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概念源自经济学家JohnMaynardKeynes的著名论文《投资与利率》,指的是当利率达到

一定水平,经济体内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但是实际需求仍旧没有增加,货币不断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投资或者消费,或者被投

资或者消费的速度比预期要低,进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状态。

二、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1、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住房市场的繁荣导致投机

者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价格急剧上涨,而各家金融机构也因此增加了注入的资金,压低金融利率,让贷款条件变得越来越宽松,投机者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投资者也纷纷乘机抛售资产。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利率越来越低,经济增长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提升,这就造成了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由于银行只把钱以低利率的方式放贷,投资

的积极性不够高,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钱币供给量大,但是实际的投资却没有明显上升,从而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2、日本1990年经济危机

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危机,原因在于日本大量发行了货币,

而国家产业和用途却没有很好地把这些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这些货币便处于闲置状态,日本政府和银行为了刺激经济便大量发行了有关新货币,但使用效果却很差,因为日本的利率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没有什么额外的利率可再降低,而日本却还发行了新货币,

虽然货币供给量大,但是投资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激活,引发了经济的明显下滑,因此也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三、解决流动性陷阱的措施

1、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为了解决流动性陷阱,政府首先应该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减税等,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状态,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货币可以用来实际购买物品,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

2、降低利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民众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降低利率可以使投资者有更大的信心去投资,从而有效地把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让货币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结构性改革

另外,为了尽快摆脱流动性陷阱,还需要加强结构性改革,以有效地匹配资源,让市场可以高效地运作,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解决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四、结论

流动性陷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如果政府和金融机构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就有可能使经济陷入困境,而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使经济走上正轨,解决流动性陷阱的困境,促进经济发展。

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概念源自经济学家JohnMaynardKeynes的著名论文《投资与利率》,指的是当利率达到 一定水平,经济体内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但是实际需求仍旧没有增加,货币不断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投资或者消费,或者被投 资或者消费的速度比预期要低,进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状态。 二、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1、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住房市场的繁荣导致投机 者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价格急剧上涨,而各家金融机构也因此增加了注入的资金,压低金融利率,让贷款条件变得越来越宽松,投机者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投资者也纷纷乘机抛售资产。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利率越来越低,经济增长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提升,这就造成了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由于银行只把钱以低利率的方式放贷,投资 的积极性不够高,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钱币供给量大,但是实际的投资却没有明显上升,从而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2、日本1990年经济危机 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危机,原因在于日本大量发行了货币, 而国家产业和用途却没有很好地把这些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这些货币便处于闲置状态,日本政府和银行为了刺激经济便大量发行了有关新货币,但使用效果却很差,因为日本的利率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没有什么额外的利率可再降低,而日本却还发行了新货币,

