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

合集下载

论影视化妆的艺术特性

论影视化妆的艺术特性

论影视化妆的艺术特性作者:吴海文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1期摘 ; 要:影视化妆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化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主要对影视化妆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叙述,希望能够对影视化妆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影视;化妆;艺术特性中图分类号:J906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10-01影视化妆艺术在影视综合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影视化妆是影视整体造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影视造型必须根据影视的时代背景、人物特点以及人物背景进行装扮以表现出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业以及人物命运等等。

影视化妆与戏曲化妆具有典型的区别,戏曲化妆追求妆容的夸张、震撼,而影视化妆则更加注重人物的逼真感,不能采用装饰性手法以及运用过多的色彩。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化妆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并且发展出多种化妆手法和化妆技术,形成了影视化妆艺术。

对于影视化妆师来说,演员就是他们的创作舞台,演员的妆容就是他们的艺术品。

一、影视化妆师的特点及基本程序影视化妆可以分为电影化妆、电视剧化妆,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电影化妆比电视剧化妆更加细腻,层次更加丰富。

1.妆容逼真性。

影视化妆十分注重人物的逼真性。

这种逼真性并不是真实世界的真实人物,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性,但是这种真实性不能表现出认为加工过的痕迹,因此造型师应该避免将妆容脸谱化和符号化,要追求人物的真实感。

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透过妆容体现出人物特点和人物相关背景。

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化妆师应该根据演员角色同时结合演员特色,会演员打造一个真实逼真的妆容。

保证演员的艺术形象生活化。

总之,影视化妆的逼真性并不是直接展现生活的真实性,而是通过艺术加工达到逼真感。

2.造型连续性。

影视作品通常是处于连续动态变化中,所以人物造型也应该保持连续性和动态性。

在拍片过程中,摄像机会360°对演员进行拍摄,所以演员妆容应该在各个方面都符合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造型的完整性。

基于审美特性分析影视化妆造型

基于审美特性分析影视化妆造型


基于审美特性分析影视化妆造型
赵丹妮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2 影视化妆造型是塑造影视艺术形象的 基础条件 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是综合影视化 妆造型、文字创作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一个 完整表现体系。其中,影视化妆造型是塑 造影视艺术形象的基础条件,也是影视艺 术作品创作的关键环节。影视化妆造型的 塑造效果直接影响影视艺术作品的展现效 果。在影视化妆造型过程中,为了塑造出 更加贴近影视作品主旨的人物形象,应依 据影视作品的内容,对比剧中人物形象与 表演者的实际形象,在充分考虑影视作品 主题、意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利用 化妆造型技艺对表演者的形象进行改造, 以使表演者的形象能够更加贴近剧中人物 形象,确保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得到更加生 动、真实的展现。在影视作品表演过程中, 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够起到渲染气 氛的作用,也能够推动影视作品情节的发 展,从而使影视作品对观众群体造成强烈 的视觉冲击。 例如,《西游记》这部经典的影视 作品。《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 沙和尚等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生动传 神,一经播出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也逐渐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经典艺术形 象。《西游记》中通过化妆造型技艺, 对表演者的外表形象进行了改造,同时 表演者对心理、行为上的塑造也非常符 合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得表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正成为孙悟空、猪八戒,也让观众认 为其就是孙悟空,就是猪八戒。 3 影视化妆造型和影视表演艺术的融合 影视化妆造型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个 重要环节,并非独立存在。因此,影视化 妆造型应结合影视表演艺术,以极具特色 的表演方式结合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对
THE FILM
影视
摘 要:影视化妆造型是展现影视艺术的重要手段,基于对影视作品中相关人物的深入研究,根据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 利用适宜的化妆造型手段对演员的形象进行改变,从而确保塑造出的艺术形象与影视作品相符。本文对影视化妆造型的针对性进 行简要分析,并具体探讨影视化妆造型与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审美特性;影视化妆造型;综合性

浅谈如何设计影视化妆造型

浅谈如何设计影视化妆造型

浅谈如何设计影视化妆造型摘要:影视剧中化妆离不开人物性格,影视化妆造型的设计,是按照审美理想和审美尺度,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和造型艺术技巧,结合实践创作经验,对人物进行艺术美的创作。

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经过认真解构与剖析剧情台词,才能真实而生动地诠释出剧中人物的灵魂。

关键词:影视化妆造型;人物性格;角色特点中图分类号:j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42-01一、影视化妆的基础——人物性格影视化妆是一门特殊的人物造型,是美的艺术。

