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概论--中国营养现状及研究进展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营养学概论中国营养现状及研究进展ppt课件

营养学概论中国营养现状及研究进展ppt课件
经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50年代完 成了这一过程,心血管病和肿瘤等慢性病 已成为主要死因;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正处在这一转变中。
19
20
上海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g/d)
600
500
粮食
400
水产
肉类
300
蛋类
乳品 200
油脂
100
蔗糖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 上升到248克。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 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 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 到 61%。
25
(二)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
克增加到44克。 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WHO推荐30%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
65%的合理范围。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
题。
26
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
疾病 1.恶性肿瘤 2.脑血管病 3.呼吸系统疾病 4.心脏病 5.损伤和中毒 6.消化系统疾病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仍有一定的发生率。
12
收入
身 体
支出
13
营养不良
1.营养缺乏(绝对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维生素、无机盐 原因: 原发性 ① 不良饮食习惯;
② 过多食用精制食品; ③ 经济原因。 继发性 ① 营养素吸收利用受阻; ② 需要量增多; ③ 营养素受破坏或排泄过多。

营养学概论ppt.ppt

营养学概论ppt.ppt
• 热能系数:
• 碳水化合物:4.0千卡/克(16.7千焦耳/克)
• 脂肪:9.0千卡/克(37.6千焦耳/克)
• 蛋白质:4.0千卡/克(16.7千焦耳/克)
精选可编辑ppt
13
人体的营养需要----能量
• 例:一个50克的鸡蛋,求其发热量为多少 千卡?
• 解:查《食物成分表》得知
• 100克的鸡蛋中含12.7克蛋白质,11.3克脂 肪,2.0克糖类,
营养学概述
精选可编辑ppt
1
内容提要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营养的现状 三、人体的营养需要
精选可编辑ppt
2
营养及营养素
• 营养: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 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 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 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 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 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吸收和 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 类、碳水化合物)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 生素)
精选可编辑ppt
其他膳食成份 (水、膳食纤维、原
花青素低聚物等)
9
人体的营养需要----能量
能量是做功的动力。它维持人体所有 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体温等),人 在从事所有活动时均需要消耗能量。
这些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则50克的鸡蛋发热量=(12.7×4千卡 +11.3×9千卡+2.0×4千卡)÷2=80.25千卡
• 答:一个50克的鸡蛋发热量为80.25千卡。
精选可编辑ppt
14
人体的营养需要----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占整个人体重量的1/5 蛋白质占人体干物质重量的一半

《营养学概论》PPT课件

《营养学概论》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5
(三)我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开始于20世纪初,主要做一些“食物成分分析”及“人 群的膳食调查”;
早期营养学工作者:吴宪、候祥川、郑集、苏祖斐等;
1927年,《中国生理杂志》创刊,1928年发表了《中 国食物的营养价值》,1937年发表了《中国民众最 低营养需要》;
1939年,中国医学会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营养 素供给量建议》;
验方法; (3)明确了一些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4)分离和鉴定了食物中绝大多数营养素; (5)1934年美国营养学会成立。
精选课件ppt
13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 (1945~1985年) 特点:
(1)继续发现新的营养素并进行系统研 究;
(2)不仅关注营养缺乏问题,而且关注 营养过剩问题;
(3)公共营养(public nutrition)的兴 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选课件ppt
8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 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 – 维持生理功能 – 维持心理健康 – 预防疾病发生
精选课件ppt
9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 满足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 – 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和
requirement, EAR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 AI) 和可耐
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精选课件ppt
7
摄入水平与随机个体摄入不足或过多的概率

中国国民营养大数据报告ppt

中国国民营养大数据报告ppt
消 费 大 数 据 中 心
中国膳食指南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1、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2、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3、优先选择鱼和禽。 4、吃鸡蛋不弃蛋黄。 5、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20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消 费 大 数 据 中 心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已造成严重的健康负担
10
全球1/3的人营养不良 近年来,全球贫血症发病率下降速度非常缓慢。
饥饿, 其他, 23 8
超重、肥胖发病率在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上升, 尤其是在亚洲,超重儿童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由于消瘦、儿童发育不良以及微营养素缺乏症,每年 在亚洲和非洲造成平均11%的GDP损失。
7
脂肪类饮食已经超过30% 食物营养指南推荐为25%——30%。 我国居民膳食中谷物食物供给比,城市47%,农村58.8% 推荐量为60% 猪肉摄入量明显增加 奶类、水果类摄入不足 大豆类食物消费量比重较低
消 费 大 数 据 中 心
当今社会人类膳食结构的特点
8
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推动着人
19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1、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3、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4、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1、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 2、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3、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4、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 5、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营养支持的现状及展望ppt课件