虽然货币供给量大,但是投资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激活,引发了经济的明显下滑,因此也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三、解决流动性陷阱的措施 1、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为了解决流动性陷阱,政府首先应该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减税等,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状态,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货币可以用来实际购买物品,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 2、降低利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民众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降低利率可以使投资者有更大的信心去投资,从而有效地把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让货币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结构性改革 另外,为了尽快摆脱流动性陷阱,还需要加强结构性改革,以有效地匹配资源,让市场可以高效地运作,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解决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四、结论 流动性陷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如果政府和金融机构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就有可能使经济陷入困境,而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使经济走上正轨,解决流动性陷阱的困境,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考研真题汇总与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考研真题汇总与答案 解析 (1)金融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金融压抑;2、流动性陷阱;3、私募基金;4、宏观审慎监管 二、利率补偿有哪些构成要素。(10分) 三、引用周小川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答记者问的话,问题大致是,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应防范那些不利影响?(20分) (2)公司理财部分。(50分) 一、简单说明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影响公司的决策,以及如何解决其代理成本。(10分) 二、(20分)第二题是关于一中小板上市企业,X、Y、Z三股东各占15%的股份,其余为社会公开交易股票,然后貌似公司一科研成果,如果要运用并扩大生产需要融资。但三大股东不想引进新股东,便将这一科研成果卖掉。然后关于这笔资金的处理,三个股东都有不同的意见,然后讨论对股价或者公司价值的影响。(1)X提倡全部用来发放一次特殊股利,请问这对股价和公司价值的影响。(2)Y主张偿还债务,或者用于扩大再生产,请问对公司价值的影响。(3)Z建议用于回购股票,其认为有利于提高P/E和ROE,你认为是否正确?对公司价值有什么影响。(4)只记得前三问,貌似有四问。欢迎补充。 三、(20分)这一题关于公司理财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模型的题,题目给的是各种财务报表。(1)求各种财务指标的值,8个。(2)求可持续增长率,外部融资需要量(EFN),对(1)中哪些财务指标有影响。(3)公司不断算实行权益融资,且股东决定下一年的增长目标比率定为20%,你对该决策的建议和观点吧。(4)公司打算投资一项目,初始投资3000万元,按照第二问求出的可持续增长率,求需要的外部融资需要量(EFN)。(欢迎研友补充) 市面上考研辅导班众多,但是真正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的机构寥寥无几,让学生无法辨别,您不妨问一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很多机构的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他们是不是真的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有辅导,有没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经验的积累。 在业内,凯程的金融硕士非常权威,基本是考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中财贸大金融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更何况比五道口难度稍易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和中财金融硕士,贸大金融硕士。凯程有系统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讲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题库》《金融硕士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培训班,及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中国人民大学仅有财政金融学院(北京本部)和国际学院(苏州分院)开设金融专硕项目。2014年之前,二者统一招生,统一教学,例如在2013年北京复试79人,录取36人,调剂苏州16人,剩余淘汰27人,另部分落榜学硕亦调剂至苏州;而自2014年起,北京财金院和苏州国际院分开招生,分开复试,再没有北京考生调剂苏州的福利了。

第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必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均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 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而不是一次性的、暂时性的上涨。 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例题1·单选题】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常性现象,出现在()。 A.信用货币制度下 B.实物货币制度下 C.银本位制度下 D.金本位制度下 『正确答案』A 【例题2·单选题】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 A.经济现象 B.社会现象 C.货币现象 D.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C 【例题3·多选题】下面哪种物价上涨现象不属于通货膨胀()。 A.一次性的大涨 B.暂时性的大涨 C.季节性的上涨

D.一般商品的持续上涨 E.一般劳务的持续上涨 『正确答案』ABC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1)爬行式 (2)温和式 (3)奔腾式 (4)恶性通货膨胀 (二)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 (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2)隐蔽型通货膨胀——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例题1·单选题】隐蔽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总体水平()。 A.明显上涨 B.变化不明显 C.明显下降 D.持续下降 『正确答案』B 【例题2·多选题】隐蔽型通货膨胀往往表现为()。 A.物价涨幅大 B.物价降幅大 C.物价变动不明显 D.商品短缺 E.凭票购买 『正确答案』CDE (三)按预期划分 按预期,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3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3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 (分数:2.00)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解析:解析:债券价格与票面利率呈正比,与市场利率呈反比。 2.流动性陷阱是指( )。 (分数:2.00)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解析:解析:流动性陷阱认为,当利率低到一定水平时,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所以会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 3.如果某个社会流通中的现金为500亿元,银行存款准备金500亿元,活期存款1 000亿元,定期存款4 000亿元。则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 )亿元。 (分数:2.00) A.1 000 B.1 500 √ C.5 500 D.6 000 解析:解析:M1=现金+活期存款,因此M1=500+1 000=1 500(亿元) 4.( )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分数:2.00) 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 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 解析:解析:货币供给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货币供给内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由经济体制内部因素决定,不受货币当局行为控制。 5.下列银行中,( )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分数:2.00) A.中国人民银行 B.浦东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解析:解析:货币扩张是指派生存款的增加。人民银行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从而对派生存款产生影响。商业银行是派生存款的主力。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政策性银行。 6.下列属于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是( )。①流通中的现金②活期存款③定期存款④储蓄存款 (分数:2.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案例二 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与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从今年开始,中国将重点防止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中国前几年开始的针对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面临调整。 我国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同年10月,通货膨胀率达到27%,创造了我国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高纪录。 1997年底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它背后的原因就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 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2003年前8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持续小幅正增长,从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同比增幅在12月已经高达3.2%。初步估算,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2.2%。也就是说,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

