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业组织分析与市场结构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垄断问题,探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完全竞争模型,到不完全竞争模型,再到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

完全竞争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信息完全透明,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接受者,市场绩效是最优的。

不完全竞争模型则认为,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存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不同形式。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制定者,市场绩效可能不是最优的。

垄断竞争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产品差异化,信息不完全透明,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制定者,市场绩效可能不是最优的。

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则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试图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创新、政府政策、消费者偏好等。

在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绩效。

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则通过选择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市场结构的优化,提高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产业组织理论,才能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绩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与挑战产业组织理论不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指导实际经济活动的工具。

在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和消费者行为中,产业组织理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例如,对于垄断行业,政府可能会采取反垄断措施,以促进市场竞争。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介绍产业组织学是一门研究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和组织形式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市场结构、企业竞争和市场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产业组织学通过研究企业的竞争策略、市场结构和经济规模等因素,旨在揭示市场中企业行为背后的经济原理和规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历史发展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学界。

在早期,经济学家主要关注市场供需关系和个体行为的问题,而对于整个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研究相对较少。

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兴趣逐渐增加,产业组织学逐渐形成并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研究内容产业组织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是产业组织学的基础,它主要关注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量、企业的规模分布以及市场的进出和退出等问题。

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对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2. 企业竞争策略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是产业组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关注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包括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策略选择。

企业竞争策略的不同会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3. 市场行为与绩效产业组织学研究了市场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企业的市场行为,如价格调整、广告投入等,研究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这有助于揭示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机制。

4. 政府政策与产业组织政府政策对产业组织和市场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组织学研究了政府政策对市场竞争、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领域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战略决策产业组织学研究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和行为,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的依据。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政府监管政策产业组织学的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监管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产业组织学——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s)

产业组织学——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s)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structure 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图解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化 进入(退出) 壁垒
定价行为 产品决策 广告决策 进入与遏制 进入 合谋
i=1
n
集中的原因分析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两个基本因素: 产业(市场)内的企业规模 市场规模
最小有效规模与集中
最小有效规模: 最小有效规模,即MES是使平均成本最小化时的最低产出水平. 最小有效规模越大,集中度越高(或规模经济程度越高,集中度越高).
市场规模和集中
假定每个企业的成本函数为: C = F + cq 且需求曲线为: Q =(a-p)S 式中S为市场规模; 在均衡状态下,每一个企业的利润由下述公式给定: π(n) = S( )² - F (1)
豪泰林模型 (Hotteling model)
当t = 0时, p1 = p2 = c 当t=0时,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可替代性,所有消费者可以因为同样的旅行成本(此时运输成本为0)而随便去哪一个商店。由于缺乏产品差异化,导致再现伯川德模型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商店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成本。
n+1
a-c
在自由进入假定下, 有 Π(n)≥0 (没有在位企业愿意退出市场); 且Π(n+1) ≤0 (没有外部企业愿意进入市场); 使(1)式等于0,且对n求解; 可得: n = (a-c) -1 (2)
F
S
产品差异化的衡量
需求交叉弹性与产品差异化 广告费用的绝对额、广告强度与产品差异化 广告强度(advertising-to-revenues-ratio)a/r: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额与产品销售额之比。

产业组织第三章讲解

产业组织第三章讲解



第三部分:市场结构

(1)特殊的需求、 (2)外部需求小、 (3)内部流出 小、 (4)交通运输成本、 (5)价格、 (6)产业认知、 (7)交易; – 阿里兹格和赫伽惕用“外部需求小”和“内部流 出小”这种复合性规则,发展了另一种地理市场 界定的方法。 75%的产品销售在本区域内,同时 75%的运输量在该区域内发生,那么在这种情况 下,该区域就可以作为一个市场考虑。更为保守 的标准是用90%代替75%。 – 运出量/销售量 比率 --(10%)

(一)市场集中度:
– 大企业积聚和组织的经济资源所占的比例 – A、一般集中度 ; – B、市场集中度--卖方集中度 1、衡量集中度的主要指标: (绝对和相对方法) – 能同时反映市场中厂商数量和市场份额的集中度指 标才是科学的;
(一)市场集中度
(1)绝对(行业)集中度指标:
– 优点 : – 不足: – 实际应用情况:

( 6)交叉弹性: – 弹性越高,竞争性越强;
E>0,表示两者相互替代; E<0,表明两者互补; 需求和供给交叉弹性类似,但作用也有差异;