营养支持的现状及展望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8
肠外营养的历史
1967 年 , Stanley Dudrick 证 实 经 腔 静 脉输注高热量与氮源 获得使动物生长发育 的结果,并在小儿外 科应用获得成功,提 出“静脉高营养”的 概念
学习交流PPT
19
“ 全合一”的概念
全合一(ALL-IN-ONE,AIO〕
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科学混合配制 装入同一容器 ( 玻璃瓶或塑料袋 ) 同时输注给病人
学习交流PPT
4
肠外与肠内营养的再认识
全肠外营养(TPN)
肠粘膜废用、萎缩,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营养不全面,营养因子不经过肝脏
导管与代谢引起的并发症较多
肠内营养(TEN、TUBE FEEDING)
促进肠粘膜细胞增生、修复,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营养全面,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营养因子经过肝脏, 促进胃肠激素释放
亚洲及非洲普及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重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和脂肪乳剂
学习交流PPT
23
葡萄糖
• 危重病人每日葡萄糖供给量少于300~350g为宜 • 输注速度应低于5~6mg(kg·min) • 由于应激状态下机体存在高血糖、糖氧化利用障碍和胰
岛素抵抗等现象,避免因葡萄糖摄入过量所致的糖代谢 紊乱
学习交流PPT
7
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
在循环、呼吸稳定后便应进行营养支持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体内各组织处于分解消耗状态,非
外源性营养所能纠正 提供过多的能量,反会引起更多的代谢紊乱,这种现象
在应激早期(1~3天)尤其容易发生
学习交流PPT
8

1营养学概述-88页PPT精品文档

1营养学概述-88页PPT精品文档
营养学概论
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14.11.2019
1
主要内容
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营养学基本概念 3. 营养学发展简史
14.11.2019
2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4.11.2019
3
1. 事业? 2. 爱情? 3. 金钱? 4. 地位?
5. ……
14.11.2019
4
生命的自然规律:“生-老-死”
1947年:《营养师法》 1952年:《营养改善法》 1954年:《学生午餐法》 2019年:《健康增进法》
膳食特点: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较为平衡
14.11.2019
14
中国青少年身高整体上低于日本青少年 (2019,cm )
年龄 中国 (岁) 男生
7- 121.5
日本 男生 122.5
差值 -1.0
14.11.2019
10
英年早逝的名人(中青年)
1. 高秀敏(46,演员)— 心脏病 2. 查理·贝尔(44,麦当劳CEO)— 肠癌 3.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38)
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52) 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杨迈(54) 青岛啤酒总裁彭作义(56)
…… WHO:不要死于无知
无知+有钱=可悲
多糖
葡果 萄 糖糖
蔗乳 糖糖
淀糖膳 食
粉原纤 维
14.11.2019
40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60~70%) 参与身体组成 参与其它营养素的代谢调节
帮助脂肪氧化,减少酮体生成 节约蛋白质作用
14.11.2019
41
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
1. 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指 标。当GI低于55以下时,该食物为低GI食物;当 GI在55~75之间时,该食物为中等GI食物;当GI 在75以上时,该食物为高GI食物。

第一讲营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第一讲营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DAs):人体为 了保证良好的营养每天需要摄入的营养 素的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需要量(EAR ): 是指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
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RNI):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 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与优生 营养与生长发育 营养与衰老
收入
身 体
支出
营养不良
1.营养缺乏(绝对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维生素、无机盐 原因: 原发性① 不良饮食习惯;
② 过多食用精制食品; ③ 经济原因。 继发性① 营养素吸收利用受阻; ② 需要量增多; ③ 营养素受破坏或排泄过多
2、营养过剩(相对营养不良)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 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防止营养素过量引起的不良作用。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
EAR
缺 乏 1.0-
RNI
UL
0.5-
安全摄入范围