有关金融专家随后分析,按照全年物价2.2%的上涨率,实际意味着个人储户存入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收益已经为负值。 结合案例与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及对社会的观察,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答:1.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的现象。 这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亦即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的普遍下降。因此,局部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升也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同时,并不排斥通货膨胀过程中有个别商品价格的下跌。 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初期不仅可刺激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政府可通过物价上涨,税收增加而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增发倾向,纸币贬值筹集发展资金。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递减的。随着通货膨胀的深化,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促进将最终导致破坏。 具体说来,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影响:

国资破产重整失败的案例

国资破产重整失败的案例 曾经的国内第一大校办企业哈尔滨工业大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4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仅有30.43%,一度号称拥有1000亿元市值。但是,该校办企业群在短短几年间就坠落到破产重整的地步,其资产偿债率仅为14.24%。 3月6日,*ST工新公告称,因2018年、2019年连续2年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已于2020年5月29日起暂停上市;又因2020年净利润亏损、净资产为负值、财报遭遇“非标”,将于3月1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暂停上市前,公司股价定格在1.17元,相较于2015年的最高价37.86元/股(前复权),至今累计跌幅已接近97%! 终止上市意味着,持有该股的47100户股东将面临血亏。 资料显示,*ST工新于1996年上市,实控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而此时的哈工大集团亦自顾不暇…… 近日,微信公众号“等深线”一篇《千亿哈工大集团败局悬疑》称哈工大集团将被破产重整。 千亿哈工大因5亿票据融资案崩塌 《千亿哈工大集团败局悬疑》深度报道哈工大事件的原委始末及疑团,我们简单的进行一下还原。 哈工大集团及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时的总资产为241亿元左右,该校的校办企业市值最高时为1100亿元。原董事长张大成称,2015年,哈工大系企业突然遭到当地银行机构集中抽贷36亿元,导致企业陷入流动性陷阱。

彼时,一位名为任春玲的女性称可提供融资。于是其用了绿地北方的名义与与哈工大集团签署了一份总金额为5亿元的煤炭购销合同,同时还签署了一份6个月时效的5亿元商业承兑汇票的居间服务合同,绿地北方收7000万元“砍头息”。 但哈工大集团资金状况并未缓解。与绿地北方又操作了2次、总额各5亿元的票据融资,用于冲抵之前未归还的票据融资金额等。 由于各种原因,窟窿依然没堵上,哈工大集团向绿地北方的融资,改为直接借款合计3.728亿元。尽管如此,哈工大集团第三批次票据融资的5亿元缺口还没补上。 随后张大成被起诉,检方在庭审中一再强调,哈工大集团及张大成、张砚超,明知是“三无商业票据”,但仍然开具,且事后无法还款,给银行系统带来巨大“危险”。

货币政策案例

货币政策案例

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货币政策案例 资料1: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2009年11月4日周三) 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将发行人民币660亿元3个月期票据 上海(道琼斯)--中国央行周三称﹐计划在周四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人民币660亿元(合96.7亿美元)的3个月期央行票据。 此次发行规模小于上周四的人民币800亿元。 中国央行每周二和周四进行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本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人民币62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 本周将有人民币85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到期。如果央行周四不发行任何回购协议﹐则央行本周将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430亿元。 中国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1,330亿元。 资料2:为遏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实行零利率(2008年12月22日) 上周二,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大幅削减至0~0.25%区间,不仅在降幅上超出市场预期,且零利率本身更是美联储历史上从未有过之事。 显然,美联储希望借此发出一个积极信号:为重振经济和金融市场,美联储要动用一切可用的工具。从财政援手“两房”和金融机构,到一而再再而三下调利率,直至上周将利率下调至“零”,为遏止经济衰退,美国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前所未有。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在如何阻止衰退和拯救经济上存在重大分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门徒,倾向用更明确和更大力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挽救经济,但以财长保尔森为首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则坚持不能丢弃市场原则。过去一段时间里,保尔森等人的意见明显略占上风,从布什总统在G20会议上开宗明义强调坚持自由市场主义可见一斑。不过,鉴于失业率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持续恶化,伯南克们似乎已扭转颓势,如此出手下调联邦利率虽然给市场剑走偏锋之感,但反映美国经济哲学和政策取向可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两件事或可作为旁证,一是美国上周末终于决定出手拯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二是即将就任总统的奥巴马最近频频表态,称要大力拯救美国经济。遗憾的是,如此大力度的措施之后,美国的“工具箱”里还有什么法宝可以继续刺激经济呢?

