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硬币流动性陷阱”分析及对策建议

动 机 一般 不 选 择硬 币 , 外一 般 货 币 的 预 防动 机 另 也 不 同 于硬 币 的预 防 动 机 , 者 是 为 了保 证 未 来 前
段 时 间 的 需 求 , 要 有 专 门 的储 藏 空 间 , 保 留 需 来
一
定 数 量 硬 币 ;而公 交公 司 由于收 入硬 币较 多 ,
、
硬 币 的持 有动机 与 流通 群体
需要 雇 佣 专 门人员 进 行 清点 整理 ; 小商 户 需要 有
一
凯 恩 斯 理论 将 货 币 的持 有 动 机分 为 三 类 : 交 易动 机 、 预防动 机 和投 资动 机 。现实 生活 中 , 投资
“ 币流 动性 陷阱 ” 硬 。
一
硬 币持 有 成本 主 要 有保 管 成本 、 换 成 本 和 兑 机 会成 本 三种 。保管 成 本 , 的是 硬 币所 需 要 的 指 保 管材 料 和保 管 空 间 , 大企业 特 别 是 单 向流 动大
企 业 如 超 市 , 于硬 币 日交 易量 大 , 了满 足一 由 为
金 支持 。
( 者单 位 : 民银行 郎溪 县支 行 ) 作 人
合 理 的硬币 流通渠 道应 该是从 银行类 金融 机
“ 硬币流动性陷阱’ ’ 分析 及对策建议
郑 钧
构 柜面 到大 型企业 、 小商 户 和个人手 中 , 满足 找 在 零 和零 星交 易需 求 之后 , 回笼 到银行 类金 融机 构 , 其 中残损 币缴 中央银 行销 毁 ,票面 质量较 好 的硬 币经过银 行类金 融 机构柜 面重 新流 人社会 ,形 成 循环 。 而现实 生活 中 , 币流动 只有 银行类金 融 然 硬 机构 投放 到居 民和单 位手 中这 一环 节 ,没有 形 成 循环 流动 , 币流动形 成 了“ 动. 阱” 硬 流 陛陷 。
流动性风险—案例分析:ⅩⅩ银行精品文档15页

流动性风险—案例分析:ⅩⅩ银行[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程后,你将能够:●详细说明ⅩⅩ银行业务模式的主要风险●描述这场危机、公共干预措施和ⅩⅩ银行的国有化●充分了解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吸取的教训[预备知识]为了从本课程中获得最大收益,你应该熟悉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
下列课程涉及这些议题:●流动性风险—介绍●压力测试—流动性风险第一节学完本节后,你将能够详细说明ⅩⅩ银行业务模式的主要风险。
特别是,你会了解:●ⅩⅩ银行的历史;●ⅩⅩ银行的迅猛增长战略,该战略改变了该行的融资结构,并使该行越来越容易受到市场崩溃的冲击;●ⅩⅩ银行的流动性假设和风险管理怎样使它无法应对流动性危机。
ⅩⅩ银行的历史和发展战略ⅩⅩ银行在1965年因合并而成立。
它在2019年前是一家建房互助协会,2019年进行股份化改制,成为一家银行。
2019年底,它成为英国第五大按揭贷款银行,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20%。
在此期间,其资产负债表增长了六倍多,达1010亿英镑。
该行的核心业务是在英国提供住房按揭贷款。
这些资产起初占资产负债表的四分之三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行还开展了风险更高的业务,以便使利润最大化。
2019年,该行风险最高的住房按揭贷款占新贷款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2019-2019年期间,违约和损失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形势相对良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该行利润增长,年资本回报率一直在20%左右。
为了继续取得成功,该战略要求在充裕而廉价的资金支持下,对贷款进行激进的定价并增加贷款数量。
这种高增长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它意味着该行不得不改变融资模式以促进迅速的增长。
ⅩⅩ银行的融资模式是如何改变的2019年,ⅩⅩ银行的融资结构是传统的吸收存款机构的融资结构。
零售存款账户构成该行的大部分负债,但其增长率无法满足该行的融资需要。
ⅩⅩ银行随后开始更多地依赖批发融资,从其他银行大量借款,但这仍不能为该行的增长提供足够融资。
A集团流动性陷阱分析

