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为学生铺就成长新道路——记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普职融通试-精品

合集下载

职普融通成果概要范文

职普融通成果概要范文

职普融通成果概要范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旨在破除职普分离、等级制做作格局,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逐步更新
摒弃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狭隘观念,重塑其作为现代国民教育重要组成的地位。

增强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就业观念的偏差。

二、培养模式日益多元
突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办学格局,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多元化。

中职学校开设普职融通课程,高职院校为普通生开设技能模块,高中招收职教生源等。

三、入学方式更加开放
打破职业教育单一招生模式,采取中考、高考、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等多种方式招生。

同时,普通高中也向职教生源开放入学大门,为有志于技能学习的学生创造机会。

四、学习通道日趋畅通
加强职普贯通,建立多种渠道。

中等教育阶段设立职普互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高等阶段则通过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办学等方式为职教生源延伸学习路径。

五、政策支持持续加大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职普融通提供制度保障。

如设立职业教育资助学费补助政策,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发展实力。

通过多方面的制度创新和模式探索,职普融通成效初步显现,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补齐短板弱项,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无缝衔接和同等尊重,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

升学有道 就业无忧——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掠影

升学有道 就业无忧——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掠影
江苏省连 云港 中等专业学校( 原连云港市职业 技术教育中心 ) 建校 于 16 94
F 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 , 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 、 江苏省高水 平示 范性职业
校。
学校现有 中高职在校生 4 0 余名 , 00 教职工 30 0 余名。 学校机电 、 数控 、 电子 、 十 算机、 动漫 、 化工 、 幼师等 7 骨于专业先后被评定为省 、 个 市级示范专业 , 建有
0个现代化 校内实训基地 , 中数控 、 修两大 实训基 地被认定 为江苏省技能 其 汽 紧缺人 才培养 培训基地 。 学校始终坚持 “ 抓质量 、 塑形象 、 创一流” 的办学思路 , 坚持 以 “ 良好的文化
孽 、 质 过硬 的动手技能 、 烈的创新 意识 ” 强 为培养 目标 , 教学 质量过硬 , 园生 校
定 价 :1 .0 2O 元
丰富 , 确保毕业生 “ 做人有 素养 , 升学有基础 , 就业有技 能 , 创业 有本领” 。在 00年江苏 省技能大赛 中, 1 苏硕仕 、 倪飞 、 张倩茹 3 同学分别夺 得江苏 省技 名
大赛数控 、 影视后期制作 、 环境艺术设计 3 个专业一等奖 。 “ 升学有道 , 就业无忧”是该 校鲜明的办学 特色。学校专 门开设 化工 、 电子
( 用楼 王 报道 ) 2 1 江 苏省 技 能 大 赛 00年

等 奖获得 者 苏硕仕
: 生正在 参加舞 蹈之 星 比赛
与韩 国木浦科 学 大学结 为 中韩友 好 学校
学 生正在进 行数控 车 工实训
邮 发 代 号 :2 — 8 836: l - : J J9
广 告经 营许可证 :3 0 0 7 0 3 2 1 4 9 09 0

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Wind Vane风向标2024年3月20日·第6期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文_滕道明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构建的是职业学校教育(中等、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和职业培训并重的体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泾渭分明的关系,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曾走过一条从雷同到不同、从不同到协同的发展路径。

从“h”到“H”: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除了单独设立的职业学校外,也有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以及一些由普通中学转型的职业学校。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较为明显,职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再加上用人“唯学历”倾向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职业教育被打上了“二流教育”的烙印。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

针对此种情况,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开始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变成两条腿大体相当的“H”型。

职业教育从位居普通教育之下的层次教育发展为与普通教育并列的类型教育,这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架构。

从“H”到“A”:职业教育从并行到交叉的应变从学校教育体系来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段不存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入口是普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少部分直接就业外,大部分学生的升学出口既可以是高职院校也可以是普通高校。

职教高考制度不仅使中职和高职完成了类型内的衔接,而且也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类型间的渗透。

从政策层面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读期间也可以变换轨道进入普通中学继续学习,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在读中和毕业后均要与普通教育打交道。

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

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

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具有激励强化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A.切拨曼B.费德C.塞利格曼D.佩奇【答案】:D2.人的“全面发展”是()。

A.各种素质的平均发展B.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C.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发展”D.每个人的发展都按照同一路径进行【答案】:B3.目前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环节是()。

A.素质拓展B.课堂教学C.创新创业D.社会实践【答案】:B4.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

A.社会科技的发展1/ 15B.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C.社会综合实力的发展D.物质资料的生产【答案】:B5.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不良引注主要表现为虚张声势和()。