实例法分析利率对中国经济影响

实例法分析利率调整对经济影响 ——以中国为例

【摘要】利率作为现代市场中调节经济现象和投资项目的重要杠杆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本文从利率调整的实质开始讨论,逐步具体化至利率调控在中国具体的影响,最后提出为了迎合利率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我国应实施的市场化改革。 除了理论方面的解释,本文主要采用了08年以来居民储蓄总量与房地产价格等问题对提出的观点加以证明。 【关键词】利率资金成本流动性市场

一.利率调控政策的本质 (3) 二.利率在中国市场的调节作用 (3) (一)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3) 1. 利率调控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分析 (3) 2. 利率调整对投资项目影响的分析 (5) (二)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 (6) (三)利率与资产价格 (6) 1. 利率与房地产价格 (6) (1)利率与房地产市场供给 (6) (2)利率与房地产市场需求 (6) (3)中国房地产价格的现状 (7) 2. 利率与证券价格 (7) (四)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 (8) (五)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8)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8)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8) (二)中国的经济发展背景 (8)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9)

一.利率调控政策的本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率不经在宏观方面影响经济运行,而且在微观层面直接对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利率作为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 利率作为货币的成本,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利率调控的实质就是通过调节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成本,来控制货币的流通性,从而影响了经济。调低利率,市场中持有货币的成本降低,人们偏向于将手中的货币投向市场,带动各类投资项目,货币流通性升高,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反之,货币的成本升高,人们偏好于将手中持有的资金储蓄,货币流通性降低,会对过热的经济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换言之,对于任何可以独立决策的企业、个人以及其他主体而言,利润最大化是最基本的准则,而通过调节利率,改变资金成本,会直接影响这些经济主体的利益。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利益约束机制下,利率调控显得更为不可或缺。 二.利率的在中国市场的调节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从微观角度看,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的决策等,都有直接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利率对借贷资金的供求,对市场的总供求,对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对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1.利率调控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分析 对个人而言,储蓄是其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利率的高低会对居民的储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讲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居民部门的储蓄意愿,不合理的利率则会削弱其储蓄热情。若利率下降导致以盈利为目的的存款收益随之降低,储蓄总量会减少,低利率水平上居民的流动偏好增强,定期存款比重大幅度下降,活期存款比重相对上升,造成储蓄结构的高流动性特点;反之,若利率上升则会使居民的流动偏好降低,造成储蓄结构的低流动性特点。