人物性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同类之总和。

也是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

影视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影视化妆的依据(一)生理现象的细节人的面部生理结构,是主要的着墨重点。

人的长相各不相同,就脸型讲有“八格”之说,假如从侧面来观察,人的脸型还会有不同的变化,有不同的类型。

化妆造型中应该注意三维空间,就五官讲,形状更丰富了,鼻有直鼻、通天鼻、尖鼻、元鼻、翘鼻、鹰勾鼻、巴狗鼻、蒜头鼻、酒糟鼻等等。

眉有剑眉、一字眉、八字眉、扫帚眉、柳叶眉等等。

眼有杏核眼、丹凤眼、三角眼、鹞眼、獐目鼠眼等等。

牙有虎牙、豹牙、疵牙、整齐的牙,不洁的牙等。

嘴唇有元宝唇、樱桃口、瘪嘴、地包天(兜齿儿)等等。

头型、发型变化更是多样。

脸部的肌肤、皱纹、色斑、疤痕、黑痣、肉瘤、疣瘊等等。

这些生理现象都可通过化装手段运用于造型,表现人物的性格。

(二)心理现象的细节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等等心理现象,本来就与人的气质、秉性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心理活动、心理变化表露于面部的色彩、表情、肌肉以及由于心理变化引起的五官改变等,有时也可作为化装细节,给予外部描画,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个性和个性变化。

(三)生活经历的细节生活经历的不同会给人留下不同的面孔,经历过人生坎坷,受过重大挫折,遭遇过精神创伤的人的精神状态,以致长期形成的面部表情,需找到合适的细节来表现。

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征

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征

刍议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征摘要:影视造型作为艺术审美的物化形态,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的审美课题。

影视造型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影视作品局部的感受上,必须对大量的创作心理现象和影视观众群体的心理反应作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随着社会、科技、艺术的发展,我们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促进影视造型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造型;艺术;审美一.影视造型艺术影视造型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随着现代高科技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应用与发展,这门艺术在艺术领域中独占鳌头。

它继承和发展了诸多不同艺术的表现方式,具有塑造不同形象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日趋完善的艺术体系。

这种艺术体系的形成,在其表现内容上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把人类的情感世界作为自己的核心对象,再现现实中人的情感及状态,使人们在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世界。

在表现手法上,它能更有声有色地反映生活、模拟生活、再现生活。

其逼真性是人类已有的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了人们的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影视造型艺术的特征影视造型在制作中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为艺术个性与艺术魅力的塑造。

影视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他们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一个复杂的艺术追求的创作过程。

艺术的审美和创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影片《公民凯恩》,是一部跟好莱坞传统表现手法分庭抗礼的具有世界电影里程碑性质的影片。

导演奥逊·威尔斯以大师般的从容,从“纯电影”的审美角度把物质与精神、占有与爱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转换成影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使复杂的人物性格、复杂的理性结构、真实的凯恩形象、复杂而丰富的电影风格完善而和谐地统一在作品之中。

如果没有影视艺术的审美和创作,这种人物造型的魅力所在也就无从谈起,一部优秀的作品永久被埋没亦未可知。

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化妆造型效果-毕业论文

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化妆造型效果-毕业论文

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化妆造型效果-毕业论文莱坞影视作品的化妆造型效果摘要影视化妆造型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主要因素。

化妆师是影视剧中人物外貌形象的创作者,依据影视综合审美艺术的特征,化妆师的创作活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首先要以文学家所提供的剧本为依据,深入研究剧本的主题思想以及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种族、年龄、性别、嗜好、健康状况等形象特征的描绘,有助于化妆师设想未来荧幕上可视的人物形象构思演员外形的选择与化妆造型,及电影、电视、戏剧等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再创作过程中的有机部分,化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形象塑造的成败。

本文以影视剧化妆为切入点,概括电视剧化妆的作用,并介绍了影视剧化妆造型在融合了其它门类的化妆之后也逐渐表现出多样的审美特征,以好莱坞经典影视剧角色造型艺术作品为实例,着重分析电视剧化妆造型效果。

关键词:影视剧;好莱坞;化妆造型;审美;目录前言 (3)1. 化妆造型对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 (3)1.1 塑造传播作用 (3)1.2 认识作用 (4)2. 影视剧化妆造型的审美特征 (5)2.1 真实性 (5)2.2 表现性 (5)2.3 象征性 (6)3 好莱坞经典影视作品的化妆造型效果 (6)3.1 吸血鬼化妆造型效果 (6)3.1.1 初始吸血鬼造型 (6)3.1.2 20世纪末吸血鬼造型 (7)3.1.3 21世纪吸血鬼造型 (8)3.2 海盗化妆造型效果 (9)4. 结语 (10)参考文献: (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当今社会,影视剧观赏不仅是最大众化的艺术消费和精神娱乐方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艺术生产活动之一。