A.自我引注B.虚假署名C.片面引注D.学术穿凿【答案】:A6.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主要涉及()。

A.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B.谁来办学、为谁办学和怎么办学C.高等教育的程度结构D.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答案】:B7.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长期性、间接性B.连续性、广延性项式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答案】:C8.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学生发展B.教学情境2/ 15C.教学设计D.职业生存【答案】:D9.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的动态相对数是()。

A.收入指数B.价格指数C.供给指数D.市场指数【答案】:B10.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78,0.492,0.315,0.408,依据这组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A.丁比甲平等B.乙比甲平等C.丁最平等D.丙最平等【答案】:D11.人不仅接受相关对象信息,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重组、建构和虚拟的能力。

普职融通模式下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

普职融通模式下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 教师•TEACHER2021年4月Apr.2021普职融通模式下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马磊(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普职融通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即通过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合作互补,将学校 各自的教学资源进行分享,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语文学科在这种模式下开展选择性课程体系改革,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内容、师资合作、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体系,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和升学渠道。

关键词:普职融通;语文;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G63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9-28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11-0032-02当前,普职融通教学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学校尝试开展普职融通教学 体系的构建,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各种普职融通的模式,探讨 教学优点。

由于我国现阶段普职教育是分开进行的,普通高 中和职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非常大 的差别。

在教学目标方面,普通高中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偏 重文化类学科,而职业学校以就业为主,侧重应用实践类学 科。

双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别,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 分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普职融通的 教学模式可以使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多元教学环境 中开展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普职融通教育模式下,把普通高中语文学科中的基础 知识、文学性较高的作品融入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兼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弥补职校语文学 科侧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不足。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 是培养具有某个专项技能的学生,使学生具备毕业后直接面 向社会就业的能力。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各类学校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 要求,因而职业学校过去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作者:丁金水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年第06期【关键词】普职融通;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80-01普职融通是南京市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径之一。

通过在普通高中融合职业和技术课程,加强职业素养教育,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亲历职业、丰富技能知识、立体成才的机会,实现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在课程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享融通。

但如何走好普职融通之路,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并没有可供借鉴的路径。

几年来,我校与湖滨中学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以生涯规划为起点,实现学生理念的融通众所周知,职业高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并规划职业生涯。

但普通高中因相关课程的缺失,以及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非常淡薄,有的甚至还处于无意识状态。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和自身发展做准备,目前湖滨中学已制定了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纲要,以专家报告、校本课程、个别指导等形式实施。

通过课程的实施,教师、家长及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职融通,多元发展”的办学之路也深入人心,不断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二、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资源的融通为增强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方向,我校主动联系湖滨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我校实训室及高淳陶艺苑、徽东电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并给有技术禀赋和有志于技能发展的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及职业实践的平台。

在实施过程中,我校与湖滨中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化工专业的实训室建在湖滨高级中学,而机械、机电、电子、旅游等专业的实训室则建在我校。

在实现设备资源融通的同时,两校教师也相互融通,以2015年春学期为例,我校有11位专业教师在湖滨中学承担11、12级融通班的专业课教学工作,湖滨中学也有2位美术教师、1位化学教师分别在我校承担服装、艺术设计、化工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

普职融通的问题反思与建议———以苏州市初职衔接为例

普职融通的问题反思与建议———以苏州市初职衔接为例

普职融通的问题反思与建议———以苏州市初职衔接为例作者:孙书娟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12期[摘要]普职融通是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是为学生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的升学通道,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筑多元渠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以苏州市初职衔接项目实践为例,探究了普职融通(初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普职融通;初职衔接;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064-02一、普职融通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014年10月16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实施意见中明确: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本科高校招收中高职毕业生比例稳步提高。

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毕业生拥有同等升学机会,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立交桥”逐步完善。

2015年8月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全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苏府〔2015〕119号),在改革招生考试和学籍互转制度中具体指出:(1)保持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大体相当,推动普职学分互认,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开展初职衔接项目实践,试点建设初职课程衔接教育基地;(3)共享师资及教学资源,建立普职教师的流动和兼职机制,互相开放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职业体验。

二、苏州市初职衔接的概况近几年,苏州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由苏州教育局牵头为三所直属职业学校与三所普通中学搭建“立交桥”,通过“专题讲座、综合实践、课程选修、职业体验、社团活动”等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初职衔接项目实践。

“普职融通”的动因、机制与实践路径

“普职融通”的动因、机制与实践路径

“普职融通”的动因、机制与实践路径作者:陈路萍樊继宽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08期摘要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人人出彩”的切实需求,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推动着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机制的架构,在招生制度、学籍管理、课程互通、学生成长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实现两种类型教育的并行融通。

