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危害

大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危害
大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危害

大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危害

大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时还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大风灾害四季均有,频率高、范围广、灾情重,冬春季主要以寒潮大风为主,还伴有剧烈的降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也会对大风有很强烈的认识,大风对城市高层建筑、电力设施、交通运输及人民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建筑物受损或倒塌

各类危旧房、工棚、临时建筑、围墙、广告牌、游乐设施、建筑施工中的吊机、电梯、脚手架等在强风中易被刮倒或刮断,造成人员伤亡。

地面风速大于4级就会对建筑施工产生影响,10m高塔吊不运转;风速大于5级时,60m高塔吊易出轨翻倒;风速大于8级时,吊车易翻倒,脚手架难以架设。2000年3月27日的8级大风曾使北京某小区施工人员坠落,死亡3人。1992年4月9日11级大风使北京站前8m高巨型广告牌倒塌压死2人,伤15人。

因此在大风天里,不要在不安全的危旧房里停留;行走在路上也应该注意观察周围广告牌,灯箱等是否有脱落的迹象;此外,路过建筑工地时,更要注意高处建筑器材是否会坠落。

对供电系统造成影响

大风不仅会吹倒电线杆,使其折断,连万伏以上的高压铁塔

也有可能被压倒损坏,造成停电事故或风灾。2003年10月14日受内蒙古地区南下冷空气影响,北京通州区出现了瞬时22.5m/s 的大风,95棵树被挂到,21处电网掉闸,30个电线杆被刮倒,造成部分地区停电。

对交通影响

公路上遇到强风时,车速越快越容易失控,沿江沿海城市每年都会发生大风翻船事故。

在城市生活的人们,街上车多人多交叉繁杂。因此在大风出行的人们一定得注意了,一定得注意行车安全,车速一定要慢,并且保持不要乱超车并线,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对大气环境影响

冬春大风可刮起地面沙尘,使空气质量恶化。因此应及时关好门窗,出门时可以戴上纱巾或者眼镜来保护自己,一定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电子产品中的锡须现象与危害

电子产品中的锡须现象与危害 关键字:锡须电子行业电子连接器电器短路 背景 在政府法规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电子行业已经进入无铅电子时代1,2。未能及时转到无铅电子的公司将为国际市场所淘汰。为了适应这个趋势,许多电子元件制造商用纯锡和含锡量很高的无铅合金取代铅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制造商是根据它们的价格、耐腐蚀性以及它们与含铅焊料和无铅焊料的兼容性作出这个选择的。使用不含铅的锡进行表面处理的缺点是会形成锡须。 什么是锡须? 晶须是一种头发状的晶体,它能从固体表面自然的生长出来,也称为“固有晶须”。晶须在很多金属上生长,最常见的是在锡、镉、锌、锑、铟等金属上生长。甚至有时锡铅合金上也会生长晶须,但发生概率较小。晶须很少出现在铅、铁、银、金、镍等金属上面。一般来说,晶须现象容易出现在相当软和延展性好的材料上,特别是低熔点金属。锡的晶须简称锡须,它是一种单晶体结构,导电。锡须可以呈现各种形态,如直线形、弯曲、扭结甚至环形等,其截面常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外表面有不规则的条纹,就像是从不规则形状的模具中挤压出来的一样。大多数的锡须在其根部存在着凹坑。 锡须的产生和成长机理 (1)内部应力型锡晶须产生和生长的机理 对这些锡晶须现象机理的解析正在逐步展开。关于锡晶须产生的机理有以表面氧化为驱动力的转移论和Sn原子通过晶界扩散作为锡晶须而生长的再结晶理论。还有在Sn镀层中,来自基底材料的Cu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施加在Sn镀层上的压缩应力成了锡晶须生长的驱动力。还有人认为因为与Sn镀层的主配向呈不同配向而产生锡晶须。锡晶须经氧化膜的裂纹而生长,该成长可用棱镜形转移图说明。这些锡晶须的产生机理与外部应力型锡晶须不同,但是由扩散和氧化等加给Sn系镀膜上压力的事实,意味着它就是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原因。这些内部应力型锡晶须,因扩散和氧化是主要原因,所以在较长时间内锡晶须有成长的特性。 (2)外部应力型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机理 外部应力型锡晶须的特征是众所周知的,即由加在Sn系镀膜上过大的外部应力造成的,它导致锡晶须明显快速地成长。有报告认为,锡晶须的形成与受三维压缩应力和结晶粒径等的扩散蠕动现象有关。该报告中根据纳米强化法所得的Sn镀层硬度和蠕变指数,模拟加给sn系镀膜上长时间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认为,与JEITA观察到的锡晶须生长相对照,其结果非常一致。 锡须的危害 锡晶须能够造成电气短路,也可能挣脱成碎片,造成机械或者其它电气问题。在该行业中,锡晶须造成的破坏性损害以十亿美元计。时至今日,对于锡晶须生长的确切过程,人们仍未完全理解。过去数十年所使用Sn/Pb作为标准镀覆材料,就是因为铅的加入能抑制晶须的形成。而在无铅化的今天,抑制锡晶须的形成又变成了人们必须重新面对的课题。 在电子行业急于应对RoHS的多数是电子连接器制造商,他们主要是把Sn-Cu镀层用在连接器引脚上,从2002年开始逐渐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但到了2003年就暴露出了锡晶须的问题,不单是连接器,其它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也受到威胁,锡晶须成为整个电子行业关注的大课题。大量小型化的家用电器应用电子连接器最多,尤其是引脚间距窄更容易受到锡晶须造成的短路障害。根据这些问题,本着解析锡晶须现象和规范锡晶须试验方法的目的,JEITA于2003年组织了电子连接器的锡晶须研究计划。从这个计划的调查结果中得知:主要发生在电子连接器上的锡晶须现象,是加在引脚连接部位等镀层上的机械外部应力造成的。R.M.Fisher在1954年的研究中,曾得出“当sn镀层被施加机械的外部应力时,锡晶须的成长被加速”的结论。同时也指出,锡晶须产生和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当初镀层的内部应力所致。基于此,为了对尚未产生锡晶须问题的锡晶须进行评价,曾采用在无外部应力负荷的状态下进行高温高湿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等方法。后来,s.M.Arnold于1966年发表了“在sn中含Pb达1%以上,就可起到抑制锡晶须”的报告。这一发现,使对锡晶须有抑制作用的Sn—Pb镀层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得对锡晶须的产生和成长现象及其它的机理的剖析大多都没有完成,这一切也是再次引发研究锡晶须问题的较大原因。

