瓷釉色以青色为主,有时呈现为淡绿或青紫3. 青瓷的纹饰和造型•龙泉青瓷的纹饰多样,既有简约的纹饰,也有精细的刻画•瓷器的造型也是龙泉青瓷的一大特点,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二、赞美龙泉青瓷的诗词1. 《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历久弥香,古朴的纹饰妙不尝。
釉色如玉绿如云,触手生津心甘醉。
2. 《青瓷的世界》青瓷的世界如诗如画,古老的工艺悄悄传承。
龙泉窑烧制美轮美奂,我心为之狂热颤抖。
3. 《造型婆娑青瓷》龙泉青瓷造型独特美,外形简洁却蕴含玄机。
婆娑的身姿展现了智慧,令我着迷无法自拔。
三、龙泉青瓷的价值和意义1. 文化价值•龙泉青瓷代表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青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远影响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方向2. 艺术价值•青瓷的形态美和纹饰创新让它成为瓷器艺术中的瑰宝•龙泉青瓷在陶瓷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3. 技术价值•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青瓷釉色的研发和制作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四、结语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釉色、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无论是其质朴的纹饰,还是婆娑的造型,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与智慧。
龙泉青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技术价值。
它的独特之处已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深深地影响了陶瓷艺术的发展。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赞美龙泉青瓷,让它的光芒在世界范围内闪耀。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类,在中国南方浙江省的龙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泉青瓷以其色泽柔和,釉面清透,质地细腻,造型简洁,装饰简约为
特点,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五大名瓷”之一。
龙泉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时期,龙泉窑的制瓷工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
的水平,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瓷器生产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泉青瓷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宋代,成为了中国青瓷制作的代表和典范。
宋代龙泉青瓷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峰,成为了当时交流和贸易中的中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龙泉青瓷的产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并在明清时期
达到了最低谷。
直到现代,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龙泉青瓷开始得到了重视和
保护,并逐渐走向复兴。
现代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在传承和拓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
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的元素,使得龙泉青瓷在艺术和工艺上都更加精湛和多元化。
今天,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宝库。
其千年发展史
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现代青瓷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龙泉青瓷的发展也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历史档案。
因此,保护和传承龙泉
青瓷文化,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龙泉青瓷简介说明

龙泉青瓷简介说明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之一,起源于唐朝,盛于宋朝,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青绿色釉面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陶师需要选择优质的陶土,并将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然后,在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制成泥浆状的陶泥。
接下来,陶师将陶泥放置在特制的轮盘上,利用手工或机械的力量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器物。
完成塑造后,陶师将器物进行初次烧制。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将陶器放入高温窑中,使其在高温下逐渐变硬,形成初步的瓷胎。
随后,陶师会将特制的青瓷釉涂抹在瓷胎表面,然后再次进行高温烧制。
这个过程中,青瓷釉会在高温下融化,覆盖在瓷胎上,形成光滑而坚硬的釉面。
龙泉青瓷的青绿色釉面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这种釉面的颜色取决于烧制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窑炉中,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陶器表面的铁元素会被还原成亚铁,从而呈现出青绿色。
而在釉面上的微小氧化反应则会导致青瓷釉呈现出不同的纹理和色彩变化,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龙泉青瓷的工艺精细而独特。
陶师们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处理,力求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完美的比例和线条。
他们还善于利用各种工具和技巧,创造出各种精美的纹饰和花纹,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龙泉青瓷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赞赏。
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卓越的工艺水平,使其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如今,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茶具、餐具、花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中。
龙泉青瓷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其美丽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精髓上。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欣赏和学习龙泉青瓷,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人类智慧的卓越。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龙泉青瓷都是一种值得我们珍视和推崇的民族文化瑰宝。
龙泉青瓷茶壶介绍

龙泉青瓷茶壶介绍1. 引言龙泉青瓷茶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龙泉青瓷茶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特点和收藏价值。
2. 历史渊源2.1 起源龙泉青瓷茶壶起源于中国浙江省龙泉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宋代,龙泉窑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窑场之一,生产出了大量的青瓷茶壶。
2.2 发展龙泉青瓷茶壶在元代达到了巅峰,成为贵族和文人雅士所钟爱的物品。
明代时期,龙泉青瓷茶壶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升,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清代时,由于各种原因,龙泉窑的生产逐渐衰落,但传统的制作工艺仍得以保留。