(7)贝恩指数(Bain Index)
用经济利润衡量垄断程度 ; 公式为:Л=(R-C-D)-IV; Л 为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R-C-D)为会 计利润;R为总收益,C为当期成本,D为折旧 额;V为投资额,I为投资收益率; 贝恩指数越高,表明市场垄断程度越高。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市场结构 CR4 值(%) CR 8 值(%) ----
寡占Ⅰ型
寡占Ⅱ型 寡占Ⅲ型 寡占Ⅳ型 寡占Ⅴ型 竞争型
CR4≥75
65≤CR4﹤75 50≤CR4﹤65 35≤CR4﹤50 30≤CR4﹤35 CR4﹤30 CR8≥85 75≤CR 8﹤85 45≤CR 8﹤75 40≤CR 8﹤45 CR 8﹤40

产业组织学理论与市场结构分析

产业组织学理论与市场结构分析

产业组织学理论与市场结构分析产业组织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市场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这些竞争关系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产业组织学的核心理论是市场结构分析,它通过研究不同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企业的行为,解释市场失灵和稳定性等经济现象的产生。

本文将讨论产业组织学理论及其在市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一、产业组织学理论1.竞争结构理论竞争结构理论是产业组织学的核心理论,它主要研究市场内不同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和企业行为。

通过研究市场的竞争结构,可以揭示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而解释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现象。

竞争结构理论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竞争市场和混合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内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价格和产量;寡头市场是指市场内有少量大型企业,它们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和产量;竞争市场则是存在很多小型企业,它们互相竞争,价格和产量由市场自由决定;混合市场则是由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组成的市场。

2.行为理论行为理论是产业组织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企业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行为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采取一些不同的策略,以在市场中获得优势。

行为理论将企业行为分为价格策略、非价格策略和合作行为三种类型。

价格策略包括价格歧视、价格战、抢占性定价、定价反应和定价联盟等;非价格策略包括广告、品牌推广、产品创新和渠道管理等;合作行为则是企业之间的联盟和合并等合作行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

3.资源理论资源理论是产业组织学理论的又一分支,它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资源理论认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资源理论将企业资源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两种类型。

外部资源包括市场信息、技术、渠道、品牌和资金等;内部资源包括管理经验、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

企业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以获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产业组织学习题详解

产业组织学习题详解

产业组织学习题详解产业组织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企业和产业之间的权力结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策略等问题。

通过学习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竞争的本质,分析企业策略的基础和结果,并为实际经济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一、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1.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的企业数量以及企业之间的相对规模和力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环境下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进行决策,包括定价、广告促销、产品创新和渠道管理等。

市场行为对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绩效有重要影响。

二、竞争策略与竞争力1. 竞争策略竞争策略是指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行动。

常见的竞争策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业化、集中化和低成本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

2. 竞争力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能力。

竞争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技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式来实现。

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长期发展。

三、市场竞争与市场绩效1.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指在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基础上,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所进行的竞争活动。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刺激企业创新和提高消费者福利。

2. 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衡量市场竞争结果的指标,通常包括市场结构效率、产业收益率和消费者福利等方面。

市场绩效的高低受到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规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产业政策与市场监管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特定产业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政策措施。

通过产业政策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市场环境,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公平竞争而进行的监管行为。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产业组织是指由各种不同的市场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而市场结构则是指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征。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产业组织。

一、竞争市场结构竞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着多个竞争者,每个竞争者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竞争市场结构下,企业数量庞大,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各个企业通过不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式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是企业间进入与退出自由,市场信息透明度高,消费者具有较高的话语权。

由于市场上竞争者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低,产品质量较高。

当然,竞争市场结构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价格战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垄断市场结构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唯一的供应者,他们对市场的控制程度较高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垄断市场结构下,市场上缺乏竞争者,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产品具有较高的差异化程度。

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市场供给受到限制,企业能够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取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市场上缺乏竞争,垄断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操纵市场价格。

然而,垄断市场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消费者选择权受到限制等。

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供应者,他们对市场的控制程度较高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少数几个供应者通过相互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种市场结构常见于某些行业,如电信、石油等。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市场供给受到限制,但相对于垄断市场结构来说,竞争程度较高。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通常会通过价格战、产品创新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互勾结形成垄断联盟,限制市场竞争等。

