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语翻译技巧汇总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

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

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一、顺序相同1)up and down:上上下下,起伏地The boat bobbed up and down in the water那只小船在水中颠簸。

2)more or less:或多或少,有点儿He more or less thought it was his duty to tell me.他或多或少认为告诉我是他的责任。

3)rock and roll:摇滚乐4)deaf and dumb:又聋又哑5)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满腔热情地He devoted himself heart and soul to his work.他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工作。

6)day and night:日日夜夜,夜以继日7)husband and wife:夫妻,夫妇They have lived together as husband and wife for years.他们结为夫妇共同生活了很多年。

8)black and white:(指电影、电视、照片等)黑白I changed my 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 for a color set.我把黑白电视机换成了一台彩色的。

9)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的10)wax and wane:(力量或重要性)兴衰,盛衰Throughout history em pires have waxed and waned.历史上各个王朝均有兴衰。

11)home and abroad:国内外,海内外Mount Tai attracts many tourists from home and abroad.泰山吸引了许多海内外游客。

12)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用在发言的开始,虽然有时汉语也会说:“先生们,女士们”,但英语习惯始终是“ladies”在前面。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4)名词 10. She left home a child and came back a mother of three children. 离家时她还是个孩子,回来时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11. As a secret training base for a revolutionary new plane, it was an excellent site, its remoteness effectively masking its activity. 作为新型飞机的训练基地,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因为它地处边陲,人们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活动。
I.分译法的使用 A. 单词的分译 将原文中的一个单词分离出来单独译为汉语的一个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以上的汉语单句。可能进行分译的单词有: (1)形容词 3. He is having an identifiable trouble with his teeth. 他正患牙病,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 4.The day dawned misty and overcast. 那天天亮时雾气很重,天上布满乌云。
பைடு நூலகம்
译文中增补了“我游泳时”,重复了“一大群观众”。
原来的一个英语句子被分译成5个汉语句子,属于长句分译。其中由because of和before引出的两个介词短语以及副词 undeservedly分别转换为汉语单句。
从中可以看出,分译是一个综合性的翻译过程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翻译方法。它可涉及“增补”、“转换”、“重复”等翻译方法的使用。
第二节:被 动 语 态 的 译 法
I.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汉语较为普遍。英语句子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使用被动语态: A.不必或者无法说明主动者是谁 1.This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everal foreign language. 该书已经译成了好几种外国语言。 B.谈话的中心是承受者而不是主动者 2. The machine here are all made in China. 这儿的所有机器都是中国制造的。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注意事项
保持原文的语义和语法正确
在直译过程中,要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和语法,避 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
直译法要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避免 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尽管直译法强调保持原文的形式,但译文仍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注意事项
准确理解原文
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结合法时,首 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
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翻译错误。
灵活调整词序
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过程中,需 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调整 英文原句的词序,使译文更加自
然流畅。
保持原文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 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如比喻、修 辞等,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注意事项
加注应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避免出现 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当的情况。
加注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影 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加注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信息和意义,避免出现 信息丢失或误解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的含义。
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意译法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生硬 或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
保持原意不变
意译法的核心是保持原文意思不变,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 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 信息的遗漏或误解。
04
音意结合法
定义
• 音意结合法是指在进行英汉互译 时,将英文的发音和汉语的意义 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 意思的目的。
和文化背景。
适用范围
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存在较大 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时, 归化法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英译汉翻译技巧最新例句

英译汉翻译技巧最新例句
• He told me such experience as I had never heard of before.
• 他给我讲述了他旳经历,那些经历是我此 前从未据说过旳。
• He did no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 As an obedient son, I had to accept my parents’ decision that I was to be a doctor ,though the prospect interested in me not at all.
• 作为一种孝顺旳儿子,我不得不接受父母 旳决定,去当大夫,虽然我对这么旳前途 毫无爱好。
• Judgment should be based on facts, not on hearsay.
• 判断应该以事实为根据, 而不应该依道听 途说。
• The man I saw at the party looked and talked like an American.
• 我在晚会上看到旳那个人,外表和谈吐像 美国人。
1.英语名词→汉语动词
• 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或由动词转化过来旳 名词,汉译时往往转化为动词。如:
• His arrival at this conclusion was the result of much thought.
• 他得出这结论是深思熟虑旳成果。
2.英语动词→汉语名词
• 有些动词在汉语里虽有相相应旳动词词义, 但在某种特定旳语言场合下不能使用该动 词词义,或因为需要选择另一种更加好旳 译文,因而将其转化为汉语旳名词。如:
• 单词旳分译即拆词,将难译旳词从句子主 干中拆离出来,另作处理,这种措施经常 引起句式上旳调整,英译汉中要拆译旳词 经常是形容词和副词。如: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译汉翻译技巧

1.重译法(Repetition):为了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重复某些关键词。