A集团流动性陷阱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0T08:28:16.47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9月第19期作者:孙丽梅[导读] 本文是从A集团的财务相关数据出发,分析财务状况。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公司通过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获得融资,随着资本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收紧的背景下,A集团对杠杆的不断加码,最终面临流动性危机。
接着,对企业近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对A集团的流动性危机进行总结。
孙丽梅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本文是从A集团的财务相关数据出发,分析财务状况。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公司通过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获得融资,随着资本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收紧的背景下,A集团对杠杆的不断加码,最终面临流动性危机。
接着,对企业近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对A集团的流动性危机进行总结。
关键词:A集团、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流动性一、研究背景A集团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集房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于一体的国际企业集团,其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英属)。
其主要以地产业务为主,集金融、健康、文旅、体育及新能源发展为一体的世界500强集团。
上市之后一直活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前十,在2021年排名122位。
然而,2021年12月3日,A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布了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引起了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当晚立即约谈了A集团实控人,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向A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督促推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督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维护正常经营?。
从2020年年底开始,对房地产的重拳打压来势汹汹。
2020年底,有关部门发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规定,这是从金融机构卡住房地产行业放水的额度。
目前,A集团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三条红线压骆驼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收紧,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抛出企融资的三条红线(又称“融资新规”):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中国经济面临流动性陷阱

中国经济面临流动性陷阱
报告人:余正 2005.10
事件
正当我们在为二季度高达9.5%的GDP增长率暗自庆幸之时, 一个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凯恩斯看作是甚少有可能发生的事 情——流动性陷阱却已经悄然降临. 在那本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就货币 和利率的关系指出,存在着这么一种可能性:利率降到某个 利率降到某个 水平,以至于人们都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 此时, 债券, 水平,以至于人们都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此时,货币 当局完全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 当局完全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凯恩斯的理论指向主要 是1929年大萧条前后的经济状况. 以后,针对90年代一蹶不振的日本,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重新界定了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持续下降 名义利率持续下降 并接近于零,但依然无法刺激总需求,以使之消化过多的生 并接近于零,但依然无法刺激总需求, 产能力. 产能力.流动性陷阱除了表现为超低的名义利率外,还表现 为人们的储蓄热情不减,储蓄的增长和其他货币性因素(如 扩张的货币政策)一起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
The End Thank you!
�
在实体经济中的表现是国内需求开始下滑. 在我国GDP的支出构成中,投资和消费占 比一直在95%以上,其中,投资需求占比, 即资本形成率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而消 费占比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 态势.
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
在中国金融体系呈现银行主导的态势下, 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无非在于银行的资金来源 过于充裕,而资金运用则受到诸多因素的掣 肘. 贷款占存款比重今年8月份已经降到70% 以下 8万亿需要寻找出路.
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增长, 这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上升. 1.增速.从去年9月份开始,全部存款的月 16 度同比增速不断上升,从不到16%上升至今 年8月份的18%强. 2.构成. 全部存款的快速增加主要归因于 占比达到一半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 3.同期M2也表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8-资料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一)日本的流动性陷阱
日本是首个陷入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和长期通缩的主要工业国。
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国的名义利率接近零而物价仍然下降,货币当局已经无法再通过货币政策以提振投资需求,使经济陷入通缩的恶性循环,即需求下降导致生产萎缩,生产萎缩致使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再导致投资消费需求不振。
同时,物价下跌导致实际债务上升,通缩预期又导致消费推迟,对经济造成额外打击。
日本在资产泡沫破灭后曾持续减息以期提振经济,却在90年代陷入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在99年下降至零,但物价进入通货紧缩状态,日本央行此时已无法通过减息降低实际利率,经济陷入十余年的长期低迷,失业率持续上行。
(二)次贷危机中的流动性陷阱
面对愈演愈烈而且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各国政府、央行于2008年10月8日罕见地联手同步出台新救市措施,希望通过对火车头——美国股市的正面影响,来把企稳效果带到其他周边的市场上。
遗憾的是,全球股市事后连续出现大幅度的下挫,因为世人意识到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持币观望的市场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
现在,更为糟糕的是,美国火车头的失控已开始让全球市场陷入更为严重的“流动性陷阱”——即所有的人都认为今后再也不可能获得比现在还要低成本的“流动性注入”,市场的“惜贷”行为因此越来越严重。
所以,不论政府有多少救市资金,都会被装入这些“被救”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口袋里,等待市场企稳后,一举出动,寻求所预期的高收益,来挽回目前危机时代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正是这一“状态”才使我们今天一再失望,无法看到立竿见影的救市效果,才使我们怀疑政策的力度不够,才使一部分学者向世人敲响警钟:这些庞大的资金一旦出笼后,新的泡沫和通胀在所难免!。
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影响及应对——流动性研判之二