四、混合市场结构混合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市场结构的混合体,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

产业经济学之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之市场结构

5.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
⑴消费品产业 ⑵工业品产业
⑴消费品产业 ①耐用消费品 消费者购买决策较慎重,又
大多 不鉴别产品物理特性差异的知识和条件。这 类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之 间。
②非耐用消费品 广告作用更显著差别化程 度更高。
⑵工业品产业
所谓工业品,就是主要以企业为销售对象的用 于生产的商品。
这类产品比较标准化和规格化,物理差异性较 小,而且购买者多为企业,具备鉴别产品物理性能 的知识和测式手段,偏好不强,也不易受广告影响, 所以差异化程度小。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P162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40≤C8<45 C8<40
(三)植草益分类方法
粗分 寡占型 竞争型
市场结构 细分
极高寡占型 高中寡占型 低集中竞争型
分散竞争型
C8(%)
70<C8 40<C8<70 20<C8<40
C8<20
第二节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 市场需求价格弹性 产品差别化 市场需求增长率 进入和退出壁垒 短期成本结构
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一)四种基本类型: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产业集中度很低; 产品同一性很高; 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 完全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⑴产业绝对集中度为100%,因为市场上只有一个
提供产品的企业; ⑵没有替代产品; ⑶进入壁垒非常高:资本壁垒(起始资本量很)
技术性壁垒(规模经济);法律壁垒
3.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⑴产业集中度高,产业市场被少数大企业控制; ⑵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存在两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2/2020
河南大学
13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A.可竞争市场理论
在存在竞争或者潜在进入者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 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 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 性市场行为,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潜在进入者的“打了就跑”的策略
B.博弈论
河南大学
12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2.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 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
在方法和工具上,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 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
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在不完全市场结构 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研究,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 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
8
二、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产生原因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期对哈佛学派批判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J.stigler),波斯纳
(R.posner),德姆塞茨(H.Demsetz)等。
2.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 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因为新
(3)芝加哥学派和哈佛学派相比,更加注重厂商行为的分析
(4)在政策主张方面,哈佛学派主张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 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芝加哥学派则主张消极的反 托拉斯政策,指出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率即社会 福利的最大化。
8/22/2020
河南大学
1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第2讲 产业组织分析和市场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 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结构分析:一个关于企业竞争战略
的运用
8/22/2020
河南大学
1
第二讲 产业组织分析和市场结构
教学要求:
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 了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学派 掌握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影响因素 掌握并学会应用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
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8/22/2020
河南大学
9
二、芝加哥学派
(2)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 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 占的,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芝加哥学派认为技术和进入自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 构。
(4)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处,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 不存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 成本理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 基础、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 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 莫尔(W.J.Baumol)等。
8/22/2020
市场结构: 集中度 产品差别 进入壁垒
成本(费用) 结构
垂直结合
市场行为: 价格策略 广告和销售 研究和开发
合并
市场绩效: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进步 技术组织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
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竞争——垄断政策(反托拉斯法) 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
8/22/020
河南大学
3
河南大学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2.SCP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依据
SCP范式的基本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部分
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1)市场结构 是同一市场上企业的组成情况,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
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决定市场结构因素主 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高低。
SCP的内在关系
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简单的、单向的、 静态的因果关系。
7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又提出了双向的动态的SCP分析 范式。
8/22/2020
河南大学
7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需求: 可替代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增长率 周期性特征
基本环境: 供给: 供给的交叉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工艺技术状态 原材料 工会组织制度
它为解释和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行为分析 工具。
(5)只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 业活动效率、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8/22/2020
河南大学
10
二、芝加哥学派
3.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的主要区别
(1)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而芝加哥学派强调和重视厂商 行为分析。
(2)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强调市场结构是决定性的因素,即 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认为是市场 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而不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 行为和绩效。
8/22/2020
河南大学
2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产业组织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和扩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学派: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图卢兹学
派、新奥地利学派、可竞争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交易 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等)。 前两个学派因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基本相同,因而被称为传 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包括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 理论、合约理论等。
8/22/2020
河南大学
6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SCP范式的理论依据
新古典学派对现实市场的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效益的多寡 作为相对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 增加,接近完全竞争状况,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 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 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派的人被称为“结构主义 者”。
8/22/2020
河南大学
5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2)市场行为 指企业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所采 取各种决策行为。包括定价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排 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3)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 果。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