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

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 降噪减振技术: 我国重点区域环境总体平均水平1993年为 57.8dB(A),1996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平均值超过60dB(A)的占10%.有70%左右的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20%.有2/3的城市人口在高的环境中. 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噪声占30%,社会噪声占47%.社会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1 噪声的危害 听力,神经和心血管是噪声最易损害的三大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介绍,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听力损伤上.根 据研究和临床的观察,在噪声的影响下,人体内的高级功能调节中枢 会出现功能紊乱.而且,原来就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人群出现对噪声 神经衰弱反应的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 题的人,如果在噪声环境中工作,那么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要 高于不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普通人.虽然不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的疾病,但是发病率要小得多,所以噪声是这些疾病的起 码参与因素.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则不同,如果不从事噪声环境的

工作,病人是可以不出现损伤或耳聋的,所以这种听力损伤已经被政府定为法定的职业病.另外,和噪声长期,经常性接触,人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_ 在噪声致病的过程中,90分贝是道明确的坎儿,超过90分贝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不明显了,这种噪声对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不良影响,可引发各种疾病.一直保持一个状态的稳态噪声对人的损害要小于同样分贝,但声音忽大忽小的脉冲噪声,突然出现的100分贝的噪声甚至可能让人瞬间耳膜穿孔,听力丧失,所以噪声是公认的常见污染因素. 但是生活中的噪声,像装修或工地施工,更多的是让人静不下心做手头的工作,而出现心情烦躁,心烦意乱,影响老年人的休息和睡眠,有心脏病或其他问题的老人会病情加重.这种噪声更多的是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虽然让人非常烦闷,但因为它超过85分贝的可能性不大,不会造成器质性伤害,所以我们不必太紧张. 2 噪声的等级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摘要:城市的发展面临生活垃圾的困扰。本文论述了生活垃圾的危害,生活垃圾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合理利用生活垃圾,开辟生活垃圾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实现生活垃圾利用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垃圾的成份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垃圾问题,并切实地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垃圾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3]。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土地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过程中和封场后,占用大量的空地,或其他用途土地。生活垃圾场在使用和封场后,土地的使用性质也发生改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不但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还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2.污染水体 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来源途径较多,在堆放过程中发生腐败、分解或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致病菌、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随渗滤液或者雨水等地表水源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3.污染大气 垃圾成分复杂,有些垃圾如塑料袋等可随风飘摆,造成白色污染。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危害周围大气环境。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排放量亦在增加。垃圾、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进入环境,这样既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又对人民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垃圾堆放场是大量蚊蝇、老鼠、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源,潜伏着未知的爆发性鼠疫的危险。 另外,许多地方将生活垃圾筛分后直接施于农田,由于寄生虫卵等未经杀灭,