3. 制作工艺3.1 材料选择龙泉青瓷茶壶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瓷土和釉料。
瓷土选自当地的特殊矿石,经过多道工序的精选和研磨,以保证质地细腻。
釉料则是由多种矿石和化合物经过高温熔融后制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3.2 制作工艺步骤1.淘洗瓷土:将瓷土放入水中浸泡,去除杂质并使其变软。
2.筛选瓷土:将湿润的瓷土通过细石网进行筛选,去除粗颗粒。
3.捏制茶壶:将筛选后的瓷土进行捏制,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塑造出茶壶的形状。
4.雕刻纹饰:使用各种雕刻工具在茶壶上雕刻出纹饰,如花卉、动物等。
5.烘干:将雕刻完成的茶壶放入干燥室,进行自然风干,以去除水分。
6.上釉:将烘干后的茶壶进行上釉,以增加光泽度和保护茶壶表面。
7.烧制:将上釉的茶壶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得坚硬且不易破损。
8.鉴定修整:经过烧制后的茶壶需要经过专业鉴定师的检验,修整表面的瑕疵。
9.打磨抛光:经过鉴定修整后的茶壶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10.完工包装:经过打磨抛光后的茶壶进行最后的包装和装箱,准备出售。
4. 特点4.1 青瓷色泽龙泉青瓷茶壶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青瓷色泽。
青瓷是一种特殊的釉色,它融合了青色、蓝色和灰色的特点,色泽沉稳、宛如玉石般的光泽。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珍品,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使其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璀璨明珠。
龙泉青瓷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制胎、修坯、装饰、烧制等环节。
首先,陶匠们会选择优质的原料,并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制成坯胎。
在坯胎干燥后,陶匠们会进行装饰,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刻花、浮雕、描金等。
最后,经过高温烧制,才得以成型。
整个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龙泉青瓷最为人称道的特点就是其釉色青莹碧翠、通透如玉。
这种独特的青瓷釉色,是通过高温还原气氛下的烧制而得以形成的。
此外,龙泉青瓷的造型也非常考究,常见的有瓶、罐、盘、碗等,造型优美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典雅之感。
龙泉青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一张名片。
它不仅在瓷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总的来说,龙泉青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外观和优雅的风格,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希望
龙泉青瓷这种传统工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世人能够更多地欣赏到这种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
龙泉青瓷的基本文化

龙泉青瓷的基本文化一、龙泉青瓷的历史渊源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一种珍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当时,龙泉窑已经成为南方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宋代时期,龙泉青瓷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并逐渐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逐渐走向衰落,但在近年来得到了重视和振兴。
二、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1.原材料准备:龙泉青瓷制作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高岭土、长石、石英等。
2.造型:制作前需要先进行造型设计,然后将粘土放在轮盘上进行捏拉。
3.晾干:造型完成后需要进行晾干处理,以保证粘土内部水分充分挥发。
4.修整:晾干后需要进行修整处理,以去除表面不平整处。
5.装饰:装饰是龙泉青瓷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刻花、雕刻、绘画等。
6.烧制:烧制是龙泉青瓷制作的最后一步,需要将制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气氛,以保证瓷器的质量。
三、龙泉青瓷的特点1.色彩:龙泉青瓷以其淡雅的蓝色而闻名于世。
2.纹饰:龙泉青瓷的纹饰多样,常见的有云纹、荷叶纹、凤凰纹等。
3.质地:龙泉青瓷质地致密坚硬,耐高温不易开裂。
4.釉面:龙泉青瓷釉面光滑细腻,具有一定的透明感。
四、龙泉青瓷与文化传承1.民俗文化:龙泉青瓷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在婚礼中常用作嫁妆;在寿宴上常用作礼品等。
2.艺术文化:龙泉青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历史文化:龙泉青瓷的制作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龙泉青瓷的现代应用1.装饰:龙泉青瓷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例如花瓶、摆件等。
2.收藏:龙泉青瓷是收藏家们非常喜欢的对象之一。
3.礼品:龙泉青瓷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或商业伙伴。
六、结语总之,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制作工艺精湛、色彩淡雅、纹饰多样,在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和历史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随着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龙泉青瓷也得到了新生,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非遗世界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 着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
5 龙泉青瓷的传承人
2007 年 6 月 5 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徐朝兴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26 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徐朝兴,1943 年生于浙江龙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1982 年作品《52 公分迎宾大挂盘》,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设计评比—等奖、获艺术瓷总分第一名,被誉为当代“国宝”,收藏 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
而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了龙泉青瓷哥 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面。
龙泉青瓷开创第二春,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在砖窑里调制泥土收缩比例,掌控烧窑温 度,并克服来之釉色配方的困难,在一方面要保持哥弟窑特色的同时,又融入新的时代特色,并要将二者 完美结合,使新的瓷器技术既有丰富的裂纹,又有光滑的手感和整体感。这就是哥弟结合。
南宋
南宋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窑场达 260 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
元代
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器型增大。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 330 多处,大窑村仍为龙泉 窑系中工艺造诣最高之地,是龙泉窑的支柱和骨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南宋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摘要: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而在南宋时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战争破坏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