影视剧化妆造型设计是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形成有助于化妆造型设计师的进一步研究和指导实践工作,从而为蓬勃发展的化妆造型事业做出贡献。

论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性

论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性

l 塑! ! !l


创 作 者 ,化妆 师的创 作 是有 一 定 的
阔 美丽 与故 事 的心酸 形 成 了强 烈 的
( ) 一 多元化的审美意识 相 比~ 般 文 学形 象 的 塑造 ,影
局 限性 的 ,首 先 我们 要 以文学 剧 本 反差 , 《 叶 归根 》运 用影 视 造 型 落 为依 据 ,深入 研 究 剧本 的 主题 思 想 的语 言将人物完美的诠释 了出来。 以及 剧 中 的 时代 背 景、社 会 阶层 ,
和 所 设 想 的 人 物 造 型 构 思 必 须 和 导
声色 以及表演 、场景等 方面。 例 如 《落 叶 归根 》这一 部 被 誉
为 “ 色 幽 默 ” 的 电 影 ,看 了 之 后 黑
让 人 有 种 心酸 之感 。 电影 将 不 同的
包 袱、 笑 料 穿插 在 前 、 中、后 ,而
不 断地 更新 观 念 、 更 新知 识 ,促 进 影视 造 型 艺术 的发 展 。
【 关键词 】影视Fra bibliotek造 型 审美 化妆
d i1 .9 9j s .0 2 6 1 .0 20 .2 o :03 6 /.s 1 0 ~ 9 62 1 .80 1 in
着 尸 体 继续 向前 ,而 且还 唱 着 “ 我 加 上 演 员 的精 湛表 演 ,人 物个 性和 影 视化妆 师的创 作 电影 电视 是 一 门综 合 艺 术 ,而 们 的队伍 向 太 阳”。 对 于整 个 故 事 特 点马上出来了。 化妆 造 型是 影视 创 作 的一 个重 要 组 来说 ,深 情 而感 人 ,观 众 可能 会 会 四、现 代 影 视 艺术 当中 的 审美 成 部 分。 化妆 师 是 影视 人 物 外形 的 心 一 笑 也 可 能 感 慨 悲 伤 。 田野 的 宽 意 识

影视化妆小分析

影视化妆小分析

影视化妆造型小分析影视化妆造型是综合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的主要因素。

化妆师是影视剧中人物外貌的创作者。

化妆师对剧本的研究、理解和剖析,是有别于一般读者和文学家的,化妆师依据影视化装造型艺术的审美特性,把文学对人物描写的内心视象,翻译成直观的可视形象,是化妆师所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影视化妆师对剧本的理解和所设想的人物造型构思,必须和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吻合。

化好妆,首先秦方影视化妆培训学校。

为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人物造型在电影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化妆师根据剧本主题思想、情节发展、演员形貌和影片总体造型要求,运用化妆的技艺和专用的物质材料,在演员的面部描绘角色的形象,以诱发演员的心理神态的变化,使人物的艺术形象真实而生活化。

影视化妆造型艺术植根于综合性影视创作艺术之中,既有自身的审美特性,也有依附于影视创作部门之间的共性,因此在评价一部影视作品得失时,不应忽视化妆造型艺术的审美作用。

化好妆,首先秦方影视化妆培训学校。

秦方影视化妆课程安排:时尚妆新娘妆、晚宴妆、旗袍妆、新娘跟妆补妆技巧、烟熏迷离妆、新郎男生化妆、戏剧妆、印度宫廷妆、时尚透明妆、时尚粉嫩果冻妆、流金妆、最新裸妆、日本妆、老年妆(由年轻人化妆为老年人)韩式妆、梦幻舞台妆、古妆(包括唐代、清代)化好妆,首先秦方影视化妆培训学校。

一位天才的演员可以扮演剧中不同类型的角色,有时甚至能够扮演与自己年龄、身份、民族、性别等完全不同的角色。

如我国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与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不同阶层的妇女形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男人扮演女人,如若不借助化妆师的一臂之力,单纯靠自己的表演和清唱,是很难达到完美艺术境界的。

