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

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
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DOC)

1.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仍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数学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指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组织协调,使相互配合、协调统一,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1)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2)统一个方面的社会力量,争取家长和社会配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使德育工作经常性、连续性、系统化、制度化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一,阶段性与连续性

第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第三,不平衡性

第四,差异性

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同理心。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2)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

(3)纳与尊重学生。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与迁就。

5.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7.简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8.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教学的能力

(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

(5)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6)教育机智等

9.教育的广义及狭义定义、本质属性

(1)教育的广义: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的狭义:狭义的教育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3)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0.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呈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类型的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的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教育学的创立过程

培根首提出

缪斯来实现(《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巴特去规范(《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康德首教学

(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

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2)赫尔巴特

一个原则:教育教学原则

二个理论:伦理学和心理学中心

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个阶段:教学过程分成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教育目的:培养良好公民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人

三个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疑难、验证这个假设

1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13.教育对生产能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1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得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可能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里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得个别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

17.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登、格赛尔

外铄论代表人物:外铄寻(荀子)找落(洛克)花生(华生)

1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9.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壬颁布、癸实行、资本找子丑、长期(戌)美国

壬颁布: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没有实行

癸实行: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的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始

资本找子丑: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长期戌美国: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叫新学制或者六三三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个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教育目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代表任务: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2)个人本位论: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3)教育无目的论

提出者:杜威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2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2.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

(2)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更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调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观点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24.课程计划概念、组成、作用

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来确定学校的学科和课程。这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5.25课程标准的概念、结构和作用

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组织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作用: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6.教材的编写结构

(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是指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者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教材中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照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课程结构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可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28.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2)实质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是指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训练和培养。

29.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社会主义世界观。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印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3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做好三个计划: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33.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实物、模像、语言只管

(2)启发性原则:

概念: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8)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34.讲授法的定义及运用基本要求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第二,注意启发;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

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

35.班级授课制

(1)定义: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中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每一个教学班里的学生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且人数固定

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

进行课程划分,按课教学

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局限性: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36.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7.防止遗忘的方法

第一,复习方法多样化

第二,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复习

第三,及时复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复习

第四,反复复习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六,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38.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有直接经验来证明。

3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6)动机的强度

39.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操作的认知阶段;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连接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个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后,对其学习方法、计划和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运动知识获得的前提,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心里基础40.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主要观点:人的学习行为倾向于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接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2)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

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人会选择难度50%的任务,这样的任务能够给他们最大的现实挑战,避免失败的人会选择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3)自我效能感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语言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4)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

主要观点: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

出现对高级需要的追求。

(5)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韦纳

主要观点:人们习惯于将活动的成败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以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稳定性因素与非稳定型因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能力属于内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41.激发和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2.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帮助学生有效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4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年龄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0-2 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1.认为外界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单向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具有抽象概念,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

3.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1.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44.维果斯基的心里发展观与教育

主要观点: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里机能实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

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里机能,即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里机能。

45.情绪状态的分类及表现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46.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态度是不同的

(5)社会性

47.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里特征,即脾气秉性。气质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特点代表人物

胆汁质不可遏制型(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

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

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

习张飞、李逵、鲁智深、李白、巴甫洛夫、白求恩

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

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

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孙悟空、贾宝玉、王熙凤

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

湿度,自制力强,话少,适于从

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

内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

缺乏生气陈景润、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爱迪生、林冲等

抑郁质弱型(抑郁型)行为孤僻,不善交际,易多愁善

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

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型

林黛玉

47.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阶段年龄冲突人格发展任务障碍者的心里特

婴儿期0-1.5 基本的信任感对

基本的不信任感满足生理上的需

要,克服不信任

感,体验着希望

的实现

面对环境时会焦

虑不安

儿童早期 1.5-3 自主感对羞耻感培养自主感,体缺乏信心,行动

与怀疑感验意志的实现畏首畏尾

学前期3-6、7 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感,体

验目的的实现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学龄期6、7-12 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体

验着能力的实现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青年期12-18 自我同一性对角

色混乱培养自我同一

性,体验着忠诚

的实现

生活无目的,无

方向感,时而感

到彷徨迷茫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体

验爱情,避免孤

独感与社会梳理时,感到寂寞孤独

成年中期30-60 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避

免停滞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成年晚期60以后完善对绝望获得完善感,避

免绝望与沮丧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48.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心里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里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里状态。

49.品德的心里结构

品德的心里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里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规范,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爱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道德行为:实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动。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50.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1.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年龄段主要特征

自我中心阶段2-5岁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

5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三水平 六阶段

含义

前习俗水平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1.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

2.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3.认为受到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到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1.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

2.不把规则看成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1.”好孩子“定向阶段

2.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1.以服从权威为导向

2.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1.处于该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