作用:明确;强调;生动。

2. 增译法(Amplification)和减译法(Omission)增加或减少原文的一些词。

目的: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

3. 词类转译法(Conversion)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种方法不仅指词类的改变,而且还包括词类作用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化。

Eg:(1)n.→v. the 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促进性别平等(2)adj.→v. be independent of society 脱离社会(3)v.→n. be characterized by 特点是(4)adj→n. eloquent and elegant 既有口才,又有风度(5)n.→adj. independent thinking独立思考的能力注:词类转移要遵守忠实与通顺的原则。

4. 词序调整法(Inversion)翻译时对词序作必要或必不可少的改变,并不只是纯粹的颠倒词序或倒装。

5. 正义反译,反义正译(Negation)为了使译文忠实而合乎语言习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把原文中的肯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否定说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肯定说法。

Eg: 正义反译:deny 否决,否定→不给予miss 错过→没赶上(交通工具);没听(看到)或没听(看懂)live up to one’s expectations 不(没)辜负……的希望divert attention from 将注意力从……移开→没有意识到be absent 未出席,没来far from 远非;完全不final 最终的→不可改变的idly 漫不经心地,无所事事地be at a loss 不知所措rather than/instead of 而不是absent-minded 心不在焉的but for 要不是;如果没有(2)反义正译no less than 实在是;正如;不少于no less…than 和……一样;不亚于no other than 只有;正是none other than (用以加强语气) 正是,恰恰是,不是别人,正是……nothing but 只有(是);只不过no choice but 别无选择,只(好)得unfold 展开,呈现disappear 消失,失踪carelessly 马马虎虎地,粗心地6. 分译法(Division)分译法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事件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八. 分句法, 合句法(运用较多,且非常重要) 1. 分句法: 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 使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分
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取得的经济成就而感到自豪, 这是合乎情理的.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ly accepted
与之相比. 2) 溶合法(把原文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在一起, 译成一个独
立的句子, there be结构汉译时, 以及在科技英语中常用)
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楼下有人要见你.
There are some metals which posses the great power of conduct electricity.
他想给他们增加些援助, 增添些武器, 增派些人员.
2. 为了生动(使用四字词组, 重叠, 四字对偶)
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
但我的事情现在已搞得满城风雨, 人人皆知了.
Target priorities were established there.
us in its grip, it is hard for us to recognize what ails (折磨) us. (Book 4, reading course, P67, L.18-20) 它不是突然发生的, 毫无戏剧性可言, 因此它就有了一个极大的优 势, 它悄悄地一点一点地吞噬我们的心灵,一旦被它完全控制, 我们 甚至很难看出是什么在折磨我们.

英译汉的基本技巧和思路法则(1)