化好妆,首先秦方影视化妆培训学校。

无论现代戏或历史戏甚至荒诞的人物造型都不可能离开服装部门的配合,服装色彩式样、新旧成色等都与整体形象塑造有直接的密切关系。

试析化妆造型在影视剧中的运用

试析化妆造型在影视剧中的运用

试析化妆造型在影视剧中的运用作者:许云淇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电影,电视剧在不断发展,当我们进行角色创造时,表演者必须要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要具备人物的外貌特征。

另外,当进行表演时,要对演员进行化妆造型。

化妆必须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性格来进行。

化妆技术的逼真性,运动性,综合性较高,然而电视的要求比电影更高,特别是在古装剧中,在许许多多的古装作品中,良好的化妆艺术更能凸显出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化妆造型;审美特性;影视剧;重要性以往我们对化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化妆就是美容,只是妇女用来装扮自己容貌的一种手段。

其实并不是这样,化妆与美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化妆的种类有很多。

其中舞台演出化妆以及电影电视的化妆是艺术造型化妆,也可以称之为人物造型。

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剧情利用艺术造型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专业化妆技巧对人的面部和身体进行改善,使整体的视觉效果更完美。

一、影视化妆的风格分类风格是主要通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的。

在影视剧特别是古装剧中,它的风格多样,从而使得表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影视剧创作的风格包括显示风格,写意风格和抽象风格。

第一,写实风格,追求的是真实,它能够准确的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性格等等。

第二是写意风格,它并不要求完全按照剧中的形象,它主要是用来表达作品的意义和想法。

第三是抽象风格。

抽象风格主要包括修改原创作品,甚至放弃演员的角色,仅仅只是根据作者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创作。

二、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一)电影化妆的特性逼真性是化妆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主要取决于电影的特点。

因为电影艺术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平常生活中的常态,所以制作电影的胶片更清晰,并且在播放期间其屏幕也相对较大。

因此,在电影艺术中就不需要化妆以及服装和道具。

这些会降低表演的真实度。

除此之外,它们还排斥人物特性和表演的浮夸虚假,这一点它与舞台化妆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舞台化妆的两大特点就是夸张和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影视化妆造型是综合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化特征的主要因素。

化妆师是影视剧中人物外貌的创作者。

依据影视综合审美艺术的特性,化妆师的创作活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首先要以文学家所提供的剧本为依据,深入研究剧本的主题思想以及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种族、年龄、性别、嗜好,健康状况等形象特征的描绘,有助于化妆艺术家设想未来荧屏上可视的人物形象构思。

然而鉴于影视化妆艺术的审美特性,化妆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又不能局限于文学形象的描写中。

文学家是借助于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塑造各类不同的人物形象的,有时为了能使读者在自己的脑际中产生鲜明的内心视象,文学家往往会在刻划人物性格化特征时,采用一定程度的夸张的文学描写,如“眉如卧蚕”、“鼻如悬胆”、“血盆大口”等等。

适当夸张的文学描绘,可以刺激读者的内心视象,从而可以达到文学形象的特征描绘,但却往往是不适于影视化妆造型艺术所具有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审美特性。

化妆师对剧本的研究、理解和剖析,是有别于一般读者和文学家的,化妆师依据影视化装造型艺术的审美特性,把文学对人物描写的内心视象,翻译成直观的可视形象,是化妆师所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影视化妆师对剧本的理解和所设想的人物造型构思,必须和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吻合。

影视导演是一部作品的艺术结构,色彩基调、造型风格、音响构成等等的总设计师。

他好似乐队指挥,每件乐器发出的音质高低快慢都必须在他的指挥下完成。

影视剧中的化妆造型犹如乐队中的某件乐器,必须按照乐队指挥的意图发音,否则演奏者不按指挥意图行事,自己随意奏出杂音势必会使整个演奏不和谐而受到破坏。

可见影视造型艺术是有局限性的。

影视化妆造型,题材是文学剧本决定的,为化妆师提供的主要创作材料(演员的面容)是导演决定了的,然而演员的外貌提供化妆师的可塑性往往是极有限的。

完全有别于可以独立完成自己作品的肖像画家和雕塑家。

他们所从事的创作活动和艺术构思是不受任何局限的,依据作品要表现的内容需要和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他们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如:青铜、大理石、石膏、各类绘画颜料,甚至麻布、泥土等等,以他认为最富于表现力的创作技法去完成他的作品。

