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讲解模板: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2.显露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髂嵴切开前壁肌附丽,连同髂腰肌一同 自髂骨翼内侧面剥离,直至真骨盆边缘, 显露骨折与脱位,纱布填塞止血。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切开腹外斜 肌腱膜及皮下环,切开腹股沟管,分离精 索,并予以保护。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腹股沟韧带上缘切开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及腹股沟的连接处,显露髂腰肌鞘,找出 股神经并予以保护。沿髂前上棘切开腹内 斜肌与腹横肌下缘附着时,避免伤及股外 侧皮神经。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真骨盆边缘剥离髂肌膜,直至充分显露。 于髂股部血管内侧分离联合腱及腹横肌膜, 即进入耻骨后间隙。如有必要,腹直肌可 在耻骨上缘1cm处切断。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在股骨大粗隆外侧做一小切口,将股骨头 牵引器通过大粗隆导入股骨颈,靠助手或 手术台上的侧方牵引架做侧方维持牵引, 也可在大粗隆部前后方向穿针,连接牵引 弓牵引。另在股骨髁上部穿针向下牵引。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内固定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显露满意后,牵出股骨头,借助持骨钳手 法整复骨折,直接推回骨折片于原位,或 用骨撬插入骨折线以助复位。用巾钳或持 骨钳横跨骨折线供暂时维持对位,然后用 螺钉将骨折片固定在臼盖上。并根据需要 应用钢板,板必须与骨面接触密切,螺钉 固定在髂嵴上或内面、髂耻线、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坐骨结节等部位。
注意事项:
①手术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髋关节伸直,膝 关节屈曲位,这样可以减少坐骨神经张力, 避免坐骨神经医源性牵拉损伤,能够最大 限度地暴露后柱,同时减小后柱骨折移位 的力量。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Operations of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 Joint(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适应证]1.对1~3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失败者。
2.下肢牵引后,股骨头接近髋臼边缘,且复位后,中立位稳定者。
3.髋关节造影显示髋关节囊呈哑铃状,盂唇内翻,股骨头韧带粗大,髋臼内有纤维组织填充,阻碍手法复位者。
[术前准备]患肢皮肤牵引2~4周,重量3~5g,X线片证实股骨头接近髋臼平面。
[麻醉]全麻。
[体位]仰卧位,患肢臀部垫高。
[手术步骤]1.采用髋关节前侧切口(Smith-Petersen切口)自髂嵴中点向前下方至髂前上棘,在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向下延伸,稍弯向后到大腿中上1/3为止(图1)。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股外侧皮神经、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股直肌(图2)。
3.将股外侧皮神经牵向外侧,由髂前上棘开始,分离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显露股直肌和髂腰肌(图3)。
4.切断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在髂嵴上的起点,用骨膜剥离器由髂骨外侧面骨膜下剥离臀中、小肌,向下牵开臀肌瓣,并切断股直肌向下翻转。
结扎、切断旋股外侧动脉、静脉,显露关节囊(图4)。
5.将髂腰肌腱和关节囊分离开,“Z”形延长切断肌腱,必要时切断内收肌,松解关节囊周围挛缩的组织。
沿股骨头或与髋臼缘横行切开关节囊(图5)。
6.充分剥离关节囊与股骨头之粘连,切除多余的关节囊,并切除部分增生的髋臼缘,剪除股骨头韧带,清除髋臼内纤维组织(图6)。
7.冲洗关节腔,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将股骨外展,内旋位牵引,使股骨头复位。
在患肢外展内旋位重叠缝合关节囊(图7)。
8.冲洗创面,彻底止血,髋腰肌延长缝合,股直肌,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原位缝合。
测试关节活动范围,如无脱位现象,逐层缝合切口,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图8)。
[术后处理]髋人字石膏固定9个月,每2~3个月更换1次,每次更换石膏逐渐减少外展内旋角度,直至正常。
手术讲解模板: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适应证: 3.髋关节造影证明关节囊成哑铃状、孟唇 内翻,园韧带粗长及髋臼内充满纤维组织, 有碍手法重定者。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手术禁忌: 1.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病患者。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手术禁忌: 2.全身有潜在感染病源者。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并发症:
3.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僵硬 ?此并发症较为 常见,患者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脱位 股骨头位置越高,髋关节周围挛缩越重, 若未行矫正,极易发生髋关节运动受限或 僵硬,特别是术后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者 更易发生,应加强术后的早期关节功能锻 炼,采取髋关节外展石膏支架固定,术后 1周应坐起练习活动。也可
注意事项: 麻醉药物过敏者不适合;病重、年老体弱 者有一定风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并发症: 不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可并发股 骨头缺血性坏死,而手术治疗后还可发生 再脱位和关节僵硬,需在治疗中注意预防。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并发症: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此系医源性并发症, 主要是机械性压力致动脉缺血所致。 Salter提出5条诊断标准: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并发症: 不用石膏固定,术后采用持续性被动活动 (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谢谢!