-1.0
副 作

-0.5
0
低摄入
摄入水平
0
高摄入
EAR、RNI、AI、UL之间的数值关系:
UL > AI ≥ RNI > EAR

【营养学概论】营养学基础 ppt课件

【营养学概论】营养学基础  ppt课件
PPT课件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营养(Nutrition)
是一个动态的生物学过程 摄入 保证生长发育 食物 消化 组织更新 营养成分 吸收 维持良好健康状态 利用
PPT课件
3
2、营养素 (1)概念: • 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 体力活动和保健以食物的形成摄入的一些 需要的物质。(宏观作用表述) • 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 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 分。(具体功能表述)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主要内容: • 营养学概论——基本概念、与健康关系、 营养学发展史 • 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组成分类、消化吸 收、生理功能、评价方法、食物来源、膳 食摄入量
PPT课件
1
第一节营养学概论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营养: • 中国传统医学术语:养生 • 现代科学概念:机体摄取食物,经消化、 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 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 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 防病保健的过程。
PPT课件
31
2、能量来源 (1)产能营养素 • 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 、蛋白质15% (各占产能比例),乙醇也可以产生能量。 • 进食是周期性的而能量消耗则是连续不断 的,因而储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利用,不 断补充。 • 脂肪,蛋白质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量 储备。
PPT课件
32
(2)食物的卡价 •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 值,也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的能量卡价 和能量系数 。 • 食物的卡价是经体外燃烧试验推算出来的。 • 食物在体内燃烧(生物氧化过程)和体外 燃烧的化学本质是一样的,但有各自特点:
如营养生态学、生态营养学、营养经济学、 营养政策学、营养管理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第三次变革:16、17世纪 世界范围的作物 和家畜大交流,食品资源增加。
第四次变革:18世纪 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比 例增大,人类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寿 命普遍延长。
第五次变革:上世纪60年代 发达国家动物 性食品消耗增加,随之,疾病谱发生变化。
18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从传染病向慢性病转 变的疾病谱变迁过程。
199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谷类摄入量较1959年下降了29.49%,比1982年
下降了22.91%;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显著增加,1959年每人每日摄
入2157g,1982年和1992年摄入量分别为1959年 的2倍和6倍,其中乳及乳制品的摄入量为10年前 的6倍,畜禽肉及水产分别为2.0倍和2.7倍,蛋类 增加了74%。
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 上升到248克。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 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 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 到 61%。
25
(二)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
10
历代医书不但提出平衡膳食的营养原则,而 且明确治病中要注意:
“以食为养”不能“惟药是治”的论点。 “医食同源”、讲究“食疗”。
11
二 .中国居民营养现状
1) 能量摄入量基本能满足要求。 2)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不足,
需改善(VA、B1、钙、锌等) 3)膳食结构比例不合理,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 4)营养不良(缺钙、消瘦、贫血等)
经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50年代完 成了这一过程,心血管病和肿瘤等慢性病 已成为主要死因;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正处在这一转变中。
19
20
上海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g/d)
600
500
粮食
400
水产
肉类
300
蛋类
乳品 200
油脂
100
蔗糖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5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与优生 营养与生长发育 营养与衰老
6
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
能量来源: 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受伤,怀孕 特殊生理功能,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蛋
白质均有此功能。如酶、激素
7
营养学: 研究人体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营养学分类: 基础、临床、公共
8
一.营养学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血型的发现,输血
3
健康的四大基石
乐观积极的心态 适量的运动 充分的休息 均衡的营养
4
营养素分类
1.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 蛋白质(protein) 脂肪 (fat, lipid)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水 (fluid, water) 2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 (vitamins) 矿物质 (minerals)
仍有一定的发生率。
12
收入
身 体
支出
13
营养不良
1.营养缺乏(绝对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维生素、无机盐 原因: 原发性 ① 不良饮食习惯;
② 过多食用精制食品; ③ 经济原因。 继发性 ① 营养素吸收利用受阻; ② 需要量增多; ③ 营养素受破坏或排泄过多。
14
2、营养过剩(相会营养不良) 营养过多症→中毒 暴饮暴食→胰腺出血、坏死; 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 肠外营养,全静脉营养,成分输血
有烟厨房发展到无菌条件下的“烹调”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治疗
9
传统营养学观点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晋代:“食不过饱,饥不过多” 食物四性:寒、热、温、凉 五味:辛、甘、酸、苦、咸
23
膳食结构的变迁 g/d
食物名称 谷类食品
八十年代 545(薯类43)
九十年代 404.6(薯类16.8)
蔬菜水果 359 动物食品 103(畜禽46)
374.9 257.4(畜禽95.9)
油脂类
23.1

13.7
36.1 13.3
24
2002年调查: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d 续)
120 水产
100 肉类
80 蛋类
60 乳品
40 油脂
20 蔗糖
0
22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国内膳食结构的变迁
建国以来,上海共开展过4次(即1959、1982、 1992、2002年)大规模的人群营养调查工作。
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神经系统疾病 10.围生期病
死亡率(1/10万) 135.4 105.4 77.3 76.2 32.6 19.3 14.1
克增加到44克。 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WHO推荐30%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
65%的合理范围。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
题。
26
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
疾病 1.恶性肿瘤 2.脑血管病 3.呼吸系统疾病 4.心脏病 5.损伤和中毒 6.消化系统疾病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癌症。 肥胖(热能) 肝脏负担(铁) 肾脏负担(蛋白、钠盐)
15
小结: 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
“双峰现象” 贫血、缺钙、缺维生素等现象依然存在 能量过剩、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发生 慢性病隐患
16
三 . 膳食结构的变迁
第一次变革:旧石器时代火的利用 食物由生变为熟,杂食,食谱广
第二次变革: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 食物有了保障,食品加工技术有提 高,但食物集中在少数动植物,易 发生营养不良
营养学概论 --中国营养现状及研究进展
营养与健康的概念
营:谋求,经营 养(飬):养生或养身 营养: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
物中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维持 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况的动 态过程。 营养素:指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2
健康是一种平衡
致病因素
抵抗因素
健康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