公债经济学温习试探题

公债经济学温习试探题 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说明、计算、画图、配对、简答、案例分析 一、名词说明: 公债:公债是公共债务或公共部门债务的简称,具体指各公共部门已公共信誉的方式举借的各类债务。 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为筹措战争或其他经费,采纳征税仍是发行公债的阻碍都是等价的。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对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致使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可能因为私人投资 减少而被全数或部份地。 (公债挤出效应:在政府的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的情形下,的增加会减少非政府部门的资金供给 并形成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从而引发非政府部门投资减少的现象。)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超级低的时候,人们预期利率可不能再低,债券以后价钱下跌,因这人们采取再也不购买或卖出已有债 券来持有货币。现在人们对货币需求弹性无穷大,货币政策失效。 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印刷货币,货币制造来弥补,但货币制造带来的通货膨胀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 减少持币者实际财富,政府财富增加。政府制造的通货膨胀就像税收一样,使政府可控资源增加而公众可 控资源减少。同时,通货膨胀还使政府负担的公债贬值。这实质上是政府以方式对所有货币持有 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 公债幻觉:指消费者持有公债时,误以为自己的实际资产(财富)增加了,因此增加即期消费的一种经济现象。 公债负担:指公债的发行及其归还给经济主体引致的各类经济损失和对国民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效应。 公债风险:是在不确信性因素阻碍之下,公债运行的实际结果与公债政策主体的主管预期之间发生偏离,并对财政经济活动造成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 公债危机:是因政府丧失债务信誉,显现债务违约行为时致使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或损害性阻碍。 减税公债:在政府每期实行平行预算并假定每期支出和税收不变的条件下,政府决定维持龚公子支出不变,同时削减税收,那么意味着显现预算赤字,现在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的行为,为减税公债。 二、试探题 1.简要评述西方和我国公债理论学说的要紧公债观点。 公债无害论:詹姆斯-斯图亚特,卡尔-迪策尔 公债有害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休谟 公债中立论:约翰-雷姆赛-麦卡库洛赫,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瓦格纳阿道夫 公债有利论:凯恩斯 公债负担论:詹姆斯-M-布坎南马建忠:第一个系统论述外债问题的中国人梁启超:中国近代公债思想集大成者 马演初: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陈云:新中国成立初期 哈罗德-多马:第一个现代经济增加模型 罗伯特-索洛:长期增加理论,宏观经济理论 保罗-罗默:罗默模型 新增加理论:保罗罗默《报酬递增和长期增加》、《内生技术进步》,卢卡斯《论经济进展的机制》 2.分析公债理论学说的要紧不同及其不同背后的要紧缘故。 1)要紧不同 ①公债的经济阻碍是有害仍是有利? 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大体属于乖哦那个摘有害论,但其中的约翰-S-穆勒开始提出和同意在多余限制资本的前提下发行公债。而卡尔-迪策耳,凯恩斯学派等那么属于公债有利论。另外,瓦格纳,梁启超等那么属于公债中性论。 ②公债是不是会产生代际负担? 凯恩斯学派以为通常可不能造成下带人负担,勒纳以为外债会成为下代人的负担而内债那么可不能。但是詹姆斯-M-布坎南那么提出公债负担论,内债外债均会造成代际负担。 ③公债与税收是不是存在本质区别?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13,分数:39.00) 1.交易方程式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含义是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P)乘以交易总量(T)。) 解析: 2.剑桥方程式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开创微观货币需求分析先河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其学生庇古。20世纪20年代,他们创立了“现金余额说”,并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予以解释,故又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解析: 3.流动性陷阱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 解析: 4.基础货币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有决定性的作用。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解析: 5.派生存款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相对,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 解析: 6.存款派生乘数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K通常被称为存款派生乘数,表示一笔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派生最大可能扩张的倍数。存款派生乘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倒数。) 解析: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各国法律通常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这一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6. 简答题9.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个学派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包括利率?( ) A.货币主义学派 B.现金余额数量说 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D.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B 解析:凯恩斯最早将利率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此前,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都不包含利率因素。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2.根据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政策的任务是( )。 A.稳定物价 B.促进经济增长 C.调控失业率 D.维持国际收支均衡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古典学派的理论,货币是覆盖在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因而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3.“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出现在以下哪一个传递机制中的环节( )。 A.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趋于下降 B.利率趋于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上升 C.就业量上升导致产出和收入增加 D.投资需求上升导致就业量上升 正确答案:A 解析:“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它发生在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趋于下降这一环节。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4.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结论可知: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则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由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构成。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5.托宾资产选择理论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做了( )发展。 A.将利率因素引入了交易性需求函数中 B.将利率因素引入了预防性需求函数中 C.证明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D.解释了现实中人们为什么同时货币和债券 正确答案:D 解析:托宾资产选择理论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是解释了现实中人们为什么会同时持有货币和证券而不是像凯恩斯说的那样,只能持有货币和债券中的一种。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6.根据我国最新货币层次划分,货币市场基金应归入( )。 A.M0 B.M1 C.M2 D.M3 正确答案:C 解析:2018年1月开始,我国将非存款机构的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2,意在反映真实货币供给。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 7.根据货币乘数模型,下面哪个变量是由公众决定的?( ) A.超额准备金率re B.通货比率C/D C.法定存款准备金rr D.基础货币H 正确答案:B 解析:通货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一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

