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投资陷阱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银行业务人员违规推销销售信托产品

频繁爆发的银行代销理财产品风波持续发酵,建设银行再次卷入涉嫌违规销售信托计划风波。

投资者杨先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他在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宝坻支行(以下简称“宝坻建行”)被误导买入“建津财富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建津信托计划”),多次展期后仍出现严重亏损,对银行在代销产品过程中未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进行质疑。

杨先生称,宝坻建行理财经理汤文举为了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向杨先生隐瞒产品存在巨大亏损风险的特征,口头承诺最低收益30%,收取现金50万元后,当时未出具信托合同,直到2012年底该信托计划第三次展期时才拿到信托合同。杨先生认为宝坻建行上述行为涉嫌欺诈。

对此宝坻建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只是代理资金收付,产品风险特征及信托合同签订出具等问题需要咨询天津信托,此外,投资者也并未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推销理财产品。”

建津信托计划于2007年12月29日开始进入推介期,推介期为一年,受托人为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信托公司”),代理资金收付和销售的银行为宝坻建行。投资者杨先生于当年12月24日加入该信托计划。

直到2012年10月,在数度展期后,杨先生被银行告知该信托计划亏损已达51%。

杨先生在得知亏损并和宝坻支行沟通无果后,已委托律师,向银监会、证监会递交了投诉书。

客户:被误导买入信托计划

“我是相信了该信托计划最低收益能达到30%,并且是保本产品才放心购买的”杨先生对记者表示。2007年12月24日杨先生在宝坻建行经理财经理汤文举的推荐下,交付50万元现金购买了建津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起点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信托期限为12个月。

据了解,该产品属于激进型追求高收益的信托产品,主要面向风险承受能力高,有差别需求的银行顶端级客户。

杨先生向记者透露:“当时自己交付50万现金后,银行并未出示信托合同,只是出具了《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代理收款凭证》。”

更令杨先生不满的是,当时银行以存折未盖章为由,并未立即给予

其存折,直到2008年12月29日,杨先生才从宝坻支行领回一个存折,作为信托计划产品专用存折(存折上显示的签发日期为2008年12月3日)。而存折密码却是在巨亏之后,银行于2012年12月29日在杨先生再三要求下被告知的。

银行:尚无证据证明违规推销

记者获悉,此前也有投资者就该信托计划委托律师向银监会投诉。据当时媒体报道,该信托计划自2007年成立后,数度展期仍亏损30%。投资者代理律师反馈信托公司展期工作不符合程序,同时银行在代销产品过程中未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

宝坻建行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对投资者的亏损也表示痛惜,但是我方只负责代理资金收付,产品风险及合同等问题还应该和天津信托进行沟通。”

而当记者对投资者所述宝坻建行理财经理汤文举为达推销产品目的,隐瞒风险特征的事宜向上述银行负责人求证时,他表示:“投资者并没有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们说的情况确实存在。”

律师:隐瞒亏损事实涉嫌欺诈

“我是在2012年10月份,宝坻建行第三次找到我签展期合同时,才知道自己买的产品是风险产品而不是保本产品。”杨先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当时银行告知该信托计划已经亏损51%,如果不展期,投资亏损将从浮亏转为实际亏损。

据悉,建津信托计划分别在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了三次展期。

从天津信托公司的“公告”看,每次展期都得到了信托持有人大会的表决通过。杨先生称对此不知,自加入该信托计划以来,从未收到过参加持有人大会的通知。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该信托合同虽然约定持有人大会召开前需要公告,但并未约定公告的地点与形式。但是合同的”通知“条款约定了持有人的通讯地址。那么,作为持有人理应会认为持有人大会通知应当发送到约定的通讯地址。在通知未送达的情况下,即便天津信托公司召开了所谓持有人大会,都会应为程序不合法而导致持有人大会无效,其持有人大会决议也属无效,天津信托已涉嫌在产品展期问题上违规操作。”

张远忠认为:“宝坻建行向杨先生销售天津信托公司信托计划的行为属于‘理财顾问服务’, 隐瞒本信托计划亏损的事实,欺骗杨先生导致其作出错误的决定,数次‘同意展期’违背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规定。”

瑞银:2014上半年中国信托违约630亿元

瑞银于7月2日发布2014年经济展望,鉴于中国经济受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拖累,该机构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由年初的7.7%,下调至7.3%。瑞银北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表示,中国房地产业今年面临3至4万亿元的信托产品到期,上半年已违约630亿元,下半年违约将继续蔓延。

与诸多中资机构的看法相比,瑞银对中国经济前景略显悲观。浦永灏认为,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很大,不敢太乐观,房地产是最大的风险所在。而中国房地产面对的都是结构性风险,包括今年大规模信托到期,监管机构加强影子银行的治理,以及房地产业去产能。

据瑞银不完全统计,中国上半年信托违约总额约630亿元,今年全年有约3至4万亿元的信托产品到期,其中约600亿元投向的是房地产。“下半年违约将继续,违约的行业将从房地产业延伸至机械、有色金属、互联网金融等板块,涉及的地域将向全国扩张。”浦永灏说。

按照过往经验,房地产贡献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一个百分点,若加上房地产上下游产业,贡献可达两个百分点。

“中国政府会担心房地产拖累经济,所以明年会加大改革力度,可能推出的政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让信托违约潮暴露出来,但相关的改革一定会对经济有负面影响。但只要不出现硬着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浦永灏说。

参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业要调整通常需要7年时间。浦永灏预计,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进入长期的调整阶段,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三四线城市库存高,调整至少需要3至4年,好在中国房地产的杠杆不高,但中国目前还面临老龄化问题,这对房地产的负面影响很大。

新年伊始,资本市场频频爆发信用事件。昨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近日因为“诚至金开1号”违约的中诚信托,再次在“诚至金开2号”上受困。据悉,该产品2013年也未能足额缴纳预期净收益。

2014年开年,“诚至金开1号”事件、同捷科技私募债事件、华锐风电公司债事件,在信托领域和债券市场连续发生多起信用事件。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或成为违约事件集中爆发的一年,而“重灾区”可能就在非标领域。

违约警报三弹连发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12月20日,中诚信托向“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公告,无法按照预期值兑付当期收益。由于产品即将于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