影视化妆造型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不能有肖像画家或雕塑家那种创作的随意性。

导演选定演员时,除了选著名演员来保戏外,应考虑演员自身形象的或塑性和局限性,尊重化妆师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否则有时即使化妆师施展出全身解数,用纱带把一付老脸皮绷平,拍一张造型照或许会获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当演员临场拍戏就大不相同了,首先演员必须要控制自己老年形态的体形,走路做事必须像年青人一样的灵活、随剧情发展、面部表情也必须要表现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演员在戏中愤怒时又不敢过于激动,否则稍不慎,其部位牵引的纱带就会绷开穿帮。

即使化妆师和演员、摄影师、灯光师们已做出巨大努力,其结果必然使观众大失所望。

如:由康泰主演的《第二次握手》、王丹凤主演的《玉色蝴蝶》以及由王晓棠主演的《翔》均存在以上所谈到的问题。

为此,当时一些报刊杂志曾有些观众向影视界呼吁:“老演小何时了……。

”我们都应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合乎影视化妆造型艺术审美特性的。

导演是一部影视作品风格样式及整体构思设计的创作者,如何实现他的构思,单凭个人的智能是无法办到的,必须依靠全体创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构成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化妆师不同于化装匠,化妆造型创作是和导演总的创作意图联系在一起的,化妆师在执行自己的职责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不应机械地理解文学剧本或导演对人物造型提示性的阐述,要吃透导演的创作意图,大胆设想,从多方面发掘人物性格化的造型特征。

有时化妆师所设计的造型会超越了导演的设想,不但可以补充导演的形象构思,如北影厂由黄建中执导的控索片《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是一部现代题材的探索性荒诞故事片。

原文学剧本及舞台演出中,由一位鹤发童颜老仙翁,贯穿全剧神奇虚幻的击鼓者。

在导演镜头时,考虑到艺术的感染力,设想把他改成一个妇女的形象,具体是一个什么样好女人大家又说得不具体。

生怕弄不好会出现不伦不类的形象,化妆师也有担心,为此化妆师研究了许多资料,特意采访了西安《半坡村》遗址,从骨制、石制的妇女装饰物中得到了启迪,请教博馆的专家。

他们讲:油画中的原始人群像也都是从发掘出的某些饰物中推理想象出来的作品,谁出难定啥样算正宗!化妆师综合分析了所研究的资料结合扮演者的实际条件,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为她制作了一个发质干枯的披肩假发,配上一条用麻纤维编制的发带,并安装了一副较凸出的假牙,脖子上戴一串兽骨磨制的项链,并在裸露的乳房上用土红色涂沫出较粗糙的原始斑点饰纹,设想用这些表现出远古时代的气息,同时也可以起到掩饰一部分乳房起码白暴露的作用。

当整体造型完成后,导演、摄影、美工、作曲等主创人员审看时,都说:“这样的味道对头。

”导演怕弄成洲人模样的念头打消了!作曲家翟小松看了这个形象激动地说:“我要重谱曲。

”同时也激发了导演的审美情趣,即决定将原已制作好的《红色舞》一场几十人的红色尼龙紧身服改穿毛皮、麻类织品制作的原始人模样的服装,随之这场戏的作曲、舞蹈等均按化妆师所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的风格进行了处理。

通过了以上实例,可以充分阐明化装造型在影视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

一位天才的演员可以扮演剧中不同类型的角色,有时甚至能够扮演与自己年龄、身份、民族、性别等完全不同的角色。

如我国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与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不同阶层的妇女形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男人扮演女人,如若不借助化妆师的一臂之力,单纯靠自己的表演和清唱,是很难达到完美艺术境界的。

梅先生晚年曾在北影拍戏曲艺术片《游园惊变》时已年愈古稀,额部及鼻侧的腾蛇纹都暴露无遗,膨胀的下眼帘和双下巴都说明人已步入老年的高龄,如若不通过化妆的手段加以改造弥补的话,梅先生带着老年男人的面部特征走上舞台和银幕去扮演一位年轻女子谈情说爱的戏剧情节,即使他的嗓音再好,表演如何细腻,恐怕也难把观众带入戏剧规定的情景之中。

梅先生在他撰写的《我的电影生活》一书中,特别提到他和电影化妆师合作的经验:“至于我的化装光润、匀净是比较满意的,回忆1955年拍”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时我基本上用舞台化妆方法,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次我把责任全交给孙鸿魁,我只在必要时提出些要求,今天,从银幕上看,这办法是对了,拍戏曲片面部化妆一定要采用电影化装技术同时还要达到舞台化装应有效果,又要高于舞台化妆,因为它不仅远视,还宜于近看,今天看到几个近景,面部化妆既与头饰、贴片及戏服等相协调,而且自然美,所以大家都认为是成功的化妆技术,对于一部戏曲片来说也是极需探讨的。