先天性髋脱位 治疗整复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 复术
科室:小儿外科 部位:髋骨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麻醉: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也可选用全麻。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整复术
手术讲解模板: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6、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术后并发症 发生,注意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有无移位, 是否干燥,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协 助处理,作好记录。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2、伤口疼痛护理,注意疼痛发生的时间、 性质与活动的关系等,按医嘱使用止痛剂, 提供安静环境,分散病人注意力并记录。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5.1.1.1-1, 3.5.1.1.1-4)。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髋臼不平滑的骨折将导致创伤性髋关节炎, 故必须重建臼顶和后柱(脚),使获得负 重部分的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并防止 再脱位,改善或恢复功能。因之,常适于 手术整复及内固定。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为了全面了解骨折情况,X线投照必须包 括以下四个位置(图3.5.1.1.1-0-3): ①骨盆前后位双侧对比;②患髋前后位; ③骨盆向健侧旋转45°,闭孔或内斜位了 解腹侧或前侧脚;④骨盆向患侧旋转45° 髂骨翼或外斜位了解背侧或后侧脚。 根据检查并结合治疗方法的选择,可将骨 折分类。髋臼骨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2.整复内固定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从生物力学观点,髋臼骨折最重要的是重 建臼顶和髋臼后柱,故治疗必先由这二部 分开始。
手术资料:髋臼骨折切开复位பைடு நூலகம்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3.清理髋臼 将伤侧大腿外旋,使股骨头 不遮盖髋臼,即可将髋臼内的血肿、肉芽、 瘢痕组织、小骨片及圆韧带等,用刀、剪 或刮匙全部清除[图1 ⑶]。清除时注意勿 损伤关节软骨。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4.骨折处理 髋关节后脱位并发骨折常有 三种情况:①完全游离的小骨块,应清除 之。②股骨头骨折:常为圆韧带的撕脱骨 折,它在股骨头上造成的缺损不在负重的 关节面上,应连圆韧带一起切除,以免妨 碍股骨头的复位。即使是负重关节面的骨 折块,也以切除较复位为佳。因为复位后 骨折块必将引起缺血性坏死,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2.骨折合并同一骨骼的关节脱位(如股骨 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由于脱位关节的 远端有骨折,施行手法复位有困难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3.一骨数处骨折或同一肢体的股骨和胫骨 骨折,或多发性骨折,为了预防并发症和 便于病人在床上活动,可选择某些手法复 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行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7.伤员未能及时就医,来院时已不能进行 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治疗,而骨折移位明 显,日后势必影响肢体功能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8.某些血液供应有障碍的骨折,如股骨颈 骨折等,外固定不利于维持复位和愈合, 应行切开复位或手法复位三翼钉等内固定, 以期牢固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⑴分离并保护坐骨神经 ⑵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⑶清除髋臼内的瘢痕 ⑷螺钉固定髋臼后上缘骨折块 ⑸修复关节囊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手术方案

2.术后患肢保持适当体位,根据情况进行皮牵引或石膏固定。
3.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4.指导患者进行逐渐增强的主动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恢复。
5.定期复查,评估关节恢复情况。
七、风险评估与预防
1.术中出血:术中严密止血,必要时备血。
2.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切口护理。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伴有持续疼痛和功能障碍。
-髋关节脱位伴随有骨折或软组织严重损伤。
2.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适用于无软组织嵌入的新鲜脱位。操作过程中应轻柔牵引,避免过度力量导致进一步损伤。
-切开复位:对于闭合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需行切开复位。术中应详细检查关节内结构,清除血肿和瘢痕组织,修复关节囊和圆韧带。
二、患者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受伤机制、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患侧髋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及周围软组织的状况。
3.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片、CT扫描或MRI,评估髋关节脱位的类型、程度以及伴随的骨和软组织损伤。
三、手术策略
1.手术指征:
-新鲜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失败或存在复位困难的病例。
-骨折固定:若伴随有骨折,应选择适当内固定或外固定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严重髋关节破坏,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四、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确保能耐受手术。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4.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和预期效果。
三、手术方案