资料:第七章 货币需求000

第七章 货币需求 一、概念题 2.流动性陷阱(人大1999研):凯恩斯提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增加,然而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到临界程度时,即债券价格上升到足够高度时,人们购买生息的债券会面临亏损的极大风险,这时,人们估计,如此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再上升,于是他们就会不肯再买债券,而宁肯保留货币在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再向下降低,因为人们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再也不肯去买债券,从而使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这时实行扩张货币政策就对利率和投资从而对就业和产出不会有效果。 4. 货币交易需求(南开1999研):指为满足日常交易活动所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它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货币交易需求主要决定于人们的收支水平和收支时距。假定支出水平是收入的稳定函数,则货币交易需求也就是总收入的正相关函数,通常与收入水平呈相同方向变化。收支时距也是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讲,货币交易需求来自收支时差,如果收入与支出是同步的,人们也将不会存在交易需求。所以,在收入既定时,收支时距越长,货币交易需求越大;相反,收支时距越短,货币交易需求越小。 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增函数。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 早在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 ·H ·Hansen )在《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就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会具有利率弹性。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illiam Ballmol )发表了《现金的交易需求——存货的理论分析》一文,第一次深入地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定律”(The Square root Formula ),这一定律也称为鲍莫尔模型,交易性货币需求可写为i bT M C d 22==(式中T 表示某一时期可预见的交易支出,C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而获得的货币量,b 表示每次出售证券获取现金所需支出的手续费,i 表示市场利率),它表明:(1)货币的交易需求,并不与交易(收入)总量依同一比例变化,而是与交易总量的平方根依同一方向变化,这称为“平方根定律”;(2)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有关,这就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b,所以就需要持有一定货币。这印证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 4.名义货币需求 答:名义货币需求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d M 表示。而真实货币需求则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如果将名义货币需求(d M )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如GDP 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后,就可以得到真实的货币需求,所以真实货币需求通常可记作p M d /。

2022年中级经济师《金融》试题及答案(新版)

2022年中级经济师《金融》试题及答案(新版) 1、[选择题]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A.存款账户的灵活性 B.更多的派生存款 C.存款的获利能力 D.低成本的存款来源 【答案】B, 2、[单选题]假如某借款人借款l0000元,约定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10个月,按单利计算,到期应付利息为()。 A.600 B.500 C.400 D.300 【答案】B 【解析】单利利息额I=Prn=l0000×6%×10/12=500元。 3、[单选题]金融市场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金融市场主体 B.金融市场客体 C.金融市场中介 D.金融市场价格 【答案】A

4、[选择题]金融发展不单是指金融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指( )。 A.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B.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加 C.金融产品的复杂化 D.金融效率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发展的相关知识。金融发展不单是指金融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指金融效率的提高。 5、[多选题]全面风险管理的架构包括()等维度。 A.企业战略 B.企业目标 C.风险管理的要素 D.企业层级。E,企业文化 【答案】BCD 【解析】全面风险管理的架构包括三个维度,即企业目标、风险管理的要素以及企业层级。选BCD。

6、[选择题]在市场风险的管理中,做远期外汇交易用于( )管理。 A.信用风险 B.利率风险 C.汇率风险 D.投资风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风险管理中的汇率风险的管理。“做远期外汇交易,提前锁定外币兑换为本币的收入或本币兑换为外币的成本”属于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7、[多选]投资者利用金触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基差风险 B.合约标准化程度 C.合适的标的资产 D.合约的交割月份。E,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答案】ACDE 【解析】B项,期货合约均是标准化合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