汽蚀的成因及危害

汽蚀的成因及危害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当压力达到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而汽化。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泵在运转中,在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区域,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 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流动,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这个及其短暂的瞬间,液滴质点将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数万次,严重时会将壁板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过流部件遭受到损坏乃至破坏的过程称之为水泵的汽蚀过程。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同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降低汽蚀现象的措施 一、增大装置的汽蚀余量 准确计算离心泵的安装高度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增大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降低被输送液体的温度以降低,的值减小吸入管路的阻力增加吸入管直径缩短吸入长度减少弯管阀门选用吸入良好的喇叭管,将调节阀安装在排出管线上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降低叶轮的转速,可适当降低离心泵工作时的流量,也可起到增大装置汽蚀余量的目的。将吸上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二、1)提高泵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改进泵本身结构或结构形式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允许汽蚀余量,改进泵的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

低血压的症状及危害

低血压的症状及危害 低血压(hypotension)指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和晕厥等。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相关症状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

妇女也不少见。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向,无重要临床意义。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有以下表现:(1)疲乏、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低血压(2)头痛、头晕: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此外,静止而又负担过重的工作条件下也易发生。头痛和头晕可能与血压低致脑灌注不足有关。(3)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4)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5)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6)其他: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

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通用版)

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通用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通用版) 导语:通过学习安全常识,可以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的重要性,安全与生活、生命都息息相关,了解好安全常识对大家都有好处。 由于雷电具有大电流和高电位的特点,因此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1)雷电的特点 雷电流放电电流大,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放电时间极短,大约只有50~100μs;波头陡度高,可达50kA/s,属于高频冲击波。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300~500kV。直击雷冲击电压高达MV级,放电时产生的温度达2000K。 (2)雷电的危害 ①机械效应:雷电流流过建筑物时,使被击建筑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水分充分汽化,导致被击建筑物破坏或炸裂甚至击毁,以致伤害人畜及设备 ②热效应: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

热能,可烧断导线,烧坏设备,引起金属熔化、飞溅而造成火灾及停电事故。 ③电气效应:雷电引起大气过电压,使得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破坏,产生闪烁放电,以致开关掉闸,线路停电,甚至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人身伤亡。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垃圾的危害教案

《垃圾的危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每天我们走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周围的环境呢说一说我们周围哪里最干净,哪里最脏!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干净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为什么这些地方最脏 周围的居民乱扔垃圾造成的 2.出示收集的图片,数据(展示课件) 3.让学生交流一下每天能产生多少垃圾是否会乱扔垃圾 乱扔垃圾的习惯好不好为什么(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美观,同时乱扔垃圾也是没有道德的一种表现) 二、讨论分析:垃圾的危害 1、初步感受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师:看来我们每天制造的垃圾还真不少。好多人都有乱扔垃圾的习惯,那么这些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大家讨论一下,看哪些同学知道得多,我们看一下课本52页4位小朋友说的话:

师:在垃圾堆上我们能看到苍蝇满天飞,污水到处流。我们县城周围有好多化工厂,阵阵恶臭会熏得你喘不过气来。垃圾还有那些危害呢我们看一下课本53页上面的一部分文字,哪位同学读一读 同学们去过医院吗医院的医疗垃圾的危害 医院里产生的垃圾,有很多病菌,处理不好的话就会传播疾病。 垃圾问题不光在我们这里存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城市也都被垃圾问题所困扰。 展示课件:介绍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 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 200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到亿吨,而且每年以6%~8%的速度增长 垃圾堆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4亿多平方米 江苏洋桥村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江西新建县望城镇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师:看了以上报道,你有什么感想 垃圾太可恨了 垃圾的危害太大了 我们从以上的材料中能看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展示课件) (1)侵占大量土地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 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 2.1×103km 的速度扩展。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 仙居县第八小学四(2)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方式和健康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及危害。 3、怎样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4、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启发,学生思考“什么的行为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培养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教学过程: 目标导引: 1、2014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采访节目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是快乐,有的人说是金钱,有的人说是家庭。。。。。。那么,你能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我的答案是:健康) 2、师:讲故事:一个女人和三个老人的故事 教师寄语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没有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参赛权。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 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真正做到这些实在不易。但各人应根据个人喜好,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个体感觉舒服,同时又不过多违背上述几条即可认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请结合上面的内容谈谈我们中学生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 三、展示点拨