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固有观念的束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的领导等利益共同体“手拉手”,在整合思维上敢于突破与努力探索。

关键词普职融通;政策机制;行动路径;连云港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8-0013-05目前,我国多地探索了“普职融通”试点改革,但大多缺乏区域性的统筹协调,缺乏具体的实施意见与推进策略。

2016年,连云港市教育局针对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广泛调研分析,立足区域实际与高中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顶层设计,选择凸显“示范”价值的“普通四星级高中”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示范性学校”结对,探索区域统筹的“普职融通”机制架构及实现路径选择,开展统一制度与统一管理的“普职融通”试点实践,渗透“并行·融通”的思想,尝试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自面临的困境,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发展需求。

为深入了解试点项目改革的实施进展,连云港市教育局组织了2018年“普职融通”试点项目的专项视导,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背景与动因:连云港实施“普职融通”的多重推力(一)政策导向:教育現代化与面向人人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强力驱动“普职融通”是教育现代化和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维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生铺就成长新道路——记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普职融通试
四月的连云港,海风带来的一丝凉意尚未退去,而连云港中专结束对口单招考试的学生已提前感受到毕业的氛围。

两年之后,这个群体里也许会有一批特殊的成员——2016年开始的学校普职融通改革试点班学生。

这是连云港市中等专业学校积极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以“升学有道,就业无忧”为办学特色,在构建现代体系上做出的有效探索。

“穷则思变”,以改革促学校发展
“穷则思变,连云港作为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直接提供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亟须改革。

”这项改革试点的设计师、连云港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樊继宽表示:“经济面貌落后需要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落后依然要思变,‘普职融通’就是这个‘变’。

”“普职融通”作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推动两者之间的融合与沟通,从宏观上看,可以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从微观上看,可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对于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来说,“穷则思变”的发展思路同样具有适切性。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连云港市延安职业高级中学。

2011 年8 月,经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原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连云港市高级技校、连云港市旅游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原本合并的几所学校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但合并后非但没有做“加法”反倒成了“减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质量。

“学校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为此我们鼓励师生参加各类大赛,同时在提升生源质量上下功夫。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王广武说道,“自2015 年4 月担任校长以来,我一直在寻求学校的变革之道,寻找可行的路径,‘普职融通’就是我们找到的好的突破口与提高学校声誉的平台。


实行“ 普职融通”试点,绝非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心血来潮。

“我们团队是做了前期研判的。

先是进行政策调研,寻求试点的可行性论证;然后派出一批教师与市职教处联合前往常州武进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调研,学习他们在开展普职融通工作方面的经验。

除此之外,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深入、科学地论证了普职融通的可行性。

”王广武校长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托自身对口单招师资队伍的优势,成为
连云港市开展“普职融通”试点首批唯一的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2016 年5 月连云港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16 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贯通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吹响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改革的号角。

试点由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牵头,连云港高级中学与连云港外国语中学两所普通高中参加。

试点目标为“研究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课程共建、管理创新等各方面的机制与办法,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巩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学校沟通衔接、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招生改革,探索普职融通突破口
普职比大体相当是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基础。

近几年学龄人口的骤减导致中职生源危机又一次发出警报。

“普职融通”作为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改革自然将招生作为突破口。

具体实践中,2016年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单列招生计划,为第一录取批次,在市四星级普通高中、“3+4”分段培养、国际课程班后录取,并设A、B两个平行志愿。

录取遵循分数优先、按志愿顺序录取的原则。

“普职融通”班新生入学时,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

目前,连云港高级中学有“普职融通班”学生两个班共计100名,连云港外国语中学一个班共计50名。

参加“普职融通”的学生在高一年级暑假时可申请到试点普通高中或试点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实行分流。

申请转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且9门课总成绩须达到试点普通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分,转入人数不得超过“普职融通班”学生总数的10%;学满一年后继续留在“普职融通班”的学生则自动转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学籍,根据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简章确定专业。

同时,不在本次两所试点学校范围内的其他一年级普通高中学生根据自身意愿,也可申请加入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普职融通班”就读,此部分学生需满足全市统考文化课成绩达到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普职融通班”平均分的条件。

“‘普职融通班’的设立,是‘普职融通’模式的创新,从招生上改变了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两张皮的状态,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同时可以为我们中职与高中选拔更多潜在及优质的生源,进而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本校的办学声誉,这本身就是一个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学生‘三赢’的项目。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教育部主任耿珺杰介绍。

综合教育部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以负责学生升学事务为主的系部,“普职融通班”就设在综合教育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