1.术前评估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受伤原因、受伤时间、伤后治疗情况等。
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

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髋关节前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造成髋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的复位对于恢复髋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在进行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避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髋关节。
本文将介绍髋关节前脱位复位的方法,希望能对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有所帮助。
1. 确定脱位类型。
在进行髋关节前脱位复位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脱位的类型。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髋关节前脱位。
同时,还需要进行X线或CT检查,以明确脱位的具体情况,包括脱位的方向、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情况。
根据不同类型的脱位,复位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髋关节前脱位复位之前,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平静,缓解其紧张情绪。
然后,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姿势,通常采用仰卧位。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复位器械,包括止血带、镇痛药物、麻醉药物等。
确保术前准备工作做到位,以保证复位操作的顺利进行。
3. 进行复位操作。
在术前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髋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操作。
复位时,应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患者应保持平静,配合医生的操作。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采用适当的麻醉或镇痛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然后,医生会利用适当的力量和技巧,将脱位的髋关节复位到正常位置。
在进行复位操作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4. 术后处理。
髋关节前脱位复位完成后,需要进行术后处理工作。
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保复位效果良好。
然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以避免髋关节再次脱位。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
在术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总之,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操作,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正确的复位方法和术后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和复位效果。
手术讲解模板: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将髋臼顶部多余的关节囊修剪成一三角形瓣,用7号丝线褥式缝合关节囊, 最后将三角瓣加固髋臼顶部缝合,术后单侧髋或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图 12.25.1.1.2-12)。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注意事项: 1.注意辨认真臼与假臼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沿髂骨嵴前中1/3向下经髂前上棘向外到 大粗隆下方8cm做一弧形切口,即改良 Smith-Peterson弧形切口,长15cm,切开 皮肤和皮下组织(图12.25.1.1.2-4)。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3.闭合复位失败者。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1.术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配血及各项 化验检查。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2.双侧髋关节前后位及双侧外展内旋位X 线片。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注意事项: 3.股骨上端旋转截骨术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注意事项:
对年龄较大的髋脱位病儿,切开复位同时, 做股骨上端旋转截骨。一方面可矫正过大 前倾角,另一方面做股骨短缩,截除2~ 2.5cm,这对减低股骨头复位后的压力、 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增加股骨头复位后 在髋臼内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手术资料: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
术后处理:
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术后采取髋关节外 展、内旋位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时 间为6~8周。石膏拆除后做髋关节伸屈及 外展功能活动,手术后4个月患肢开始负 重和功能锻炼。1年后除去内固定物,双 侧髋脱位者,可安排另一侧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7.伤员未能及时就医,来院时已不能进行 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治疗,而骨折移位明 显,日后势必影响肢体功能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8.某些血液供应有障碍的骨折,如股骨颈 骨折等,外固定不利于维持复位和愈合, 应行切开复位或手法复位三翼钉等内固定, 以期牢固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⑴分离并保护坐骨神经 ⑵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⑶清除髋臼内的瘢痕 ⑷螺钉固定髋臼后上缘骨折块 ⑸修复关节囊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图1 右髋关节后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与显露 采用前外侧显露途 径(见下肢骨关节显露途径),病人仰卧, 将患侧腰背部及臀部垫高,与手术台面成 20°~30°。