(一)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 1、吸烟 2、酗酒 3、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饭,吃零食,吃垃圾食品) 4、不规律的作息(迟睡晚起) 5、缺乏体育锻炼和科学用脑 6、饮水不洁 7、精神紧张和消极情绪 8、有病不求医 9、通宵在家里或网吧玩电脑游戏 2、我们怎样才能养成怎样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安排膳食 2、适当的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改变不不良行为 5、饮水充足 6、学习健康知识 7、不用带病用脑 8、保持平和的心态 9、自觉保护环境 巩固提升: 一、什么是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怎样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小结: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慨念和如何才能有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学完本课我们对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 教师寄语 如同高楼需要基础的支撑一样,人们的奋斗也需要有力持久的支撑点。没有健康的支撑,一切奋斗便是空的。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2.利用探究的方法,找出身边的不良生活方式,提出应对策略,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提高辨别的判断能力,培养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教学重点: 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找出身边的不良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观。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举例让学生明白健康技能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师: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人曾把健康比作“1”,事业、地位、家庭等就是它后面的“0”,只有把这个“1”写好了,后面的零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否则,只能是“0”而已。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一个阿拉伯寓言谈起》这样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故事。 1882年,马克思在给女儿劳拉·拉法格的一封信中,曾经介绍过一则意味深长的阿拉伯寓言:“有一个船夫在激流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想渡到河对岸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对话: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

船夫答: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 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又答:没有!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哲学家刚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双双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 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答道:不会,不会呀! 船夫说道──那你就失去了你整个生命!” 这似乎是个哲学问题,但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从生命健康的角度讲,马克思想告诉女儿什么?结合本课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在生命面前,健康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什么名利都是次要的,在哲学家和数学家眼里,船夫好像没有生命一样,但在风浪面前,哲学家和数学家却失去了生命,而船夫活了下来。 生2:实践出真知!我觉得马克思想通过这个寓言告诉女儿生命的重要性,在生活实践中人应该掌握一些对健康必需的实践技能,有时候这远比其他一些东西更有用,关键时刻,船夫依靠自己的游泳技能活了下来,而此时此刻,哲学与数学都帮不上忙了!(学生们的议论变得热烈起来)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资料,并探讨以下问题: 1、我国1957年和2000年疾病种类的结构以及死因顺位发生了那些主要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我国2000年与美国2000年主要疾病以及死因顺位有何

论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及其危害

论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及其危害 一,教育同质化的含义 教育同质化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办学理念,改革目标以及改革的具体的措施;教学模式,评价模式都日趋相同;学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种相同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同样的,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没有自己的独特性,丧失了创造力、创新的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现行的政府和学校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如由政府组织的各种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工程;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督导、而且检查标准,验收内容都是统一的。另外一些先进学校的各种宣传、经验介绍,学术交流使得学校竞相模仿,使得学校办在客观上趋同。借助外力推动学校课改、推动学校建设管理建设达标,在一定意义上是可取的,但是同时看到不断的评比、评估、一流学校、先进学校的建设使得各学校的办学模式相同。在相同的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什么特色。 二,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的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力地发展。从高等教育精英化迈向了大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社会的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挑战。高等教育在发展、学习交流地的过程中无形地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同质化现象;这与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相违背。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等学校校区的建设 梅贻琦先生在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说道: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提醒我们所谓大学不需要有许多的高楼大厦,不需要看起来有多气派、宏伟。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出的人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而如今我国各个大学都在竞相圈地扩大校区,高楼拔地而起。各个学校豪华气派的建筑的背后是高额的贷款。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面临着巨大的贷款,早在2007年有资料显示高校的实际欠债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元。高校在呼吁政府投资的同时把大量的教育经费用在建造大楼上。豪华的大楼与先进的设备并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试问那些高楼大厦能否带来一大批大师。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学校并没有所谓的高楼大厦,也并不是都坐落在豪华的大都市。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著名英籍犹太数学家布洛诺斯基曾这样形容哥廷根:一切古老的大学均有美妙的相似之处。哥廷根正如英国的剑桥或美国的耶鲁那般偏远而罕为人至。但除了那些学究们。实际上大学并不仅仅是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上有自己的特色,在建筑上也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是大学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民国时期我国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每所大学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大学精神。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学设施不断扩张,这是学校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模仿的结果。 2办学模式的同质化 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高校综合排名的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高校、国内高校的综合排名促使许多学校竞争模仿成风。于是就造成了办学的同质化。办学模式的同质化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同质化;在学习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下,虽然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是学习西方,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在美国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定位,研究型大学就是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就将自己定位为综合性大学。而在我国当今大多数学下都朝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在八九十年代一些师范学校专门为国家培养中小学教师,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示范人才。但是如今我过许多师范类型的学校都朝着综合类型的高校发展。增加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几乎囊括了专业的十三个大类。所有的专业都涉及到,但是不能带来自己的特色,新的