这次打破了以往偏重于舞台化妆做法,使电影化妆和舞台化妆融合起来,达到光润鲜明的程度。

可见影视化妆创作是与表演艺术密不可分的。

影视化妆造型不同于生活美容和时尚化妆表演,前者必须尊重戏剧中所规定的人物性格化特征以及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造型;有时丑陋、有时亮丽。

生活美容主要着重于修饰与弥补;所谓时尚化妆重在演示,极少适用于生活,随意性大,与完整的戏剧、影视艺术造型相比有档次的区别。

影视化妆师的创作离不开表演艺术,没有演员的精湛表演,再完美的化妆造型也就没有了生命。

创作实践丰富的老演员,每接到一个新剧本,需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时,都十分重视自己外部形象的塑造成。

不仅表现在年轻演员扮演老年角色,或老年演员扮演年轻角色是这样;扮演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现实题材的作品也需要使自己的形象特征更富于性格化,当然扮演历史人物时的肖像画妆就更不可缺少了。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在他撰写的《银幕形象创造》一书中,谈到自己如何与化妆师通力合作接近角色时的切身体会:“我扮演李时珍,得益于化妆师王铁彬的帮助很大,我们是很好的合作者,我越依赖他,吃的苦头越多……,老年时期的李时珍用棉花和皮纸做肉,用树胶做皱皮……整个是一层假面具的感觉,不能笑不讲话,不能大口吃东西,只能吃流质,面条也要一根根地吃,甚至呼吸都困难。

每次拍红上装四小时,卸装还要两小时,尽管受了这么多罪,我还是表示感谢这位富有创造性的化妆师,他对李时珍青年到老年的几个阶段如何变形,都有精确的设计和富有表现力的创造。

我们好象大夫和病人合作,病人虽吃苦却得益于大夫的治疗和照顾。

而病人总是服从大夫的治疗和照顾的。

这时赵丹把化妆师和演员的关系比做大夫和病人之间的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来在影视创造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某些不正常的现象,如一位年轻演员扮演一个年纪大的角色,当化妆师为他(她)进行造型时,她不顾角色的需要,自己背着化妆师偷偷涂口红、刷睫毛……甚至找导演哭,导演不但不批评制止,反而迁就她的作法,为此化装师只好不顾不管她。

当荧屏上出现低劣的化装造型时,无可非议自然是化装师的责任,然而更主要的因素是来源于导演的审美素质,有时一部戏下来,化装师要听一下导演的设想,导演一句话:“怎么漂亮怎么化,往港台靠。

”可见有时化装师的创造结果还是导演审美理念的折射。

在这种情况下化装是无能为力的。

近来影视化装的艺术质量,确实也在虚假不真实、不自然,可以看出破绽的现象,这和化妆人员的素质低下,专业技术不过硬有关!化装师进入剧中人物形象塑造时,光有审美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塑造一个艺术形象光凭嘴说,心里有也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娴熟的造型技巧,把它体现出来。

即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化内为外的过程,这是衡量化妆师艺术才能天赋的试金石,也是认识与实践体验与体现的辨证关系。

技巧是体现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造型手段,不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坚实的造型手段,就不可能塑造出真实,自然富有艺术魁力和艺术形象,更不可能到社会重视与承认。

有的导演曾提出今后他拍戏不用职业演员,而选择与角色相近似的非职业演员,因此也不需化妆。

分析无非两种原因:一种为了追求所谓的真实,担心演员表演虚假;一种生怕化妆穿帮露出破绽。

仅仅为了以上两个原因就试图取消综合性影视艺术中的两个行当,我认为那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也是不足取的。

艺术的本质是真、善、美、拘泥于生活的真实而无适度的夸张和浓缩,则不美,其实也体现不出真。

借用著名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老先生的话“真是生活,假是艺术,有假写真,艺术则失掉基础,有真写假则不美,所以演戏要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就是这个道理,演戏是这样,化妆和表演是一个整体,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所拍摄的故事片以及外国影片,启用自然人演自然人的影片微乎其微。

如《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儿童片例外,但在拍摄之前也做一番训练,妆也还是要化的。

完美无缺的化妆造型,只有和表演艺术融合起来,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没有精湛的表演技巧去体现人物的内在心态,只能做到成为没有生命的呆照;光是强调神似而不注重外部造型上的像,就会“以貌取神”也同样会失会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