2.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改变。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1.道德判断的最高阶二段,表现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地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53.学校德育的含义及组成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部分构成。 54.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5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权威阶段

5-8岁

这一阶段称作他律期,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定对错。

可逆性阶段 8-10岁

不把规则看成一成不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这一时期也称作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公正阶段 10-12岁

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 。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6.中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

57.建立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58.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3)组织教学的能力

(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

(5)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6)教育机智

59.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

(3)关注学生阶段。能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60.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这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本环节。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3)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践锻炼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61.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1)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各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62.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作出全面的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化,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主体部分,故人们把教科书和讲义统称为教材。

63.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选择和确定课题,并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信息伦理等。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学习领域。

(4)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提高劳动技术素养为多种发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64.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锻炼法是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注意在活动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65.健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学科中心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这派理论的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各课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些主张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

66.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是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学生,同时要注重结合知识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深入挖掘教学情况和教材中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67.简述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具有(1)特征性(2)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5)社会性

68.简述品德的心里构成

品德的心里构成包括四种成分

(1)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

(2)道德情感,是对他人或自己的道德行为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为了一定的道德目标,调整行为、克服困难、表现人的信心、决心、恒心。

(4)道德行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意义的道德意义的实际行动。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9.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

注意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所吸引。由此可知,注意的转移是主动地、有意识的行为;注意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

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2018 年教育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 育技术现代化。 3.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 1623 年首 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 年出版的《大 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 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5.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 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 结晶。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 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7.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 年 12 月,他在美国经济 学第 78 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 “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8.《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 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10.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 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 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12.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 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1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14.教育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 方有卢梭和裴思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有柏 拉图和康德。 15.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16.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7.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8.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 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19.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 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使 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 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 20.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 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21.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 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333教育综合-简答题

1. 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极其依据、适用性。 2. 何为发展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 学校提高德育的途径。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5. 教师的基本素养。 6.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影响。 7.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8. 教学的基本任务。 9. 新课改的基本内容。 10. 德育的基本内容。 11.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内容、途径。 12. 孔子的教育思想、方法、实践和贡献。(重重重点) 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的观点)(重重重点) 14. 杜威的教育实践与思想。(论述题) 1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8.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9. 教师专业化内涵。 18. 《国防教育法》基本内容、方法。 19. 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20. 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理论。 21. 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22. 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3. 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 24. 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含义。 25. 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26. 问题解决过程。 27.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8. 评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9. 教师角色冲突?如何解决? 28. 孟子、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和人性观。 31. 认知差异有哪些表现?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32.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3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4. 隋唐科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35.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贡献。 36.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7. 影响学习的动机。 38.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39. 朱子读书法的内容、意义。 40.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41.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2.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征。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精品文档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 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 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教育理论+简答题口诀(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通用)

教育理论口诀: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起源说: “犀利哥是个生物”:犀-沛西能,利- 利托尔诺,生物- 生物起源说。 “模仿心里的女神玛丽莲梦露”: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说,梦露 - 孟禄。 “司机开车去劳动”:司机-米丁斯基,开- 凯洛夫,劳动-劳动起源说。 2. 教育发展的2 个“唯一”: 原始社会教育:唯一无阶级 古代社会教育:唯一教育与生存劳动相脱离 3. 古代教育内容“六四五七”: 相当于现代学科(分科)课程:六-奴隶社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五-封建社会的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七- 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主要内容七艺。 4. 封建社会西方中世纪学校名称“教会你骑马”:教会- 教会学校,骑马- 骑士学校。 5.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可以记成那首歌名“我得意的笑”:得-德国,意-义务教育。 6.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全民多现身” :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 终身化。

7. 教育学的概念“ 2 对象,1 任务,1 动力”:2 现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1 任务-揭示教育规律,1 动力-教育问题。 8. “柏拉图在理想国玩游戏” :柏拉图的书是《理想国》,他是“寓学习于游戏” 的最早提倡者。 9. “体罚雄性昆虫是第一个演说家”:雄-《雄辩术原理》,昆- 昆体良,演说家-《论演说家的教育》,体罚-世界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罚是“法”的谐音)。 11. 教育学(创立阶段)人物改进 培根首提出,(创立阶段)纽斯来实现,(创立阶段)巴特来规范,(规范阶段)杜威去使(实)用(多元化阶段) 12. “卢的爱儿很自然” :卢-卢梭,爱儿-《爱弥儿》,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绅士-绅士教育,白板-白板说,漫画-《教育漫话》。 13. “叫马夫”:叫-《教育学》,马-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夫-凯洛夫。“古有司马光砸缸,今有杨贤江写《新教育大纲》” 14.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木(布鲁姆)有掌握,哪(布鲁纳)来结构的发现?瓦根(舍因)找范例,高度赞(科夫)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司机(苏霍姆林斯基)!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15. “顺阶不补差”:(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顺-顺序性,阶-阶段性,不-不平衡性,补-互补性,差- 个别差异性) 16. 外铄论:“墨子外出寻找落花生”:(墨- 墨子,外-外铄论,寻-荀子,落- 洛克,花生-华生) 17. 内发论:“内服威力大,格外爱做梦”(内-内发论,服-弗洛伊德,威- 威尔逊、格-格赛尔、梦-孟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个观点就是亚里士多德得思想?() A、美德就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得与谐发展与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得教育目得观。 A、教育无目得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得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得()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得形式,使该事物得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得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6、当一个人得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得瞧法都就是不一样得”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得课程理念就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得收获 B、关注学生得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得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得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9、我们常说得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就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得哪一层得标准?()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10、教师提高研究技能得三种途径就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1、抵抗外界诱惑得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根据学生得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得德育工作有相应得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得德育重点主要就是()。 A、基本道德知识得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得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得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得选择与确立 1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此资料转贴于贵-州、学,习_网利完成得个性心理特征就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4、小学生在识字得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得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15、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得课堂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得就是引起学生得()。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6、进城务工得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她们临时住所附近得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孩子入学。学校与教育局得行为违反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笔试]-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