二氧化硫特性及人体危害

二氧化硫特性及对人体有何危害 【化学结构】SO2 【化学特性】无色气体或液体.有毒.具窒息性特臭,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5毫米/立方米. 能溶于水,乙醇,与水及水蒸气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蚀性的蒸气,能被氧化成三氧化硫.相对密度:1.434(液体,0℃) 熔点:-75.5℃沸点:-10℃蒸气压:101.3千帕(-10℃);338.4千帕(21.1℃);506.6千帕(32.1℃); 【火灾危险】剧毒,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漏气可致附近人畜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沫,砂土. 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何危害? 1、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浓度达20ppm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浓度达400ppm 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

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由于二氧化硫和飘尘的联合作用,可促使肺泡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纤维性病变,发展下去可使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据动物试验,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因子的发病率,在短期内即可诱发肺部扁平细胞癌。 2、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作用。其浓度与反应关系如下:0.4毫克/立方米时无不良反应;0.7毫克/立方米时,普遍感到上呼吸道及眼睛的刺激;2.6毫克/立方米时,短时间作用即可反射性的引起器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呼吸道阻力增加。一般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1.5毫克/立方米,对人体健康即有危害,长期接触主要引起鼻、咽、支气管,嗅觉障碍和尿中硫酸盐增加。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及呼吸中枢麻痹。二氧化硫进入血液可引起全身性毒作用,破坏酶的活性,影响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液态二氧化硫可使角膜蛋白质变性引起视力障碍。二氧化硫与烟尘同时污染大气时,两者有协同作用。因烟尘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化物,能催化二氧化硫形成毒性更强的硫酸雾,因加剧其毒性作用。

生活垃圾的危害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的危害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危害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其成份变得日益庞杂。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一、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危害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一)生活垃圾的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

纸盒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 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对健康的危害分析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对健康的危害分析 目的分析大学生“低头族”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2015年3月—2016年2月随机抽取2 0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分析其中“低头族”现象并探讨其危害。结果2000名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的时间为2~4 h 48.2%、5~6 h 29.0%、6 h以上22.9%。经调查,颈肩痛发生率23.4%,手腕部疼痛发生率12.1%,自觉眼部不适38.3%,自觉轻度社交障碍19.8%,且随着大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上述各种不适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低头族”每天应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身体与心理健康均受到一定影响,应对这一问题给予有效干预,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标签:电子产品;“低头族”;颈肩痛;手腕痛 College Students bow Phenomen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 to Health HUANG Li1,MA Xiu-cheng2,XIAO Feng2,QIU Tian2,LIU Hong1 1.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Province,63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Chuanbei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Province,6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arm of undergraduate phubber to health and study the releva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2000 undergraduates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for survey,the phubber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and the harm was discussed. Results In the 2000 undergraduates,the daily use time of mobile phone and flat in 48.2% was 2-4h,in 29.0% was 5-6h,in 22.9% was above 6h,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s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hand and wrist pain,self-consciousness of eye discomfort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mild 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 were respectively 2 3.4%,12.1%,38.3% and 19.8%,and the longer the use tim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 and flat of undergraduates,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he above various discomforts. Conclusion The daily use tim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 and flat of undergraduate phubber is longer,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affected to a certain degree,and the issue need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thus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s;Phubber;Neck and shoulder pain;Hand and wrist pain 21世纪,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各方面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进步之一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其众多的与互联网相连的应用程序的生成(比如网络电话、脸谱网、推特等)[1]。近年来,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信息需求增加,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 一、液氨的品质参数 、氨的主要特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 2.3类,其主要性质见 F表: 三、液氨泄漏的危害 1、易气化扩散 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 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 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 ,30 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 C,燃 烧值为2.37-2.51J/m 3,临界温度为132.5 C,临界压力为11.4Mpa ,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 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 ;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4 、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 使用. 5、易发生次生事故 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人类的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种。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性生活。其表现内容和方式可谓林林总总,千差万别。 依据他们与健康的关系可分为: 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 非科学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无知的生活方式) (非理性的生活方式) WHO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 有人将人的生命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 即: 遗 理饮食 图中三者都好时,生命才能延年益寿。否则会短寿。遗传是一种程序性凋亡,这是基因决定的,是不可变因素。饮食与心理因素是可变的。人类要想延年益寿就必须加倍关注这两个因素。 近年在全国掀起的“洪昭光现象”就是针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的教育浪潮。目前有关“健康四基石”的知识已十分普及,但社会上仍有一些人认识不足,尚未走出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今天再次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很有必要。 下面就起居、饮食、运动、嗜好、心理活动等常见生活方式中的一些有关问题作一些点评: 饮食:民以食为天,这是天大的事,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食色,性也。食是人的本能,但如何科学的食却大有学问。 1、洪昭光教授讲的“合理膳食”中已指出了“一二三四五”和“红黄 绿白黑”意义,在此不再赘述。 2、限食可延缓衰老(低热量膳食) 饭只吃七八分饱。忌太饱、太少、太快。贵在节制。 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饭吃八分,不请医生” 清朝末年两江总督张之洞有一幅对联曰:“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