作前外侧切口,近侧于骨膜 下剥离髂骨翼内、外侧的肌肉,远侧自缝 匠肌及阔筋膜张肌之间进入,下翻股直肌, 即抵髋关节的前面。采用后侧显露则病人 取侧卧或侧俯卧位,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4.有明显移位的撕脱骨折,如髌骨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等,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 难以维持折端对位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5.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松解 失败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6.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或神经损伤,在修复 血管或神经前,必需先行切开复位术,恢 复骨架的支撑作用。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服此困难。因此,前脱位及某些不须探查 坐骨神经,不须内固定髋臼的新鲜后脱位; 或虽为陈旧性后脱位,但股骨头的活动度 较大者可考虑用前外侧显露。反之,后脱 位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大块髋臼骨折,或 脱位的股骨头在髋臼以上,而且活动度甚 小者,可考虑用后侧显露途径。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使病人腹部与手术台成45°角。作后侧切 口,裂牙臀大肌,先探查坐骨神经,予以 分离和保护[图1 ⑴]。自大转子切断梨状 肌、闭孔内肌及上、下孖肌肌腱,并翻向 内侧,即可见脱位的股骨头[图1 ⑵]。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2.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一般髋关节后脱位 时,股骨头穿破后侧关节囊,位于髋臼的 后上方。前外侧显露时,助手轻轻转动伤 肢,术者用手指查明股骨头的位置及其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新鲜脱位在清除血肿后, 仔细寻觅妨碍复位的原因。一般多为移位 的骨折块阻挡复位,或大片关节囊卷入髋 臼。陈旧性脱位则需沿股骨
髋关节脱位切 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 术
科室:骨科 部位:髋关节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概述:
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大类, 临床常见为后脱位。一般说来,髋关节新 鲜脱位无论前后,在完善的麻醉下,手法 复位甚易成功,疗效也好。但陈旧性脱位; 并有大块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因而妨 碍手法复位的新鲜脱位;或并有坐骨神经 损伤,或手法复位失败的新鲜脱位,则均 须切开复位。陈旧性脱位还应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③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偶有脱位时将坐 骨神经套在股骨颈的前面,分离时如触及 索状物,应仔细分离辨认,或用针刺激, 如无肌肉收缩,以防损伤。后侧显露时, 由于坐骨神经已被分离和保护,而且股骨 头和颈部显露比较直接,可在直视下切开 关节囊,逐渐分离股骨头和颈部周围的粘 连。如有髋臼后上缘骨折,可于骨膜下向 上剥离臀小肌,扩大显露。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9.有明显移位的骨骺骨折,复位不良或两 骨折端不能紧密接触者。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禁忌: 无绝对手术禁忌症。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1.陈旧性脱位术前应作持续骨牵引1周左 右。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2.显露途径的选择:髋关节脱位的显露途 径可选用前外侧显露途径或后侧显露途径。 前者取仰卧位,手法复位比较方便,但脱 位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的后面,比较深,分 离有一定困难。后侧显露一般取俯卧位, 显露股骨头、坐骨神经及髋臼比较直接, 容易;但手法复位不方便。如将体位改为 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则可克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概述:
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 业及股骨头病理改变等行关节融合术或人 工关节置换术,由于前脱位甚少,本节仅 介绍后脱位的切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1.骨折累及关节面有显着移位,不宜手法 复位,或手法未能复位或复位后不能保持 位置者(如肱骨髁、股骨髁、胫骨髁及踝 关节骨折等)应切开复位。其目的是争取 关节面的解剖复位,避免关节不稳和损伤 性关节炎。同时行坚强的内固定,如肱骨 髁间骨折,用骨栓固定,以便早日进行关 节功能锻炼。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3.清理髋臼 将伤侧大腿外旋,使股骨头 不遮盖髋臼,即可将髋臼内的血肿、肉芽、 瘢痕组织、小骨片及圆韧带等,用刀、剪 或刮匙全部清除[图1 ⑶]。清除时注意勿 损伤关节软骨。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4.骨折处理 髋关节后脱位并发骨折常有 三种情况:①完全游离的小骨块,应清除 之。②股骨头骨折:常为圆韧带的撕脱骨 折,它在股骨头上造成的缺损不在负重的 关节面上,应连圆韧带一起切除,以免妨 碍股骨头的复位。即使是负重关节面的骨 折块,也以切除较复位为佳。因为复位后 骨折块必将引起缺血性坏死,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头及颈部分离周围的粘连。先扪清颈部无 条索状物,即可在颈部切一小口,而后紧 贴骨质逐渐向股骨头分离,直至股骨头及 颈部游离。分离时应注意:①不要切开剥 离股骨颈远侧1/3的关节囊,以免伤及供 应股骨头及颈部的血管;②关节囊尽可能 t形切开,使附着于髋臼的关节囊保留 0.5~1.0cm,以便修复
手术资料: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适应证: 2.骨折合并同一骨骼的关节脱位(如股骨 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由于脱位关节的 远端有骨折,施行手法复位有困难者。
手术资股骨和胫骨 骨折,或多发性骨折,为了预防并发症和 便于病人在床上活动,可选择某些手法复 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行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