关键词:龙泉青瓷融入传统文化
正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被称为瓷中至尊的龙泉青瓷更以其高超的烧制技术,超凡脱俗的釉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文化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自然、奇偶、会通精神,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既有观念文化(思想理论,传统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学说)、历史文物(如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等),也包含社会制度和关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
可以说,有将进两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1]。
其以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从整体上看,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一、注重人生,长于伦理。
注重人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哲学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学说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玉几具有了特殊含义,龙泉青瓷的“类玉”则是该类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
孔子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龙泉青瓷滋润敦厚,委婉含蓄的秉性,闲散清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2],诚如民过是古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
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不用玉。
在众多的八仙、祥瑞(福、禄、寿)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题材中,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
由此可见,在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构成问题上,龙泉青瓷艺术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
二、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
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
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
《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龙泉青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
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
所组成层翠欲染,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
釉色是青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因素,釉色之中饱含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感悟。
这融和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立刻提升了青瓷的品位[3]。
且看古人对龙泉青瓷釉色美的评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
亲自去过龙泉,见过瓯江源头之水后你就会赞叹,原来青瓷的颜色与这瓯江之水色相似,青碧如水。
龙泉青瓷色本自然,有着大地之美。
中国陶瓷艺术的“自然”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这种“自然”是自然现象的直接表现。
许多的龙泉青瓷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历代作品中既有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花鸟鱼龙,又有人类自身,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4]。
陶艺家们从自然物象中体会到宇宙自然的韵律,他们逐渐意识到怎样的形式美化器物,才能使器物与自己的心灵相通,才能体现自己的情感。
南宋中晚期出现过一类黑胎开片瓷器,裂痕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每件器物开片不一,绝无雷同,更符合自然美的审美观念,格外珍贵。
这种追求主体身心节律与对象自然节律之间的契合协调,从自然造化中吸收营养的美学思想,所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艺术化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情体悟,它不愧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讲究锚物我同根船、韶以圆为美骨,体现圆满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圆整、圆融、圆妙、圆成等,追求心物同圆,“以圆为美”的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统一的审美思想[5]。
《礼记》提出“中和”一说昭示了儒家的审美理想。
在孔子看来,“中和”是最高的美德,同时,“中和”也概括了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
中和之“和”,意味着不同质的配合,讲求在把握整体和谐中的变化,在追求圆满效果中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是中国人对中和之类的美学精神的体现,同时还讲究相反或相成之“和”清浊、大小、短长、刚柔、迟速、出入、疏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青瓷作品的烧制过程中造型、款式、颜色等大量的因素均衡彼此穿插,虚实相生,辉映成趣,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它既充满了历代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时代信息,又是各时期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等诸领域的曲折反映。
器物造型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对昭,左右对称均衡,形体变化适度,主次关系明确,比例匀称,细部精确,求静不求动,求正不求奇,平稳、平实、蕴蓄着深厚的韵味,刚柔相间,变化无穷,蕴涵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展示出中国悠久的文明。
如同青铜器反映了中国的商周文化,龙泉青瓷从特有的审美追求中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
可以说,龙泉窑青瓷是最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独特的青瓷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伸着人类进步的足迹,传承着人类智慧和文化意蕴,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以及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能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我们坚信通过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文化精神,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个性元素,从而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少华、金逸林:《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陶瓷工业》2009年12期
[2]钟琦:《龙泉青瓷》,《金融博览》2011年01期
[3]李跃亮:《龙泉青瓷的釉色与文化内涵》,《装饰》2006年07期
[4]刘春燕、吕鸿:《龙泉青瓷文化探析》,《浙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关明新:《天地造化和谐之美——对龙泉青瓷文化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07年0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