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影响及应对——流动性研判之二本文分析中国面临的流动性陷阱问题,在比较欧美日货币政策方案及效果的基础上,得出中国需要曲线的、定向的量化宽松来应对,并与强改革相配合。
摘要:1)流动性陷阱的危害。
在流动性陷阱中,传统货币政策失效,央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都会被人们储蓄起来,而不去投资和消费,致使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对债市,由于人们风险偏好很低,倾向于持有流动性好的短端投资,造成短端利率接近零,而期限利差、信用利差难以下降。
对股市,由于人们投资、消费意愿低,分子(经济)和分母(风险溢价)都无法改善,陷入长期低迷。
2)海外摆脱流动性陷阱的成功经验。
央行必须扩大其购买资产的范围,以降低银行风险资产比例的方式注入流动性,来压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提高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意愿。
同时随着资产价格上涨,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得以恢复,居民资产端膨胀,以此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3)中国已现流动性陷阱迹象。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降至1%左右,与超额准备金利率0.72%仅差28bp,考虑到银行间市场与央行之间的信用利差和隔夜回购利率波动的风险补偿,隔夜回购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附近。
而长端利率和贷款利率仍居高不下,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4)中国的货币政策该如何应对?中国需传统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用,针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配以曲线地定向地量化宽松操作,量价双管齐下,以降低银行风险资产比例的方式注入流动性,且量要足够大。
同时,必须实行“强改革+宽货币”的政策组合。
破旧立新,堵住三大资金黑洞,加快新旧经济的替换速度。
5)中国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需六大货币政策工具并用。
针对当前短端利率几乎下降到底,而银行隐性不良率高、放贷意愿不足、实体经济融资难贵、长端利率下降困难等流动性陷阱迹象,我们预计央行应对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可能是:工具一,取消超额准备金利息;工具二,降准降息+定向降准;工具三,对商业银行抵押再贷款+扩大抵押品;工具四,扭曲操作,收短放长;工具五,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再贷款+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工具六,注资政策性银行+定向放贷。
对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的浅析

对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的浅析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指的是由于市场上大量的闲置资金无法有效投入,导致流动性不足的一种状况。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流动性陷阱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时候。
本文将从流动性陷阱的定义、原因和解决对策等多个角度对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进行深入浅析。
一、流动性陷阱的定义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但这些资金却无法有效投入时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过剩,但需求不足,导致流动性不足,从而导致市场的运作受到影响。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不仅会阻碍资金的有效配置,还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经济的低迷。
二、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的原因1. 经济结构转型不完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而且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产业。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大量的闲置资金,因为传统产业面临着技术更新、市场萎缩等问题,而新兴产业又需要时间来吸收这些闲置资金。
2. 货币政策调控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流动性陷阱问题也与货币政策有关。
有时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可能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过剩,形成流动性陷阱。
与此由于金融体系结构性问题和监管不力等原因,部分闲置资金无法有效投入,加剧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 金融机构利益驱动中国的金融机构通常倾向于向传统产业和地方政府借贷,因为这些借贷往往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润和较低的风险。
而对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来说,由于技术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大多数金融机构并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这种情况导致了大量的闲置资金无法为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提供支持,进而形成流动性陷阱。
1. 完善金融体系需要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机构对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遏制金融机构对传统产业和地方政府的过度依赖,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倾斜。
货币政策应当更加灵活、精准地支持实体经济,避免过度宽松或过度收紧的情况发生。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什么是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
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
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
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
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
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
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概念源自经济学家JohnMaynardKeynes的著名论文《投资与利率》,指的是当利率达到
一定水平,经济体内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但是实际需求仍旧没有增加,货币不断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投资或者消费,或者被投
资或者消费的速度比预期要低,进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状态。
二、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1、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住房市场的繁荣导致投机
者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价格急剧上涨,而各家金融机构也因此增加了注入的资金,压低金融利率,让贷款条件变得越来越宽松,投机者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投资者也纷纷乘机抛售资产。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利率越来越低,经济增长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提升,这就造成了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由于银行只把钱以低利率的方式放贷,投资
的积极性不够高,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钱币供给量大,但是实际的投资却没有明显上升,从而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2、日本1990年经济危机
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危机,原因在于日本大量发行了货币,
而国家产业和用途却没有很好地把这些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这些货币便处于闲置状态,日本政府和银行为了刺激经济便大量发行了有关新货币,但使用效果却很差,因为日本的利率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没有什么额外的利率可再降低,而日本却还发行了新货币,
虽然货币供给量大,但是投资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激活,引发了经济的明显下滑,因此也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三、解决流动性陷阱的措施
1、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为了解决流动性陷阱,政府首先应该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减税等,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状态,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货币可以用来实际购买物品,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
2、降低利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民众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降低利率可以使投资者有更大的信心去投资,从而有效地把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让货币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结构性改革
另外,为了尽快摆脱流动性陷阱,还需要加强结构性改革,以有效地匹配资源,让市场可以高效地运作,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解决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四、结论
流动性陷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如果政府和金融机构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就有可能使经济陷入困境,而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使经济走上正轨,解决流动性陷阱的困境,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