祛病方”,反映了长久以来我国民间对保持健康的一种共同看法。3、坚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不吃早餐易患胃病、胆结石, 晚餐过剩易致肥胖、动脉硬化) 4、《水是最好的药物》(美)一书中,提倡每日饮白开水6-8杯,用于保 健并治疗多种疾病(溃疡病、尿毒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消化不良、高脂血症、抑郁症、肿瘤等) 5、用0.618(黄金分割线)指导饮食: 膳食中按0.618分割比例:副食多主食少 粗粮多细粮少 静多动少 七成饱 6、哪些食物不利于健康: (1)松花蛋:含铅、铊,多食易铅中毒,低血钾。 (2)臭豆腐:发霉过程中易被污染,且含硫化氢,对脏器有害。 (3)葵花籽: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过量消耗体内大量胆碱,影响肝功能。 (4)烤牛羊肉:含致癌物。 (5)方便面:含有害色素及防腐剂。 (6)油条:明矾中含铝量高,易导致痴呆。 (7)猪肝:1公斤含胆固醇400mg,过食易致动脉硬化。 (8)腌菜:含致癌物亚硝酸胺。 7、常用食品的食用方法: (1)葡萄中含20余种抗氧化物(如:逆转醇等),存在于果皮及籽粒中,葡萄皮色彩越鲜艳,抗氧化物含量越大。它有抗衰老、 抗血栓、抗动脉硬化等作用,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服 用时不要吐皮。正如相声中所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一样, 喝红葡萄酒有利于预防心脏病。 (2)胡萝卜:养眼菜、美容菜、养皮菜、养黏膜、养头发、防感冒、抗癌、降胆固醇等作用。因其内含有β-胡萝卜素,且不怕高温, 所以生熟吃皆可。 (3)南瓜:促β细胞分泌胰岛素。 苦瓜:产类胰岛素物质。 所以二者有抗糖尿病作用。 (4)西红柿(番茄):含番茄素有抗癌作用。但因其常与蛋白结合在一起,外围有纤维素包裹,很难溢出,所以必须加温后服用。 西红柿炒鸡蛋或西红柿蛋汤均较合适。生吃无抗癌作用。 (5)大蒜:有抗病毒、降胆固醇、降血压、抗癌(抗癌之王)、抗感染、抗血栓、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含有400多种化学作用,有 抗氧化作用,大蒜素是一种挥发性油类,受热则被破坏,故大 蒜用于治疗时要生吃,不可煮熟。最好是切成片后在空气中放 置15分钟与氧结合,这样会产生更多的大蒜素。 (6)黑木耳:有抗凝作用,作用相当于阿司匹林。中医黑色属肾,故有补肾作用。 (7)花生:花生皮内含有凝血物质,故花生皮可用于出血病人(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