英译汉的基本技巧和思路法则(1)
英译汉的基本技巧和思路法则
• 基本技巧: • 一、词六法 • 1.选词表达法(翻译选词表达时注意原文上 下文,注意褒贬义,注意比喻意义) • 2.词性转译法(把原文中名、动、形、副等 实义词在译文中转换词性) • 3.增益法(在译文中增加名、动、形、副等 实义词) • 4.省略法(在译文中省掉原文中代、连、冠、 介、系动词及其他结构连接词) • 5.重复法(原文中动、名、代词或词组等重 复译出) • 6.正一反、反一正表达法(原文中的意思译 文中反过来讲,原文中反的意思译文中正过来讲)
• 二、句四法 • 1.分句/合句法(不拘泥原文的句子设 置,可分句,可合句,但英译汉分句多) • 2.被动一主动法(英语被动句中某些可 以译成汉语的主动式) • 3.从句处理法(复杂句要不要分句,若 分句,先译什么后译什么,若不分句,句 子成分如何排序) • 4.长句拆译法(很长的句子可拆译,分 成若干句,拆译时注意排列顺序)
英译汉的思路法则
• 一、英译汉以句子为单位构思。 • 二、读完一个英语句子,作语法分析,找出主句 的主、谓、宾,再看其他成分怎么构筑到这些主 要成分上,并判断翻译要不要分句。若分句,先 译哪部分,后译哪部分。 • 三、若不分句,则考虑句子内各句子成分怎么排 序。绝大多数情况下,英句内各成分在译成汉语 时位置都需要重新调整。 • 四、译完一个段落,读它四、五遍,可有可无的 词一概舍去,毫不足惜。可合句的合句。语言逻 辑不连贯的要调整到通顺连贯。
• 三、几种特殊情况 • l. 由于思维逻辑和表达逻辑有所差异,有时翻 译时应意译,不宜直译。 • 2.习语的翻译。英语的成语若汉语有类似意 义的成语可对应过来,如无对应成语,但 • 按字面上意思直译可接受,则直译,不可接受, 则意译。 • 3.英语拟声词是模拟人、动物、物体响声的 词,译成汉语可以译音或者加“叫” • “声”“响”等词。 • 4.专有名词的翻译。人名、地名原则上名从 音译。专有名词可以音译、意译、半音半意、音 译加说明词等4种方法。一切要因“文”制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对应关系可分为: 完全对应(Complete Correspondence) 部分对应(Partial Correspondence) 交叉对应(Intersection in Meaning) 不对应 / 零对应(Zero Correspondence)
Semantic Relations of Words 词义关系
英语中的hippie(嬉皮士),cowboy(牛仔),hot dog (热狗),hamburger(汉堡),bingo game(宾果游戏,一种 数字抽奖叫号游戏),等等;
汉语中的“糖葫芦”、“三教九流”、“四书五经”、 “三伏”、“三九”、“阴阳”、“三个代表”、“八荣八 耻”,等等。
1.3 文化内涵 (Cultural Implications)
各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 在,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 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同时,它的形成和发展又或直接或间 接地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词语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基 石,因此,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 在词汇层面上,词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有效地把握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做 出精当的翻译。
词语的翻译(一) 英汉词语对比
1.1 构词特征 1.2 词义关系 1.3 文化内涵
1.1 构词特征 (Features of Word Formation)
汉语:字,词组,由“字”所构成的灵活多样、数量巨大的词 是汉语使用的主体层级,其使用价值为最高。
早期汉语词语以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单纯词居多:“天”,地”, “人”,“蜘蛛”,“彷徨”,“窈窕”,“徘徊”,等等。发 展过程中,汉语词汇构词方式日益多样化,合成词逐渐增多;汉 语还吸收了许多外ns of Words 词义关系
不对应 / 零对应(Zero Correspondence)
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词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风土 习俗的色彩,折射出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对方语言中没有 确切的对应词。这就是词义的不对应或空缺现象,它实际上是 文化空缺现象的一种反映。例如:
由于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存在,一个汉语词的词义可以 同几个英语词的词义相对应,同时,一个英语词的词义又可 能在汉语中找到多个词义与之对应的词语。这样就形成了一 种交叉的词义对应关系。例如:
read watch
see
读 看 明白
大声读 read aloud 看报纸 read newspaper 看电视 watch TV 看电影 see a film 明白你的意思 see your point
英语:词,短语,当今世界上国际性最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词汇量颇为丰富。
发展过程中,1)新造词(coined-up words; coinage); 2)通过各类构词法产生新词 (words from new formations); 3)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 ( loaned words; loans)
1. 2 词义关系 (Semantic Relations of Words)
词语除了具备形态特征,还具有约定俗成的词义,对词义的 准确理解是翻译实践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恰 当地选择译文中的对应词,精准得体地翻译。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 既有差异,也有相通之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也必然存在着 种种异同,从词语意义来看,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的关系。
这类词语一般不会带来翻译障碍,不存在词义的选择和转化问题。 但是,我们在译语中寻找词义对应的词语时,还得提防找到的是“假朋 友”,即假对应词。例如:
brown sugar ≠ 褐糖(= 红糖) 吃药 ≠ eat medicine (= take medicine) 喝汤 ≠ drink the soup (= eat / have the soup) 拳头产品 ≠ fist product (= knockout product)(原语中“拳头”的意 义已经引申为“引人注目的人或事”) green hand ≠ 绿手(= 新手)(原语中green一词多义,除了指“绿 色”,还指“无经验的”) drawing room ≠ 画室(= 客厅)
完全对应(Complete Correspondence)
由于人类物质文化、感觉、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相似,英语和 汉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是完全互相对应的。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 名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例如:
Shakespeare — 莎士比亚,the Himalayas — 喜马拉雅山脉, astronomy — 天文学,multimedia —多媒体,philosophy — 哲学, baby — 婴儿,sky — 天空,snow — 雪,等等。
Semantic Relations of Words 词义关系
部分对应(Partial Correspondence)
在英语和汉语之间,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 1、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例如: uncle — 叔叔,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 再如:“吃饭、吃药、吃官司、吃苦、吃回扣” 中的 “吃” 词义 范围远远大于英语的表层对应词 eat,在英文中其正确意义包括 have (a meal) , take ( medicine ) , involve in ( a legal action ) , bear ( hardships),receive(rebate),等等。 2、对应词的词义有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之分。如: 1) beauty — 美貌(抽象),美人(具体) 2) 饭 — meal(一般),breakfast,lunch,supper,rice(个别)
3、还有些词语指称意义对应,但蕴涵意义不对应。例如: 英语的west wind和汉语的“西风”(指称的自然现象对应,但蕴 涵意义则迥然相异。英语的 west wind 相当于汉语的东风,具有温暖, 和煦的含义。)
Semantic Relations of Words 词义关系
交叉对应(Intersection in Mea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