成考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七

成考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七选择题: 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A: 德育B: 体育C: 教学D: 美育 2.德育目标有总目标和___________目标。 A: 一般B: 集体C: 具体D: 个人 3.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的观点是___________教育论。A: 形式B: 实质C: 客观D: 主观 4.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B: 教育目的C: 教育体制D: 教育方法 5.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点是________。 A: 为人师表B: 团结协作C: 热爱学生D: 知识扎实 6.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________。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育目标D: 培养目标 7.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是___________。 A: 德育B: 教学C: 体育D: 美育 8.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_工作。 A: 中心B: 一般C: 次要D: 辅助 9.教学过程中,学生的___________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过程。 A: 体力B: 智力C: 能力D: 技巧 10.智力是掌握___________的前提和基础。

A: 智力B: 能力C: 技巧D: 知识 11.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________。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________ 。 A: 认识和情感特征B: 情感和意志特征C: 气质和性格特征D: 生理和心理特征13.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____。 A: 《论语》B: 《大学》C: 《学记》D: 《礼记》 14.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克伯屈D: 吉鲁 15.德育的对象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德育内容D: 德育方法 16.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17.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___________规律。 A: 教学B: 自然C: 教育D: 活动 18.教学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_的过程。 A: 活动B: 学习C: 接受D: 发展 19.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___________。 A: 年级B: 班级C: 学生D: 班集体 2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德育内容D: 德育方法 填空题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讲解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 点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请认真读完}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 _1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新版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 练习新版 1、判断题;;:;;;:;“教师讲、幼儿听”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_____ ;;:;;: ;;: 2、单选题;;:;;;:;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心理的胚胎期是_____。 A: 妊娠期 B: 0~3岁 C: 3-6岁 D: 0~6岁 ;;: ;;: 3、单选题;;:;;;:;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_____。 A: 通过生活实践 B: 自己总结 C: 向成人学习 D: 通过阅读 ;;: ;;: 4、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_____。 A: 1985 B: 1986

C: 1987 D: 1988 ;;: ;;: 5、单选题;;:;;;:;儿童的发展是通过_____。 A: 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 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 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 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 ;;: 6、单选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 A: 热爱教育事业 B: 热爱幼儿 C: 遵纪守法 D: 为人师表 ;;: ;;: 7、简答题;;:;;;:;性别角色 ;;:;;: ;;: 8、判断题;;:;;;:;幼儿的智力水平基本都是一样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不需要进行个别教育。_____ ;;:;;: ;;: 9、单选题;;:;;;:;社会需求与_____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A: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 教育机构 C: 政府 D: 父母 ;;: ;;: 10、单选题;;:;;;:;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_____。 A: 连贯言语 B: 逻辑言语 C: 情境言语 D: 复合言语 ;;: ;;: 11、单选题;;:;;;:;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游戏法 C: 操作法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选择题:1~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俗话说:“上行下效。”与这句话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 B.陶冶教育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价 2.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3.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学参考书 4.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被称为() A.教育生物起源论 B.教育心理起源论 C.教育需要起源论 D.教育劳动起源论

5.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杜威 C.马卡连柯 D.赫尔巴特 6.促进教学方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意识形态 7.世界上最早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礼记·学记》 C.《中庸》 D.《大学》 8.学生年龄特征包括哪两方面特征()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认识和个性特征 C.个性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9.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10.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11.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班主任工作 12.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是() A.一般认识过程 B.理性认识过程 C.特殊认识过程 D.感性认识过程 二、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14.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三、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16.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生活即教育”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A 4.中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 B.19 C.1957年 D.1958年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19 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中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 B.19 C.19 D.1922年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属于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对于教学的独特认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